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我的外祖母》
一天上午,我家前院一位邻居来告诉母亲,说你快去看看吧,你孩子姥姥在南马路上要坐车回老家哩!母亲一听赶紧拉了辆架子车奔南马路去了。
到了那里一瞧,果然看见外祖母正要上一辆公共汽车,母亲急忙过去一把拉住外祖母:你干啥?快回家!外祖母死活不肯,哭着叫着要回老家,母亲急的什么似的,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外祖母硬弄上架子车,拉回来了。回到家没几天,外祖母就去世了。
我不知道外祖母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外祖母娘家姓杨,我外祖父家也姓杨,按生产队记工表上写的名字,叫杨杨氏。邻居都知道,我外祖母虽然性情孤僻,却是个心存慈爱的人,对孩子特别好,尤其是对男孩子——这大概是因为她自己没有生育男孩子的缘故吧。记得在我七岁的时候,村里时兴成食堂吃大锅饭。开始还可以,越往后越不行,到了最后,锅里连点儿面气儿都不见了,除了白萝卜缨缨,就是烂红薯叶叶,筷子一捞,什么也不剩,稀哗啦啦的,清汤寡水,就像照脸汤,喝了跟没喝一样,饿得我们天天夜里做梦:梦见一屋子白馒头,心想,这回可吃吧!拿开往嘴里一咬,醒了,原来是个梦,赶紧闭上眼睛再做一个,没了,第二天整整一天,懊恼的不行""那时我们中间流行着一句话:啥时能喝一碗死疙瘩儿饭哩!死疙瘩儿饭就是没有菜儿的饭。几个月以后,冬天和春天总算熬过去了,最难熬的就是麦前这一段时间,正如俗语说的:麦子黄梢儿,饿死鳖羔儿。话虽难听,却是真的。当然,我们还没傻到让它饿死""以前,秋天玉米刚吹泡儿,人们就偷偷钻到地里就着杆儿啃玉米,我们几个孩子也学大人的样儿,偷偷钻到村东头儿麦地里,搓麦穗儿吃。由于人小手也小,一次搓不了几粒儿的;而且搓不净,经常卡嗓子,噎的咳儿咳儿直咳嗽,眼泪都流出来了,还是咳不出来;没办法就用手摳,摳得哇哇直吐,仿佛五脏六腑都吐出来了,还是吐不掉""于是赶紧去找外祖母。外祖母从篮子里拿一块儿草根儿磨成面儿焙的小面饼儿给我们吃,吃罢和带皮儿的麦籽儿一起咽下去了。外祖母说:别自己搓了,去薅麦穗儿吧,薅来麦穗儿我给你们搓""我们就到地里薅麦穗儿,一薅好几把,回来递给外祖母,外祖母先把麦穗儿往火上燎燎,燎熟了搁小簸箕儿里用手搓,搓净了把麦秆儿一扔,边用嘴吹麦皮儿边忽闪忽闪簸,簸净了分给我们吃。外祖母问:麦籽儿好吃不好吃?我们赶紧说:好吃好吃""我们知道外祖母的脾气,如果我们说不好吃,外祖母端着小簸箕就把麦籽儿倒了,以后再也别想让外祖母给我们燎麦穗儿搓麦籽儿吃了""不过说实话,那燎麦籽儿可真好吃呀,又香又甜又有嚼头儿,吃完了还想吃,外祖母就让我们再去薅麦穗儿,薅回来再燎着搓麦籽儿给我们吃""
外祖母不光心地善良,还有一项绝活儿,就是手擀面条儿。就是这手擀面条儿,曾救过我外祖父""我亲眼见过外祖母擀面条儿:先在盆儿里和好面,面要硬,让它少行一会儿,然后再擀。外祖母擀面条儿有个特点,那有节奏的声音多远就能听见:啪嚓、啪嚓、啪嚓!啪嚓、啪嚓、啪嚓!如果到在跟前一看,就更绝了:只见外祖母双手握紧擀杖,面皮儿卷在上面,擀呀擀呀擀呀,擀着擀着突然把擀杖往上一掂,往下一跌——刚才那啪嚓、啪嚓、啪嚓!最后一声就是跌的声音,不然面硬擀不开""一会儿面皮儿擀好了,撒上点儿面,用擀杖卷好再抽掉,抹平,左手四指压住一头儿,右手拿刀切,边切四指边往后挪,咔嚓咔嚓咔嚓咔嚓""那有节奏的声音,没有一种音乐能与之相媲美""切好一段儿,外祖母用手捏住切好的面皮儿那一头儿,轻轻一掂一甩,一溜一溜往面板上一捋,再切下一段儿""一会儿全切好了,宽窄薄厚均匀,长短粗细一样,整整齐齐排好,单等锅开了,一下一捞,鸡蛋卤儿一浇一搅,如果不限量,不撑死才怪哩!""只可惜我没吃过几回""
