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北岛回答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星星变奏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了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流派。
⑵理解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
2、情感目标:
⑴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⑵体会诗人经历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学习,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语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在野外,仰望天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谁写的什么诗?——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齐背这首诗: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这首诗作者采用了反衬的手法——用天上的幸福自由来反衬现实生活黑暗。从而表达了作者憧憬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描写也是星星的诗——江河的《星星变奏曲》。而这首诗中作者又借助星星来表达怎样的思想呢?
二、资料助读
1.朦胧诗简说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
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充(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朦胧诗—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一层朦胧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2.作者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
的代表诗人之—。他的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三、分析诗歌,把握结构和意象
⑴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诗歌,可分组、分段朗读,提问:诗歌是否有相似或反复的诗句?
提示:这些诗句就是结构标志,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诗句之间是否有不同之处。
(明确——“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和“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构成反复句。)
⑵分析上述句式,强调前一诗节是肯定结构,而后一诗节是否定结构。
⑶请学生划出诗歌中出现的物象,请学生体会这些物象的意象。
(明确——星星、诗、蜜蜂、萤火虫、湖、睡莲、春天、鸟、白丁香;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瘦小的星星、寒冷、苦难的诗等。)
⑷分析上下节诗中不同物象的象征意义:
讨论、归纳。
(明确——前一节诗中的意象营造出温情、浪漫、自由的氛围,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后一节诗中意象描绘出寒冷和残酷的意境,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
⑸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四、比较阅读,体会诗歌主旨。
1、根据分析,本诗有两种意境:一种是光明与美好的,一种是寒冷和残酷的,组织学生讨论这两种意境该如何理解。
讨论、归纳——本诗是首朦胧诗,两节以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是的比喻,两节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厌弃和憎恶,抒发了诗人对光明和美好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
五、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拼音。
颤动()闪烁()朦胧()覆盖()疲倦()
答案与提示:chànshuòměng1óngfùpíjuàn
2、下面诗句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⑴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
⑵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⑶谁愿意,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答案与提示:
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夜晚,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⑵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关,“光明”之美。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⑶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3、诗歌中描写了两种情境,你能够说出来吗?
答案与提示:两种情境:前一诗节表现了理想中的温馨美好的情境,后一诗节表现了现实里的寒冷严酷的情境。
六、本课总结
《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本诗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巧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一气呵成。诗人以“星星”象征光明,塑造一系列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但诗中的“星星”又有特定的情境和意义,它的光芒,不同于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星光,这正展示现实与理想相背离,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光明的理想。
七、作业。
第二教时
一、检查作业
二、导入新课
三、研读揣摩
1、指名学生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⑴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⑵“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境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⑶“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蕴。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足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第二节,思考:
⑴诗中“每一首诗都是—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⑵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⑶“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三、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学生合作探究
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
学生以诗歌体式入手研讨、回答,教师明确:
《星星变奏曲》——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浯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些用语也有所变异。
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墓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
2.问:诗题中的“变奏曲”如何理解?
(明确——本诗前后两个诗节在结构上基本一致,但诗歌在意象的塑造,情感的抒发上,形成强烈的对照,这正是变奏曲。)
五、课堂练习
1、诗中之象,即作者笔下塑造的形象,可以是人、物、景,这些是诗的根本,因为作者必须借形象来说活,请分析《帆》的意象。
帆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桅杆的弓身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⑴意象是:A.的的帆。
B.的大海,海风,浪。
C.碧流,阳光,异地。
⑵意象组合构成了三幅画面,分别是、、。
2、诗之魂,诗人无论怎样塑造人、物、景,都绝不单单是人、物、景,诗的意象是为诗魂服务的,诗之魂,即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感情等。
⑴请找出《帆》这首诗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话。
⑵从这些话中你觉得作者塑造的“帆”象征什么?三幅画面象征什么?
3、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于40个字。
高山溪流大海
⑴描绘一种情景。⑵表达一种感悟。
参考答案:
1、⑴孤独不安分蔚蓝呼啸翻卷清澈金色的遥远的
⑵离乡远去挣扎奋斗享受宁静
2、⑴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要逃离幸福的乐疆。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⑵象征有志追寻真理,渴望冒险与斗争的青年,青年进入中年的三个阶段。
3、略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有人说,一个聪明的民族,是敢于反思敢于自我正视的民族。朦胧诗潮就是对那场文化浩劫的沉痛反思,作为代表诗人之一的江河的诗作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星星变奏曲》即是真正的对与光明的呼唤,温柔的静穆中让人体验了咸涩的沉重,浓郁的诗情氛围让人轻松中心灵震动。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对于身处逆境的个体,乃至民族,这种信念永远是鲜亮的。
七、作业
1、课后阅读其他朦胧诗人如舒婷、顾城、北岛等的代表诗作,深入体会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2、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篇二】北岛回答教学设计
寻找诗意的慧眼
寻找诗意的慧眼
——诗歌阅读策略【作者:重庆一中申玉辉】
诗歌乃文学之冠,诗歌的文字应当非常考究。古人有“诗无达诂”之说,概言诗与诗人与读者皆不能最终达到理想的会通状态。人们常讲诗是跳舞,散文是走路,此话不关褒贬,人们正常情况下一般都是有时走路有时跳舞。倒是这种跳舞和走路的比喻很传神,给人以明确的文体特征的启发;诗是跳动的、断续的,是一种诗性思维或曰跳跃思维;散文则是叙说的、连贯的,是一种秩序性思维或曰线性思维。
会“跳舞”的语言要依仗诗人的胸中之旨、手中笔才能载景载情、载悲载喜。我最喜欢诗人那双眼睛,相同的生活和事物由于眼睛的不同有可能发生根本性、创造性的独特变化。我们来看几双曾经在诗坛上熠熠生辉直逼九天的眼睛:“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诗人宋祁有一双充满色彩又有敏锐听觉的眼睛(一“闹”字则境界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仙太白那双自命不凡、恃才傲世的眼睛也许只有月亮才能读得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隐士陶潜恬静淡泊的眼睛里找不到俗人俗事俗世;“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南唐冯延已有一双无奈悲伤的眼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的眼睛俯视着悲凉的西京城,也俯视着自己悲凉的人生;“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诗圣杜甫眼中有着历史的悲壮和雄浑……让我们也带着一双诗意的眼睛、跨过文字的界限和诗人的心灵沟通吧。
策略剖析
怎样寻找到那双灵气四射充满情趣的眼睛呢?请先看下面一首诗歌。
诗经·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①,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青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青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诗在哪儿呢?
诗人的眼睛非同寻常
那悲从中来的流浪汉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青天,此何人哉?
