【 – 字数作文】
篇一:《参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参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前几天,老师组织我们去参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3年。2007年重新装修后的革命烈士纪念堂,大量运用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场景再现了当年革命先 烈的生活、战斗的情况,堂内陈列着近25万名烈士的英勇事迹,是反映江西革命斗争史的重要窗口。是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参与性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是青少年接受良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4年被中国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怀着崇敬之情走进纪念堂,就可以看到在广场中心有一座红军战士雕塑,他拿着一杆长枪笔直的挺立着,象征着革命烈士们的不屈不挠与顽强斗志。走进前厅,几十米长的烈士浮雕也着实震撼着我的眼球。浮雕描绘的是一群革命先烈当初斗争的场面。它采用写意的手法,整组浮雕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浮雕正中间刻有“250000”几个铜色数字,代表着江西为了革命斗争牺牲的二十五万士,占中国牺牲烈士的1/6。看着墙壁上先烈们一个个年轻时期意气风发的面孔,无声的透露着一种壮烈,对比一下玩乐颓废的我们,这是一个响亮的耳光。只见迎面是一块毛泽东题写的红底金字的匾额,上嵌“死难烈士万岁!”顿时令人感到有一种悲壮肃穆的气氛。朝里边走,但见大厅正央的祭坛上立着块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朱德题写的碑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厅内的墙上,挂一着些当年参加革命的党和军队领导人的题词,其中,有邵式平(赣东北红军创建人之一,建国初期曾任江西省省长)的“在人民革命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刘伯承的“在民族民主革命战线牺牲的烈士是人民解放大道上的明灯”,彭德怀的“英勇牺牲,前赴后继换得革命胜利,烈士同志的精神万古长存!”以及董必武、谢觉哉等人的题词。
堂内整个陈列按照革命历史时期顺序,分为6个部分,10个专题,收藏了2412名著名知名烈士档案资料,4100余件照片资料,1400多件革命文物,重点展示了1500多名著名的英雄事迹。其中包括方志敏、黄公略、毛泽潭、刘和珍、卢德铭、邹韬奋等。在内容编排、设计制作上突出主题、表现手段具有独创性、经典性和时代感,以大场面、大气势、大基调充分反映主题,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抓住重点,突出主题,展示江西烈士大省、苏区大省的特点。
参观完之后对先烈们以肃穆敬仰的钦佩之情,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一个个革命先烈用满腔热血和不屈的意换取而来的,我们取得了成功,同时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些拥有共产主义信念的爱国先烈们的牺牲我们再也无法挽回,我们只能缅怀,将他们永远记在中。方志敏、李美群、古柏、钟仁桂、彭澎、王仲才、黄公略、赵博生、胡海、赖经邦等一个个响亮而令人钦佩的名字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他们的事迹值得人们称颂,他们的坚定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将永垂不朽。
方志敏曾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当我们吟诵方志敏的不朽诗篇,无不为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而肃然起敬。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
一文钱。诚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
“一个人光熘熘地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后光熘熘地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邹韬奋
1935年8月回国后,邹韬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上海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同年12月,由于旗帜鲜明地支持一二·九学生的爱国运动,发行量达20万份,打破当时中国杂志发行记录。期间,担任上海各界救国会与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1936年11月,因积极宣传抗日,他同救国会的其他领袖沈钧儒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成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
以前在读毛泽东的著名诗词《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的时候,那句“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就可以看出我们的主席对杰出的红军将领、军事家黄公略的信赖和倚重。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率部参加方石岭追击战,歼灭国民党军第52师等部。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于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3岁。临终他留给战友们的遗言是:“要巩固和扩大红军,以争取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他始终把中国革命放在心中的第一位,在这位年轻有为的青年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希望,也让我们时刻铭记,在最困苦的时候也不要放弃,只要我们为了我们心中的梦想不懈奋斗,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希望和曙光,他们的豪言壮语,他们的真情流露,使我更加坚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怀壮志豪情的人民。
