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各地婚嫁风俗调查报告》
各地婚嫁风俗调查报告
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张立歆 余鄂瑶 赵若姿
班级:B130401
学号:B13071107(张立歆)
B13010109(余鄂瑶)
B13040103(赵若姿)
B13041503(孔金筱)
联系电话:18848953371(张立歆)
18848951529(余鄂瑶)
18848952922(赵若姿)
18848957851(孔金筱)
孔金筱
摘要: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华夏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古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华夏文明是人类文明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历史上下5000年,自从黄河流域开始有人类居住,人类按照季节与时间的推移,便对天灾等灾祸到规定出许多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就逐渐演变成一些传统的习俗,民间的习俗也是中国独特而又悠久的文化现象。
现代中国的婚礼结合了中国传统以及受西方影响的元素。公民结婚仪式实际上只是到地方政府进行结婚登记,并没有太多的程序,然而喜酒就会举办得非常盛大。现代中国婚礼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会拍摄婚纱照。
关键词:北京、上海、内蒙古、 陕西、婚嫁风俗
【调查目的】:了解各地的婚嫁风俗习惯
【调查时间】:寒假
【调查地点】:内蒙古通辽以及陕西渭南
【调查方法】:走访、网络问卷调查及查阅资料
【调查内容】:主要从婚礼前的准备到婚礼进行时以及婚礼之后等方面展开的调查。
【调查分工】: 张立歆:查阅资料以及走访 余鄂瑶:问卷调查以及调查报告 赵若姿:查阅资料及问卷调查 孔金筱:走访及问卷调查
一. 访谈了解
根据走访与长辈交流了解到如下的变化:经济迅猛发展也给
各地婚嫁风俗带来了变化,老一辈的婚礼同我们现在的有很大的不同。各个地方的适婚年龄的朋友其实并不是很了解婚礼习俗,经过我们的走访调查可以大致总结出几个地方的婚姻风俗如下:
北京的婚嫁习俗:
第一步:聘礼
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往女家送彩礼,表明聘定女方为妻。聘礼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下聘礼要送女方茶叶、点心盒、酒、女方衣服钱)
第二步:陪嫁
女方在收到男方送来的聘礼后,在出嫁前某天下午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有的人家陪嫁有相应还礼之意,原则上以男方聘礼增一倍还礼。(不过现在一般都是男方准备新房,女方的陪嫁一般都是新房的家具电器,实用性强)
第三步:娶亲
吉期一到,喜轿执事上门,娘家忙着打发上轿,夫家忙着迎娶进门,排场大又隆重,礼数也多。现代婚礼虽然没有古代的那些讲究,而且也轿子换成了汽车,也有了专门的司仪和婚庆公司来办理婚礼,但是整个娶亲和婚礼的仪式还是一直被沿用了下来了!
第四步:洞房坐帐
新人拜过天地后,上炕抓盖头,夫妇才算正式见了面。拜堂后要“闹新房”。新婚夫妇进行同吃子孙饽饽啊、喝交杯酒、撒床、上头等一些仪式。其中贯穿着祝愿新人称心如意,家道兴旺发达的主题。(闹新房、喝交杯酒这些习俗现在也变得越来越明面了,不用到洞房里闹,婚宴的时候闹得是最热闹的了!)