qch qicaihong
倒是“四清”工作组老杨没少吃过。那时候工作组兴吃派饭。工作组姓杨,外祖母外祖父也姓杨,第一次吃派饭就吃成了一家人,而且钱和粮票全不要""我嫉妒得不行,总想伺
机报复""几天以后,机会终于来了:我在东屋棚顶上瓦盆儿里栽了几棵辣椒,外祖母喂了几只鸡,天天飞上去叨,我一怒之下往上面打了药,外祖母的鸡吃了就死了两三只,气得外祖母哼啊咳的躺了两三天,奇怪的是,外祖母没有责备我""后来才知道,原来当时因为我外祖父当土匪兵的事儿,山西老家已经派人来过,要求带走我外祖父回去批斗,可是工作组老杨碍于情面,一直压着不办""后来工作组一走,外祖父马上就被老家来的人带走了。 外祖母去世那年八十一岁,离现在也有二十多年了。为了了却她生前回老家的心愿,在家安放了三天,天亮前烧罢回头纸,天一亮我们就扶灵柩上路了。尽管拉灵柩的小四轮儿拖拉机紧开慢开,到达山西老家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在老家放了一夜,翌日上午十一点四十分,外祖母的灵柩开始安葬。先打开用石头磊着的外祖父的墓门,因在山阳面,里面干爽爽的,外祖父的棺材还是红玉玉的,跟原来一样,想必尸首也不会腐烂的太厉害吧""于是人们用两条粗绳一条吊着材头,一条吊着材尾,慢慢往里送,半小时以后,终于放好了,墓门还没有磊好,墓前已经哭成一片了""哭姥姥,哭姥爷,他们辛苦一世,痛苦半生,如今终于又到了一起,可以安息了。
篇二:《回忆我的外祖母》
回忆我的外祖母
2009年9月29日夜间偶得一梦,梦中重现外祖母逝世之境,自老人九三年去世至今已有十六年之久,但是梦中见到老人去世却是第一次,醒来泪水湿透枕巾,第二日夜不能寐,旧日时光重现眼前,与大人生活的情景历历在目,十六年转瞬之间在眼前穿梭而过,余整理大人一生,记录下生活的点滴,予以纪念老人。
第一篇——外祖母于丙寅年(1926)二月二十七日生于南宫市郝家屯一个贫困家庭,外祖母共有兄妹六人,她排行第二,上面有一个兄长,下面有四个兄弟,最小的一个由于家庭贫困未成年饥饿而亡,一直到我记事的时候,姥姥还是念念不忘这个兄弟,家庭的苦难和早年丧父,使得她的有着痛苦的童年。她如何与姥爷结合我没有准确的结果,但是也可以的出结论,姥爷的家与姥姥的家之间有五十多里的路程,在那个时代也是很远的路程,而且姥爷与姥姥的年龄差了三十一岁,隐约记得姥姥告诉过我,她是讨饭到了东里村也就是姥爷的村子。我还能记得太祖母的样子,我的印象中那个老人也是非常普通的一个农村妇女,应该是实在没有办法,姥姥的母亲才把她嫁给了大三十多岁的人。
在妈妈九岁的时候姥爷生病去世,三十岁的姥姥带着母亲生活,在那个时候没有男人的日子可想而知,生活的困苦和夫家的人的虐待,无奈之下姥姥带着妈妈改嫁到了同村的刘姓家中,于是又有了第二个刘姓的姥爷,在现在看来这是一件事非常平常的事情,,但是在他老人家的心中这件事是一个心中抹不去的阴影,几十年之后姥姥提起此事,还是有着些许的羞愧。我相信姥姥走这一步一定是寄托着许多的希望,可是希望却没有给姥姥留下多久的回味,这个刘姓的姥爷和姥姥生育下一男一女,可惜最终没有一个活下来,应该是没有几年的光景刘姓的姥爷就留下了年迈的父亲和穷的当当响的家撒手而亡,悲惨的生活不仅没有使姥姥丧失信心,反而更加坚强。现在想来这个坚强中应该透着更多的无奈,设想一下,上有年迈的老人,下有未成年的女儿,自己就是家中的顶梁柱,不坚强能行吗?姥姥把母亲抚养成人又把老人养老送终,后来又帮助父母把我们弟兄抚养成人。我们这个家中姥姥是功不可没的。