一曲悲壮的革命的历史告诉了我,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告诉了我,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们的英雄本色告诉我:在我们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总有一批仁人志士,他们心怀一种超越人世间任何艰险的信念,在黑暗中不断的探索,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头可断、肢可折,为了全中国的大家,不惜牺牲自己的小家。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坚信:若祖国面对危机,当民族面临危难时,一定会有更多这样的人为了信念与理想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鲜血,因为我们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我们都是中国人。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黄花岗起义,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祖国生死存亡之际最黑暗的日子,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虽然我们的生活相对是宁静的,但是青春与激情将永远伴随我们,报效中华的赤子之心将永不变更。我们深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参观完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再看看眼前繁华的南昌,环顾四周,昔日的小农村已经耸起一排排机声轰鸣的厂房;山脊上高速公路输送着文明和富强;溢绿滴翠的田野衬托出农家欣慰的笑脸;座座大桥像条条彩虹模架在峰岭之间,眼前的一切告诉我昨天已经遥远,时代在飞速前进、民族在展翅高飞、巨龙在扶摇直上。先驱和烈士们若有知,一定会为民族的强大而热泪盈眶。
希望在于奋斗,未来在于行动。民族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这代人手中,祖国的昌盛系于我
们一身。我为历史博物馆所记载的深重历史而震撼和感动,而我更爱它美好的未来,因为那将是我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让我们在未来不同的岗位上都书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在未来的史册中汇成辉煌的篇章。
篇二:《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
——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革命先烈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为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革命先烈的涌现才换来了你我今天这样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
怀着崇仰的心情跨进了纪念馆的大门,堂前是一个小广场,广场的中心有一座右手持枪矗立的红军战士雕像。威武的雄姿展现着革命烈士的英勇与无畏。走进纪念堂,进入了前厅,只见迎面是一块毛泽东题写的红底金字的匾额,上嵌“死难烈士万岁!”顿时令人感到有一种悲壮肃穆的气氛。朝里边走,但见大厅正央的祭坛上立着块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朱德题写的碑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厅内的墙上,挂着一些当年参加革命的党和军队领导人的题词,其中,有邵式平(赣东北红军创建人之一,建国初期曾任江西省省长)的“在人民革命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刘伯承的“在民族民主革命战线牺牲的烈士是人民解放大道上的明灯”,彭德怀的“英勇牺牲,前仆后继换得了革命胜利,烈士同志们的精神万古长存!”,以及董必武、谢觉哉等人的题词。
接着一幕幕的场景,一个个铁骨铮铮的烈士都让我深感老一辈的革命者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纪念馆中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展厅里陈列着革命烈士使用过的步枪、机枪、将领使用过的手枪等,在一些地方还制作了场景和人物蜡像,生动的展示了当时革命的艰苦岁
月。感受到:近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美好的今天。 橱窗里陈列着当年使用过的生活用品、衣服和武器。尽管岁月的变迁使得这些先烈的遗留物变得锈迹斑斑,有的已经破烂不堪,它们却是红色岁月最真实的见证。当初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先辈们凭着坚定的毅力保卫了自己的国家,我们为我们的祖先感到自豪,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子女感到骄傲!
每个展厅里都挂有江西革命烈士的照片和事迹,勾起我们对历史的回忆。这其中,最小的只有十几岁,最大的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义无返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展馆内革命烈士的血衣和就义前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家人的牵挂和内疚,深情的表露中又真切地体现了他们“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襟与深明大义的豪迈气概。回首历史,从“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到“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林觉民,从“为了明天的青年能够愉快的工作,幸福的相爱,我们死而无憾”的周文雍、陈铁军,到视死如归的江姐,他们的豪言壮语,他们的真情流露使我更加坚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怀壮志豪情的人民。
纪念堂的展厅中,除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和革命文物外,还有很多的雕塑、实景模型和油画,这些艺术品创作精湛,集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观后感}.
体,再现了革命先烈经历的艰苦年代和英勇光辉的斗争历程,形象栩栩如生,非常震撼人心。其中,有一幅大型油画最令我难忘,名字叫“革命烈士无上光荣”,描绘的是红军游击队员们和老百姓向战斗牺牲的烈士告别的感人场面。画中,一片青松翠柏之下,一位红军烈士躺在担架上,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共产党党旗,一个老妈妈含着热泪端详着烈士的遗容,周围站立着红军指战员、赤卫队员和手握红缨枪的少共儿童团员,大家神情凝重,无比沉痛。整幅画作场面十分悲壮,描绘得鲜活动人,让人观之有置身其境之感,体会到一股革命先烈的松涛浩气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我不禁在画作面前久久驻足,内心深受感染。
上饶集中营的老虎凳和钉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面沾满了烈士的鲜血,看到这一幕使人从心底顿生寒意。看到了战争的无比残酷,和革命烈士的英勇!
