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仿写端午的鸭蛋作文
端午的鸭蛋
二中集体备课教案
1
2
3
4
【篇二】仿写端午的鸭蛋作文
《端午的鸭蛋》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时间:2014年5月20号
地点:二楼会议室
评课人员:赵校长 郝少锋 孙育博 张虎山 张琪 陶军平 李书锋
评课流程:
一、执教者说课
二、评课记录
(一)孙育博
之前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二)郝少锋
《端午的鸭蛋》以作者对故乡的情感的理解,以及课本语言的评析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充分讨论,让学生走进的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世界,接受的美的熏陶,感受到了“凡人小事见真情”的写作技法。
追求高效,必然多元。首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是紧凑的,环节是
清晰的。其次,高效的课堂必须是互动的课堂。刘老师的课堂不乏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还有师生与课本的互动。学生对《端午的鸭蛋》的语言赏析品味时进行分小组讨论,赏读,师生、生生的对话,突破难点。
(三)张虎山
在品味语言时,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四)张琪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呢?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五)李书锋
此文是我很喜欢的一篇文章,也曾深入研读过,文章好就好在一份散淡、一份从容,但这只是表象,表象之下是一颗赤子之心。文章语言更是能让人得到一份纯美的享受。汪曾祺曾说过:“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
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但这却为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为许多师生已经习惯从文章中找修辞手法,并以为找出修辞就体会出了语言的妙处,但从汪老的文章中却几乎找不到修辞——那要教什么呢?于是,许多教师顿感不适应,找不到品味语言的切入点,只能无奈地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能不能意会,也是问题。有挑战才有提升,这样的文章对于学生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甚至对于教师的文学素养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
(六)陶军平
本课学生读懂了文章的,并且体会文章语言的妙处。为了让学生有体会,执教老师采用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先举例,然后让学生照例去找相关的句子。对此,有听课教师质疑:“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姿态来让学生读文章?”说得挺绕,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说,这是否是让学生按图索骥。这是一个公案:支持者说,这是学生抓手;反对者说,这是牵着学生走。我想,这关键还是一个度吧,不给抓手,怕学生会无从着手,给抓手给多了,就会让人感觉琐屑。那么,多少合适呢?这可能只能依据文章的难度、话题的难度和学生水平来确定。本课是否合适呢?以我的感觉来看,似乎是多了点。
(丁娟)
教师另一个方面的想法,就是想用这篇文章来指导学生的作文,所谓“读写结合”。这个文本是否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文本?难说。但教师选择了一个点,就是“文白结合”,从现场效果来看还不错。
(七)赵校长
有效引导,主动学习。设置的“思路我来理”、“情感我来悟”、“语言我来品”等目标,均突出了“我”,即学生,学习的主体,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目标,课上让学生深入细致地读书,读懂字词,读懂段中心,读懂文章层次;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充分的讨论:讨论有争论、讨论有记录、讨论有结论、讨论有汇报,为了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的问题浅显易懂且有层次感,让学生左右逢源,尝到自学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更深一步的研讨。课堂上除听到老师的讲课声外,更多听到的是小组的讨论声,更多听到的是学生滔滔不绝的发言声,以此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学习习惯。
【篇三】仿写端午的鸭蛋作文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3
端午的鸭蛋
一、讲述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提问: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这部分作者介绍了“挂鸭蛋络子”的习俗,具体写了做鸭蛋络子的鸭蛋的挑选到孩子们的吃法,吃完后的用途等等。作者将现在的成人立场和在故乡时的少年人的视角交织在一起,以童趣写出了对家乡的依恋和热爱。
课文结尾,作者写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正体现了汪曾祺闲适自由的风格。
二、朗读课文.感受作品语言特点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本文的语言魅力主要靠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韵味。通过朗读,感受本文的情趣。
提问:朗读文章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师生可以一同谈谈自己对某一语句的感受、体会。要使学生认识到。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文章语言生动、口语化,又从容舒缓,富有韵味,写尽了作者对穷家乡、名鸭蛋的感情,也使他笔下的故乡往事更有魅力。
三、拓展训练
提问:
1.古诗中端午节
2.说说你的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可以先让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接着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学生交流之后,可以就“端午节”这一话题,自选角度,完成一篇作文。
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沈从文(端午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鼓励学生关心、参与有益的民俗活动。
四、小结
《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闲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也体现了构思的严谨与和谐。
五、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端午节随笔
六、教后记
【篇四】仿写端午的鸭蛋作文
端午的鸭蛋
17 端午的鸭蛋
学习目标
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字词音、形、义。 2. 通读两遍文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 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课时 3课时 目标落实 [预习导引]
1.作者简介(力求详细),并抄录作者两首小诗,每组7号抄在后黑板。
2.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解释写出词语,再将每个词语在下边各写三遍。 门楣( ) 苋菜( ) 籍贯( ) 硝药( ) 腌腊( ) 络子( ) 大襟( ) 车胤( ) :门框上的横木。
