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第一篇 北京模特和外国佬
《2015本地区服装表演现状考察及发展建议》
服装表演随着与现代化服装文化的结合而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服装文化艺术与人体艺术完美结合的最有魅力、最有市场、最有发展潜质的新型艺术。在我国,服装表演有着巨大的市场领域和发展前景,模特们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是集人体、服装、色彩、音乐、气质美的综合、她们始终担当着服装流行趋势的先行,我校设立服装表演专业旨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服装表演人才,为普及和提高我国乃至世界服装表演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范文先生网文章-http://www.suibi8.com 范文先生网 帮您找文章]
模特是青春职业,尽快成名是模特的共同愿望,所以除了自身条件要好外,还要有好的启蒙老师,才能有好的收获。我国模特行业的现状为模特成名提供了极多的机会。一个模特如果按18岁步入模特行业,经半年训练,半年实践,一年后就可以参加比赛,到24岁截止,共有20次以上获得成为名模的机会。这里除每年一次的全国模特之星大赛、上海国际模特邀请赛、大连时装节模特大赛、哈尔滨北方模特大赛外,还有北京、天津、大连、上海、成都等13个省市为参加上海国际模特大赛而在当地电视台举办的选拔赛,当然这之中最有份量的还是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主办的两年一次的中国超级模特大赛。这个大赛的重要性,除因为它与国际超级模特大赛接轨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获得名次的模特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和更多地走向世界、取得与国际上交流的机会。
由于每年都有新人涌现,因此,模特行业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为了争取更多的机会,初上道的模特出场费开价都很低。模特从有一定的知名度开始,其市场应用持久力一般为三四年,长的十年左右。持久力的长短与模特的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有关,它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成名机会和被重用的程度,以及利益、声誉。同时模特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也是著名品牌的商家最注重的,这不仅仅是出于维护企业形象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模特所创造的形象能够使品牌的名字深入人心,那他所能利用的价值就远远地超出了模特行业所能限定的范围。这也是模特行业发展到当今社会所具有的一大特点。
如今,模特的表演风格虽因国籍、文化、教育、个性而有差异,但要求气质、风度达到自然、和谐的目的是相同的,这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向。模特在拍照时,力求在生活化的基础上,不失模特的形象性和展示性。在服装展示中,则增加了情节的表演。这不仅能调节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兴趣,也能起到更直观地展示各种服饰在相应场合的具体形象的作用。另外,在音乐的选择上也巳不再是选强节奏的曲子,而多采用了富有情趣的抒情曲。这也是为了适合人们在紧张工作之后的轻松需要。减缓生活节奏,增加情趣感与轻松感,对于国际性模特在镜头前的表演能力,其要求也更具体、更全面了。现代电视广告要求选用的模特,表现的形象要有连续性,定位要有准确性和方叶胜,尤其是对各种产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要求更加全面。这是模特行业的需求方向和发展方向,是模特训练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目前,国内模特的表演风格可大致分为南派、北派和港派。南派以上海为代表,其表演的要求概括讲为三个字:一要美,二要魅,三要媚。美,是指相貌、举止、形体、化妆及发型要美;魅,主要指气质、风度,要有精神魅力;媚,则要求眼神、表情、动作均要妩媚动人。北派以北京为代表,以法国、意大利模特为原型,突出气质与风度,追求自然、和谐的雕塑感,要求服装的神形统一,在整体形象上洒脱、大方的感觉比较突出。港派是指香港模特时装表演的风格。由于近年来香港贸易发展局在北京、香港组织的服装博览会演出比较多,常参加演出的大陆模特受香港模特编导的影响,表演的风格与大陆不同,其特点是:动作较夸张,形象较随意,追求服装与音乐的整体意境,表演性强,化妆及发型较超前,基本属于艺术性服装的表演形式。
综上所述,我国模特在改革开放十几年后的今天,无论从条件上、观念上以及表演水平上,都已具备了冲进世界模特行业的能力。但从行业角度来看,从整体水平和素质上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对模特的有效管理、知识配备、系统训练以及敬业精神的塑造上。而这些差距则有待于国家市场管理的逐步规范、完善,有待于模特行业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创造出一种环境,一种高追求、高标准、高素质的行业精神,那么,中国模特辉煌于世界的这一天已经为期不远了。
第二篇 北京模特和外国佬
《老外眼中最美亚洲脸 中国女星真的不如日韩?》
老外眼中最美亚洲脸
中国女星真的不如日韩?
