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四上小练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练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阳春三月,太阳红彤彤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十几朵连在了一起,一丛丛,开放在挺拔的枝条上面,风吹来,它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美妙的乐曲中翩翩起舞。在这个美丽的季节,孟浩然要向李白告别,去广陵。
在他们告别那天,李白在黄鹤楼那儿,为孟浩然摆了酒席。李白拿起酒杯,添满美酒,对孟浩然说:“老朋友,我在此为你送行,不知何年何月我们才能再次相见,我祝你一路平安,在路上一定要慎重小心,到了广陵也要珍重自己,我先干为敬。”说完,他一干而净。
孟浩然也拿起添满美酒的酒杯,对李白说:“谢谢你的叮嘱,我一定牢记在心,你也要珍重自己,不知在那儿,我还能否再交到一位你这样的良师益友,我也干了。”他说完,也喝了下去。
吃完饭后,他们俩人就来到了熙熙攘攘的江边码头上,艄公早已准备好了,这艘船顶上铺着白色帆布,还有两扇窗户。在孟浩然准备上船时,他们互相做了个拱手礼,孟浩然说:“老朋友,希望我们有缘再次相见。”李白说:“放心,我们一定会再次相见的。”说完,孟浩然背起包袱,踏上了那一叶孤舟。
李白看着这艘船顺流而下,渐渐地走远,越来越小,直到消失。这时,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他在酒店与孟浩然相识,他们以诗会友,然后逐渐相知,他们一起饮美酒,一起作诗,让他们成了知音。但日月如梭,而今他已经走了,于是李白回到家里便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虽然孟浩然走了,但他们深深的友谊依然长存。
篇二:《改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改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平生酷爱写诗和旅游,他在漫游和漂泊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李白的足迹遍布中原。
开元十四年,(公元126年)冬天,李白到襄阳游玩,听说大诗人孟浩然隐居此地,特地去拜访孟浩然。
李白到了孟浩然家,推开门便说:“孟兄可好啊!”“原来是李兄啊,快请!”两人一见如故。一会儿后,李白拿出自己写的诗,孟浩然对李白写的诗大加称赞:“李兄这般才华,不出5年,定能胜于我!”他们说着说着就认为自己是对方的朋友了。
公元14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便托人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那天,李白和孟浩然在江夏的黄鹤楼重逢。当时,两个人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李白说:“离别这么长时间,向来可好?”“那是,那是。”孟浩然答道。谁知,几天后孟浩然又要东行到广陵去。李白怀着悲伤的心情送孟浩然到江边。李白说:“孟兄,我要办一些事情,不能与你同行,不知何时才能与你相见。”孟浩然安慰李白说:“等你把该办完的事情办完了,我们还会相见的。”说完,孟浩然就上了船。
李白目送着孟浩然,孟浩然面对着李白,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边。而李白的心,也似乎随着孟浩然飘到了千里之外的广陵。李白心中百感交集,挥笔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而他们的友情和这首诗一样,流传千古,成为一段佳话。
篇三:《改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改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在阳光灿烂,草长莺飞的三月,大地呈现一片生机,各色鲜艳的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在柔和的阳光中,两个人在小路上默默地走着。他们是李白和孟浩然。孟浩然就要到杨州去了,两人依依不舍。
来到黄鹤楼上,李白叹了一口气说:“仁兄,你就要到杨州去了,我们俩不知何时再见,我送你一支毛笔,希望你写出更好的诗来。”孟浩然也从胸前拿也一副画,画上画的是一棵青松,他说:“贤弟,这副画送给你,希望我们之间的友谊万古长青。”他们各自收好礼物,紧握在手中。
最后,李白倒了一杯酒,递给孟浩然,说:“最后,祝你一路顺风。”孟浩然接过酒,一饮而尽。
在船夫的再三催促下,孟浩然上了船。小船越走越远,两人各自挥手远望。直到看不见了,李白还站在江边。
篇四:《《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
改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阳春三月,到处是繁花似锦,鸟语花香,一派春意盎然的热闹景象。这天,我和好朋友孟浩然到郊外踏青。正走着,忽然,我感觉到孟浩然正盯着我发呆,感到奇怪,心想孟浩然一定有什么心事。于是我关切地问道:“孟兄为何这么望着我,你有什么为难事吗?” 孟浩然听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吞吞吐吐地说:“李兄,明天我我要到扬扬州去了。”
听了他的话,想到就要和老朋友离别了,我顿时一阵心酸。又想到他决定的事绝不会改变,于是只好不舍地对他说:“那明天我在黄鹤楼与你饯别。”“好的。”孟浩然回答道。说完,我们两人依依不舍分别了。
第二天清晨,一阵清脆的鸟叫声催醒了我,我一骨碌爬起床,想到今天是和孟浩然分别的日子,于是提上珍藏多年的美酒,翻身上马朝黄鹤楼奔驰而去!
