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第一篇、基层反映高龄农民工问题亟待关注
基层反映另类污染亟待关注
基层反映高龄农民工生存问题亟待关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的农民工总量,从2009年的22978万人到2014年的27395万人,农民工总量以平均3.59%的速度逐年增长。然而,50岁以上农民工从2009年2803万人到2012年的3969万人,其绝对数量以12.32%的速度,占农民工总数的比重以
7.39%的速度保持增长。农民工群体高龄化趋势引发的问题正在逐渐显现。
一是高龄农民工就业难问题逐渐凸显。改革开放初期到城市打工的青壮年农民工,现在已经普遍年近半百。据统计,目前我国“4050”(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农民工,约占农民工总量的40%左右,超过1亿人。由于年龄大、缺技能,再加上文化水平较低,他们找工作越来越难,只能选择那些工作条件差、工资收入低、年轻人不爱干的行业,而且因为怕被辞退,工资福利、休假等合法权利都难以得到保障。虽然近几年许多地方出现“招工难”现象,但企业在招工条件上对“35岁以下”的硬性要求也是一个客观因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科所的一项调查显示,“18—35岁”,这几乎成为企业招聘普工的通用准则,有的企业甚至要求“低于28岁”,实在招不到人,最
多放宽标准到40岁。
二是高龄农民工劳动权益难以保障。高龄农民工大多从事的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建筑行业和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农民工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一直较高,据2012年数据显示,建筑业超过75%,服务业达到60.8%。超过半数没有签合同,而处于高龄群体的农民工,劳动权益更难以保障,导致他们很难享受到工伤保险。虽然近年来,欠薪情况逐渐减少,但是农民工缴纳五险的比例普遍偏低,比例最高的工伤保险也参保不足25%。
三是高龄农民工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根据重庆开县某打工村的调查就显示,全村300多名50岁以上的农民工中,仅有1人由用人单位缴纳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余人到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只能领取80元/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查显示,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2年的59.3%,农民工平均年龄也有34岁,上升到37.3岁。随着高龄农民工逐渐丧失劳动能力,这一群体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第二篇、基层反映: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现象亟待关注
基层反映另类污染亟待关注
基层反映: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现象亟待关注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最大的农药使用国,一直采用以化肥、农药的高投入的方式来实现农产品的高产出。为此,政府出台了很多激励农民使用农药化肥的措施,例如化肥农药进口基本上免除关税,对支农企业实行政策优惠,对化肥农药的销售实行价格补贴与价格控制以保证农民买得起,对农民种粮实行化肥奖励等。但这些措施的使用都不可避免地带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且直接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品质。我国化肥使用量达4124万吨,平均施用量高达400公斤/公顷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每年农药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有1.36亿亩农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农药污染。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一、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由于农田过量施用的化肥不能被作物有效吸收利用会导致土壤板结,作物体内部分物质转化合成受阻,使农产品品质降低。超量使用化肥使果蔬生长性状低劣,并且容易腐烂,不宜存放。 二、导致粮食和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过量使用化肥极易使庄稼倒伏,导致粮食减产;过量使用化肥还容易发生病虫害。使用过量的氮肥,会使庄稼抗病虫害能力减弱,从而增加防虫害的农药用量。 三、对水源、环境的危害。过度施肥、滥用农药会导致水污染。内地部分地区水源污染已致使牛羊牲口绝育,癌症发病率猛增。同时,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特别是除草剂,经常引起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四、浪费大量紧缺资源。而且每年化肥生产消耗大量的 1
石油和高品质磷矿石。我国每年生产和消费的化肥量超过4 500万吨,而全国氮肥利用率仅有30%左右。如果合理使用化肥,就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的状况。
为此,基层建议:
