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尊重 理解 关爱——架设师生间的心灵之桥 ?》
尊重 理解 关爱——架设师生间的心灵之桥
作者:王飞
来源:《教师·中》2013年第12期
(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京 210017)
摘 要: 当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到教师手中时,也把信任和责任放到了教师的肩上。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顶梁柱,是一群孩子的领头羊,是全体学生的表率。班主任要毫不吝啬地付出自己的爱心,用爱的情感去打开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的活力,形成一种向心力,共同建设好一个班集体。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在于如何爱学生。”作为班主任,如何对孩子献出自己的爱心,便是我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爱;尊重;宽容;理性
一、爱是前提,尊重是基础
教育若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的自尊心的孩子。教育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好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刻意识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爱是前提,尊重是基础。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论中指出:自尊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的儿童无论是从需要的层次分析还是从社会学习角度论,都是很难获得充分、适当的尊重体验,生成自然、健康的自尊意识的。孩子们的自尊心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特别是周围人群对自己评价的影响,孩子的心灵是一方净土,也是最敏感、最脆弱的。有时,成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乃至一个动作,都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是马卡连柯在他的教育生涯中始终坚持的信念。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分析每个孩子的特殊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位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才。而这一切,都是以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为前提的。一个教师因学生说错一句话、迟到一次、打闹、看小说、不交作业、上网等小事而在语气、眼神中流露出来的不满甚至在大庭广众下批评学生,到学生父母那告状,这些都会深深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如果孩子总是生活在一个充斥着批评、打击、失败和拒绝的环境里,他就会自暴自弃、胆怯、畏缩。相反的,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充满了鼓励、赞美、成功和接纳的环境中,他就会对自己有自信心,会努力进取。{关爱之桥}.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一个人都渴求自己能得到别人、社会的肯定。在人类的意识中,对别人最基本的认可就是对其美好形象的确认。只有美好形象的确认,才能让每一个集体成员在这个集体中找到家的归属感。” 在集体和教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就会产生上进心。尊重所有的学生,应把他们都当成各具特点、有待进步的人来看待,学会欣赏他们,找出其闪光点,然后真诚地去赞赏他们。这样的语言会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我们不妨慷慨地给学生以赞赏和鼓励,让他们永远生活在希望之中。
二、爱是智慧,宽容是修养
教育是培育心灵的艺术。李镇西老师提出教师应“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爱与宽容是教育中的大智慧。宽容蕴藏着一种殷切的期望和潜在的教育动力。爱学生意味着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包容无知与缺憾。{关爱之桥}.
刚当上班主任那时,我年轻气盛,工作热情极高,但工作成效极低。发现学生有不服管理的迹象我便怒不可遏,总是在第一时间用高过学生若干倍的声 音以势压人。结果不是遭到了学生口服心不服的强烈反抗,就是遇到了学生面对高压态势的消极反抗——沉默。一天 的早读课上,我检查学生背书情况,竟然看到十多位学生又没按时完成任务。当时我又想习惯性地发怒,但是因患感 冒,嗓子实在疼得发不出响亮的声音。 于是我改变主意,用沙哑的声音动情地讲起了李镇西老师的故事,讲他的学生如何在他生病期间自觉的学习,讲他的 学生在他休假时如何自觉管理好班级…… 学生听得都很入神。早读过后,十多位学生很快就自觉地把背书任务完成了。 中午还有学生给我递来了金嗓子喉宝。以后的几天里,学生们上课都特别认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宽容触及儿童自尊心的最敏感角落,使儿童心灵中产生要改正的意志力。”约翰·麦克劳德在上小学时,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于是鼓足勇气杀了校长韦尔登家的宠物狗,把内脏一个个地分割、观察。韦尔登知道后,别出心裁地对小麦克劳德进行了“惩罚”——画一张狗体解剖图。就是这一“惩罚”造就了一名解剖学家。1923年,麦克劳德还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陶行知四次奖励糖果给一个打架的孩子的故事也是如此。 宽容比苛责更具教育效力,也更能直指人的心灵。要能让我们的孩子在感受因严格管理而带来的种种不适之后,细细体味到隐藏于严格管理背后的沉甸甸的爱和教师的良苦用心。
