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滥竽充数(扩写)》
滥竽充数(扩写)
四A 蒋心怡
齐宣王喜欢欣赏合奏的竽声,他派人调集三百人吹竽给他听。士兵们便四处贴起了告示。
贫穷的南郭先生看着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去王宫吹竽多好呀!可我根本不会吹竽,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个好机会白白溜走吧?对了,这不是合奏吗?我混进去不就得了?
因此,南郭便来到宫中,面见齐宣王。在尊贵的皇帝面前,南郭先生吹嘘的本领不比别人逊色。他绘声绘色地说自己吹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齐宣王当然信以为真,笑容满面地说:“好,好!朕允许了!”齐宣王正高兴有这么多人为他吹竽。此时的南郭先生正打心眼儿里偷笑呢!齐宣王用食物和财富供养着这些吹竽人,当然,也有南郭先生的一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老的齐宣王驾崩了,湣王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父亲的王位。这下南郭心慌了。咦?齐宣王和湣王不都喜欢竽声吗?慌什么?原来,齐宣王和湣王虽然喜好相同,但是方式不同。齐宣王喜欢合奏,可湣王却喜欢独奏。他要吹竽人一个一个吹给他听。南郭根本不会吹竽,要是露馅了,可就犯了欺君大罪,还要杀头呢!所以南郭听了脸色大变,心想:怎么办?好!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溜。想完,南郭先生便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走了。
指导老师 殷敏
篇二:《滥竽充数扩写》
滥竽充数(扩写)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国家叫齐国,齐国的皇帝叫做齐宣王。他非常喜欢听别人吹竽,而且喜欢讲排场,所以,他就命令他的手下找了一大批吹竽能手,组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吹竽乐队。
穷困潦倒的南郭先生心里想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心里便打起了如意算盘:如果我能到王宫去吹竽该有多好啊!可我根本不会吹竽,而且,被发现可是要杀头的啊。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个好机会白白溜走吧?没吃没穿的日子也难过!对了,这不是合奏吗?那就冒一次险把,我想办法混进去得了!
于是,南郭先生便来到宫中,面见齐宣王。在齐宣王面前,南郭先生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绘声绘色地吹嘘自己是不可多得的吹竽人才。由于人多齐宣王没有仔细考核,被他的谎言所骗,信以为真,被他蒙混过关。当然,此时的南郭先生从心眼儿里偷笑。齐宣王用食物和财富供养着这一大批吹竽的人,当然,也有南郭先生的一份。
每逢乐队演奏时,南郭先生就捂者竽眼儿,鼓着腮帮子,涨红了脸,装成吹的很是陶醉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吹,竟然被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好久不曾被发现。{《滥竽充数》扩写}.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年老的齐宣王驾崩了,他的儿子湣王继承了王位,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要别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这下南郭心慌了。他不会吹啊!但他还留下来了。每当轮到他时,他总以各种理由推脱。渐渐的,齐闵王不耐烦了,他叫来总管,说道:“朕长时间听人吹竽,却有一人老是推脱。这等"吃白食之人留着何用?你速速前去探听情况,再来禀报朕。”{《滥竽充数》扩写}.
