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板书设计

节日作文 zuowen 1浏览

【 – 节日作文】

【篇一】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11、敬畏自然优秀教案

备注栏

11、敬畏自然 严春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蓬蒿、咫尺、狼藉、呐喊”等词的词义,学习运用“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等成语。

2.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2.理解本文层层递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意,培养语感。

德育目标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爱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2.探究思考,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难点:

1.概括要点,理解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2.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正确领会“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的含义。 教学时间 2课时

◆导

课文导入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课件展示)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反应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和征服自然的决心和勇气,而“子钓而不网(网捕),弋(射箭)不射宿。”(《论语》)(课件展示)是说孔子只钓鱼却从不用网捕鱼,射鸟只射飞鸟,而不射归巢的鸟儿。这体现了一种朴素的保护自然的精神。面对大自然,我们究竟是要征服还是爱护呢?哲学学者严春友老师为此写了一篇文章《敬畏自然》,阐发了他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看法。(板书题目) 作家作品

严春友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严春友教授还爱好文学,写过诗歌和散文,《大自然的智慧》一文入选1998年中国散文排行榜,并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名称《敬畏自然》;人教社《语文读本》高二卷,课文名称《大自然的智慧》;收入广西教育出版社《新语文读本》高三卷,课文名称《大自然的智慧》。

◆读

字词疏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鲲(kūn)鹏 斥鴳(yàn) 蓬蒿(hāo) 咫尺(zhǐ) 狼藉(jí) 相形见绌(chù) 美味佳肴(yáo)

2、解释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精巧:精细巧妙。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佳肴:精美的菜肴。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整体把握

1. 理解题目及文体

“敬”:“尊敬”、“敬重”、“恭敬”。是各种推崇之心的涵盖,这个词还包含一种深深的爱护、珍惜和依恋之情。

“畏”:“怕”“畏惧”之意

“敬畏”: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这种"怕"是由于"敬"-"爱"-"惜"到了极点之后的"怕失去""怕破坏"、"怕改变"。这是从美好的浓情中析出的"怕",这包含了作者对自然力量与神秘的崇拜之情,反映一种重新思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谨慎谦虚的态度。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叙事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有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有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性的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2.内容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 “爱护自然”,表达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明确:因为人们常把自然与人类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有合理的一面,但走向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发展。

(3)作者提出“敬畏自然”的论点后,又是通过哪些论据来论证他的这个观点?接着理清作者思路,看看他使用什么事实和道理来证明“敬畏自然”的观点。(为了更好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我们先来找出各段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将全班简单的分成三个小组),抛开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每一小组负责中间的各三个自然段,首先,引导学生采用圈点勾画法,找出各段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其次, 文章分段梳理文章结构,让学生大致了解文章脉络。

3.结构: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号。

第二部分:(2—10)比较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第一层:(2—7)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第二层:(8—10)宇宙有生命,人类处处有弟兄。

第三部分:(11)人类应当敬畏自然。

最后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品

品读感悟(教学过程)

一、研读课文

(1)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敬畏自然”的内涵?“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2)如何理解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它们怎么能与人相提并论呢?

(3)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4)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宇宙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这一句话能否理解为“我就是天,我就是地,我就是自然,我就是宇宙”?这是否是一种天真、狂妄的心态,是极端的唯心主义?

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一层为“畏惧”,但不是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美好。

(2)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确实精巧绝伦,苍蝇的复眼,蚊子的吸血功能实在奇妙;灰尘微小,内部结构却异常精巧。它们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展示了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人类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苍蝇、灰尘也是,为什么不能相提并论呢?

(3)人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这就是说,作者把宇宙智慧分为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宇宙智慧也就分化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包括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的大概念,一个是单指低级形态的小概念。“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其中“同一智慧”指“宇宙智慧”,“宇宙的智慧”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

(4)照作者的说法,人之于宇宙,有如头脑之于全身,那么“人的智慧就是自然的智慧”就容易理解了。基于这一认识,就意味着人与宇宙休戚与共,人与宇宙同呼吸、共命运、同欢笑、共痛苦。

二、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科学文艺作品的文学性

(一)品味语言,体会句中哲理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讨论明确: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讨论明确: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讨论明确: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二)修辞手法

反问:

1、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作用: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2、反问句: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白掘的陷阱呢?

陈述句:谁也不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作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3、反问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陈述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

作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

4、反问句: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陈述句: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

作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归纳:反问句及其作用

1、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

2、用否定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3、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比喻: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明确:这两句都运用了比喻。(1)句,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它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后果,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2)句,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拟人:

(1)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2)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明确:这三句都用了拟人的修辞。(2)句,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1)句和(3)句,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 ◆延

审美拓展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如:1.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2.我们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呵护我们的明天。

3.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么降临在地球身上,也将同样降临于地球的孩子的身上,我们应该知道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你的眼泪,不是我的眼泪,更希望不是地球母亲落下的最后一滴带着绝望的泪!

