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如何看待教师角色
教育改革和对教师角色的再认识(教师中心稿)
教育改革和对教师角色的再认识
中央教科所高峡
作为教师,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我们要做好工作,需要转变观念,要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认识我们自身肩负的责任,并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重新认识。为此,我们首先应当对我们国家的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的状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这就是今天我要谈的第一个问题。
一、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先谈谈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家都知道,在改革开放十几年成果的基础上,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之中,这种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由于经济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国家广泛而深入的体制改革,对人的知识结构、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所说的人才不仅要有某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的能力、创造的能力等。同时还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符合时代进步的社会价值观、信仰、追求、基本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等。面对社会人才观的变化,学校教育必须作出相应的反映,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有所体现,特别是要思考基础教育应如何在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如应用、创新能力、自信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作用的问题。
从国际的发展趋势来看,当前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正从以物质、自然为资源的经济,向以人力、知识为资源的经济发展,知识经济在我国已初露端倪,在许多发达国家则已成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人才资源就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能否取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和影响,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全球经济、国际贸易、经济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使得全世界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我国是人口大国,人是我国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我国要加快发展速度,要参加国际竞争,在世界上取得经济和政治上的地位,就必须极大地提高综合国力,要通过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口优势,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面对挑战,反思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落后,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在智育中也有偏颇,如忽视学生主动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偏深、偏难、陈旧重复,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践,重视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教育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等,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要全面推进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有着直接意义,因为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最有奠基价值的教育。
二、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问题,最初人们认为,素质教育命题的提出具有较明确的针对性,主要自的是解决我国长期以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克服由以应试为中心的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随着近年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深入探讨,以及对教育改革必要性理解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提出表明了一种符合时代发展和需求的价值取向,它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即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但也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中最为忽视的问题,更多地是强调人的工具性,因而在教育的过程中,仅仅把学生看作是一种应试的工具,一个知识的筐。这样的教育必然要发生偏向,是和时代的发展不相符合的。
教育工作会议的主题就是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表明国家和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同时也对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就要体现教育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公平性,要使我们的教育从精英的教育向大众的教育,从以选择为目标的教育走向普及的教育,从应试为核心的教育走向全面关注人的协调发展的教育。要深入开展素质教育,除了要解决制度上问题,如考试、教材、国家用人制度等等以外,还必须解决观念的问题。这里,我想重点谈一下作为我国跨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的问题,以帮助大家思考: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改革中的职责和任务是什么。
正如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的那样,面对新世纪,我国要以课程改革为核心进行基础教育的改革。几十年来,我国在基础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很少关注课程的问题。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把课程改革摆到了特别重要的位置,这是抓住了一个非常实质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关系着我国基础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认识改革的迫切性,明确改革的方向,我们有必要通过回顾历史来认真思索现行课程的问题。
从建国以来我国课程发展的历史来看,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在沿袭原苏联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较多地体现了传统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的特点。学科课程是一种课程形态,它发展已经有几百年了,它是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经过提炼而形成的。学科课程讲求学科的系统性、严谨性、科学性。学科课程以传递人类已有知识精华为基本任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是间接经验,它有简捷性、科学性和迅速性的优势,但同时也引起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编制中过多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逻辑关系,忽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的整合;过多地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的学习,忽视学校学习与社会、与儿童生活的联系;过多地强调统一、而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不同的学习个体等。单一的课程结构,唯一的书本知识和划一的教学形式,给儿童发展带来的问题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而,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进行课程改革。我国在1992年颁布的课程计划中,也对长期实行的单一学科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加入了活动课程,实现了我国课程结构的突破,表明了我国课程上的进步。
但是应当看到,割裂儿童经验与课程内容、社会生活与学校教育、科学与人文、结论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之间联系等,这些由学科中心主义带来的问题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例如从去年以来,大家都在讨论语文教育的问题,对语文教育、教材、考试等有不少批评和指责,我们应正确理解和对待这些批评,因为实际上这也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问题,它反映了我们整个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而不是哪一个方面决定的。例如,对语文学科(或对其他学科),首先在编制课程时就需要进一步讨论:语文教学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需求,怎样定位语文学习的目标,按照语文学科的体系和结构怎样安排各年级的内容等这样的问题。从课程编制的原理讲,社会发展需求、儿童发展需求和学科本身是三个基本依据,在三点之间如何协调,就是一个问题。以往我们在编制课程时,从儿童的需求出发、从儿童的发展水平来考虑内容有所欠缺。长期以来,课程编制者都是学科专家,按照他们的话说,在编写教材过程中,主要考虑能否体现学科的系统性、科学性,是否严谨,至于这些东西孩子能否接受,或对孩子来说有多大价值,就不去考虑了,这是典型的学科知识中心思想,以一种学科的理念考虑课程、编写教材是有失偏颇的,也是普遍存在的。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虽然与课程编制没有更直接的关系,但这种课程思想对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产生的影响却是长期的和根深蒂固的。教师在实施课程(开展教学活动的)的过程中,更多地是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关注的是“教”而不是“学”,关注的是学生对记忆知识而不是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和探索。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作为未成年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和继承人类知识的精华,毫无疑问,在今天仍旧是如此,但仅有这是不够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知识的巨增,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学校教育思想,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不能只是知识的承袭,而必须掌握发现知识和探索知识的方法,今天的学习必须有助于终身学习。而仅仅只关注系统学科知识的学习将会限制孩子的发展,例如忽略了知识的产生、知识的结论以及知识的应用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课程就造成了一种教育上的封闭性,就会使我们的孩子在受过多年教育之后,可能仅仅记住了某个具体结论性知识,但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用处,既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因为老师没有教过。这种情况被人形象地比喻为“烧中段”。同时它还忽视了人的认识规律,这种规律表现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整体的,孩子从小到大的学习是从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不断发展的过程,学校教育不能割裂这种整体性,同时要给孩子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学习之间搭上一座桥梁。课程的封闭性还表现在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封闭,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封闭,课程资源的封闭。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教学改革,这种封闭性必然被打破。