①彼∶那个地方,指西周宗庙宫室所在之地。黍:指大黄米。离离:结实累累。
我们先带上一双寻人之眼,我们会看到本诗写的是一个流落他乡的流浪汉,重新回到故土,可惜苍桑巨变,往日的繁华尊严不再,黄金时代似水东逝。他举步维艰,心中郁结忧愤,不可断绝,可怜老天无眼,世人冷漠,更使他悲愤不已;我们再用自已的一双寻景之眼,我们看到青青的、茂盛的禾苗代替了过去繁荣的街道,轻风吹过稻田,禾苗随之摇摇摆摆,掀起阵阵的波浪;我们再带上一双寻情之眼,我们会发现原来景物描写中的禾苗的摇摆是诗人的身体不胜悲愁的摇摆,更是诗人内心无限孤单无着的摇摆。带着这几双眼睛去看这首诗,去看这位远古的悲从中来的流浪汉的长歌短吟,我们会发现此诗体现了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形象性(塑造了一个流浪汉的形象);生动性(迟缓、摇摆欲倒的步履);整齐性(对偶的句子);变化性(句末向上苍发出的无奈凄凉的反问);抒情性(身在故乡与陌生的当地人的对比);含蓄性(不满于社会环境却诘问不可知的自然之神);音乐性(一、二句押ao韵,三、四句押ou韵)。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各以“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彼黍离离,彼稷之穗”;“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起兴,兴中含比,又分别以“苗”、“穗”、“实”比喻“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那种心情、状态,用词极为生动、准确。
小结:“寻找诗意的慧眼”,就是启动自己被尘封了的心灵,积极调用各种感官并展开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去重新认识本来就五光十色、音响丰富、有情有义的世界〔语言世界和社会界、自然界〕。作者诗歌形象和主旨的复活与再现是对我们“眼睛”活动的最佳赞赏,因为我们的世界不再是一片黑白、不再是鸦雀无声。
让我们“复活”〔激活〕全部身心再来看一手掌、土地、灰烬、血和泥、湖、春天、堤、繁花、柳枝、荇藻、水、长白山的雪峰、黄泥泥沙、江南的水田、禾草、蓬蒿、岭南的荔枝、南海、太阳……等。
然后利用我们有情有义之眼:我们发现作者诗中把日常活动进行了变形。他把抚摸地图与抚摸河山本身进行了置换,目的在于使不合生活常理的事物造成一种最富于抒情性的意象;巨大的手掌摸索着辽阔的河山,这个意象和生活真实相去何等的远,然而对于读者却具有更强烈的情感感应力。“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这个意象是作者对抗日的民族解放力量的挚爱和向往,这是众多灰暗,血腥的意象中最突显的意象,是作者对光明的到来的自信心所在。
诗歌之中,感情的强烈往往取决于意象的强烈。一种深刻的强烈的情感往往需要用一种破损的非常态的意象表现,这种意象正因其破损变形,不符合生活的常态,往往变得更强烈,更富于情感的暗示性和刺激性,“残损的手掌”(而非完整的手掌),绝不是漫不经心的。事实上,身陷囹圄的戴望舒,惨遭日寇的严刑拷打,可能伤残了手掌。诗人之所以把它写入诗中成为最重要支撑全文的一个意象,是在自觉地追求一种审美效果,一种艺术感染力。一只伤残的手掌、一只血淋淋的手掌在痛苦地摸索着祖国的河山,才足以表达诗人内心的强烈情思。
诗中最后两句“牲口、蝼蚁”意象、真实的比喻了水深火热之中的沦陷区人民群众毫无生活保障、生存保障,任人驱使的状况。
小结:我们的眼睛先是看到了此诗的实体意象,然后区分“手”是兴象,“蓬蒿”、“荇藻”等是喻象。全部意象尖锐触目,富于刺激性,这样才
为什么我的常含泪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仔细体会!
能把诗人那种那种深沉浩大,炽热滚烫的爱国主义情感固态化。本诗是象征主义流派诗歌,采用对生活表现进行重新组合改装的手法来构筑意象,我们要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来掌握这一类型诗歌的阅读策略。
策略运用
怎么样?解放禁锢已久的、被普通生活所遮掩的、被线性生活或所困扰的眼睛,我们会豁然开朗、诗意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让我们试着用这双慧眼来读下面这
回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棗不棗相棗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我是诗人,我要保持我自己!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反思迁移
1·诗为文学的特殊样式,当然要别具只眼,你能归纳它的阅读思路和阅读策略吗?
2·再换一《开始》是一个人生感悟的片断,阅读时,注意作者的世界观和融入自然时的崇拜。梦幻般的轻风和静谧统治了有生命的万物,这是怎样的一种仙境啊。你的眼睛一定会倍感神秘而象作者一样向自己无穷的内心处探寻,此时这首诗你刚刚读了一半……
【篇三】北岛回答教学设计
回答
导入
大家知道,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多次发生过大规模的文化浩劫,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大规模的文化浩劫是什么?
——对,是文化大革命。我们知道,文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那是一个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时代,是一个思想被高度钳制不允许发出第二种声音的时代,是一个一句话就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的时代!像我们所熟知的许多重要的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以及许多著名的现当代作家老舍、巴金等都在这一时期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白色恐怖时代,承载着道德和良心的知识分子都发出了怎样的声音,做出了怎样的回答呢?
——老一辈的知识分子我们比较熟悉,老舍自杀了,巴金沉默了,沈从文转行了,郭沫若晚年变节了……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或逃避,造成了整个文坛的集体失声。
那么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呢?请大家看一组图片…………….
这是当时年轻一代知识分子的缩影,我们看到,哪怕是思想解放、独立特行的北大学子们,也都丧失了自己的思想,陷入了迷信和盲从的漩涡。
但就在这没有思想的时代中,却有那么几个年轻的知识分子,他们没有沉默逃避,更没有盲从迷信,而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们中,有一种回答振聋发聩,这就是北岛的《回答》!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回答
北岛1976.4
二,作者介绍
我们说知人论世,诗歌也是一样的,需要我们知人论诗。所以在进入诗歌之前,我们先进入诗人的世界。
北岛,原名赵振开,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而且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北岛出生于1949年,就是通常所说的“共和国的同龄人”。文革开始之时,他在北京四中读高中。那时,北岛也曾作为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小将,积极而满腔热血地参加红卫兵运动。
后来北岛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发生了怀疑,对红卫兵运动感到失望,态度消极起来,自动退出了政治舞台,不再像其他学生一样热衷于当时的各种红色运动。这应该是北岛初步感性的觉醒,但已经显示了诗人的一种精神气质。大家说什么精神气质呢?——对,就是不盲从、有自己独立思想的气质。那么,有了感性觉醒的北岛没有参加当时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而是在北京一个建筑队当了建筑工人。1970年,北岛受食指诗歌的震撼开始现代诗歌创作。
北岛经历过十年浩劫,他深深理解和自己有着相同遭遇的青年的心灵创伤。所以他的诗反映了一代青年从迷惘、苦闷到觉醒的心路历程,揭露了十年动乱的荒诞历史,这两方面是北岛文革题材诗歌的主要内容。像他的《一切》、《红帆船》、《宣告》、《结局或开始》等,都是这类主题的主要代表作。而《回答》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是一个很有名的诗句,应该是很多同学都很熟悉的。那么,该怎样理解呢?通行证是什么?是可以自由进出、畅通无阻的证件、凭证。墓志铭是什么?它的本义是刻在墓碑上记录死者的生平或纪念死者的文字。而这里墓志铭是一种象征,那么它象征什么呢?就是死亡。那这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呢?我请一位同学起来归纳一下……
嗯,回答得……卑鄙的人竟然可以凭借卑鄙在这个世界上畅通无阻,为所欲为;相反,高尚的人却因为他的高尚死于非命。这显然是一个悖论。我们说,高尚的人是受人尊重的,而卑鄙的人是遭人唾弃的。而在那个时代,却是这样的一种现实,请同学们思考,这该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或互动,或回答,看情况)
——对,这正是一个黑白颠倒、是非不分、恶人横行、好人无路的荒诞社会。
这两句诗正是作者都当时社会现实,即文革动乱的高度概括。
好,继续往下看。好,同学齐读: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这两句看似写景,实为表意。那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要理解这两句诗,必须理解两个重要的意象,即“镀金的天空”和“弯曲的倒影”。天空不难理解,应是当时的现实世界,但为什么是“镀金”的呢?镀金在这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另外,“死者的倒影”,“倒影”也不难理解,是云朵的比喻,那为什么是弯曲的呢?“弯曲”一词给了你什么特殊的审美感受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好,下面请同学们前后左右迅速组成联盟,在下面的讨论回答中,我希望我们今天的课堂上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好,看同学们都讨论的比较热烈。哪位同学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理解?大家想好了就站起来,我们应该学习北岛的精神,看,他在那样一个不能讲真话不允许发出第二种声音的时代里,都敢于回答,那在一个自由开放的时代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保持沉默呢?北岛是那个时代的英雄,那么,谁是我们这节课的英雄,请站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镀金”,是一种装饰、修饰、粉饰,所以“镀金的天空”也就是粉饰的现实世界,这是对当时用谎言粉饰太平的深刻揭露。而“弯曲的”死者的身影,“弯曲”一词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死者生前被扭曲被虐待的惨象,是一种非自然死亡的形象。这是对那些高尚者被冤屈而死的生动写照。所以说,这两句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进一步的揭露。
好,我们继续往下看,下面是两个反问,请同学们齐读: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接下来的这两个反问,其实是诗人对这个荒谬现实的拷问。这两句中需要把握几个重要的意象:冰川纪、好望角、死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三个意象与学生互动)
“冰川纪”,这是个什么概念?对,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时代,也就是冰河时代,这是一个极度寒冷的时代,所有生物都无法生存。那请同学们思考:这里的冰川纪比喻什么呢?——对,那应该是人情极度冷漠的旧时代。再看“好望角”,这是一个英译词,大家知道英语是什么吗?“CapeofGoodHope”,是“充满美好希望的海角”之意。那么好望角又比喻什么呢?——那应该是充满美好希望的世界。“死海”本义我们都知道,那它在诗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这里,诗人借用它生命不能存活的特点,比喻那个荼毒生灵的文革浩劫。
那这两个反问句该怎样理解呢?哪位同学归纳一下?
