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朱自清的作品背影》 朱自清背影原文

节日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节日作文】

【篇一】朱自清的作品背影》

朱自清的散文

文/吴为公

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以“五四”时期的成就为最高,影响最大,而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实绩最大,成就最高的;朱自清作为散文大家,他的名字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

鲁迅曾说:“‘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小品文的危机》)的确,“五四”时期文学的诸门类中,散文的成就最为突出。朱自清在《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文》中也高度评价了散文的成就,他说:“最发达的,要算是小品散文。三四年来风起云涌的种种刊物,都有意无意地发表了许多散文,近一年这种刊物更多。……小品散文,于是乎极一时之盛。”在《〈背影〉序》中又说:“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在这“极一时之盛”“绚烂极了”的散文百花园里,有周作人的隽永,俞平伯的绵密,徐志摩的艳丽,冰心的飘逸,而朱自清先生则以其“真挚清幽的神态”屹立于“五四”散文之林(钟敬文《柳花集》,群众图书公司1929年初版),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东海县一个小官僚的封建家庭,原名自华,号秋实。六岁时随家从东海移居扬州,他成长于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16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八中学(即后来的扬州中学),并考入北大预科,后转入哲学系。1920年毕业,到江浙一带做了五年的中学国文教员。1925年清华学校设大学部,经俞平伯推荐,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中文系主任,从此他一生服务于清华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他随清华大学迁入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授,1946年又随清华大学迁回北平,仍为教授及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12日去世。

纵观朱自清的一生,可以看出他既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又是著名的学者和教授,更是一名激进的民主斗士。

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做过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与人合作创办了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并且加入了创作新诗的行列,写下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同时,他还编选了《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为之写了《导言》,第一次对新诗创作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另外,他还第一次在大学课堂里开设现代文学课程——《中国新文学研究》,并且留有讲义稿本《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无疑,他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朱自清对新文学的最大贡献,是他所擅长的散文小品,它们在新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首先,他是继冰心等人之后又一位突出的小品散文家,他以“美文”的创作实绩,彻底打破了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其次,他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

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再次,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叶圣陶《朱佩弦先生》)作为民主斗士的朱自清,从青年时代起,他就一直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之呐喊歌吟,上下求索。但生活不可避免地给他以时代的苦闷和个人彷徨,以至他较长时间躲进书斋。然而朱自清毕竟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毕竟为他多灾多难的祖国得以凤凰涅槃而执着地寻找真理和光明,一旦他把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解放斗争联系起来并且自觉地走向人们的时候,他就成为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战士。1945年他回成都对夫人陈竹隐说:“以后中间路线是没有了,我们总要把路线看清楚,勇敢地向前走。”而闻一多遇刺后,他更是不再彷徨,而成为人民斗争行列中的一名坚强斗士。1946年10月后重回北平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他执教之余,越来越关心祖国的命运,盼望新中国的诞生,勇敢而坚定地投身到“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斗争中去。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称赞他大义凛然的骨气,“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又是可歌可泣的。

以《歌声》涉笔散文领域的朱自清,从1923年后转向散文创作,以后就一直没有间断过。

朱自清早期的散文收在《踪迹》和《背影》里,在这些散文中有一部分是以夹叙夹议手法写的呼吁与诅咒的名“这是谁之罪呢?这是谁之责呢?”。《阿河》写了一位十八岁的农家少女阿河的悲剧,她被迫嫁给了一个三十多岁的流浪汉,气得她离家出走去当女佣,后来又被男人抢回去,逼她爹拿钱换人,她爹只得以八十块钱的价格又把她卖给一个有钱的老板。作者义愤地控诉畸形社会为富不仁的罪孽。在《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中,写在电车上意外地受到“小西洋人”的侮辱和挑衅,便由这一次突然的“袭击”联想到许多的“袭击”,从那“小西洋人”的眼光和表情思考他如此蛮横猖狂的原因,勾出一个傲慢的小西洋人的形象,指出这“小西洋人”脸上“缩印着一部中国的外交史”,喊出了民族平等的正义要求。这在帝国主义横行、北洋军阀卖国求荣的二十年代,有着激励民族意识的现实意义。在《哀韦杰三君》里则对“三一八”惨案中死难者韦杰三君奉献自己深挚的悼念和敬意,语挚情深,感人肺腑,朱自清对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的憎恶是非常明显的。