三、拒绝溺爱,爱要理性{关爱之桥}.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也具体谈到自治四点好处:“第一,学生自治可以为修身伦理的实验。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发展。”
心理学告诉我们: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精神上的断乳期,他们从心理上想摆脱对成年人的依赖,愿以独立的思考、独特的个性去拥有世界,渴望独立,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我早些年带班,常落入保姆式班主任桎梏。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忙上课,忙课间,忙室内,忙环境。学生却是一副懒散做派,甚至冷眼旁观。
我们对待学生的爱不能是溺爱。对学生我们不能包办,更不能代替,要给学生们锻炼的机会,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决不能越俎代庖,要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品质。教师就应该是教师,是授业者,更是传道的师者。班主任更应该研究传道之术,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要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才是真正爱学生的表现。
让全体学生参与班规制定,使学生觉得这不是教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约束,强调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班规的作用;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实现自我发展,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扮演着导演、倡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应彻底抛弃保姆式管理的做法,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
教育是一种宽容,需要教师善良宽厚,胸怀博大,不与孩子计较恩怨;教育是一种科学,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勇于实践;教育是一种创造,需要教师用心来摸索;教育是一种幽默,需要教师心态平和。教育更是一种幸福。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有什么能比看着自己的学生进步还要让人欣慰的事情呢?愿所有的学生在我们教师的关爱下,在同一片蓝天下一起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映盛 .五年制高职德育培养目标的研究和实践[J] .职教通讯,2004(10).
[2]钟文平,于俊红 .从心理发展看五年制学生的教育管理[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10(5).
[3]屈红霞,毛春烨 .可以这样做班主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二:《心灵之桥——理解》
心灵之桥——理解
沟通心灵的桥是理解,连接心灵的路是信任。如果心灵没有距离,天涯也是咫尺;如果心灵有了距离,咫尺就是天涯。搭建一座心灵的桥梁,拉近我们彼此的距离。每时每刻,我都铭记着:敞开心门,为他人建造一个充满爱与温馨的心灵之桥。 理解是一种高贵的语言,是心灵静默的一种升华。或许我们做
不到“海纳百川,能容乃大”的宽宏,但是我们却可以用一颗坦诚、恳切一点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与事,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感动;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美好。
架起心灵的桥,让人与人之间多一点理解;架起心灵的桥,让
人与人之间多一点关爱;架起心灵的桥,让人与人之间多一点信任;架起心灵的桥,让人与人之间多一点宽容;心灵的桥是情感交通的要道,是灵魂共舞的纽带,是美的连接,是爱的永恒。人生在世,请让理解相随,理解别人,也理解自己。为自己和别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心灵之桥。
篇三:《爱之桥》
爱 之 桥
雨后的彩虹横跨在湛蓝的天空中,它牵引着两颗心,桥的这端是你,那端
是我;两颗心相融,这便是爱。
——题记
有人说:“世界上最好的交流,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爱的交流。”为了聆听爱的交流,我们不妨翻开历史的长卷,去细细品读、深深感悟。
“小球”之桥
1971年春,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毛泽东主席当机立断,邀请美国乒乓球运动员访问中国。这一邀请比通过任何渠道发出的外交信息更有分量,它为中美两国的友好交往拉开了帷幕。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紧紧地握住了周恩来总理的手。当两手相握时,互相敌视的时代结束了,彼此尊重的时代开始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坚冰融化了,取而代之的是珍视友谊的股股暖流。
“大山”之桥
中国十大劳模之一——四川的一位乡邮员徐洪刚几十年如一日,在生他养他的大山之间,来来回回不知走了多少趟,但是他毫无怨言,以苦为乐。其实徐洪刚当初有更好的工作条件,原本可以远离那座落后的大山,可是他选择了留下,因为他心系着养育自己的故土和山里的乡邻,他愿意为此付出自己的一切。他在大山的路上送出的不仅仅是一封封信件,更是一份份真情,一份份真爱。他用自己执着的爱在大山与山外架起了一座心之桥,使千山万水变成通途,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生活中这样的桥一座接一座不断架起,现已交会成晴朗天空中的七色彩桥,正向人间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朋友,让我们彼此敞开心扉,用博大的胸怀跨过千山,越过万水,飞向天空,在人间与天堂之间架起一座隐形的巨桥——爱之桥吧!
