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2016年中国经济政策走势预测分析》
2016年中国经济政策走势预测分析
2016年经济增速或持续探底
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GDP增长6.9%。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宏观经济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首次跌破7%。因为经济增速低于7%,市场对未来宏观经济及政策走势关注颇多。
对于全年的经济增速,民生宏观的一份研报称2015年全年保7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诸多研究机构发布的预测也低于7%,如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预测增速是6.9%,穆迪的预测增速仅为6.8%。
民生宏观的研究报告还称,从以往4次下调目标的历史来看,如果当年没有完成目标,一定会导致增长目标下调,比如1998和2014年。从历史经验推断,2016年经济增长目标下调是大概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恰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按照十八大确定的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据此推算2016年至2020年间年均经济增速底线是6.5%。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则进一步测算称,如果今年增长6.9%,要实现2020年翻番,未来五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必须在6.543%;如果今年能实现7%的增长,平均增速则是6.523%。
实际上,2016年所面临的增长环境不容乐观。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进出口和投资尤为乏力: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负增长8.1%,与目标值差距14个百分点;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0.2%,比上年同期减少5.7个百分点,这一增速是自2001年以来的新低。而两驾“马车”短期内均未看到回升的可能。 11月30日,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财富管理高峰论坛上表示,“十三五”期间实体经济还要调整,尤其是前几年,总体将呈现“先低后高”的态势。“‘十三五’时期前两年2016、2017年恐怕还会比较艰苦,因为还需要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他说。
政策取向:宽财政+稳货币
“2016年稳增长的压力犹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坚持以往的基调。”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对记者表示。此前三年,由于经济下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基调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2016年政策搭配上还将呈现“宽财政+稳货币”的态势。
稳健的货币政策方面,由于存款利率已经完成市场化改革,且无风险利率下行的同时CPI和PPI处于低位运行,降息的次数会明显减少,市场预计降息的次数在1-2次之间。
降准则有更大的空间。目前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还维持在17.5%的高位,2016年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减,央行为了对冲外汇占款的下降必须充分降准。
民生宏观的一份研报称,2015年货币政策是绝对的主角,但2016年由于融资成本降低,同时通胀掣肘货币宽松,因此2016年货币政策可能逐步退居配角,政策重心将转向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多是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创造条件。”谢亚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由于财政收入增速降低甚至负增长,财政收支的缺口压力进一步加大。在此情况下,财政赤字率必将扩大,以应对收支压力和稳增长的压力。按照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的赤字率是2.3%,离3%的赤字率红线还有0.7%的差值。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11月初表示:“3%的赤字率是不是绝对科学,值得探讨。”外界则解读称未来财政赤字率有突破3%的可能。
“赤字率不扩大不行,至少扩大到2.5%,激进的财政政策应该扩展到2.7%。”朱振鑫对记者表示,“同时政策性金融债和置换债券将增大规模。”
置换债券方面,财政部今年安排了3.2万亿的置换债券,而今年到期的政府债务为1.86万亿(2013年审计数据)。根据当年的审计数据,2016年到期的政府债务规模1.26万亿,但是加上2013年新增债务及债务甄别时的调整数据,这一规模将明显提高,市场预计置换规模至少将在3.2万亿以上。
具体数据上,中国人民大学预计2016年GDP实际增速为6.6%,比其预计的2015年增速进一步下滑0.3个百分点;中金公司则预计6.8%,比其预计的2015年增速下降0.1个百分点。穆迪预计2016年经济增速只有6.3%。
供给侧改革或成重点
“实际上,光从传统需求端刺激经济效果并不明显,‘十三五’期间更应该从供给端着力。”谢亚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传统的“需求管理”,主要指通过刺激消费、出口以及投资,提振经济。这一度是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框架。而“供给管理”,则是通过解除对人口、制度、土地、资本等要素的抑制,增加有效供给,提振经济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曾报道称,在民间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财科所贾康等人曾成立新供给学派,致力用供给学理论促进可持续发展。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近日撰文指出,在增长阶段转换的大背景下,需求侧的刺激政策主要是防止短期内增速下滑过快,而不可能通过刺激政策使过剩产能不再过剩。
“注意力放在需求侧刺激上,很可能错过减产能、实现转型再平衡的有利时机。”刘世锦在文中写道,“在这种情景下,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显而易见。”
在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后,中央高层在多个会议上都强调要加强供给侧改革。市场理解为,供给侧改革很可能纳入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讨论。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增加要素(劳动、资本和技术)的投入数量或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
刘世锦撰文称,供给侧改革也有宏观和微观之分。供给侧的宏观调整可以采取减税等措施。但刘世锦认为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微观层面,通过实质性的改革,打通要素流动通道,全面提高要素生产率。
