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因为学习心理学的缘故,我经常接触到有困惑的家长,为什么我那么听话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像变了一个人,成了一匹难以管教的野马?为什么我的孩子看起来很认真,为什么成绩越来越差?为什么我的孩子上了大学不能融入集体,现在辍学在家,在家呢也不是说出去玩,只是在家看手机上网?
每一个有这样困惑的家长,可能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经过深谈,却在某一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妈妈对孩子爱的太深,妈妈与孩子黏的太紧,当妈妈和孩子黏的太紧的时候,其实表达的可能是妈妈对孩子的控制,内心害怕的是孩子一旦独立,就意味着孩子要抛弃妈妈,和妈妈成为两个真正独立的个体。也许这是内心没有安全感的妈妈害怕面对的。一个不让孩子独立的妈妈,最后养育出来的就可能是一个不能独立的孩子,一个离开了妈妈就什么都做不了的孩子。。
喜欢越界的父母总是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关心,事无巨细地关心,其实他眼里没有孩子,他只是变相地表达了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尽管都是打着“关爱”和“教育”的旗号,但传递的总是令人厌烦的气息,孩子不会从中体会到爱和教育,只能体会到被侵犯。孩子用成绩不好这样的方式去被动的攻击妈妈,用妈妈最在意的东西去攻击妈妈,去表达自己的愤怒
我这样说,当妈的可能会感觉很受伤,我们会觉得自己努力去爱孩子了,却成了控制孩子长大的罪魁祸首,心里备感失落。我们心里还是担心,这样万一孩子做点什么事真的就一点也不知道了,那我以后还怎么帮助他,怎么教育他?
持有这样思维方式的父母,他们习惯于把自己的功能扩大化,不习惯随着孩子的成长调整自己的行为界限。上幼儿园的孩子独自在某个房间时,确实需要父母不时地过来关照一下,而一个初中生需要这样的关照吗?从这位母亲的话中可以看到,她的担心不过是孩子“万一”做的那个事情,这个“万一之事”可能是什么呢?玩游戏?和女同学聊天?上黄色网站?手淫?不管什么事,哪一种是需要突然推门进来解决的呢?
喜欢越界的父母总是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关心,事无巨细地关心,其实他眼里没有孩子,他只是变相地表达了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尽管都是打着“关爱”和“教育”的旗号,但传递的总是令人厌烦的气息,孩子不会从中体会到爱和教育,只能体会到被侵犯。
有自尊的父母不会刻意去抓孩子的什么把柄,也会羞于面对孩子的窘迫。他要呵护孩子的面子,也不肯降低自己的修养,这样的心境在父母和孩子间自然营造出合理的距离,开始得体地分离。
所谓“分离”,并不是慢慢放弃对孩子的关爱,而是慢慢调整关爱的方式。没有哪个母亲会明确地知道应该从哪年哪月哪天哪件事上开始和孩子“分离”,就像她不会发现孩子哪年哪月哪天比她长得还高一样。成长变化伴随着孩子的每一天,分离也伴随始终。
从孩子脱离母体开始,整个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的脱离:脱离RU房独自吃饭,脱离怀抱独立行走,脱离监护单独外出,脱离供养自己赚钱,脱离支配发展自我,脱离家庭组建另一个家庭——父母从第一亲密者的角色中退出,让位给孩子的伴侣和他自己的孩子,由“当事人”变成“局外人”,最后是父母走完人生旅程,彻底退出孩子的生活。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理解,成长和分离是对同一件事情的主次描述,成长说的是孩子的变化,分离说的是围绕这种变化父母所做的角色重要性的调整。父母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逐步递减,角色范围一点点缩小,这样才能给孩子的生活腾挪出空间。在健全的母子关系中,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的调整。
例如在女儿幼小时,几乎所有的爸爸怀抱着可爱的女儿时,都会泛起醋意,想着将来哪个毛头小子敢来抢走我的女儿,打断他的腿!可当女儿20年后出落得亭亭玉立,和一个小伙子牵手亲密时,被冷落一旁的当爹的却会满是欣慰,欣慰于女儿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人代替自己去爱女儿,自己可以少操心了。
哲学家弗洛姆是对母子关系解析得最好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与自己分离。这里体现了母爱与性AI的根本区别。在性AI中,本是分离的两个人成为一体;在母爱中,本是一体的两个人分离为二。母亲必须容忍分离,而且必须希望和支持孩子与她分离。
正是在这一阶段上,母爱成为一个至为困难的任务,它要求无私,要求能够给予一切,而且除了所爱者的幸福以外一无所求。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上,许多母亲未能完成母爱的任务。自恋、盛气凌人、占有欲使妇女只有在孩子尚小时才能成为一个爱孩子的母亲,爱幼小的孩子其实再容
易不过了。而检验一个母亲是否真正具有爱的能力,就看她是否愿意分离,并且在分离后继续爱着。
爱孩子还是爱控制孩子?
不懂得分离的父母,即使孩子成年、结婚,也要努力保留住对孩子的控制。他们往往喜欢一边事无巨细地包办,一边抱怨孩子的无能。这样的家长,其潜意识并不想让孩子独立,他要让自己在孩子的生活中显得重要,于是会有意无意地制造孩子的不重要感。与其说他极爱孩子,不如说他极爱那种对孩子的全面把控,这种控制给他带来的成就感和强大感,让他对自己满意。
有位年轻妈妈告诉我说,她的父母一直对她管得多管得严。比如她从小热爱阅读,爱看古典小说、历史书籍,却常常遭到父母的白眼和阻拦。他们希望她只看课本,认为看“闲书”没用。到她现在成家且有了孩子,假期中偶然拿起本小说看看,她父亲都会批评说,怎么不看专业书?看小说有啥用?这位读者说,虽然知道父母爱她,但和父母相处的感觉却是“觉得简直是生活在地狱里”!