一曲悲壮的革命的历史告诉了我,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告诉了我,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们的英雄本色告诉我:在我们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总有一批仁人志士,他们心怀一种超越人世间任何艰险的信念,在黑暗中不断的探索,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头可断、肢可折,为了全中国的大家,不惜牺牲自己的小家。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坚信:若祖国面对危机,当民族面临危难时,一定会有更多这样的人为了信念与理想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鲜血,因为我们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我们都是中国人。
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灌南大地上??多名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
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矢志不渝,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所以我们人人要心怀感恩,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感谢他们用宝贵的青春和热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更应该懂得珍惜,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才会更加努力地去创造未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篇三:《近代史论文——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近代史论文——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商学院10级电子商务班
2012.04.14,老师组织我们去参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革命牺牲的烈士数量之多,境况之惨烈深深地震撼了我。而中国革命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之下仍然取得了胜利,实属来之不易。这种在逆境中求生、在苦难中求胜的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正如《孟子》所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刚步入纪念堂的大门,就可以看到在广场中心有一座红军战士雕塑,他拿着一杆长枪笔直的挺立着,象征着革命烈士们的不屈不挠与顽强斗志。走进前厅,几十米长的烈士浮雕也着实震撼着我的眼球。浮雕描绘的是一群革命先烈当初斗争的场面。它采用写意的手法,整组浮雕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浮雕正中间刻有“250000”几个铜色数字,代表着江西为了革命斗争牺牲的二十五万名烈士,占中国牺牲烈士的1/6。看着墙壁上先烈们一个个年轻时期意气风发的面孔,无声的透露着一种壮烈,对比一下玩乐颓废的我们,这是一个响亮的耳光。
参观完之后下起了朦胧小雨,连天空也仿佛是在给这些先烈们以肃穆敬仰的钦佩之情,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一个个革命先烈用满腔热血和不屈的意志换取而来的,我们取得了成功,同时也蒙
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些拥有共产主义信念的爱国先烈们的牺牲我们再也无法挽回,我们只能缅怀,将他们永远记在心中。方志敏、李美群、古柏、钟仁桂、彭澎、王仲才、黄公略、赵博生、胡海、赖经邦等一个个响亮而令人钦佩的名字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他们的事迹值得人们称颂,他们的坚定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将永垂不朽。
方志敏曾经说过:“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在狱中的他如此不屈,大概是这莫大的信念在支撑着他吧。他也表示:“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这是对党绝对忠诚的最真实的写照,是对革命事业的绝对坚持,这份赤诚之心,让我们感动,同时他的这种事业心和信念是值得作为正在为入党而努力的我学习借鉴的。在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的二楼,展示了方志敏同志在狱中的艰苦条件的真实写照。站在那边上,如身临其境般,体会他“手执着笔,一面构思在写,一面却要防备敌人进房来”的狱中写作的困难,但方志敏却执意要在敌人眼皮底下,为党留下“十余年斗争的经验,特别是这次失败的血的教训”。这是一个伟大的共产党人、伟大的中国人,值得我们所有人缅怀。 还有黄公略,以前在读毛泽东的著名诗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的时候,那句“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就可
以看出我们的主席对杰出的红军将领、军事家黄公略的信赖和倚重。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率部参加方石岭追击战,歼灭国民党军第52师等部。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于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3岁。临终他留给战友们的遗言是:“要巩固和扩大红军,以争取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毛泽东亲自主持黄公略追悼大会并撰写挽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他始终把中国革命放在心中的第一位,在这位年轻有为的青年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希望,也让我们时刻铭记,在最困苦的时候也不要放弃,只要我们为了我们心中的梦想不懈奋斗,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希望和曙光中将到来。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高虎脑战役,不仅仅因为它发生在我的家乡江西省广昌县,更因为红军在高虎脑地域激战的胜利,尽管没有也不可能换回第五次反“围剿”全局性的失败,但它却是其中关键的一仗。它的胜利,大大鼓舞了红军指战员的斗志,阻止了敌人进攻瑞金的进程,为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它,是长征的开始的序幕。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昌是苏维动乱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也是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有“中央苏区北大门”之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陈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多次转战广昌。