中日韩竞争老外眼中最美亚洲脸
《MODE》杂志最近评选出了一份本年度的全球最美100人榜单,不小地冲击了一下时尚头条,原因在于无端冒出的韩国女星Clara(李成敏)位列第二,狠狠压了中国女星们一头。虽说,“美”本无统一的评判标准,但奔着“最美“这个颇有争议和话题性的噱头,近年来已经有无数各色榜单充斥眼球,而其中算得上最权威的则是电影网站TC Candler根据全世界独立评论团体“IndeoendentCritics”的评比所发布的“全球百大最美面孔”,自1990年开始,每年年底都会公布一年度新的榜单。下面我们就来结合这份权威榜单的历年数据来看看,谁是老外的眼里最美的亚洲面孔,而中国女星又真的不如日韩吗?而对于今年即将到来的榜单,你又有什么样的预测?
[page]
TC Candler网站目前可查证到的榜单数据从2008年开始,而汤唯与日本女星久纱野水
萌(Reon Kadena),成为当年榜单上仅有的两张“东方脸”。汤唯在这一年的榜单中拿到了59名的位置,虽然名次不算太前,但是这唯一的一根独苗显得尤其珍贵。2008年,正是汤唯出演《色·戒》之后的一年,虽然当时的汤唯在内地影视圈遭到“封杀”,但这位气质独特的东方美人却成功用美貌折服了老外们。《色·戒》中汤唯穿着旗袍,尽显中国女性的优雅兼具妩媚的古典风情,汤唯不算多立体的五官,却正符合了老外对中国含蓄式美人的喜好。
[page]北京模特和外国佬
汤唯登上榜单之后的两年里,中国女星都没有继续在这份榜单上露脸的机会。直到舒淇冲
进2011年榜单并拿下第29位的名次,才改写了这个“0”的状态。当年日韩女星开始大批冲进榜单,中国女星虽然还是“一枝独秀”,但舒淇这29位的名次可还算结结实实争了口气,突破了“前辈”汤唯的记录。舒淇的美,即便在中国人眼里也不是最为“标致”的那一类。她眼睛不算大,眼距还有些开,长了两片与小小一张脸十分不合衬的厚嘴唇,鼻翼两侧还生了淡淡的雀斑。但是,这样的五官组合在一起却别有一种韵味,连一向爱标致的中国人都被征服,更何况更尊崇美的多样性的老外们呢?
[page]
中国媒体曾经用“谜一样的女人”来称呼朱珠,是的,这个最早一批以“IT girl”之名进入公共视野的女星,无论名字还是脸蛋都眼生的很。当这份全球性的权威榜单上两度出现这么一个中国人的名字,甚至高过刘亦菲和范爷等绝色女星时,很多人才开始去问搜索引擎“朱珠是谁”。对于外媒来说,她除了是客串一些好莱坞电影的中国年轻演员,最为人熟知的身份则是“意甲尤文图斯老板拉普-艾尔坎恩前女友”。朱珠的确拥有高辨识度的长相,嘴唇丰厚,旁边的一颗痣让她更为性感迷人。正中外国人胃口的个性长相,再加上曾经“尤文老板娘”这一身份的影响,在国内似乎很“小众”的朱珠能在榜单上艳压一众中国女星,似乎也有了解释。
[page]
看过中国派出的几位“代表”,我们再来巡礼一下韩国的“代表团”,打头阵的正是我们的“乔妹”。宋慧乔在2010年一举入选“百大最美面孔”第18位,不仅是当年亚洲女星中的最高名次,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进入这份榜单的韩国女星。之后的乔妹就成了这份榜单上的“VIP常驻客户”了,第二年榜单甚至把她排到了第5位,也是史上未有过的好成绩,即使在没有什么作品的低谷时期,乔妹也从来没有跌出过前50。看来这种模样清纯气质温婉的娇小型美人,倒是东西方审美上共同的偏好。
[page]
在中国算不上高知名度的高雅拉,论年纪,还是“90后”妹子一枚;论资历,在影视界的履历并也不算丰厚,甚至都没有用心去打开过国外市场。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高雅拉妹子的确是靠“
颜值”上位这份榜单的。最早加入韩国SM演艺公司的时候,高雅拉就是以选秀大会外貌组冠军的身份出道的,而后也位列美女如云的SM公司“三大美女”之一。单是那双琥珀色的眼睛,就已经是含情脉脉勾人心神,而五官和气质都像是乔妹和郭碧婷的结合体,高贵中不失甜美生动。相信无论从那种眼光来看,高雅拉都是个不折不扣的美人。
[page]
作为曾经韩国女子偶像天团“少女时代”人气最高的成员,Jessica郑秀妍的脸蛋的确在这一群美女中都是最出挑的。2011年初次入选这份榜单的时候,郑秀妍紧跟在乔妹和高雅拉后面,也拿到了45名的不错成绩。而第二年的时候,Jessica竟然奋起直追到了第5名,上升速度令人咋舌,成为了2012年的榜单中名次最高的亚洲女星,把曾经领先于她的两位给稳稳的甩在了后面,并再也没有让她们反超过。虽然特点不算鲜明,但郑秀妍代表着少女时代那种精致不失活力,兼具冷艳热辣的完美偶像形象,超高的人气也不得不让外国人对这群逆天般完美的韩式少女另眼相看吧。
[page]
第三篇 北京模特和外国佬
《老外自曝在中国如何赚钱 被租来撑场面》
老外自曝在中国如何赚钱 被租来撑场面
In China, white people can be rented。
在中国,白人是可以被“租用”的。
For a day, a weekend, a week, up to even a month or two, Chinese companies are willing to pay high prices for fair-faced foreigners to join them as fake employees or business partners。
有些中国公司会愿意高价请一些面相好的白人来冒充他们公司的雇员或者生意伙伴,根据需要“租期”可以是一天、一周甚至一两个月。
Some call it a "Face Job."
这种情况就叫做“面子工程。”
