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

节日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节日作文】

【篇一】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观念

儒家孔子的政治思想观念 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最早、影响最为广泛的一学派, 其创始人是孔子。他以后, "儒"又成了以孔子学说为宗旨而形成学派时的称谓。生于春秋晚期的孔子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相信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而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主要反映在他与弟子的言论集《论语》一书中,另外"六经"也反映了这一政治思想。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由于思想上的分歧,或对孔子学说理解的各异,出现了各立门户的情况,孔门分化了。分化的情况,韩非在《显学》中说:"儒分为八",即分为八个派别。战国时期的许多学者都出自孔门,如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等等。两汉以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政治观点的主干。 孔子的政治思想观念较为保守,他重视传统,注重继承。曾说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对于礼与仁作了系统的阐述,并构成了孔学的理论基石。他特别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政治和伦理结合。对儒家说来,政治是伦理的扩大,伦理是政治的基础,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梯,犯上作乱者鲜矣。"(《论语,学而》)忠是孝的扩大。他们认为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理想的君和"圣"是一致的,政和"正"是相联的,儒家所提倡的"礼",既是政治准则又是道德规范。在“德治”方面,孔子相信只要执政者在伦理道德做出了榜样,政治自然就能搞好。当然,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从孔子起就不大探究"无"或自然的奥秘,《论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他的弟子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可见孔于是很少讲关于夭命鬼神一类的问题。

一、“仁”义之说

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并且把它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提出要推己及人。他说:"失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就是自己想站得住、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能做得到这一步。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把这两个方面合起来,叫着"忠恕"之道,也就是"仁道"。这是一种忍让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孔子把它提到"一以贯之"的"吾道",即贯串一切的核心观念或孔学的根本宗旨。

二、“礼治”的推行

孔子主张推行“礼治”的言论很多。如在他回答言偃之问时,就明确表示:“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又如颜渊“请问其目”,孔子又答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和仪又是统一的,礼是根本的,仪是从属的,仪是礼的"节文"或形式,或者说仪是用行动规范和礼节的形式来巩固和体现社会的秩序和制度。因此,礼的实现既靠强制的力量,又靠习俗力量,是内外结合,所以礼又和乐相连。孔子,"克已复礼"实际上是主张建立如周朝一样的"礼仪社会",即"秩序和制度社会"。

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先进》)。即用礼来治国。就是主张建立一种"礼制",也就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的社会。在《礼记·衷公问》中还记载孔子的一一段话,他说:"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他认为治国首要的是礼,礼是治国之本。而孔子崇尚的礼又是周礼。

三、“德治”观念 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很明显,他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重教化,轻刑罚。郑国出现许多"盗贼",聚集在芦苇丛中。执政者太叔发兵攻剿,把人全杀光了。对这伴事,孔子的意见:治事光靠宽大不行,只有严厉也不行。应当是么"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认为宽猛相济,政事才会谐和。宽猛结合,就是文武两手并用,德治与刑治互相补充。

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提出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

为政需正己。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已,正己才能正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所以孔子主张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的"君子",君和师应当是一体。

举贤才。与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联系,他认为国君要治平天下,就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他的弟子仲弓问他如何搞好政治,他回答的要点之一,即"举贤才"。简而言之,贤才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治国才能。这是一个德才兼备标准。

总的来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虽然有的说法和想法是荒唐、让人质疑的,但在那样的时代终究无人超越他的作为。其政治思想观念至今对我国的发展又着影响。

【篇二】孔子的政治思想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论文关键词: 《论语》 孔子 政治思想

论文提要: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其自成体系的政治思想。通观《论语》,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要提高领导阶层的素质;其次,在治国方略上要以“德治”为根本原则;再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为精神内涵;最后,要以“礼”为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准则。四者相联系,“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领导阶层的素质提高是“德治”、“仁”和“礼”具体实施的前提。

一 、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要想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就要看看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政治上混乱、军事上诸侯国互相征伐。自从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地位一落千丈,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差不多。各国为了在众多的诸侯国中得到一块生存之地,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大国不断崛起,先后出现“春秋五霸”。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犯上现象屡见不鲜。

在这种情况下,周代从文王武王及周公等人时期传下来的礼乐制度也随之崩溃了,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①]这段话中孔子所说的“天下无道”的情形就生动地描绘出了春秋时期混乱的政治局面。

孔子的政治思想

随着礼乐制度的崩溃,人们的道德也逐渐沦丧。春秋是一个讲究实力的时代,凡是讲实力的时代,道德都是没有市场的。

面对这样混乱的社会,孔子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提出了一系列改造社会的政治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

