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葡萄掉果 葡萄掉果怎么办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第一篇 葡萄掉果
《葡萄保花保果技术》

葡萄保花保果技术

一、提高坐果率

这一点主要针对巨峰等易落花落果的四倍体品种而采用,二倍体品种不适用。在花前7—10天叶面喷施1次300倍B9,或亩施25%助壮素40毫升,结合花前整穗、花期摘心,可使坐果率提高20%—60%,促进穗形紧凑美观。

二、增大果粒

首先,花前一周左右要“掐肩去尖”进行整穗,盛花后10天左右及时在3—4天内疏果,特别是四倍体的藤稔、巨峰等,每穗疏后约留35—40粒。再用以吡效隆为主的膨大剂浸2—3秒,稍弹一下果穗以震掉多余药液,一般可使果粒增大20%以上,此是若结合主干枝环剥效果更好。

二倍体欧亚种象绯红、大红球等膨大不明显,有时会出现僵果顿长现象,上色差、糖度下降,不宜采用激素处理。可在盛花期花穗喷布低浓度赤霉素以疏掉一部分果粒,花后环剥主干枝,效果较好。用激素处理后应增加肥水用量,特别是有机肥要用足。葡萄掉果

三、促进早熟

除保持地促成栽培促进果实提早成熟外,可对果树实行“环肃”小手术,早熟效果明显,对比 不处理要提早上色成熟10—15天。时间在浆果第二次迅速膨大末期的6月底到7月上旬,进行主干环状剥皮,宽度3—5mm,环剥口最好用有色胶带包裹,以促进愈合,若结合增糖、增色措施,效果更好。但要注意,旺树效果明显,弱树不明显,有的反而有副作用,导致植株严重衰弱。

四、果实无核化处理

适用品种为巨峰、先锋、京亚、藤稔等。无核化处理的果穗要严格疏穗,在花前一周左右摘去副穗,并剪去果穗基部支穗3—6个,掐掉穗尖,使留下的花穗保留约5—6个支穗。强梢留一个花穗,弱梢全疏去。花前2—3天,用无核灵1号浸沾果穗2—3秒,稍弹一下花穗以震掉多余药液,可破坏种子的形成,产生无核果。由于果实的种子能产生促使果实膨大的内源激素,处理1次无核果较小,因此需补充外源膨大激素以增大果粒,处理时间和方法同上述“增大果粒”一样。葡萄掉果

第二次处理前疏果,疏去内向的果粒及小粒,每穗保留40—50粒。用此方法处理的京亚、巨峰、藤稔等品种无核率可达95%以上,粒重12—15克,最大32克,且着色提前7—10天,果肉变硬脆,糖酸比高,品质风味好,售价远远高于同品种有核果。但处理后的葡萄耐贮性较差。

五、增强果实耐贮性

在浆果膨大后期,用绿芬威3号或4号800—1000倍液喷布葡萄果实及叶面1—2次,可明显提高浆果的耐压性,同时由于抑制了浆果内细胞膜的透性随贮存期延长而加大的趋势,因而可提高葡萄的耐贮运性,改善了品质。

另外为防止葡萄在贮存中脱粒,除在采前半个月内严格控制土壤水分外,可用300—500倍B9喷施果穗,采前两周用60—100ppm青鲜素喷施果穗,可明显防止脱粒,保持果梗新鲜,提高果穗耐贮运性。此外应注意,氮肥施用过多,用乙烯利等催熟的葡萄不耐贮运。

六、防止果实裂果

葡萄裂果主要发生在浆果发软即将成熟时期,因品种不同发生程度不等,裂果原因主要是降雨过多,和土壤中水分急剧变化即暴干暴湿。保持土壤水分稳定,防止果实吸收水分过多是防止裂果的主要措施。对于易裂果的品种,可进行地面覆草、覆膜,若与细水浸灌结合效果更好。果穗套袋或给果穗戴伞(即用塑料片罩在果穗上方)能很好地减少果皮吸水,减轻裂果。

七、果穗套袋

即用专门的果袋或报纸等自制果袋在葡萄坐果稳定后,将果穗全部套上。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减轻病虫害、鸟害造成的损失,减轻裂果发生,还可避免农药污染,使果面洁净,符合无公害果品要求,售价远高于未套袋果,增效显著,要大力提倡。

如能合理地综合运用好上述措施,可明显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具体操作上应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及市场消费特点灵活运用。

第二篇 葡萄掉果
《修剪葡萄发芽出叶结果过程图》

葡萄发芽出叶结果过程图

2014-03-19 14:57:51| 分类: 葡萄|本文转载自我们来一起放牧心灵!《葡萄发芽出叶结果过程(图片)》

葡萄掉果

20140329-0410下图20140417观光园

2014年4月11日星期五

2014

年4月16日星期三:新梢50-80cm居多

葡萄掉果

第三篇 葡萄掉果
《葡萄缩果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葡萄缩果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葡萄缩果病,又名葡萄气灼病、日烧病、日射病等,是近年来在各地发生比较严重的葡萄掉果