没有被包办的人可能很难想象被过度包办的痛苦。我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写信人也是一个年轻女子,最后的签名是“一个绝望的人”。她在信中陈述了她妈妈无止境的包办带给她的痛苦,并把她曾给妈妈写的一封信一并发给我,问我要不要发给她妈妈。信是这样写的:
从小到大,无论什么事你总是冲在我前面,那些我应该自己去做,或者我应该学着去做的事情,你全部包办了,却又总是挑剔我,说我自理能力很差,甚至在别人面前说我这个做不好那个不会干。这导致我做什么都没自信,结果确实是什么也做不好,于是你就更有理由冲在我前面。你一直用这样极其残忍甚至残酷的方式对待我,我怎么可能不自卑?怎么可能有自理能力?怎么能学会和别人打交道?你为什么老是要冲到我前面?
后果只有两种:要么,我终于有一天不堪忍受,自杀了。要么,将来你老了,先我而去了,留下我一个人,不会烧饭,不会自己买衣服,不会讨价还价,不会和人打交道,不会保护自己……最后悲惨地死去。总之,你是在往绝路上赶我!(原信中,女孩在此处用了二十多个感叹号!)
父母如果固执地霸占孩子的生命空间,孩子的世界只能狭小,甚至残缺。前面那位被降为“闲人”的妈妈其实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她的孩子尚小,且会反抗,敢于
公开拒绝家长对他自由的侵犯,说明孩子体内的“自我”还比较强大,他的世界还比较完整。
而这个女孩子敢于鼓起勇气写出这样一封信,也是出于自救的本能,所以我赞成她把这封信发给妈妈。如果孩子对家长的操控完全麻木了,丧失了对“自我”边界的守卫,受到的伤害也许是致命的。
泛滥的母爱和泛滥的洪水一样
有一次我听一位心理专家谈到一个刚做妈妈的年轻女子自杀的案例,他称这个女子小周。小周工作稳定,丈夫体面,家境殷实,父母对她也很好,又刚有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孩子,没有人能想出来她为什么会自杀。
最后,大家都归因为产后抑郁,即这是个纯生理问题。但心理专家不这样认为,他间接认识小周的一个好友,对她的家庭生活细节有所了解,他的判断是,产后抑郁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本上,小周是死于父母的过度包办。
小周有一对极其喜欢包办的父母,从小到大的包办自不必说,上大学时她想报考离家很远的学校,父母不同意,强迫她报考了离家只有两小时火车车程的另一个城市的一所大学。在专业选择上,小周当时对心理学很感兴趣,父母说学金融吧,这方面我们有路子,可以给你找人安排工作。
小周当时极不情愿,父母就软硬兼施地给她做思想工作,最后迫使小周就范。小周上大学后周末不愿回家,妈妈就每周乘火车去一趟女儿的学校,除了带一大包吃的用的,还要带去洗好的衣服床单等,然后再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毕业后工作是爸爸给找的,对象是父母帮助确定的,新房的所有家具,哪怕是一个废纸篓都是妈妈给买来的,没有小周自己插手的余地。
她结婚后,虽然家里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却几乎没开过伙,都是在父母家吃。两年后孩子出生,母亲更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包办了婴儿的一切。不管小周干什么,妈妈都会说,看你笨手笨脚的,我来吧。小周经常像个局外人似的看着妈妈给小孩穿衣、换尿布、洗澡,自己可做的唯一的事就是哺乳,其余几乎没有插手的余地。{姑妈乱伦小说}.
小周一直睡眠不好,有了孩子后,半夜要起来喂几次奶,妈妈觉得女儿太辛苦,就不让小周晚上给孩子哺乳,代之以自己晚上起来几次给孩子喂牛奶。满月后,
干脆把婴儿抱到自己房间,说反正将来这个孩子是由我来带,从现在开始让他习惯和姥姥睡在一起。小孩过完百日后,小周快要上班了,妈妈要小周干脆给孩子断奶,一心一意去工作。小周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彻底变成了旁观者、局外人。就在要去上班的前一天,这个刚做了妈妈的年轻人打开窗户,从高楼上跳了下去。
不忍心谴责小周父母,只想用这个悲伤的例子提醒家长,泛滥的母爱和泛滥的洪水一样,已不是河床里奔流的能量,而是破坏力和灾难了。真爱孩子的父母不会一味放纵自己的感觉,懂得适时约束自己。自我满足感上欠缺一些,也许才是对孩子更好的疼爱。
死活不放手的母亲,不能说她不爱孩子,但比起占有欲来,她更爱后者。
曾经有媒体报道一位妈妈陪儿子睡到19岁,甚至孩子上大学到另一个城市后,妈妈辞职到大学附近租房子来陪儿子,理由是儿子离不开她。人们对这位妈妈多有批评,网上甚至有人猜测这位妈妈是否有乱伦倾向,或至少是“精神乱伦”。
乱伦之说我倒不十分相信,这个问题上,我赞成心理学家阿德勒对类似问题的观点:俄狄浦斯情结是由于教育错误所造成的人工产品。我们不需要假设由遗传得来的乱伦本能,也不必想象,这种变态的本源和性有什么关联。所以我宁可相信这位妈妈的做法,是由于教育上的蒙昧和人性中的自私所致。而且这种蒙昧和学历无关,在当代生活背景下,它是自然天性退化的后果。
现在越来越明显的一个社会问题是,父母在孩子年幼时不肯和孩子亲近,把孩子扔给老人或保姆,理由是要赚更多的钱,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或者是迷信某种冷酷的“育儿经”,比如“挫折教育”、“孩子不能多抱”、“哭声免疫法”等育儿邪教,故意不和孩子亲近,任由幼小的孩子哭泣悲伤,美其名曰培养独立性。
这些错误认识使母子间丧失早期的亲密接触机会,没有建立起畅通的理解渠道,彼此理解就变得困难。待孩子成年后,父母往往是一方面对当初冷落孩子的做法感到后悔,有强烈的补偿心理,生硬地要塞给孩子很多东西;另一方面又有讨债心理,希望孩子回报自己的付出,听话并且和自己亲近。而孩子又不可能配合得很好,于是摩擦不断。颠倒的亲密顺序,让母子双方都感觉困惑。
出于爱收回展开的手
母亲如果只是单方面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前途,而不发展作为母亲的智慧,那么她在对孩子的控制上,可能不亚于开始提到的小四的母亲。
篇二:《《百年孤独》中俏姑娘雷梅苔丝形象分析》
《百年孤独》中俏姑娘雷梅苔丝形象分析
摘 要: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于1967年发表后在西方文坛引发了“一场文学地震”。在这部小说中,一家七代人,形形色色,既有不同又极其相似,而布恩迪亚家族的女人们仿佛也不断重复着家族的宿命。俏姑娘雷梅苔丝是唯一一个没有被打上家族烙印的姑娘,她代表着自然纯真的原始和过去,她的消失也预示着自然和美好终将被人类打破,世界会消失,但也会焕发新的生机。{姑妈乱伦小说}.{姑妈乱伦小说}.
