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材料作文的授课设计

字数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话题作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话题作文教学设计

训练重点:

一:训练创新思辩能力。

二:写议论文,材料充实,有说服力。

教学过程:

(一)、引言:人生的漫漫长路,无非是几个重要的选则点,甚至偶然的一次不同的选择,就会决定不同的人生。选择就意味着取舍,有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择就要勇敢的放弃,不过只要是忠于心灵的选择,就要永远无怨无悔。

(二)、引出作文题目——话题“取舍的智慧”

你向往山居的清净,就必须放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的成功,就必须放弃安逸闲散的生活……,生活要求我们学会争取,也得放弃。

请以“取舍的智慧”为话题,写一“有人选择做人民的公仆,为民请命,受到人民的爱戴。”

例:“有人选择两袖清风,为民谋利,得到心灵的富足。有人选择一视同仁,秉公执法,得到灵魂的升华。有人选择淡泊名利,兢兢业业,这一生别无遗憾。

从反面:“有人选择做金钱的奴仆,纸醉金迷,丢弃了做人的尊严。”

有人选择投机钻营,贪得无厌,丧失了心灵的宁静。

有人选择醉生梦死,沽名钓誉,消耗时间,浪费生命。

通过仿写句式要求学生确定写作范围。

3、教师用孟子的话做总结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移

②舍生而取义

(四)、立意(确定全文中心)

1、审题“取舍的智慧”,你觉得选择取舍有哪些智慧(学生回答列举)

A、放弃要有勇气B、决心和果敢C、讲究方法

D.勇于放弃的原因

2、确定文章写作内容及中心

(五)、写作思路开拓(生讨论)

明确:可写选择的智慧,也可写放弃的美丽

A、选择逆境(恶劣环境中存在生命,有魅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心灵选择(选择做一个真诚的人,你赢得尊重)

(选择大心,可受天下之善)

(选择恒久,可善天下之事)

(选择上进心,可得成功之事)

C、选择与放弃(选择辉煌,放弃冷清;选择成功,放弃懒散;选择远方,放弃眼前)

D、选择需要正确定位(十字路口)

E、“放弃也是一种美丽”,“在放弃中学会生活”,“放弃也是一种幸福”

(六)、选择材料

1、“勇于放弃”:例如赵武灵王舍弃旧制度提创胡服骑射,最终创下名垂青史的千秋伟业

选择:包拯选择大义灭情,班固选择投笔从戎,鲁迅选择弃医从文,钱学森选择义返祖国,雷锋选择助人为乐,孔繁森选择支援西藏……

2、名人名言

在天才和情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美(爱因斯坦)

(七)、指导后学生当堂作文

杨秀娥

【篇二】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牵动内心的声音”材料作文写作指导(高三教案设计)

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张飞50630778@qq.com

【原题再现】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不要写成诗歌)。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千万种声音中,能触动内心世界的,必定是使我感受最深的声音。

这道题立意不难,任何一种或几种声音,只要与“真正牵动……内心深处的”声音相关就行,从正、反、实、虚各个角度立意均可。

1、捕捉材料中信息(关键词)的限制:今天、声音、一种、牵动你内心深处的、你

审题的关键词是“真正牵动……内心深处的声音”,“声音”引入文章要表达的对象,“牵动”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而“牵动你内心深处”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需要突出的主旨。“声音”可以是自然的,可以是社会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或艺术的等等。文章重在表达牵动的过程:即为什么牵动,怎样牵动。整没有看到“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这一关键性提示语。

2、假大空的声音:妈妈的骂声,如“快去做作业”……呼吁“宇宙和平”、陆游临死前的叹息声……

3、写成了“那句话,牵动你内心深处”。与声音无关。

4、若即若离:硬贴题签。写一个故事,写“助人”“自强”“关爱”等,与“声音牵动你内心深处”关系不大。最后贴上“声音牵动你内心深处”。

5、写几个片段,光写“声音没写牵动”缺乏内在联系,几个片段中,有的不属于声音的范畴。再比如写一个人的故事,结尾听到路边的鸟鸣,于是来个“声音牵中心不明:

6、罗列几种声音,自然界的、生活的、艺术的、但材料散乱无序,不知在表达什么主旨——缺乏一种立意的指向。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内容庞杂,能把听到的所有声音都堆在一由于缺乏对题旨的把握,缺乏真材实料,缺失审美情趣,为文时往往借助贴标签来回应标题。其实,考生未必感受到某种“牵动”,语言干涩,硬着头皮说“牵动”。文章应当有些激情,或者辅以适当的议论。胡编乱造,必然虚情假意。

8、入题太慢:文题的关键字眼“牵动”“声音”千呼万唤始出来,更有甚者,千呼万唤不出来。我们在写考场作文时要直奔主题,决不“架床叠屋”(无论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适用),开缺少牵动体验的过程(品味美的过程正是表达真切细腻的情感过程)。缺少对牵动的内涵的点化或分析。对牵动,只停留在感知的阶段,不能升华。

【写作素材】

自己最熟悉的声音:校园的声音、家庭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声音等。

(一)校园的声音。

1、老师上课时神采飞扬的讲解及抑扬顿挫的语调,让我终身难忘,更让我体味到老师的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精神。

2、老师循循善诱的批评教导声,如雨露般滋润着我茁壮成长。同学的鼓励声,给我勇气和自信。

3、我的特异功能——听声知人。由走路、说话声判断出声音的主人,可见友情的融洽与醇美。

4、同窗的梦呓。同窗平素酷爱绿装,军训时,更是梦语不断。这让我感受到了同窗处处以军人自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家庭的声音。

父母的叹息声鞭笞着我永不停息;父母的脚步声散发着浓浓的亲情;父母的叮嘱声绵延着厚重如山的关怀。

(三)与自己兴趣爱好有关的声音。

1、听《好大一棵树》的感受。我希望自己能像树一样,做一个在风雨中昂起头,冰雪压不服,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的人。当自己失败不自信时,从《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自己》等音乐声中,找回了前进的勇气。

2、赛场上观众为运动员欢呼呐喊的声音,令我热血沸腾并激励着自己勇往直前。

3、从自己的呼吸声中,感受到“逝者如斯夫”的紧迫并警醒自己时不我与。

(四)自然界的声音。

1、雨敲石板发出的叮咚声引人沉浸在“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温柔与“夜阑卧听风吹雨”的悲壮等美丽意境中,从而让人洗去心灵的污浊,升华思想。

