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国产极光高定价策略失败 奇瑞捷豹路虎新政紧急救市》
原本为协调销售工作而成立的IMSS(奇瑞捷豹路虎与捷豹路虎中国成立的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在成立一周年之际,其总裁陆逸离职。据消息人士透露,受限于三方管理的现状,加上中外双方股东强势博弈带来的高昂沟通成本和无效劳动,是迫使其离职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市场已给国产极光曾经“信心爆棚”的定价策略猛烈回击。自2月1日上市以来,国产极光终端售价优惠已达9万~12万元,但仍销量寥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自5月1日中汽南方等三家经销商停止国产极光的提车后,原定于5月18日的经销商大会突然宣布取消,此后全国经销商暂停国产极光提车。同时,奇瑞捷豹路虎口头通知全国经销商,禁止与媒体进行任何沟通,否则取消授权,且不补偿返点。
5月26日,奇瑞捷豹路虎紧急宣布新商务政策,包括二季度任务下调10%~20%等三项措施缓解经销商压力。对此,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一政策属于“缓兵之计”,并不能根本解决经销商的生存问题,根本问题在于国产极光定价过高又大幅降价,造成了客户的大量流失。{搞到那个路虎撞捷豹车是什么原因?}.
分析认为,目前行业普遍质疑国产极光定价过高,而在奇瑞、观致短期难以盈利的情况下,国产极光的高定价暴露了奇瑞将这一合资项目视为“利润奶牛”的迫切心态;在捷豹路虎方面,则有意通过国产车型稳固其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第二阵营的领军地位,因此快速上量成为其最重要的诉求。
眼下,国产极光的“市场魔咒”依然高悬于奇瑞捷豹路虎的头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经销商已组成商会,与IMSS接洽谈判,争取更为实际的商务政策,博弈仍在进行。
国产极光让利幅度超20%
“国产极光一直都是降13个点提车,但市场优惠早已突破20个点,每卖一辆车都是大亏损。”一位捷豹路虎经销商表示,此前盈利性很好的极光车型在完成进口与国产的更迭之后,市场认可度因大幅降价而急速下滑。
2011年导入中国之时,加价超过15万元的极光,如今的最高优惠已超过了12万元,售价从进口时的一度近70万元,到目前35万元左右。更令人意外的是,巨额优惠背后,极光销量数据不增反降。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路虎品牌进口车销量增长5.3%,在这一背景下,奇瑞捷豹路虎常务副总裁朱国华向媒体承认,首款国产路虎极光销量“未达预期”。
来自奇瑞捷豹路虎的解释称,极光销量下滑主要由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处于国产车和进口车的切换期;二是央视“3·15事件”对于消费者购买产生影响;三是习惯进口车销售的捷豹路虎经销商,对于国产车型目标受众把握不精准。“实际上,价格过高是国产极光上市遇冷的最根本原因。”接近捷豹路虎的相关人士一语道破。自2月1日上市以来,国产极光车型终端成交价缩水超过20%,这一市场表现基本可以定义为国产极光定价策略的完败。
上市之初,国产极光以44.8万元起的指导价进入市场,主销价格为49.8万元和55.28万元的两款车型,价格发布后引发热议。此前,进口极光价格为57.8万元和66.6万元。{搞到那个路虎撞捷豹车是什么原因?}.
与同级别竞品车型相较,奥迪Q5和奔驰GLK的主销车型售价均在40万元左右。“造成国产极光价格与市场脱节的因素,主要是双方对于市场预期太过乐观,加之双方都寄希望于国产车型快速盈利,本应强调性价比的走量车型,却以高价上市就可想而知。”上述汽车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
国产极光的市场失利,直接导致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遭遇“五连降”。自2014年12月开始,捷豹路虎在华销量出现同比负增长,这一情况仍在持续。今年4月,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20.9%;今年1~4月,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滑超过20%。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奇瑞捷豹路虎对于中国豪华车市场“太有信心了”,但是消费者逐渐趋于理性,市场之手会将车价推向其应处的价格区域。
推出商务新政救市
一位接近捷豹路虎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现金流压力过大,捷豹路虎经销商已暂停国产极光提车。“如果不进行价格调整,国产极光市场回暖难有预期。”该相关人士表示。{搞到那个路虎撞捷豹车是什么原因?}.
眼下,此前市场表现较好的路虎品牌遭遇市场挑战。据悉,除了揽胜运动版单车盈利5000~10000元,其他车型全部处于亏损。特别是极光,今年销量目标较高,但市场表现远比预期惨淡。“几乎没有经销商完成极光销售任务。”上述经销商表示。
为了缓解经销商的抵制情绪,5月26日,奇瑞捷豹路虎发布了新商务政策。奇瑞捷豹路虎企业传播高级经理何蓓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奇瑞捷豹路虎已完成制定新商务政策,将选择核心媒体进行发布。
此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了更新后的2015年第二季度奇瑞捷豹路虎商务政策,主要涉及内容包括:通过加速奖励支付、延伸批售贴息项目等方式改善经销商现金流;将4~6月销售目标下调10%~20%;提高模糊返利金额等内容。“新商务政策主要针对国产极光,目前不仅经销商压力大,奇瑞捷豹路虎的企业库存深度已达到3~4个月的高点。”上述相关人士表示,新商务政策对于经销商亏损有一定补偿,但接下来,市场将更为艰难。
“国产极光(滞销)的关键问题出在价格上,我们的诉求是整车厂官方调价。”上述接近奇瑞捷豹路虎的相关人士表示。据悉,目前捷豹路虎经销商组成的商会正在与IMSS进行接洽,尚未达成最终一致意见。
记者了解到,目前经销商的诉求主要包括调整价格、降低销量目标和缓解库存压力等方面内容。
然而,奇瑞捷豹路虎在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中称,“作为个别现象,(国产极光)不排除在市场中会出现一些处于较低价位的促销价。”但据了解,北京、山东、成都、上海等地,国产极光的普遍优惠都达到了10万元以上。{搞到那个路虎撞捷豹车是什么原因?}.