还没到黄鹤楼,远远望到孟浩然倚在栏杆等候的身影。想不到孟浩然早已来到。我策马加鞭来到黄鹤楼,快步登上楼,拉着孟浩然的手,久久不肯放开。我们在黄鹤楼一边饮酒,一边回忆过去在一起吟诗作对的欢乐情景。孟浩然忽然叹息着说:“现在正是春天最美好的时光呀!可惜我们就要分别了。”“是呀!”我惋惜地说。又问道“孟兄,你何时离开?”“今日卯时。”他说。
我们在黄鹤楼依依惜别,说不尽的话儿道不完的情。卯时,船到了。我送孟浩然登上船,拱拱手说:“再见了,老朋友,后会有期!” 孟浩然听了,眼里噙着泪水,说道:“李兄,再见了!愿你保重!”船渐渐离开了岸,驶向江心。
我久久地站立着,目送着小船消失在天尽头,只见到滚滚长江水向天边流去。我不禁诗意顿生,吟道: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站了许久,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江边,回家了!可我的心,似乎已随挚友孟浩然去了扬州
在阳光明媚,万紫千红的三月,大地上到处都是生机勃勃,到处充满着诗情画意。五颜六色的鲜花散发出令人陶醉的阵阵花香。在温暖、柔和的春光下,大地完全地苏醒过来。
孟浩然即将从黄鹤楼出发去扬州。李白陪伴着自己即将离去的好友孟浩然,感到无比的不舍。
李白和孟浩然在花从中漫步而来,一直走到黄鹤楼,两人凝视着对方,眼中充满着依依惜别之情,李白叹了一口气,“师兄,你即将去扬州,我孟俩不知何年才会再次相见,我送你一支毛笔,祝愿你写出更好的诗来。”孟浩然接过这支毛笔,也从胸前拿出一幅画,画上画的是一颗粗壮挺拔的青松,他说,“师弟,这幅青松送给你,希望我们之间的友谊万古长青。”说完,他们各自收好礼物,紧握在手中。{写黄鹤送孟浩然之广陵作文500字}.
李白倒了一杯美酒,递给好友孟浩然说,“最后我祝师兄一路顺风,”孟浩然接过美酒一饮而尽。随后,两人紧紧拥抱在了一起。在船夫的催促下,孟浩然不情愿地上了船,船慢慢地前驶着,李白挥着手,大声对在船上的孟浩然说“师兄倒了扬州给我来个信儿。”孟浩然也对李白说“我会来信的,咱们后会有期。
看着朋友的帆船渐渐远去,消失在茫茫的长江水中,只看见汹涌的江水向天边奔流,李白感到万分伤感。不由脱口而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篇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大龙乡中心小学 黄沙仁{写黄鹤送孟浩然之广陵作文500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并背诵。
4.通过拓展学习其他的送别诗,了解古人送别的方式
【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
2、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
【教学难点】
1、体会“西辞”“烟花”的意思。
2、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写黄鹤送孟浩然之广陵作文500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与人之间相处,离不开一个字,是什么?(爱)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我们今天就步入“人间真情”这一单元的学习。体会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就充分体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
2、在古代,交通很不方便,朋友分别后就很难再见面了,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板:送别诗)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送别诗吗?(《赠汪伦》,生齐背)
3、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李白送别诗的传世之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题并指导“陵”的书写。
4、读题
二、理解课题
1、引导学生理解诗题:
①师:这个诗题用现在的话怎么说呢?(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②关键字:“之”的意思是去、往;
③题目为我们交代了送别的地点。介绍黄鹤楼(图片)
补充:湖北的黄鹤楼是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
阳楼被称为三大名楼。
④再读诗题
三、通读古诗,理解诗意
简介背景资料:话说,李白年青的时候风流潇洒,挎一把宝剑、带一个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湘阳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这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龄的差异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他们一见而故,相见恨晚,整天在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在诗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有一年春天,孟浩然要到扬州做事,这对于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对于朝夕相对的好朋友来说,真是难舍难分呀!
1、李白为好友孟浩然送别,心情如何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把诗句读通读顺。
2、谁能把这首诗读一读。
(1) 随机纠正字音。
(2) 怎样才把这首诗的节奏美读出来呢?请同学们再听录音朗读,注意听清楚诗是怎样停顿的。
(3) 出示节奏
(4) 齐读
(5) 谁来读一读?