关键词:百年孤独;雷梅苔丝;形象分析{姑妈乱伦小说}.
作者简介:傅金潇(1990-),山东临沂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02
《百年孤独》以虚构的马孔多小镇为背景,在魔幻与现实的交织中,从容不迫地叙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老布恩迪亚为逃避被他杀死的邻居的冤魂的纠缠携妻出走,在一片荒原上建造了马孔多村,年迈精神失常死去;小儿子奥雷利亚诺上校发动32次起义,躲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一次枪决,最后厌倦了战争,自杀未遂,回家制作小金鱼打发残生;孙子阿卡迪奥被反对党党徒枪杀;曾孙女雷梅苔丝披被单被一阵风刮上天;曾孙阿卡迪奥二世从运送罢工工人尸体的火车上逃回,遇到连下4年11个月零2天的大雨;六世孙布恩迪亚和姑妈乱伦,生下一个带猪尾的孩子;第七代被一群蚂蚁活活吃掉。最后吉卜赛老人的预言应验:马孔多被一场咫风卷走,不再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 一家七代,生生死死,由盛至衰,绵延百年。在这七代人中,有男人,亦有女人,她们迷人、善良、疯狂、纯真。我们看到乌苏拉大妈忙碌时O@的衣裙,阿玛兰塔缠绕万物的柔情,雷蓓卡思念时咀嚼泥土,庇拉特内拉放荡的笑声和预言的纸牌,佩特拉科特刺激生殖的情欲,梅梅头顶上陨落的黄蝴蝶的翼片,俏姑娘雷梅苔丝的自然光辉,菲南达重温女王梦想时的恬静与脆弱,圣塔索菲亚德拉佩达在布恩地亚家里留下的奉献的湿痕,小阿玛兰塔在家族没落的谷底吹起的最后一股爱情的风
《百年孤独》的特色之一就是家族中的七代人有着一样的名字,他们重复着相似的命运,使得整篇小说充满了魔幻色彩。在这些不断重复的人名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蕾梅黛丝们了。故事中有两个雷梅苔丝,第一个叫雷梅苔丝,另一个叫俏姑娘雷梅苔丝。雷梅苔丝端庄大方、贤淑稳重,把健康、活泼的气氛带进了布恩迪亚家中。她主动承担起照顾老布恩迪亚的任务,调和着妯娌姐妹俩的矛盾,坦荡地认丈夫的私生子为亲生儿子。蕾梅苔丝好像上帝派来的,建立和睦、团结、温暖家庭的天使。可是这位天使却早早地被毒素带离了人世,她的生命定格在十四岁。但形象却凝固成家中的“圣母”,布恩迪亚家族希望后代女性能继承蕾梅苔丝的美好性情,于是便有了第四代蕾梅苔丝。
一、不谙世事与致命诱惑
乌苏娜的长孙阿卡迪奥生了一个女儿和一对双生子,老祖母给曾孙女取名为雷梅苔丝。这位婀娜多姿充满迷人魅力的年轻姑娘被人们称为“俏姑娘”。她看
上去不经世事,天真无邪,天生拒斥一切常规,经常做出不符年龄的事情。成人后,仍不会独自穿衣洗澡,常常像小孩子一样喜欢玩自己的粪便。二十岁的她学不会读写,也不会使用餐具。为了解决穿衣的麻烦,她为自己缝制了一件麻布长袍,为了理想的简单生活,她剪去长发。她长时间地洗澡,只是为了打发时间,种种不合常理的行为甚至使得家人以为她智力发展迟缓。她天真烂漫,纯洁无瑕,是大自然的天使,不像那些堂兄弟们,天生被打上家族的各种烙印。
乌苏娜为她的美貌感到担忧,让她跟叔祖母阿玛兰塔去做弥撒,同时极力避免她上街去,以防她的美貌惹出事端,而那些邪恶之徒经常假装神父,他们上教堂去仅仅是想一睹俏姑娘雷麦苔丝的芳容。因为她那神话般的姿色是整个沼泽地带的人有口皆碑的,谈论起她的美貌来大家兴奋无比。一位外乡来客一睹她的芳容后,永远失去了昔日的沉着而不能自拔。几年后沉睡在铁轨上被夜行的火车碾得粉碎;另外一位外乡人在房顶上偷看她洗澡时,因激动过度摔死在水泥地上;一位男人在她一次外出时,趁混乱之际用手在她肚子上抓了一把,当晚那男人在大街上吹嘘他的胆量,为他的鸿运洋洋得意,可几分钟后,一匹烈马的铁蹄就踩烂了他的胸膛由此,自然、纯真、美貌的雷麦苔丝被无辜地猜测为“具有死神威力”,传说她“发出的并不是爱情的信息,而是致命的气流。”
二、小说中的类型与现实中的非典型
在以往的分析中,俏姑娘雷梅苔丝被看作是天使,她纯洁、自然、美丽,她是这部作品中最奇特、最不同寻常的姑娘。然而她的结局也让读者印象深刻,她像真正的天使一般裹着床单飞向天空。俏姑娘与那些贤妻良母,追寻爱情的女人们截然不同,几乎没有社会女性的任何品质和特征。甚至我们可以认为她并没有性别意识,她只是单纯的以自然舒适的角度去生活。不穿紧身衣,不留长发,用手抓饭,不在乎时间,长时间洗澡,也不因男人们的喜爱而高兴。
但是,我们能发现的是,不论是乌苏拉、菲南达,还是阿玛兰塔、雷蓓卡,甚至第一个雷梅苔丝,这些形象在现实中总是有迹可循。她们很真实地存在着,不管是小说里,还是现实中,甚至在遥远的将来,她们还是会不断地出现。于是我们说马尔克斯笔下的女性人物时时闪烁着现实的光辉。俏姑娘是最独特的一个,因为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除非真的是智力障碍,否则现实中绝不会有这样的姑娘存在,而美貌的标准也永远没有尽头。她就像人们遥远的梦想,你可以描绘出她的样子,却永远触摸不到。当然,我们不能认为一个在无法关照到现实的人物形象就比那些贤妻良母、放浪形骸、追求爱情的人物地位低。悄姑娘雷梅苔丝为什么离开马孔多飞上天呢?因为她根本就“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人”。为什么作者要创造这样一个人物呢?首先,这个人物是作者表现魔幻性特色的代表之一;其次,以人物为例,非现实与现实的交织更加凸显了双方的鲜明差异;最后,在冲突与融合中表现思想内核。