课程内容的更新是课程改革中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课程内容的陈旧可能语文老师有着更深的体会,现在语文课本中许多传道、授业、解惑。这种理解至今仍对我们的教师培养制度,对我们的学校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我觉得,它是不错的,但也是不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教师面临的问题使得其职能不仅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要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挥自身的优势。就必须对自身现在所处的背景,对在信息时代,自身的工作受到了怎样的挑战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新世纪的教师面临着角色的转换,它源于一个基本的社会现实:在开放的社会中信息源的极大丰富、学习渠道的多样化。这和我们传统社会中面临的教育和学习环境有着根本的区别。我们小时候没看过电视,那时候没有电视,每个星期能在广场看场电影就已经很不错了,这还是城市的情况;听广播是一个重要的获得信息的渠道,但那也是很有限的,没有那么直观、形象,信息量也没有那么大、那么丰富。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个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的社会,这带来了信息的多样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它给孩子的学习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在很多孩子都是通过电视获得信息、学习知识的。媒介是以与以往不同的方式传达给孩子信息的,有声音、图象,有画面的动感和音乐的配合,多种手段配合,不仅信息量极大丰富,而且生动、形象、活泼,符合孩子的接受特点,能够深入人心。另外,计算机现在已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许多孩子玩计算机比我们成年人要熟练的多,无论是游戏还是操作都相当熟练。孩子可以通过接触计算机、电视等,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学习到多方面的知识。有许多我们教师还没有意识、关注到的事,他们都己经了解了,这和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前,孩子的学习就是通过教师获得知识,差别是非常大的;同时由于信息过多、过滥,给孩子的学习和认识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都提示我们:在信息时代,教师在拥有知识方面,不再具有绝对的优势,教师和学生常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学校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可能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与知识的传授相比,方法的学习和对寻求知识的态度更为重要,与接受知识相比,选择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教师的职能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上,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也要有所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职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制度上的保证。从制度上来说,师范教育、在职进修培训、学校管理、以及教师评价、晋升制度等,都与教师基本素质的保证和教师职能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客观地说,面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需求,我国的教师还显得相对滞后。从师范教育来看,由于社会观念的影响,生源质量不高始终是影响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师范教育中的着眼点,基本是落在专业(学科)知识的教育上,而作为教育职业的教育(如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儿童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等)则相对较弱,致使很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尽管专业知识学得不错,但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这实际上暴露出我们师范教育观念中的一个问题:还没有把教师的工作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
第二、在职教师的培训中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过去,在职培训主要是解决学历达标问题,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这是必然的。但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就必须根据原师范教育中存在的弱点,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着重解决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更新的问题、教师意识的问题,而不能仅仅停留在集体备课的水平上。在进修培训方法上,目前许多地方都采取“看课”的方式,看完之后学习操作。但问题是这种“公开课”、“样板课”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学的实际?我看过许多种经过准备、精心演练的课,甚至谁回答问题都要经过事先预定好,这是一种不真实的教学,它究竟在多大程度对其他教师有指导价值?这种教研方法值得商榷。
第三、由于学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偏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教师能动性的发挥。例如:现在的城市学校,特别是条件和师资较好的学校,普遍存在的班级规模人数超标的问题。我看到一些学校,有的班级规模竞达70、80人,甚至更多。学生在教室中的座位排得满满的,连上课起立都成了问题,教师在上课时不能在学生中巡视,也无法开展小组学习等活动,除了讲还是讲,连符合规范的教学条件都不具备(当然这里不是指黑板、课桌椅的缺乏),还谈什么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还谈什么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实际上国家对学生在学校和教室中应有的空间量是有明确规定的,但一些地方和学校为了某种利益,不遵守有关规定。这不仅是对学生权利的侵犯,也是对教师利益的侵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周授课时数与其他国家相比是较低的,但教师的工作量却很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管理的不规范造成的。
第四,对教师职责的认识、对教师教学评价存在的偏差,造成了对教师的约束,使教师不能发挥自身主动性。例如,对教师职责普遍存在的一种要求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不折不扣的贯彻大纲和教授教科书的内容,这就意味着,大纲和教科书中有的内容是不能有所遗漏的,而大纲和教科书以外的内容不能有所增加,不论是否妥当、适宜,只要教会了书上的内容,就可以说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进修,评课等也沿着这样一条路线进行。由此,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只需钻研教材,只需按照评课的条条“规范”地照本宣科即可。在这样的要求下,教师无须、也不可能发挥主动性,有创造地开展教学。
上述种种,都是存在于制度和管理中的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改革逐步加以解决。
教师角色的转变、职能的充分发挥,客观条件是必须的,但教师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行为的转变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长期以来,我们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努力、奋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我们教师自身的观念和行为中,也存在着一些与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这里,我想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谈谈教师观念更新的问题。
首先,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转变传统的课程和教学观。