And it is, essentially, all about the age-old Chinese concept of face. To have a few foreigners hanging around means a company has prestige, money and the increasingly crucial connections — real or not — to businesses abroad。
这是中国人一种由来已久的观念观,一个公司里要是有外国人就意味着整个公司有威望、财力雄厚并且“或真或假”的有着外国商贸业务。
"Face, we say in China, is more important than life itself," said Zhang Haihua, author of "Think Like Chinese." "Because Western countries are so developed, people think they are more well off, so people think that if a company can hire foreigners, it must have a lot of money and have very important connections overseas. So when they really want to impress someone, they may roll out a foreigner. Or rent one."
“在中国,面子比生活本生更重要,”《像中国人一样思考》的作者Zhang Haihua说:“因为西方国家经济发达,人们认为西方人更富裕,他们觉得如果一个公司请得起外国雇员的话,那这个公司肯定很有钱并且与海外有着重要联系。所以如果想给人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就可能会请出外国人。没有就干脆租一个。”
Last year, Jonathan Zatkin, an American actor who lives in Beijing, posed as the vice president of an Italian jewelry company that had, allegedly, been in a partnership with a Chinese jewelry chain for a decade。 去年,住在北京的美国演员Jonathan Zatkin曾经就假扮过一家与中国某珠宝连锁店有十几年往来的生意伙伴某意大利珠宝公司的副总。
Zatkin was paid 2,000 yuan (about $300) to fly, along with a couple of Russian models, to a small city in the central province of Henan where he delivered a speech for the grand opening ceremony of a jewelry store there。
Zatkin陪一对俄国模特乘飞机到了河南省的一个小城市,并为那里的珠宝店开幕仪式做了讲话。这次工作让Zatkin赚到了2000人民币(约300美元)。 "I was up on stage with the mayor of the town, and I made a speech about how wonderful it was to work with the company for 10 years and how we were so proud of all of the work they had done for us in China," Zatkin said. ."
“我还和市长站在同一个台上讲过话,大谈和这于这间共事了10年的公司合作有多棒,并为他们在中国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感到自豪。”Zatkin说。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se jobs are simple. 1. Be white. 2. Do not speak any Chinese. 3. Pretend like you just got off of an airplane yesterday。
而这种工作的要求也相当简单。第一,是白人。第二,不说中文。第三,假装自己昨天才下飞机。
Those who go for such gigs tend to be unemployed actors or models, part-time English teachers or other expats looking to earn a few extra bucks. Often they are jobs at a second- or third-tier city, where the presence of pale-faced foreigners is needed to impress local officials。 而通常会干这活的外国人通常是没工作的演员或模特、兼职英语老师或者是其他想赚点外快的外国人。他们的工作范围通常集中在二线或者三线城市,在这种城市中一个外表堂堂的外国人会给当地官员留下比较好的印象。
Companies want a foreign face to go to meetings and conferences or to go to dinners and lunches and smile at the clients and shake people's hands。
这些公司“租用”这些外国人来参加各种会议、餐会、与客户微笑、握手等。
第四篇 北京模特和外国佬
《老外来看厂》
老外来看厂,到底带他看什么?