第二篇——姥姥没有上过学,应该是目不识丁,但是她有着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至今她对我们的影响还是深刻的,他教育我们“一家子不和,外人欺”自己的生活经历使得她唯恐自己的生活被别人耻笑,时刻用这句话提醒我们兄弟要
和气,不能让别人看不起。记得最让她生气的事情就是我们弟兄之间的争吵,现在想起当时对我们来说不过是打了架转眼间就和好了罢了,但是对于姥姥来说看到我们的争吵,时刻都是内心中的煎熬,时刻都感到我们生活的不幸都将被别人嘲笑。
姥姥对母亲以及对我们的疼爱是时刻让我们铭记在心的,无论是吃上还是穿上都不让我们受到半点委屈,宁可自己苦一些,记得我们上学要按时起床吃饭,姥姥每次都是起来做熟饭,之后在叫我们吃饭,在他去世的当天还是早早的起来做熟饭,那一天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一年的冬至,冬至要吃羊肉饺子,只有他自己吃羊肉馅的,父母吃猪肉的,哥哥吃韭菜的、我吃茴香的,一家五口人,姥姥做了四种样式的饺子。
姥姥信佛,信得虔诚,当年政治上还有余威,这样的气候也不能阻止姥姥对天地的祭拜,家中对着正门的镜子反面是祭拜的天地画像,爸爸戏称我们家的天地爷会做广播体操,后来政治气候没有那么的严重了,姥姥的行动更加虔诚了,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祭拜家中供奉的各位神灵,到她去世那天也是要去一处祭拜神灵,在路上跌了一跤,突发心脏病再没有醒来。姥姥的虔诚也影响了我,至今我依然坚信善恶总有报应,坚持做一个好人。对于这样虔诚的姥姥,上天真的不公,没有给她一个快乐的晚年,不到七十岁就撒手而去,眼见得我们两个外孙就要成年,幸福的晚年就要到了,上天没有跟她享受的机会。母亲曾今说“娘的脾气,就是到了八十也会时刻帮我们操劳,老天是可怜她,让他早早的休息。”尽管是母亲无奈之说,这也是姥姥生命中的写照,时刻不得休闲。
第三篇——坚韧的外祖母
姥姥的命运使得她养成了,坚韧不屈的性格,生就一副刚烈性格。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让我们牢记她的一切,
家中没有男人,姥姥就又当男人又当女人,记得姥姥说过在村中修水库,姥姥和别的男人一样拼命的拉滑车,这样没白天没黑夜的劳作,支撑着贫苦的家。
劳作之余村中的妇女们又玩纸牌的习惯,几个妇女在一起玩耍,姥姥有时也参与,直到有一次有的人在一起作弊,一夜之间姥姥就输了五元多,在七十年代之前,这个钱不是小数,姥姥不是输不起,只是输的太冤枉,当她知道自己被人骗了之后,从此之后,她再没有和别人玩过纸牌。
姥姥有吸烟的习惯,到老年知道了吸烟不好,开始戒烟,到后来几天也抽不了一根,几乎完全戒掉。
青年、中年丧夫,人生三大不幸她经历了两次,姥姥这一生可算不幸之极,好在经历了诸多磨难之后,上天赐予她一个女儿,晚年又让一生无子的她有了两个外孙,这让她的晚年有了许多的安慰,进入老年之后全部精力放在了抚养两个外孙的身上,女儿,外孙就是她生命中的一切,就是她生命的全部。
癸酉年(1993)十一月十六日心脏病瞬间夺取了姥姥的生命,短短的六十七年间,姥姥从青年到壮年到老年,姥姥经历了日本人侵华,度过了建国、熬过了艰苦的三年自然灾害,走过了黑暗的十年,盼来了幸福的生活,尽管,有生之年你没有看到现在的一切,相信现在你的两个外孙今天的生活足可以让你欣慰,我们不敢说自己有多好,至少比当年瞧不起你的人们过的要好的多。姥姥逝世五周年忌日之际我曾经写过一首诗借以纪念老人,今天用此诗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姥姥若在天有灵相信可慰此生。{外祖母与我}.