美句积累

1、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2、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它的宽度;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虽然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虽然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虽然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篇二】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作者的总观点,感受作品,探究课文“敬畏自然”的内涵及意义。

2.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爱护自然,树立环保意识。

3.揣摩有丰富哲理性和思辩色彩的语言,以及拟人、反问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运用,

4.树立宇宙生命意识,从而敬畏自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层层推进论述观点和语言理解。

2.难点:本文语言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通读课文,辨清应掌握的字的形、音及词语的准确含义。了解组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文章脉落,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设置情境,导入

1.配乐课件(欣赏美丽的自然之景)将学生带入愉悦的环境之中。

2.教师引发学生谈观赏大自然美景时内心的感受。

3.学生活动。

4.教师根据情况灵活引入课题。

二、默读课文,检查预习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鲲( )鹏 蓬蒿( ) 咫尺( ) 狼藉( ) 相形见绌( )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简要写出自己读书感受与理解,同时投影出阅读中需解决的思考题,并小声播放音乐,以创设轻松的阅读气氛。

三、小组讨论,互动探究:

敬畏自然中的敬畏是什么意思?敬畏自然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应该以什么样的关系相处?请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 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出现在文中的哪一部分?

(2) 标上段号,概括段意(或找出每段中能概括段意的关键性语句)。

(3) 根据段意划分出段落层次。

(方法:找出每一自然段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然后总结作者的思想观点。)

给予学生适当的自读时间后,进行四人小组的合作讨论学习,尽量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及投影的思考题。

学生讨论后,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可以学生回答、可以老师回答,同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

讨论明确:

(1) 本文是一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论性散文,文中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类理应敬畏自然的观点。

(2)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观点。

第二部分:比较人与自然的智慧。其中2至4段讲人类的智慧。5段讲大自然的智慧(比较),第6段讲人的智慧与自然的智慧的关系。

第三部分:宇宙有生命,人与其它事物是兄弟关系。

第四部分:人类理应敬畏自然。

四、研读课文:

本文是议论性散文,具有一般议论文的特点。因此,文章第一部分可以看作是引论部分,引出观点,并加以否定。第二、三部分可以看作本论部分,第四部分则可以看作结论部分。全文通过层层推进,得出论点。

(1) 人们常常认为人与自然是什么样的关系?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否定?

明确:普遍宣称征服自然,从历史长远、人与自然的关系及智慧三个方面加以否定。

(2) 细读文章第二部分,比较人与自然的智慧:

① 人类的智慧有哪些?是否值得骄傲?大自然的智慧是否远胜于人?为什么?

② 明确: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

原因在:第一、高科技上,航天事业的发展,空间还很狭小;

第二、人类认识是一断纠错的历史;

第三,矿坑可能是人类自掘坟墓;

第四、在太空中也许有比人类智慧高得多的生物,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而人类也是大自然的杰作。

4.细读第三部分,理解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⑴ 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的关系是什么?人类和大自然的其他事物有什么样的关系?

⑵ 明确: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式。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和其它生物是兄弟关系,所以人类理应爱护自然。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难点句子,品味本文生动而丰富的语言,反思怎样对待自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理解疑难

学生阅读课文第六至十段,质疑,讨论问题。

(学生交流看法。)

①人类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产物?

②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③自然界有目的吗?

④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也是一样?

⑤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⑥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二、品味语言

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 (以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为例)

2.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

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三、质疑反思

1.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处处洋溢着思维的火花,那么你敢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吗?

2.既然人类在自然面前是那样渺小和微不足道,人类是否就应该任由自然摆布而无所作为了呢? 3.敬畏自然是否意味着对自然俯首称臣呢?

4.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根据是什么?

四、链接练笔

1.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

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你用一句或几句话把感受写出来。

示例:面对一块普通的石头,难道就可以任意把它扔掉或击得粉碎?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扔掉它;它会愤怒,你把它击得粉碎,它也会痛的。

我们并不孤独,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的弟兄。我们可以与月亮对饮,与太阳赛跑,也可以向花儿倾诉烦恼""因为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好朋友。

2.以“人·自然·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感想,专题讨论,课上交流。

【板书设计】

引论 征服自然,不自量力 比喻 拟人

本论 比较人类智慧与自然的智慧 反问

解释宇宙是有生命的,善待每一样生命 对比

结论 敬畏自然

【篇三】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案

【篇四】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2011敬畏自然教案(详案)