南郭先生听得风声,知道事情已经败露,只好慌慌张张灰溜溜地逃走了。
通过滥竽充数这个寓言故事后,使我懂得了:在我以后的学习中,要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地去读书,不能投机取巧和怀着侥幸心理。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上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篇三:《作文 滥竽充数(续写)》
[作文 滥竽充数(续写)]滥竽充数(续写)
南郭先生逃走后,不肯善罢甘休,逃到了赵国,作文 滥竽充数(续写)。在赵国他又加入了乐队,一天,二天,三天"。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日子倒也过得清闲,也没有什么演出任务。
直到有一天,赵王想看表演了。那就排练一下再上场吧!排练时南郭先生又故伎重演,装腔作势。可乐队老大也不是省油的灯,那双眼睛,那对耳朵利害着呢,一下就听出不对了来,再听听,就知道是谁不对了。老大发现了是南郭先生发出的杂音,南郭先生也看出乐队老大发现他了。好吗?不怕,有办法,南郭先生怕乐队老大去向赵王告发他,赶紧抢先一步先到赵王那自首去了。
到了赵王那儿,南郭先生可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把自己的不对说了一番,那样子可是可怜的不得了,赵王看到南郭先生那可怜样,也不好多说什么了。只好安慰南郭先生道:“南郭先生,你能到我这来自首,是勇敢的,说明你知错了,但你一定要知错必改啊!”南郭先生连连点头称是。赵王又叫手下拿了一些元宝南郭先生。南郭先生接了元宝感恩戴德地走了,小学四年级作文《作文 滥竽充数(续写)》。 ◆分享好文◆
回到家乡后,南郭先生把分别后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语重心长地说:“郭郭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啊!我们做事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要弄虚作假啊!”南郭先生听了连连点头。他打算要努力一番了。于是请了一位高明的老师专门教自己吹竽。春去冬来,一年过去了,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南郭先生练成了。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吹竽高手。
后来南郭先生自己也组建了一只乐队,成了远近闻名的高手。每逢过年,他就领着乐队去给赵王演奏,优扬的乐声在宫中久久回荡"。
作者:桂林育才小学 08—4班 范馨月
指导老师:林艳
篇四:《续写《滥竽充数》 (800字)》
续写《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觉得这次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等别人都睡时,收拾好行李,逃走了。
齐湣王知道了真相,要率领大军捉拿来问罪,其实南郭先生逃到了秦国,心想:我不能再滥竽充数了。于是他在秦国里四处寻找技术好的乐师,后来,南郭先生终于找到了十分优秀的乐师。他每天贪黑早起,中午,师傅很累了,就去睡觉。南郭先生怕吵到师傅,就跑到师傅的后院里去吹。
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南郭先生的吹芋技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了,甚至也超过了这位曾经教他的有命的乐师了,南郭先生就回到了齐湣王那儿。齐湣王说:“你去哪儿了?我怎么找你也都找不你呢?没想到你却自己来送死!”南郭先生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敬爱的大王,我的父亲、母亲去世了,我去安葬他们。”又说:“我的技术真的不是吹牛吹出来的。”说完,他就抱着他心爱的芋在齐湣王面前吹奏起来。齐湣王听了高兴得不得了,就把乐队里的300人全部去掉,只留下南郭先生。
最后,南郭先生终于明白了:任何事情自己只要努力,一定是可以做好的。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街镇长山杭塑弄79号五年级:张诗宇
篇五:《改写《滥竽充数》》
改写《滥竽充数》
改写《滥竽充数》
–梁世春{《滥竽充数》扩写}.
喀左育才学校作文13班
我抱着竽,鼓着腮,一会儿扭腰,一会儿晃脑,在一个偏远角落,装腔作势""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南郭!我现在正在装着吹竽,知道我为什么装得这么卖力吗?且听我细细道来。
那天,我正在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散步,突然,看见一群人,他们都在看一张告示,我走近一看,只见告示上写着:
王家竽乐队欲扩招竽乐队,吹竽高手速来报名!
早就听说齐宣王讲排场,每听人吹竽必300人,我眼珠一转,一条妙计涌上心头,我打算先变卖家当,买一支上好的竽和一件精美的衣服,然后,再去王宫找齐宣王来一番花言巧语,凭借这华丽的衣服和上等好的竽,我就不信他不把我招进去,哈哈""
我按着我的计划,穿上这件衣服,带上这把好竽,哼着小曲到了王宫,我摆出一副大师范儿见了齐宣王,我对他说:“尊敬齐宣王,我是一位吹竽大师,我吹的竽乐,绕梁三日,余音不绝呀!听过我吹竽的人都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来夸我!大王,让我在乐队里为您吹奏吧!”果然不出所料, 齐宣王答应了,给我的待遇和别的竽手一样的丰厚。
所以在每回吹竽时,我装腔作势,贼眉鼠眼地瞟着身边的人,把他们的动作记在心上,悉心模仿,就这样混了很长时间。
今天在吹竽时,我发现齐宣王很虚弱,果然就在吹竽结束后,齐宣王驾崩了!由齐湣王继承王位。
齐湣王非常喜欢独奏,要竽手们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我知道了这件事,大惊失色,这下子我的饭碗没有了,弄不好脑袋也得丢,我就在黑夜里逃跑了。
这件事给了我一个教训: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不学无术,要凭自己的真本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651字