篇四:《关爱是教育的桥梁》
关爱是教育的桥梁
南岸区中窑小学 刘红 18702317635 小学
[摘 要]:教育学生不容易,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应该尽一切力量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只有真正“关心爱护”学生的教育,才能对学生进行思想上深刻的教育,“关爱教育”是联系家长、学校的纽带,是促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的关键。我们不能把“关爱”学生流于形式,用心去做,我们教师最真诚的关爱定会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关键词]:关爱 教育 纽带
冥冥之中,注定我和你有缘,你小小的个儿,小的让人怜惜,但又调皮得让我颇费一番力气,你,这个调皮捣蛋的学生,真是与我注定相遇,让我走进你的内心,让我从你的远处走近你,与你天天接触,感受你一天天的行为与我的碰撞,终于一天,我撞见了你的心理。我不禁为你疏了一口畅快的气!
一、行为与心灵的碰撞
(一)见面礼{关爱之桥}.
本学期开学,我接受学校的工作安排后,到一年级当了班主任,才接手这个班级不到一个月,给我带来的麻烦好像超出了我以前那个班级六年里解决事情的总数,我不禁暗自感叹——这个班级真带劲啊!!开学第一天,带着对本班毫不了解的心情来到教室,看到班里的同学闹的闹,玩的玩。第一排的有个同学,很小的个儿,马上大叫:“老师来了”,同学们听见了,教室里慢慢安静下来。然后老师开始讲话,这个小个儿孩子答应的声音最响亮,于是我问,“你叫什么名字?”他质疑:“我?陈皙瑞!”然后,我就继续我的第一天谈话,与同学们自我介绍,互相认识。接着,我上第一堂课了,在课堂上那位同学依然非常大胆的回答问题,但不是举手回答,就在下面直接大声的说出答案,不管对还是不对,他都能大声的说出来,我告诉他,“举手回答吧!”他似乎没有那习惯,还是一直坚持到课下。下课
了,我布置好作业,我告诉他这样做不够礼貌,我说:“你课堂上很大声的直接回答老师,实际上表明你一直很认真听课,但是你这样做没有给同学们一个考虑的机会,同时也违反了课堂纪律,比如,举手后要得到老师的同意你才能发言,以后可得注意改改这个习惯。”我问他:“你知道了吗?”他没有再大声的回答,只是一撇小嘴,撇出了一个“嗯”字。
(二)回避清洁
一天,两天过去了。有天一大早,我一走进学校办公室,就有班上的三两个学生追上来告诉我:“老师,老师,昨天陈皙瑞没有做清洁!”哎哟,我一听,不禁叹了口气,怎么,这个孩子好像离不开我了,总是跟着我走!之后我又去问清楚原因,他自己解释说:“我忘记了,放学就走了。”我只好叫他以后记住就行了!其实我在放学的时候是提醒他的,看他一脸的无辜表情,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三)较劲
似乎时间就在转瞬间,一天中午,我做完了事情正想休息一会,学校值周老师来问我:“你班的陈皙瑞来找你没有?”我莫名其妙,就问:“找我干什么?他怎么了?”他说:“今天早上,他一到校,就和二年级的一个同学在旗台上打架!”还说,“你们的纪律分要被扣哦!”我真郁闷,然后我说:“等他来了,我一会找他,孩子重在教育,不能动不动就扣分或罚什么的!”那老师说:“没有办法,制度制定了,你只能认了!”我真无话可说。后来,这个孩子来上学了,我说:“你今天早上来校后干什么了?”他知道我问他什么,于是他老实的说了早上的事情,我告诉他,打架是不应该的,难道能打得过别人就打吗?我们不能那样做,要做文明的好孩子!等等一些推心置腹的话。后来我叫他去跟值周的陈老师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去了,流着泪去了,不知道是不是他真的知道错了!然而在后来的排队集合中,我又看见他老是爱推挤别的学生,让整个队伍显得乱糟糟的,我都耐心地教育了他。可在这些事情之后的一天早上,我一到校,一个孩子就很急地{关爱之桥}.