11、《敬畏自然》教案

严春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

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

1、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

2、学习文章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为什么要敬畏自然”的内涵。

2、是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都是大自然富予我们的恩赐。但曾有一段时间,人类竟宣称要征服自然,(解放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人类开始向大自然宣战,大肆开采矿产资源,乱砍乱伐,追杀野生动物等,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继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播放《自然灾害》的相关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近《敬畏自然》。上完本课后,我们

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二、检查预习完成情况。

(一)读一读,写一写,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鲲( kūn )鹏 斥鴳(yàn) 蓬蒿( hāo ) 咫尺( zhǐ ) 狼藉( jí ) 相形见绌(chù ) 美味佳肴( yáo )

(二)根据意义写词语,或根据词语写意思。

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不自量力)

比喻距离很近。(咫尺)

乱七八糟的样子。(狼藉)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相,相互 ;形,比较;绌,不足。

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蓬蒿)。

巧妙绝伦: 极其精致灵巧,无以伦比。

美味佳肴: 美味的饭菜。

呐喊: 大声喊叫,助威。

(三)体裁介绍、作者信息

1、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叙事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有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有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性的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 文学 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2、作者:

严春友:(1959—),生于山东省。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工作。爱好文学,写过诗歌和散文。作品主要有:论著《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精神之谜》、《敬畏自然》等。

(四)初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人类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应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种态度?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请用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用横线标记在书上)

2、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说说文章运用了哪些方法让所要表达的抽象道理变得更为通俗易懂?

【课堂研讨】

三、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悟文章的基本内容。

要求:自由读,找出每段的关键语句,

1、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文中谈论 人 与 自然 的关系,作者否定了“ 征服自然 ”的口号,提出了“ 敬畏自然 ”的观点。

2、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 结合文中语句回答。 讨论后明确: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宣称要征服自然。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用文中的关键句说说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标记到书上。 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二)、深入探究。

1、合作使人快乐,探究使人聪明。再读课文,概括文章各段的内容要点,说说为什么要敬畏自然?

A、“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2-4)(请在文中找出依据。)

1、在大宇宙中间,人类到达的空间非常狭小。

(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

2、人类的认识史是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的看今天,我们的科学观念

还幼稚得很。

3、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

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

4、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5)(从文中找出的理由。)

1、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

2、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

C、人类的智慧本身就是大自然智慧的 一部分 。(6–7)

(人类的智慧是大自然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D、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9-10)

(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统一智慧的不同阶段。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理所当然,人类应该爱护自然。)

2、归纳总结:敬畏自然就是 敬畏我们自己 。(11)

归纳解读:文中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了一层。在层层推进的论述中,人类之所以应该敬畏自然的理由申述完毕,最后水到渠成,引出结论。

3、“敬畏自然”的内涵是: “敬”,“敬重”的意思,“畏”,“畏惧”之意。 所以,敬畏自然也即我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更要爱护自然。敬畏自然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与神秘的崇拜之情,反映一种重新思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谨慎谦虚的态度。

4、问题探究:

(1)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因为我们人类与自然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都是平等的生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2)怎样才能做到敬畏自然?结合文中语句来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A、作者在第10段中说说“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也即告诉我们要把宇宙中的其他所有个体当成兄弟。 所以在态度上我们应该平等对待自然。

B、第6中“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是说只有站在宇宙的角度思考宇宙的价值和面临的系列问题才能敬重和爱护宇宙,爱护自然。也即要换位思考。

C、第7段中“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这里明确告诉我们从行动上爱护自然。

四、语言品味,互动探究:(各小组讨论、交流,口头展示)

1、语言就是思想的“外壳”。文章有了美丽恰切的“外壳”、漂亮的“肌肤”,才会鲜活感人。再读课外,感悟本文语言的特点,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选取其中的两句进行品味。(可以从句子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内容、句式等方面品味。) (结合课后习题二)

讨论明确:

A、感悟语言特点

本文语言富有哲理和文学性。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为了便于说理,本文在表达了方式上主要选择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了让抽象的

【篇五】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案

敬畏自然教案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 积累词语掌握“蓬高,咫尺,狼籍,呐喊”等词的词义。学习应用“自不量力,相形见 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等词语。

2、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和思考。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3、把握文意理解主旨,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4、理解层层递进的论述方法,和对比手法的应用。

5、揣摩关键词句,体会含义,培养语感。

二、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2、 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3、 概括要点理解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4、 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

1、 导入新课:

我们曾意气风发地相信“人定胜天”,不注意环境保护。使几百年才进化而成的物种,在几十年间绝迹,人们还来不及xx,大自然已反过来惩罚人类了。那么我们该以什么态度对待自然?《敬畏自然》回给我们指点迷津。

2朗读课文,

(1) 多媒体展示人类征服自然的图片,如登山、横渡""

(2) 教师配乐读课文,学生循声低和。

教师抽查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多媒体展示)

3合作探讨,把握文意。

(1) 自渎课文,学生概括段意,划分结构,理清行问思路

(2) 以小组为单元共同讨论交流,小组长归纳发言要点。

(3) 教师酌情指点,归纳总结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从人类“征服自然”读起。

第二部分(2—7)讲人类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

第三部分(6—10)阐述人类智慧和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第四部分(11)人类应敬畏自然。

(4) 教师小结(本课主旨)

多媒体展示本文结构。

4深层探究,理解作者的观点:

(1) 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是哪一段?