2、黄河波涛滚滚,撞击两岸的气壮山河之声让人感受到拼搏的壮美。

3、冰雪融化、燕子泥喃、蜜蜂嗡嗡、小麦拔节、小草的萌动等春天的声音告示着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莫负大好时光。

【优秀习作】

故乡的唤鸭声

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高一(2)班沈浩

或许你陶醉于细雨落泥板那份声音的婉转与惆怅;

或许你迷恋于秋风扫落叶那份声音的霸气与彻底;

或许你赏心于微浪拍古船那份声音的厚重与底蕴;

但是,我却最爱故乡的唤鸭声,最爱那份淳朴的旋律与回忆……

我是在一个充满诗意的水乡长大的,门前门后都是碧波荡漾的荷花塘。家家户户都响起了唤鸭声,唤鸭进笼。每在晚饭之前,奶奶往门口一站,对着鸭儿的天堂“咯咯,咯咯……”地唤起鸭子。这呼唤声,高低起伏,没有文字的修饰,舌头不停地在口腔翻动,幻化成一个个跳动的音符。那声音不似秦腔粗犷豪放,而似黄梅调婉转悠扬。而此时鸭儿却如同听了魔咒一般,再清澈的水,再肥嫩的鱼虾,也阻挡不了它们“回家”的脚步。有时,我会调皮地过去拽它们的毛,想逮住它们,但它们机灵地四处逃散。此时,奶奶便要我进屋,然后“咯咯,咯咯”地唤起鸭子,鸭儿们就又乖乖地回来了。我再出去时,奶奶已经逮住一只雪白的鸭,我抚摸着它那细软的额头,柔顺的绒毛。依稀记得袅袅炊烟下奶奶如银丝的鬓发。

然而家家户户一同唤鸭就不一样了。吃罢晚饭,平日寂静秀美的村庄一下响起了各家的唤鸭声,音调高低不同,此起彼伏。有尖细刺耳的嗓门,也有不紧不慢、舒缓的音色。东边的刚落,西边却又响起。有的拖着长音,余音袅袅,似与另一头的人打招呼。各种各样的唤鸭声在河畔、苇叶、家家户户传来传去。回音夹杂在一起,你却感受不到繁冗与喧闹。搬一把摇椅,靠在门口。晚风吹拂苇叶,波浪轻拍古船。闭上眼睛,聆听世界,我只想把时间和空间定格在那里,定格在这生我养我的美丽故乡。

漫长的学业让我离故乡越来越远。外面响起了知鸟的鸣叫,又是一年暑假来临。爷爷打来电话,问我回不回来,我分明听到爷爷渴盼的语气,但爸爸妈妈却让我留下来学习。突然,电话那头传来那无比熟悉的音律,勾起了我那童年最纯真的记忆:荷花塘、古船、鸭儿们,还有那垂老的奶奶。电话那头奶奶的呼唤,令我幡然醒悟。我就像一只在水塘里嬉戏而忘记回家的鸭儿——不要再迷恋清澈的水和肥嫩的鱼虾,不要让唤鸭人为你而着急。我应该回家了。

于是,我踏上了归乡的列车。傍晚,点点斜阳,洒下余晖,将寂静的山村映照得温暖而又敞亮。荷塘旁,一老一少,一高一矮,和着一阵阵唤鸭声,绘成一幅最牵动人心的画面。

【点评】

文章以“故乡的唤鸭声”为题,点明写作对象,引发读者阅读兴趣,拟题巧妙。开张飞)

父亲的笛声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的,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著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晃悠。父亲很疼我这个惟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日暮时分,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他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惟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他为我吹了十多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能产生如此强烈地共鸣!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而父亲的笛声则是我的心魂。

【点评】

小作者以笛声为线索行文,而又把父爱熔铸于笛声之中:年少时爱父亲,其笛声最美;年龄稍长时厌父亲,吹笛被看作“不务正业”;到外地求学时复苏了爱父的情感,其笛声与我的心产生强烈的共鸣。笛声始终牵动着“我”的内心深处,“是我的心魂”。这笛声,其实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笛声了,而是如山般深沉的父爱的象征。

细节描写生动传神、耐人寻味,是本文的突出特点。小作者仅用“用粗糙的手捏我的脸蛋”“兀自傻呵呵地笑”“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等几个细节,便把“父亲”的质朴、憨厚、隐忍、痴心的形象勾勒出来了。全文结构严谨,语言清新,文采斐然,意境优美,真情款款,富有乡村风味。掩卷思之,令人回味无穷。

【篇三】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材料作文教案

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某城市电视台做了一档“测试”市民素质的节目:记者化装成报贩,在闹市街口卖报,凡来买报者都多找他五角钱。隐藏在暗处的摄像机则秘密拍摄。“测试”结果分三类:第一类,接过钱看也不看,放进口袋就走;第二类,发现多找钱了,眼神慌乱、表情紧张,或迟疑或匆忙地走掉;第三类,把多找的钱退了回来。凡是退钱的,记者便告知其原委,并且送一个“福娃”表示奖励。一个小时之内,只有三个人退钱,退回钱的人,在被告知真相后只是笑笑,接受奖品后就离去了。记者对市民的素质“深表忧虑”。

审题提示:故事性的材料,有的是要你来评判的人物或事件,审题的任务,就是要分清是非,做出褒贬。材料中没有某种固定的哲理,但你评判褒贬时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

1、不要因小失大

开头:当报贩多找你五角钱时,当你捡到过路人丢失的东西时,当诱惑在你面前晃动时,你是否想过,你的决定将会反映出你的素质,将会影响到你的人生?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迷惑,而丢弃最宝贵的东西,不要因小失大。

1、不要因小失大,让利益蒙蔽你的良心。(正反对比:捡到钱据为己有与捡到钱交还失主;合法经营与制假贩假)

2、不要因小失大,让物质俘虏你的自尊。(点例成段:朱自清拒绝美国物质救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苏武拒绝匈奴王的赏赐)

3、不要因小失大,让诱惑夺走你的灵魂。(正反对比:姚明和王郅志,钱学森和某些为优厚待遇而拒绝回国的科学家)