第五步:回门
洞房花烛夜后,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亲三代,并拜见父母等长辈,定名分,认大小。
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与父兄亲友行回见礼。这就是所谓“回门”,也叫“回酒”。一般是一大早娘家便派人赶着马车来接新妇,新妇临行前,向公婆叩头,然后与新郎坐马车到娘家会亲。到娘家后,新婚夫妇要向家堂中的神、佛及宗亲牌位行礼,然后给女方父母及长辈们行叩首礼。见完礼后,便摆开宴席,请新婚夫妇喝酒。饭后,新郎独自回家,
新娘则要到晚上才能回来。(虽然现在这年代已经很少有媒人拉红线,也没有太多繁杂的讲究,但是精简了的传统还是被流传了下来。)
上海的婚嫁习俗:
上海旧式婚姻,男女双方的结合,率多为媒的之言,父母之命。上海开埠后,已对此俗加以摒弃和改良,大多是由男女双方,经人介绍,在约定地点,互看人选。此谓之“相亲”。也有男女双方自己结识之后,约定地点,请双方家长来识看一下,也称之为“相亲”。双方相看满意后,还要挽请德高望重者来作媒人正式说合,由于此媒人实际并不担任介绍作用,故被称作“现成媒人”,从中亦可见“婚嫁必得有三媒六证”之旧俗的影响。女家表示同意后,男家便要行“小礼”,俗称“裁红”,其中便要送上未来姑爷的生辰八字等。再隔一段相当的日子,男家又要行“盘礼”,并宴请亲友,藉此向亲邻告之婚事已定。
上海浦东风俗:
在浦东乡下,这一“谒岳”仪式是放在女家担嫁妆前一天的,准新郎挑了装着公鸡、青鱼、猪腿、自鹅以及干果等礼品的“上盘头”到女家去,女家招待准女婿以茶点,然后告诉他女家有多少嫁妆、需要多少普绳、单杠、落担等,因为这是要男方准备好以后,第二天来把嫁妆接去,而不是由女家送去的。
在浦东乡下 (特别是奉贤一带)男家去女家迎嫁妆,习俗上还有很多花头的。隔夜,女家已把所有嫁妆放在客堂内,就像办博览会一般招徕四邻参观,以显示自己的富有。这里亮妆尚未尽兴,那里从男家出发来迎妆的一群拿着贴有“囍”字扁担、罗筐的青年人(人数须成双),已赶到了女家门口,并放响了迎妆鞭炮。
按照习俗,男家迎妆者此时一切行动都须听女方父兄的指挥,如迎妆工具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杠棒和扁担靠在场院柴堆旁,罗筐和篮子放在场院上。习俗是此时女家要表示“生气”而不发妆,男家迎妆者则敲锣放鞭炮不停地“催妆”。这样便引来更多的观看者,使男女家都感到满足。如是约1~2个时辰后,新娘哥哥征得妹妹同意后开始发妆:先马桶,再铺盖、衣裳箱子"",这时迎妆者站在门外,至多也只能踏进一只脚在门槛里接妆,以免“抢妆”之嫌。至于发妆先发马桶,因为这在上海习俗中马桶又叫“子孙桶”,旧时妇女生产都是在家进行,孩子便接生在马桶中,故马桶是预祝新婚后瓜瓞绵绵、子孙繁延的重要物事。嫁妆接到后,男家小伙们一路挑回去不能中途停歇,有的从女家出来时还须朝东或朝南方向跑,称之“兜青龙”,习俗以为如此大吉大利。
内蒙古的婚嫁习俗:
(一) 订婚:
在旧婚俗中,订婚前先由媒人互传男女‘命单’。命单是一个三寸长、二指宽的红纸条,一边写着“金银满堂”,另一边写着“福贵长命”,中
间写着男(女)方的姓名、年龄、生辰、属相等内容。双方根据“命单”看大相是否相克,命运是否相合。若大体相合,命运不相克,便可换帖。男女双方把姓名、年龄、住址等情况填在帖上,经媒人互相交换,即为“换帖”。换帖时男方要给女方带去点心、羊腿、烧酒之类的礼品,俗称“水礼”。同时要交付双方大人预先讲定的彩礼和部分衣物。一旦换过帖,就不许赖婚、退婚。否则,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或官府的过问。交了彩礼换罢帖,定婚手续便算完成,即择日迎娶。
而在新时期的青年婚姻中,订婚这个习俗被保留下来,但象命单,换帖,彩礼,衣物等等都已经逐渐推出历史的舞台。自由恋爱的男女,当双方决定结婚,会把双方父母邀请到一起,宣布他们的心意,这时男方会象征性的给女方一个订婚礼物,通常为首饰。新时期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性,有时也会回赠男方礼物。这时的订婚仪式,已经非常简化,双方父母也不会干涉,一切尊重儿女的意见。订婚后,男女双方会考虑到影响而有一些约束。
(二) 下茶:
也叫对月茶,在旧婚俗中,是娶亲之前男方和女方最后敲定完婚的时间。在迎娶的前一个月,一般由媒人带领男方合适代表,带上茶礼前往。茶礼包括酒,羊腿,茶叶,糖果等。还有预先讲定的彩礼及金银首饰等。若双方对物品数目没有商量好,可以对之前所商量好的聘礼及日期进行确定与磋商。
而在现代婚姻中,下茶这个环节被流传了下来,但是由于自由恋爱没有媒人,男方父母会在前一个月带上四色礼到女方家拜访,四色礼分别为烟、酒、糖、茶,。礼物从繁从简在现在已没有严格要求,大多数文明家庭也不会在意。甚至糖会用巧克力代替。男方父母到女方家后,会收到热情招待,因为已经没有了聘礼这个环节,只剩磋商日期。那么下茶和订婚一样,更是双方父母联络感情的机会。