一、提高对合理施用化肥的认识。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和其他媒介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合理施用化肥的重要性。并从法律层面规范化肥、农药的施用,酝酿出台关于土壤防止的相关法律规定。
二、减少对氮肥行业的补贴。可在维持现有粮食产量水平的前提下,在合理施用化肥的基础上,设定减少氮肥施用量的总目标,逐步增加减少的数量。同时,可改变补贴方式的单一模式,将更多补贴投入培训等其他工作。 三、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向广大农民普及科学施肥的理念和技术。加强和完善配方施肥中的各项技术措施,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同时,要增加有机肥在配方施肥中的比重。
四、加强对农村科技人才的培训。撤消农技推广人员兼负的农资任务,而让其集中精力搞好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加大对他们的技术培训力度和科技投入,为农业科技推广拔尖人才提供必要的农业实用技术和推广基地、实验基地。 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利用沼气生产中的沼渣和沼液这些有机肥。同时,国家要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以鼓励农民的生态农业实践,使生态农业得以广泛地发展,让广大农民从中得到实惠。
2
第三篇、基层反映:安全帽存在安全隐患亟待关注
基层反映另类污染亟待关注
基层反映:安全帽“超期服役”亟待关注 当前很多企业员工不清楚安全帽有保质期,企业主只关注劳动者是否佩戴安全帽,而对于安全帽的使用细节不甚关注。安全帽存在的隐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层反映另类污染亟待关注
首先是安全帽超期服役。根据安全帽国家标准强制标准规定,安全帽从制造完成日计算,塑料安全帽的使用期限最长为3年、玻璃钢安全帽的使用期限为2.5年。到期后使用单位必须到有关部门进行抽查测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否则应立即报废。然而实际上,作业现场安全帽超期使用的现象极为普遍,甚至在无限期使用,企业对此也不闻不问。安全帽长期超期使用,其外壳材料易老化脆裂,抗冲击性能、耐穿刺性能、侧向刚性、电绝缘性和阻燃性都会大大降低,起不到对劳动者应有的防护作用。
其次安全帽质量不过关。部分生产企业采用废旧塑料制造安全帽,伪劣安全帽充斥劳保市场。部分安全帽缺少某几项永久性标志:包括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制造年、月;生产合格证和验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
再次员工安全佩戴意识差,不注重养护。有的把它拎在手里当手提袋装东西;有的当小凳子坐;还有的即使戴着安全帽,也仅仅是将其放在头上,连扣也不系。安全帽的适合存放温度为-10至+50℃,应摆放在透风干燥处,并避免接触火(热)源和侵蚀性物质,以免影响其正常使用寿命。
意见建议:基层反映另类污染亟待关注
一是思想先行,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并使其准确掌握佩戴要领和养护方法。
二是让强有力的监管贯穿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严厉打击违法生产企业,对于贪图便宜购买廉价安全帽供员工使用的企业主进行罚款处理,增加其违规成本。打击假冒伪劣和违法经营行为的同时,把好市场主体入门关,从源头上避免伪劣安全帽进入市场。
三是使用安全工具检测仪定期对在用安全帽进行检测,在测试时为安全帽建立档案资料,做好标识,使其健康状况有据可查。经检测对不合格的安全帽应报废销毁。
四是对于新发放的安全帽采取实名制领取安全帽,明确配置与回收的责任主体,建立安全帽的配置与回收时间表,对到期的安全帽严格按责任主体进行回收,加强回收监管,避免过期安全帽的流失到市场中去。
(周蕊蕊 张彬)
第四篇、基层反映放学时间成堵车时间亟待关注
基层反映另类污染亟待关注
基层反映放学时间成堵车时间亟待关注
近日,有网友在河北网络问政平台上投诉称,任重完全小学和景州联小,到放学时间很多家长把车停在校门口机动车道上,造成时段性交通堵塞。
下午四点半左右,笔者来到景州联小,虽然还没到放学时间,但学校门前的非机动车道上已经停放了不少车,马路上私家车更是排起了长龙,占据了马路两侧的车道,其他机动车只能从中间的一个车道通行。待放学时间一到,学生从学校一涌而出,霎时间,人在车阵中谨慎行走,车在人潮中缓慢前行,原本宽敞的马路变得拥挤不堪,存在着安全隐患。笔者又到任重完小和第二中学的放学时间实地查看了一下,其情况有过而无不及。
笔者在网络查看相关报道,发现在放学时间成堵车时间的应经在每个城市出现,家长和过往司机以及周围居民都无可奈何。家长无奈的说:“孩子小,自己回家很不放心,只能接、送。学校附近有停车场就好了。”另外一个家长说:“现在有些家长素质也不行,见空隙就闯,完全不顾及交通规则和别人的安全,不懂得礼让。” 通过调查走访,面对放学时间成堵车时间问题基层建议:一是错峰放学。将一个学校不同年级放学时间错开半个小时左右,同时教育家长按点接学生。二是交管部门在学校周围多划定停车位,教育家长规范停车。同时交管部门定点派警员到学校周围疏导交通。三是开放学校周围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允许家长在放学时间段免费停放。
第五篇、基层反映:当前被征地农民思想存在的新问题亟待关注
基层反映另类污染亟待关注
基层反映:当前被征地农民思想存在的新问题亟待关注
随着大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农民向市民化转变、农村向社区化发展、产业向非农化调整,对原有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居住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同样对被征地农民子女的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被征地农民思想存在的新问题亟待关注。