亲音
——外祖母五周年逝日于淮北
异乡遥望桑梓地,千里祭拜故亡魂。
一生辛劳为儿女,花甲岁过奋力辛。
朴实淳真己本性,扶老语幼诚万金。
烛光划空人间过,淡淡平平一生勤
独居闲人于己丑年朔望日
篇三:《我的外祖母》
My Great-Grandmother’s life story
My great-grandmother was a short but the most brave, tough and smartest woman among my relatives. This small woman suffered foot-binding, arranged marriage,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so on. When she was a young girl, she had to bear the great pain from her toes days and nights because her mother forced her to wrap her feet. In her days, she was engaged to her husband as soon as she was born. My great-grandfather was 5-year older than her. The year, in which they got married, my great-grandmother was only 14 years old. She gave birth to nine children included three boys and six girls. A cold winter day in 1937, her husband died from lung cancer and left her nothing but nine children and a large amount of debt which he owed because of gable. From then on, she led a dog’s life with her nine children. Not only her but also her children were hungry to death. She had to pick up the heavy burden of feeding their empty stomachs and trying her best to earn more money as soon as possible to pay off the debts. In 1945, all the crops in her house were robbed by a pile of bobbers. She had to leave her hometown and went to city in order to get a kind of washing job in the rich families. But when my great-grandmother reached the city in which she had no relatives or friends, she had to beg for food until she got her first job. Then the cruelest thing for her happened, one of her sons died in a traffic accident and her hairs became gray just in one night. Since then, she often fell ill, but still healthy enough to live alone. She passed away peacefully in 14, March, 2009. All my family members missed her very much.
篇四:《迟到43年的情——缅怀我的外祖母》
在我的成长中,对我影响最大的,除了我的母亲就是我的外祖母。外祖母属鼠,是1900年那个鼠年出生的。116年前,中国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这些都是学生考试时要背诵的,是纸面上的东西。我的外祖母也出生在这一年,我就感到了这一年的实在。一、外祖母的早年外祖母有兄妹6人,上有2个姐姐,3个兄长。在记事之前,外祖母的母亲就去世了,主要靠比她年长12岁的姐姐的拉扯,才得以长大成人。在外祖母27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去世。外祖母的大姐和3个兄长,都没有活到新中国成立。她的大哥没有子嗣,二哥终生未婚,三哥年轻时被抓去当兵,死于兵营。外祖母她们三姐妹最终都成了没有娘家的人。