(三) 卯宴席(男方):
在旧婚礼中,婚礼的前一天叫做“安鼓”, 男方家所邀请的宾客分俩种:底亲、朋亲。底亲指男方家的远近亲属,而朋亲则指没有亲属关系的客人安鼓这天男方父母要宴请底亲。这天晚上男方家还要找新郎的妹妹“压喜床”,也就是在新床上睡一晚,之后才能由新人睡,意义为送子、辟邪。
(四) 娶亲:
在旧婚俗中,时间上讲究俩头不见日,也就是早去晚回。迎亲车一般是两俩,一辆娶亲人坐,一辆专供新娘坐。专门制造的轿子不多见,一般都是牲畜拉车,但拉车的马有讲究,不用骡子,因为这种动物不能生育,用之不吉。所以用驯良的马匹。娶亲时,临时在车棚上搭个小棚,用绸缎棉被之类装饰一番。新郎身穿中山服或是其他,只要正式整洁就好。迎亲之前家里会给迎亲的人们吃“上马饺子”,因为这里的马拉车也是由骑马
篇二:《日照市婚嫁民俗调查报告》
日照市婚嫁民俗调查报告
访谈时间:2013/10/29
访谈地点:青岛理工大学电话访谈
访谈人:姓名:陈鑫月 年龄:21 籍贯:山东日照市 专业:软件工程121
被访谈人:陈长楼 年龄51 籍贯:山东日照市 文化程度:初中
访谈内容:
日照是我的家乡,它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美丽海滨城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作为人一生中重要组成部分,婚嫁习俗也在日照人民生活、文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我在家时也耳濡目染了周围的一些婚嫁习俗,此次又电话访谈了我的爸爸,让他给我讲了我们日照的一些流传下来的以及现在新兴的的婚嫁习俗。
以前经济还有些落后时,没有轿车,嫁娶时用的是拖拉机甚至是手推车,生活水平提高,更多的名牌轿车轿车出现了。以前男方家一般要在家摆三天筵席,而现在一般在酒店宴请亲朋好友。
女方会带来很多新被子,棉被的内里好像是用白色的(寓意白头到老),娘家婆婆家给准备棉被,好像是两家人不能在同一个月准备被子,要在双月里准备,传统最好找生男孩、家庭人烟
旺的人来给做棉被,棉被上要缝上串起来的栗子、枣、铜钱。一般是男方负责买房,女方负责家电,这当然是双方可以协调着来。结婚前有订婚的习俗,订婚后似乎就是向外人说,这两人婚事一定了。订婚时,关系比较亲近的亲戚朋友要送“喜钱”,给男方和女方,女方的叫“添箱”(以前是送饼干给女方以用来装满嫁妆车,现在多是送钱),男方的叫“送大饭”。然后男方要宴请两方的客人,男方买首饰或给买首饰的钱。当然了,更多的亲戚朋友会选择结婚时给他们送礼钱,钱是用红纸包起来的,代表着喜庆。送礼钱也是有讲究的。去男方家送礼钱,只要在结婚一个月内,哪天送都可以。去女方家送礼钱可就不同了,礼钱需在新娘“发嫁”前的日子送去,发嫁后千万不可送礼钱。即使有较特殊的情况,没能在“发嫁”前把礼钱送到女方家,也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以其它理由、别的方式加以弥补。男方给女方的彩礼 ,没有什么标准了,有大众化的最低限度是1万一(万里挑一)。
嫁娶的时间,“发嫁”、“过门”,都是经过算命先生挑的良辰吉时。女方家的小妹妹或是小弟弟要和新娘新郎坐一辆车,俗称“趁车子”(类似于有些地方的伴娘),新郎去接新娘和回时路线不一致,叫做不走回头路。过十字路口、过桥等要扔用红纸包着的硬币(买路钱)。女方家周围和男方家周围的石头、石磨,都贴上了红纸,因为传统认为这些石头是“石虎”,新娘是不能看到的。因此每当我们看到路边的石头或电线杆上叠着红纸时,总会说一句:今天有结婚的呀?!是个好日子呀!新郎家要给婚车
司机红包。到女方家进门时,还需要递交红包,新郎手捧鲜花,到女方娘家迎亲,新娘和伴娘在里屋,关上门.新郎到后敲门,伴娘要为难一下,觉得差不多了就开门.新郎抱或背新娘下楼进花车,新娘进车后穿新鞋。新娘走时,女方父母要泼一盆水,寓意“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男方家大门两旁放两个火盆。所谓火盆,即两个泥盆子,底层放点草木灰,上面放木柴,新娘过门(进门)时点燃,以驱鬼邪,门口还要放上红旗。当把美丽的新娘子接来时,首先要燃放鞭炮,新郎的侄女要用盆盛有葱、麦麸和米然后倒到装嫁妆车上对应的盆里,寓意女方到男方家会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女方从婚车上下来时,要有“嫁过门”(一般是男方的亲戚,多是妇女)来搀扶着新媳妇走入拜天地的地方。有些地方的是,新郎背着新娘,迎新的人往前推他们,送亲的人往后推他们,还有些敲锣打鼓的人,极大的增加了结婚欢乐的氛围。男方家里要摆好桌子,铺上红布,点上红烛,桌子边放两把椅子,供男方父母坐,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共入洞房。就在小两口进入他们新房卧室时,新娘进洞房脚蹋着糕上床坐下(寓意以后的生活步步高升),然后吃水饺。大人小孩也跟着涌入。小孩子们会去摸“栗子枣”,这是放在新娘坐的褥子下面的栗子和枣,有早生贵子的寓意。因此常常会出现新娘被差点掀翻的搞笑场景。以前新娘的被褥下还放着芝麻杆,寓意希望将来的孩子能够长得笔直,高个。有些地方是伴娘和新人坐床上合影,然后到大