在保卫北大门的时候,敌军出动三、四十架飞机,数十门大炮向甘竹红军阵地狂轰滥炸。紧接着大批敌军气势汹汹地蜂拥向红三军团五师等红军阵地展开了疯狂进攻。红军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了激战,第一天红军就伤亡1000多人,战况惨烈。血战高虎脑的时候,红军虽重创敌89师,毙伤敌军4000余人,但红军也伤亡1600余人,团以下干部400多名。在驿前狙击战中,以敌军遭受重创,红军失守告终。红三军团和红15师伤亡干部452人,战士1900余人,损失接近广昌战役的一半。
小时候就老听爷爷讲高虎脑战役何等何等的惨烈,红军们是如何如何的顽强,那时候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小故事听罢了。而这一次在纪念堂中看到高虎脑战役的详细介绍,让我不得不想起爷爷当时讲述这一段令人敬佩的历史时的激昂,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
从革命烈士纪念堂出来后,再次看到广场中心的雕塑,发现那名红军战士的眼神注视着前方,仿佛有着必胜的信心,我也释然了。为中国革命流过血的先烈们,在如此年轻的时候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不可能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我们应该铭记,曾经有这么一批人,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而牺牲了自己。他们值得我们缅怀,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篇四:《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
——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
革命先烈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为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革命先烈的涌现才换来了你我今天这样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 我怀着崇仰的心情和党课小组成员们跨进了纪念堂的大门,堂前是一个小广场,广场的中心有一座右手持枪矗立的红军战士雕像。威武的雄姿展现着革命烈士的英勇与无畏。走进纪念堂,进入了前厅,只见迎面是一块毛泽东题写的红底金字的匾额,上嵌“死难烈士万岁!”顿时令人感到有一种悲壮肃穆的气氛。朝里边走,见大厅正央的祭坛上立着块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朱德题写的碑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厅内的墙上,挂着一些当年参加革命的党和军队领导人的题词,其中,有邵式平(赣东北红军创建人之一,建国初期曾任江西省省长)的“在人民革命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刘伯承的“在民族民主革命战线牺牲的烈士是人民解放大道上的明灯”,彭德怀的“英勇牺牲,前仆后继换得了革命胜利,烈士同志们的精神万古长存!”,以及董必武、谢觉哉等人的题词。
接着一幕幕的场景,一个个铁骨铮铮的烈士都让我深感老一辈的革命者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纪念馆中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展厅里陈列着革命烈士使用过的步枪、机枪、将领使用过的手枪等,在一些地方还制作了场景和人物蜡像,生动的展示了当时革命的艰苦岁月。感受到:近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美好的今天。 橱窗里陈列着当年使用过的生活用品、衣服和武器。尽管岁月的变迁使得这些先烈的遗留物变得锈迹斑斑,有的已经破烂不堪,它们却是红色岁月最真实的见证。当初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先辈们凭着坚定的毅力保卫了自己的国家,我们为我们的祖先感到自豪,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子女感到骄傲!
每个展厅里都挂有江西革命烈士的照片和事迹,勾起我们对历史的回忆。这其中,最小的只有十几岁,最大的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义无返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展馆内革命烈士的血衣和就义前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家人的牵挂和内疚,深情的表露中又真切地体现了他们“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襟与深明大义的豪迈气概。
回首历史,从“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到“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林觉民,从“为了明天的青年能够愉快的工作,幸福的相爱,我们死而无憾”的周文雍、陈铁军,到视死如归的江姐,他们的豪言壮语,他们的真情流露使我更加坚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怀壮志豪情的人民。
纪念堂的展厅中,除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和革命文物外,还有很多的雕塑、实景模型和油画,这些艺术品创作精湛,集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再现了革命先烈经历的艰苦年代和英勇光辉的斗争历程,形象栩栩如生,非常震撼人心。其中,有一幅大型油画最令我难忘,名字叫“革命烈士无上光荣”,描绘的是红军游击队员们和老百姓向战斗牺牲的烈士告别的感人场面。画中,一片青松翠柏之下,一位红军烈士躺在担架上,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共产党党旗,一个老妈妈含着热泪端详着烈士的遗容,周围站立着红军指战员、赤卫队员和手握红缨枪的少共儿童团员,大家神情凝重,无比沉痛。整幅画作场面十分悲壮,描绘得鲜活动人,让人观之有置身其境之感,体会到一股革命先烈的松涛浩气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我不禁在画作面前久久驻足,内心深受感染。
上饶集中营的老虎凳和钉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面沾满了烈士的鲜血,看到这一幕使人从心底顿生寒意。看到了战争的无比残酷,和革命烈士的英勇!