IMSS的周年答卷
对于目前国产极光面临的市场困境,负责销售、市场、售后和品牌建设的IMSS难逃其责。去年5月,IMSS成立,作为股东双方利益妥协的产物,IMSS不是独立法人,前总裁陆
逸向捷豹路虎大中华区总裁高博、奇瑞捷豹路虎总裁百润和常务副总裁朱国华三方汇报工作。
原本为协调销售工作而成立的IMSS,却成为矛盾集中点。据悉,没有决策权的IMSS却承担了销售管理、经销商审批、商务政策制定等一系列触及股东双方利益的核心工作。记者了解到,难以获得股东双方信任是IMSS低效运营的根本原因。
何蓓蕾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IMSS目前仍按此前计划推进工作,“没有调整的可能性”。“此前每个月结算返点等工作,现在都变得很复杂。”一位捷豹路虎经销商告诉记者,而根据市场情况需要随时调整的商务政策,也很混乱。
受此影响,持续盈利的捷豹路虎经销商,今年首次遭遇亏损。“目前,超过95%的经销商均亏损。”上述经销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这主要是由于此前极光对其盈利贡献较多。“股东双方内耗使得IMSS成为牺牲品。”熟悉奇瑞捷豹路虎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中国汽车企业合资已经走过30年,但各方利益平衡仍较为复杂。IMSS已经成为一个内耗典型。
上述相关人士表示,对于职业经理人的充分信任在合资企业中至关重要。目前活跃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职业经理人都经历了中国汽车市场逐渐成熟的阶段,无论代表哪一方股东,对于市场的判断应得到双方信赖,但在奇瑞捷豹路虎,这一信赖尚未形成。
篇二:《捷豹路虎中国工厂开业》{搞到那个路虎撞捷豹车是什么原因?}.
捷豹路虎中国工厂开业{搞到那个路虎撞捷豹车是什么原因?}.
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正试图通过旗舰轿车产品在中国获得增长动力,该公司正寻求在世界最大汽车市场挑战德国竞争对手的霸主地位。
这家英国汽车制造商首家在英国以外设立的大型制造厂昨日开业。该厂位于上海附近的城市常熟,计划生产高端的捷豹轿车,与奥迪(Audi)、宝马(BMW)和戴姆勒(Daimler)旗下品牌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一较高下。
去年,捷豹路虎在中国卖出了9万多辆车,但其中仅有1.6万辆是捷豹车型。揽胜(Range Rovers)系列和路虎(Land Rovers)系列要受欢迎得多,占据中国豪华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市场10%的份额。
“捷豹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我们在与中国生产的品牌竞争,”捷豹路虎大中华区总裁高博(Bob Grace)表示。
捷豹路虎期望年产能为13万辆车的常熟工厂能帮助其赶上德国竞争对手,后者在中国拥有大规模制造业务。
进口车需要交纳25%的关税,并支付昂贵的运输费用,这使进口车比本土生产的车型价格更高。在本地设立制造厂,还能让汽车制造商为中国市场生产定制车型。
总部位于考文垂的捷豹路虎隶属于印度的塔塔汽车(Tata Motors)。该公司最初将与中国合作伙伴、国有的奇瑞汽车(Chery Automobile)合作,生产价格稍低的SUV车型——揽胜极光(Range Rover Evoque)。
但捷豹路虎首席执行官施韦德(Ralf Speth)表示,从2016年起,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投产另外两种车型,包括一款捷豹轿车。另一款车预计为路虎发现运动版(Land Rover Discovery Sport)。捷豹路虎拒绝进一步置评。
奥迪、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去年总共在中国销售100万辆车,约占高端轿车销售量的80%。
译者/许雯佳
篇三:《奇瑞捷豹路虎合资的SWOT分析》
1.奇瑞是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品牌领先企业;捷豹、路虎则是来自英国的高端品牌; 2.从统计数据看,中国不日将成为捷豹、路虎的全球第一大市场; 3.可能成为国内最后一个汽车合资项目 劣势:
1.奇瑞在营销、渠道、产品等多个层面碰壁,国内发展目前处于受限状态; 2.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度以及国内市场容量和消化能力有待检验; 3.与奇瑞其他自主品牌抢夺市场份额 机会:
1.合资将增加奇瑞盈利筹码,摆脱当前依靠政府补贴的经营状况; 2.有利于推动奇瑞搁置已久的IPO进程; 3.推出合资自主品牌 威胁:
1.可能使奇瑞多年致力于建立的国产自主品牌印象受到冲击;
2.由于品牌差距、产品定位差距太大,奇瑞恐将沦为豪华品牌的代工厂; 3.无法摆脱市场换技术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