(2) 学生齐读第八段,思考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

我们自己”?

(3) 同桌交流看法,并且自由发言。

(4) 教师明确总结: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产物。

5布置作业:

(1) 揣摩课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2) 完成三个语言表达主题。用多媒体展示。

(3) 课外阅读。

【篇六】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11、《敬畏自然》教案设计

o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2、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3、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本文,让学生转变过去人们一致认为的征服自然的观念,

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o教学重点: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o教学难点

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o教学方法

速读、自主、合作、教师讲解

o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

o课时安排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2课时

o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展示有关大自然的优美图片,无论是春花、夏雨,还是秋雨、冬雪,都是美好的,但是,人类的行为却使大自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展示大自然受到破坏的图片)面对美丽而又正遭破坏的大自然,有一个作家清醒地告诉我们: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二、新授课

(一)检查预习,掌握下列词语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un)鹏 斥安鸟(yan) 蓬蒿(hao) 咫尺(zhi)

狼藉(ji) 相形见绌(chu) 美味佳肴(yao)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

不过尔尔:不过这样。

(二) 课文相关知识的理解

1、了解作者及课文背景知识

2、理解题目及文体

敬:敬重,是各种推崇之心的涵盖,这个词还包含一种深深的爱护、珍惜和依恋之情;畏:畏惧之意,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这种“畏惧”是由于“敬”—“爱”—“惜”到了极点之后的“怕失去”、“怕破坏”、“怕改变”。这是从美好的浓情中析出的“畏惧”,这包含了作者对自然力量与神秘的崇拜之情,反映一种重新思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谨慎谦虚的态度。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叙事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有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有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

过程)。议论性的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 “爱护自然”,表达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2、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明确:最后一自然段。(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3、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号。

第二部分:(2—10)比较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第一层:(2—4)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相比不过尔尔。

第二层:(5—7)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第三层:(8—10)宇宙有生命,人类处处有弟兄。

第三部分:(11)人类应当敬畏自然。

(四)掌握课文内容

作者阐述了哪些敬畏自然的理由?

1、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骄傲。

a在大宇宙中间,航天科技非常狭小。

b人类的认识史,人类认识幼稚得很。

c大自然宝藏,矿坑挖掘是自掘陷阱。

d宇宙中的高智慧生物,人类大人物不过尔尔。

2、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a大自然创造了一切人仅有智慧是大自然赋予的

b大自然创造了人类有感情会思维的大脑

c大自然使人体众多细胞分工合理并且相互协调

d大自然创造了人体难以形容的美

3、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

表明观点,得出结论: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

4、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明确: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宣称要征服自然。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

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明确:之所以说“敬畏自然” 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6、“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存在不存在?“智慧”和“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明确:拟人手法。把宇宙比拟为人,将宇宙的一切,都设想成为造物主的创造,那么这种创造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宇宙智慧与人类智慧——相对的两个概念,具有可比性。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

三、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论,以利人类长远发展。

四、作业布置

1、抄写、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熟悉、思考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二、新授课

(一)品味语言,体会句中哲理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讨论明确: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讨论明确: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讨论明确: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二)体会、理解文章写作特点

学习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改为: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思考,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改为:谁也不能断言那些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反问句的作用:反问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③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改为: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

反问句的作用: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

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改为:你应当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

反问句的作用: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三)扩展练习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如:1.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2.我们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呵护我们的明天。

3.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么降临在地球身上,也将同样降临于地球的孩子的身上,我们应该知道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你的眼泪,不是我的眼泪,更希望不是地球母亲落下的最后一滴带着绝望的泪!

四、课文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接着,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进而,从论智慧到论生命,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得出结论:我们应该敬畏自然。全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由引论到本论,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本文的语言也极有特色,富有文学色彩,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洒脱峻丽,读来爽心悦目。

作者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能从长远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也有一些说法还可以商榷。

o板书设计

敬畏自然

严春友

高科技——航天事业——相比大宇宙,空间十分狭小

人类的智慧 认识———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

矿坑———可能成这人类自掘的陷阱

宇宙—————存在比我们智慧高得多的生物

人类智慧是大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大自然的智慧 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兄弟关系—–敬畏自然=======保护、爱护自然 自然中其它事物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