厅新娘给公婆行礼,敬茶改口(叫爸妈),此时爸爸妈妈是要给新娘红包的,然后再给各来宾亲朋好友敬酒。
结婚当天晚上,要有新郎的“小姑子”端来一个盆放到新郎新娘的卧室中,嘴里要嘟哝着“小姑子送尿盆,来年抱个侄”,新娘还要给公公婆婆吃饼干,寓意要堵住他们的嘴,避免他们以后吵自己。新婚三天后,要在亲戚朋友中发饼干,新娘回门,即要回娘家,新郎要带上鱼肉,回到女方娘家中,宴请亲朋好友,我们那里俗称“认亲”。有些地方还有送布鞋给亲戚,具体是啥寓意我就不知道。。。。。。
以上就是我此次电话访谈了我的爸妈以及我自己见到的一些日照市婚嫁习俗。其中难免有不全之处,请老师多多包容!
篇三:《西门豹导学案》
30 西门豹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闹”的在文中三个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难点:
1 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2 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
第一课时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主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学习生字“豹”),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1、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西门豹在什么地方为当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2、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再读课文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河伯取媳妇调查报告}.
三、学习“单元提示”,指导分段
1、学习“单元提示”,明确抓重点段分段的步骤,方法。
2、再读课文,根据刚才的问题,找出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1、西门豹到了邺地,发现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展开了调查,现在请同学们来研究西门豹所作的调查,分析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大原因,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研究出来的?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
2、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板书)随机解释“闹”在三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3、共同讨论,写调查报告
4、交流
五、练习拓展:
课后练习,抄写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研读第二、三段
1、西门豹是邺的地方官,他了解到巫婆官绅祸害百姓的事实后,可采取归些办法惩治他们?
2、但西门豹采取了什么办法?他的办法巧妙在哪里?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从西门豹的言行中去研究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三个重点句,
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3)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4、想象说话:漳河边上的百姓看了事情的以过会怎么说?
5、西门豹还为百姓做了什么事?