三、俏姑娘存在的意义
“她好像是从二十年的战争中走回来似的有一股洞察一切的光亮直抵事物形壳之外的本质。”这是奥雷良诺上校对俏姑娘的评价,也是马尔克斯想告诉读者的。俏姑娘的纯洁和自然让人想起了作者最初描写马孔多的情景:“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最初的马孔多恰如世界新生伊始,一派原始、纯净的乐园景象,“它的确是一处乐土,没人超过三十岁也没人死去。”最初的马孔多是一片纯真的净土,没有人死去,没有污染,没有战争,也没有贪婪和肮脏。最终,俏姑娘带着她的纯真和自然远离了这个肮脏龌龊的世
界,马孔多随着一场飓风消失在世界上,没有第二次出现的机会。俏姑娘短暂的生命成为照映马孔多的一面镜子,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肮脏与纯洁的对比。但同时也告诉世人,纯真是世界最初的样子,但走向肮脏却不可避免。
俏姑娘是这部小说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尘世沾染的人,她代表了一切未经开发的土地和那些没有被破坏以及被强行入侵的文化和人群,自始至终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以一种单纯且看似无情的眼光看待世人,他们是愚蠢的,无聊的,俗气的。但是,这样一个纯洁无瑕的姑娘,却是不融于这个世界的,换言之,她不能存在于世。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形象表达了对拉美传统的热爱和惋惜,对武器和文明入侵的痛呼和接纳,以及对拉美未来的瞻望。那样的自然与纯真纵然值得歌颂和赞扬,但终究被历史的车轮狠狠甩在了过去,消失,成了它们最终的归宿。而早已失去了昔日美好的马孔多,也终究将在时间的洗礼下走向灭亡,新生的,又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和人们。
参考文献:
[1]朱景冬.《百年孤独》及其表现手法评析[J].外国文学研究,1991.
[2]陆璇璇.试论《百年孤独》中的女性形象[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李祝亚.女人与孤独──试析《百年孤独》中几位女性形象[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4]张倩.浅析《百年孤独》女性形象[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
[5]李玉瑶.在凄美中凋零的花史――浅析《百年孤独》女性形象[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
篇三:《世上最小母亲无法安宁》
世上最小母亲无法安宁 《5岁妈妈》引起再次关注{姑妈乱伦小说}.
琳娜·玛迪纳,这位世界现有记录中最年轻的妈妈当年生产时轰动一时。60多年来,琳娜几乎与外界失去了联系,过着贫困但平静的日子。出人意料的是,一本名为《5岁妈妈》的新书打破了琳娜的平静生活,同时也引起了秘鲁政府对琳
娜的再次关注。
5岁产子孩子父亲仍是谜
琳娜·玛迪纳出生在秘鲁最穷困省份的一个小村子里,是家里9个孩子中不起眼的一个。在她5岁那年,父母发现琳娜的腹部越来越大,连村里的巫师也无能为
力。琳娜的父亲只好将她带到医院检查。
琳娜入院后,医生的检查结果令所有人惊诧万分——琳娜怀孕了。一个月后,即1939年5月14日——母亲节(当时琳娜的年龄是5岁7个月零21天),她接受
了剖腹产手术,生下了一个发育健全、重达2.7公斤的男孩。
当时给琳娜进行剖腹产手术的医生称,琳娜的生殖器官已经完全发育成熟。琳娜大概在她4岁8个月的时候怀孕,而她的初潮年龄是两岁半。至此,琳娜创造了
一个医学奇迹,目前她仍是世界上有记录的最年轻的妈妈。
在琳娜被确诊怀孕后,当地警方曾以涉嫌乱伦罪逮捕了琳娜的父亲,后因证据不足被释放。之后医生、警察甚至于电影公司都陆续派人对琳娜的事情进行调查,
但最终还是没有人能够查出究竟谁是琳娜孩子的父亲。
身体成熟言谈举止是孩子
琳娜在医院住了11个月后被接回家与父母兄弟姐妹同住。尽管身体发育成熟,但琳娜在智力上仍然同普通的5岁孩子一样,她宁可与自己的玩具娃娃玩,也不愿多看一眼自己刚生的小孩。琳娜的儿子名叫格拉尔多,是以当时为琳娜动手术的其中一个医生的名字命名的。格拉尔多10岁的时候,才发现和他一起长大的
琳娜实际上是自己的母亲。格拉尔多在40岁时死于一种骨髓疾病。
琳娜后来结了婚,并在1972年,也就是她首次生产的33年后又生下了一个儿子。
目前,琳娜这个30岁的儿子住在墨西哥。
政府援助60余载未兑现{姑妈乱伦小说}.