我们要树立“为了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就要解决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基础教育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对基础教育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有所认识,课程要体现综合性、实践性、整体性,同时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习过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不仅仅是一种讲和听的关系,授和受的关系,训和练的关系,评价中也不是考和记的关系。教师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就必须提高认识,把握课程的实质。什么是课程?课程与教材的关系是什么?有很多老师认为课程就是学科,就是教材,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折不扣地传授教材的过程。我曾经和一位年轻的特级教师谈过这个问题,她说:她以前认为要完成教学任务,就是考虑怎么把教材原原本本地教给孩子,作为教师的作用就在这里。我觉得,这种想法非常具有普遍性。面临新的时代背景和教育改革的需求,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当再一次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怎样的地位,过去和现在自己面临的不同背景是什么。我认为,课程不仅是由成人规定好的一系列学习内容的组合体,而且也是学习主体——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因而它是动态的,是可以有多种形态的,必须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它是提供和展示知识的一种媒介,教会教材不是目的,恰当地运用它,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执行的过程,而应当是一个教师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由教师采用集约型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把人类知识精华传递给学生,它和人类一般的认识过程是有区别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不是孤立存在的,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和社会、和自身生活相割裂的一个存在,他们的认识过程必须反映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教学过程要建立在这种一般规律的基础之上,它是一个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不仅只是一种“心”的活动,“意”的活动,即所谓“颈部以上的活动”,而应是动手动脑相结合、内外部活动相结合的活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也不仅是训练式的活动、模仿式的活动,还应包括自主探索性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一个核心的问题是要转变学生观。
如果问,在教育中学生是什么,许多人都会回答说学生是主体,但究竟是否把学生当作主体看,这里面就有问题了。举一个例子,我的孩子在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回家给我背了一首老师教的儿歌:“铃声一响,立刻坐好;两手背后,两腿并齐;眼望前方,抬头挺胸;一句不说,一动不动;遵守纪律,是好学生。”我听了以后哭笑不得,我弄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会在孩子刚进校的时候教给他们这样的儿歌,或许老师是要通过儿歌让孩子们懂得规范,但我觉得它所反映出的是无视学生的人格,是要求孩子做一个“木头人”,无论出于怎样的初衷,老师也不应该把这样的意识灌输给孩子。一句不说,一动不动就是遵守纪律吗?就是好学生了吗?好学生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在这样的约束下,学生是否就会集中精力学习了呢?不客气地说,这样规范学生是很不恰当的,甚至是愚蠢的。
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内涵是教育的民主化,它不仅表现在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表现在教育要有助于每个孩子成为具有自主意识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公民。要实现这个目标,首要的问题是尊重孩子,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而尊重孩子首先是在对孩子的个性和人格的尊重。在我们的教育中,许多问题都产生于一个基本事实,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存在。要么把学生看作是一种“木头人”式的存在,要么把学生当作是一个知识的容器,给它多少就能装多少,可以无限膨胀。有的老师说,在教学中不得不按照大纲走,也有的老师强调是对学生负责。我不否认大多数老师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孩子的责任心,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换位思考,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而不单是站在一个成人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不能以为,只要我要求的,孩子就必须做到;只要我指出的,孩子就必须立即作出反应。如果我们的孩子只知道按照老师或成人的要求作出反应、表达意愿,而不会或不愿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那么就不能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要使孩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全面关怀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以往我们的教育,较多地强调所有学生的均衡发展,忽略了个别差异的存在,忽略了每个孩子的不同发展需求,按照统一的高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以致于人为地制造了许多失败者。想一想,如果绝大多数孩子厌恶学习,以失败者的心态离开了学校,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不能使孩子感到幸福,无助于每个孩子个性健康的发展,那么还谈什么教育的成功和高质量?我们不能为了培养少数专家,而忽略了大多数人的需要;也不能强调为了孩子的明天,而忽视他们今天的幸福。18世纪法国伟大的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教育不能在今天预支明天的需要,必须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尊重儿童特有的观察、思考和感觉的特殊性,应该懂得,尊重孩子,帮助孩子热爱学习、树立自尊和自信心,健全他们的人格,才是教育者的首要职责。
为此,作为教育要特别注意纠正那种对孩子片面的、陈规式的评价。长期的选拔教育使得许多教师的评判眼光只集中在分数,兴奋点集中在少数脱颖而出的孩子身上,容不得孩子的失败和错误。因为孩子的想法可能和老师不一样,因为孩子不够守纪律,可能会调皮捣蛋,因为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就被斥为“差生”、“坏孩子”。在教师中,对学生确确实实地表现为体罚、辱骂等行为的还是少数,但对待学生不公平、缺乏爱心、同情心等却是普遍存在的。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一个学生,以什么来衡量一个学生是对教师素质的起码要求。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客观、公平的评价,普遍表现在以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智育第一,只要学生成绩不好就是差生。老师的这种评判也对孩子的评价标准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孩子,特别是小学生就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认定谁是好孩子,谁是坏孩子。在我的孩子的班中,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平时成绩不好,老挨老师批评的女孩子,一天吃午饭时忘记带勺子(筷子)了,她向就餐的同学借,但没有一个人肯借给她,最后这个孩子就用手把饭抓着吃完了,听到这样的事,我感到很难过,不能说我们的老师在这方面没有对孩子进行教育,实际上,事情发生的那个学校的教育主题就是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但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未能成为孩子们自觉自愿的行动,原因是大家都认为她学习不好,老师老批评她,她是差生,不能和她交往,出于这些想法,在她有困难的情况下,也没有人站出来帮她,甚至没有人同情她。所以,老师能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和评价一个孩子,不仅是对一个人的问题,而且会对所有的孩子的价值观都会产生影响。
在许多教师的头脑中,还存在着一些陈规式的评价标准,一些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还有的老师对于孩子具有的个性化思维和表现难以接纳,不管其合理与否,只要不符合教师的规范或某个既定的标准,就会认为是不对的,这种情况比较多地存在。教学中的规范要求和这种陈规式的约束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陈规式的要求和评价客观上限制了孩子的发展,遏制了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
再次,重新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里,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的问题。教学过程是什么?按照现代教学理论的观点,它不是一堆固定的东西,也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或外在的东西,它必须是和学生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和学生的发展水平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孩子的经验,为他们的已有经验和未知知识之间建立一座桥梁。但我感到,有的老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太强了,他们常常会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流露出这种意识,我常在“展示课”后听到的话是:这节课学生配合我配合得不错,或是:不知怎么了,这节课学生特别“木”,没有配合好,等等。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自己是教学的主体,要完全指挥、控制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生的行为,一日出现事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就会情不自禁地采用高压政策,尽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直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但教师也难以改变原有的设计,因势利导。应当认识到,教科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中介物,就某个教学内容来说,可以使用教材,也可以使用教材以外的东西;可以用这样的方法,也可以用别的方法;同时还必须学会以开放心态,引导和发现学生提出新问题,采用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看过很多教师的教案,发现教师们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把教材、教参钻研得非常深、非常具体,可以说“点点俱到”了,但与国外小学教师的教案相比较就会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是按照知识的要求进行的,而国外教师的教案,比较多地是从孩子们在以往的学习中发现、提出了哪些问题出发来提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式的。如果我们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了,就应该关注孩子已有的经验、认识水平、兴趣,把它们作为教学中可以因势利导的基础,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在知识上再细致,也难以符合孩子的需要,教学也难也成功。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是传授者,更重要的要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有着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成人的经验,可以在学习上引导孩子,而不仅仅是教给他某些具体的知识。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灌输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使自己从一个教授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此外,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除了要把握知识本身外,对于社会发展的认识,对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认识,对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理解和认识,都要融在教学设计中。同时还应当建立一种大课堂观,把孩子在教室中的学习与其在学校、家庭、社会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程、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最后,是教师自我更新的问题。