结尾:在我们自己身上,有着许许多多无价的宝物,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我们千万不要被眼前的一点点诱惑所俘虏,而丢弃了自己最美丽最宝贵的东西。不要因小失大。

2、提升素质,刻不容缓

开头:当报贩“不小心”多找了五角钱时,有人看也不看就走,有人则表情慌乱地离开,即使那些把五角钱归还回来的成功通过测验的人们,也对这个素质测试不以为然。可见,提升国民素质,刻不容缓。

1、个人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这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国民素质的高低,体现这个国家文明发展的程度。提升素质,刻不容缓。(举例:京骂、比赛场上的嘘声、争抢公交车座位,在外国旅游时看到“不要乱扔垃圾”的中文提示,这些不文明的现象正体现了我国国民素质的缺陷。个人素质提高了,待人接物也更加成熟;国民素质提高了,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分别举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吕蒙;和谐社会的建立。)

2、我们每个人需要用知识充实自己,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哲理;诗文举例;彩线串珠:怎样从小事做起)

3、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提升国民素质。只有国家重视,整个国民素质才会有大的提升。(日本注重教育和礼仪、新加坡用严厉的法律处罚不文明的行为;我国正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希望这次活动能提升国民素质。)

结尾:提升国民素质,关系着个人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提升素质,刻不容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3、素质深处的忧虑

开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却孕育出了一个怪胎:经济发展走上坡路的同时,市民素质滞后了。人民不禁疑惑,难道发展的代价是素质的倒退?这些物欲横流的都市,向素质发出了深切的呼唤。(结合材料中提供的例子)

1、个人的素质、修养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立足的“无形身份证”。(阐述素质的重要性,引用孔子、孟子、荀子关于素质培养的名言)

2、也许人们都意识到了素质的重要性,然而表现却不怎么令人满意。(举例说明市民素质低。例如:肆意践踏草地,破坏公共电话等。公共场所竖立的警示牌从侧面说明了市民素质令人担忧)

3、今年来推出的素质教育是一大进步,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从社会、学校、个人的角度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提出建议。)

结尾:在经济和科技齐头并进的今天,素质也不应该落伍。全民行动起来,用高素质撑起中华民族的这片蓝天。

4、人性的份量(高三7班 佚名)

开头:如果你在买报后发现了这多找的五角钱,你会怎么做呢?你是心存侥幸,紧张匆忙地把钱收起,还是理所当然地退回去呢?不管你怎么做,你的做法都会掂量出你人性的分量。

1、以诚实为砝码,增加你人性的分量。(就像那个退钱的人一样,晏殊是诚实的,他参加进士考试,晏殊坦言十天前写过这篇文章。丁肇中是诚实的:不知道的,你绝对不能说知道。那个退钱的人,正是知道多找的钱是绝对不能要的,而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所具有的别人没有的人格力量。)

2、若只想着贪小便宜,人性的分量往往会被削减。为了那五角钱,他们弄得神情慌张,心情紧张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中透视出他们的素质。“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仪,廉耻不立。我们只有做到知荣知耻,才能增加人性的分量。)

3、如果每一个人都以诚实、知耻作为自己的砝码,以正确的荣辱观为标准,人性就更能散发光芒,社会也会更美好和谐。(分析社会其他现象)

结尾:这区区五角钱,不仅透视出人性的分量,也透视出知荣辱才能提高素质、共创和谐的道理。

5、关于市民素质的思考(高三7班 佚名)

开头:某电视台采用卖报者多找五角钱的做法,对市民素质进行了一次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有些人接过钱就离开了,有些人发现多找钱了,神色慌张地离开了。一个小时内,只有三人回来退钱。如此现象,不得不让人忧虑。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小城市的个别现象,而是千万个城市的“共性”。提高国民素质是新时代面临的严峻的问题。

1、市民素质较低植根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列举我们日常看到的不文明行为,谈社会对市民素质的重视程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拿走多找的钱变得理所淡然、理直气壮)

2、市民素质较低和先进教育制度不无关系。(先进教育制度下尽管强调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依然存在,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应试教育才是主流。我们强调社会实践、贡献社会,却忽略了很多基本的文明行为。)

3、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采取相应的行动,为时未晚。(为迎接奥运,北京有了“排队日”,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

结尾:提高国民素质不可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每个人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相信我们很快可以看到努力的成果。

6、诚信“贬值”(高三16班 林震川)

开头:如今中国经济好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经“奔6”了,人们的腰包也鼓了。但令人深思的是,某些人诚信却贬值了,甚至,连五毛钱都不值了。

1、诚信的贬值,由来已久。(举例:“大头奶粉”、假药加大米等“自杀套餐”、购物时买卖双方怀疑的眼神。)

2、但是,为什么我们可以一直对自己和社会那贬值的诚信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分析原因)①人固有的求利心理驱使,以及被骗怕了的心理;②社会整体氛围影响;③法制上的缺陷、“保护伞”的存在。

3、眼看诚信的价值一跌再跌,我们应该做点什么?①首先从自身做起,以信立身,诚对他人;②再者,呼吁社会重视诚信。(假设说理)

结尾:国家很大程度上只能对经济进行调控,所以对诚信调控还得靠我们自己。让我们扼住这个人性的“缺口”,让中华民族的诚信得以“升值”。

2013年高考全国各省市作文试题解析

新课标(I)

材料: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却发现宝石上有条裂缝,如果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站出来,并完美切割出两块宝石。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

特点:寓意型 多角度 当下色彩

解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绘就的美好蓝图,如何变成共同行动、化为生动现实?人民在期待,世界在关注。今年的高考题恰恰呼应了这个时代主题,我们生逢伟大的时代,不就是材料中说的得到了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吗?为什么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因为他们虽然拥有足够的经验但是因而也有更多的顾虑,反而是年轻工匠勇敢站出来,并完美切割出两块宝石。为什么年轻工匠经验不足,却能做成大事,因为和没有经验比起来没有勇气,没有担当,没有实干,更加可怕,经验是在勇于担当,勇于实干中产生和不断完善的。不敢负责、不愿担当,不去实干就是有再丰富的经验都是纸上谈兵,空谈发展。因此,勇于担当,勇于实干,应该是这次作文的立意核心。审题立意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尤其是老雕刻家最后的话。