当年在琳娜生产后不久,秘鲁政府曾答应给予琳娜帮助,但这些承诺至今也没有兑现。60多年过去了,现年68岁的琳娜同丈夫劳尔·尤拉多住在秘鲁首都利马
的一个贫民区内。
“我们只想过我们的生活,仅此而已。我从没想过我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妈妈这回事。”琳娜的丈夫劳尔说,“ 琳娜身体的特殊性已经成为医学教科书的
经典教学内容,而她的经历也被诸如美国妇产科医师大学这样的机构确认是真实
的,但琳娜仍然拒绝向公众说出她的事情。”
医生出书代她求关注
60多年来,琳娜一直过着贫困但平静的生活,让人想不到的是,这种平静生活被一本书打破了。这本名为《5岁妈妈》的新书将琳娜的传奇故事重又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也引起了秘鲁政府对琳娜的再次关注,从而有可能为琳娜提供迟到
的经济及其他帮助。
妇产科医生乔斯·桑多瓦尔,早在学生时代就对琳娜的案例非常感兴趣。他把有关琳娜案例的媒体报道、公开发布的消息以及对琳娜亲人的采访等资料综合在一
起,写成了这本《5岁妈妈》。
《扬子晚报》2002年9月1日
人类生育奇闻趣谈
发表于《家庭医生》报
●●在人类生育的过程中,由于人类的整体基数很大,世界范围内自然出现许多有趣而真实故事。在这些故事里,记载着亦个个非同寻常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生
育奇迹。
●●女性生育世界记录
●●世界上最小的母亲5岁。人们常常认为,热带的女孩发育很早,自然生育也早。但人们不会想到,在1939年5月,秘鲁的安第斯山山脚下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只有5岁女孩莉娜.麦迪纳,居然生下了一个6磅多重的小男孩,真的可谓幼儿园的孩子当妈妈。莉娜3岁月经来潮,改写了女性月经初潮的世界记录,这是迄今为止女性青春期提早最为鲜见的例子之一。莉娜的生育记录还在1939年被收入《医学科学》辞典。其实,莉娜的这种现象属于病态,是由于体内的性
激素分泌失调,出现青春期提前和早熟。
●●最年轻的祖母17岁。在非洲中西部的尼日利亚,玛姆兹可能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子,她是一位部落酋长妻室里的其中一个妾侍,在她8岁4个月的时候,生了一个健康的女儿。这看来并不是奇迹,可玛姆兹的这个宝贝女儿,竟然也效仿起妈妈,在8岁多的时候同样出生一个小孩。这时候,玛姆兹芳龄仅仅17岁,
虽然她没有当上世界上最年轻的妈妈,可她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外祖母。
●●最年长的母亲63岁。1996年11月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玛琳达医护中心,63岁又9个月的阿尔克莉.凯,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成功出生一个健康的女婴。尽管这个受精卵是移植过来的,但毕竟是她老人家亲自生产的。
●●最多产的女人一生出生69胎。据报道,按照2001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记载,有官方统计数字的世界上生孩子最多的女人,应该是18世纪的俄罗斯女农民瓦西里耶夫娜。在1725年至1765年40年期间,她一共生儿育女27次,计69人。
这其中包括16次双胞胎、7次3胞胎和4次4胞胎,69胎中有67个子女生存下
来。
●●男性生育世界记录
●●最年轻的父亲12岁。肖恩.斯图尔特,英格兰莎恩布卢克郡人。在他11岁的时候,与他十几岁的女朋友偷吃禁果,于1998年1月20日为他产下一个6磅重的健康小男婴,届时肖恩.斯图尔特12岁。据报道,这位小男婴尚在健康成
长中,并没有什么疾病。
●●最年轻的祖父29岁。英国沃里克郡的戴尔.赖特,虽然未到而立之年,但辈分创了世界记录。在戴尔刚刚14岁的时候,他的儿子斯蒂芬出生了;孩子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当儿子斯蒂芬也是14岁的时候,也有了自己的儿子。这
时的戴尔.赖特成了祖父,他的年龄也只有29岁。
●●最年老的父亲将近94岁。在1992年的7月,土耳其东部城市阿勒山,一个平时没有机会出名的退休老矿工勒斯柯理,一时上了世界许多报纸的头条。这不是别的原因,是他在自己93岁零10个月的年龄上又喜得贵子。勒斯柯理如此强
健的生殖力奇迹,在医学上的确是一件生殖奇迹。
●●最多子女的男人867个。男人与女人不同,生育起子女来比女性更能发挥其生育优势,当然这需要特定的条件。在摩洛哥,沙里夫王朝的最后一个君主穆莱.伊斯美尔(1646年—1727年),在1703年就已经有了525个儿子和342个女儿,
世界上还真的无人攀比。
篇四:《真正的母爱是逐渐分离的过程》
真正的母爱是逐渐分离的过程
本文谈及的“母亲”,泛指“父母双亲”,只在某些段落独指妈妈这个性别角色,相信读者能自行甄别这一点。 在我小时候生活的大院中,有个叫小四的男孩。小四家有三个女孩,只有他这一个男孩,他妈妈极其宠他。他妈妈是文盲,在我的印象中有些窝囊,似乎很少和人说话,每天只是买菜做饭。听说自从小四长大,开始谈婚论嫁后,他妈妈一下变得非常强势。先是不同意小四自己谈的两个对象,小四不听她的,她就喝药上吊,闹得十分凶。 后来小四终于妥协,和他妈妈相中的一个女孩结婚,他妈妈对媳妇很快由爱得要命变成恨得要命。除了挑拨小四夫妻关系,还常常找各种借口把小四扣留在自己这里,不让他回自己的家。小四硬要回去,他妈妈就经常找个理由跟过来,晚上也住在小四家。当时小四住在一间小平房里,只有一盘小炕,他妈妈就和儿子、媳妇挤在一个小炕上睡觉。小四的孩子出生后,他妈妈更找出各种理由不让小四和媳妇在一起。
在孩子两岁多时,有一天,小四失踪了,只给媳妇留了一张六个字的纸条:“我走了,不用找。”二十多年过去了,小四再没出现,没有人知道他是死是活。他妈妈在他失踪几年后去世。真难想象她在去世前,心里会想些什么。每每想到小四,那个我们童年的玩伴,想到他小时候天真无邪的淘气样,以及25岁时决绝的离去,我都惆怅万分,叹息母爱可能是一座宫殿,也可能是一间牢狱。 在这里我不想对小四的妈妈进行人性的、伦理的分析,只想用这个极端的故事引出一个既普通、又非常重要、却常被忽略的教养守则:母子间的感情应该是绵长而饱满的,但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必须递减。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母子一场,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深情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若母亲把顺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让孩子童年贫瘠,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
母亲不可把自己功能扩大化
曾有一位初中生的妈妈向我咨询,她的困惑是感觉和已上初中的儿子越来越陌生。儿子一回家就把自己房间门关上,她想多了解儿子,进儿子房间不敲门,事实上是为了查岗而搞突然袭击。儿子对此表示很不高兴,抗议过几次,妈妈不听,儿子就在自己房间的门上贴了一张“闲人莫入”。
当妈的感觉很受伤,她觉得自己努力去爱孩子了,却成了儿子眼中的“闲人”,心里备感失落。她说,我现在会按他的要求敲门后再进入,可是心里还是担心,这样万一孩子做点什么事真的就一点也不知道了,那我以后还怎么帮助他,怎么教育他?