这时期朱自清的创作主要的还是叙事抒情的散文,这些散文或叙述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或写景状物抒发情怀。

《背影》写为儿子送行,并艰难地替儿子买来桔子的父亲的“背影”,作者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背影加以烘托,这“背影”是在他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日益破败的氛围中予以孕育和刻画的。从而以血和泪掺和的冷涩惨淡的色调,在抒情主人公心灵深处勾画出一个悲剧性的“背影”形象。全文叙事含蓄,将丰富的感情寓于朴素的描写和叙述中,表述了一个辛苦辗转的知识分子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苦于世态炎凉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从一个小康之家的日益没落这一角度,曲折地反映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人民趋于贫困化的现实。《背影》写作者的生活感受,写出了真情,写出了情致,使这

云在头上流着,草丛透着绿意,瀑布冲下,撞击在岩石之上,飞花碎玉般落下,恰如朵朵白梅,又如点点杨花,如此描绘静观的景物,没有雕琢,不加修饰,真如工笔画一般,读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接着写梅雨潭的“绿波”,朱自清没有用“绿油油”“绿如翡翠”一类的形容词,而是用一连串新鲜的比喻,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他说,梅雨潭的绿波“像少妇拖着裙幅”、“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像最嫩的皮肤”、“像湿润的碧玉”,描绘之后又从比较的角度来写“北京什刹海佛地的绿杨”太淡了,“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碧草叶”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这样通过色的浓淡和光的明暗,将梅雨潭“绿波”的厚、平、清、软的具体景象传达给读者。在《白水漈》中,朱自清突出描写白水漈瀑布的细和薄,他写那凌虚而下的瀑布,“只剩一片飞烟”似的“影子”,而这影子像“袅袅的”“软弧”,像“橡皮带儿”被“微风的纤手”和“不可知的巧手”争夺着。

通过“影子”的轻,“软弧”和“橡皮带儿”的软,精密地描写出了白水漈瀑布在微风中的形态,让读者感到它的细和薄。朱自清认为散文写作应写实,作家必须深入观察,努力创新。他说,作家“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山野掇拾》)。他还说:“人生如万花筒,因时地的殊异,变化无穷,我们要多方面了解,多方面感受,多方面的参加,才有趣可言。”(《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因此,他对所写的景物都经过认真的观察和体验,他对《荷塘月色》中提到的月夜蝉声,是几经观察推敲而后确定的,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准确地把握描写对象的具体特征,以至细微的变化,然后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五四”散文的百花园中,朱先生的散文独具一格,他的写景抒情散文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显示了“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也并非做不到”,尽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的历史任务”(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为现代散文美学作出了贡献。

1927年北伐战争的失败,“四·一二”政变使中国变成“黑暗的中国”。朱自清陷入了极大的痛苦、惶惑和颓唐之中,终于从彷徨战斗的“十字街头”走进古典文学研究的“象牙之塔”。散文创作也从绚丽走向质朴,从即景抒情走上“忆之路”——对往事的回忆。此时的创作就如同朱自清自己所说的“芝麻大的事,都不惜郑重地写出来”。他说:

“我们依着时间老人的导引,一步步去温寻已失的自己;这走的便是‘忆之路’,在这‘忆之路’上愈走愈远,愈是有味,因其味渐渐蒸散而甜味却还留着的缘故”……在1936年出版的散文集《你我》中有回忆儿时婚姻的《择偶记》,有悼念前妻的《给亡妇》,有记叙过去冬天同父亲兄弟围坐吃“白水豆腐”,与S君月夜游西湖,跟天真的孩子在一起的冬天,还有记叙以往生活琐事的《看花》、《南京》、《潭柘寺戒坛寺》以及收在《背影》集中的《儿女》、《怀魏握青君》等,内容侧重写儿女情长,友朋之谊,这些散文虽然写的是个人生活圈子里的“身边琐事”,但因为朱自清用精神的丝缕牵着已逝的时光,所以写得情意绵绵,回肠荡气。他在《〈忆〉跋》一文中说:“飞去的梦便是飞去的生命,所以常常留下十二分的惋惜,在人们心里。”时局的变迁淡化了他的革命意识,减退了当年的热情,给予他的是痛苦,加上家境衰败,娇妻的亡故和多子的拖累,这一切给予他太多的磨难和艰辛,追忆因而成为他解脱痛苦和烦恼的路径。他从现实的梦中走出,在逝去的旧梦里捡拾美丽的花瓣,从而编织他的“梦”之国与“爱”之国。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一颗博大的“爱”心:爱父亲,爱儿女,爱妻子,爱朋友。朱自清因为在黑暗现实中看不见找不到圣洁美好的东西,于是心理变得寂寞荒芜,而通过追忆往事营构“爱”的天国,用以抚慰自己寂寞荒芜的心。他痛感美的失落和美的毁灭,从而深深地感喟那已经逝去的“爱”是那般的甜蜜、温馨和宝贵。在朱自清的“爱”之国和“梦”之国中,可以看到儒家“中和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儿女》因爱儿女而自责平时对他们的粗暴;《给亡妇》因爱妻子,为自己未尽到丈夫的责任而追悔;《〈梅花〉后记》,因爱无隅,而悔恨自己的疏懒而未能尽快为他修改诗稿使之出版……在爱的温纱下,包容着作家修身养性的哲学意识:中正平和,严于克己,宽以待人。1931年8月,朱自清赴欧洲游学,历时一年。在欧洲游历数国,陆续写成散文,发表在《中学生》杂志上,后结集为《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这两部散文集和《你我》一样,由于这一时期朱自清的创作不再感应时代的风云,于是可以从容地在技巧上再三谋划,在语言上字斟句酌以至使得散文艺术臻于完善的境地。正如郁达夫指出:“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在这两部游记中,他极力在作品中避免“我”的出现,既不写“身边琐事”,也不写浪漫情调的异域感,而是客观地描述欧洲国家名胜古迹,谨慎地介绍西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作家用意是在写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时时、处处想到要为他们作道德文章的楷模,所以格外的严谨,无论是绘景状物还是抒情写意,无论是结构谋“现代大学生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叶圣陶《朱佩弦先生》)所以说,朱自清在散文艺术的探索中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在文体革新与语言创造方面,达到了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崭新高度。不过,这些游记与作家超脱、低沉的思绪合致,比较明显地缺少时代的光色。

抗战爆发后,侵略者的炮火使华北摆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也使他的书斋失去了平静。

在侵略者面前他不再沉默了,1937年后他随学校南下,这时期,他带着沉重的心情,殷切的期待,写作了不少杂文。《语文影及其他》一书中的许多“咱们的民族,咱们的国家,像涅槃的凤凰一样,已经从火里再生了!”抗战胜利的前后,昆明掀起了民主运动的热潮,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李公朴、闻一多的遇害,更加教育了作为学者的朱自清,他的态度也就更为激进了,因此创作基调明显地发生了变异。这时期,朱自清散文已经由抒情转向说理,主要收在《标准与尺度》和《论雅俗共赏》两集中,虽然数量不多,但所谈的都是现实问题。思想激进,锋芒毕露,光采烨烨,其思想特点是努力而且自觉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指点东西、发表议论。《论吃饭》充分肯定农民“吃大户”的正义举动,赞扬他们反饥饿、反压迫的政治觉悟和敢于反抗的集体意识。文章通过说古论今,字里行间干预着政治,通“鲁迅的‘杂感’也是诗”