学生作答,教师总结。
——人情极度冷漠的旧时代已经过去了,为什么还依然到处都是极度冷漠的人情?新的国家、新的制度已经建立了,人们已经有了实现自己美好梦想的希望,可为什么人们却在这一潭死水的社会里做着些毫无意义的争斗呢?
我们看以上两节,诗人先是写了社会的荒谬与罪恶,又对这个罪恶社会发出拷问。这其实是诗人对这个世界做出的第一声回答,那这应该是怎样的回答呢?
——对,是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批判。 板书:批露
那么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一下,这种回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呢?
提示:我们知道,文革十年,到处都是歌功颂德的声音,到处都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的红色呐喊,而诗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披露了社会的黑暗,这该是怎样的精神呢?
——对,是一种敢为人先、敢说真话的大无畏精神。
※※※※※※※※※※※※※※※※※※※※※※※※※※※※※※※※※※※※※
那么,披露了黑暗现实以后,诗人又作出怎样进一步的回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在这里,诗人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我为什么来到这世界上?我要做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纸、绳索和身影”这三个意象的含义,那下面请各个联盟再碰个头,讨论一下,纸、绳索、和身影象征什么呢?诗人为什么带着这三件东西呢?(我们说,这是一首朦胧诗,而朦胧诗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怎么理解都可以。所以这里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只要你能自成一言、自圆其说就可以。所以请大家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好,下面哪位同学起来把他理解的三个意象分享一下: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诗人带着它们来?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通过同学们的阐释,我们看到,纸可以记录罪行、可以表达心声;绳索可以处决罪恶、将卑鄙者绳之以法;身影,可以理解为诗人自身,他将要用自己的身躯来反抗这个罪恶世界。我们看到,无论这些意象具体怎样理解,但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主题:诗人带着它们而来,是为了鞭笞、惩治、反抗这个罪恶世界的。
我们看到诗人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这里我们又看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刚才说,诗人要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那么,这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呢?
告诉你吧
世界
我——不——相——信!
同学们告诉我,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
——对,质疑的声音!诗人对现存社会秩序产生了怀疑,这其实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一声呐喊。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我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声音?
——对,挑战的声音!诗人对这种荒谬的世界发起了挑战,而且坚定而有力。
好,以上两节我们看到了诗人明确的告诉这个世界:我不相信,而且我要挑战。所以,这应该是诗人对黑暗社会做出的第二声回答,那就是——质疑和挑战!
板书:——质疑——挑战
那这种回答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我们看,在那个丧失了思想的时代,不允许发出第二种声音的时代,诗人却如此坚定而鲜明地告诉世界“我不相信”,而且还发起了不妥协的挑战和反抗,这该是一种什么精神呢?
——对,是一种高度理性和不怕牺牲、勇于挑战的战斗精神。
好,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听到了诗人的三种回答,那就是对那个荒谬、罪恶现实社会的披露、怀疑和挑战,诗人的回答铿锵有力震撼人心!但诗人对于这个黑暗社会的回答远没有结束。那么,诗人将做出怎样进一步的回答呢?诗人将做出什么最后的回答呢?那我们也来一个“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好,剩下的一点时间,请大家再次齐读课文,看看在分析了意象以后,同学们对这首诗是不是有了一种新的感受。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老师,谢谢同学们。
【篇四】北岛回答教学设计
《宣告》北岛 教学详案
《宣告》(北岛)——教学祥案
11对外 黄玲 学号:110110003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当代朦胧诗;
了解北岛其人及其诗歌“冷抒情”的总体风格
教学重点
了解《宣告》的写作背景;
了解《宣告》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内容:
一、朦胧诗派
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人。
朦胧诗无疑是中国当代汉语诗歌史上最值得关注也绕不过去的重要课题,它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开启了诗歌的多个方向,启迪了当代汉语诗歌的多种可能性,它的源头性的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对于当代汉语诗歌来说,朦胧诗始终是一个强大的存在,一座含金量罕见、挖掘不尽的宝库。一般认为,朦胧诗是自1978年北岛等主编的《今天》杂志开始的。当时活跃于《今天》杂志的诗人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舒婷、顾城、杨炼、江河、梁小斌、芒克等。他们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影响,借鉴一些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与思考。他们所创作出来的诗歌,与当时诗坛盛行的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诗歌风格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这些诗歌后来被统称为“朦胧诗”。
朦胧诗这一概念,事实上自产生之日起就争议不断。它来自评论家章明的一篇评论的题目《令人气闷的“朦胧”》,章明认为这些诗歌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不好的影响,过于追求个人化的意象与词汇,涵义有时显得晦涩,整体意境显示某种荒诞而诡异的色彩,有时还呈现某种灰暗低沉的情绪。其实这一概括并不足以涵盖后来所说的朦胧诗的全部,而且文章里面涉及的诗人也没有一个是后来被公认为朦胧诗的代表性人物。但有趣的是,“朦胧诗”这一简单化的命名后来却成为约定俗成的名词。不过,在另外一些支持朦胧诗的评论家那儿,朦胧诗代表一种新的“崛起”,当时有三篇非常有影响的诗歌评论,后来被称为“三个崛起”,即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先生的《在新的崛起面前》、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先生的《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和当时还是吉林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这三位评论家正好老中青齐备,他们的这三篇评论,概括和总结了朦胧诗的一些特点,肯定了朦胧诗的作用和成就,可以说为朦胧诗起到了鸣锣开道的作用。
朦胧诗的历史功绩及艺术成就是无法忽视的,在一篇回顾当代汉语诗歌二十多年所走过的道路的文章中,我曾这样评价朦胧诗:当代汉语诗歌最具实质性影响的努力有三次,即朦胧诗、口语化努力、叙事性的强调。其中,朦胧诗的出现使中国的新诗传统在滞缓几十年之后再次与世界接轨,并逐渐同步。它最大的贡献是唤醒了一种现代意识。一种新诗现代化的意识。确实,由于朦胧诗人大多经历了“文革”导致的精神危机,出现了类似西方“上帝死了”之后的现代主义背景,因此,朦胧诗人迅速被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所吸引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也因此使中国当代汉语诗歌向前跳跃了好几步,并逐步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走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即使现在读起来,不少朦胧诗人的诗作仍深具魅力,比如北岛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宣告》),“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回答》),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杨炼的“高原如猛虎,焚烧于激流暴跳的万物的海滨”、“或许召唤只有一声———/最嘹亮的,恰恰是寂静(”《诺日朗》)、
舒婷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神女峰》)等等,当年称得上传诵一时,在当时思想解放、人性开放的启蒙思潮和时代背景下领风气之先,自然好评如潮。如今读来虽然已无当初震撼,但还是不错。有些甚至可以说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但也有些诗作,不乏概念化、简单化甚至口号化的痕迹。
