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华尔街6位投资大师教你如何抄底》
华尔街6位投资大师教你如何抄底
面对全新的局面,应持怎样的操作思路?进场抄底还是淡定观望?被誉为“股神”的投资大师们在面对瞬息万变的股票市场时,有人通过勇猛抄底一战成名,积累巨额财富,也有人抄底抄在半山腰,经历惨痛头破血流。看看大师们的经验教训,投资者或许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1.“股神”——巴菲特
抄底名言:
股市大涨时反贪,及早退出股市;股市大跌时反恐,趁机抄底捞便宜;大跌大买,越跌越买,而不是割肉离场。
抄底战役:
巴菲特一生经历过四次股市暴跌,分别是1973、1987、2000、2008年。每次股市暴跌前一两年,巴菲特就提前退场,根本不参与最后一波行情,而是冷眼旁观其他人在股市中搏傻。等股市跌透了,他再悠然自得地大规模进场,一一捡拾原先看好的股票。
以1987年股灾为例,当8月到1987年10月暴跌36%这一次股市跌得快,反弹也快,结果巴菲特只能遗憾没有时间“让子弹飞”。面对暴跌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投资机会,巴菲特仍然非常淡定,因为他相信下一次机会还会来,只要耐心等待。这次巴菲特得到的启示
是:有时暴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让你无法抓住抄底良机,对此同样要淡定,不要因为试图把握住每一次机会而自责甚至投资行为失控。 暴跌后第二年机会来了,巴菲特开始大量买入可口可乐,到1989年,两年内买入可口可乐10亿美元,1994年继续增持后总投资达到13亿美元。1997年底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股票市值上涨到133亿美元,10年赚了10倍。
经验教训:
巴菲特在股市暴跌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条:一是精选投资行业。只要净资产远远超过股价就买。二是做价值波段。他首先通过上市公司的整体价值计算出每股的内在价值,然后与股价进行对比。如果内在价值大大高于股价就买,然后在股价高涨时卖出。三是只用闲钱做投资。即使面对那些预期未来10年内能涨100倍的大牛股,巴菲特也坚持只用闲钱投资,亏了就等机会。
2.卓越的股票投资家和证券投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 抄底名言:
股市波动的历史规律告诉我们,所有的大跌都会过去,股市永远会涨得更高。历史经验还表明,股市大跌其实是释放风险,创造投资的一次好机会,能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很优秀的公司股票。但抄底
并没有那么简单。与其去不断抄“底”,不断被套,不如等底部出现后再介入不迟。
抄底战役:
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盘时,很多人由百万富翁沦为赤贫,精神崩溃甚至自杀。当时美国证券界超级巨星彼得林奇管理着100多亿美元的麦哲伦基金,一天之内基金资产净值损失了18%,损失高达20亿美元。林奇和所有开放式基金经理一样,只有一个选择:抛售股票。为了应付非比寻常的巨额赎回,林奇不得不把股票都卖了。
过了一年多,彼得林奇回忆起来仍然感到害怕,“在那一时刻,我真的不能确定,到底是到了世界末日,还是我们即将陷入一场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又或者是事情还没变得那么糟糕,仅仅只是华尔街即将完蛋?”