(6)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并结合下面的注释,看看自己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可以先跟同桌交流,看能不能解决。 3、理解“西辞”。
因为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要沿长江由西向东顺流而下,告辞 时自然要面向西,故而说是“西辞”。
“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其实诗句里面已经告诉我们了。
既然是之广陵,又说是下扬州,看样子这个广陵就是扬州,“下”是顺流而下。
4、理解“烟花”。(理解烟花的古今异义。)师:哦,离开了西边的黄鹤楼道别了。没错,此时的孟浩然就要沿长江自西向东顺流而下。所以诗中还说道烟花三月下扬州。说到烟花,我们现在在非常重要的日子里,还经常放,见过吗?
生:见过,那是烟花爆竹,这里是指“花太多,太繁茂了。”
师:我们从注释当中也看到了。花太多,太繁茂了。此时的长江两岸,那正是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百花盛开,春意盎然,使我们感到千里莺啼绿映红。师:就
在这烟花三月的美好季节,可是好友孟浩然却要离开诗人远去扬州,这怎么不令人惆怅呢?来,带着你的惆怅读一读这两句!
生读
师:烟花三月的美景,李白此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四、品读古诗,感悟情感。
(一)通过“孤帆远影碧空尽”体会离情
1、师:故人,老朋友走了,谁都会感到不舍。诗歌最美的在于它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在大家再认真读读,看看诗的后两句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孤帆 碧空 长江
3、“孤帆”也就是——(孤单单的一条小船)
4、此时此刻,你的脑海里有没有产生什么疑问呢?(孩子们,古时的长江可以说是“千帆驶过”,可是在李白的眼中,却只有那一艘船,孤帆远影,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5、师:他的眼中,他的心中,只有——孟浩然(板书:目光送 )是啊,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有孟浩然。此时此刻,诗人看不到烟花三月美如画,看到的只有这——;看不到长江上来来往往的船,看到的只有那——,他的心都跟着——(板书:心相随 )。这句意思?
6、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孤帆”,从这个“孤“字,你读出了什么?
7、这小小的一个“孤”字,把诗人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再来读
(二)通过“唯见长江天际流”,理解深情。
1、师:那孤帆远影都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可李白却仍然久久地伫立着,伫立着,谁能读一读最后一句话?(指名读)
2、李白可能在想什么?(再也没有人与我再也没有人再也) 师:从孤帆离开,由近到远李白在看,远到消失,李白在看,后来一直在看,从中你感受到什么?板书(依依惜别)
3、小结:这首送别诗发生在—–,—–在—–送—–到遥远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之情。(烟花三月 李白 黄鹤楼 孟浩然 扬州 依依惜别)
黄鹤楼这一别,别出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别出了孟浩然与李白的厚谊。时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怀,又为这次送别写下了一首五言诗。出示: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写黄鹤送孟浩然之广陵作文500字}.{写黄鹤送孟浩然之广陵作文500字}.
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帆去远,心相随!多么的情深意长(板书)呀!
4、指名读全诗
5、齐读全诗
五、朗读并背诵古诗。
(1)李白在默默地看着好朋友孟浩然离去,诗句在心中喷涌而出,一起读。
(2)人生离别多,多少年以后,当我们和亲朋好友离别的时候,我们依然会满怀深情地吟诵起这首诗。(齐读)
(3)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两个人—李白和孟浩然。你一定会想起这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练习背诵
我们把这美好的情感,把这千古佳句永远留在心中,好吗?那赶快背下来吧!
(5)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背背。
六、拓展
古人在离别时,留下许多名句(课件)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七、借助诗境,训练说写引导: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往日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的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同学们,和你们每天朝夕相处的同学终有一天也会分离,友谊之爱就在身边,让我们现在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在纸上写两三句你想对好朋友说的话
八、作业练习:
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板书设计:
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孤帆碧空 长江
目光送,心相随
依依惜别
情深意长
篇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八滩镇中心小学 徐 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4.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课前熟读古诗;收集李白的诗歌、生平资料;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试着理解诗歌。
师——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加导入:
1.(播放音乐)平时大家积累了许多古诗,想和老师对对诗吗?
2.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知道我们刚才所对的古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李白吗?(课件李白素描图出现)
3.(过渡)千年圣地黄鹤楼,如诗如画江南春。当时诗人李白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但此时老朋友却要东下扬州,这真是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送别诗。(出示课题)
二、解诗题,知作者
1.师:同学们,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课题少了哪个字呀?(陵)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掌握的生字之一。现在你们观察下,有什么要给大家提个醒的?(“陵”右上是“土”,下边是折文)观察细致,请大家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把课题补充
完整。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写黄鹤送孟浩然之广陵作文500字}.