朦胧诗自《今天》杂志始,当时被誉为代表性诗人的是后来被称为“朦胧诗五人”的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如今这五人各自东西,北岛仍然是重量级的,却主要改写随笔;顾城惨死异国他乡;杨炼还在到处漂泊,诗作却已很难引起兴奋;江河隐姓埋名,离群寡居,与外界很少来往;只有舒婷一人功成名就,在诗坛的影响力却与日俱下。其他当时活跃的朦胧诗人,如今更是不见踪影……诗人黄灿然说十年就能看出一个诗人是否有生命力,此言不假。真正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诗歌和诗人总是屈指可数的。另外一方面,却有一些当年算不上风云人物甚至还有些落寞的诗人,经过时间的淘洗,其重要性却日显突出。
二、北岛及诗歌风格
19491978《今天》,成为朦胧诗歌的代表性诗人。1989年4月,北岛离开祖国,先后在德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法国、美国等国家居住。先后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著有诗集《北岛诗选》、《太阳城札记》、《北岛与顾城诗选》,中短篇小说集《波动》,译著诗集《现代北欧诗选》,散文集《失败之书》,《时间的玫瑰》。代表诗作:《回答》、《一切》等。 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 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三、介绍《宣告》写作背景
北岛曾经说过:“诗人应该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而正是他对于真、善、美的那份执着和勇气,感动并鼓舞了一代中国人。
一九七○年三月五日,来自西伯里亚的寒流正在中华大地上肆虐,漫天的风沙蒙住了人们的双眼——北京青年遇罗克因批驳荒谬的“血统论”而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 “反革命罪”处以死刑。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万人宣判大会上,各个单位组织的“革命群众”将会场挤得水泄不通——他们高呼口号,他们拍手称快。
噩耗传来,北岛悲愤交加——他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人的基本权利已遭到了空前残暴的践踏,而相同的厄运随时都会降临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就是在这一可怕的时代背景下,北岛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短诗——《宣告》。
文化大革命中,阶级性取代了人性,像“做一个人”这样最基本的要求,都已构成了对政府的叛逆。而这时的社会像一部超负荷的大机器,尽管内部已经开始生锈变形,但外表的结构依然完好无缺。在当局看来,现在不过是换掉一颗不合规格的螺丝钉;而对遇罗克来说,想做一个人就得付出最惨烈的代价。
如果说在《出身论》一文中,遇罗克的观点还是就事论事的话,那么在《宣告》一诗中,北岛则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这一切。全诗运用了我国古诗中常用的化主观为客观的表达方式,借烈士之口向世界宣告:“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在带有预言性的结束两句中,北岛采用了意象叠加的写作手法。强烈的对比强化了全诗的悲壮气氛,给人们留下了长久的回味与思索。
一个是追求真理的勇士,一个是洞悉未来的预言家,当他们的精神融为一体时,就成为了这首《宣言》。由于新诗在当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情调”正遭到文化界的批判,因而这首诗一诞生就成为一篇挑战当时文坛的战头檄文;至于诗的内容,更是刺向政府的一把利剑——一个连诗歌和真话都不能容忍的政权,该是一个多么非理性的政权啊!这短短的一篇无
声的“宣言”,记录了一段极其寒冷和恐怖的历史。
街市依旧,阳光灿烂的大街上,剩下的几乎都是老弱病残——昔日的红卫兵此刻正在异乡的凄风苦雨里挣扎。
一九七○年是迷茫的一年,中国的转机也由此开始。——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六年之后,一九七六年四月四日这天,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悼念活动达到了高潮。人们胸佩白花,高声朗颂诗歌,把一个又一个的花圈堆放在广场上。然而,这一切同当局对总理逝世的“低调处理”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反差,随着悼念活动的急剧升温,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冲突已经不可避免。四月五日,当人们得知花圈被强行没收之后,火山终于爆发了。
北岛的《回答》正是诗人对“四五”运动精神实质的总结和赞颂。如果说几年前的《宣告》还只是烈士在孤独地呐喊和期待的话,那么这首《回答》便是新的一代对这一期待所做出的最明确回答。
全诗震憾人心的力量,来自于年轻一代挑战黑暗现实的信心和勇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从诗一开始就定下了全诗反叛的基调,除了在开头和诗尾处各有一句客观的描述之处,整首诗几乎全部都是在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辨。而《回答》的美感和动人之处,在于北岛真实地道出了一代青年的心声: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这是振聋发聩的呐喊,也是冷静睿智的箴言;紧接着由四个“我不相信”组成的排句,显示出“挑战者”毫不妥协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全诗气势磅礴,意义深远,当北岛在新时斯的诗坛上率先喊出了“我不相信”时,不仅标志着“朦胧诗”的正式诞生,而且象征着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回答》一诗的客观影响和历史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诗歌本身的价值。 (附: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四、《宣告》分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宣告”,那么,诗人北岛在宣告什么呢?
诗人说在死亡到来的时刻,“我”没有留下遗嘱,却把写遗嘱的笔留给了“母亲”;也许诗人是在宣告自己将赋予母亲以莫大的权力,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吧,她所作的一切决定都是“我”的心愿。
为什么呢?因为诗人清醒地知道“我并不是英雄”,在诗中,北岛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这一切。全诗运用了我国古诗中常用的化主观为客观的表达方式,借烈士之口向世界宣告: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做一个孝顺母亲的儿子,做一个为理想和光明而牺牲的不肖的儿子。
可是,人总是要选择的,或者光明,或者黑暗。“我”与母亲即将离别了。但是,即使面对黑暗,面对死亡,“我”也只能选择天空,选择理想和光明,“我”要勇敢的追求自由,坚毅而果决,决不因为或生或死从而改变我既定的想法。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诗人没有被黑暗和邪恶压倒,而是抢在众人之前清醒了,他抨击黑暗,呼吁光明;因为,“我”知道还有未来,还有希望,还有血红的黎明。在带有预言性的结束两句中,北岛采用了意象叠加的写作手法。强烈的对比强化了全诗的悲壮气氛,给人们留下了长久的回味与思索。
一个是追求真理的勇士,一个是洞悉未来的预言家,当他们的精神融为一体时,就成为
了这首《宣言》。由于新诗在当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情调”正遭到文化界的批判,因而这首诗一诞生就成为一篇挑战当时文坛的战头檄文;至于诗的内容,更是刺向政府的一把利剑——一个连诗歌和真话都不能容忍的政权,该是一个多么非理性的政权啊!这短短的一篇无声的“宣言”,记录了一段极其寒冷和恐怖的历史。
【篇五】北岛回答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1
第一单元
《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
1
2
《雨说》教学设计
3
4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5
【篇六】北岛回答教学设计
《认识汉语》教学设计
选修课教学设计:《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
厦门市启悟中学 李龙宗
教学目标:
1、掌握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上的特点。特别是理解现代汉语中虚词和语序在表意上的重要作用,进而懂得通过把握虚词和语序理解语意并能在表达中运用语序和虚词等语法手段来丰富表达。
2、感受汉语的美丽和奇妙,激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课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现代汉语中虚词和语序在表意上的重要作用,进而懂得通过把握虚词和语序理解语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汉语.可是你对汉语了解多少呢?你想过没有:汉语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汉语世界,去认识世界上最美丽而奇妙的语言——汉语。
二、相关知识
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叫作现代汉语。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即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这些语言都是汉语,只是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狭义的现代汉语则是指“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三、课堂活动
1、活动一:你能听得懂吗?