之后彼得林奇继续经历过很多次股市大跌,但仍然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绩效。
经验教训:
第一,不要因恐慌而全部贱价抛出股票。如果你在股市暴跌中绝望地卖出股票,那么你的卖出价格往往会非常之低。1987年10月的行情让人感到惊恐不安,但没必要在这一天或第二天把股票抛出。当年11月份股市开始稳步上扬。到1988年6月,市场已经反弹了400
多点,也就是说涨幅超过了23%。第二,对持有的好公司股票要有坚定的勇气。第三,要敢于低价买入好公司股票。暴跌是赚大钱的最好机会:巨大的财富往往就是在这种股市大跌中才有机会赚到。暴跌是赚大钱的好机会。
3.“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
抄底名言:
第一,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抄底战役:
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导师,证券分析之父,价值投资的鼻祖。1929年9月,道琼斯指数最高涨到381点,随后开始下跌。10月29日,道琼斯指数暴跌12%,这一天被形容为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1929年11月,道琼斯指数最低跌到198点,然后企稳反弹。到1930年3月,一度涨到286点,反弹幅度高达43%。于是许多投资者认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股市将要大反转。格雷厄姆也这样认为,于是他开始进场抄底。
他抄的都是从价值评估上看非常便宜的好股票,为了取得更大的收益率,他还利用保证金进行杠杆操作。但股市反弹持续到4月份后又开始暴跌,道琼斯指数在1930年下跌33%,而格雷厄姆管理的基
金亏损高达50.5%。至1932年7月,道琼斯指数达到最低点41点,从最高点381点算起,最大跌幅高达89%,而同期格雷厄姆管理的基金亏损高达78%,这场超级大熊市几乎让他倾家荡产。
格雷厄姆后来重新东山再起,写出投资圣经《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总结出一个永恒的价值投资基本原则:安全边际。 经验教训:
安全第一,赢利第二。
4.逆向投资怪才——比尔米勒
抄底名言:
我经常提醒我的分析师们,你们关于公司的信息100%代表了公司的过去,而股票的估值100%取决于未来。
抄底战役:
米勒管理的Legg Mason价值型信托基金在1991—2005年这15年当中,连续战胜标准普尔500指数,创造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基金经理业绩记录,被誉为这个时代最成功的基金经理。然而,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这个荣誉就被他亲手毁掉了。
在次贷危机中,很多原来非常优秀的公司股票连续大幅下跌,米勒认为投资者反应过度了,于是逆市买入。他本以为那次危机是一次
篇二:《华尔街五大投行》
“华尔街五大投行”
本文包括:
1. 引言 2. 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高盛
3. 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二:摩根士丹利
4. 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三:美林
5. 华尔街五大投行之四:雷曼兄弟
6. 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五:贝尔斯登
7.
五大投行各家的命运
8. 了解更多信息
9. 阅读所有信用与债务类文章
雷曼兄弟的轰然倒地,意味着美国昔日的前五大投行只剩下摩根和高盛作为独立机构一息尚存——其实它俩的幸免,也是靠着及时摘去“投资银行”的紧箍咒,转型为商业银行。
那么,我们通常提到的这华尔街五大投行指的是那几家呢? 下文将为您详细解密。
Gettyimages供图
美国华尔街{华尔街互助平台}.
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其总部设在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与雷曼兄弟一样,它也是犹太后裔创建的公司。
创业时,高盛只有一个办公人员和一个兼职记账员,员工每天沿街打折收购商人们的本票。然后,在某个约定的日期里,由原来出售本票的商人按票面金额支付现金,其中的差额便是高盛的收入——高盛创始人就这样完成其最原始的资本积累。
更难想像的是,如今声名显赫的高盛曾经是华尔街上“笑柄”及“谬误”的代名词,并一度濒临倒闭:
当时高盛曾以每日成立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速度,进入类似现在互助基金的业务,并迅速扩张。其股票发行量短期内膨胀1亿美元,公司股票则由每股几美元飙升至 100多美元,峰值时更曾达到200多美元的高价。时值1929年全球金融危机,华尔街股市大崩盘,高盛难善其身,股价一落千丈,跌至一块多钱,公司损失了92%的原始投资,声誉更在华尔街一落千丈。
其后,高盛用了整整三十年苦心经营,尤其是与摩根士丹利在“恶意收购”上兵戎相见,终于成为投行界的世界级顶级选手。2008年9月21日晚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已批准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行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
司”的请求——这两家冤家对头终于共同终结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华尔街模式。 提起摩根士丹利,许多人马上会联想到摩根大通。这两家机构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73年前的1935年春天,受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压力,在缅因州岸边的小岛农场里,摩根财团做出了不可变更的决定:将摩根银行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JP摩根,继续从事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 另一部分被分离出成立一家完全独立的投资银行,名叫摩根士丹利。
摩根大通是JP摩根与大通曼哈顿银行合并后公司的名称,原来的JP摩根已经并入摩根大通了
作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询公司之一的美林(Merrill Lynch),在财务世界里最响亮的名字里都占有一席之地。该公司在曼哈顿四号世界金融中心大厦占据了整个34层楼。
公司创办于1914 年1月7日,当时美瑞尔(Charles E. Merrill)正在纽约市华尔街7号开始他的事业。几个月后,美瑞尔的朋友,林区(Edmund C. Lynch)加入公司,于是在1915年公司正式更名为美林 。美林证券是全世界最大的全球性综合投资银行。其资本额高达23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位列证券业第一。
2008年9月14日,星期日,这个已有94年历史的公司突然宣布将以大约44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出售给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二者若能成功合并,将造就一家业务范围广泛的银行巨头,其触角将延至金融领域的各个角落,业务将涵盖信用卡、汽车贷款、债券、股票承销并购咨询和资产管理等。10月2日, 美林的首席执行官约翰塞恩(John Thain)将其意欲留在美国银行的消息对外发布,外界纷纷猜测,塞恩可能最终管理合并后的集团。
虽然雷曼兄弟已宣告破产,其首席执行官福尔德亦在众议院听证会上备受两党议员指责,6130亿美元的债务更使雷曼成为美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破产案例,但其光辉历史仍将作为投行界的传奇流传。
华尔街五大投行都有自己的杀手锏。对于雷曼兄弟,其固定收益部门是整个行业的翘楚。雷曼固定收益部门的标准即为全行业的最高标准。该部门极低的跳槽率在投资银行业中也是较罕见的。
雷曼兄弟在其它领域同样享有盛名。2004年,雷曼参与了世界上前五起中的两起并购重组交易,参与执行美国公共事业历史上最大一单资本市场交易——为Belgacom公司执行了年度全球最大的IPO。2006年,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交易量排名第一,并顾问年度三大全球并购重组交易。2007,雷曼在财富杂志最受羡慕的证券公司中高居榜首。正是这样一家公司,却因其不顾风险追逐高额利润,在次级抵押贷款中损失惨重,在人们的一片唏嘘声中无奈破产重组。{华尔街互助平台}.