一曲悲壮的革命的历史告诉了我,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告诉了我,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们的英雄本色告诉我:在我们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总有一批仁人志士,他们心怀一种超越人世间任何艰险的信念,在黑暗中不断的探索,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头可断、肢可折,为了全中国的大家,不惜牺牲自己的小家。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坚信:若祖国面对危机,当民族面临危难时,一定会有更多这样的人为了信念与理想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鲜血,因为我们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我们都是中国人。
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灌南大地上多名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矢志不渝,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所以我们人人要心怀感恩,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感谢他们用宝贵的青春和热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更应
该懂得珍惜,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才会更加努力地去创造未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七组13英教2班曾昭立
篇五:《江西革命烈士纪念馆观后感》
广场不算很大,但是,很有气势,上次感受到的广场喷泉,这次并没有遇见,但是,广场两侧,那一幕幕的浮雕,图说着新中国成立过程中间艰辛,从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到万里长征,敌后抗日,解放战争,每幅图画,都蕴藏着丰富的革命故事,慢慢地走过去,感受着先辈的不易,没有带花,深深的鞠上一躬,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同志,就是凭着一股对党的无限忠诚,带领着一批又一批的共产党人,历经十年内战、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最近央视一套《东方》就有详细的阐述
来到英雄城南昌已经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了,八一纪念馆参观过很多次,却一直没有机会去参观鼎鼎有名的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大二的我们学习了近代史,身处南昌的我们当然要好好利用这个陈列这无数英雄事迹的地方,温暖因现在江西革命胜地,南昌更是来到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参观。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很有气势红军战士的雕像。顺着台阶拾步而上,穿过正门,我一路沿着纪念堂的陈设参观。参观过程中,纪念馆工作人员细心地为我们讲解不同时期革命烈士们不畏牺牲、不畏艰难的革命大无畏精神,让我深刻地了解了以方志敏、刘和珍、伍若兰等为代表的江西革命烈士们为了中国革命而进行的不屈斗争,也知道了安源路矿运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革命事迹。正中央以“250000”数字造型突出江西省牺牲烈士人数,让我感受到先烈们敢于牺牲的崇高精神!缓步来到视频回放室,通过观看视频回放,我进一步感受到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所带来的震撼,心中升起了对革命先烈的无比敬仰之情! 在烈士们的雕像前,我久久凝视着他们遗留下的物品及关押他们的囚车,一幕幕让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是啊!漫漫革命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红军站起来,只因心中信念永存!革命烈士刚毅而又坚强,我们是革命的后代,要学习红军的勇敢精神,敢同敌人作斗争。站在革命烈士雕像前,我的心情是沉重的,但是,更多的是对牺牲了的先辈们的崇敬和尊重。雨后的纪念馆,空气像是被洗过了一样,格外的清新,我们真诚地祈祷:英勇的革命先烈们,你们安息吧!