活动目的:让学生感受汉语的奇妙,并认识现代汉语语音的一个主要特点: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教师读《施氏食狮史》,让学生说说能否听得懂。
shī shì shí shī shǐ
shí shì shī shì shī shì ,shì shī,shì shí shí shī 。shī shì shí shí shì shì shì shī 。shí shí,shì shí shī shì shì 。shì shí ,shì shī shì shì shì 。shì shì shìshí shī ,shì shǐ shì ,shǐ shì shí shī shì shì 。shì shí shì shí shī shī ,shì shí shì 。shí shì shī ,shì shǐ shì shì shí shì 。shí shì shì ,shì shǐ shì shí shìshí shī 。shí shí ,shǐ shí shì shí shī, shí shí shí shī shī 。shì shì shì shì 。
这段话妙在只用了一个发音,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虽然听不懂,但可以看得懂。请看: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讲解:这段文字是语言大师赵元任先生编的。据说是为了说明汉语不适宜走拼音化道路而编的。这是因为汉语里有很多同音字。就这段文字而言,发音全都一样,唯一有变化的是声调。每个音节都有声调,这正是现代汉语语音上的一个特点。声调在汉语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普通话里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称“四声”。另外,现代汉语语音还有一个特点是音节构造简单而有规律,并且界限分明。每个音节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
2、活动二:你会改诗吗?
活动目的:通过改诗这样的语言游戏,让学生认识汉语语法的一个特点:没有形态变化,句法灵活。 请看杜牧诗《清明》。这首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了。曾有好事者对这首诗进行改编,有人把它改成五言绝句,有人把它改成词,有人把它改成一出短剧。你知道怎么改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有人认为这首诗还不够精炼,应该删去一些词句,把它改成了:
清明时节雨,
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改者认为:既然是“清明时节雨”,自然是“纷纷”然,不说自明;行人不在路上,又在何处?故“路上”亦属多余。“借问”二字去掉,不影响句意;“遥指”者也不必是“牧童”,比如“村姑” 又有何妨?改得有无道理,这里不去谈它;有趣的是诗中每句都去掉了两个字,由七言绝句变成了五言绝句,也很自然。
(2)有人将这首诗变为一首词。请看:
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
杏花村。
相同的字,构造出不同的句子,表达出相同的意境。
(3)有人将这首诗加上一些标点符号,改编成了一出短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是原诗的字,但加上了标点符号以后,就变成有时间、地点、环境、人物、动作、对话、语气的戏剧片段了。
讲解:汉语真是奇妙!这种游戏只有汉语可以“玩”,西方语言绝作不出这种游戏的。原因何在?就在于汉语没有形态,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态管着,汉语的词不论在词典中或在句子里,也不论在句子的什么位置上,读法和写法都是一样的。因而句法关系灵活多变,形成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品格。
活动三:这些话有什么不同?
活动目的:通过几个生活中的语言运用实例让学生感受汉语的奇妙,并认识虚词和语序对汉语表意的影响。
教师讲故事,让学生辨析句子意思,进而探究在现代汉语中有哪些因素对表意影响很大。
请听下面几个故事:
故事一:近代大草书家于右任是国民党的元老,曾出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可那时的一些“国府大员”,表面上衣冠楚楚,但背后一点斯文都没有,随处小便,搞得堂堂国府大院臭气熏天。于老先生没有办法,只得写了一张“不可随处小便”的告示,让秘书贴在墙旮旯处。但不一会儿,告示便不翼而飞。原来于老先生的字太漂亮了,而且他老人家从不轻易书字送人,好书法者只得揭此字幅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但字虽好看,内容却目不忍睹。幸亏此人聪明绝顶,他把条幅裁成七块,将字序重新排列,改成了“小处不可随便”,并且请人装裱好,即变成了一条颇为严肃的警世箴言。
分析:“不可随处小便”只是一条告示,而“小处不可随便”则是一条警世箴言。
故事二:从前,有一个店小二很会说话,可就是太势利。一天,一个穷人走进饭店问:“小二,有什么好吃的?”小二瞥了对方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有什么,你吃什么。”接着,又踱进一个阔人,小二忙去招呼,阔人问:“小二,有什么好吃的?”小二躬身笑答:“先生,您吃什么,有什么。包您老满意。”
分析:“有什么吃什么”“吃什么有什么”,待客的态度完全不同。前者爱理不理,态度傲慢;后者热情,态度恭敬。
故事三:清末湘军在攻打太平军之初,连败于湖南岳州、靖港。湘军首领曾国藩痛不欲生,陷入绝望,投入江中,想以死洗辱。被其左右救起后,上书朝廷报告军情时称湘军屡战屡败,请求严议。其左右建议曾国藩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曾接受了这一建议。朝廷看到奏章后,认为曾国藩虽然连遭失败,但仍坚持战斗,其忠心可嘉,不仅没有严议,反而予以重用。曾国藩从中受到鼓舞,精神大振,便重整军
务,誓与太平军血战到底。最后,终于攻破天京城池,成了清朝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有功之臣,受到朝廷嘉奖。
分析:“屡战屡败”强调结果,有批评之意;而“屡败屡战”强调过程,有赞扬意志顽强之意。
故事四:云南解放前夕,国民党省主席卢汉准备起义,而军统特务在昆明逮捕了近百名民主人士。卢汉为这些人向蒋介石求情。蒋的回电是“情有可原,罪无可逭”。卢汉等人则命译码员将电文译成“罪无可逭,情有可原”,再交给军统特务小组,从而救下了这近百名民主人士的性命。
分析:“情有可原,罪无可逭”强调“罪无可逭”,表达的是不赦之意;而“罪无可逭,情有可原”强调“情有可原”,表达的是可赦免之意。
故事五:洪承畴为明朝大臣时,深受崇祯皇帝宠幸,他自己也得意洋洋,曾在厅堂内挂出这样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后来他松山战役败北,于是改投清朝,背弃君恩臣节,还当了清朝的大臣,百姓对他极其愤怒,有人将此对联更改了一下,意义就全变了。他是这样改的: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分析:改后的对联多了两个虚词“矣”和“乎”,“乎”表示疑问语气,表达对洪承畴的质疑。对联的意思变为“君恩深似海,而臣节并没有重如山”。
讲解:从以上语言运用的实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虚词和语序在现代汉语中作用重要。现代汉语没有形态变化,主要是通过虚词和语序来表示句子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的。再举例说明。先说虚词的作用。如:
A、他不愿意啊!B、他不愿意吗?C、他不愿意吧?D、他不愿意呢?E、他不愿意呗。F、他不愿意了。用不同的语气词,句子的意思就不一样。再说语序的作用,如:“我经常见到这位清洁工阿姨”,“我阿姨经常见到这位清洁工”,“这位清洁工阿姨经常见到我”,“这位清洁工经常见到我阿姨”,四句话仅仅是变换一下语序,意思完全不一样。
四、课堂小结
现代汉语有哪些特点:
(一)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
1、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2、音节构造简单而有规律。
(二)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1、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
2、词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
3、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三)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1、词没有形态变化。
2、虚词重要而丰富。
3、语序的作用重要。
五、课后思考题
1、汉语的语序(包括词序、句序)是一种语法手段,常具有表意功能,变换语序,往往会使语义翻新,请体会下列划线句子的不同意义。
(1)梁启超《饮冰室文集》记有“清科考官评点三劣文,一等的称放狗屁,二等的称狗放屁,三等的称放屁狗.”北岛回答教学设计
(2)陈毅同志曾说:“哪有你们主民几十年,却不许群众民主一分钟的道理?”