他提出诸多具体措施,如对减产能要采取果断管用办法,在一定时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放宽准入,加快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等。
篇二:《2016年 经济生活主观题精选及答案》
经济生活主观题练习题
1、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近年来GDP和城镇化率状况图。
3、材料一 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它从认证到生产再到上市销售,都有一套严苛的检测认定程序,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而成,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现在购买有机食品的人越来越多,市场销量不断增加。某校学生决定围绕有机食品撰写一份调查报告。他们到当地大型超市进行市场调查,得到以下数据: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80%。目前,我国城镇化率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推进城镇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作用。
2.材料一 中国是全球汽车最大消费国,国际上大量汽车制造商涌入中国汽车市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每年的下降幅度达两成左右。同时,汽车企业价格大战此起彼伏。
材料二 2013年9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90元和85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均提高0.07元。由于油价上涨,小排量汽车和电动汽车的销售前景好于大排量汽车。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我国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
(2)面对不断上涨的汽油价格,汽车企业应如何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
1
(1)请在对上述经济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试写出调查报告的相关观点。
材料二 同学们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有机食品市场认证机构泛滥、部分认证机构不具备资质,有些企业用普通食品冒充有机食品,有些消费者由于缺乏对有机食品的了解,轻信商家的促销宣传,盲目购买,事后发现是假货,自认倒霉。
(2)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解决有机食品市场存在的上述问题出谋划策。
4、材料 近5年我国GDP、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
注:数据已扣除价格因素。
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这一经济信息产生的影响。{2016年我国财政收入}.
5、材料2013年S省政府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和效益,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该省合理控制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规模,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以增强其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等功能。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S省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对解决“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意义。(12分)
6、材料一 2013
材料二 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着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体制环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继续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重点,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描述材料一中表格所示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分配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解决上述材料中反映的问题?(14分)
2
7、如何让劳动体现应有价值,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当前,劳动者就业难;收入与其付出相比、与劳动成果相比,还是不协调;那些曾经拼搏在建设城市第一线的农民工,依然得不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到老了没有保障;在劳动者更多的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中,随时被炒鱿鱼的担心,劳动保护不足,强制加班、拖欠薪水等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依然存在。只有坚持公平正义,让每个劳动者公平分享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请你为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提出合理化建议。(16分)
答案
1、(1)经济信息:①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增长态势,城镇化率逐年提高。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率密切相关、相互促进。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户籍人口城镇化速度慢于常住人口城镇化速度,说明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
积极作用: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2分)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分)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 设,有利于创造投资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发展;(2分)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2分)
2、(1)①价值决定价格。汽车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价值量减少,汽车价格呈下降趋势;②供求影响价格。国际上大量汽车制造商涌入中国汽车市场,汽车生产能力的增长开始超过需求的增长,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降;③汽车企业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纷纷通过降价增强竞争力。