2016-01-14 焦点商学北京模特和外国佬
老外来看厂方面的东西,大部分工厂都应该已经轻车熟路。但是很多新工厂,新的外贸企业,都容易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向客户展示的时候,完全失去了重点,所展示的未必是客户最看重的,未必是能对最后的成交产生决定性作用的。
有一个问题,客户到底看中什么,很多人说,我们工厂很大,行业里面也算是很有名的,所以我们要着重展示公司形象,企业规模等等,客户真的看中这个方面吗?你是否试探过客户,他到底更注重哪些方面!
我经常会告诉客户,我们工厂不算大,比不了行业的大佬们,这个是否会影响您的决策?客户说,你的公司大小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我看中公司规模,我就不会到中国买了,只要你的产品质量ok,我就会下订单,同样,我也会去考察比你更小的工厂,他们的质量合适,价格合适的话,我可能会选择他们而不是你!
我有个朋友,他们公司非常大,国有企业,总是在跟客户强调,我们的规模多大,产值多大等等,一遍两遍客户还没在意,说多了,客户就会说,不好意思,你公司再大,质量不合格,价格太高,我也不会采购!我不会为你的公司规模买单,我是买产品,除非你能让我知道你的产品真的有别人做不到的优势!
这两个观点基本上可以代表80%的客户(我所接触过的机械,化工,建筑材料方面的用户)的真实想法!
所以,当客户来到了工厂,不论你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重点展示的应该是产品。
客户来到工厂,就会对你的规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你可以稍微介绍几句,说几个数据就一带而过,但是千万不要把这个作为了重点,因为说多了,客户就会觉得,这是在为之后的报高价做准备,而且很多业务员还会补充上几句,大工厂信誉好,质量可靠,小工厂质量没保证什么的,你要知道,客户也可能是小工厂,你说这些,他会怎么想?
产品,是客户最关心的!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让客户看产品的加工过程,流水线生产是如何进行的,每一步都是如何注重细节,如何保证品质。例如化工品需要让客户知道水分含量是如何控制,杂质含量是如何控制,包装时候如何保证重量不出现误差,如何避免包装环节中进入杂质,包装如何能够保证产品不会泄露等等;例如机械,折弯环节如何处理美观,焊接如何处理焊点,保证牢固,哪些环节是一体式设计,哪些是可以拆分设计,等等!这样让客户对你的产品质量首先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把握。北京模特和外国佬
如何让客户看到产品的功能性表现呢?举个例子:
如果是粘合剂,粘合速度是多少,强度是多少,一个实验,立马清晰;如果是饰品,是如何保证美观,如何使用方便,不会褪色,不会伤人等等,找个模特佩带一下就ok;如果是设备,运行起来稳定性如何,如何保证物料节省,电源节省,需要几个人工来操作,从投料到出来成品需要经过的环节如何衔接,运行中发生故障如何处置,等等;当着客户的面一开机,一运行,足矣说明问题!
如果可能的话,让客户看一下样品实验室的表现,很多产品没法给客户看生产流程,没法展现其功能性,可以通过实验室实现。我们通常都是跑到仓库,让客户随机挑选样品,我们去检验,客户想看什么检验,我们能做的都给他做一下,让客户直观的看到最终的检验结果,如果客户愿意,他可以自己上操作台!
如果可以的话,给客户看实际的工程,有些公司是做系统下的一个运行部分,没法单独运行,那么就可以带客户看实际运行工程,国内的就可以,就是为了让客户看看这一部分到底是如何在整个系统中发挥作用,一目了然!
如果上面的你都没有,你至少应该有视频,视频中至少应该有一个在现场谈判的人,是你自己最好,实验视频,运行视频,或者到了国外的调试视频,等等。
如果所有的都没有,你还是别主动约客户来了,因为你约他来,等于为别人把客户约到中国,替别人做嫁衣!
第五篇 北京模特和外国佬
《如何与外国人交流》
在中国的老外们,大多饱经被问了上千遍、无聊而毫无创意的问题的摧残,这里为苦练英语的“大侠”提供8条小技巧。
几个月前,我在乌鲁木齐坐公共汽车,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年青人坐在我前几排座位上。从我上车开始,他就盯着我,过了一站又一站,他仍盯着我。突然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坐在我旁边,用急速的英语,自顾自地开始了让我极其不愉快的交谈。
“你有妻子了吗?”
“你多大年纪了?”