2008年,胡润百富榜曝光,黄光裕以430亿元的身价问鼎中国首富。其实在2007年贝尔斯登公司就和便与黄光裕合作过,当时公司计划成立一只5亿美元的中国投资基金,便拟与黄光裕领导的鹏润投资集团各出资2.5亿美元,建立高达5亿美元的联合投资基金,且投资目标相当广泛,基金的每笔投资金额都会在5000万美元左右。贝尔斯登敏锐的洞察力可见一斑。
以规模而言,贝尔斯登或许不能跻身全美资产规模最大的投行之列,但它却是近几年华尔街最赚钱的投行。2003年,它便因占领抵押保证证券业务
(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s,CMO)的主要市场,税前利润超过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成为全球盈利最高的投资银行。
然而,也正是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盈利模式将贝尔斯登推上了末路。2008年3月14日,美联储决定通过摩根大通向贝尔斯登提供应急资金,以缓解该公司的流动性短缺危机。这是自1929年美国大萧条以来,美联储首次向非商业银行提供应急资金。3月16日,摩根大通表示将以总价约2.36亿美元(每股2美元)收购贝尔斯登。自此,贝尔斯登的垮台拉开了2008年华尔街模式的终结之幕。
最后来看一下,在2008年的这次金融危机中,各家华尔街五大投行的命运又是如何的呢?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商业银行
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
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
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
2008年9月15日,在美国财政部、美国银行以及英国巴克莱银行相继放弃收购谈判后,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负债达6130亿美元,结束了其158年的营运。
Gettyimages 供图
中国也有自己的投资银行么? 读完上面的新闻后,您可能会问,究竟什么是投资银行呢?它与我们经常提起的商业银行有什么区别呢?中国有没有自己的投资银行?下面将从起源和发展、定义、特点、收入来源等领域为您解析这些问题。
在美国,投资银行往往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商业银行分解而来,典型的例子如摩根士丹利;二是由证券经纪人发展而来,典型的例子如美林证券。
美国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分离发生在1929年的大股灾之后,当时联邦政府认为投资银行业务有较高的风险,禁止商业银行利用储户的资金参加投行业务,结果一大批综合性银行被迫分解为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摩根银行分解为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摩根士丹利以及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的摩根大通。
在欧洲,各国政府一直没有颁布这样的限制,投资银行业务一般都是由商业银行来完成的,所以形成了许多所谓的“全能银行”(universal bank)或商人银行(merchant bank),如德意志银行、荷兰银行、瑞士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等等。事实证明,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由同一金融机构完成,在欧洲不但没有引起金融危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融资效率,降低了金融系统的风险。 国际上对投资银行的定义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任何经营华尔街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都可以称为投资银行。 第二种:只有经营一部分或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才是投资银行。 第三种:把从事证券承销和企业并购的金融机构称为投资银行。
第四种:仅把在一级市场上承销证券和二级市场交易证券的金融机构称为投资银行。
篇三:《华尔街五大投行》
华尔街五大投行
1、 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高盛
2、 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二:摩根士丹利
3 、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三:美林
4 、华尔街五大投行之四:雷曼兄弟
5、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五:贝尔斯登
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其总部设在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与雷曼兄弟一样,它也是犹太后裔创建的公司。 创业时,高盛只有一个办公人员和一个兼职记账员,员工每天沿街打折收购商人们的本票。然后,在某个约定的日期里,由原来出售本票的商人按票面金额支付现金,其中的差额便是高盛的收入——高盛创始人就这样完成其最原始的资本积累。