(2)①汽车企业应顺应时代发展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汽油价格上升会影响大排量汽车的需求,汽车企业应调整生产规模与产品结构,增加小排量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生产。②汽车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低耗能低污染汽车,以优质的品牌和良好的信誉形成竞争优势。
3、(1)①价值决定价格,有机食品生产要求严、成本高,因此有机食品价格通常高于同类普通食品。②价格影响需求,有机食品价格高,市场需求少,因此有机食品销量相对较小。③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影响需求,随着人们收入提高、更加注重食品安全,有机食品销量不断增长;价格调节生产,有机食品价格高,利润大,会刺激生产者扩大生产;消费影响生产,有机食品作为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该行业的发展。因此有机食品市场前景乐观。
(2)①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有机食品的认证和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②企业应依法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尊重消费者权益。③消费者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1)经济信息: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2010~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
影响:①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快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但是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国家财政集中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提高,最终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扩大内需。
5、①有利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推动城镇化发展有利于集中农村人口和转移就业,整合和节约土地等生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农民的增收效益。(4分)②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推动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合理布局,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分)③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4分)
6、答案:(1)反映了近五年来我国GDP和财政收入都大幅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也大幅增长,我国经济发展迅速。(3分)但是,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我国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尤其是财政收入的增速,并且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说明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3分)
(2)措施: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分)②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继续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4分)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
3
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实现公平分配。(4分)④国家财政要加大对农民的扶持,落实减免税收的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分)
7、(2) 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分)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使劳动者参与发展。(2分)③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分)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真正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4分)⑤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强化财政、税收作用,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2分)⑥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2分)⑦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和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2分)
篇三:《2016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第四季度预测》
推进供给侧改革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2016年我国财政收入}.
——2016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第四季度预测
第三季度全球经济格局判断
2016年以来,全球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达经济体基本与预期相符,其中欧元区强于预期的增长表现抵消了美国弱于预期的表现,但多数发达经济体的生产率增长依然乏力;相比之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略好于预期,巴西和俄罗斯的经济表现也比预期略好,巴西的深度衰退已经初步呈现缓解迹象,俄罗斯经济在石油价格回升后也开始趋于稳定。大宗商品出口国的投资普遍疲软,因此全球工业活动和贸易低迷,但近几个月,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工业活动和贸易均有所回升。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日趋加剧。首先,英国投票退出欧盟的影响仍有待充分显现,预计未来将导致全球金融条件收紧,并对信心产生更大影响。其次,持续的金融市场动荡和全球避险情绪的上升可能带来严重的宏观经济影响,尤其脆弱经济体的金融体系压力加大。最后,新兴市场国家仍需实施大幅度的财政调整,尤其需要警惕财政风险向金融部门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复苏并不稳固,与之相伴的是国内风险的加剧,尤其是继续依赖信贷驱动经济增长导致最终发生破坏性调整的风险增大。
美联储何时加息是全球货币政策趋向的重要参考。在今年9月的议息会议上,联储公开市场业务委员会(FOMC)会议决议以7:3票数通过,决定维持0.25%-0.5%的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不变。就未来货币政策来看,美联储官员仍保留了2016年加息1次的余地,中长期利率预期也被下调。