把精彩片断得到开头,是本文最精彩之处。其次,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和语言描写都很到位。
篇六:《《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龙源期刊网 .cn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作者:刘宜兰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4年第06期
一、设计理念
《滥竽充数》是一篇文言文。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是要让学生接触文言文,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为中学的文言文学习起到铺垫作用。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学生可以在诵读中整体把握和感知文章,在诵读中体会我国古代文章的精妙之处。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以读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通课文,读出韵味,读懂故事,最后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滥竽充数》还是一则短小有趣的寓言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堂教学应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要把"写"挤进去。”因此一手抓读,一手抓写,是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感知了寓言形象,领悟了寓意之后,我设计了展开想象扩写补白的练笔,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二、教材分析
《滥竽充数》是语文A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寓言。本单元的主题是“回顾历史,品味文化”,所选课文立意都较为深刻,所描绘的人物与故事情节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差距。这个故事短小生动,意蕴深刻,可读性强,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一篇,可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语言魅力,进而产生对后面课文的阅读期待。
三、学情分析
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四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借助译文和书下注解来疏通文字、理解文章的方法,而且故事生动有趣,学生也乐于学习。
四、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结合译文读懂寓言,正确地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3.结合实际生活领悟寓意,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
4.展开想象,把文言文改写成有趣的白话文故事。
篇七:《续写《滥竽充数》》
续写《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续写
南郭先生逃呀逃呀,逃进了一座深山老林里,周围一片漆黑,他又累又饿,晕了过去。
第二天早上,南郭先生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间木屋里,在桌子旁边坐着一位胡子花白的老人。“我这是在哪里呀?”老人起身,慢慢向他走来:“昨晚我发现你晕倒在山路上,便把你接到我家里休息了。”南郭先生感谢地说:“多谢老先生!”南郭先生环顾四周,打量起小屋来,小屋不大,可家具齐全,最让他惊喜的是,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乐器:有二胡、竹笛、箫……啊!还有一个竽哩!南郭先生眼睛一亮,心想:人总得有一技之长,我不能永远都混在行家里充数呀,要是这位老先生会吹竽,我何不让他教我呢?于是他便问老先生:“老先生,您会吹竽吗?”老人摸了摸胡须,笑道:“年轻人,我可是一名乐器家,会演奏许多乐器,何况这小小的竽呀!”南郭先生喜出望外:“太好了!老生生,我能拜您为师吗?”“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不容易,你能坚持吗?”南郭先生重重地点了点头,自信地说:“我能坚持!”老人赞许地点了点头。
从第二天起,南郭先生都跟着老人勤学苦练。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习,练到月亮爬到头顶才睡觉,吹得腮帮子都酸了,嘴唇磨破了,手指上也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可他从来不抱怨一声苦。就这样他天天练,月月练,一晃三年过去了,从最简单的哆来咪开始,到现在他已能流利地吹出各种曲子。他决定向皇上请罪,用自己的努力成果换取皇上的原谅。于是,他告别了老先生,下了山向皇宫走去。
他赶到皇宫,跪在地上,诚恳地向皇上道歉,然后拿起擦得亮亮的竽,深情地吹了起来。啊!那竽声时而如蜻蜓点水,时而如绵绵细雨、时而如山间泉水,皇上都听得陶醉了。{《滥竽充数》扩写}.
一曲结束,意犹未尽,皇上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好!好!好!看来几这年你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看在你这么勤学苦练,又诚恳道歉地份上,我原谅你,免你当初的欺君之罪。但你必须做我的宫廷乐师,专门为我演奏,你可愿意!”南郭先生两眼放光,不停地向皇上叩拜:“谢皇上隆恩!”