“你曾离开过乌鲁木齐很长时间吧?”
“你住那边的老楼,是吗?”
让我感到尴尬的不是因为处于这样一种谈话氛围中,也不是因他盯着我看了很久,并坐得离我这么近,更不是他问了我很多西方人从来不会问的问题。真正使我感到尴尬的是他对我的行踪很熟悉。很明显他一直在观察我,并至少有一年,这有点让人毛骨悚然。
我很高兴,中国人正努力与我这样的外国人进行接触交流。虽然我在公共汽车上遇到的只是一个极端事件,但我发现,外国人与本地人的最初交谈经常都会归于平谈。
我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是缺乏英语能力,而主要是文化差异。知道说什么和知道在合适地点与时间说很重要。有一些特定短语及话题会提高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正面回应的积极性。我这里想提供有助于与外国人成功交流的8条小技巧。前一半适合任何人与外国人不期而遇的情况,后四条尤其适合中国大学里学习英语的学生。
交流中能让西方人感到轻松自在的通用原则如下:
避免问一些特定的问题
有些问题对中国人来说,第一次见面时问是礼貌,但是对于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却感到不自在,在他们看来这些问题比较特别,甚至觉得有点粗鲁无礼。例如:
你多大了?
你一个月挣多少钱?
你结婚了吗?为什么不结呢?
这些问题在国外是不直接提出来的。事实上,对于前两个问题,在西方即使是关系很亲密的朋友之间也不一定知道确切答案。至于有关婚姻的问题有可能会比较快地提出来,但最
好还是等对方自己主动说,而不是直截了当地询问。
虽然在西方社会问类似问题是不礼貌的,但不用过分担心:绝大多数在中国的西方人,都知道这是文化差异,中国朋友这样问并不是要冒犯你,会一笑了之。不过,若我们选择其它话题,可能会使谈话更容易进行下去。
不要给对方肤浅的赞扬北京模特和外国佬
这个习惯再次体现出了文化差异,你认为礼貌的事情,并不是世界上每一个地方都这么认同。当我第一次与中国朋友用中文交谈时,我经常听到中国朋友说“你真聪明”,“你中文说得真好”。我知道那是出于礼貌的恭维,是向在中国的外国人说的鼓励话。
然而,在西方除了给自己小孩这样的鼓励外,初次见面一般不会直率地、迅速地说出这些恭维话。当类似恭维的话,你每次遇到一个新朋友都听到,而你又知道自己中文能力一点都不好,就完全感觉到这是虚假赞扬了。有时甚至我一句中文还没有说,对方也会说出“你中文真好”。
赞扬别人是件好事,不过要出于真心,如果某件事真的让你印象深刻,你可以赞扬。
作更深入的交谈
在中国我喜欢坐火车旅行。之所以选择火车而不是飞机的主要原因是坐火车可以获得时间更长,范围更广的交谈机会。我对火车有非常好的印象:人们共享食物、相互交谈、互相认识成为朋友。
我最喜欢的是那些有一定深度的谈话。当然两人一开始可能是围绕没有明显个人感情色彩的话题交谈,不过这些话题可以在找到双方共同兴趣点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信息共享的方式提出来。我与在世界各地人们的交谈中,发现人们往往并不是真的在提问,而是自己在做推测。
我给你一个建议,当与来中国旅游的西方人交谈时,不要事先设定问题答案,而应该多一些开放性问题。例如,对方提到他们刚去了新疆,不要问“你去了天池吗?”而是问“你们在新疆去了哪些地方?”不要问“你喜欢中国吗?”可以试着问“到了中国这么多地方,有什么样的感觉?”“对中国哪个地方感觉最好?”“在旅途中遇到什么困难?”等等。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像审问一样提问题。不管选择什么话题,记住交谈要双方有来有往,有相互交流,你从外国人那里获得新信息,同时也要与对方分享自己及所生活地方的信息。
更好地把握交谈的语境和时机
在某些情形下可能更适合与外国人开始交谈。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很有礼貌也很懂得尊重人。但是我也曾看到有一些人一看到外国人或者是说英语的人就会跑上去打断别人,强行与人交谈。
如果你看到一个外国人在城市里迷了路,可能正在兜圈子,或者不时地看地图,那是一个与他交流的好机会。他会非常感激你,不仅仅是你会说几句英文,更重要的是你及时给他提供了帮助。
如果在汽车上或火车上,有个外国人盯着窗户外面,无聊地打发时间,这也绝对是交谈的好机会。
但若对方很明显正在处理事情,就请不要打扰对方了。这个建议可能对许多人来说感到奇怪,因为这是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不过我的确时常遇到不受欢迎的打扰。有许多次我正忙于其它事的时候,被直接走过来的陌生人打断,并仅仅是为了说几句英文而已。
