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关于台湾的诗歌》
关于台湾的诗歌
<<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放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往事
丘逢甲
往事何堪说?征衫血泪斑。
龙归天外雨,鳌没海中山。
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
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
天涯
丘逢甲
天涯断雁少书还,梦入虚无缥缈间。
兵火余生心易碎,愁人未老鬓先斑。
没番亲故沦沧海,归汉郎官遁故山。
已分生离同死别,不堪挥泪说台湾!…
篇二:《台湾乡愁诗选萃》
九年级课外拓展阅读:
台湾乡愁诗选粹
整理:如东县袁庄镇初级中学 陶玉春
一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
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而将来
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
我来这头
你去那头
注:最后一节为2007年作者在香港参加某活动时再添的一段“乡愁”。
评析: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离开大陆,3年后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先后在数所大学任教,创作,也曾到美国和香港求学、工作。目前在高雄“国立中山大学”任教。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他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从21岁负笈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他说,“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
国的眷恋。”
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白发盖着黑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土。”回忆起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似乎又在感念着当时的忧伤氛围。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余光中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余光中在南京生活了近10年,紫金山风光、夫子庙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抗战中辗转于重庆读书,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将他浸润。“我庆幸自己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乡愁是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主题,从屈原到李白,从崔颢到李清照,从马致远到余光中,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吟咏过这一世间难遁的情感。然而对乡愁诗,从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随意的撷取便能够从“举头与低头”中看到思念,从“日暮乡关”中悟出怅惘,从“风柳笛鸣”中听到回忆,从“故乡故土”中感到悲伤。但多数乡愁诗只是诗人的一己之悲,在愁情万种中似乎缺少一种力量——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即使他们凄美如歌,忧伤如雨,却只在叙说着一个人的忧伤,吟咏着生命中偶有的惆怅。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突破了一个人的浅吟低唱,给人厚重、激烈、无奈、失落之感。
余光中的《乡愁》,不再是个人的单纯的乡愁,而是一方土地对祖国母亲的乡愁,是一种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诚挚的祖国之爱与民族之恋交汇成的乡愁。它是那样集中而强烈、鲜明而具体、绵长而悠远。
读者从诗句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抑郁而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个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恋之情融于一炉,表现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突出地表现了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将浓浓的乡愁铭刻着诗人的一生。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是一个时间的流程。诗人就是把乡愁放在时间的链节上,让情感之锤来反复锤炼,从小我到整个台湾,从一己之愁到一个地方对祖国的思念,时间越久,乡愁越显沉重。随着时间的推移意象也逐渐扩大: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时间把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连结起来,个人的一生始终笼罩着“邮票”、“船票”、“坟墓”这种悲剧气氛。第四节起首以“而”字作转折,使“这头”和“那头”集中到海峡两岸隔离之苦上,一跃由个人小空间的悲剧扩散到二十世纪中叶到末叶这段时间中华民族的悲剧。时间和空间的有序组合,闪现出历史的沉痛和悲剧色彩。这种乡愁也就有着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和鲜明的时代感。余光中先生以其深厚的艺术修养、独特的审美视角,赋予了这古老主题新的内涵。
好诗总具有一些音乐性,《乡愁》正是如此。事实上,这首诗曾被谱曲广为传唱。全诗四节,每节四句,前两句是叙述,句式参差不齐,后两句是情感的归结,字数相等。这种结构正吻合了诗人的心情:从平缓到急骤,情感的涓涓细流在后两句时汇集成一个愁结,
而且,每节的后两句都是:“我在这头”中“我在”是仄声字,发音短促,“头”是平声字,音调低缓深沉,用这样的语言结构作结,给人以惆怅沉痛的感觉,有力地渲染了气氛。
同时,每节第二句都用叠声词修饰意象,“小小”、“窄窄”、“浅浅”,既表达出与字面相反的情感,又增加了音乐的节奏感。邮票虽小,却满蕴深情;船票虽窄,而能带我见亲人;坟墓虽矮,偏咫尺天涯,永无会期;海峡虽浅,隔断了两岸深深的期盼与思念。从整体上看,四节四次反复,一唱三叹。层层递进,那浓浓的乡愁不绝于耳。而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和谐对称,给人错落有致之感,如风行水上,气韵天成。
《乡愁》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祖国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愁。这首诗之所以被谱曲入乐,制成唱片,在台湾广为发行,是因为余光中诗中的乡愁意识不仅是传统意识及民族意识的反映,而且是诗人的两岸沟通的文化角色和相应的文化使命与艺术追求的表现。
二 乡愁四韵(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关于台湾的诗歌}.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评析:
全诗采用直抒型的抒情方式。作为一位生在大陆,成名于港台的著名诗人,亲情、乡
情、爱国之情成为他诗歌创作的主要方向。严沧浪曾说过:“诗有别材,非关理也;诗有别趣,非关书也。”。第一章,意以象言,情以象抒。诗人选取“长江水”作为第一意象,含义深刻。第二章,联想自然,环环相扣。诗人索取的是一张“海棠红”,是“血一样的海棠红”。是第一章意象的发展。第三章,音韵和谐,一唱三叹。诗人选取了“雪花白”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意象。是诗人的反思,一种新的追求。第四章,无理而妙,富于别趣。诗人选取的意象是“腊梅香”。“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是营造亮色。全诗,诗人炽热的思乡爱国之情犹如一根红线,将富有民族特色的“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四组意象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诗人选取象征现代文明的“长江水”为第一意象。
三 当我死时(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
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关于台湾的诗歌}.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评析:
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去),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年了。二十岁去国,三十七岁怀乡,还不知何日是归年呢。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的“最美最母亲的国度”,卧听两旁一江一河的滔滔东流水,在江河的安魂曲中“坦然睡去”,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他想起了四川重庆江北悦来场,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那里读过中学,那里多山多树多鹧鸪,鹧鸪在春雾迷蒙的林中啼唤着:“行不得也,哥哥!”这使他联想起南宋辛弃疾的名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自称江南人,在这首诗里他却不想南京而想重庆——多鹧鸪的山城。该是啼鸟唤人归吧?
诗有14行。前8行以“安眠”为主要意向,把死亡视为一种憧憬、一种满足,节奏舒缓,速度均匀。但是,在这安魂曲般温婉祥和、悠然恬静的情调下,掩藏着怎样一种泣血的哀恸啊!一个年仅38岁的人,对生还已绝望,要用死后归葬的幻想来安慰自己,还不
足以说明他心中的愁苦是多么深重吗?这种退而求次的表达,强化了诗的张力,丰富了诗的内涵。诗的后半以快节奏传达心情的急切,把那热爱祖国山河、渴望落叶归根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