立意角度有二:老雕刻家的话和钻石。从老雕刻家的角度立意,可以围绕“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成功来自勇气”、“成功既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做事需心无旁骛,无所畏惧”等切入;从钻石的角度立意,则可以从“瑕疵不足畏,改变成就美”、“要勇于改变自我”、“与过去决裂,勇于做新的自己”等角度切入。当然,从第一个角度切入是中心立意,也最容易写作。

新课标大纲版(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云南 河北 海南吉林)II

材料: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特点:多则材料 贴近现实 有提示语

解析:

今年作文材料更贴近现实,从试题材料看,此题在形式上选取了四则材料,通过梳理材料的层次,我们就可以抓住材料的中心立意,这次作文的核心立意是在材料的第四段。也就是同学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上,遇事多为他人着想,这样同学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遇事多为他人着想,才能得到他人的帮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中学生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好的做法,更是当今社会处理各种问题的一剂良药。

写作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审准命题意图,试题材料的第四段提供了核心立意,意在提示考生处理好学生关系,不同的人,会有很大的差异,但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二是开篇点明题意,开头是考场作文的起点部分,也是阅卷老师重点看的所在,所以要开门见山,用简要的语言,把自己对处理同学关系的独特看法,放在开头,使阅卷者眼前一亮。三是美化文章结构,高考作文一定要重视文章层次的安排,设计层次的最好方法是围绕中心论点,设计分论点,让分论点统领各个自然段,共同完成对中心论点的表达。

大纲卷

材料:4月29日, 尚先生手机落在出租车上,他随后拨打了该手机,但对方接通后又挂掉,尚先生又发信息过去,表示愿意花2000元“买”回手机,一个小时后,收到回复,对方愿意归还手机,见面后才发现,捡到手机的是一个年轻人,尚先生要酬谢对方,年轻人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开了。

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个年轻人,年轻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手机,但是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信息,发现机主刚刚给芦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我也要像尚先生一样,多一份爱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特点:多角度(两者关系) 贴近现实

解析:

从命题提供的材料内容来看,材料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社会现实。捡到手机的人本来要见利忘义,却因别人的爱心举动所感染,主动放弃索要2000元酬金,对此,考生可围绕义与利、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的关系,真诚和善良的积极意义等角度立意即为扣题。文章体裁可选用议论文、记叙文、小品、书信等各种样式。材料内涵紧扣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社会正能量的热门话题,延续了近年来“关注生活,感悟人生”的主题,体现了古人一贯提倡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行文准则。 北京卷

材料: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是什么?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者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和文学家关于手机的不同看法引发你什么样的想象和思考?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

特点:高度 深刻

解析:

一、爱迪生于文内是跑龙套的小人物。命题既气度恢弘,又贴近学生实际。命题整体上是要求学生基于科学的迅猛发展之于人类社会的种种深刻变化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有关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思考,可以说是个世界性的整个人类普遍关注的大问题。2013年的北京

卷,出手高,立意远,气度恢弘,引领时代。但这样的大问题,如何让所有的考生都能感受得到并且有话可说。这在命题上既是难点也是靓点。命题者巧妙地抓住了“手机”。手机是科学日新月异发展的一个象征与代表。用“手机”切入,让所有考生既感觉到有“点”可抓,有无损于命题的内在高度与写作的宽广领域。考生于文中可就“手机”的问题谈,也可超越“手机”,借助自我熟悉的或者更有感悟的其它“象征”来谈。科学与人文的复杂关系,借助“手机”,在命题中进行了很巧妙的沟通与展现。威名赫赫、妇孺皆知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于文内,不过是个跑龙套的小人物罢了。

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命题为考生提供了各具所长的平台与空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熟悉科学的,可围绕着科学本身的丰富和新奇来谈。关注人文的考生,可就科学带给人类的深刻影响与巨大改变来谈。当然,也可将二者交织在一起来谈。一位考生在文中谈的是科学家的人文素养,论点非常有高度且具有个性特征。

三、潜在地下的洪流与巨涛。可贬可褒,题目自由。在科学家与文学家的对话中,科学家主要强调的是:科学迅猛发展。“丰富的功能”和“感到新奇”,这样的措辞,是命题者的匠心所在。命题者用看似平易浅近但实际上却是“殚精竭虑”的词句,表达了对科学本身发展尽量中性的态度。“丰富的功能”与“感到新奇”不一定就好,也可以说既好也不好。文学家的表述,则更为“高妙”,他其实只是指出了思维的路径——“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文学家其实是没有“态度”,不置褒贬的。命题者的这些努力,就为考生提供了表达自我的重要支持。命题者极力要做到的不干涉考生自己的相关价值判断。命题者的努力与奋争,是潜在地下的洪流与巨涛。

四、以启将来。北京卷借助命题,也彰显与昭示出自我的品格与追求。它将深刻的预示着未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基本且重要的规律:高考作文不应该是政治提法的简单图解,高考作文应该基于热点又超越热点。命题者让科学家与文学家展开对话,这非常明显,不久前杨振宁先生、莫言先生的相关对话一定是触发命题灵感的重要依据与凭借。但考生于试前是否知道并关注过两位先生的对话,其实于他的写作没有丝毫影响。关注过,不一定就能写好本文;未关注过,也照样挥洒成篇。我想说的是,其实关注不关注杨振宁与莫言两位对话倒好像对本次考试影响不大,但倘若读过刘震云先生的《手机》,起码看过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或许倒更有灵感。生活自在笔下。对今后的考生而言,清爽的精神与活泼的心灵,是今后备考的灵丹与妙药。但此一点,只可与会心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大气成熟,北京高度,是我们对北京卷今后作文命题的进一步期待。

3、2013四川卷

材料: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是看看书、打打球,想些问题、做些事情,画一下画。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特点:辩证思维

解析:

强调注重生活技能“今年的作文题,引导学子从‘存在、生活、生命’层面辩证思考,通过‘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让考生领悟‘稳中求变’和‘变中求稳’的生活道理。”省教育考试院特邀四川省教学名师导师评卷说。对“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不平衡的生活”的思考和思辨等等,能充分体现出对考生健康阳光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积极的价值观的引导和重视。成都树德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李政说:作为新课改之后的首轮高考,作文题目是“过一个平衡的生活”,注重学生平时生活方面的技能锻炼。例如作文中说的种树、养花等等,都强调学生不仅仅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更要注重生活中的技能锻炼,“这次作文题目体现得非常好。