三、总结,领悟人物品质:
现在谁来说说2000多年前的西门豹为什么到现在还被人称颂? 板书:
30 西门豹
巫婆官绅 为民除害 严惩首恶
给河伯取媳妇 破除迷信
| |
| |
年年闹旱灾 为民造福 兴修水利
篇四:《婚姻习俗调查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题目(小一号字,华文新魏)
——副标题(三号,楷体)
姓 名 学 号 院系(部所)
专 业
任 课 教 师 08051153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类 陈琳
完成日期 2009年 10月 8 日
礼仪之光
————石桥镇婚姻习俗调查
婚姻是人生一大重事,忽视不得也小看不得,过了这道坎,就步
入了人生的第二个漫长的等待期,等待着新生命的诞生,等待一个崭
新世界的来临,等待他们以后也会像我们一样的继续这样使命下去,
一切看起来是那么顺其自然。婚姻作为人生这么重要的事,历来受到
人们的重视,而婚礼作为重中之重肯定也不会可以轻视,隆重婚礼上
的各种各样的礼节和习俗也是很值得注意的,婚礼特色因地区、时间
而有所不同,而今天要讲的就是我们石桥镇当地的婚姻习俗,虽然中
国民族的婚礼很多习俗与理解是相通的,但是每个地区都会有各自的
特色。
关键词:广西苍梧县石桥镇、礼节、排场、习俗、喜庆
石桥镇位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在广西最东面,此地处于两广交
界地,位于苍梧县东北部,距梧州市57公里,属亚热带、半丘陵地区,
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优质稻谷,俗称苍梧县
北部粮仓,虽然本镇以农业经济为主,但是石桥镇却是全国小康示范
镇和广西自治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是市、县文明圩镇和文明市场,
大部分的青年人都去广东打工为生,本镇以及附近几个镇的婚姻习俗
大体上没什么区别,因为我们这边地区没有少数民族,所以婚姻习俗
基本上都是典型的汉族婚姻仪式,但是也有不少地方特色。在此给大
家分析一下。
在此先说一下我们这里婚姻习俗的历史,据我在村里面问老人得
出的结果,在九几年以前,我们这的婚姻习俗还是非常传统与保守的,
基本上都是通过说媒来定婚情的,根本上没有什么自由恋爱,就拿我
的爷爷奶奶来讲,我爷爷也是到了结婚年龄就叫媒人找了一个也是待
嫁的女生,基本上是双方见过一面之后就开始订婚了,根本没有拍拖
的这么一个阶段,我爷爷说那是因为那时根本没有空谈感情,因为那
时才五几年,新中国成立没多久,到处都在搞大生产。还有一种情况
是叫“童养媳”,就是由婆家养育女婴、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结婚。
这个在清朝流行的习惯在我们村也有发生,我采访了一下这个童养
媳老婆婆,她说那时是因为家里面孩子太多,家里面没有经济能力
供养起这么多个小孩,结果是她们最小的两个姊妹(另一个是她妹
妹)被家人送给别人当童养媳了。还有一种情况是招婿婚,招赘婚
大多是因为女方的父母没有儿子,他们希望招赘女婿来照顾他们,在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种情况,我的二叔就是,因为女方那边没有男丁,
所以他们两结婚的时候是男方“嫁”到女方去,这样就我二叔名义上
就成了岳父的儿子了。
跟这几种传统保守情况不同的恋爱自由是九十年代以后才出现的
事,下面重点讲这种情况。
现在我所见的恋爱比较少说媒这一情况了,当然也是存在的,但
不细说,现在一般的恋人之间都是彼此自愿相识自愿交往恋爱自由,
跟基本的谈婚论嫁的习惯差不多,比较有特色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说亲,在择亲的基础上,男家则备办一篮糯米饭,几斤肉,一壶
酒,几斤米糕(或饼子)等,于吉日良辰正式托媒人将礼物送往女家
举行“吃开口饭”。女家热情接待,邀请家族长辈陪同媒人进餐。从
此双方婚姻关系正式认可,结成亲家,往来逐渐密切。
订亲,通过“吃开口饭”后,时隔一年半载,就举行较为体面的订亲仪式。订亲时,男方要备办猪肉鸡鸭肉、水酒、米糕(或饼子)、、香烟、白糖、礼金、等礼物,其中,猪肉、水酒、米糕、礼金等主要礼物的数量多少,事先征求女家的意见确定。订婚之日,由男方父母托媒人和押礼先生及一批青年将礼物送往女家,对方将送去的礼物摆设在堂屋,供众亲友观赏。女家举办宴席盛情款待亲友及媒人押礼一行。宴会结束,媒人、押礼,告辞回程。押礼一行到达后,主人将女家互换互赠的礼物摆设在香火下,烧香燃烛,供奉相亲,举办盛席宴请亲友,订亲事告结束。