外祖母的父亲去世时,她的父母要合葬。当挖开墓穴见到母亲的棺木时,外祖母跪着扑了过去,扯着嗓子喊叫着:“娘!我的娘呀!”“你咋舍得扔下我呀,我那狠心的娘呀!”“娘呀,我那可怜的娘呀!”她那撕心裂肺起伏不定地嚎啕大哭,无论谁都劝不住,几次都要晕厥过去。此前没有机会叫过一声娘的外祖母,这时想到的是自己从小没有母亲的艰难,痛哭是看到别人有亲娘而自己却没有机会叫一声娘的那种心酸。外祖母生有3男7女,长到成年的有2男3女。那种年代婴儿成活率低,只有靠多生育来保证多子女。生有10个,长大到5个,这个成活率在当时是不算很低的。但年轻时的外祖母却一直在生孩子,养孩子,其辛劳程度是不难想象的。亲眼看到一个个子女的夭折,生下来不久就又扔掉,作为母亲,内心不知承受了多少的悲伤和煎熬。在生孩子、养孩子、纺花织布、缝衣做鞋的同时,外祖母还要帮助外祖父种庄稼,收庄稼,管理庄稼。仅靠种地的收入是很难维持生计的,春夏之间农闲的时候,外祖父便要步行上千里的路程到外地去买回两头半大的牛。等牛长大,一头供自己使用,另一头卖掉再赚一点零花钱。怀揣着两头牛的钱,半路被人抢劫,或者被别人谋财害命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返程的时候,赶着两头牛,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夜晚,有时投宿到农户家,有时就睡在荒郊野外寺庙大门外的屋檐底下,也是危险丛生。有一次,外祖父睡在一家农户堂屋的地面上,半夜时分,突然有一双手触碰到了他的脑袋,他猛一惊,但仍假装还在沉睡,隐约看到这家的主人拿走了他的双鞋。外祖父在想,这或许就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夜。他把防身的刀具悄悄地握到手上,这一夜他再也没有睡着。在天亮之前,主人又把鞋子放回了原处。整个晚上倒也有惊无险,相安无事。过后外祖父推想,主人可能也担心客人半夜偷盗或者有其他想不到的事情,就先把客人的鞋子拿走,以防不测。能让不熟悉的人住在自己的家里,可见当时当地百姓的厚道,民风的淳朴。有一年,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再不收割麦粒就会自行脱落掉在地上,白费了一年的工夫。外出买牛的外祖父这时偏偏没有按原计划赶回,形单影只的外祖母拿着镰刀,割上一会儿麦子就要停下来,直起腰杆,抬头看看大路的尽头,希望她要企盼的人进入她的视野。望上一阵子,眼泪珠子就会滴落一阵子。外祖母心里那个恨呀,她想,见到外祖父时一定要咬他几口。走了一夜的路,外祖父在天亮之前回到了家里。外祖父说,人在外,由事不由人呐,要挑好牛,要讲好价,路上遇暴雨,小牛又生病。看着沿途的麦子黄了,他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急呀。风尘仆仆的外祖父总算平安地回来了,外祖母的心一下子又软了下来。外祖父经常不能按时返程,为了赶农时,已经裹成小尖脚的外祖母干起了通常只有男子们才干的农活。在众人异样的眼光下,外祖母学会了耕地,还学会了赶牛车。二、外祖母的晚年大舅父是一个极孝顺的人。他会木工,经常外出到很远的地方去打工。外祖母在62岁的时候,我的外祖父去世了。大舅父说,他不再出去打工了,要不然,我的外祖母就要受罪了。外祖母坚持单独在另一个小院子里生活。大舅父尊重外祖母的意见,他每天的早晨、晚上都要前去探望。外祖母说活很谦让,从不愿刺伤对方。无论什么事情,她都会尽量做到完美。自己能做的事,她就不会去麻烦别人。同时,谁对她不尊重,她也决不答应。我的二舅母是个直性子,有次不注意说话方式,惹恼了外祖母。不顾外面下着瓢泼大雨,外祖母拿起拐杖就往外走。二舅母赶快追到门外,一边搀扶着外祖母,
一边说:“老天爷,这么大年龄了,摔坏了可咋办?我说错了还不行嘛,娘呀!”外祖母的火气一下子就全消了。外祖母高兴地说,我的二舅母心直口快,人是好人。我的大舅母言语不多。外祖母说我的大舅母很实在,对人没有坏心眼。每当大舅父过生日的时候,大舅母都会把擀好的面条,用最大的碗捞上一碗,上面冒得尖尖的,端到我的外祖母面前,还说“儿生娘受苦”。外祖母说,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只要大体上差不多就行了。这也体现在她对女婿的选择上。我的父母结婚时也都才十多岁。那时也都还没有自由恋爱这一说,靠的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经过媒人的介绍,我的父亲先接受的是我外祖母的“面试”。“面试”之后,外祖母的结论是:“从那眼珠子看,这孩子不傻。”于是,我母亲个人的终身大事就这样定下来了。外祖母大概没有听说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名言,从眼睛去判断一个人,用简单的方法去代替复杂的过程,既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也是她人生经验和智慧的积聚。