来告诉我,说:“陈皙瑞和xx打架了!就刚才。”我立即走到教室问:“为什么?”他们说是因为陈皙瑞认为座位的地方太窄,叫后面的同学往后挪动,那些同学不愿意,就和其中的一个打了起来,后来同学劝开了!我不知该说什么了!
(四)真情交流
对于这个学生的一系列表现,我几乎有些被他“折服”了,无奈只有单独找到他谈话,让他充分表达自己的不满之后,我才开始了与他的交流——:“你在你的座位上能坐下去吗?”他说:“能”“那你如果是坐下去都很窄了,你叫他们挪动,他们却不干,你可以告诉老师啊,你看你这样处理,结果还是没有处理好,还不如等老师来看看是不是真的窄了,如果是,老师一定给你调整,前些日老师看见窄了,我不是也给你们调整了的吗?”他答应道,“嗯!”我说:“你如果说打能解决问题的话,你能打赢几个?你说说看”“不能”,他回答。我说你可不可以把心思放宽点,你看你接连发生了好多事情,你看看你的父母供你上学,给你吃穿,多不容易,他们那么辛苦,为的就是让你能好好的学习好好的生活!父母这样的喜欢你!”我刚一说到这句话,只见他眼泪唰唰的流下来,还从牙缝里迸出一句话“他们才不喜欢我呢!”我一愣,我第一次听到一个小孩子这样直接了当的说父母不喜欢自己。问道“你怎么说他们不喜欢你呢?”他很直接的说“因为我是抱养的!”哦!我这时似乎什么都明白了,我终于知道了他的内心世界,原来在他内心里一直有种不平的心理,为了弄明白他为何这样说,我继续说:“你父母给你吃没有?给你穿没有?”他说:“穿都穿不暖和!”“没有衣服吗?”我问道。他说没有几件衣服。我说“有厚的吗?”他道“有”,“对了,有就行了啊!”我说,“你自己说你是抱养的,就认为你爸爸妈妈不喜欢你,是这个原因吗?”“他们老是想打我!”这是他说的话,我问道“怎么可能呢?”“那一定是你没有听他们的教育吧?那他们真打你了吗?——没有是吧?他们肯定是说……”然后,我就模仿他的父母的语言动
作,他看了我的“示范表演”,承认他的父母就是那样子做的。我就告诉他,“如果你不是你现在的爸爸妈妈养育了你,你想想,是不是有可能发生什么意外呢!?因为你的亲生父母当时一定有什么原因不能养育你了,而你现在的父母正好没有孩子,就抱养了你,那你就是他们最亲最爱的孩子了,不是吗?他们是爱你的,很喜欢你,为什么说想打你,是因为你的确做错了,用语言好好的说你又不听,所以只有说‘真想打你’之类的话。”我又告诉他“你知道吗,我的孩子和你差不多大,她由于没听话,也挨打过,你说说老师不喜欢她吗?”我告诉他,“其实,我很喜欢她。谁不喜欢自己的孩子?你爸爸妈妈那么辛苦的养育你,也是喜欢你爱护你的一种表现,知道吗?你可不要认为爸妈教育你就是不喜欢你,造成你这样想,实际上是你不懂事误解了你父母的想法,你还小,很多事情你还不明白。其实,你应该心存感激,感谢你现在的爸妈养育了你,真不能那样心存不平,你继续那样的话,你会觉得谁都不好,这样对你的生活,对你的成长都不好,知道了吗?”一席话后,我看到了他脸上露出一丝平和,耳边响起“嘟嘟嘟”的铃声了,我叫他赶快上课去。
二、用心关爱,教育有效
我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一再的惹事,费了我多大的劲啊,一再的教育,却不断地重复范错误。问题的关键还是他的父母,经过考虑后,我拨通了他家长的电话,告诉了有关这个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孩子的一些心理想法,希望家长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让孩子误解了家长的教育,使教育适得其反。与此同时,家长也表示今后会改变一下,会注意的,还表示在今后抽空多与老师联系。我看到了改变这孩子的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细心的呵护这个孩子的心理,希望能彻底的改变他内心的伤痕。我要让他懂得爱,让他感受到爱,让他能爱周围的一切,感受别人给他的快乐,多给这个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成为一个健康活泼快乐的学生。
教育学生不容易,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尽一切力量对学生实施有效教
育;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思想上深刻的教育,“关爱教育”是联系家长、学校的纽带,是促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的关键。
三、实施关爱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爱护学生。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教育也是一门艺术,教育学生,需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师生之间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我们的教育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陈皙瑞这样的学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老师的关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知并改正错误。