下面的建议是给中国学英语的大学生朋友,他们倾向于多交外国朋友。
作为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大学里学习的我处于一个与众不同的位置,与一个像我一样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谈在大学里是很难得的。作为一个外国人,很自然有学生走过来跟你交谈,或练习一下课上学到的单词,或者是寻求友谊。许多次,学生好像期待的不仅是一次偶遇。很多人第一次遇到我,就向我要电话号码,好像从我们交谈的第一分钟起就成了朋友。
由于我自己也正在学习普通话和维吾尔语,因此我当然能理解交流的重要性。下面我给出的是在大学校园里第一次与外国人交谈时的技巧:
不要太急于表达过多的内容
有许多次,我遇到的人都很想展示他们对于西方文化的熟悉。特别是大学生,他们会立即把国外运动队、电视剧、流行音乐或者是超级模特带到谈话中来。通常这样的确是使谈话继续下去的一个好方法,能在谈话的两个人间建立共同点。
但许多中国朋友忽略了在中国所见到的西方流行文化只是他国流行文化的一小部分,有时这些话题反而会加大距离:
现在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对NBA很熟悉。然而,那并不意味着每个美国人都对篮球有很深的兴趣,或知道所有NBA名星(明星)。
最近几年有一些英文歌,我在中国的每个地方都能听到,如“Casablanca”,“Big, Big Girl”等。但这对于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都挺陌生的,我回国后就从来没听到过。
我发现与我交往最好的人是那些本色的人,他们并没有一见面就立即表现出要到国外大学留学的渴望和对国外流行文化的熟悉,也没有把对方标记为“西方人”,而只是作为一个朋友,就像和本地人交谈一样。
不要太期望寻求持续的联系
我遇到的学生几乎没有人会把第一次谈话作为最后一次谈话。很显然,他们与我交谈的原始目的就是要练习英语。如果这作为一种交换条件我是不会感到受扰的,例如“如果你教我英语的话,我就教你维吾尔语”。但是我很奇怪为什么这么多的人把交往看成了单向的事情,“把你的电话号码给我,你可以教我英语!”没有任何互换条件。
我真的不愿拒绝别人。不过,作为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好几年的外国人,我已有了自己的生活圈,有时会感到我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在中国认识的所有朋友进行交往。
不要过分苛求
如果你所求不多,你我之间可能会更有机会在将来一起聊聊天。如果刚刚认识的朋友不立即向我要电话号码,我的感觉也会好些。
如果我们曾在某个非正式场合聊过,而你希望继续保持联系,很欢迎你告诉我你自己的电话号码。不过,如果我没有给你电话号码,并且当你给我电话号码时我也没有主动告诉你,请不要再询问了。
被要电话号码是外国人经常会遇到的情形。刚刚认识的人要你的电话号码,意味着如果你给他电话号码,只有一面之交的人会打电话来寻求你的帮助或者是消耗你的时间。这并不是说某人值不值得交朋友,而经常是没有时间。遇到这样的情形,直接说“不”有点拉不下面子,但是如果经常接到你没时间应付的电话却会更尴尬。
我觉得对这种情形处理得最好的是一位女子,有一天晚上我和几个朋友在一家饭馆吃饭。她走过来,说道“打扰一下,我已经把名字和电话号码写在这张纸上了。我在旅行社工作,如果你们想在城里转转的话,可以打我的电话。”然后,她转身离开了。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没有任何要求,也没有任何让我感到有压力的期望。说实话,我从未给她打电话,但是却一直保留着她的联系方式。
不要固执
如果外国人对你的提议没有表现出兴趣,就不要固执地坚持你的提议。
我想强调的是许多阻碍与外国人进行成功交流的行为是以表示友好或者是表示感兴趣的形式出现的。
我想了一句开场白,可以在几乎任何情形下使用:“Hi, would you mind if I talked with you for a while?”(你好,你介意我和你交谈一会儿吗?)这句开场白很短,有礼貌,并且会使绝大多数的西方人感到轻松自然,不会让他们有被“逼到绝路”的感觉。除非确实有紧要的事情要做,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回答说“好的”。
最后,衷心希望大家无论什么时候在你的国家遇到外国人时,都能创造一个成功的交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