迎亲,在女方方面,出嫁前要把有关的嫁妆准备好,不管是哪个姑娘出嫁,习俗当中一定要准备的是三包稻谷和三个母亲或亲人送的星状的东西,表示三生有幸的意思;在男方方面,迎亲一定要带一两个伴郎到村口等着,等到新娘到来的时候,新郎就牵着新娘的手或者就和新娘一起走着回新郎家,沿途遇到的人,如果是成年人的话新郎必须在伴郎的帮助下的给沿途遇到的人点上一支烟,如果是小孩的话,就发一个利是,到新郎家后,新郎家就开始招呼新娘家来的客人。在招呼客人的时候,一般最重要的是吃饭的时候,当客人们在进餐的时候,新郎要和新娘向客人们逐一敬酒递烟,客人在喝下新人敬的酒之后,就会分别给一个结婚利是新郎和新娘。等敬完酒之后,新娘就进入洞房等候新郎。吃婚宴这里称作“饮酒”。这里的婚宴都是十八个菜,三个汤。这十八个菜有十个用小盘盛装,这些是小菜,另外八个则用大盘盛装,有鸡鸭鱼肉等,三
个汤为二咸一甜。客人们八人一席坐好后就开始上菜,上酒。客人们便开始开怀畅饮。说吃婚宴是叫做“饮酒”是因为酒过几杯之后新郎就开始到每个席上去敬酒。新郎敬的酒是一定要喝的,一席之中的长辈是敬酒的主要对象,这样敬过一圈酒之后新郎就喝了不少的酒。新郎敬过酒之后,新郎的父母也要来到宴席上劝酒,目的是要客人们喝的尽兴。新郎的父母劝完酒之后新郎又开始第二轮敬酒,经过第二轮的敬酒之后,酒量大的新郎喝的晕晕忽忽,酒量小的则是酩酊大醉,新婚的第一天也就此结束。婚宴结束后客人们稍做休息便陆续回家了,热闹的村庄也渐渐平静下来。
新婚后第一天早上,新娘和新郎要向家翁家母敬茶,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敬茶是一个很重要的礼节。新人在拜过祖先,向父母敬茶,这样不单代表答谢父母养育之恩,同时亦代表双方家长接纳新郎或新娘为家族中的新成员,是身份备受确认的象征。新人敬茶用的香茶内,通常都放上两枚红枣和莲子,寓意早生贵子的吉兆。新家翁、家姑及长辈喝了新娘这杯茶后,会送上金手镯、玉器等首饰作为新媳妇的见面礼,又会在盛托香茶的盘上(俗称「槟榔盒」)放上一封利是,作为对新娘的赏钱。
新婚后三天是新娘回娘家的日子,新娘回娘家也是要有些东西要准备一下的,一般要准备的是要做两箩的年糕一些大蒜,还要带几只鸡,这几只鸡都是要给自己的直系亲属(母亲,兄弟姐妹等)的,在娘家吃了饭之后,新郎新娘会给村里面的小朋友(未满16岁的孩子)发红包。一般在新娘回娘家之前的一两天,新娘的家属会向村里面的小孩子说新娘什么时候会回娘家以及什么时候可以来领红包,一般到那时基本上村里小孩子都会守在外面,就等着新娘吃饱饭发红包。基本上整个婚姻过程就是这个样子。
篇五:《关于留守妇女的权益保护的调查报告》
关于留守妇女的权益保护的调查报告
关于留守妇女的权益保护的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打工,寻求增收致富的途径,他们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城市中他们仍然处于“边缘”状态,面临着很大的生活压力。然而在这一群体的背后还有一个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的群体,那就是“农村留守妇女”。据统计,淮安市**区**镇约有50岁以下的留守妇女2500人,占同年龄阶段已婚妇女总数的20%左右,这一群体的生存发展状况是**妇联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的课题。
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该镇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现状,做好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帮扶工作,该镇妇联成立了专题调研小组,在镇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下,对全镇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通过调研,深深地体会到留守妇女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她们柔弱的双肩既担负着赡养老人、照顾小孩的生活重担,又承担着家庭农业生产的艰辛,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和希望,她们默默地支撑着家庭的负荷。
一、**区**镇留守妇女的基本情况