【篇四】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2016年高考专题复习《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2016年高考专题复习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第四中学 陈锐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材料作文的常见病症。

2. 探索归纳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3. 要求学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

4. 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5. 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

能力目标

考试中能准确审题立意。

教学重点:

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

教学难点:

归纳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一、 故事导入:

宋徽宗时期,京城的画院每年都要招收一名画师。这一年,主考官出了一个画题《深山藏古寺》,画院以“深山藏古寺”这一句古诗为题来考应试者。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经过层层筛选之后,画院招收的这名画师将在最后几个人中产生。

画师一: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基本符合题意)

画师二: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符合题意)

画师三: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准—深—新)

那位聪明的画家巧于构思,发挥了想象能力,选择了老和尚挑水的角度,就使画面含蓄,能启发别人的联想。写作跟作画一样,仔细审题,选择新颖的表现角度,巧妙地构思是十分重要的。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1. 关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2. 什么是审题立意?

文章符合题意,关键在行文前的审题立意。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立意,就是确立主题思想。审题是立意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结果,立意好不好,关键是审题。审题不清,就会“南辕北辙”。所以,审题立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

写材料作文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炼出符合命题意图的明确的论点。很多考生提炼不出明确的论点,因而议论往往失去中心;有些考生论点虽明确,却不能紧扣所给材料,不符合命题意图,也就是说,不是最佳立意。这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文章的质量。

3. 审材常见病症

联系本班学生实际,展示一些学生审题不准的作文,小结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常见病症。

(1)脱离材料,随意而为

(2)笼统含混,泛泛而谈

(3)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抓现象而弃本质

4. 审清题意三原则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1)整体性原则: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三、结合练习,探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

(课前分发练习材料,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上合作探究)

(1)学生分组讨论

(2)组长将本组有代表性的立意写于黑板上

(3)各组间互评

(4)老师分析小结

【材料1】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小结: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板书 :(一) 抓关键句

【材料2】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

儿子与父亲之间是一种特别的关系,作为他的同学给他写信,要劝导、教育他懂得孝敬父母。这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的矛盾关系,不要在“花销紧”要节约方面大做文章。

小结: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板书 :(二)辨明关系

【材料3】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于是,他去向一位长者求教。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说:“那只大雁是放哨的,我们管它叫雁奴。它只要一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向雁群报警,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难。但是,我们有办法,你现在故意惊动雁奴再潜伏不动。”年轻人照着做了,雁奴发现年轻人后立即向同伴发出警告。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讯后纷纷出逃,但没有发现什么危险。于是,它们又飞回了原地。长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终于,有几只以为受骗的大雁向雁奴发动了攻击。如此再三,几乎所有的大雁都以为雁奴是谎报军情,纷纷把不满发泄在了它身上–可怜的雁奴被啄得伤痕累累。“现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长者提醒道。于是,年轻人大摇大摆地走进芦苇地。雁奴虽然瞧在眼里,但它已经懒得再管了。年轻人举起了枪""

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

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年轻人、长者、雁奴和雁群。审题时,学生可以舍弃年轻人和长者这两个次要人物,从雁奴和雁群的关系入手确定如下立意。

(1)从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轻易误解忠诚的人,因为被误解的人因此会放弃忠诚。

(2)从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诚被误解后该怎么办呢?是坚持到底,还是放弃忠诚,这是对忠诚的真正考验。

小结: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板书 : (三)舍次求主

【材料4】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

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怪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敢于怀疑、敢于大胆创新等,就明显偏离题意。

小结: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板书 : (四)情感倾向

【材料5】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

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小结: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多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板书 : (五)提炼中心

【材料6】①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21就着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

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小结:

从提供材料本身入手,寻求相似事件和对立事件。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由表及里,挖掘其内涵。 板书 : (六)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四、课堂总结

总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上面的几种方法不是孤立运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每则材料都可从多个角度分析立意,然后再选择最佳角度构思作文。

五、布置作业

根据下面材料内容,自选角度审题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犹太有句名言,叫做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他就把豆子拿回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不好卖,那么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而如果豆苗再卖不出去,索性移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这不是更大的收获吗?

练习提示:由犹太的这句名言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生。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的征途上,你会遇到困难,遇到挫折,遇到失败,成为一粒卖不出去的豆子。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是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还是努力改变自己,锲而不舍地前进?如果你放弃了,那么这粒豆子也就永远

消失了,如果你能锲而不舍,无数的机遇也就随时可能光顾。所以,有时挫折与机遇是并存的,就看你能不能把握。写这篇文章时,最好能举出有说服力的实例,使之有理有据。

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准确审题立意

(1)确定立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篇五】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材料作文教案

文学与传媒学院2013级汉文专业

《语文微格教学》报告书

【篇六】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一、教学目标:

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作文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学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2)熟练运用审题立意步骤和方法。

3.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材料。

2.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学习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方法。

(二)研习新课

1.何谓“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使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 材料作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材料:作文所依据的文字信息。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指令:作文所遵循的规则要求。

材料的类型:

1、故事型——梗概、片断、寓言""

2、论说型——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3、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4、情景型——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2.那么,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探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步骤。

3.请同学们看篇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这则材料,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

这则材料中主要描写三个对象:乌鸦、牧羊人、小孩 。

乌鸦的行为:模仿老鹰抓小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行为:对乌鸦的行为进行了评价,说它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的行为:也是对乌鸦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它是一只挺可爱的鸟。

(3)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她的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

(4)“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这只是乌鸦被抓住的表面原因,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分析乌鸦被抓住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同样是抓小羊,老鹰抓小羊为什么不被抓,而乌鸦却被抓住了?

因为老鹰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翅膀,快速的飞翔速度,而这一切乌鸦都不具备,但他却盲目(机械)地模仿、照搬,这是造成它被抓住的本质

(5)面对乌鸦的这一行为和结果,牧羊人和孩子分别作出了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对乌鸦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肯定,肯定了什么?否定,否定了什么?