到现在,我的父母都已80多岁了,他们结婚也快70年了。外祖母的几个女儿都家庭和睦,这其中有外祖母对女儿的教育,也有外祖母对女婿的选择。外祖母说,做人要多想别人的好,少想别人的不好。受外祖母的熏陶,孩子们也都宽宏大量。我的大舅父与他的一位堂兄,因为一件小事,两人闹得很不愉快,长时间互不理睬。有一次,两人都在外地,这位堂兄遇到了难题,找到了我的大舅父。大舅父不仅热情接待,还慷慨相助。事后多日,这位堂兄还在不同场合夸我大舅父的为人。这位堂兄英年早逝,留下的儿子尚幼,为孩子联系学校读书,日常生活照顾,大舅父都视如己出。我的母亲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母亲对我的外祖母说:“吃粮、挑水,我的哥哥、弟弟都已经做得很好了。娘呀,今后你的衣服、鞋袜,还有床上铺的、盖得,这些就由我们姐妹全包了。”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外祖母,觉得她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她说:“我走在大街上,就听到后边有人在小声说:‘这老太太可有福了,人家那几个儿女真好!’”外祖母中等个子,晚年的她,丝毫不见弯腰驼背,发髻永远盘在脑后,宽广的额头也不显出她那个年龄应有的皱纹,裤脚被绷带扎得利利索索,深色的粗布衣裤早晚都洗得干干净净,一双被裹得变了形的小脚在拐杖的帮助下,无论站立还是走路,都是稳稳当当。平常的她,总是一副和善的面孔;见面与人打招呼,话未出口先展笑容。 在年近七旬的时候,外祖母与几个老太太相约,自带干粮,用数天的时间,往返200余里,步行参观龙门石窟。如果是在当今的话,那可以命名为“拐杖老太自助旅游团”。这是外祖母一生中最伟大的壮举之一。早年的磨难,使外祖母能够在面对各种困苦时,依然那样坚毅。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看似过不去的坎都过去了,这是外祖母自信的源泉。外祖母的后半生,只能用开朗大度来概括了。尽管那时的物质生活还不富裕,晚年的外祖母幸福指数还是很高的。她的表情,她说出的话,她的举手投足,都由里到外地洋溢着,她是她那个年代、她那个阶层最幸福的人。三、外祖母与我当我上小学的时候,母亲身体不好,要到父亲的工作地去治疗数月时间,外祖母就到我们的村子来照料我和我的妹妹。这数月时间是我和外祖母接触最久,相互了解最多、最深的一段时间,也是我从外祖母身上汲取营养、得到温馨最多的一段宝贵的时光。有一天,我们门口一棵碗口粗的长了十多年的洋槐树被我的伯母家挖走了。外祖母认为,既然我的伯母早就从我们这所老宅分家搬出,这棵树的树权就该归我们家所有。外祖母就要求我和妹妹把树从伯母家抬回来。伯母家有3个儿子,最大的长我20多岁,平时都把我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照。当时只有十一二岁的我,的确有些难为情。看到我把脸都憋红了,外祖母边讲道理边鼓励。马上就要吃中午饭了,我刚一踏进伯母家的大门口,我象平常一样叫了一声。伯母笑呵呵地说:“你俩是来抬洋槐树的吧?赶快抬回去吧!”树被别人挖走了,外祖母认为除了理不顺之外,可能她还觉得,我的母亲没有在家,要照料孩子的同时还要看管好家园,树没有了是她的失职。在这件事上,外祖母给我的印象是,不是我的东西我坚决不要,是我的东西别人不能无故拿去。我的伯母和我外祖母年龄相仿,都是是极其明智的人。碰到不愉快的事,两个聪明的人在一块,就不容易产生新的不愉快。外祖母是个十分健谈的人,作为谈话对象,她没有把我当作小孩子看待。我们单独相处时,基
本上是她讲我听。夜晚,外祖母坐在蒲草垫子上,左腿蜷着,右腿伸着,右腿压在左脚上,右手摇着纺车,左手时而抬起、时而放下地抽着棉线。我就坐在她的左手边,面对着她。我们中间是一盏昏暗的煤油灯,微弱的灯苗随着外祖母左臂的起起落落,象醉汉似的毫无节律地在不停地晃动着。过一会,她就会停下来,讲她的人生经历,讲她的悲欢离合。讲一阵子,她就说:;天不早了,明天还得上学,去睡吧。”我答:;嗯!”之后,她就又摇起纺车。看我只答应不动弹,她就又开始讲她那遥远的前60年,或并不遥远的前30年。外祖母给我说过的话,如果能录成音,再把录音的片段联接起来,那不是三天三夜,而是十天十夜也讲不完的。公元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之交的那三年困难时期的初期,我2岁半,我的哥哥5岁,我的妹妹刚刚出生。母亲说,有次我的妹妹饿得脑袋就歪倒在我母亲的肩头上,眼皮已经没有力气睁开,身体软得就像一根面条。母亲估计妹妹活不过那天下午。母亲已经在考虑,孩子饿死了,如何扔出去的一些细节。妹妹饿死在半夜的话,母亲就要穿过那长长的街道,走出庄子的寨墙,到距离村子稍远一点的野外去扔掉。黑灯瞎火,要做这样一件事情,想到这种场景,母亲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