(朱自清《鲁迅先生的杂感》),而他恰恰也正有意地仿效鲁迅,同样在杂文里“一面否定、一面希望、一面战斗着”。(同上)在一些杂文中,对知识分子进行痛快淋漓的解剖,如《论书生的酸气》批评知识分子身上的“酸气味”,他说,既然“自己是在人民之中”,就不能再“自命不凡”,要知识分子必须正确地“看清了自己”,要丢却知识分子那种装腔作势和自视清高的作风。这实际上包含了朱自清对“旧我”的否定和批判,包含着对自己那种习惯于克制、平和中正、沉思默想、内向封闭的超稳定文化心理的否定,他在勇敢的自我否定中紧紧地向人民靠拢,实现与旧哲学、旧思想、旧意识的决裂,代之以崭新的革命思想意识,从而重新肯定自己。

总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从早期的清秀隽永到中期的质朴腴厚,到后期的激进深邃,无不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无不与时代息息相通,正像他的老朋友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的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文讯》1948年9月9卷3期)

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说:“近代散文本早已撕破了岸然道貌的假面具,摘去了假发,卸下了皂袍,它与一切问题短兵相接,与人生日常生活相厮混,共游戏。

一句话,它不再装腔作势,去为传道者与说理者作工具,而只是每个人宣情达意的语言符号……。”他又说:“朱自清的散文都做到了,不但做到,而又做得好,所以他的散文,在新文化运动的初期,便已在领导着文坛。”杨振声所说的朱先生在“领导着文坛”,就在于他的散文具有了“宣情达意”的美学牲征。也正如朱先生自己在《〈背影〉序》中说的:

“我自己是没有什么定见的,只当时觉得要怎样写,便怎样写。我意在表现自己,尽了自己的力便行。”

“意在表现自己”,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散文创作的美学原则。朱自清提出这一美学命题,既是时代的赐予,又有历史、现实的背景,更是根植于他的审美经验和理想基础上的创作实践。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散文的标榜与实施的是以“文以载道”为本位的散文观念。所谓“道”,是宣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主义的伦理与道德观念,“文以载道”强调儒家思想的独尊、理性的至上。用理性制约着、束缚着、扼杀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个体,尽管古代散文中不乏抒情小品,但它们是在被扭曲、被压抑的情况下出现的。至于公开提出“独抒性灵”的创作主张,则被视为离经叛道。“载道”的桎梏使散文简化为“八股文”的模式。因此,否定“文以载道”的观念,建立以作家个性为本位的散文观念,是“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必然,更是新文化之初散文革命的必然。朱自清在总结“五四”文化革命时说:“新文化运动接受了西洋的影响,除了解放文体,以白话代替古文之外,所争取的就是文学的意念,也就是文学的地位。他们要打倒那‘道’,让文学独立起来,所以对‘文以载道’说加以无情的打击。”(《论严肃》)“文学独立”以后,新颖的散文,解放了作者的个性,生动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文体意识,使其具有了“意在表现自己”的体制特征和审美价值。毫无疑问,朱自清“意在表现自己”散文美学原则的提出,是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抗,是对现代散文美学的积极贡献。从此在现代散文史上建立了以作者个性为本位的现代散文观念,使一种抒情性的散文脱离了广义散文的母体新孕而生,揭示了现代散文表现作者人格色彩和精神世界的审美价值,确立了作家主体性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对今天整个文学创作工程重建主体观念,呼唤“人”的意识,具有启示未来的作用。而朱自清之所以能率先提出“意在表现自己”的命题,是因为他从写作第一“因怅惆而感到空虚,在还有残存的生活时所不能堪的!我不堪这空虚,便觉得飘飘然终是不成,只有转向才可能较安心——比较能使感情平静。于是我的生活里便起了一个转机……便决定了我的刹那主义。”(《我们的七月》)十分清楚,朱自清的“刹那主义”实际上是为平复个人的心理危机,求得个人生命意义的充实和实现自我的价值,其实这正是他痛苦的自尊意识。他的理想幻灭之后,自尊、自重、自强、自爱是这时期他个人的强烈的精神需求。他用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气节观来约束、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求得自我人格的自洁和自尊。因此,强烈的自尊意义也就充溢流贯于他的一些散文之中。