(3)抗战时期,有人拟了一副对联讽刺国民党官僚。这副对联是这样的:“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参考答案:
(1)“放狗屁”,毕竟还是人;“狗放屁”已是狗了,不过偶尔放屁罢了;“放屁狗”则是只会放屁的狗了。三劣文是越来越劣了。
(2)将“民主”换成“主民”,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官僚主义的要害。
(3)“吃紧”是说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形势十分严峻;“紧吃”是说国民党官僚政客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挥霍无度。
2、有人想在祈祷时抽烟,他问牧师:“祈祷的时候可以抽烟吗?” “不可以。”牧师答。 于是这个人换了一种方式(只是变换一下语序)又问:“ ” 结果牧师高兴地说:“可以。”这个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你知道他是怎么问的吗?北岛回答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那么抽烟的时候可以祈祷吗?
3、汉语的语气词有“嘿、哎、哦、咦、呜、唔、噢、喔、嗯、呀、啊、哟、哈、哼、嗨、吧、咳、嘛、吗、呢”等等,请你仿照例句,用上这些语气词,写一段话。
例:(1)“早上我一睁开眼睛,呀!7点了,快迟到了!手忙脚乱地刷牙、洗脸、穿衣。打开门,咦,外面怎么还是黑乎乎的?再看看挂钟,咳!原来才6点!”
(2)“我是个好学生了吗?我是个好学生了吧?我是个好学生了嘛!”
参考答案:(略)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是北岛的诗歌《回答》中的诗句,揭示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调整该诗句的语序,使之分别符合下列要求(不得增删或改换词语):
(1)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答: (2)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
答: 参考答案:
(1)“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2)“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篇七】北岛回答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公开课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公开课教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班级:九年级(5)班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成诗于我国进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全诗四节,共有四个意象群,通过它们的递进组合,不仅表达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的青年一 代的共同心声。另外该首诗歌无论是意象的组合、象征手法、情感的表达均可以作为诗歌的典范,为学生欣赏乃至借鉴。 学情分析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心理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事物的认知已经不再停留于事物的表面,理性认识能力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这首诗歌时要引导学生透过诗中的意象特征领悟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诗歌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有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方法 激趣导入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展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名字深埋在我们心底,却又时刻沸腾在我们的心里,那就是——祖国!有一种情感炽热而深沉,世世奏出绝响,铸就不朽的民族英魂,那就是——爱国!不信,你看,他来了(展示屈原幻灯片),还有他(展示林则徐幻灯片),以及他(展示鲁迅幻灯片),今天就再让我们跟随一位当代女诗人的生花妙笔去唤出我们心底最炽热的情感吧——(师生齐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多媒体展示课题,黑板板书) 二、走近作者,知人论世。 (一)走近诗人舒婷 (多媒体展示资料) 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当代著名女诗人,“朦胧派”诗人代表之一。代表诗作有《致橡树》、《神女峰》等。(二)再会“朦胧诗”(多媒体展示资料) 1.朦胧诗的定义: 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感伤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诗人及作品: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顾城《一代人》。 2.朦胧诗句欣赏: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节选自顾诚《一代人》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节选自北岛《回答》 (三)写作背景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挚爱。 三 、听读课文,把握诗情 1.教师配乐朗诵诗歌 2. 学生听读课文,注意诗歌朗读时的重音、停顿、语调、感情。思考并讨论:初步感受整首诗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 明确:热爱、哀痛、激动、深沉、欢悦、希望 四、齐读诗歌,品析诗意 (一)研读诗歌第一节,师生探究(多媒体出示诗歌内容及问题): 1.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 2.作者是怎样形容这些意象的? 3.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读讨论后明确(多媒体展示): 1.意象: 水车、 矿灯、 稻穗、 路基、 驳船 (意象特点:贫穷落后 苦难深重) 2.形容词:破旧的 熏黑的 干瘪的 失修的 淤滩上的 纺 摸索 前进 3.感情 : 深沉、悲痛 (语调:舒缓、低沉) 板书:贫困、落后的祖国 (二)研读诗歌第二节,师生探究(多媒体出示诗歌内容及问题) “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品读讨论后明确(多媒体展示): 修辞:比喻 感情:痛苦、希望 (虽然贫穷但没有丧失希望,虽然希望渺茫但人民祈愿) 板书:痛苦、追求的祖国 (三)研读诗歌第三节,师生探究(多媒体出示诗歌内容及问题) 1.作者在这节中写了哪些意象呢? 2.联系时代背景想一想,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品读讨论后明确(多媒体展示): 1.理想 胚芽 笑涡 起跑线 黎明 2 情感变化的原因:历史转折时期——蒸蒸日上,摆脱束缚 板书:痛苦、追求的祖国 (四)研读诗歌第四节,师生探究
(多媒体出示诗歌内容及问题) 1.这一节写了什么内容?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2.“迷惘的我,深思的我”中的“我”仅仅是指诗人自己吗? 品读讨论后明确(多媒体展示): 1.内容:“我”的宣言;句式:排比 2.“我”的内涵:“我”是中国十亿人口中的一个,要承担 起振兴中华的重任,与祖国融为一体,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 板书:养育、献身的祖国 五、再读诗歌,探究诗旨 学生互相讨论后,发言明确(黑板板书): 1.回溯历史:贫困、落后的祖国 2.痛苦和希望:痛苦、追求的祖痛苦、追求的祖国 国 3.历史转折时期 :新生、希望的祖国 4.“我”的宣言:养育、献身的祖国 六、拓展延伸,体味诗蕴 语文活动设计: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写法、情感等方面均可)或抒发对祖国的真情。 七、小结课文,升华情感 多媒体展示老师寄语,点睛板书:祖国万岁。 师生共同聆听歌曲《国家》,在爱国的旋律中结束本课。 作业布置: 借鉴诗歌第一节或第三节语言和句式仿写一节诗歌,各小组评比,优秀作业班中张贴展示。 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养育献身的祖国 祖 新生希望的祖国 国 痛苦追求的祖国 万 贫穷落后的祖国 岁
【篇八】北岛回答教学设计
窗教学设计
《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梳理小说情节,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对比描写和出人意料的结尾;
2. 分析解读人物,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美与丑;
3. 联系生活谈体会,感悟文章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引导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 解读人物,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美与丑;
2. 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
3. 初步学会欣赏小小说.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点拨法 比较、联想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2002年高考作文陕西有个考生写了一首诗歌在网上炒得很火.
高考作文明确规定不允许写诗歌,可他呢?明确规定不少于1000字,可她只写了209个字,然而这首诗却被评为满分,她也因此改变了中国高考的历史——把高考作文不能写诗歌送进了坟墓她的诗题目是《打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我认为,在有人眼里,打开窗帘她的内心不仅阳光灿烂,而且还能把阳光播撒到别人的心灵而在有人眼里,却永远只能面对一堵光秃秃的墙,正如北岛的一句名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下面我们通过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小说《窗》一起去见证人性的光辉与暗淡
二 作者简介
三 听课文朗读
1.读准字音
俯瞰( )一泓( )水禽( ) 斑斓( )咳嗽( )洗漱( )卡住( ) 模型 ( )手肘( ) 扣人心弦( )
争奇斗妍( ) 气喘吁吁( )
2 画出你认为好的词语
四、整体感知,深入剖析:
1.本篇小说的人物是谁?环境如何?在文中找出相应句子
2.两位病人当时的处境如何?关系怎样?在文中找出相应句子
明确:关系融洽开端
2.那么,窗外的世界到底是如何的?文章里是怎么描述的?