我们说教师的工作是最富创造性的,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但我们常常听到或看到的是,许多教师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同一句话,重复做同一件事,成了地地道道的“教书匠”。我觉得,这一方面是由于制度上和观念上的原因造成的,同时也不可否认,有相当多的教师是在工作中养成了惰性,缺乏不断进取的意识和职业的敏感性,惰于学习,懒于思考。有的老师,甚至是年轻老师也抱着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做法,年复一年地辛勤耕耘着,不仅教学效率低,花大量的时间做无用功,而且有些做法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也有一些学校和老师,有改革教学的愿望,但认识不到位,更多地热衷于照搬或模仿别人现成的经验或做法,结果教改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例如,近年来在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中,有的学校和老师以为,在教学中运用电教而用电教的现象,一个老师讲课忙不过来,两、三个老师配合用媒体;也有的老师为了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式,但由于观念没转过来,小组学习不仅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优势,反而一股脑地都成了学生之间开展竞赛的工具,等等。这些显然都是不恰当的。
在和一些中小学教师接触和交谈中,我感到有些老师是比较注意学习的,注意各种信息资料的搜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充实教学内容。但也有一部分老师平时很少看书、看报,有的连常识性问题都不知道,就是用一本教科书和教参进行教学,这不仅可悲,而且可怕。前面已经提到过,信息化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也对今天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今天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中,每一个教师都应意识到,在信息源方面,我们并不比学生占有优势,换句话说,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己经和学生同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在这种情况下你应当如何做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发展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这是个新问题。前面己经提到过,信息的多样化的同时伴随着信息泛滥,孩子们同时面临着选择、鉴别信息的困惑,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和选择能力的不足,极可能产生不恰当的选择和不恰当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孩子学会选择、鉴别、整理和运用信息,就成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做一个称职的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和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否则无疑会被淘汰。
综上所述,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每一个人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为了实现做教师的生命价值,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无愧于时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赵孝云整理
【篇二】如何看待教师角色
做个幸福的教师(网友来稿)
刘旭龙
做幸福的教师,幸福的做教师,做教师的幸福,这不是一组文字 游戏 ,三者依次是目标、践行和成功。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用宋词表达的,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式的明确方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式的执着追求;最后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爛珊处”的终有所获。
强调教育人生的幸福,便是寻求教师生命的意义,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依靠 智力 、知识、思考来维生,担负着人类文化承续重任的教师,有时缺少的恰恰便是对自己教育人生的反思、体悟、提炼和升华。人为什么要活,这是一个哲学命题,教师为什么要“教”,也是每一个清醒的教育工作者无法愈越与回避的本源性问题。哲学追寻到尽头便是关乎“生”与“死”,便是人生的意义。也许正是人生短暂,我们才会觉得人生有涯,要珍惜与努力;也正是因为人生苦短,我们会觉得“尘归尘、土归土”的空虚与失落。人是“向死而生”的,正是由于死的逼迫使得人生意义的问题如此凸显,如影随行恶魔般地缠磨着人心。尽管哲学、宗教都努力开具出无数的疗治痼疾的良方。但我却欣赏作家毕淑敏的直抵入心的一句实话: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的意义。我想我们的教育生涯也是如此:不管教师这个职业的取得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主动还是被动,只要你还在从事它,在作为谋生手段的基础上,再把它变成事业,寻求价值和理想,寻求到快乐和幸福是人生的必需。对教师而言,教育工作占据了人生长度和宽度的很大比例,它的意义决定着人生的意义,他的价值决定着人生的价值。活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谋生的手段有千万种,从业的选择的机会有无数次,现阶段,并不存在着过多道德规范的约束。如果我们不从教育本身寻求到幸福,不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那么做教师的精神支柱就坍毁了,那么整个人生将浸透在悲惨之中。可见做幸福的教师对每个教师而言不仅是为何而教,也是为何而活的问题。
非洲前总统曼德拉因为追求民主和独立而坐了几十年牢,出狱做了总统后,特别善待敌视、迫害过他的人,他曾经说过使我心灵震颤的话:如果我不从仇恨的记忆走出来,那无论我现在在哪里,其实还是在监狱中。同样,如果我们教师不从庸碌的世俗红尘超脱,构建起精神的乐园,那我们的一生至始至终就都被关在人生的牢笼里,学生一届一届毕业了,但我们终身都是痛苦学校的留级生,我们批发着、生产着、灌输着冷漠厌倦的心境,麻木苍白的情绪,既是害人者更是被害者。当一个教师自己的人生是灰色的,阴暗的,无论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是探究、合作、创新都是苍白无力的,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能的开发固然是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心灵的呼应、精神的对话,人格的感召才是教育的核心。不管是培养“三好生”、“四有新人”、还是“五好生”,不论是培养建设者、接班人还是后一代,前提都必须是培养幸福的人:能体味人生价值、享受人生乐趣、对自然、社会及整个世界充满兴趣、怀抱感激的人。这个被普遍忽视问题的鍥入口,便是教师自己的精神的重构,我们常说一个不具备素质的教师是不能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一个不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不能真正地进行教育创新,同样一个不能体悟到教育幸福的教师,不能给学生幸福的人生、人生的幸福。所以要立志于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把教育当作理想来追求,并用人生的激情来驱动,用教育的理想打造理想的教育,用理想的教育来实现教育的理想。教书不仅是谋生的工具更是安身之所。
由于时代的局限、观念的差异、社会对教育功利性要求,或是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数字化”的评估等等,自然都是影响教师精神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幸福的教师应该是清醒的乐观者,浪漫的现实者,面对现实、改造现实、宽容现实、超越现实,面对现实我们可以选择有多种人生的态度。这既决定于现实的形态,更取决于教师主体的心灵品质,既可以冷漠仇恨、愤世嫉俗,也可以积极建构,进取创造。关键在于你自己怎样看待“现实世界和自我”,人们常说“知足常乐”,人们也常说“不知足者常进步”,这个“度”的把握关涉人生境界的大艺术,所以有人折衷“用出世精神做入世之事业”,当我们面对“坚硬冰冷”的环境时,常常劝告自己,我不能改变环境,但我至少可以改变自己。这决不是阿Q式的回避和自欺,更不是主体操守的丧失和道德底线的突破。这是一种平和心态下的建设性的举措,当现实不能如愿、如期改变时,要保留热情,善待自我,假以时日、积聚实力,这是个关键的过程,人生的意义全部体现在它的过程中,这是人生从花粉中酿蜜的过程,从苦痛中来争取幸福的过程,抽取了过程只剩下起点和终点,当起点和终点重叠在一起就变成了零,或许我们可以说人生离开了过程,便没有人生,没有了人生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的幸福也许并不是获得什么,而是一直不断地追寻什么,寻找教育的幸福的行为本身就赋予教育以幸福。教师的幸福决不是靠分数、指标、金钱、待遇来叠加,尽管必要的物质条件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但幸福却属于灵魂的体验,精神的圆满,是一种通融、豁达、敞亮、满足和感激,是一种物质之上的物质,知识之上的知识,智慧之上的智慧。有人竟从体质、血型、民族、遗传去研究幸福,甚至有的国家在GDP、DNP、恩格尔系数、基尼指数之外,专门设立了“幸福指数”,我想现代社会有时真的需要这样一个幸福指标,因为在各种重压下,我们已经忘了带着愉悦走进教室,同样也忘了带着笑容走出校园,被牢牢地钉在由中考和高考构筑的十字架上,我们的眼睛完全地盯着中考、高考的各项指标,忘了“活在当下”,忘了要活在幸福中,把幸福完全寄期于将来,把幸福完全建筑在外部,是极度虚妄的,是现代人精神失落、灵魂无依的症候之一。应试教育的昏天暗地中,教师心灵的阳光,脸上的灿烂被凝重和焦虑所代替,我们只期盼“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而没有学会“有教无类”地接纳身边的每一个学生,没有学会以每一个学生为基准,从它的幸福成长中获得幸福和骄傲,这种放低身段,放空自己的姿态,首先要求教师构建起自足的精神循环系统。往往在我们急躁的责备和粗暴的谩骂中,不仅扼杀了牛顿和爱因斯坦,也扼杀了学生和我们自己的人生幸福,当我们着力于传递知识、培养能力,殊不知同时也把我们心境中不良DNA搀和进去,使得学生年龄轻轻却暮蔼深深,观念新新却死气沉沉。现代社会中的学生房子大了心胸窄了,知识多了创新少了,见识多了目光短了,只得靠低俗的 流行 歌来宣泄,靠做作的小品来幽默,靠下三滥的卡通来天真,靠网络 游戏 来刺激。教师的不幸表面是个人私事,但客观上却控制着一个教室、影响着一堂课,伤害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以及更多。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一样,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原因。”对于教师的教育生命,以前我们更多地是关注其不幸福,却很少提炼它幸福的核心原素,而这个核心便是满足和宽容、感恩与和谐。任何人都活在相对时空、相对系统中,再落后相对于过去也是先进,再富庶相对于贪婪也是贫穷,一个非洲劳工决不会有比不是比尔·盖茨的焦虑。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的同时,也生活在心灵的世界,内外兼修,反求诸已是人生的必修课。安静、安宁、安心才能打开心障,体察自我,寻找和发现教育的幸福。幸福既在心灵深处,也在我们眼前手边,所以我们要满足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而不是要求人人第一,做他自己的第一更有意义;我们要乐见学生个性鲜明、心灵饱满而不是机械制品那样整齐划一:不断的努力进取,但又要立足现实,要珍惜我们所从事的薪火相传的工作,感激生活中的每一点理解、宽容、信任,甚至是压力、埋怨和怨愤,这些都是人生五味中的必然成份,只是因为经由它的“点卤”才能使得人生幸福凝聚成形。