这样尽可能的做到教育无痕,真正把学生的思想教育落到实处,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用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有问题的同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我让陈皙瑞等有些问题同学与其它比较优秀的同学交朋友,和文静的陈依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朋友,感受与同学相处的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同时,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教育他的过程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做到实施因人而异的教育。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落后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正确引导。
篇五:《给予关爱 构架心灵桥梁》
给予关爱 构架心灵桥梁
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柘林小学 周桃霞 漫漫人生路,你的心灵是否一次次地被触动过,被感动过,被震撼过?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面临的是一群活泼、稚气的孩子,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喜好。他们有的热情,奔放;有的腼腆,上进;有的淘气,贪玩岁月似流水,一去不复返。从教十多年,很多事情我似乎都已淡忘。可是,总有一些事情,像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我的心田。
一天早上,我刚进办公室,就有孩子进来说韩楠还没到校,教室的门现在还没开。韩楠同学是我班的班长,表现一直很优秀。她的家离学校很近,因此,“门长”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又压在了她的肩上。平时韩楠同学来得都挺早,今天是怎么回事?我赶紧给她家打电话,可电话没有人接听。咦,这到底怎么了?我正着急呢,韩楠的母亲带着她来了。韩楠的母亲手中还拿着一根棍子!韩楠低着头,抽噎着,一张小脸通红通红的。韩楠母亲见我疑惑的神情,就把事情发生的原委告诉了我。
清晨,母亲让韩楠早点起来读读书,韩楠说自己已经会读会背诵了,说什么也不愿再读书,就这样和母亲较上了劲。她执拗地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怎么拉也拉不走。这下可惹恼了妈妈,妈妈就随手拿起一根棍子抽打她。她这才拗不过,跟着妈妈来到了学校。交谈中,韩楠的母亲留下了伤心的眼泪。她说:“我从没有见过这样倔的孩子。老师,希望您能好好地教育教育她。”我知道,棍子打在孩子的身上,疼在妈妈的心里。送走了韩楠的母亲,面对一脸哭相的韩楠,我心中一片困惑。面对眼前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们应疼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孩子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脆弱而易碎,
如玻璃。作为教师不但要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而且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面对韩楠这样的孩子,我该如何去做?既不能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又能让她改变自己对妈妈的态度呢?课后,我找到韩楠,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妈妈总是强迫她背这背那,总是说姐姐这好那好,说我这不如姐姐,那不如姐姐,她烦透了。哦,她们之间的问题,我似乎有了一点眉目。事也凑巧,韩楠的姐姐也是我教过多年的学生,她性格内向,稳重,爱读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尤其写作水平很优秀。她写的一些小习作屡屡获得区一、二等奖。韩楠同学思维敏捷,但性格较外向,遇事粗心,这成了她的“致命伤”,导致她的学习成绩忽上忽下,很不稳定。原来,妈妈也希望她能像她姐姐一样优秀啊!看来,她们母女沟通得不够好。我决定改变孩子这种遇事偏激的态度。我告诉她,每一个生命呱呱坠地,都会给父母带来喜悦和希望;这小小的生命,无论漂亮还是丑陋,聪明还是愚笨,都会是父母眼中的心肝宝贝儿。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走进校门,成了小学生,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大多数的父母都会把期盼的目光投注到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成长上。老师相信一句话:小时候不吃苦,长大了就要吃苦头。爸爸妈妈不辞劳苦地工作,是为了谁呢?还不是为了让你们姐妹俩打好基础,长大后能有更好的发展。姐姐做得很好,你要以姐姐为榜样,多向她学习才对。她低下了头,使劲地点着。第二天,韩楠在交上来的日记中写道:“回到家,我向妈妈说了‘对不起’。妈妈说我只要改掉这个倔脾气,她就会非常开心。我答应了。以后我再也不犯倔了!”看到她有了这样的想法,我的心稍微放松了点。是啊,孩子还小,她需要的是开导,我们需要和她好好沟通,她也会像大人一样尝试理解我们的。事后,我和她母亲通了电话,建议她多和孩子沟通,多听一听孩子的心声。对于我的建议,她的妈妈表示愿意试一试。阳光总在风雨后。自从这{关爱之桥}.