更难想像的是,如今声名显赫的高盛曾经是华尔街上“笑柄”及“谬误”的代名词,并一度濒临倒闭:
当时高盛曾以每日成立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速度,进入类似现在互助基金的业务,并迅速扩张。其股票发行量短期内膨胀1亿美元,公司股票则由每股几美元飙升至 100多美元,峰值时更曾达到200多美元的高价。时值1929年全球金融危机,华尔街股市大崩盘,高盛难善其身,股价一落千丈,跌至一块多钱,公司损失了92%的原始投资,声誉更在华尔街一落千丈。
其后,高盛用了整整三十年苦心经营,尤其是与摩根士丹利在“恶意收购”上兵戎相见,终于成为投行界的世界级顶级选手。2008年9月21日晚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已批准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行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这两家冤家对头终于共同终结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华尔街模式。
提起摩根士丹利,许多人马上会联想到摩根大通。这两家机构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73年前的1935年春天,受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压力,在缅因州岸边的小岛农场里,摩根财团做出了不可变更的决定:将摩根银行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JP摩根,继续从事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 另一部分被分离出成立一家完全独立的投资银行,名叫摩根士丹利。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英文为Glass-Steagall Act,也称作《1933年银行法》。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时期,银行关闭达14000多家,银行经营不善令当时的人们认识到,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资经纪业务是银行倒闭、金融危机发生的祸因。
该法案随之诞生,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之间设立了一道“防火墙”,商业银行不得从事投资银行的业务,投资银行也不得从事商业银行的业务。
摩根大通是JP摩根与大通曼哈顿银行合并后公司的名称,原来的JP摩根已经并入摩根大通了
作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询公司之一的美林(Merrill Lynch),在财务世界里最响亮的名字里都占有一席之地。该公司在曼哈顿四号世界金融中心大厦占据了整个34层楼。
公司创办于1914 年1月7日,当时美瑞尔(Charles E. Merrill)正在纽约市华尔街7号开始他的事业。几个月后,美瑞尔的朋友,林区(Edmund C. Lynch)加入公司,于是在1915年公司正式更名为美林 。美林证券是全世界最大的全球性综合投资银行。其资本额高达23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位列证券业第一。
2008年9月14日,星期日,这个已有94年历史的公司突然宣布将以大约44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出售给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二者若能成功合并,将造就一家业务范围广泛的银行巨头,其触角将延至金融领域的各个角落,业务将涵盖信用卡、汽车贷款、债券、股票承销并购咨询和资产管理等。10月2日, 美林的首席执行官约翰塞恩(John Thain)将其意欲留在美国银行的消息对外发布,外界纷纷猜测,塞恩可能最终管理合并后的集团。
2004年,雷曼参与了世界上前五起中的两起并购重组交易,参与执行美国公共事业历史上最大一单资本市场交易——为Belgacom公司执行了年度全球最大的IPO。2006年,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交易量排名第一,并顾问年度三大全球并购重组交易。2007,雷曼在财富杂志最受羡慕的证券公司中高居榜首。正是这样一家公司,却因其不顾风险追逐高额利润,在次级抵押贷款中损失惨重,在人们的一片唏嘘声中无奈破产重组。
虽然雷曼兄弟已宣告破产,其首席执行官福尔德亦在众议院听证会上备受两党议员指责,6130亿美元的债务更使雷曼成为美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破产案例,但其光辉历史仍将作为投行界的传奇流传。
2008年,胡润百富榜曝光,黄光裕以430亿元的身价问鼎中国首富。其实在2007年贝尔斯登公司就和便与黄光裕合作过,当时公司计划成立一只5亿美元的中国投资基金,便拟与黄光裕领导的鹏润投资集团各出资2.5亿美元,建立高达5亿美元的联合投资基金,且投资目标相当广泛,基金的每笔投资金额都会在5000万美元左右。贝尔斯登敏锐的洞察力可见一斑。
以规模而言,贝尔斯登或许不能跻身全美资产规模最大的投行之列,但它却是近几年华尔街最赚钱的投行。2003年,它便因占领抵押保证证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