带着幸福感地做教师,正如揣着理想上路,不仅在做的过程中使自身变成目的,而且必然会带来一个副产品,使教育教学变得精彩。先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一个人“知”教育、“好”教育,当然不会厌烦、不会疲倦,不仅效率高、效果好,而且心情愉悦,孔子又说“吾来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可见“好”或者“乐”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还是困难的,由此触发我们教师“幸福”的获取并不容易,是要寻找、提升甚至是“学习”的。学习怎样幸福的做一个幸福的人,是教育及至人生的大问题,因而也是大课题。幸福地做教师,还在于教育是个非常精密细致的工作,影响深远广泛,因为他面对的工作是鲜活的、成长的学生,他们将来不仅要担负起对民族、对国家的重任,同时也要对自己的负责,教育一直是以小喻大,以近知远的源头工作。最近埃及科学院推翻著名历史学家希德罗关于金字塔是大批奴隶建筑的论断,认为工程浩繁又精密无比的金字塔是由自由民建造的。而最早提出这个论断的竟是200年前一名瑞士游客洛克,洛克是瑞士著名的钟表匠,他从自身独特体会和感受出发,认为金字塔不可能是由心含怨愤、深受压迫、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奴隶建成的,建筑它的人应该是宁静的、虔诚的、幸福的,对建塔这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充满着期待和憧憬才行。作为历史学的业余人士洛克之所以作出这样大胆的判断,因为他自己曾因持不同政见被当局投进监狱,而在监狱中这位伟大的钟表大师惊奇地发现所制钟表再也达不到平时的精度。洛克的亲身经历和切肤感受固然有偶然性,但其中深蕴的哲理还是令人深思的,构建和谐、安宁、幸福的社会,必须培养充满幸福感的公民,而培养懂得幸福、追求幸福的公民,必须有幸福的教育、幸福的学校、幸福的老师。当我第一次听到“学校是一个允许孩子犯错的地方”时,心头一震心里一热,充溢起莫名的幸福的感动。教师要有幸福的追求,要充满幸福地做教师,并不意味着必然会窄化、浅化教育及至幸福本身,只是从人生的深处、隐处把“幸福”这一要素提炼凸显出来,由它来统领一切,无论是命运、挫折,还是艰苦奋斗,心灵中永远普照着幸福的阳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个“光辉”中应该必然的蕴含着“幸福”的因子。这种幸福不只来自于外界的赋予、物质的回馈,而应是得益于内心的充盈,来自于心灯的呵护、薪火的维系和传承;来自于精神的给予获取、吞吐吸纳。有人会说悲剧才震撼,痛苦才深刻,过分追求和强化幸福是浅薄的,甚至发展到“伪造不幸”以陶醉,习惯于把教师比为“春蚕”、“红烛”、“渡船”、“人梯”等等,其共同点都是成就别人,牺牲自己的悲剧形象。认为牺牲了自己别人一定幸福和牺牲了别人自己一定幸福一样是落后的“零和思维”,缺少共赢的发展理念,自由社会的原点是每个公民的自由,幸福社会的原点是每个公民的幸福,有意地鄙薄和轻视幸福,狭隘地理解和利用幸福都是虚伪的,教师要像个勇士一样勇敢地承认并追求教育生命的幸福,进而创造出整个人生的幸福和全体社会的幸福。
做教师的幸福,做教师的幸福不仅在于自己是幸福的,而且还在于可以通过共享传递扩大幸福,这对社会文化的贡献,并不亚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文明的创造,在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社会竞争中,让每个人幸福的活着,对人心的滋润和维持是至关重要的。尽管教师的幸福不应具备如此强烈的功利趋向,不应背负如此沉重的文化使命。但这是其职业必然的社会效用。做一个幸福教师,有幸福感地做教师,深味做教师的幸福,本身虽是个极为利已的选择,但同时也是利已而后利人的过程,有“鱼在水中,冷暖自知”的私已,有“春风风人,春雨雨人”的亲切,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自然,如果抽掉了为自己的目的,过份凸显教师幸福的社会价值是伪善的,也是虚妄的。每个教师都要秉持为了自己而活,为了自己的幸福而活,这既是对自己尊重同时也是对社会和时代负责,社会对教师 角色 的界定和赋予必须内化为自发自觉的行为才能有效,教师的敬业、勤奋、刻苦、奉献是追寻他人生价值的内在过程,不是依靠外界规范压束的。这是教育有异于其它职业的地方,建筑工、流水线上的程序员的工作都可以通过数字来衡量,而且质量也是可测可估的,但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他对工作、对学生不用心、不动情,那他备课笔迹的好坏、量的多少,上课时间的长短,作业批改的次数,甚至考试的成绩都不足以成为衡量其教育的标竿,进一步讲,如果他不是真心真情的教,就没有“真”的教育和教育的“真”,没有幸福地教,就不会获得教的幸福,做教师的幸福,无论是从外部到内心,从别人到自己,从教育生涯到人生全部,要有心境的开阔、生命的敞亮,人活在世上即便脆弱到是“会思考的芦苇”,也永远拥有着选择的自由,自己抉择怎样过生活和拥有怎样的生命,作为以思考为职业的教师,更应具有这种灵魂的自由和力量,选择有价值的活、有意义的活,这与幸福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统一的,因为价值和意义尊严尽管有着历史的、阶段的意识形态的限度,幸福的形态当然也千差万别,而对幸福虔诚总是一以贯一,对幸福的追求永远是真诚和无辜的,幸福既表现为意义、价值、理想的追求后的鲜花和掌声,也可以显性为痛苦的挣扎、艰难的抗争、不屈的求索,这都可以是幸福的,只要你心中有“爱”,无论人生的路多艰难、多痛苦、多困厄,脸上带着微笑,心里就有着宁静与平和,这就是幸福的人生。教师也是这样,忙碌的身影,疲惫的神情,巨大的压力下应做个幸福的教师,进而做幸福的教育,创生幸福的自己和幸福的社会。有一颗年轻的心,涌动着青春的激情。当然幸福并不永远表现出轻松自在的人生,但幸福似乎就是这样的点金石,使得黑白人生变得五彩斑烂,幸福便是这样的发酵剂,使得困仄际遇酝酿出香甜。幸福便是一种由内而外流淌出来的甘霖,有丰富的人生内涵而又有无尽的生命回味。(转)
(我的博客:http://liuxulong.blog.5d.cn;
我的网站:http://liuloauw.16789.net)
作者邮箱: liuxulong998@163.com
【篇三】如何看待教师角色
解读中学语文教师的“创新”
云南省曲靖一中任玲
在千年转换、世纪交替之时,人们都在更为密切的关注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人类对自身的未来作着怎样的准备。世界各国持续着上个世纪末的苦心营虑,筹划着自己的教育,因为谁都知道,孩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它们受着怎样的教育,所受教育的程度、质量,直接决定着未来人才的含金量和国家的实力。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国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步入了全面推进阶段。国家领导人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时间,“创新教育”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如何解读“创新教育”?如何结合自己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解开“创新”的神秘面纱,切实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落实“创新教育”的思想?随之成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倍加关注的问题。
下面从语文教师的角度,谈一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创新体现。
一
“创新”首先应该表现为能够接受新思想。青年学生是思维最活跃、接受新思想最快的一个群体,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教育中,太多的时候不是教师的理念超前,而是相对落后。在学生眼里,老师几乎成了“传统”的代言人。教师观念的陈旧、保守、落后,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近年来基础教育中许多骇人听闻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其实质就是学生对新状态的要求与社会、家庭、教师缺乏新观念之间的冲突。教师具备先进的理念,给学生一个“新”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无法想象,一个思想陈腐、冥顽守旧、不知变通的教师,怎么能够造就出富有时代气息、充满创造活力的人才。因此,学习、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尤其是与学生的思想常有最直接交锋的语文教师的第一要义。接受新思想,首先要学会反思,深刻地反省整个语文教育和自己的教学状况,要敢于对自我的陈旧理念来一个大胆的“格式化”,重新认识教育教学目标,树立新的人才观、成才观。尤其那些过去经验丰富、颇富学识、有娴熟的基本功的教师,面临的其实是更为艰苦的摒旧择新的工作,因为放弃明显不足的、自己不满意的东西很简单,放弃自己一直引以为骄傲却不合时代要求的经验却是一种痛苦,不下决心是做不到的。新思想新理念是一切创新教育的行动先导,教师善于学习专业知识以外的先进思想和与我们的工作密切相关的教育理论,努力让自己与新世纪同步,与新思想合拍,让自己在学生面前展示作为学科前沿人的形象,是体现自己创新意识、塑造学生创造人格的重要内容。
二
“创新教育”不是可以靠贴标签出成果的,作为语文教师,把创新思想注入到自己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每一个设计中,每一次课堂上,才能开出灿烂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实。
(一)要让课堂诞生“创造”,就必须有适宜创新的土壤和气候,这是十分重要的前提。语文课堂,最需要教师营造平等、宽松、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种氛围有三重意思。其一,是要求教师能够放弃居高临下的姿态,减一减教师专制的高压,实现师生平等。有人曾将学生在常态与抑压状态下的理智活动进行对比,其比较结果如下图:[*1]
常态中抑压下
理智活动在常态与抑压下的对比示意图
上图显示,学生在教师专制主义的压制下,容易产生不安、惶恐、忧郁或怨恨的情绪,理智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学习活动中常出现机械的、重复的、甚至是混乱的动作,茫然不知所措。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的心理与人格的不健全,更不要说产生创造的火花。长期以来的封建师道尊严使我们习惯于旧的师徒关系模式,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师生间是我说你听、我管你服的僵化关系,是师讲授徒接受的绝对服从的关系。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充其量只是“书袋子”、“饱鸭子”,往往缺乏创造的生气与活力。其二,是实现课堂内学生之间的人格平等。应试的枷锁使人们自觉不自觉的按分数给学生分出三六九等,受青睐的是少数成绩好的优等生,班级里的多数人常年处于竞争的惶恐、落后的焦虑甚至受歧视的难堪之中。创新教育的课堂上,学生都是“人”,都需要教师不只是从考试成绩、从知识的角度而是从“人”的角度来尊重他,培养他,尤其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需要支持和鼓励。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当学习困难的儿童跟能力较强的儿童在一起上课学习的时候,需要对他们加以特别的关心和有耐心。不要有一句话,不要有一个手势,使得这种儿童感到教师已经对他的前途失掉信心。”[*2]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最平庸、在智力发展上最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够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尊严感的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3]成功的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课堂的主人,都有权利、有资格、也有能力获得自身的超越与发展。其三,是指对学生个性的发现、爱护、尊重与发展。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一种加工厂式的教育,教师按拟定好的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课程,统一的结论,统一的教法,统一的教育流程去“加工”学生,在这种加工中,“合格”意味着“全体一致”,成功意味着没有“异类”,学生成了服服帖帖的丧失自我的答卷机器,教师的职责似乎成了教会学生习惯于炮制现成的说法。创新,意味着我们要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思维最活跃、学生的思考最能表现自我独特个性的课堂,激励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大胆质疑,大胆发现,大胆表达自己虽然带着稚气童真却充满想象、充满灵气的心声。尤其是那些言行偏激、时逾常规、在群体中显得过于尖锐、不投众好的“不受欢迎”的学生,在他们敢说真话、肯掏真心的时候,不要把他们当“异类”扼杀,当“害群之马”驱逐。“欲求千里马,需爱百里驹”,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学会放弃只用一种“常规”来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更多地宽容,包容那些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言行,因为,真正的创造性可能就孕育其中。