次风波以后,我觉得韩楠同学似乎长大了不少。她不仅学习劲头足了,班级管理上也非常出色,成了老师得力的小助手。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询问她在家的表现,她说再也没和妈妈顶嘴,也没再耍小性子了,她会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的。
教育心语:
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和谐平等的对话,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一、以人为本,给予关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小学生年幼并非无知,他们同样是完整的一个人,是正在发展成长中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尊严。面对这些活生生的孩子,老师更要用无尽的智慧,无限的心智去和他们进行沟通,排除一切纷扰,让他们快乐地面对每一天。
二、架起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实施自己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方式。这就需要扫除师生之间思想交流的一些障碍,填平师生之间存在的代沟,架起一座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与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亲密无间的和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育工作必须依靠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这种关系的主动性在于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恰是教师的本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也尊重了教师自己;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他就会从心里服了你的教育。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
篇六:《用爱心去搭建师生间的心灵之桥》
用爱心去搭建师生间的心灵之桥
施州民族小学 孙敏
教师是山,学生是水。山光水色,彻底映照。它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就注定了彼此的沟通之径唯有生动的心灵,而拨动这心灵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师爱。是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教师的服务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而且还是各方面比较稚嫩,需要教师给予更多关爱的少年儿童。无论他们的外貌、资质、秉性等如何的不同,我都一视同仁地给予同样的爱,让他们在爱的浇灌下开创自己精彩的天地。
本班郭晓慧同学,由于母亲长期生病,没有多少精力管她,从而养成懒惰的习惯。家庭作业经常不做,要不是没完成,或者只要有一点难度,就放在那里。甚至还把数学练习弄丢了,好不做作业。对老师和同学的话不愿意听,视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为“耳边风“,表面看影响的是她的思想、行为和性格,对她的学习也有着许多消极的影响,一度时间里语文和数学成绩都很差,有时真让为师的骑虎难下。但是,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始终没有放弃对她的帮助。经常仔细地观察着她平时的点滴行动,并时常反思自己对她的教育方法,尽可能的抓住机会和她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发现她有点点点的进步立即给以表扬,经常和她聊天,以在思想和行为上首先转化这个学生。我坚持在她的作业本上写些评语,或者画不同表情的脸。把对这个学生的关爱铺在了纸上,落实在行动上,也洒在了她的心上。工夫不负有心人,也许读懂
了老师的爱,郭晓慧同学慢慢地转变着自己:她上课专心听起来了,作业也慢慢地按时完成了,不会的也会主动来问老师。这样,郭晓慧同学的数学成绩渐渐地进步了。当看见郭晓慧同学一脸的喜悦的时候,我正在一旁用心灵感悟着做一名教师的幸福感。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要自己有心,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那么就会找到那把开启心灵的钥匙,感受到作为一个平凡教师的那份幸福,由此也会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看着孩子们一拨一拨在涓涓细流的浇灌下健康成长,我总会由衷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幸福,感受到真诚无价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