二 、孔子政治思想的具体内容

为了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恢复文武时代的统一局面,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以下四点内容。

一、要建设优秀的领导阶层。

孔子很注重政治生活中领导阶层的作用,他要求领导者必须首先在道德和修养上作出一定的成绩,否则就无法领导下层的民众。同时,孔子把社会上的人分为两个阶层,即“君子”和“小人”,这里的“君子”和“小人”的意义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君子”和“小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孔子这里讲的“君子”和“小人”实际是分别有两层含意,第一层含意是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君子”指领导者,“小人”指被领导者;第二层含意是指道德高尚的人和道德低下的人,“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低下的人。例如:孔子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②]这里的“君子”就是指领导者。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③], 这里的“君子”也是指领导者,“小人”则指被领导者。而大部分时候“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低下的人。而这两层含意也是有着联系的,孔子认为领导者就必须有道德,即在道德上也应该是君子。道德低下的人即“小人”就应该被道德高尚的人即“君子”所领导,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④]。这些在《论语》中是没有明确表示的,需要我们在读《论语》的过程

中细细斟酌。

那么,领导者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是要道德高尚,必须“以德治国”即孔子所说的“为政以德”,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⑤]“共”通“拱”,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孔子用天象比喻政治生活,领导者如果实行德治,民众就会像众星围绕北极星一样自动围绕着你转。在这里孔子强调了道德对政治生活的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人问孔子说:“子奚不为政?”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⑥]孔子就是用道德来感染众人的,因此,孔子虽然没有在世俗政治上拥有权力,但在精神上却是一个领导者,孔子也正是希望那些在世俗政治上拥有权力的领导者也能像他一样,通过高尚的道德来领导民众。

其次,领导者要带头走正道,为民众做表率作用。鲁国贵族季康子曾经向孔子请教治国的方法,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⑦]领导者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另外,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⑧] 领导者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季康子还把自己所认为正确的治国之道告诉孔子,他建议“如杀无道,以就有道”[⑨],而孔子却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⑩]这里的“君子”指有道德的领导者,而“小人”指被领导者,从这三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季康子是一个行为不端正,贪得无厌,并且政治头脑简单的人,他虽然居于君子之位,却没有君子之德,而孔子通过批评季康子提出了领导者应身先士卒走正道,为民众做表率,方能治理好国家的道理。

二、孔子提出了领导者治国的正确方略——“以德治国”。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1]在这里,孔子举出两种不同的治国方针——以政令和刑罚为核心的“法治”与以道德和礼仪为

核心的“德治”。孔子在比较这两种治国方针后认为法治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德治”比“法治”更有优越性,因为德治能使民众有知耻之心,从而在心中树立一个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荣辱观,这样民众在做某件事之前就会先用自己的荣辱观去衡量这个行为,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符合礼法的决定。通过德治,民众不仅明白了是非,而且也会了解到领导者的用心良苦,从而达到“有耻且格”的目的,这就是孔子的德治思想,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取信于民。子贡曾经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说:“去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回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2]孔子认为“信”是治国的最基本的因素,是高于经济和军事的,他这番话说明了“取信于民”在以德治国中的重要性。二是要教化民众,孔子认为,如果人民在经济上得到富足,就会追求安逸的生活,而人之所以为人,不仅要有物质上的欲望,更要有精神上的提高,这也是领导者进行“德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必须对民众推行教化政策。冉有曾经陪着老师孔子到卫国去, 孔子说:“庶矣哉!”冉有问老师:“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说:“富之。”冉有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说:“教之。”[13]古时候由于地广人稀,诸侯国君们大都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人口多寡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人口多了,那自然是首先让民众在物质生活需求上得到满足。在物质生活需求上得到满足之后,就要进行孔子所谓的“教”,即教化,使民众在精神上有一定的提高,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个人都保持自身的品德,从而达到“以德治国”政治理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

三、孔子所提倡的“德治”的精神内涵是“仁”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讲领导者要以德治国,而以德治国的方法是贯彻以“仁”为核心的政治理念。“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4]可见,“仁”是离我们不远的,而且,似乎一伸手就可以够得着,但他有同时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15]孔子又不是仁者了,他一会儿有“仁”,一会儿又没有“仁”,这是这么回事呢?我们仔细品读《论语》后,方才恍然大悟,在“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6]中有一个