(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在语文课堂上,“创新”还表现为教师甘愿把展示自己的机会让给学生,给学生以足够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长期“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使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扮演渊博的师长角色。展示自己的精彩。尤其语文学科,那些动人的情节、丰富的形象、华美的辞章,总会给你一种不吐不快、不痛快淋漓地发挥一番不过瘾的愿望。但博古通今、口若悬河、字字珠玑的,永远还是老师自己,再精彩的讲解与分析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能力,它除了赢得学生对老师的一片叫好声与佩服倾慕之外,并不能表示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甘愿放弃展示自己的高明,给学生一个空间,哪怕学生最初的表现是如何浅陋和幼稚,在持续不断的实践中,一定会有令我们欣慰的进步。曾听过一位教师主动“下放名著”的课,他不是抢占课堂,从作者到背景,从电视剧到“红学”,从情节到形象去作大量的分析介绍,而是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四个组的内容分别是:“我看贾府”、“走近黛玉”、“戏说熙凤”、“评说宝玉”,要求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写成发言稿。学生顿时热情高涨,忙于钻研课文,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发言课上,学生的表现令所有听课的老师大为震惊。虽没有老师的细评细讲,学生的领会却极为深透。教师上课可能要强调的,学生都触及到了,甚至老师一般无暇顾及的一些精妙之处(如贾府众多的“门”与其森严的“门规”、熙凤的未见其人先闻其笑声与宝玉的未见其人先闻其脚步声之别),都品得津津有味,老师也成了课堂一份子,参与学生的评点,一阵阵掌声掀起一次次课堂高潮,可谓精彩纷呈。这才是教学的艺术,才是教师真正的高明。自称为“语文教育的叛徒”的复旦附中高级教师黄玉峰不满足于给学生“一杯水”,而是带领他们自己到大江大河里去“游泳”,他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写下自己的体验和“研究”,有时课堂上基本是由学生主讲,大家一起讨论。黄老师说:“我是辅导员,不是说书人,应该把课堂上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自由大胆的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到了“书籍的无穷魅力”,“浅尝了摸索人类精神家园的乐趣”,真正地热爱语文了。张老师颇感欣慰地说:“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身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4]是的,再博学的老师在无涯的知识面前也是渺小的,如果我们忽视培养他们终身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自己所展示的那点东西对他们一生的影响是多么微不足道啊。也正是如此,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陈思和教授对黄玉峰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眼前,或是明年的高考,还可能发生在10年、20年后。随着这些学生的成长,他们如何对待世界,如何处理自己的人生问题,都会变得不一样。”[*5]
(三)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取舍与使用,是较其他任何学科最能表现创造个性的工作。新教材启用,教本的容量赫然增大了,除了与过去分量相当的必修教材外,还有每学期约四十万字的课外读本,有教育部推荐的二十部中外名著。如何准确地领会新教材的设置意图,如何将课内外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动态地、个性化地认识、理解教本,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如何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思想,如何借助教材完成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是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的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不可能有现成的、标准的答案和公式定律,需要的是教师结合自己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去思考和实践,需要的是自己的创造和发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同样的知识内容,在一个教师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个教师手里却起不到教育作用。知识的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究竟跟教师个人的精神世界是否紧密地融为一体。”[*6]处理教材时,是按教参把众多细致详尽的介绍都搬给学生,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寻找教材中能击活学生思维的亮点去激发学生有所创见的热情,显示着教师极强的个性差异和创新含金量。
此其一。创新处理教材的第二点,也是执教若干年的语文教师在多元化时代最需要的,就是学会并实现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社会在发展,思想在更新,学术在进步。只会用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单一、陈旧的文学理论来批评作品,对教材的发掘毕竟单薄狭窄。许多教师对传统名重复性与创造性的冲突。如何使我们的教学达到让学生觉得缺一节两节不是没有关系而是很遗憾,如何抛弃固定不变的天天一个嘴脸的讲析模式,让学生每课都有新感觉,如何多一些灵活变通,少一些单调重复,是每位教师在设置与控制教学流程时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重大课题,这里也没有可以效仿的现成的东西,靠的是每一位施教者找到最好的清晰的思路,找到使自己和学生都能感受一种创新的激越的、最适合这个地区、这个学校、这个老师、这个班的学生的最佳途径。
有时跳出语文来思考,确实可以发现我们自己的课堂上存在太多的少慢差费,有时也不免感叹,为什么《祝福》这诸如集体朗读、分组朗读、分性别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情朗读、换句换段朗读、吟读、喃读、高读、听读、演读、概读等等。再如导入课堂,每课都一个模式,必使课堂气氛一开始就陷入沉闷,如果谙熟导语设计的方法,诸如诗词名言朗诵式、即兴激趣演讲式、闲聊对话式、开渠诱导式、问题悬念式、轶闻意趣式、纵横比较式、故事式、对联式、谜语式、表演式、图画式、音像式等等,每一节课是否可以多一些精彩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心的教师往往能机智地使用种种妙招,让学生在新的感觉中尝试新的快乐。
当前,教法的创新非常突出的表现为能否接受并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有眼光的老师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候,不是观望,不是犹豫,而是积极地接受、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他们采用电脑多媒体教学,使用课件,自制课件,不仅构建了新的课堂模式,还在教会学生以现代化手段搜集、辨别、筛选、整理、使用信息的过程中,表现了浓烈的现代气息和与时代同步、与时代合拍的新型教师形象,这本身也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对自我的超越,是创新精神的体现。
(六)语文教学活动是最富于个性特征的创造性教育活动,教师的创造性突出地表现为教学中所展现的独特的个性魅力。由于教师的生活阅历、体质状况、性格气质、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思想认识、审美修养和教学能力的不同,就会表现出他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处理,对教育方法的选择、使用,对教育对象的感受、情感、期望的不同,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可以说,在教学上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是教师教学走向成熟的典型特征。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教师身上,无不闪耀着动人的个性光彩。他们之中,有风趣幽默、机敏睿智的诙谐型,有深沉稳重、缜密深邃的思辩型,有舒展流畅、大方自如的潇洒型,有清新自然、亲切感人的情感型,有洋洋洒洒、涉笔成趣的作家型,有开渠引水、循循善诱的导师型,有勤勤恳恳、严谨踏实的治学型,有博闻强识、学富五车的才子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可以说,有一百个成功的教师,就有一百种独具特色的个性魅力。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寻找、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善于将这些闪光点与教学各个环节有机契合,教出自我的风采。相反,“放弃特长,等于没有特长”。[*8]教学中不会挖掘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张扬自己的个性,最终“泯然众人”,丧失魅力,是语文教师最大的悲哀。尤其在学习、借鉴他人的问题上,语文教师更需要有“拿来”的眼光,不顾自己的实际一味模仿,最后往往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使自己的个性迷失别人的模式和教案里。教师的个性在素质教育中显得异乎寻常的重要。教师的个性品质不仅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智力发展,还影响着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品质的形成,人格的完善,影响着他们的一生。而且,越是良好而强烈的个性,影响就越深刻,越久远。
(七)语文教育中,有一根贯穿所有教学活动的红线,也是所有流程的设计、方法的使用中必须突出的精神,即,语文教师要大胆的摈弃教学的功利主义思想,把语文从“第三世界”中,从升学应试科目的“附庸”中拯救出来。在升学成为一种世俗公认的读书目的的学校教育中,“数理化占据了讲台的中心,曾经被奉为经典的古典课程和人文课程受到排挤,学生被包裹在一层坚实的知识硬壳中,被牢牢地遮蔽起来,再也不见人本身了”,[*9]因为语文不是挣分见效快捷的科目,因为语文考试分数的个体差异不很大,亦即不能拉开升考的实际性档次,在高中教学中,语文被自觉不自觉地打入“冷宫”,语文老师课上将学生读名著的激情煽得火热,课下见到学生真的读名著———哪怕是绝对经典的好书,从班主任到科任教师,到家长,都要再三告诫:“时间经不起浪费,这个样子怎么考大学?”我们经常大论“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其实学生的兴趣大着呢,剥夺他们这个兴趣的恰恰是老师。语文在“数值”与“素质”面前,总是无所适从,在迷失自己的同时,走入一个个怪圈,走得一脸尴尬。语文教育的创新,在于教师要真正意识到我们语文的价值,能够上升到一定高度看待语文,明白理想的语文教学并不是可以用分数量化的,甘心于不做应试的英雄,而做滋润学生一生成长的甘泉,让语文真正的人文精神闪耀光彩。