(学生交流自己读题后所得:送的地点、谁送谁、“之”的含义、对黄鹤楼、广陵及人物的了解、李白和孟浩然友谊故事等)
3.教师随机点拨学习方法:是啊,搜集资料,也是理解古诗的一个方法!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都知道了,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生试着说题目意思)
4.古代交通不方便,朋友分别之后就很难再见,于是呀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堪称千古一别啊。为什么这么著名呢?这里有三名,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然而一样的兴趣爱好,一样的才华横溢,使他们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三、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1.就是这么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我想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了吧,来自己先放声读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吧。
2.学习生字(我们先和刚才还未认识的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容易读错的再给大家提个醒。个别读——所有生字词语都来了,全班齐读)
3.请一个同学来读这首诗,老师给你加点伴奏,希望你能读出韵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4.想象得真好!正像大家说的,这首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和李白站在岸边目送孟浩然远去这两个情景。有谁知道哪几句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的情景,哪几句诗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学生读诗句,交流:前两句描写了孟浩然告别的情景,后两句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四、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1.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流,顺流而下就能到达广陵。我们在数学课上已经学过方位,知道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哪个同学能帮我贴出黄鹤楼和扬州的位置?指名上台贴出“黄鹤楼”“扬州”贴对了吗?生:对。评价:真厉害!为什么这么贴?能结合诗句说一说吗?指名说。
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
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
“故人”是什么意思?(老朋友) 在这指谁?(孟浩然)从哪知道的?(注释)真好,结合注释是弄清古诗意思的好办法。
师:烟花给你们什么感觉?(漂亮,绽放)为什么用烟花形容三月呢?还可以说什么样的三月?
生:百花盛开的三月,争齐斗艳的三月,阳光明媚的三月,鸟语花香的三月
师: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现在又逢三月,这个季节去扬州,李白仿佛看见了扬州怎样的一番景象?
生:也是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
师:老师请大家欣赏下这时的江南一带的美景。(播放课件)此时此情此景,好友要去繁华都市,你有什么想说的?(小结: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出游自然十分羡慕。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
师:有一个读书的好方法就是展开想象,请想象刚才说的画面并带自己的感觉读读这两句诗。
2.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看什么啊?指名说:船。几只?生:一只。师:诗中哪儿告诉我们?生:孤帆。师:对!孤帆就是?生:孤孤单单的一只船。
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师: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点击课件一支孤帆。)
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谁来读读,指名读。你的眼里有孤帆了。谁再来读?眼中只有孤帆了,能不能读出心里只有孤帆的感觉?你再试试。很好,范读,再来一遍。齐读。
3.“孤帆远影碧空尽”,真的都尽了吗?不尽的是什么?
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
4.送上祝福的话。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我们之间的情意是不会断的;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愿你一帆风顺,一路平安)能否用上我们积累过的送别诗来送送孟浩然?(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能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就像老师上课开始时介绍过的,送别诗已经成为当时一种风俗,有许多诗人都在送别他的亲人和朋友时,寄情于诗表达出自己的深情厚义。请看(出示送别诗)古诗的学习还需要平时的积累,希望大家课下能多积累、多背诵送别诗。
6.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李白还在看什么啊?生:江水。哪句诗告诉我们?生:唯见长江天际流。一起读一读。唯见是什么意思?只看见。对,只能看见江水了了为什么李白还不离开啊?生:舍不得。这又是怎样的情啊?生:依依惜别、难分难舍。是啊,怎样才能读出难分难舍的感情?自己读看看。指名读。
加上第三句诗,谁来?
帆尽了可情未尽啊,碧空尽和天际流降下来,延长来读就更有味道了。一二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长江水般永不停息的深情。三四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江水般绵绵不断的厚谊。男同学站起来吧。让我们一起送孟浩然。这是豪壮的相送。女同学你们也来送送他。这是柔情的相送。
7.导读:我的眼前是那一双双饱含深情的眼睛,我的眼前是那一个个翘首东望的李白:
⑴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成了帆影。李白没有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涌起——
⑵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消失在蓝天碧水的尽头,李白还不肯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默念——
⑶帆船消失了,只剩下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想起昨日种种,他踮起脚来,又在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念——
8. 师:是啊!人虽分,情永在,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目送朋友远去的情景,抒发了朋友之间怎样的感情?(板书:依依惜别)一年后,李白对自己的朋友,对当时送别孟浩然的情景仍旧念念不忘。这深深地情,这浓浓的意化作了这首千
古名诗。老师情不自禁想吟诵。师范读。你们也来读一读。生齐读。师生配合读。老师读一、三句,你们读二、四句。
五、小结
是啊,相见时难别亦难,从这首千古流传的送别佳诗中,我们感受着古人那浓浓的情意,其实这样的深情谁没有遇到过呢?谁没有这样的亲人朋友呢?一样的深情,别样的故事,下节课我们继续感受诗人王维和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