一、当前被征地农民思想存在的问题基层反映另类污染亟待关注
一是劳动观念薄弱。根据调查反馈,被调查者中绝大部分是没有从事过农耕劳动,很大一部分甚至在家里从未或很少做家务。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劳动观念是极淡漠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自觉性也是极差的,与该年龄段的农村青少年儿童应拥有的实际劳动观念严重不符。
二是思想自私自利。该群体青少年儿童普遍存在自私自利的倾向,行动动机往往是首先考虑到自身利益和好处。其具体表现有:缺乏服务群众,帮助他人的意识。帮助别人或者服务群众的动机起点很大部分是“对自己有好处”缺乏无私贡献的精神。同时,缺乏集体主义思想,凡事先考虑到个人利益优先,甚至是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三是价值观念扭曲。最让人担忧的一个趋势是形成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当地农村独特的区位优势,使许多村的农民仅仅依靠
租地收入就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而不用再去辛苦劳碌的工作,每天沉迷于打麻将,扑克等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其子女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耳濡目染下,并造成价值观念的扭曲。
四是思考深度不足,思维方式落后。由于父母和周围其他亲戚较多都是农村群众,客观上知识水平不高,平时生活中关注国家大事和其他深度性问题的机会和空间并不多,在这种特殊的成长环境下,青少年儿童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局面:自身落后的成长环境氛围下的思考深度和思维方式与现代社会对个体思想深度和思维方式的更高要求的矛盾。
五是非观念不强。当前的部分农村地区,出租私房现象普遍,外来人口集聚,社会治安情况不理想,偷盗、打架及治安纠纷频发。在大环境影响下,农村被征地未成年人的是非观念薄弱,如对违法犯罪行为漠视,对外来民工和外来同学冷漠。同时,该群体没有形成对违法犯罪行为的理性认识和深刻反感。
这上述种种都可以被归纳为农村被征地子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扭曲和错位。
二、改变农村被征地农民思想建议
一是加强对被征地农民上岗和再就业培训。建议有关部门要针对农民的自身知识文化构成和兴趣爱好特长等情况,加强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合作,积极开展实用性强,培训周期短,成本合理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尤其要转变其就业观念。同时,努力增加为被征地农民介绍工作岗位的数量和质量,让农民更愿意、更基层反映另类污染亟待关注
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改变其无所事事、终日在家无所事事的局面。
二是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已进入“信息大爆炸”的现代社会,各种知识和资讯高度发达,更新换代周期短,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媒体所宣传发布的信息良莠不齐,对于没有发展好完整人格和正确是非观念得青少年儿童而言,劣质的不良的信息危害性是极其严重的。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当前农村地区和城郊结合部地段、农村中小学校周边的“黑网吧”,在农村中小学生中提倡绿色上网和文明上网、健康上网,防止各种消极、落后、不良的信息腐蚀侵害被征地农民。
三是推进城乡农民交流互助。建议以推进农村城市化为契机,大力组织探索开展不同项目不同类型的农民互助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城乡融合项目,不断强化城乡间的交流和对话,促进实现农村被征地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帮助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城市化”改造。
罕台镇 杨波
第六篇、基层反映“用工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亟待关注
基层反映另类污染亟待关注
基层反映“用工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亟待关注
近几年,“用工荒”现象不断蔓延。今年以来,一些传统劳务输出大省也出现了用工短缺现象,不仅技工明显供不应求,普通工人也大范围短缺。同时,“用工荒”呈现结构性、不对称状况:农民工短缺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年轻劳动力短缺与“4050”人员就业难并存,生产一线蓝领工人短缺与白领就业难并存。“用工荒”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更加明显,具有行业、地域集中性;大量中小企业严重缺工,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用工成本大幅上升。 “用工荒”现象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原因:一是劳动力总量供求格局在改变,农村富余劳动力明显减少。