牧羊人,否定。否定的是乌鸦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模仿的行为。

孩子,肯定。肯定的是乌鸦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的精神。

(6)你怎样看待乌鸦的行为?你认为乌鸦的模仿是对还是错?请具体说明理由。

(7)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分别从乌鸦、牧羊人、孩子这三个角度去立意,可以提出怎样的观点?(讨论,自由发言)

①知人难,知己更难;

②要考虑自身条件(要量力而行);

③摆正自己的位置

④要有自知之明;

⑤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

⑥要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

(8)总结:

回头看看,我们刚才是通过哪些步骤,运用那些方法来确定这些立意的:

首先,我们抓住(寻找)材料中描写的主要对象,确定了立意的角度有三个:乌鸦、牧羊人、孩子(一般说来,材料中有几件事或几个人物,就可以从几个角度去立意);其次我们抓住了能够表明描写对象思想倾向的语句,运用由结果追溯原因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材料,从中“悟”出道理,确定立意。这正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板书)

4.学以致用(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

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阅读这则材料,思考

(1)这则材料有哪几个描写的对象?

(2)这些描写对象有哪些行为?

(3)这些行为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4)从不同的行为和结果中,你确定了什么立意?请将你的立意写在卷子上。 老人 在子女的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长远的眼光

年轻人一味关心爱护有可能会贻误被关爱者的一生

胡杨树一定要夯实基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般说来,较为优秀的立意是指那些立意较为新颖、认识问题较为深刻的立意

5.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步骤和运用因果推导确定立意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种方法,并将她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

6.作业:

就以下材料写议论文,请你从不同角度审题立意,拟三个写作中心。

经过艰难的谈判,美国的约瑟先生终于和中国长江医疗器械厂的厂长达成协议,约定在第二天签订引进“大输液管”生产线的合同。会后,厂长邀请约瑟到车间去看一看。车间井然有序,约瑟边走边赞许地点头。走着走着,厂长突然觉得嗓子里像有上百条小虫在爬,不由咳了一声,在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连忙用鞋底擦去,油漆的地面留下了一片痰渍。约瑟看后,一言不发,掉头便走。

第二天一早,翻译敲开了厂长家的门,递给他一封约瑟的信,信中说:“尊敬的厂长先生,我十分钦佩您的才智和精明,但您在车间里吐痰的一幕使我彻夜难眠。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生产的是用来治病的输液皮条。贵国有句谚语: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否则,上帝会惩罚我的……”

(1)从厂长角度,可以立意:要全面提高企业领导的素质。

(2)从约瑟角度,可以立意:就是要有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

(3)从整个事件角度,可以立意:改革开放,也要注意“软件”。

【篇七】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材料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写作过程是一个修改完善的过程,一个思维认识过程。

2、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

3、将教师展示的写作过程内化为学生的写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和方法

1、《飞吧!鸽子》的初稿、修改稿和定稿分发材料及三稿幻灯片。

2、朗读、例谈、练习。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引言

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写作文的过程很迷茫,作文写完了就完事了,连自己的大作是怎样“拼凑”出来的都不清楚,因此,自己作文写得怎样?是否存在问题都不得而知,接下来的“发言权”就交给了老师,很少有修改作文的习惯,但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文章修改主要是作者自己的事,语文老师千万不要越俎代疱。”因此,我将给学生展示一次我写作文的过程,以期让大家对怎样从材料到作文的过程有所认识和启发,希望能对大家的作文有所帮助。

(二)选材

1、学生谈自己作文前选材的实例。

2、《飞吧!鸽子》的选材过程。

在写作指导课上,我对学生说:前两天,我决定为大家写一篇示范作文,写什么呢?于是我打开记忆的仓库,在里面搜索近期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件,搜索着、搜索着,我忽然想到前不久,班上两位女生在寝室里捉到一只鸽子,有的同学要求放掉,有的同学要求留下,在难于决定时,找到我,征求我的意见,后来,我建议把这只鸽子放飞了。我觉得这件事虽然小,但有意义,值得一写,正可以“小题大做”,于是我就决定写这件事情,这样作文的第一步“选材”便完成了。

(三)朗读

接下来,我给学生展示三份作文稿件,对大家说:我写成这篇小作文,可以说是三易其稿,经过了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也展示了我写作这篇文章的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下面我为大家读一遍最后的定稿。边读边作适当的说明和提示。

读完后,联系初稿、修改稿、定稿,引导学生了解整个写作的思维过程,也就是从构思到成文的过程。首先须要大家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远有杜甫“吟定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典故,近如鲁迅、矛盾、巴金、老舍,哪一个是“提笔立就,搁笔定稿”的呢?作文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认识,再认识,不断修改,再修改的过程,谁能不改就写成好文章呢,我要给大家展示的也就是一个修改完善的过程。

(四)评析

1、学生比较三稿,找出几处修改实例,并试着分析修改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评析《飞吧!鸽子》的写作过程。

这篇作文的“进化”过程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题目的三次更换。这篇作文最初用的题目是“感悟放飞”,内容准备写放飞鸽子这件事情给我的一些感想和启发。行文后到第二稿时,就改成了“让爱跟你一起飞”,意为我们给予鸽子的爱,让它同鸽子一样,飞过村庄,飞过田野,飞向大自然,进而扩展为人类对自然的热爱。但之后又将“爱”换成“心”改为“让心跟你一起飞”,表现放飞者对鸽子的关切、挂念和美好祝愿。在第三稿中,最后将题目改为“飞吧!鸽子”我觉得这个标题更简洁、更能表

现人物的某种情感。题为文眼,在标题上多花些心思,文章就会多些阅读魅力。对这三个标题我不能说是否选用恰当,但这告诉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除非是命题作文,其它的自由作文,或限材料作文时,都有必要拟一个比较醒目、新颖、考究的题目,它相当于一篇文章的头衔,应当响亮一点。

【篇八】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材料作文的命题意图和形式,确定写作范围。

②善于利用科学的阅读思维方法和辨证的思想方法,寻找审题立意的突破口,确定立意角度。 ③结合材料中的引言提示和具体要求(任务驱动),联想所给材料与自己认知的关联,做到立意新颖深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习,明确立意对学生思想品质和思想观念提出的要求,注重平时的积累和思考。 ②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和辨证的思想方法审题、立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提高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克服材料作文的畏难情绪,提高写作兴趣。 ②让学生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自觉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③让学生注意培养正确的三观,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重难点