: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1
3.至少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三个词语写一段语意连贯的话。(多用词语,语意连贯,且勇于展示的同学加两个豁免权)
4. 文学常识:
汪曾祺,江苏__________人,__________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元稹,__________代诗人,和__________同时代,并称“__________”。
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袁枚,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家。 [导学释疑]仿写端午的鸭蛋作文
1.理清文章思路,分清文章层次,在书中勾画出相应划分依据:
2. 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3. 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巩固提升]
1.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浙江省 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转载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江苏省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甘肃省 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山东省 邹平县端午,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2.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和你的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根据下文[资料扩充]谈自己对各地端午风俗的的体会。
(1)端午节的由来:
(2)家乡的端午节:
(3)体会:
[资料扩充]
广东省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福建省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湖南省 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湖北省 黄岗县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江西省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2
作业:《优化设计》48页10-14题,其中14题可不抄题干,直接答题。
教(学)反思:
【篇五】仿写端午的鸭蛋作文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泰山中学 周丽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家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法与学法思路: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兴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教法:导入——阅读——品评——拓展仿写端午的鸭蛋作文
学法: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拓展反思
教学过程
一、读诗导入
首先大家看这两句诗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1、请你们猜猜这两句诗写的是哪一节日?何以见得?
明确:端午节。屈子即屈原,遗俗指的是端午节。
2、很好,我们今天来学习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也是关于端午的。这篇文章是汪曾祺先生写自己过端午的一片回忆性的散文。板书课题《端午的鸭蛋》。
二、 作者简介
谁能帮老师介绍一下汪曾祺吗?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2003年被评为国家优秀短篇小说。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自学的情况。
1、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① 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沧海(cāng ) 朱砂( shā ) 硝药(xiāo ) 纽扣( niǔ )
B、门楣(méi ) 腌咸蛋(ān ) 门槛(kn ) 城隍庙(huáng )仿写端午的鸭蛋作文
C、苋菜( xiàn ) 鸭蛋络子( l ào ) 橱柜(chú ) 练囊(náng )
D、大襟(jīn ) 小粽子(zòng ) 掉色(shi ) 系白索子( jì) ② 把下列词语相对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刻苦读书的故事。
2、放声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字词掌握的很好,那对课文内容了解多少呢?大家看课文题目,想想作者会写什么呢?
板书: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3、自读课文,了解风俗
过渡:那么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呢?较为独特的是哪个? 自读课文第一段,找出作者家乡端午的风俗。
讨论明确:外地一样的: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 ,“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
较为独特的:“放黄烟子”吃“十二红”两种。(板书)
教师小结:七种风俗,娓娓道来,精彩纷呈,显现了乡土生活的多姿多彩。其中作者对鸭蛋更是情有独钟,那么作者家乡的鸭蛋到底是怎样的?它能给作者带来怎样不一样的快乐呢?
4、听读课文,欣赏鸭蛋
请听2-5段朗读,完成下列问题
(1)请大家用“好一个____________的高邮鸭蛋!因为_________________”为句式说一段话,来感受一下作者的情感(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小组合作,选代表发言
明确:
① 名声远播 居然让苏南,浙江的人因此对你肃然起敬。板书(名声) ② 与众不同 居然可以成批成批输出双黄鸭蛋仿写端午的鸭蛋作文
③ 令人惊喜 切开之后,圆圆的两个黄,竟然如此让人惊喜不已。”
④ 历史悠久 (“老品牌”、“老字号”)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就有了记载。 ⑤ 质细而油多 居然让人如此让人垂涎欲滴。板书(特色)
⑥ 吃法多样 除了“可以带壳切开吃”“可以用筷子挖着吃”“竟然可以和豆腐
炒着吃。
⑦ 色彩鲜艳 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2) 那么,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向我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高邮咸蛋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明确:
①“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两个“多”,一个“善于”写出了对家乡人的赞美(勤劳能干)。
②“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所食鸭蛋多矣”带有文言性质,增强幽默意味。
③“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但是《腌蛋》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有点爱屋及乌了吧!