二是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发展机会、文化生活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三是中西部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加速,而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过慢,导致低端劳动力需求增大。四是农民工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较收益差距在逐步缩小,而生活成本差距和幸福感差距越来越大,大量农民工选择就地就业创业。五是一些企业存在薪酬待遇低、发展前途不确定、管理不到位、对员工合法权益保护不够、公共服务缺位等问题,加剧了农民工流失。六是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不够,而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对技工的需求却迅速增加。
对于“用工荒”,应高度重视、妥善应对,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契机。基层建议:一是加快推进发展战略转变。实施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战略,通过机器替代人工降低用工依赖。加强管理创新,通过优化作业流程和标准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企业价值链,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提高经济效益应对用工成本提高。改变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竞争战略,更加注重品牌、品质和创新,实施差异化战略和集约型发展,以企业联盟形式进行竞争合作。三是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增强员工归属感,减少员工流失。改善员工薪酬福利待遇,建立工资增长与通胀挂钩、员工收入与企业绩效联动的机制,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改善工作环境,发展企业文化,满足员工精神需求。重视员工培训,拓宽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用“前途”留人。四是政府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强化农业技术服务,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解决企业技工短缺问题。因地制宜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民工医疗、养老、教育和住房保障等社保待遇。
第七篇、基层反映:工业园区环境问题亟需关注
基层反映另类污染亟待关注
基层反映:工业园区环境问题亟需关注 工业活动高度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但同时也使其成为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使企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应当高度重视。 一是规划选址不合理,环境隐患大。一些工业园区选址未充分考虑本地区实际情况,片面强调地理位臵优势和产业优势,没有与规划相协调。没有清晰定位,未按产业类别分区建设,轻、重工业不分类,轻、重污染企业之间无缓冲,企业之间无法形成循环产业链条;企业环境治理各自为战,给统一治理污染带来很大难度,环境隐患突出。
二是园区管委会和企业环保意识不强,污染问题突出。一些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园区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对园区的环保管理和环保投入则关注不足。为了快速增加投资、 壮大园区,对入园项目不设准入条件、来者不拒,使园区成为高能耗、重污染企业的聚集区和废料废渣的堆存区。为了招商引资,一些地方政府给企业“打保票”,表态能包办行政审批手续;有的鼓励企业“先上车后买票”,在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下, 项目已经建设甚至投产,出现众多“带病”企业。
三是监督管理不到位,环境执法力度弱。一些工业园区
管委会未设臵环保管理机构,即使设立了环保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但受内部体制机制所限,这些环保工作人员“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把主要精力放到发展园区经济上,监督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一些地方政府制定“土政策”,对园区实行挂牌保护,采取出台“宁静日”等措施,限制环保主管部门的执法检查,园区企业可以“放心生产、大胆排污”,从而使企业长期处于环境监管缺位的状态。 基于上述的这些原因,基层如下建议:
一是强化规划环评,优化布局和结构。按照“一体化建设、分层次布局”的原则,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论证工业园区规划与当地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的一致性、相容性;对现有环境问题较多的工业园区进行环境影响现状评估,以治污治散为重点,对空间相近、产业相关、区域条件互补的园区逐步进行撤并整合,对规模小、水平低、分散的园区进行整治,实现产业合理集聚、资源优化组合。园区要有自身的产业定位,入园企业应当服从整体定位。