葡萄生理性病害,特别是露地栽培葡萄因该病暴发而损失惨重。从各地调查来看,随葡萄园立地条件、品种、栽培模式及肥水管理不同,葡萄缩果病发生情况存在很大差异。

1、病症特点葡萄掉果

果粒生长发育30天左右为该病高发期,果皮下的果肉产生针尖大的褐色麻点,如不继续发展扩大,在果实成熟时肉眼几乎觉察不到,不影响外观。在硬核后期,如褐色麻点迅速发展扩大,就形成病斑。病斑近圆、椭圆或长圆形,大小不等,大病斑可达果粒表面1/3。病斑初时淡褐色,迅速黑变,下陷。病斑有坚硬感,病部下果肉维管束发生木栓化收缩,失水,皮下似有空洞感,但果粒一般不脱落。严重时,一个果粒会发生几个病斑,果粒近一半受害,生长中止。病斑常发生在果粒近果梗的基部或果面中上部。据观察,病斑发生与有无阳光直射有定关系。虽然叶幕下背阴部位、果穗背阴部及套袋果穗上也会发生,但发生率明显降低。

葡萄掉果

2、发病规律

2. 1发病时期。从物候期看,本病在果实硬核中后期集中发生。一般高发期在6月中下旬,至浆果生长进入软化期,即果粒开始第二次迅速生长后不再发生缩果病。 从季节看,该病多发生在初夏高温时节。在梅雨季节,往往在较长期的阴雨天气后突然连续晴天高温,即进入俗称为伏旱天气时最容易发生。高发期与梅雨季节长短及天气变化关系密切。

2.2品种与发病。不管是欧亚种还是欧美杂交种葡萄,均可发生缩果病,尤以欧亚种品种中的红地球发病较重,美人指发病率也很高。巨峰系品种群大都易发病,其中又以巨峰发病最重,藤稔次之。

2.3 生态环境与发病。土壤过湿和干湿度急剧变化是该病的重要诱发因子。通过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的试验表明,硬核期前土壤高湿的发病最重,全期均湿润的略低于前者,全期干燥或硬核期前干燥处理则发病很轻。调查发现,露地栽培葡萄,前期雨水多,土壤湿度大,植株枝叶柔嫩繁茂,雨止后遇高温天,水分大量蒸腾,造成缩果病暴发。在地势低洼地带栽培葡萄,地下水位较高,加之雨水多,土攘水分高,雨止天晴后,极易发生缩果病。硬核后期长期阴雨后突遇高温天气,缩果病发生重。“凉夏”时发生较轻,由此认为,硬核中后期高温是诱发葡萄缩果病的关键因素。

空气干燥程度与发病也有关系。高温往往使空气相对湿度下降,加速了缩果病的发生。在梅雨季节的高温天,由于空气湿度较大,果粒好似浸泡在热的水汽中,向阳面受到光线灼伤,产生日射症状。

光照直射与日射症有一定关系。调查发现,基地土壤湿度大,且避雨棚间间隙过于宽大,又没采取遮阳措施(如遮阳网或副梢叶片或纸片或套袋等),进入高温天后,造成日射病暴发。

2.4栽培管理与发病。凡是葡萄园管理中围沟、腰沟、毛沟不配套,排水不畅,长期积水,土壤过湿,土壤施氮肥过多的葡萄园,缩果病发生就较重,这种园里的葡萄树往往叶面积过大叶组织柔软,叶片气孔关闭机能迟饨,在高温干燥季节会使水分大量散失。地下水位

过高又使根系在浅表的表土层中分布,夏季高温时常同时发生伏旱,造成表土层部分根系(梅 雨后的浮根)死亡,影响了水分的吸收。在果园管理上应采取控水控氮、排水促根等措施,使植株生长健壮。梅雨期后采用土嚷覆革可保持土壤水分均衡,是控制葡萄缩果病的有效措施。

3、防治要点

从病因着手,改善果园的管理,增强枝时的健壮程度,是防止此病的根本。从生产实践情况看,应采取综合防治办法。具体措施如下。

(1) 开深沟降低地下水位,行间沟深要不小于30厘米,四周围沟深度要达到40-60厘米,以改善排水条,深耕改良士壤条件,提高根系的活动能力。

(2) 均衡土攘的水分管理,尤其要避免整个生长季土壤一直处于过湿状态,导致根系活动性减弱。梅雨季节之后,应及时用稻草或秸轩覆盖土攘,厚度10厘米。

(3) 严格控制氮肥,及时夏季修剪,不可放任生长,减少无效叶面积。

(4) 叶面喷施钙肥,常用的有硝酸钙、氨基酸钙等。硝酸钙使用浓度0.4%-0.5%。氨基酸钙含钙量低于硝酸钙,但利用率高,更为安全、有效。在硬核期的前中期使用,可促进葡萄健康生长,预防病害。硬核期之前,根外追施0.1%-0.15硼砂液2-3次,也有利于减少该病发生。

(5) 每年6月初日至7月上旬,在避雨棚的间隙用遮阳网覆盖,可减少阳光直射,或在处理果穗边副梢时保留1-2张副梢叶,或在果穗上盖一纸片,给予果实一定的遮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此病的发生。另外,果穗套袋也可减轻此病的发生。

第四篇 葡萄掉果
《葡萄开始结果时的管理技巧》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葡萄掉果 葡萄掉果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