持有这样思维方式的父母,他们习惯于把自己的功能扩大化,不习惯随着孩子的成长调整自己的行为界限。上幼儿园的孩子独自在某个房间时,确实需要父母不时地过来关照一下,而一个初中生需要这样的关照吗?从这位母亲的话中可以看到,她的担心不过是孩子“万一”做的那个事情,这个“万一之事”可能是什么呢?玩游戏?和女同学聊天?上黄色网站?手淫?不管什么事,哪一种是需要突然推门进来解决的呢?
喜欢越界的父母总是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关心,事无巨细地关心,其实他眼里没有孩子,他只是变相地表达了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尽管都是打着“关爱”和“教育”的旗号,但传递的总是令人厌烦的气息,孩子不会从中体会到爱和教育,只能体会到被侵犯。 有自尊的父母不会刻意去抓孩子的什么把柄,也会羞于面对孩子的窘迫。他要呵护孩子的面子,也不肯降低自己的修养,这样的心境在父母和孩子间自然营造出合理的距离,开始得体地分离。
所谓“分离”,并不是慢慢放弃对孩子的关爱,而是慢慢调整关爱的方式。没有哪个母亲会明确地知道应该从哪年哪月哪天哪件事上开始和孩子“分离”,就像她不会发现孩子哪年哪月哪天比她长得还高一样。成长变化伴随着孩子的每一天,分离也伴随始终。
从孩子脱离母体开始,整个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的脱离:脱离RU房独自吃饭,脱离怀抱独立行走,脱离监护单独外出,脱离供养自己赚钱,脱离支配发展自我,脱离家庭组建另一个家庭——父母从第一亲密者的角色中退出,让位给孩子的伴侣和他自己的孩子,由“当事人”变成“局外人”,最后是父母走完人生旅程,彻底退出孩子的生活。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理解,成长和分离是对同一件事情的主次描述,成长说的是孩子的变化,分离说的是围绕这种变化父母所做的角色重要性的调整。父母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逐步递减,角色范围一点点缩小,这样才能给孩子的生活腾挪出空间。在健全的母子关系中,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的调整。 例如在女儿幼小时,几乎所有的爸爸怀抱着可爱的女儿时,都会泛起醋意,想着将来哪个毛头小子敢来抢走我的女儿,打断他的腿!可当女儿20年后出落得亭亭玉立,和一个小伙子牵手亲密时,被冷落一旁的当爹的却会满是欣慰,欣慰于女儿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人代替自己去爱女儿,自己可以少操心了。 哲学家弗洛姆是对母子关系解析得最好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与自己分离。这里体现了母爱与性AI的根本区别。在性爱中,本是分离的两个人成为一体;在母爱中,本是一体的两个人分离为二。母亲必须容忍分离,而且必须希望和支持孩子与她分离。 正是在这一阶段上,母爱成为一个至为困难的任务,它要求无私,要求能够给予一切,而且除了所爱者的幸福以外一无所求。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上,许多母亲未能完成母爱的任务。自恋、盛气凌人、占有欲使妇女只有在孩子尚小时才能成为一个爱孩子的母亲,爱幼小的孩子其实再容易不过了。而检验一个母亲是否真正具有爱的能力,就看她是否愿意分离,并且在分离后继续爱着。
爱孩子还是爱控制孩子? 不懂得分离的父母,即使孩子成年、结婚,也要努力保留住对孩子的控制。他们往往喜欢一边事无巨细地包办,一边抱怨孩子的无能。这样的家长,其潜意识并不想让孩子独立,他要让自己在孩子的生活中显得重要,于是会有意无意地制造孩子的不重要感。与其说他极爱孩子,不如说他极爱那种对孩子的全面把控,这种控制给他带来的成就感和强大感,让他对自己满意。 有位年轻妈妈告诉我说,她的父母一直对她管得多管得严。比如她从小热爱阅读,爱看古典小说、历史书籍,却常常遭到父母的白眼和阻拦。他们希望她只看课本,认为看“闲书”没用。到她现在成家且有了孩子,假期中偶然拿起本小说看看,她父亲都会批评说,怎么不看专业书?看小说有啥用?这位读者说,虽然知道父母爱她,但和父母相处的感觉却是“觉得简直是生活在地狱里”!
没有被包办的人可能很难想象被过度包办的痛苦。我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写信人也是一个年轻女子,最后的签名是“一个绝望的人”。她在信中陈述了她妈妈无止境的包办带给她的痛苦,并把她曾给妈妈写的一封信一并发给我,问我要不要发给她妈妈。信是这样写的: 从小到大,无论什么事你总是冲在我前面,那些我应该自己去做,或者我应该学着去做的事情,你全部包办了,却又总是挑剔我,说我自理能力很差,甚至在别人面前说我这个做不好那个不会干。这导致我做什么都没自信,结果确实是什么也做不好,于是你就更有理由冲在我前面。你一直用这样极其残忍甚至残酷的方式对待我,我怎么可能不自卑?怎么可能有自理能力?怎么能学会和别人打交道?你为什么老是要冲到我前面?
后果只有两种:要么,我终于有一天不堪忍受,自杀了。要么,将来你老了,先我而去了,留下我一个人,不会烧饭,不会自己买衣服,不会讨价还价,不会和人打交道,不会保护自己……最后悲惨地死去。总之,你是在往绝路上赶我!(原信中,女孩在此处用了二十多个感叹号!)