与俞平伯同泛秦淮河所作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他偷得片刻宁静时剖示内心的“现代的懊悔”。秦淮歌妓来与他俩纠缠不休,对此,俞平伯依照“因为我有妻子,所以我爱一切女人”的逻辑,持同情、超脱态度,所以事后还“怡然自若”;朱自清却十分认真、拘谨和自尊,既同情她们沦落风尘的不幸,又受到内心“道德律”的压迫,拒绝了她们的诱惑和卖唱,陷入了理智和情感的“争斗”之中,一时竟然难以排解这袭上心头的苦恼,“那不安的心在静里愈显活跃了”。自尊意识流贯全文,并构成了这一是半文半白的白话,即指含有大量文言成分的白话;一是所谓欧化的白话,那是在外来文化影响下发生的,加之有些人积极提倡的所谓“欧化的白话文”、“欧化国语文学”(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因此正如杨振声说的,尽管“大家改用语体文了”,但却“不文不白”,“不南不北”,“不中不西”,“马马虎虎把语言这一关混过去了”。“混是混过去了,应用也勉强可以,可是缺乏了一件东西,那便是语言的灵魂。怎么说,它也不够生动,没有个性,又不贴近日常生活。这也就说明了新文学为什么打不进民间去。”杨振声是一语道出了这种语体的致命弱点:那就是“打不进民间去”。而这个致命的弱点也就势必导致新文学与人民大众的隔膜,使新文学的读者群和影响的范围都相对地缩小了。

与一般作家不同,朱自清是一个对汉语颇有研究的作家,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是他语言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记述口语体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时,他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用口语为的是求真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真’,一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才亲切,才让人容易懂,也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效果,更能获得广大的群众。”基于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基于对“求真化俗”审美目标的追求,朱自清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成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了一种堪称典范的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叶圣陶《朱佩弦先生》),虽说仍系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一般作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朱自清高出于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应浙江文艺出版社之约,我们接受了编辑《朱自清散文全编》的任务。在编辑之前,我们反复讨论酝酿,取得的共识是:朱自清一生所写的散文数量很多,在一书中做到“全编”

实属不易。但如不包括书评、序跋、杂文等,单就人们所称的“美文”这狭义散文而言,做到“全编”则是可行的。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就狭义散文而言编出一本真正《朱自清散文全编》。我们在编辑过程中,一是做到无一遗漏,这是指不仅收集全了任何集子中朱自清的散文,而且,我们还尽最大努力发掘、查找一些散佚不见的散文,如本书中的《南行通信》和《南行杂记》两旌旗网上书店

【篇二】朱自清的作品背影》

近二十年《背影》主题解读述评

夏 莹

  朱自清的《背影》作于1925年10月,通“代表了觉醒人民对理想的父子之情和正常的亲子之爱的渴愿和企求”,也是“对传统的父子关系和旧伦理道德观念的有力反拨。”[2]《背影》中也表现了一种新人伦观,这是作者站在现代性立场对儒家人伦观念的重建;这种本真化的伦理,是现代性自主观念在旧有宗法式人伦上的投射:“曾经具有绝对权威、甚至有些冷酷的旧时代的‘父亲形象’倒塌了,但这一形象的倒塌并没有带走人伦亲情,而是通过获得解放的‘儿子’的真情挽留而使‘父子之伦’成为一种本真化了的伦理。所以,《背影》中的‘父亲’是一个时代形象,《背影》是旧时代父亲的一首挽歌,也是新时代父亲与儿子的真情表白。”[3]这种观点需要推敲的是,朱自清在《背影》中不断的自我忏悔,如果朱自清意在“推翻”与“重建”,那文中多次出现的“忏悔”显得冗余和矛盾。

  另一种观点则从前人忽略了的“忏悔”谈起,认为《背影》应理解为儿子对父亲的深刻理解与追悔。这种观点主要从写作《背影》时朱自清的心理状态入手,认为自1917年与父亲在车站送别到1925年阅读父亲的来信,这八年里朱自清已为人父,人生阅历也更加丰富。文章中作者反复追悔的自白,体现了朱自清对父亲的深刻理解。《背影》“并不单是停留在别离之情的叙写上,而是借别离之酒杯,浇心中的块垒,把长期郁积心头的对父亲的太沉太重的情感得以释放或偿还。”[4]同样的观点也有人从文化心理角度分析,认为朱自清对父亲的“忏悔”其实是一种民族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建立在农业文化和血缘传承基础上,表现为少者对长者由挑战到信服的回归。“《背影》就是以父子之爱为形式对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生动展示,这也是《背影》以短小的“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7]从这些文字中,我们能够读出父亲至少不是个彻底权威严厉的人,父亲也有自己温情爱子的一面。所以,即使真的存在“朱自清心理反射作用和转移作用”,其主要动因是由于缺少父亲关爱的说法也值得怀疑。