三
并不是只有爱迪生的发明才可以称作“创造”。语文教育中,时时处处都呼唤着教师的创新行为,也时时处处都能够展示经过思考与实践盛开的美丽的创造之花,当然,“创造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更需要挖掘、培植。想与时代的脉搏一齐跳动,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创新型教师,我们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思考,在终身教育地课堂里汲取源头活水,在教育科研的园地里不倦耕耘。正如教育家赞可夫所言:“所谓创造性,就是有一种不断前进、向着更完善、更新鲜的事物前进的志向,并且实现这种业已产生的志向。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做的更好——这是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的座右铭。”[*10]
参考资料:
[*1]《创造教育概论》兰州大学出版社P278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P316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P361
[*4]《中国青年报》1999年4月22日冯月《语文教育的叛徒》
[*5]同上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P426
[*7]德国第斯多惠语转引自《中学语文教学》(人大复印资料)1996年12期
[*8]朱绍禹先生语
[*9]《当代文萃》2000年5期P12
[*10]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P250
【篇四】如何看待教师角色
如何更好理解教师职业角色
如何更好理解教师职业角色
教师是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专业人员,所以其职业角色具有自身的特点。《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是指社会传统道德和价值观,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授业解惑则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影响,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说教师职业角色之一则是传道者,其二为授业解惑者。
再者,学生由于其自身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成熟性,使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向师性,尤其是低年龄学段的学生,他们会无形中将教师视为自己的榜样,对于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有意识的模仿,这就导致了教师职业的示范者角色,也就是所谓的榜样角色。
第三,我们说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他们要完成这样的使命就必须要设计好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好学生的学习和道德养成活动。同时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群体,既然是群体就会有群体的规范,群体之间也会有人际关系的往来,教师就必须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因此我们说教师承担着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
第四,学生从进入学校学习之后,他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他们的喜怒哀乐也往往都来源于学校生活中,当他们需要分享自己的喜悦、忧愁时,他们希望可以有朋友来倾听,有时候还需要善意的帮助和理解,而教师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人,首当其冲应该扮演起朋友的角色。
最后,教师每天面对的都是千差万别的学生,通过和这些学生长久的交往,教师就会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包括如何更好的教育学生、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更适用于学生、学生的心理呈现着什么的特点等等。同时教师要想更好的成长他就必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践行终身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承担着研究者的角色。
综上,我们认为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朋友的角色、研究者的角色等六大角色,因此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中公讲师马青香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篇五】如何看待教师角色
如何看待教师这个职业
浅谈如何看待教师这份职业
作为刚离开学校园从事教育事业的新手,我怀着激动而又沉重的心情对待每一天的工作。对于教师的描述,历代都有不同的形容。如《周记》中说:“师,教之以道者称也”;杨雄则认为:“师者,人之模范也”;唐代韩愈也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也常常在教科书上看到这样形容: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当初,我就是怀着对教师的无限敬仰和崇敬之情选择为人师表这条道路。但现实,教师应有的地位并非如此 。以前对于人民教师,人们洋溢着太多太多的赞美:燃烧的蜡烛、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类等等。人们习惯把教师的职业在理论上、言辞上人为抬高到某种高度,这体现了社会和国家有意识重视教育并提高教师地位。一直以来,舆论有一种并不正确的导向:教师要奉献,要牺牲自己成就别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默默无闻,无怨无悔。教师也是凡人啊,做的也只是普通的工作,教师们顶着一份光环在国家、社会和人们的关注下喘息着。于是,越来越多关于教师的报道出现了,既包括赞扬那些只靠吃草来挤奶的教育界的具有奉献精神的牛,谁知道,更多的是对师德问题、教师“腐败”现象的大加纰漏。 谁都能理解这些声音背后蕴含的对教师和教师职业的美好期待。但在文字背后,我也知道:社会对教师和教师职业的普遍认知还缺少一份人文关怀。所以当前,我们太需要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面对教师这一职业了,教师也只是一份再也普通不过的职业。
一、教师工作性质特点
常常听见有人以羡慕不已的口吻赞叹教师工作简单:一天只要完成几节课就轻轻松松地拿工资了。孰不知教师工作是具有长时性、复杂性和计划性的。首先在工作的前天晚上就要花时间准备第二天的课程或者是其他工作,这样一准备也不是十几分钟就能完成的,往往要花上一个或者是两个钟头时间,甚至更多。因为只有做到认真、细致,第二天上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才能上好一节课。上完课后还要批改作业和准备下一天的课,有时候还得做学生思想工作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等,教师工作的长时性、计划性表现不已。与其他工作不同,其他工作上下班分明,教师工作是连续的。此外,教师的德育工作还是一项长期性和实效性的工程,需要教师们的不断努力和耐心。初为人师,本人对次深有体会。
二、如何对待教师职业
教师的压力非常大,所以应该增加教师的课外活动,让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不必要每天都挑灯夜战。这样教师既得到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日后的课堂教学,提高效率。比如,教师们可以举行篮球比赛,锻炼身体;可以一起吃顿饭,联络教师之间的感情和增进交流,等等。只要不做出损害师德的行为,教师可以通过多渠道的放松方式。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活到老学到老。当自己出现错误的时候,不应该高高在上,应在学生面前树立勇于承认错误的榜样。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错了点知识,但学生也不知道错,我当时也没有意识到错误,但课后我突然发现我讲错了。当时就有这样的想法,是蒙混过去呢还是承认错误让学生决定老师“没料”呢?最后我还是
选择了后者,因为我觉得作为老师一定要对学生负责。
三、全面看自我。
人要全面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人很重要的是要发现自己的长处。要尽快发展自己的长处,宣传自己的长处,扩大自己的影响,这样对自己的发展有好处。人还要了解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短处,但不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补短上,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扬长上,这样,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要使自己顶天立地,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必须建立自己强壮的生命的支柱。
【篇六】如何看待教师角色
如何看待教师这个职业如何看待教师角色
如何看待教师这个职业 如何看待教师这个职业
——学习胡总书记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讲话心得体会
在23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胡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会上胡总书记为当今和未来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肯定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教师对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学习,我深受鼓舞。国家对于我们这么关心,我们作为教师是多么幸福。
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
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可从作为追求精神生活和享受的教师来说,幸福在哪里?怎样感受咱们的职业幸福呢?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受,它是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教师追求职业幸福的脚步当朝着精神行走。或许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是为了西部的贫困孩子受到教育,为了西部的开发、发展,他很苦但奉献着、快乐着、幸福着;而南方老板的人生价值却是低成本、短时间、高利润,可能为“钱”而活着,所以很富很累,腰缠万贯而永不满足,于是他很不幸福。
教师这个职业的本身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了这种蜡烛、春蚕般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就能一意孤行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就会真心对学生,走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会用心灵点燃心灵;就会固守这份职业,坚守这份信念,并绽放出许多精彩与豪迈。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鱼水情深。如何看待教师角色
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本人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我想,这也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
【篇七】如何看待教师角色
如何认识教师职业
你是如何看待教师这个行业的?