参考:“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妍的牡丹花和金盏草,……在这些商店的右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
3.我们可以用一些词语来形容这番景象吗?
参考:五彩斑斓、争相斗妍、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等等
4.这些我们又是怎么知道的?
参考:是靠窗户边上的病人讲述的
5.远窗者听了近窗者娓娓动听的叙述是怎样一种感受?
参考:“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6.为什么那一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啊?
参考:生命太美好了,生命是沉浸在苦水中的甜蜜,是漂浮在泪水里的安详,是溅出浪花的微笑生命是宝贵的,又是短暂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这个世界多留下美好的记忆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任何人都强烈渴望自己的生命能长久、平安窗边的病人所描述的景色是那么的有生命力、有生气,对于一个渴望生命、渴望活着的人而言,简直是太诱人了
7.诱人的景象,赋予他动人的渴望;动人的渴望,又令他萌生了可怕的想法什么想法?
参考:“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
这是小说中惯用的哪种描写方法?心理描写
8.一开始,他还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也竭力不再这么想但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就反而越强烈,“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参考:由对事发展到对人. 对窗边病人的妒忌,引发了他内心的私欲或自私心理发展
9、他的这种私欲有没有影响到他的行为呢?下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参考:他见死不救,这是文章的高潮部分
一天晚上,他的同伴突然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为什么作者将同伴的死亡过程写得如此仔细呢?北岛回答教学设计
参考:衬托
10.你怎么知道他是见死不救,文章里能不能找出最能体现这点的句子或词语?
参考:同伴半夜醒来,呼吸急促,两手摸索着救命时用的电铃按钮“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纹丝不动”、置曾为他带来”享受”的同伴的性命于不顾,嫉妒心恶性发作,私欲膨胀,灵魂丑恶,冷酷无情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11.身边的生命消逝了,不靠窗的病人立刻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当他如愿以偿地靠在窗边时,小说的结局竟是如此地出人意料
参考:“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结尾
五、思考评价、深化主题:
1.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为什么结局是如此的出人意料?同样的窗口,为什么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参考:靠窗的那位病人无私高尚博爱,他的心灵之窗是打开的,他的心中有最美的风景冷漠的心中是不会有春天的,也看不到春天他的心灵之窗是紧紧关闭着的,就象堵着一堵墙,所以他无法看到那美丽的图景,只能看到那光秃秃的一堵墙
2.为什么死去的病友要编出如此谎言呢?借此,我们来评价一下这两位病人吧!
参考:第一个病人他渴望生命,对生活有着满腔的热情,所以他幻想出了这五彩斑斓生动活泼的景象,激励自己跟病魔作顽强的斗争,他是坚强的乐观的同时,在他的心中,病友的生命同样重要,他要尽自己所能激发病友的生之欲望,点燃同伴奄奄一息的生命之火,所以他是善良的、无私的、高尚的第二位病人也热爱生命,他也有善良的本性,但是私欲的膨胀使他变得冷酷无情,嫉妒的阴影蒙蔽了他善良的人性本色,自私扭曲了他对生命的诠释在同伴面前,他显得是多么渺小不堪
3.分析人物形象
靠窗的病人:关爱他人,心灵高尚 胸怀坦荡 乐观向上 心地善良; 不靠窗的病人:嫉妒心强,见死不救,冷酷自私 冷酷无情 卑劣可耻
4.作者通过什么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
作者通过心理、动作的描写,将两位病人作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读者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心灵一美一丑,一善一恶,在对比中“扬善贬恶的道德力量”表现更为突出
六.拓展延伸
1.请你为本文写一个结局
2.与本文比较哪个更好?
这句话是躺着的病人阴暗追求的必然结局,也是他丑恶令魂的具体物化,含蓄地显示出卑劣丑恶的灵魂不会找到亦真亦美的境界.清晰地高诉读者,美丽迷人的公园景色是近窗病人心灵的投影,并不存在与窗外.作者不动声色赞美与批判,凝聚于凝练`冷峻的结尾中,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手法:急停,留白,出人意料,情理之中
作用:讽刺了自私的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反衬了无私的人心胸宽广,视野开阔
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
七.挖掘主题
本文题目是“窗”,谁能谈一下对“窗”的理解?
内容: “窗”喻指心灵之窗
结构:小说的情节紧紧围绕“窗”来展开
八. 各抒己见
1.假如病房里又住进来一位病人,不靠窗的病人会做些什么呢?
———他可能会把自己的经历讲给新来的病人听,并且告诉他那个自私的人就是他自己以此来赎罪、忏悔
———他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只会呆呆地看窗外光秃秃的墙因为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害怕新来的病人会像他一样为了占这个床位而加害他
———他一直自责、内疚,病情因此越来越重在临死之前把这件事告诉了新来的病人,以此来告诫人们不可因一时糊涂而遗憾终生
———他会像靠窗的病人一样也每天给新来的病又讲“窗外的美景”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拥有了什么收获?
—— 在生活中做人不可自私自利,不可做损人利
己的事情
—— 在生活中不应有嫉妒之心和贪婪之 心
—— 给自己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学会用积极、
乐观的心态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 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爱自己,更爱他人
九、联系生活,感悟哲理:
我们衷心希望远窗者能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位病人,建议每位同学写一句话作为礼物送给他,希望他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也能看到最美的风景,能够很好的生活下去.
&8226;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8226;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李纲(宋)
&8226; 为自己的幸福活着的人,低劣;为别人的幸福活着的人,渺小;为大多数人的幸福着的人,高尚
列夫托尔斯泰(俄)
&8226;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果戈理(俄)
&8226;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忧他人之
【篇九】北岛回答教学设计
《窗》公开课教学设计
《窗》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
2、剖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特点,认识人性美与丑,善与恶。
3、体会巧妙构思慕;理解文章深刻的哲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人性的美与丑。
2,体会本文巧妙的构思。
教学过程:
一、走进文本,开启情节之“窗”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我给大家朗诵一段诗人顾城的诗,只有短短的四句,希望大家能背下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户,让所有习惯黑
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出示幻灯片)
请同学们试着背诵一遍。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用眼睛这扇窗户观察这大千世界,而在一家医院
的病房里也演绎着有关窗户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微型小说《窗》,去看一看那一扇有形而又无形的窗。 (出示幻灯片) (同时板书课题《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关注并齐读字词及成语:(出示幻灯片)
①读准字音(为学生学习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一泓 (hóng) 俯瞰 (kàn) 充塞(sè) 水禽(qín)
漱(shù)洗 胳膊肘(zhǒu) 挪(nuó)动 咳嗽(ké sòu)
②成语积累(注意字形,积累运用,课后自己查字典理解含义)北岛回答教学设计
不得而知 大惊小怪
③自由读课文(选择你喜爱的方式来朗读课文:默读、放声读、与同学齐读等)
3、再读课文、复述故事(注意:语言简练、情节完整、篇幅的特点)
( 提示:运用成语串联故事情节。同时穿插漫画)(出示幻灯片)
(提示: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人物、事情:一般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明确:①小说的三要素;(出示一堵光秃秃墙的课件)②讲故事时要讲究技巧。
例:在一间只能容下两张病床且只有一扇窗户的病房内,有两个只能静养的重病病人,每天依靠着闲聊和靠窗病人描述窗外景色打发时间。不靠窗的病人对靠窗病人占据窗口起了嫉妒之心,于是,在靠窗病人生命垂危之际,他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致使靠窗病人没得到及时救治而死,最终自己挪到窗口,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
注: 。(附:明确情节)
明确:开端:病重静养、关系融洽发展:谈天绘景、从“享受”到“困扰”
高潮:电铃事件、见死不救 结局: 只见秃墙
微型小说特点一、(微)篇幅短小,人物少(出示幻灯片)
二、人物扫描,点击心灵之“窗” 小说的情节发展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从而反映社会生活。文中塑造的两个人物形象,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人?为什么?并说说理由。(出示幻灯片)
靠窗的人: 设计引导问题:
①靠窗的病人为同伴描述的“窗外景色”是真的吗? (出示幻灯片)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自身的身体状况是怎样的?