1、会用科学的阅读思维方法,准确立意,避免偏题、离题。 2、学会用辨证思想方法正确审题,立意深刻、有创意。 三、教学策略

联系生活、结合高考真题,通过回忆、讨论分析、合作探究、写作训练等环节完成教学。 四、 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1节课

一、导语

好的文章不但是生活情景的再现,带给人情的熏陶,更给人理的思考。理性思考,是情感的进一步升华,使作文流动着智慧。

高考作文已经确立了“开放、灵活、包容、多元”的评价原则,把“思想、真实、朴实、创新、规范”作为高考优秀作文的标准。写作文时能表达出自己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写出情感,写出个性,写出理性的思考,就是有“思想”。文章要有思想,需要正确和准确的审题立意。要做到正确的立意“文章的思想格调要高”就是要要体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高考作文的思想性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学生作文

1、老张有个儿子,老张拼命地抓他学习,稍有退步,老张便对他拳打脚踢,说,你不好好念书,就只能回来养猪;老王有个儿子,调皮捣蛋,不交试卷还出口成脏,伙同小伙伴们把老师暴打一顿,

回家后,老王摸摸儿子的头,说,好样的,真够种,读书有个毛用,明天我给你5个亿,你去投资个上市公司玩玩。出现这种情况,你千万不要惊讶,只因为老张的儿子是个穷二代,老王的儿子是个富二代。

2、老张的儿子是一个学霸,认真得一塌糊涂,熬得头发都不剩几根了,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终于考了高分,98分,差点满分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最终他被高考唰地打了一巴掌,狗带了;老王的儿子是一个学渣,愚蠢得一塌糊涂,有一次下流星雨他许愿想变聪明些,流星雨居然变成了烟花,吓得一个劲儿往回蹿,他最终考了61分,正在为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头疼。出现这种情况,你千万不要惊讶,只因为老张是江苏人,安徽人;老王是北京人,上海人。

3、老张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名校毕业,非常有才华;小女儿三流大专,差点没毕业。两人同时去应聘,结果大女儿名落孙山,回家自打耳光;小女儿一路绿灯,当上总经理秘书。出现这种情况,你千万不要惊讶,只因为大女儿明明不能用长相吃饭,还妄想用才华;小女儿直接可以用D罩杯的胸吃饭,这个看脸(胸)的社会,还谈个毛才华。 (二)高考作文评分 这三篇作文的0分

(三)0分作文的原因和启示

立意不准确,完全偏题,不符合作文命题意图,本题让大家思考“只重视分数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教育是全方位的”也可以谈“鼓励和批评”,不论哪一种立意,都要思考教育的目的上什么?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着些根本性的问题。这是“现象和本质”关系问题。 思想趣味低下,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金钱至上,读书无用论)(抱怨社会,愤青)(社会立足不要才华,靠美色,人生观低俗、价值观低下)

启示:平时要注意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正确的三观,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学会阅读,准确立意

(一)常用阅读分析材料作文方法 1、找准关键词 2、抓住关键句

3、分析比喻、象征义 4、提炼材料中心 1、找准关键词

作文材料一般都有一个核心话题,围绕这个核心话题,命题者有时会给出提示语,规定思考的方向,我们要找准关键的提示词。 真题呈现

全国Ⅱ 语文素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⑴问:核心话题是什么? 明确:语文素养

⑵问:与这个话题相关的核心提示词是什么? 明确:(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

⑶问:针对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理由?

明确:四个角度立意①通过课堂有效教学提高语文素养,②通过课外大量阅读提高语文素养,③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提高语文素养,④综合前三者,或其中的两者 ⑷问:拟一个你满意的作文标题。 参考答案:“阅读如一路灯火,照亮人生黑暗” 2、抓住关键句

作文材料在表达式有不同的形式,叙事是基础,议论是重点,

要善于抓住材料体现的情感倾向句,

态度褒贬句和观点暗示句。 真题呈现

浙江 虚拟与现实

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①找准材料的关键句

明确: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 ②如何理解这句话

当你认识了解世界的时候,它处于虚拟状态,当你做出选择时,它就成为你真实的世界。网络把世界变小了,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③如何审题立意?

选择拥抱,刻意远离,保持适当距离,都可以行文写作。 ④拟一个立意准确的标题 虚拟又真实,你准备好了吗 3、分析比喻义

材料作文常常借助生动、形象的故事或者可闻可见、可触可感的事物来说理,我们要善于发掘出材料的比喻义、象征义。 真题呈现

山东 人生行囊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⑴问:核心话题是什么? 明确:行囊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⑵问:材料从什么角度介绍此话题的? 明确:行囊内物品的作用

⑶问:材料用什么方式表达信息的? 明确:叙事兼比喻说理 ⑷问:如何立意? 明确:“行囊”指的是人生道路,“行囊”里有用、无用的东西,就是学生们在人生路上拥有的爱好、品德、智慧、理想等等。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⑸问:拟一个你满意的作文标题

准备好你的人生行囊 行囊有备,人生不慌 4、提炼材料中心

有些材料关键词、关键句都不明确,需要整体关照,归纳、概括、提炼中心。 真题呈现天津 青春阅读

2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鼓劲圣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①问:这道作文题命题方式是怎样的? 明确:材料+提示+任务 ②材料提供了哪些主要信息?

明确:网络时代阅读便利,借助多媒体阅读形声色兼具、生动有趣,阅读方式多样,传统、现代均可。

③重点语句是什么?

明确: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 ④材料指向的中心是什么? 阅读方式,个性化阅读 ⑤审题立意上有何思考?