从此,南郭先生一直做皇上的乐师,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更加勤奋,还学会了更多的乐器,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乐器演奏行家。
篇八:《《滥竽充数》改写及其立意参考 – 副本》
《滥竽充数》改写及其立意参考
四川省遂宁市 课表语文
基本材料
【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③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竽: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 ②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③廪:粮食仓库。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闵王继位。齐闵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滥竽充数》扩写}.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往往被当成贬义词,比喻没有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头,谋得一个职位混日子;或是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候,也有人用这句成语形容自己,表示谦虚。
【提示:以上内容来源于“百度知道”】
改写《滥竽充数》
话说战国时期,战乱不断,民不聊生。齐国宣王喜欢听吹竽合奏,找人训练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三百来人的吹竽乐队。每次吹竽,齐宣王随意高卧堂上,眯眼醉心享受。堂下,乐声大作,声振乐堂,气势宏大。齐宣王捋着整齐的胡须,洋洋自得:“好,好,足显我泱泱大国之威风也!”于是,乐手们自然能受到君王的优厚待遇。
有个叫南郭的人,也许应该有些本事;人们称之为“处士”,也
含有“先生”的意思。南郭先生口才很好,人缘不错,口碑也佳。虽然如此,可那年月重武轻文,士人文弱,谋生有限。南郭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不时还需亲朋好友接济度日。后来,他听说齐宣王只喜欢听吹竽合奏,且乐手待遇不菲,就心想:“这倒是个养家糊口的好办法啊!何不前去试试。”心动更要行动,南郭先生很快收拾好行装,赶了很长的路,终于来到都城临淄,拜见宣王说明来意,希望为吹竽队效力。齐宣王早就听说南郭是有名气的处士,就心想:“这是个人才啊,我要招到乐队里来。”因此,也就不加考查,大手一挥,让他顺利加入吹竽队。好啦,南郭如今成了宣王的吹竽手乐队一员享受国家俸禄了。
凡是平时单独练习吹竽,南郭就推说自己要找个清静之处独自练习才会有灵感。其实啊,他根本就不会吹竽,是害怕其他乐手知道真相检举揭发以致丢掉饭碗大祸临头。不会吹竽本也无可厚非,既然混进国家吹竽队,你可以学嘛!吹竽队里有的是高手,找个知心的私下拜师,两人练吹;一不会露馅,二可学好吹竽。两全其美的事儿,咋就不及时去做呢?或许南郭也担心人心叵测吧!每次堂上合奏,南郭都鼓起腮帮,吹得煞有介事,外部表现跟其他队员别无二致,官府给他的待遇也毫无差别。时间一长,有个乐手发现了南郭的竽并没有发出声音,就感到疑惑:“这南郭的竽咋不响了,该不会是根本就不会吹竽吧?那怎么可能呢?再怎么说,别个南郭也是有名气的先生啊!”后来,他发现了真相,并私下告诉了乐队队长,也仅仅到此而已,不能越级上告啊。乐队队长暗中告诫这名乐手:“大家吹好自己的竽吧,{《滥竽充数》扩写}.
不要对别人说三道四的。再说我们大王都没有说什么,关你什么事呢?南郭先生加入乐队,那可是大王认定批准了的。你说南郭不行,就是说大王糊涂不认得人才,这能行吗?你看大王听我们合奏时,喜笑颜开乐不自禁,你可别自讨没趣去扫大王的雅兴啊!自己掂量掂量吧!”于是,全体乐手都能面色平静绝口不提此事。大家也就相安无事其乐融融了。
这个齐宣王真有点君王不忍之心的风度。列位看官,翻翻《齐桓晋文之事》以及宣王其他轶事,便知笔者所言不妄。其实之前,曾有近臣私下进言:“大王,吹竽队那么多人,难保没有鱼目混珠的,何不派人查查呢?”齐宣王一笑了之不置可否:“寡人自有眼光,自有耳力,谁敢诳我?况且讲讲排场,听听合奏,以显我堂堂大国之声威,以娱我操劳疲惫之身心,何必事事当真斤斤计较呢?再说我国广纳贤士,唯有才者,皆可录用。今入朝者,皆有一技之长,岂可乱查,以毁我求才爱贤之美名呢?”近臣于是作罢。
如此逍遥快乐了数载,齐宣王驾崩,他的儿子齐闵王继位。齐宣王在世忙于朝政与排场,难以经常照顾其子。齐闵王从小就独立清静,不喜欢闹热,也对其父讲排场摆声势的做法心中不以为然。现在执掌朝政了,可以君临全国了。人尊言重,说话一言九鼎,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事了,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看来,有权的感觉真好啊,一朝权在手,可把令来行。齐闵王很快就向吹竽队宣布:“从今以后,寡人要你们一个一个吹竽给我听。诸位要好好准备,尽力展示,表现佳者重重有赏,表现劣者必将受罚。寡人就等着各位的佳音了。哈哈
哈哈!”