中国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2016三季度我国政府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中积极因素增多,经济增长略超市场预期,成绩来之不易。消费、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平稳增长,服务业增幅略有回落,中上游企业利润增速回升。预计当季GDP增长6.7%左右,经济增速位于预定的目标区间。季度CPI温和上涨1.6%左右,PPI涨幅为负1%左右。 消费品零售增速下降幅度减缓,总体消费增速基本平稳
今年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0.3%,比去年同期下降0.2%;而去年同期消费品累计同比增速的降幅为1.6%。因此与去年相比,累计消费品零售增速下降的幅度已经缩小,显示平稳增长的特点。
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数据看,8月份促进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消费品类别主要是石油制品、汽车、建筑及装饰材料。
网上零售额增速继续大幅下降。1-8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5.5%,比去年同期降低10.1个百分点。网络销售改变了部分消费者购买消费品的模式,但影响消费的主要是消费者的持久收入预期,网络销售对总体消费额的边际影响有限。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企稳,结构优化
2016年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1-8月份,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8.1%,比去年同期低2.8个百分点,但增速与今年1-7月份持平。
投资结构优化。首先是第三产业投资仍保持两位数增长。第一产业、第二产
业和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1.5%、3.0%和11.5%,分别比去年同期低7.0%、5.5%和0.7%。但第三产业降幅远低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旅游、文体、健康等相关领域投入快速增长;科研、教育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其次,工业投资结构继续优化。1-8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长2.9%,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制造业当月投资增速已连续两个月出现小幅回升;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下,今年以来工业技改投资增势良好;新旧发展动能转换步伐加快。 进出口降幅持续收窄,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国家促进外贸回稳向好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外贸进出口降幅持续收窄。1-8月累计,按美元计价出口下降7.1%,进口下降9.0%,与2016年2月份累计同比增速相比,出口和进口降幅分别缩窄12.3%和7.9%。1-8月累计贸易顺差35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45.1亿美元。
如果以人民币计算,我国外贸保持回稳向好态势更加明显。1-8月,以人民币计价的累计出口和进口同比分别下降1%和2.9%。从出口看,3月份以来,外贸出口累计降幅已连续6个月收窄。从进口看,受去年基数较低、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企稳等因素叠加影响,8月月度进口转正并创3年来最大单月增幅。8月月度出口、进口分别增长5.9%和10.8%,为2014年11月以来月度出口、进口首次实现“双升”。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有利于改善进出口规模萎缩的态势。(2)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上涨。(3)进口数量大幅上升。
在看到进出口出现一些积极向好迹象的同时,还应该看到进出口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1-8月以美元计价进出口同比指标仍然负增长7.1%和9.0%,按出口重量计算,出口累计同比负增长7%。
工业增长趋稳
1-8月累计,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0%,连续三个月持平。8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3%,增速较7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8月份工业生产稳中有进,积极因素增多。供给侧改革继续推进,采矿业降幅收窄、消费品制造业增速有所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新动能加快蓄积,导致部分能源、原材料价格回升较快。(1)市场需求有所改善,库存下降。2016年4-7月,工业产品库存已连续四个月同比负增长,这是2009年11月份以来首次出现。(2)去产能取得一定成效,工业企业效益有所改善。2016年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9%,比2015年同期高7.9个百分点;今年1月至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连续7个月正增长。
第三产业增速略有放缓
2016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第三产业实际值累计增速分别为7.6%和7.5%,比去年全年增速分别降低0.7%和0.8%。8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临界点之上,且与今年以来的均值持平,表明非制造业增速虽有所放缓,总体仍延续平稳扩张态势。
服务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7%,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且连续三个月保持升势。
消费物价(CPI)超预期回落
8月份消费价格数据则明显低于市场预期,8月CPI同比增速为1.3%,明显低于7月的1.8%和预期的1.6%,尽管非食品价格也略弱于预期,但是超预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低于预期。{2016年我国财政收入}.
PPI降幅继续收窄
今年3-8月的五个月中,只有6月份PPI环比负增长,其他四个月均为正增长,PPI环比正增长的态势拉动PPI同比指标从2015年12月的-5.9%连续回升,8月PPI同比涨幅回升至-0.8%,比上月高0.9个百分点,基本扭转了结构性通货紧缩预期。
根据各行业PPI环比数据计算显示,与2015年12月相比,2016年1-8月份PPI累计上涨1%,分行业看,多数中上游行业累计涨幅达到1%左右。
当前面临的五大主要问题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存在下行压力
投资大幅下降是经济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8月份以后,部分与投资相关的先行指标并未好转,未来投资增长仍不乐观。(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1-8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名义增长2.1%,增速与1-7月份持平。