④“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淡淡的幽默。 ⑤“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象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有些嗔怒,也有淡淡的幽默。实际上认为高邮不仅出鸭蛋,还有那么多心灵手巧的勤劳能干的高邮百姓,自豪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小结:作者一提起家乡的鸭蛋,就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缘于那深深的故乡情结吧。
5、品读课文,感悟情致
过渡:说起“故乡情结”,最难忘的要属儿时的记忆了。因而有人说,本文写得最有趣的要属四,五两段了。你认为有趣在哪儿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4、5两段,划出你认为有趣的句子。回答:作者讲了端午的鸭蛋的哪些趣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鸭蛋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
“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了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结:端午的这一天,是幸福的一天,快乐的一天。孩子们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鸭蛋,多么富有童真和童趣,家乡的鸭蛋在孩子们的手中发挥了最极致的价值!(板书:挑、装、挂、吃、玩 )
四、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过渡:作者是带着赞美,自豪,怀恋的感情向我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高邮咸蛋。那么作者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本文的语言。
有人说:汪曾祺的语言如同水中磨洗过的白石子,干净圆润清清爽爽。他的语言魅力得益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完美化合。汪曾祺能将精练的古代语言词汇自然地消融在文本中,又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中吸取甘美的乳汁,兼收并蓄,克刚化柔,扫除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独创一种新文体。令人一读之下而悠然神往。汪曾祺那信马由缰干净利索的文字,淡而有味,飘而不散,有初发芙蓉之美,可谓俗极,雅极,炉火纯青。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2-5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爱的语句,并说说理由,仔细体会汪曾祺行文的语言特色。
讨论明确:
1、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指导:善于用短句,一句一断,给人一种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一句话,字数少,阅读就不会有急促的感觉。相反,感觉会很平缓,悠闲。加上与长句的交叉运用,从而产生一种和谐回旋的美感。真正有一种平淡而有诗意的感觉。
2、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指导:均是十分朴素的大白话,使文章生活气息更为浓厚。且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
3、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象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指导:有些嗔怒,也有淡淡的幽默。实际上认为高邮不仅出鸭蛋,还有那么多心灵手巧的勤劳能干的高邮百姓,自豪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4、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指导: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5、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但是《腌蛋》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指导: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如此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并倍添韵味的艺术功力。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
6、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指导:善于运用语言“造型”。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7、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指导:平淡而有味。生活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其中家乡的分量永远是最重的。诗意的轻松中流露出作者对家乡无限的热爱。
8、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
指导:“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小结:汪曾祺先生真的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诚如他自己所言,他语言追求的是:平淡质朴而有味,熔方言、口语、书面语、古汉语于一炉,在平实,自然之中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能够运用语言的造型,有淡淡的幽默,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下面让我们一起轻声朗读2-3段,再次品味一位汪曾祺先生的语言魅力。
五:拓展延伸
过渡:家乡的鸭蛋确实很好,但童年的生活更让人怀念。故乡的水土更难以忘怀,端午的风情更让人留念。汪曾祺正是写下了这种对传统节日,传统民俗,
传统文化,既往生活刻骨铭心的记忆。可惜的是许多民俗风情已经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那么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这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现象的呢?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传统的端午佳节。然而我们这个的传统节日,韩国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2005年11月24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你对此有何看法?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中国该如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想想咱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有哪些?保护好自己的节日是不是我们的责任? 学生交流。
看看我们自己,一提起吃就是肯德基,一提起穿就是耐克,一提起节日首先想到的就是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再对照对照作者,有谁今天还这样虔诚地吃鸭蛋?有谁把端午吃鸭蛋还当作一种幸福和快乐?有谁还在一年之中早早地期待着端午节幸福地到来?我们要深深的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要热爱,要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板书:珍视传统文化)
六、总结
我要送大家一句话:民俗是我们和中国文化联系的血脉,没有继承和积淀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
七、作业布置
写自己童年的一个经历,语言平淡而有味。
八、板书设计
端午的习俗 贴五毒、帖符、喝雄黄酒
珍
名声 视
端午的鸭蛋 家乡的鸭蛋 传
特色 统
文
装鸭蛋 化
端午的鸭蛋 挂鸭蛋
吃鸭蛋
九、教案设计后记:
1、切实提高学生语文之兴趣,让学生品出语文之味,立足学生知识水平实际,一些没能达到理解层次的知识点或会影响学生兴趣的内容可跳过不讲,与其足灌输,不如拓展一些学生有话可说的内容,让学生参与其中。
2、按自己的教学目标体系,让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所收获。不求量多,只求日积月累,积沙成塔。注重平时的“多读多写多想”,不刻意追求教案的标新立异,而是让学生能将心融入作品中,对生活的认真思考,对人生的有感而发,与作者心灵之接触则为成功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