当夜,南郭回到住处,辗转难眠,坐立不安。单独吹奏,岂不露馅?欺君之罪,罪当问斩啊!算了吧,赶快逃走吧,就让真正的吹竽手来替代吧。反正又没有登记真实详细的个人资料,我家又在千里之外,他也查不到的。唉,这些大王的兴趣爱好真是变化难料,小老百姓遭殃啰。南郭连夜收拾好几件重要行李,就悄悄地逃之夭夭不见踪影了。
第二天一早,乐队队长发现南郭先生不见了,不敢怠慢,赶紧禀告了齐闵王。闵王一听,也懒得多问:“走就走吧,乐队有的是人才,又不缺他一个。哈哈,我的方法就是有效,滥竽充数者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吧!”此事就此告一段落。
其实,南郭还是有才的,如果齐闵王能让他人尽其才,多加培训,或许会多一位贤才呢。再后来,有人说,南郭逃走后羞愧难当,发誓遍访名师,苦练吹竽技艺,终至大成。几年后,名声遍及全国,齐王还下令请他回朝举办个人演奏会,受到隆重礼遇呢。这也算是圆满大结局了。也有人说,南郭逃走之后,重拾旧业,苦练进谏之策,口才智才大增。于是,奔走于诸侯之间,献计于国君之前,颇受重用。有的国君还让他与其他辩士切磋,以催生大才。可是南郭终究未能成为大才。还有人说,南郭逃走以后不知所终,有人把他滥竽充数的事儿抖了出来,到处宣扬,传为笑谈;后来就被韩非子搜集了去,写入《韩非子o内储说上》,流传后世,启示后人。咦,南郭先生没想到,几千年后,自己的“大名”还在继续,而同时代的许多名人早已烟消云散,
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之中了。因为一文记载,无论臭名美名都能长传不衰。悲乎,笑乎,叹乎,抑或思乎!不一而足。
立意参考
可以从《滥竽充数》故事中四个对象(角色)及对其正反褒贬的角度通过发散思维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观念),思考好个案与共性的关系。当然,逆向立论不能违背基本的价值观,比如,“不要滥竽充数”绝不能说成“滥竽也可以充数”等。以下立意可作参考。
(一)南郭先生(材料中心人物)
(反面)1、南郭先生的结局。(文本立意)(1)、讽刺不懂装懂、混日子的人下场可悲。弄虚作假最终害己。(2)、批评南郭先生没有真才实学而骗人。因此,人要有真才实学。2、吹竽队里不乏专家,学习资源丰富。南郭先生却不善于学习,不思进取。无术而不学,下场可悲活该。人应该及时学习,完善自己。3、评说南郭先生能够混在乐队里,是因为没有考核制度;制度建设极其重要。
(正面)1、南郭先生最后溜走,没有继续硬占位置。(1)、人贵有自知之明(2)、能识时务,比起无才无德而又不让位的官员强多了。(3)、能够分清事情的关键所在,善于适应环境。(4)、迫于生计,危害不大。
(二)、齐宣王喜欢听合奏(次要对象,侧面思考)。
(反面)1、批评齐宣王“大锅饭”制度和管理制度不严,给滥竽充数者以可乘之机。“大锅饭”政策(制度)可以休矣;2、虽一时给了南郭先生饭碗,长久地说却害了他,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为长久
篇九:《小学作文:滥竽充数(续写)》
给姐姐的诗
滥竽充数(续写)
自从南郭先生逃出皇宫后,一路一刻都没歇,直奔家中.没过几天,消息传来,原先三百人的乐队中已有一半人被赶出宫庭。南郭先生心想:原来在宫里跟我一样鱼目混珠的人也不少呀!可是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南郭先生什么也不会,这该怎么办呢?南郭先生因为忧虑整天愁眉不展。一个星期后,他的好友北郭先生登门拜访,看见南郭先生脸色蜡黄,问清原因后告诉他说:“南郭,我的朋友是个吹竽高手,你可以到他那儿学。”南郭听了这才松了口气,又连忙问:“他家住在哪儿?”“在这儿不远处有一座月牙山,山脚下有一条石子路,你就跟着石子路走就到了。”
第二天清晨,南郭先生带了一些干粮,拿着竽急急忙忙上了路。来到山脚前,只见山上云雾缭绕,隐隐约约在半山腰可见一个屋子。南郭先生加快脚步来到木屋前,只见木屋两旁花草丛生,绿树成荫,时不时传来阵阵鸟儿的鸣叫声。南郭先生敲开门,只见一位老者正在喝茶,南郭先生说明来意,老者点头表示同意。刚开始学,南郭先生吹得五音不全,像鬼哭狼嚎,就连树上的鸟儿都被这声音吓走了。可是南郭先生并没有放弃,而是跟在老师后面认真练习,不分寒冬腊月都坚持不断。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了,南郭先生的吹技大有长进,再加上他勤奋刻苦、开生聪明,吹奏的曲子如泉水般叮咚,悠扬动听。 一年后,南郭先生告别了师傅,开始他的吹奏生涯。不久后,城里多了一个高超的乐师,他就是南郭先生。
江都市实验小学五(四)班 姜欣恬 指导教师:姜春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