(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可能放缓继续。2016年一季度房地产销售快速上升,带动房地产投资从低位回升,但是二季度以后,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因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房价泡沫风险增大,新调控政策可能降低房地产投资增速。
(3)后续基建投资继续保持20%以上增速的可持续性存疑。基建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不高,现金流并不充沛,这些特点决定了基建投资长期维持20%以上的增速不可持续。(4)2016年一季度新开工项目数量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大幅增长到阶段性顶点后已开始回落,新开工项目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将减弱。 区域性差异需要大力度的结构性调整
区域性差异主要表现在:(1)经济增长速度差异。上半年辽宁、山西、黑龙江、河北和云南五省GDP增速低于全国增速,其中辽宁负增长1%;贵州、重庆和西藏三省GDP增速超过10%。(2)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差异。1-8月累计,辽宁、上海、山西、黑龙江、云南、北京、海南、新疆、河北、甘肃十个省市工业增加值累计涨幅低于全国,其中辽宁、上海、山西涨幅分别为-8.6%、-2.3%和-0.6%;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各省工业增加值涨幅高于全国。(3)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差异。在经济下滑背景下,房价上涨更多地是货币现象,货币超发、低利率和信贷杠杆刺激了购房需求,而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节奏较慢。房价暴涨恶化了财富分配,增加了社会投机气氛并抑制企业创新积极性。房价过高增加社会生产生活成本,容易引发产业空心化。
房地产市场总体处于小幅回落态势
三季度,随着新的因城而异的调控政策出台,房地产市场总体处于回落态势。首先是商品房销售增速有所放缓。1-8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5.5%,增速比1-6月份回落2.4个百分点;同期销售额增长38.7%,增速比1-6月份回落3.1个百分点。其次房价涨幅略有反弹。8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64个和57个,分别比上月增加13个和6个。
随着房地产销售增速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出现回落。2016年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5.4%,增速比1-6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土地购置面积,1-8月份同比下降8.5%,降幅比1-6月扩大5.5%。另外新开工面积同比上涨12.4%,增速比1-6月回落2.7%。这些数据说明未来的房地产投资增速仍有回落压力。
财政政策继续支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难度加大
在经济的下行周期中,基建投资往往是我国“稳增长”的主要抓手。财政政策
直接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启动大规模的基建项目,为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从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支差额累计值看,去年到9月份才出现逆差,今年提前到6月份就出现财政收支逆差。1-8月,全国财政收支盈余为-5942.0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598.8亿元。这里提供的是一般公共预算的财政收支差额,没有包括财政贴息的开发银行和农发行的专项建设基金的准财政利息支出。这意味着如果沿用当前的稳增长路径,未来可能需要更大的财政投入,对财政赤字扩大和政府债务规模上升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从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看,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比去年出现较大改善,主要受益于地方政府卖地收入。1-8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10.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45.6%。政府性基金支出比去年同比增长。1-8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23671亿元,同比增长7.3%。
随着基建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基建投资增速难以保持高位,基建投资单月同比增速可能继续运行在15%-20%,市场关注的PPP进度缓慢且规模有限,难以对基建形成明显拉动。当前工业企业盈利改善主要集中在中上游行业,主要是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工业品价格上涨,由于需求依然没有明显起色,投资回报预期较差,企业制造业投资意愿较低。固定投资下行对应实体融资需求不足,社会融资大量集中在房地产领域,尤其是居民按揭贷款,而房地产企业回收资金后进一步开建新项目意愿有限,社会融资未能对实体经济形成有效传导。政府部门债务水平不高,明年财政赤字或继续提高,但同时明年财政收入可能明显回落,财政赤字扩大更多是对冲收入下行和居民按揭贷款下降,难以对经济形成额外带动。
经济下行压力和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两难
近年来,全球经济总体上处于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环境,结构性改革和结构性调整是全球经济共同面对的难题,多数国家不得不倚重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在全球低利率环境中,我国货币政策处于两难困境。(1)宽松货币政策刺激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经济增长下行过程中,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下降,我国经济面临资产慌,资金脱实向虚严重。2016年4月到8月,新增居民户中长期贷款每个月都高于新增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到2016年6月份以后,年度累计新增居民户中长期贷款占中长期贷款的比重首次超过50%,这是有史以来的一个新现象。新增居民户中长期贷款主要流向核心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低利率货币政策形成的过多流动性追逐过少的优质资产,资产泡沫风险上升。(2)资产泡沫限制货币进一步扩张,实现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目标难度加大。今年以来,M1增速大大超过M2增速。8月末,M2同比增长11.4%,比去年同期低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5.3%,比去年同期高16.0个百分点。另外,2016年1季度末,贷款和累计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分别为14.7%和43.9%,二季度以后,资产泡沫担忧加重,贷款和累计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下降,2016年8月末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分别降为13%和12.3%。M1增速大大超过M2增速,会提高M1比重,客观上降低货币乘数;同时因外汇储备下降,基础货币扩张受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目标都是13%左右,目前M2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增速都低于13%。