我认为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很好的途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途径。教书育人这个重任就落在教师身上。
而我读的是英语专业,我也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的能力,而且加入英语教师的行列是我多年以来的一个强烈的愿望。我迫切希望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能够教育所有热爱、渴望学习的孩子们,为教育事业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人的感觉就是教师这个行业不错。我想,很多人还不了解教师这个行业。教师每天的工作量至少在
10个小时,而在这10个小时里,教师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了解班级情况、了解学生动态等,然后就是对学生进行辅导、交流、谈心、做思想工作,再就是联系家长,与家长一起共同分析学生的情况,以期找到一个更加合适学生的管理、教育、促进提高的方法。所以说教师是比较辛苦的。 的人。
【篇八】如何看待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的内涵
论教师角色意识:内涵、结构与价值的思考
德化中心学校 唐杰如何看待教师角色
[ 摘 要 ] 教师的角色意识是指教师对,自身角色地位、相应角色行为规范及其角色扮演的觉察、认识、理解与体验。教师角色意识包括三个基本结构:一是教师,对角色地位的认识与理解,二是教师对角色规范的理解与把握,三是教师对角色扮演的认识与体验。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教师角色意识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与儿童健康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在教师教育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着教师心理体验与感受,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从而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才素质及其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儿童、青少年预示着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其身心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发展与未来。因此,为儿童提供积极适宜的教育,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教师作为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其教育素质的提高、教育行为的改善也因此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众多的实践与研究发现,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师教育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其中教师角色意识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同时还间接影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但现实情况中人们更多从外部的角度探讨教师的角
色,对教师提出诸多期望,如教师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应该具有怎样的权利与责任、应该遵守怎样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等,强调“应然”的教师角色。人们往往忽视了角色扮演的主体——教师——对其角色的认识与理解,忽视了教师自身的相关看法与观点。而这种忽视就难以促使教师去反思自身的角色观念,分析自我角色认识的适宜性及与社会角色期望之间的差距,也很难激发教师有意识地调整与改善自身角色意识。因此,在对教师角色提出期望的同时,关注教师自身对其角色的认识与理解,分析教师角色意识的内涵与结构、明晰其价值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师角色意识的内涵
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师角色意识的内涵,首先必须清楚什么是角色意识 (role awareness)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种角色都被社会赋予了不同的权利、责任、行为规范及相应的行为模式。个体要准确的扮演这些角色,首先就要认识这些角色,了解与角色相关的权利、责任、行为规范等,从而形成角色意识。关于角色意识的内涵,国内外的理解与看法多种多样。有的认为角色意识是个体对其角色身份的自我意识;有的强调角色意识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规范的认知与体验,如有研究者认为“角色意识不单指充当什么角色,而更指怎样充当这个角色 ”。还有研究者强调角色意识是个体对所要承担角色的自觉性、主
动性认识 。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各研究者在“角色意识”内涵理解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意识”内涵的理解。意识是表示个体的一种认识与理解?还是表示个体的体验?还是表示个体心理上的自觉水平与积极状态?二是对角色意识对象的理解。角色意识的对象是只包括一种内容? 还是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我们认为,角色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角色地位、角色规范及角色行为的觉察、认识与理解。角色意识既表示个体对其角色的理解与认识过程,也表示这种认识、理解的结果;角色意识既是个体对社会自我的认识与理解,也是个体关于社会自我的一种观念。 关于教师角色意识的内涵,较多研究者是将其理解为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认识与理解,如教师对其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的认识,教师对其职业价值的理解,教师对其职业行为规范的把握与认同等。另有一种看法是将教师角色意识与教师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同起来,认为教师角色意识就是教师热爱教育、自我奉献的精神,是教师执着于教育事业的高尚道德 。还有学者强调教师角色意识表示教师的某种精神与心态。如有研究者认为教师角色意识即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责任心、积极性与自觉性,或是教师对教学的整体理解与鲜明心态 。角色意识强的教师富有责任心,对自身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与积极性;角色意识弱的教师其责任心缺乏,工作少有热情,表现于外则是教育行为具有随意性、情绪性。如何看待教师角色
分析有关教师角色意识概念的种种解释,我们发现其理解上的差异仍主要在于对“意识”的界定。是将“意识”界定为一种认识与理解?还是界定为一种道德与精神?抑或理解为心理上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意识”一词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不同的关于教师角色意识的理解。
我们认为,教师角色意识是指教师对自身角色地位、相应角色行为规范及其角色扮演的认识、理解与体验,不仅包括动态的教师对角色进行认识、理解的过程,也包括静态的教师对角色认识、理解的结果。此认识结果一方面表现为教师稳定而深层的观念,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教师角色意识所指向的对象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包括教师自身所处的角色地位、所享有的角色权利与承担的责任,还包括教师扮演角色所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行为模式,以及教师实际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与结果。同时,“教师角色意识”与“教师角色认知”、“教师角色观念”等概念是有区别的。教师角色认知与教师角色意识的内涵有重合之处,它们都强调教师对角色规范、角色期望及相关评价的认识,强调认知、理解的过程。但角色认知只表示这种认知的过程,而角色意识不仅指这种认识的过程,而且还表示认识的结果,尤其是指以深层观念形式存在的认识结果。教师角色观念表示教师对角色的观点与看法,这与教师角色意识内涵有相似之处,它们都关注教师对自身角色进行认识与理解的结
果。但教师角色观念却不表示教师对其角色的认识过程与理解过程,这是两者的区别所在。此外,教师角色意识还表示教师认识、理解自身角色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心理感受,这也是三概念之间的另一区别所在。
二、教师角色意识的结构
研究者普遍认为角色意识都包含三方面的基本结构:个体对角色地位的认识、对角色行为规范的理解、对角色扮演的认识与体验。教师角色意识也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但同时呈现出自身独特的含义与内容。 (1) 教师对角色地位的认识与理解。角色地位是角色客观属性的反映,教师首先是在具有一定角色地位之后才去了解、掌握相应的角色行为规范,进行实际的角色扮演。因此,教师角色意识的首要内容就是教师对自身所处角色地位的认识,如教师认为自身在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工作中又处于怎样的位臵;与工作中不同对象进行互动时,教师分别将自己确定为什么样的身份,为什么进行这样的定位;教师认为各种角色的价值与作用是什么等。 (2) 教师对角色规范的理解与把握。角色行为规范是社会对特定角色的权利、义务、行为模式所作的规定与要求。它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等各种规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规范综合体。教师只有了解角色规范的基本要求之后,才能很好地扮演其职业角色。教师对角色规范的理解即教师对自身角色权利、责任、行为准则的思考,
【篇九】如何看待教师角色
浅谈你是如何看待教师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
《周记》中说:“师,教之以道者称也”;杨雄则认为:“师者,人之模范也”;唐代韩愈也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也常常在教科书上看到这样形容: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但现实,教师应有的地位并非如此 。以前对于人民教师,人们洋溢着太多太多的赞美:燃烧的蜡烛、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人们习惯把教师的职业在理论上、言辞上人为抬高到某种高度,这体现了社会和国家有意识重视教育并提高教师地位的初衷,却也恰恰体现了现实中存在对教育忽视的问题而急与用这种理论上空洞的颂扬来扭转这种局面的必要。普天之下,所有的职业,所有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平等的,只
有不同和差异,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那么,教师既然被人们称为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就要无愧于本职工作,应当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时刻牢记重任在肩。没有责任就当不好教师。人民教师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园丁,无论是高贵的牡丹,还是艳丽的玫瑰;教师皆要以自己相同的爱心去精心栽种,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这深重的责任,莫过于肩负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担此重任,爱与责任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