父母如果固执地霸占孩子的生命空间,孩子的世界只能狭小,甚至残缺。前面那位被降为“闲人”的妈妈其实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她的孩子尚小,且会反抗,敢于公开拒绝家长对他自由的侵犯,说明孩子体内的“自我”还比较强大,他的世界还比较完整。 而这个女孩子敢于鼓起勇气写出这样一封信,也是出于自救的本能,所以我赞成她把这封信发给妈妈。如果孩子对家长的操控完全麻木了,丧失了对“自我”边界的守卫,受到的伤害也许是致命的。
泛滥的母爱和泛滥的洪水一样
有一次我听一位心理专家谈到一个刚做妈妈的年轻女子自杀的案例,他称这个女子小周。小周工作稳定,丈夫体面,家境殷实,父母对她也很好,又刚有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孩子,没有人能想出来她为什么会自杀。
最后,大家都归因为产后抑郁,即这是个纯生理问题。但心理专家不这样认为,他间接认识小周的一个好友,对她的家庭生活细节有所了解,他的判断是,产后抑郁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本上,小周是死于父母的过度包办。 小周有一对极其喜欢包办的父母,从小到大的包办自不必说,上大学时她想报考离家很远的学校,父母不同意,强迫她报考了离家只有两小时火车车程的另一个城市的一所大学。在专业选择上,小周当时对心理学很感兴趣,父母说学金融吧,这方面我们有路子,可以给你找人安排工作。 小周当时极不情愿,父母就软硬兼施地给她做思想工作,最后迫使小周就范。小周上大学后周末不愿回家,妈妈就每周乘火车去一趟女儿的学校,除了带一大包吃的用的,还要带去洗好的衣服床单等,然后再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毕业后工作是爸爸给找的,对象是父母帮助确定的,新房的所有家具,哪怕是一个废纸篓都是妈妈给买来的,没有小周自己插手的余地。 她结婚后,虽然家里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却几乎没开过伙,都是在父母家吃。两年后孩子出生,母亲更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包办了婴儿的一切。不管小周干什么,妈妈都会说,看你笨手笨脚的,我来吧。小周经常像个局外人似的看着妈妈给小孩穿衣、换尿布、洗澡,自己可做的唯一的事就是哺乳,其余几乎没有插手的余地。
小周一直睡眠不好,有了孩子后,半夜要起来喂几次奶,妈妈觉得女儿太辛苦,就不让小周晚上给孩子哺乳,代之以自己晚上起来几次给孩子喂牛奶。满月后,干脆把婴儿抱到自己房间,说反正将来这个孩子是由我来带,从现在开始让他习惯和姥姥睡在一起。小孩过完百日后,小周快要上班了,妈妈要小周干脆给孩子断奶,一心一意去工作。小周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彻底变成了旁观者、局外人。就在要去上班的前一天,这个刚做了妈妈的年轻人打开窗户,从高楼上跳了下去。 不忍心谴责小周父母,只想用这个悲伤的例子提醒家长,泛滥的母爱和泛滥的洪水一样,已不是河床里奔流的能量,而是破坏力和灾难了。真爱孩子的父母不会一味放纵自己的感觉,懂得适时约束自己。自我满足感上欠缺一些,也许才是对孩子更好的疼爱。 我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某天某县官在衙门办案,堂上跪了两妇人,中间放一个不懂事的幼儿。两个妇人都声称孩子是自己的,自己才是亲妈,对方是假冒的。县官思忖片刻,对两位妇人说,既然没有人能说清楚孩子到底是谁的,这样吧,你俩抢吧,谁抢到就是谁的。两个妇人同时扑向孩子,孩子立即杀猪般地大哭起来。
一个小孩子怎么能受得了两个成人的撕扯,这样抢夺下去会揪断孩子的胳膊或腿,甚至会要了孩子的命。一个妇人很快表现出不忍,放手了,得到孩子的妇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县官看看这两人,一拍惊堂木,立即断定孩子是先放手妇人的,让衙役把抢到孩子的妇人拿下,众人无不对此表示赞同和钦佩。
死活不放手的母亲,不能说她不爱孩子,但比起占有欲来,她更爱后者。
曾经有媒体报道一位妈妈陪儿子睡到19岁,甚至孩子上大学到另一个城市后,妈妈辞职到大学附近租房子来陪儿子,理由是儿子离不开她。人们对这位妈妈多有批评,网上甚至有人猜测这位妈妈是否有乱伦倾向,或至少是“精神乱伦”。
乱伦之说我倒不十分相信,这个问题上,我赞成心理学家阿德勒对类似问题的观点:俄狄浦斯情结是由于教育错误所造成的人工产品。我们不需要假设由遗传得来的乱伦本能,也不必想象,这种变态的本源和性有什么关联。所以我宁可相信这位妈妈的做法,是由于教育上的蒙昧和人性中的自私所致。而且这种蒙昧和学历无关,在当代生活背景下,它是自然天性退化的后果。 现在越来越明显的一个社会问题是,父母在孩子年幼时不肯和孩子亲近,把孩子扔给老人或保姆,理由是要赚更多的钱,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或者是迷信某种冷酷的“育儿经”,比如“挫折教育”、“孩子不能多抱”、“哭声免疫法”等育儿邪教,故意不和孩子亲近,任由幼小的孩子哭泣悲伤,美其名曰培养独立性。 这些错误认识使母子间丧失早期的亲密接触机会,没有建立起畅通的理解渠道,彼此理解就变得困难。待孩子成年后,父母往往是一方面对当初冷落孩子的做法感到后悔,有强烈的补偿心理,生硬地要塞给孩子很多东西;另一方面又有讨债心理,希望孩子回报自己的付出,听话并且和自己亲近。而孩子又不可能配合得很好,于是摩擦不断。颠倒的亲密顺序,让母子双方都感觉困惑。
出于爱收回展开的手 母亲如果只是单方面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前途,而不发展作为母亲的智慧,那么她在对孩子的控制上,可能不亚于开始提到的小四的母亲。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旅游团,团里有一对母子,母亲是大学教授,已退休。儿子是独生子,当时已36岁,有份不错的工作,尚未结婚,也没有女朋友。两人都修养良好,母子关系看起来很融洽,走到哪里都形影不离。但在十几天的旅行中,大家慢慢发现,教授对儿子管得实在太多,像管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从吃饭到买纪念品,什么事都要干涉一下,儿子总是很听话,母亲让干啥就干啥,整个人也显得有些幼稚。
有一天晚上我们十几个人在一起喝啤酒,一边聊天一边唱歌,十分愉快。教授不喝酒,也不喜欢听歌,和大家聊了一会儿说累了,要早些回房间睡觉,然后一边起身一边很自然地喊儿子“咱们走吧”。她儿子很明显当时并不想回房间,还想再喝一会儿,但他似乎并不敢提出这个要求,有些犹豫。看他这样,我们几个人忍不住替他求情,希望教授自己先回房间,让儿子再玩一会儿。 教授淡淡一笑,轻柔却不容置疑地说:我知道他酒量,可以了,今天不能再喝了,走吧,早点回去休息。儿子尴尬地冲我们笑笑,无可奈何地站起身,乖乖地跟着妈妈走了。大家虽然都没再说什么,但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很遗憾,也很感叹。妈妈不允许儿子独立,儿子就只能永远做小男孩,哪个成年女人愿意和一个小男孩结婚呢?