第四季度经济形势预测
综合前述分析,三季度供给侧工业增速平稳,第三产业生产增速微幅下移;需求侧消费、投资增速基本平稳,出口负增长幅度继续缩小。2016年四季度宏
观经济走势仍受去产能、去泡沫和清理债务等供给侧因素影响,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回落,民间投资增速回升仍有较大难度,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如果继续推进去产能,PPI涨幅有望转正,同时,随着食品价格回升,叠加工业品价格回暖,CPI增速也有望回升。全球低利率环境和美联储加息的不确定性对国内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极大挑战,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加大。四季度财政支出仍需加大力度。
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6.6%左右,消费物价指数上涨2.1%左右。全年GDP预期增长6.7%左右,CPI上涨2.0%左右。总体上,四季度仍需要宏观政策继续加力增效,经过方方面面的努力,经济企稳,物价涨幅略微回升,消费品零售增速基本平稳,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货币供应的增幅也基本平稳。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四季度国内经济增速可能微幅下移,仍然属于平稳运行的范畴。应抓住时机,进一步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方法,在保证国内需求基本平稳的前提下,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化解经济中潜藏的结构性矛盾和风险,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加大力度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下行是客观事实,但从全国各省经济发展速度来看,少数省区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变量负增长,与全国平均增速偏离较大,已经陷入了典型的区域性经济衰退。需要从全国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布局的高度,采取有效措施协助这些地区淘汰落后产能、破除发展瓶颈、建立充满活力的市场机制、增强政府服务功能,大力推进这些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性经济衰退早日结束。
在统一城镇化发展的前提下,因城而异制定房地产调控政策
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严重,冷热不均,已经产生了资源错配,同时也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要着力推进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缩小区域性地区差距和城乡差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产业发展带动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引导人口流动,因城而异制定房地产调控政策,缓解房地产市场严重分化的局面,化解局部城市的潜在泡沫风险。
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透明度
把握好经济增长与债务增长的平衡,提高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一方面,把防范大规模失业风险作为经济增长的底线,实事求是评估经济增长的需要与可能,提高社会政策托底能力,稳定中高速经济增长预期。另一方面,把防范债务危机作为债务增长的底线,同时加大政府债务“开正门”的力度,使地方政府隐性负债显性化,提高债务透明度,降低债务成本,增强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 巩固供给侧改革成果
2016年PPI环比上升,同比跌幅缩窄,有利于改善中上游企业盈利状况。应防止落后产能死灰复燃。一是提高环保标准,堵住高污染产能重新开工的口子;二是加大企业合并、企业改革力度,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产能建设体制机制;三是做好转岗再就业帮扶工作,提高落后产能的劳动力成本,阻断落后产能劳动力走回头路。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落实G20会议成果
国际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旧的国际治理模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中国举办的G20会议已提出具有共识的国际合作框架。今后应继续在国际产能合作、
篇四:《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8.1国家财政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
1.在每年全国人大会议上,财政部部长都要作当年的财政预算报告,并经大会审议后批准。这说明,我国国家财政是通过 实现的。( )
①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②国家财政拨款 ③国家预算
④国家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计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解析:国家财政是通过国家预算实现的,国家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①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C 2.在已有财税体制改革成果的基础上,2015年山东省财政将突出抓好12项重点改革,除涉密信息外,县及县级以上政府要全面公开政府预决算。下列对政府预决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公开财政预算便于公民知情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②公开财政预算便于公民监督上年度预算执行结果 ③政府预决算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④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和政治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国家预算是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国家决算是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①②说法正确。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分配的两个方面,③说法错误。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④说法错误。
答案:A
3.政府做任何事或从事任何活动,都是要花钱的,都要以花钱为条件。没有财政支出的拨付,没有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