他这样做的目的达到了吗?
② 靠窗病人描述的窗外景色有怎样的特点?(出示幻灯片)
提示:先请同学们找到相关段落,并齐读4、5两小节,并概括特点。
(师作指导,朗读时应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语速不可过快,应缓慢抒情式的朗读)。
③从描述中你看出他的什么品质?(出示幻灯片)
靠窗的病人:关爱他人、为他人着想、无私高尚、心地善良、心灵美好、热爱生活、乐观坚强、道德高尚。
他是一位高尚的人,那另一位,不靠窗的病人呢? 不靠窗的病人:
① 对占据窗口的病人,不靠窗的病人有什么想法?(找出相关语句)(心理描写)
明确:“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口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窗外一切?”(出示幻灯片)
“为什么自己不应该得到这种机会呢?”
“紧挨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②在靠窗的病人病情危急时,不靠窗的病人有什么具体表现?(出示幻灯片)
明确: 危急时: 双眼盯着天花板、纹丝不动、见死不救; (出示幻灯片)
③他一开始就这么冷酷无情的吗? 他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出示幻灯片)
明确:"不是的,他从充满感激的享受到嫉妒心产生,也感到过惭愧,虽加克制,但未曾浇灭心头的妒火,反而变成嫉恨,私欲一直膨胀,最后理智丧失,泯灭人性,才见死不救的。 (从感激享受——嫉妒同伴感到羞愧——私欲膨胀极力克制——为达到目的见死不救。)
(出示幻灯片)
④在靠窗的病人死后,不靠窗的病人又有什么具体表现?结果呢?(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 死后: 立刻、十分痛苦地挣扎、用一支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探头—— (出示幻灯片)
高尔基说过:“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我们从他的行为中,又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示幻灯片)
看出:他嫉妒贪婪,他自私自利,他阴险卑劣,他冷酷无情。(出示幻灯片)
小结:两位病人,一个利己,一个利他。一个高尚,一个卑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
这真是一扇心灵之窗。 这正如诗人北岛说的: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判决书(出示–) 微型小说特点二、(形)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出示幻灯片)
三、主题剖析,揭开构思之“窗”
1、.小说给我们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两个病人,文章题目为何不叫《两
个病人》而叫 《窗》呢?(出示幻灯片)
师小结:《两个病人》过于直白,而《窗》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它委婉含蓄,一语
双关,不仅仅是一扇小小的窗户,更是人的心灵之窗,映照出两个灵魂,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成为我们窥视灵魂、认识人性的瞭望台。它代表光明与希望。(出示幻灯片)
2、加一加:
同学们,小说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就戛然而止了,
这位病人以后会怎么样呢?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下面我们共同来挑战下一难题,请驰骋你的想象,为故事续写一个结尾。(出示幻灯片)
例:①他无力地躺了下去,窗外刮过一阵狂风,病房里是死一般沉静……第二天早晨,当护
士进来送药时,发现靠近窗户的病人已经死去了。——
②我想,病房里又搬进了一位重症病人,于是靠窗病人每天开始又为刚刚搬进来的病人
讲述窗外的美景……
③这位病人很后悔,他觉得自己辜负了别人对他的期望,于是,坚强的战胜病魔,终于
出院了,从此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一个脱胎换骨的人――――――
师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好,**给了不靠窗的病人悔过自新、灵魂回归的机会。
在这一次心灵的选择中,不靠窗的病人选择了自私,他的人生也变得灰暗。但是我相信同学
们一定希望这位病人能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
3,删一删:比较一下,刚刚加的结尾与文章的结尾,到底是哪一个更好?
假如把结尾一段删去可不可以,为什么?(出示幻灯片) 明确:不可以。
原因: 微型小说是结尾的技术,是揭示灵魂的艺术。
微型小说结尾特点及作用:
①新奇,巧妙,有悬念,出人意料;
②对比鲜明,突出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主题。
③深化题目含义,发人深省。 (出示幻灯片)
微型小说特点三、 (巧)构思巧妙,出人意料(出示幻灯片)
四、拓展延伸,同启爱心之“窗”
同学们刚刚大家的表现很好,现在,当我们快要离开病房时,让我们一起来关心这位病
人。我建议每一位同学写一句话或一段话给他,希望他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也能走出狭隘的自
我,看到美好的风景。
要求:先思考,再动笔写,然后再进行交流。(学生读出自己的话语)
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非常富有哲理性,富有感染力。这些话是送给这位病人的,
也是送给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我们并非圣人,我们也会迷失自己,所以我们常常需要洗涤
心灵,充实心灵,美化心灵。
微型小说特点四、(理)立意新颖,富含哲理(出示幻灯片) 打开心窗:
同学们,生活中,如果你与同学产生矛盾,如何打开心灵之窗呢?目的是什么?(共同学习)
如果你与老师产生隔阂,又如何解开呢?(共同成长)
如果你与家长发生争执,你又如何化解呢?(共创美好明天)
如果你进入社会,如何打开社会之窗,与人交往呢?
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
当你面对心灵抉择的时候:请记起这一扇小小的窗户―――
生齐读:
它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
它让我们看到了心灵的选择,
它让我们懂得了只有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才能浇灌出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
才能幻化出充满生机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之景。
师读:
打开窗户,阳光不止一种颜色。让我们在生活中,用至仁、至善、至美的心灵,
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美丽的风景,把他送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五、作业布置:(选择其一)
1,奇思妙想编故事
《窗》这个故事的结尾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光秃秃的一堵墙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
和感慨。这时,假如一个新的病人住进了这个病房,这扇窗下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
大家发挥想象,续编故事,要尽可能做到合理,有创意。
2,推荐文章:阅读欧亨利的《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故事梗概)
华盛顿广场西边的格林威治村房租低廉,街道横七竖八,便于躲债,这里住着贫穷的
人们。一幢楼的底层住着一位老画家贝尔曼,他穷愁潦倒,性格孤傲,艺术上失意。三楼住
着两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女画家——苏艾和琼珊。秋天里,琼珊患了肺炎,贫病交加,医治
无望。她躺在床上,透过窗口,看到空荡、阴沉的院子里,一株根已枯萎的常春藤,在深秋
的寒风中,藤上的叶子差不多都吹落了,只剩下几根藤枝依附在破墙上。琼珊一片片地数着
藤叶,看着它飘落,沮丧极了。她想到自己生命之树的叶片也正往下落,她认定最后一片叶
子落地之时,便是她生命的终结之日。同患肺炎的老贝尔曼从苏艾那里知道此情况后,在一
个风雨交加、凄冷的夜晚,艰难爬上墙,画了一片永不会坠落的藤叶。琼珊在这不落的藤叶
的感召下,重获生的信念,病愈活了下来,但是老贝尔曼却因受凉病重去世,他用自己的生
命绘出了毕生的杰作——最后的一片叶子。
生活中美与丑,善与恶的例子有很多,请根据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的启示,
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
附板书设计:
窗
泰格特
善良 自私
对
靠窗病人 不靠窗病人
心灵之窗
比
高尚 冷酷
惩恶扬善 坚守理想(梦想)
3.积累含有“窗”的名言或古诗词。
例: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 李商隐《夜雨寄北》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唐 杜甫《绝句》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北朝民歌《木兰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意大利达芬奇
半窗图画梅花月,一枕波涛柳树风。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