**镇总人口4.5万人,其中:女性人口1.6万人,劳动人口2.3万人,其中:女劳动力1.1万人。全镇外出务工人员1.8万人,常年留守家中的妇女2500人以上,占全镇女劳动力的22.7%之多。
1、文化程度方面,大部分留守妇女文化偏低。从调查情况看,85%以上的留守妇女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这里边,35岁以下的留守妇女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较多,31-40岁的具有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较多,40岁以上的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较多。
2、年龄结构上,留守妇女主要分布在28岁以上。30岁以下的留守妇女主要是因为生育、照顾幼小子女而暂时没有出门打工,占总数的15%左右,40岁以上的占到15%,30-40岁组的留守妇女是较为集中的年龄段,这一阶段年龄的妇女上有日益年迈的父母,下有正在上学的孩子。
3、从留守妇女的留守的原因来看,大部分留守妇女因为家庭不支持其外出打工或者自身不愿意外出打工是其主要原因,需要她们留守家中照顾家庭、抚育孩子、照料农业生产则是她们留守的客观原因,双重原因使得她们处于既向往外出打工又自我回避的矛盾心态,这一现象在30岁以下组的留守妇女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及存在问题
1、劳动强度加大,身体健康受损。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庭诸多事项,更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劳动强度大幅增加,劳动时间明显变长,使很多留守妇女的体力大幅度透支,这种劳动强度的人为过多过大,严重损害了她们自身的身体健康。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留守妇女”每人需要独立承担将近4亩地左右的农业生产田间劳作,而其中又有半数以上的妇女表示“一个人难以单独承担农活”,“希望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而那些身体原本就不太好的留守妇女,遇到的困难则更大。如树西村的留守妇女刘某,家有6口人,两个孩子上学,上有两位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照顾,还有5亩责任田的耕种全部由她一人承担,除此之外,她还在家中喂养了猪、鸡鸭等。由于长期辛劳,积劳成疾,她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用她自己的话说“有时一天累得鞋都不想脱,就想爬上床睡觉”。而问到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情况时,她说丈夫外出打工挣的钱,连两个孩子上学用的都不够,两个老人药又没断过,自己的病只是到支撑不住的时候,才舍得吃点药缓解一下,医生说可以做手术,可几万的手术费用只能让她望而却步。
2、精神负担过重,安全感普遍下降。由于丈夫长年在外,这些留守妇女精神负担明显加重,安全感普遍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害怕出现婚姻危机。留守妇女大多是中青年,一些长期分居的留守妇女因为丈夫长期在外乡打工,夫妻之间缺乏交流沟通,一旦双方相互猜疑,再加上自我精神生活空虚,自我控制力不强,极易受到不良现象的诱惑,导致感情危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打工婚姻”离婚案呈上升趋势,尽管留守妇女为家庭作出了许多牺牲,但是对于丈夫出门打工常年不归、移情别恋的情况,她们是无可奈何。二是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男性劳动力外出后,农村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致使农村治安防范力量减弱,使农村社会治安隐患增加,农村留守家庭的妇女常年担心丈夫不在家,家庭财产被小偷小摸窥视,常常夜里也不敢深睡,有个风吹草动得赶紧起来查看,致使这些留守妇女的安全感大大降低。60%的留守妇女面临着巨大的生存的压力和心理压力,并且无人倾诉,既要操心孩子,又要担心丈夫,还害怕流言蜚语。
3、婆媳关系难处理,对子女疏于教育。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不好处理,尤其对这些丈夫不在家的留守妇女来讲,能够独立处理好婆媳关系更是难上加难。调查中我们就发现了几例存在婆媳关系没有处理好导致家庭矛盾激化的现象。另外,不少留守妇女本身文化水平比较低,除了在经济上、生活上能为子女提供一定的支持外,无力在子女学习上、做人上给予有效教育与监管,只能听之任之,只是希望子女别做违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