阿德勒还在他的书中举过一个例子,一个75岁农妇,她的儿子在50岁的时候还与她住在一起。两人同时得了肺炎,母亲活下来了,儿子却死了。当母亲得知儿子的死讯时,悲伤地说:“我早就知道我没法把这个孩子带大的。”这位母亲觉得自己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从来没打算使他成为独立的社会人。我们开始明白,如果母亲未能扩展她的孩子与其他人的联系,未能引导他与生活中其他人平等地合作,那么她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
篇五:《最为美丽的孤独》
最为美丽的孤独
《百年孤独》书评
初次见到这个书名,是在人教版的高中历史书上了。书的作者加
西亚马尔克斯同作为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排在我一直喜爱的诗人泰戈尔之下。当时,就有这样的错觉——这本名叫《百年孤独》的应该如同款款道来的《飞鸟集》一样美,应该是写的一个关于漫长等待的浪漫故事。但在后来的阅读经历中,可能是介于当时的心境和阅历,总是觉得令人失望和遗憾。鲜有惊天动地或缠绵悱恻的告白,单单是难以计数的重名和霍乱的家族系统就让人难以淡定。但是一本好书,总能让人身陷其中,难以自拔。 导读部分写着,在小说的结构方面,《百年孤独》也有其独到之处。
小说一开头就采用了从将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作
者写道:‘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蒂亚上校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接着,便掉转笔锋,又从马贡多的初创时期写起。这样的结构,在小说中一再重复出现,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不断地给读者制造悬念。 是的,从王小波的今早我与一个百分百的女孩擦肩而过,到鲁迅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能将开局就写得如此精巧神奇的作家实在难以寻觅。尤其是当我读到雷梅苔丝镇定地等待结婚戒指被戴上,读到墨尔基阿德斯平静地走进炼金室,读到阿玛兰塔无日无夜地编织自己和情敌的裹尸布,读到奥雷良诺上校冷静对准备起义的自由党人说你们不是战士,只是屠夫,读到忧郁的钢琴手皮埃特罗在疯狂的弹
了一夜的锡塔拉琴后割腕自杀,读到奥雷良诺上校冷静地对待行刑,读
到那装满了两百节车厢的死尸被倒入大海,读到奥雷良诺弄懂了那本羊
皮书的含义 仿佛马尔克斯十几年的毫无声息的创作磨练将书中所
有的情节浑然一体,所有的感情在一刹那不可抑制。明明知道是个悲剧,
却孜孜不倦地去品读每一寸的幸运与渴望,感受每一分的悲怆与荒凉。
然后就在无可奈何中收尾。
布恩蒂亚家族的第一代霍塞阿卡蒂奥和他的妻子乌苏娜本是表兄
妹。但是,兄妹乱伦的后代将会长猪尾巴的厄运,使他们感到害怕。霍
阿布恩蒂亚还杀死了一个羞辱他的人,那人的阴魂不时出现,也使他
害怕。为了逃避厄运和死者阴魂的追逐,他俩离乡背井,外出流浪。有
一批人跟着他们出走。他们走了许多许多日子,来到一片荒无边际的沼
泽地。霍 阿布恩蒂亚梦见这里建起一座热闹的城市,房屋全用玻璃
造成。他们决定在这里定居,地名叫马孔多。后来,马孔多成了一
个村镇。吉卜赛人到这里来做生意,他们带来当地人从没见过的磁铁、
放大镜等。外界的火车、电影等新鲜东西也纷纷传来,使马孔多人十分
惊奇。霍阿布恩蒂亚和乌苏娜生了二子一女。后来,霍阿布恩蒂亚
迷恋炼金术,神经失常,被人们捆在大树下,死在那里。乌苏娜活了 120
岁,能预见未来。布恩蒂亚的第二代碰到了内战。保守党执政,自由党
发动起义,两方面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次子奥雷连诺成了起义军上校,
曾被政府军逮捕,险遭杀害。他后来懂得党争毫无意义,回到家来躲在
屋里做小金鱼。上校的妹妹终生未嫁,与侄儿发生乱伦关系。当她预知
自己的死期时,便躲进自己房间织寿衣。布恩蒂亚第三代的长子卡蒂奥
霸占了马孔多的大权,胡作非为,为保守党所杀。次子奥雷连诺是私生
子,他一心想与姑妈结婚,参加过战争,当过海员,后来与军警发生冲
突而被打死。第四代是一对双胞胎儿子和一个姑娘。姑娘雷麦黛丝长得
奇美,人称俏姑娘。她身上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令人陶醉。后来突然
飞升,消失在空中。她的弟兄、一对双胞胎长得一模一样。他俩都与村
里卖彩票的寡妇发生不正当关系。后来在香蕉事件中,弟弟霍塞阿卡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姑妈乱伦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