  第四种对《背影》的解读运用修辞论美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文中“我”四次心理活动和父亲三次行为语言描写,认为父亲对“我”具有绝对支配地位,而“我”只能是无奈被动的,这是文本隐含的“父子冲突”;接着作者结合《背影》的文化语境,认为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独具的“现代原忧”感使他们心理上普遍存在着矛盾和焦虑,《背影》正是在对这种内心焦虑的审美置换中产生的。“《背影》是朱自清对焦虑的一种‘赋形’,即赋予它一种话语形式,在此意义上说,《背影》是作者抵御焦虑侵袭的盾牌,是作者内心焦虑的审美置换。它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顺从长辈与张扬个性之间的选择冲突。文章透露了一代知识分子在两种文化夹击下的矛盾和痛苦,是一代知识分子内心焦虑的凝缩模式。”[8]这种解读方法较以上几种更加新颖,为我们如何看待朱自清的写作心态提供了一条道路。

  其实这二十年中也有为数不少的文章提到过《背影》中的浓情。80年代初的研究文章主要是对文本进行细读,逐字逐段逐个细节地分析,可是缺乏对散文写作背景、作家写作心态的研究,缺乏历史观照,这样去理解散文是远远不够的。以上对《背影》四种解读,有些虽然仍需商榷,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前人的研究方法中得到启示并找寻属于文本的新意义。下面谈谈我对《背影》主题的看法。