二是推进循环化改造,提升园区环保水平。本着“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合理构筑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 搭建循环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排放,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园区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绿色管
理能力, 以循环经济理念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基础建设,实现资源能源供应系统、给排水及环保设施等在内的基础设施高效共享。
三是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园区污水收集与处理、固体废物处臵、环境风险防范和事故应急等设施要与园区同步规划、同时建设,与园区企业同步运行; 园区污水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在线监控设施应当采取第三方运营方式,确保其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便于监督考核。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企业应当配套建设必要的污染物(预)处理设施,达到预处理要求后才能进入集中处理设施。完善园区自动环境监控系统,并与园区环保机构和上级环保部门联网,全面掌握企业和园区整体环境情况。 四是严格环境准入,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园区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防控设施不健全、 园区内企业违法排污现象严重的,采取限批措施。根据环境承载力,实行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园区总量控制指标和项目总量指标作为入园项目环评审批的前臵条件。入园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要充分论证园区公共污染防治措施是否满足项目污染物处理的需要,严格规定各项目应自行配套的环保措施。 五是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执法。要理顺管理体制,由地方政府环保主管部门成立园区环保分支机构,独立于园区管委会。创新监管方式,对工业园区开展环境信用评价、环境信息公
开,接受公众监督。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园区内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规定,擅自开工建设、投产以及逃避环境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等行为;采取暂停项目环评审批、挂牌督办、责任追究、向社会公告等办法,督促各方重视园区环保问题, 逐步提高园区环境保护水平。 六是落实环境保护责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干扰。
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培训、集中执法检查等方式贯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落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绿色GDP考核机制,将工业园区的环保设施建设、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效果作为衡量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政府工作和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对有悖于环保法律法规、干扰环境执法的“土政策”进行清理整顿。
第八篇、基层反映:网购乱相孳生“违法犯罪”现象亟待关注。
基层反映另类污染亟待关注
基层反映:网购乱相孳生“违法犯罪”现象亟待关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购物成为当前广泛流行的一种交易方式。然而,不法分子也乘虚而入,将网店视为牟取利益的平台,各种违法犯罪现象不断翻新:(1)侵犯知识产权。针对大众对知名品牌商品喜爱的心理,不法分子在“淘宝”、“易趣”等网络购物网站发布销售广告,低价销售或冒充正品销售仿冒商品,给消费者维权带来很大难度,也严重损害了正规商家的合法权益。
(2)网上传销难治。不法分子打着“投资少、见效快”的幌子,利用人们“渴望高回报”的心理,设局欺骗。甚至有些网络传销组织为了获得更多人信任,打着国外公司的旗号,开设所谓的“外国网站”,诱使群众上当受骗,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也对打击传销提出了新的挑战。(3)非法经营频现。从“淘宝”等网站,我们可以搜索到很多销售香烟、食盐等国家执行专卖制的商品,而各类音像制品更是数不胜数,网民可以直接从网上购买。而相对于实体店,网店的违法行为难以被执法部门发现和查处。(4)网络诈骗出新。网上购物虽然是点对点进行交易,但交易方式与传统的实物交易不同。由于买方对卖方的真实情况不够了解,有的不法分子网上发布有关新产品信息,诱骗买方联系购货,而后编造各种理由要求直接通过银行支付货款或“保证金”,在买方付款后随即失去联系;有的不法分子在“淘宝”等知名网站开设店铺,以低廉的价格吸引眼球,然后发送付款链接,诱使买方按提示操作付款,乘机转走买方账户内存款;有的不法分子
制作相似的“淘宝”、“易趣”等知名网站,误导消费者进入假网站购物,在交易达成、买方付款后伺机将货款转走。类似现象普通消费者很难察觉,极易引发诈骗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