此时,我感到了一种力量!我感谢那些先辈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前厅,一组大型浮雕为铜质结构,约有几十米长,六七米高,描绘的是一群革命先烈当初斗争的场面。浮雕采用写意的手法,整组浮雕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浮雕正中间刻有“250000”几个铜色数字,代表着江西为了革命斗争牺牲的二十五万名烈士,占中国牺牲烈士的1/6。 两侧浮雕重现南昌起义(序厅)
序厅,是七八米高的大型主雕(包括台座),上面刻有工、农、兵、学、商等形象,后面是一个圆形设施,运用声光电技术,象征一轮“红日”,寓意中国革命由星星之火最后像红日一样蓬勃。
主雕装屏幕介绍纪念堂
由几台背投组成的大型屏幕,播放整个江西革命烈士纪
此次参观邓子恢纪念馆,看到老一辈革命先辈们的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仍然心怀崇高理想,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争取利益,建立新中国,我实在感慨万千!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实在太幸福了,但着幸福来之不易,我永远铭记,着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热血,用生命换来的,应该倍感珍惜,决不能因优越的生活条件而遗忘艰苦奋斗的精神,时刻紧记先辈们的辛劳,一定要认真学习现代科学,立志将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我们民族必将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邓子恢(1896—1972)是伟大的共产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福建龙岩农业工作的卓越领导人。 老前辈是伟大的共产党员,我们应该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党的优良传统,党员之间能够敞开心扉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也应在我们之间形成风气。我努力在营造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氛围,党员要有容人之度,从自己开始,虚心的听取批评和建议,在今年的党员发展会上,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会风,使党员和申请人受到很大的教育。生活工作在我们身边,大家熟悉、了解,更容易接受,学习效果更好。或许他们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瑕不掩瑜。因此,我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期早日加入党组织,成为光荣的党员! 对特殊情况的同学的思想工作,则尽可能地做到耐心细致,对新的朋友应该给以生活上的指导,提高他们对新环境的能力;化解朋友之间的矛盾,帮助发生矛盾的朋友正确对待自己,认清自身的不足,为共同创造团结协作的校园环境而努力。 我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为身为一个团员而自豪,为能在党的领导下成长而高兴!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我们拥有最年轻的笑颜,革命先辈们绘制了蓝图,积蓄了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为每一双与时俱进的脚步导航,形成了世界上最坎坷的民族今天最矫健的身影! 我们有幸,一次次见证历史;历史有幸,一回回经历辉煌! 沿着港澳回归的足印、顺着三代人“高峡出平湖”的梦想,走进西部大开发飞腾的黄土地、跨上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平台,展望2008年的缤纷五彩、预见未来20年的灿烂辉煌,我们会情不自禁的为祖国喝采。 历经风雨沧桑的中国共产党,仍有一颗年青的心脏,她让我们青年一代凭添几分热情,再增几分希望!我们不由得要为自己加油、定向。未来13年,我们将同时代一起赛跑,赛跑在中华民族最崭新的跑道。 中华民族又一次向伟大复兴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历史如镜,可以鉴往知今,悠悠的五千年文明已经在新时代淀积为勤奋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岁月如山,可以登高远望,中国共产党多年来的风雨历程,使曾经的星星之火已变成无数人心中不灭的火炬! 站在世纪初启的历史时刻,无论是回眸厚重的历史,还是俯瞰当今世界,抑或是展望未来。 我发现,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
战略机遇期:伟大的祖国以她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无坚不摧的气概,从她这边独好的经济政治形势和捷报频传的历史盛事,使世界惊叹的目光应接不暇。 在十七大嘹亮号角奏响的时候,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利了实现了新老交替,一批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进入了中央领导机构,我相信,在胡锦涛主席的“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定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继往开来、开拓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能够开创新局面,一个经济更发展、民主更健全、科技更进步、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人民生活更殷实的社会一定会早日实现! 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和建党宗旨,就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群众路线历来是我们事业发展成功的力量之源。在和平建设时期,虽然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大大改变了,但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仍然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一定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我们参观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时期的展览,再一次感受到:近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美好的今天。 半小时的参观很快就结束了,我带着沉重的心情,迈着沉重的脚步一步步走出纪念馆,并在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 回望着身后“隆重庆祝新四军建军七十周年”的标语,我感到非常激动与自豪,激动的是能够在闽西这块红土地上生活学习4年时光,感到非常荣幸;自豪的是革命烈士用鲜血、用壮丽、用光荣而短暂的一生,换来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位后来人都应该向先辈们学习,学习他们至死不渝、顽强不息的革命斗志,学习他们战胜重重困难,夺取最后胜利的伟大精神。 我们会自觉地自重自律、自奋自强,让自己融入集体,顺应时代,这是历史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召唤,这是党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厚望。因为时代发展的趋势,恰如大江东流。我们的爱国之情、集体之心、报恩之愿、自强之志,只有顺应发展的时代大潮,我们的所作所为才能有利于国家,有益于集体;才能无愧于长亲,无悔于本心,我们的青春才能绽放光彩,我们的生命才会价值永恒!{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观后感}.{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观后感}.