  家庭是朱自清散文中的重要部分,从童年青年到中年,家在朱自清心中是值得珍爱的,就连儿子朱乔森也认为“爸爸对于家庭间的感情的融洽,也看得非常重”。[9]可见家庭伦理对于朱自清性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而家庭成员里父亲的角色绝对是不可替代也不可忽视的。根据传记记载,朱自清的父亲朱小坡对孩子既严厉又慈爱,是个对事情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人。在父亲的教诲下,朱自清本人具有这样的性格并不奇怪,他的朋友和学生也是这么评价“他做什么事都负责到底”[10]“关于他多少年来一贯的严肃认真的负责态度,凡是认识他的人都很熟悉的”。[11]1917年祖母病逝,家中厄运连连,19岁的朱自清虽然年少,但是相当为家里考虑:“他看着已显老迈的父亲,老实巴交的母亲,以及众多尚未成年的弟妹,心情十分沉重,他拉着三弟国华的手,叹着气说:‘我要争取早一年毕业。’他已暗下决心,要尽早挑起养家活口的重担。”[12]因此,在父子浦口送别时,朱自清看着父亲的背影时流下的泪水中肯定也包含着对父亲身上所承担的家庭责任和重担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显然是不充分的。随着子女的出世,生活加在朱自清身上的负担也渐渐变得沉重,他开始为子女的琐事变得相当焦躁:“我曾给圣陶写信,说孩子们的折磨,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着还是自杀的好。这虽是气愤的话,但这样的心情,确也有过的。”[13]散文《儿女》虽然写于1928年,但文中记叙的打孩子阿九的事是发生在1922年的,发生在写《背影》的1925年之前:“我懊恼极了,有一回,特地骗出了妻,关了门,将他按在地下打了一顿。这件事,妻到现在说起来,还觉得有些不忍;她说我的手太辣了,到底还是两岁半的孩子!我近年常想着那时的光景,也觉黯然。”[14]他1923年写下的《父母的责任》中表明,“父母的责任不应以长者为本位,以家族为本位;应以幼者为本位,社会为本位”,[15]但实际上朱自清对儿女的心态还是矛盾的。应该说《儿女》是他对自己矛盾心态的真实表露和总结:“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自然,‘子孙崇拜’,‘儿童本位’的哲理或伦理,我也有些知道;既做着父亲,闭了眼抹杀孩子们的权利,知道是不行的。可惜这只是理论,实际上我是仍旧按照古老的传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的父亲一样。近来差不多是中年的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和叱责,始终不能辩解——像抚摩着旧创痕那样,我的心酸溜溜的。”[16]从1917到1925这八年,朱自清对于父亲责任的理解自然也不同于当年,其间更添了许多生活留下的深刻印记和个人体悟。正是有了这样的人生历炼,有着已为人父的身份,再去回忆那段送别往事,去审视那个不成熟的自我,去与当年的父亲重新对话,自然而然文章的字里行间多了一些追悔之情,甚至更多的是羞愧之情:无法像父亲当年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孩子,愧对父亲的教养;孩子本来没有什么大错,但却要承受无端的迁怒和心灵的伤害,愧对身为人父的立场。“背影”这个隐喻,这个渐渐抽象而成的文化符号,不仅暗示着生命的老去和消亡,更代表着一个承接——从父亲那里承接下身份,承接下责任;《背影》不仅是一次送别的回忆,不仅是一场深情的盛宴,更是一个男人成长的心声——男人终将成为父亲,终将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并终将消失在生命的地平线上,正如我们的祖祖辈辈经历过的一样。但正是在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一次又一次过程中,在把自己奉献给下一代的一个又一个仪式里,才能渐渐体会到爱的力量,才能渐渐获得一种成熟的心态。可以看到中年后的朱自清,居然和当年那个被不谙世事的自己暗笑过的“背影”如此神似。他的学生回忆:“我们常见他为一点小事提心吊胆。他赴约会从不过时,因为他时时看表。他在上课前几分钟内还要翻看讲稿,惟恐有什么被遗忘了……他托人做事,有时叮嘱得太仔细,往往教人觉得好笑。”[17]朱自清在回忆中为消逝的父亲的背影感伤,他又在这逝去的人生岁月中成为了后人感怀的背影。这个不断交替的背影,是每个人生命中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个人生命的最后归宿。孤独与凄凉的生命晚境是每一个人的归宿。这样,读者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深度为尺,在心中丈量出属于自己的“背影”,《背影》便由一个清晰单一的父子送别扩展为一个能唤起读者共鸣的模式,在“背影”中浓缩了悲凉的生命体验情绪。“背影”虽然经历了无数代读者的阅读检验,但至今仍独具永恒魅力。

  

  注释

  [1]郭增民《语文教材中〈背影〉主题解读史》,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2]李馨《对父权本位思想的反驳——朱自清〈背影〉的深层思想内涵》,《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3]唐文明《权威的没落与本真化的伦理——从〈背影〉现象说起》,《清华哲学年鉴》,2001年。[4]王荪、张晓云《重新探析〈背影〉的文化意蕴及艺术魅力》,《教学与管理》,1997年第1、2期。[5]傅书华《永远的〈背影〉》,《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期。[6]蒋济永《〈背影〉里的“背影”解读》,《名作欣赏》,2001年第2期。[7]朱自清《冬天》,《朱自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第123-124页。[8]赵焕亭《〈背影〉:朱自清内心矛盾和焦虑的审美置换》,《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8月。[9]朱乔森《我最敬爱的爸爸》,《最完整的人格——朱自清先生哀念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235页。[10]郑振铎《哭佩弦》,《最完整的人格——朱自清先生哀念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41页。[11]王瑶《哭朱佩弦师》,《最完整的人格——朱自清先生哀念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51页。[12]陈孝全,《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第14页。[13]朱自清《儿女》,《朱自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第94页。[14]朱自清《儿女》,《朱自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第94页。[15]朱自清《父母的责任》,《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79页。[16]朱自清《儿女》,《朱自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第94页。[17]余冠英《佩弦先生的性情嗜好和他的病》,《最完整的人格——朱自清先生哀念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249-250页。

  (夏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07级研究生。)