围绕“阅读方式”设题,可以反思自身的阅读行为,可写传统的书本阅读,也可写时尚的网络阅读;可写精读的深入,也可写速读的实用;可写传统阅读方式的局限,也可以反思快餐式阅读的不足;还可以写自己在阅读方式选择上的心得或困惑…… ⑥拟一个切题的标题 网络阅读,青春飞扬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以2016年高考题为例,着重从材料阅读技巧:抓关键词、关键句、提炼中心、理解比喻象征义的角度,审题立意,力求达到立意的准确。 五、审题立意练习——要求符合题意(准确)

1、阅读下面的材料,准确审题立意,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2、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3、阅读下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准确立意,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

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第2节课

一、 导语:

上节课我们强调了高考作文的思想性以及用阅读的思维抓关键词、关键句、理解比喻义,提炼中心来审题,达到立意准确的要求;这节课我们我们要借助辨证法来审题,使立意深刻、有新意。 二、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 1、主要内容

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主要包含: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量变与质变 矛盾分析法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2、分析材料作文常用到的辨证法 ⑴联系观 ⑵发展观 ⑶实质与核心 ⑷创新与进步 ⑸矛盾辨证统一

四、利用辩证法思想来分析材料,达到审题立意深刻、有创新的目的。 ⑴联系观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不是孤立的,这些联系的因素相互作用。 真题呈现

上海 评价他人

27.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①问:评价他人与哪些因素有关? 明确:网络生活 言论自由 生活方式多样 道德文化多元 法制不健全 社会主流价值认同度低 人性的某些缺陷放大

②问:当前的文化社会生态评价他人的主要利弊是什么?

明确:利己:言论自由,彰显个性,利人:正确评价促使他人成功,获得及时愉悦;不足:自己的评价收诸多条件限制可能不公正、不客观,甚至损害他人权益。 ③问:利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该如何日审题立意? 明确:“就题目本身来说,两个元素还是比较明显的,一是“评论”,二是“他人”,但是要写好还是有难度。可以积极评价他人健康生活,可以利用社会道德法制社会价值观评价他人,评价他人要遵纪守法,也可以就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关系展开评价。 ④问:这个作文题容易出现的审题立意毛病

明确:过度张扬个性,评价片面、观点绝对、论据失真、论证错误

⑵发展观

事物的发展的,看待事物不能用静止的眼观,要看到将来它的发展。 真题呈现 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神奇的书签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①问:你了解“老腔”吗?这个题材书不熟悉?

明确:这是陕西华阴的一种古老的说唱艺术,粗犷、质朴、接地气,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透露出强大的生命力,《白鹿原上奏响的一支老腔》阅读题有相关信息,作为2016年春晚节目演出。总的来说,还是不熟悉。

②问:老腔是个什么范畴事物,它和我们生活的连结点在哪里? 明确:传统文化,连接点:旧曲唱新声,反映新的时代生活 ③问:用什么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 明确:发展观

④问:如何审题立意?

明确:1)老腔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2)当前的现实,要继承传统文化,没有好的环境(继承传统文化不能给人带来直接丰厚的眼前利益),怎么办?眼光要长远,要看到未来(发展观),经验证明,很多古老的传统的东西,在它以后发展的某个阶段,为人类社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3)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要把传统文化和现实结合起来,“旧瓶装新酒”,它更有生命力。 ⑤问:拟一个立意深刻的标题。

参考答案:铿锵老调吼出时代心声 ⑶实质与核心

事物有表象,也一定有形成这个表象的原因、实质,看待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全国I分数观

18.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⑴问:这个漫画反映什么现象? 明确:重视考试分数

⑵问: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实质是什么?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社会竞争压力,家长重视教育,重视分数,片面追求分数,形成了教育的畸形;

⑶问:针对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理由?

①学生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分数,学生学习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有了退步,仍受到家长的惩罚;学生成绩尽管起点较低,但有了进步,也受到家长的奖赏。虽然同样受到奖赏或惩罚,但两个学生的分数差异很大,这反映了家长对学生学习分数的态度。

②学生家长的态度,其实反映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1)批判唯分数论。2)批判教育目标功利短视。3)批判教育评价单一。4)批判教育方法简单粗暴。5)批判教育重智轻德。

③从更抽象的角度,这也反映了目前社会上对进步、退步的态度。正确、全面对待一个人的成绩、表现,谈如何教育孩子,谈如何对待进步与退步,也可以谈奖励与惩罚的激励手段;也可以局部立意,谈对追求完美的看法,对及格意识的认识,等等。 ⑷问:拟一个你满意的作文标题。

勿以点点沉浮论英雄 进步与退步 巴掌之吻 教育之痛 “唯分数论”之殇 ⑷创新与进步

社会是在不断地创新中发展的,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是我国新形势下对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真题呈现

全国Ⅲ 创业共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经历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有关部分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⑴问:核心话题是什么? 共同致富

⑵问:与此话题相关的关键句是什么?

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创新) 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合作、规范、诚信) 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创新)

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和谐、共享) ⑶问:针对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理由?

促成小羽成功的因素很多,可以就某一方面立意,可以综合立意,也可以突出主要原因兼顾次要原因。譬如,从创新的角度切入,可以统率诚信、规则、合作、共享等因素。 ⑷问:拟一个你满意的作文标题。 单独立意示例①创新,成功永久的动力②创新永无止境③独享与共享④独富不如众富⑤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⑥社会责任,家国情怀⑦远见与胸襟拓展创新之路 ⑸矛盾辨证统一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看待事物不能片面、绝对,要全面。 真题呈现

江苏 长话短说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①问:材料里有几对矛盾?

明确:有话——无话,长——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话则短——无话则长 ②问:根据材料指向的重点是哪一组矛盾? 明确:有话则短——无话则长 ③问:体现了什么精神?

明确:个性的彰显,创新意识的闪现 ④如何立意?

明确: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是通常思维,也是惯性思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是彰显个性、创新。可以从正面解读其展现个性的独特魅力,也能从反面显示出其怪异的取向,还可以从个性独特与个性怪异两方面辩证分析。也可以从常规思维和创新思维两个方面辩证分析。 ⑤拟一个立意深刻的标题

“个性的尾巴不要翘的太高”“创新与守规”

五、小结:本节课我们用辩证法分析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有联系观、发展观、实质与核心、创新与进步、矛盾辨证统一,这些方法的运用不是单独孤立的,为了让自己看待问题更全面、准确、深刻,几种方法要同时运用。例如2016年全国I卷作文,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数背后是家长

的教育观,可以用联系的观点,分数和哪些因素有关,社会竞争对教育的重视,重视教育但观点错误,没有抓住教育的主要矛盾。这样审题立意就深刻得多,也具有创新。 六、执牛耳

1、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分析】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2、【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3、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分析】多角度入手: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材料作文教学设计 材料作文的授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