江西省的省会南昌,因为伟大的八一南昌起义和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诞生地的缘故而闻名于世,被人们称作“英雄城”。提起它,熟悉历史的人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风雷激荡的中国革命岁月,感受到那其中扑面而来的浓重历史气息。几年前,一个寒冷的初春,我到赣北一带旅游,有机会来到了这座城市,在这里,经历了一次革命历史的教育和心灵的洗礼,那就是瞻仰全国有名的革命烈士纪念物——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北段的马路东侧,距离市中心的八一广场不远。八一广场有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省会南昌的心脏,南昌最主要的几条繁华主干道八一大道、北京路、中山路、孺子路等都直通交汇于此,广场周围,商厦、店号、展览馆、政府机关、写字楼依次排列,令空间显得有些窄促,这一带的人流、车流都很密集。广场的中央,矗立着巍峨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塔高约40多米,正面镌刻着由叶剑英元帅题写的碑名,塔的顶端,是一杆汉阳造步枪和一面八一军旗的组合雕塑,它是南昌英雄城的标志,也是外地游人的必到之处。
从八一广场向北,沿着纵向的八一大道走不大会儿,就来到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的门前。这座纪念堂始建于1953年,是1980年代国家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之一。它是一座具有西式风格的蓝灰色外墙的三层楼房,坐东向西,堂前是一个小广场,广场的中心有一座右手持枪矗立的红军战士雕像。
我怀着崇仰的心情迈过立有罗马柱的纪念堂大门,进入了前厅,只见迎面是一块毛泽东题写的红底金字的匾额,上嵌“死难烈士万岁!”顿时令人感到有一种悲壮肃穆的气氛。朝里边走,但见大厅正央的祭坛上立着块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朱德题写的碑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厅内的墙上,挂着一些当年参加革命的党和军队领导人的题词,其中,有邵式平(赣东北红军创建人之一,建国初期曾任江西省省长)的“在人民革命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刘伯承的“在民族民主革命战线牺牲的烈士是人民解放大道上的明灯”,彭德怀的“英勇牺牲,前仆后继换得了革命胜利,烈士同志们的精神万古长存!”,以及董必武、谢觉哉等人的题词。
大厅右边的陈列柜中,摆放着江西为革命牺牲的25万多烈士的名册,我一一仔细观看,约记得修水县有1万多烈士,吉安有1.02万,永新是7500多,弋阳是9000多,贵溪、横峰都是5000多,铅山6000多,黎川1000多,南丰2000多,乐安2000多,万载6000多,兴国2.3万,宁都1.5万,石城6000多,武宁过千,于都1.2万,瑞金1.6万,赣县8000多,万安6000多,上犹千余,会昌4000多,泰和4000(也可能是6000)多,吉水6000多,莲花4000多。此外,还有上饶、寻乌、德兴、永丰、南城、宜黄、遂川、南昌、定南等许多县市,烈士数目从几百到几千不等,这是多么大、多么沉甸甸的代价啊!
在纪念馆底层的两边厅里,陈列着江西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进行的革命战斗的史迹,通过浏览,使我对民主革命时期江西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和付出的巨大牺牲有了更深的了解。江西是大革命时期(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即北伐战争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又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主要的革命策源地之一。在大革命的鼎盛时期,江西全省工会会员达20多万,农会注册会员达60多万,共产党的党团组织遍及省内城乡。大革命失败后,江西省被蒋介石反动派杀害的有名有姓可查知到的烈士即有2900多人,一时间,赣水流红,鄱湖泛赤,著名的有第一个到江西发展工农运动的老共产党员赵醒侬(破产商人出身)、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熊雄及赣州工会委员长陈赞贤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西更是建立了卓越的功劳。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最大基本主力——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和南方红军游击队的主要力量,创造出了赣南、湘赣、闽浙赣、湘鄂赣等多个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当时,在全国是面积最大的红色区域。全省境内,许多个县都有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参加了红军、赤卫队、农民自卫军和少先队,另外,还有许多在苏维埃政府和其他部门工作的人员。在长期激烈残酷的斗争中,他们中绝大多数都先后牺牲,其中,最有名的江西籍烈士,就是闽浙赣根据地和红军的主要创建人、《可爱的中国》和《清贫》的作者——方志敏同志,他是赣东北弋阳县人,红军主力长征前夕,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司令,率部向皖浙地区进击,后来部队失败,他被俘虏,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革命气节,19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