塔塔

【篇三】朱自清的作品背影》

朱自清散文《背影》原文及赏析

朱自清散文《背影》原文及赏析

(2013-03-04 09:38:35)

《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

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背影》赏析

朱自清的高风亮节,赢得了人民的敬仰,赢得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到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1928年后,主要从事文艺批评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1931年到英国留学,次年回国,继任

清华大学教授。

朱自清的作品背影》

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隽永的艺术风格。《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他后期的散文文字更加洗炼和成熟,更加接近口语,但是缺少他前期散文动人的情致。

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内迁,任西南联大教授。现实使他逐步确立了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胜利回京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群众运动和学生运动。他在贫病交加的处境下不买美国“救济粮”,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人所尊敬。

朱自清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作品背影》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事。 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

一日” 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 。 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 ,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

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背影》记写的事情非常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情是很平常的,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文章记写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这种社会虽然早已不存在了,但记写的情景,对我们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依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作用。

写作特点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 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呢 ?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关系。 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 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 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 那

么,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1.民族化:

《背影》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背影》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背影》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没有《背影》语言的明丽典雅、古朴质实,就没有《背影》的一切风采。

2.简洁:

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除了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

3.朴实:

《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 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 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 如送行那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4.感人

【篇四】朱自清的作品背影》

朱自清背影带原文朱自清的作品背影》

背 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④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⑤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

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⑥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⑦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二、知识点梳理朱自清的作品背影》

(一)

1、音形识记 交卸(xi^a) 簌簌( sù) 颓(tuí)唐 琐屑(suǒ xi^a) 蹒跚(pán shān)

拭(shì) 举箸( zhù) 游逛(guàng) 妥(tuǒ)帖 踌躇(chóu chú) 迂( yū) 惦(diàn)记 奔丧(bēn sāng) 狼藉(jí) 赋(fù)闲

2、多音字 似:shì(似的) 禁:jìn(禁止) 丧:sāng(丧事) Sì (相似) jīn(禁受) sàng(丧气) 奔:bēn(奔跑) 铺:pu(铺垫) 差:chà(差劲) B^an(投奔) pu(床铺) chā(差别) Chāi(差使) cī (参差)

3、形近字

簌(su)簌簌 卸(xi^a)卸车 籍(jí)书籍

蔌(su)野蔌 御(yù)防御 藉(jí)狼藉

4、词语释义

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朱自清的作品背影》

交卸: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卸:解除。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触目伤怀:文中指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伤悲。怀:心。

例句:回到故居,看到亡妻留下的遗物,他不禁触目伤怀。 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而产生的某种感情。

例句:回到母校,这里的一草一木使我触景生情,想起了许多校园的往事。朱自清的作品背影》

不能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文中是控制的的意思。

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赋闲:失业在家。

颓唐:衰颓败落。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典:当。质,抵押。

(二)

1、通读全文,找出题目与文章内容的关系:背影是全文的线索。

2、文中一共几次写到了父亲的背影(四次),分别是哪四次?

(1)第一段:开头设疑,点出背影;

(2)第六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3)第六段: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4)最 后:结尾思念,照应背影。

3、作者着重描写了哪个背影?(学生讨论)

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的背影

(1)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语句有哪些?父亲过铁道时的三个动词用的很好,好在哪里?

蹒跚、慢慢探身、攀、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地样子。 攀:写手的动作,显出月台对父亲来说,月台高且陡。

缩:写脚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的年迈体衰动作迟缓。

倾:因为父亲爬上月台有困难。

这三个动词,细腻又简练的刻画了父亲爬上月台的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

(2)父亲行动不便,为什么还要亲自去买橘子,不让儿子去?买回来后他心里很轻松似的,表明了怎样的心理?(学生回答)

父亲疼爱儿子,为儿子受累费劲心里反而感到高兴,买来橘子父亲觉得又尽到了照顾儿子的责任,儿子在旅途中可以不受干渴之苦,心里感到欣慰。

(3)作者为什么流泪?说明什么?

被父亲的爱子深情感动。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朱自清的作品背影》 朱自清背影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