十分关键的但很容易被忽略的字——“欲”,而在“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中孔子说他只是“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也是一个“欲”的意思,这样,我们就理解了孔子的“仁”,这个“仁”不是一个头衔,说某某人是个仁人,而是一种心理欲望和实际行动,这也是孔子“仁学”中最关键的,正如公西华所言“正唯弟子不能学也”[17]。孔子对“仁”的解释,最精彩的莫过于对子贡、颜渊、仲弓、司马牛、子张和樊迟这六个学生的讲解。子贡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8]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9]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0]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21]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22]子张又问孔子“五者”是什么,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23] 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24]樊迟还有一次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25]由此可见,孔子的“仁”的核心是“爱”和“礼”,要以爱心对人,时常替别人着想,要以礼法克制自己,行为言语要谨慎,类似现代政治理念中的“以人为本”,孔子在这里看似是在教育自己的学生做人的方法,而实际是他的一种政治设想,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孔子讲的“君子”有两层意义,孔子教他的学生做有德之人,即“君子”,他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26]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从政还有什么困难呢?孔子认为这种人就应该走上领导岗位,而由这些拥有“仁”的君子来行政,就必然会实行仁政。

孔子的政治思想

四、孔子政治思想中的治国工具是“礼”

孔子是一个十分懂得“礼”的人,据说他小时候就把礼器当玩具玩,《史记》中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27]可谓天赋异秉。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28]孔子对于夏礼、殷礼

【篇三】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为:政治安定,国家统一,上下有序,德布礼行,和睦平均,天下归服。为此,他主张:廉,德,仁,礼,孝,信。

1.孔子主张统治阶级要廉洁奉公,在国家的礼仪方面应该力求节俭,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述而》)。作为君王要象“舜禹”学习,虽处天子之位,仍以“勤俭”的道德情操自居。孔子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泰伯》。孔子非常痛斥物欲横流的生活方式,反对物质财富的充盈,主张勤俭节约,认为:“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2.孔子认为实行了德治就能获得民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达到社会稳定,天下太平的政治局面。“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篇》。为政以德的实质和核心,就是要求为政者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要”德化天下””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子路》 3. “为政以仁”也是孔子的创造和智慧。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篇)。“为国以礼”之“礼”所体现的内在精神和实质则同样是“仁”。在孔子看来,家庭的人伦关系构成了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基石和底线,而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则是家庭的人伦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延伸和扩展。国家要稳定,国家要有治,必须要有家族的稳定,必须要有正常的家庭伦理秩序。“孝”相对于“仁”而言,是“为仁”的基础和根据,运用于社会政治治理,就是“为政以孝”。 对此,孔子自道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4.孔子认为重忠信才能减少欺诈行为,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猜疑,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增强国家的和谐稳定。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于是当子张问孔子怎么才能提高品德修养时,孔子说:“主忠信,徙也,崇德也。”(《论语颜渊》)强调“崇德”是以忠信为本,惟一是从。孔子所提倡的“忠信”,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于是孔子说道:“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这样在为人处事方面畅通无阻。曾子师从孔子,孔子的哲学对他影响很大。孔子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篇四】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评析

孔子的政治思想及评析

内文摘要: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统治我国几千年,对我国历史形成深刻影响。今天,人们又重提孔子,引起激烈的争论。那么,孔子本人的政治思想到底如何呢?本文在此以现代视角对其作一粗浅分析。

关键词:孔子;政治思想;评价

作者简介:康竹朋,男,1967年生,河南伊川县委党校讲师。 邮编:471300

孔子在我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创立的儒家作为正统统治我国长达几千年,直到封建制度退出我国历史舞台。之后,也不断有尊孔反孔之争。今天,人们又重提孔子,引起激烈的争论。那么,如何评价孔子呢?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对于中国历史来说,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政治思想。本文在此主要分析一下孔子的政治思想,并以现代视角对其作一粗浅分析。

一、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有以下两个鲜明的特点:

1.推崇尊卑有别、差等有序的社会秩序

孔子最为推崇、竭力要恢复的是西周时期周公确立的尊卑有别、差等有序的社会秩序。西周建立时,周公通过制礼作乐,建立了尊卑有别、等差有序的社会秩序,即把社会成员从上到下,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等几个阶层,这对巩固周王朝、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这样的社会秩序就是礼制,其基本特征是别

【篇五】孔子的政治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架构

从《论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架构

——兼论孔子的“一贯之道”

王 四 达

研究孔子的社会思想,最可靠的材料首推《论语》。尽管《论语》只是孔子后学记述先师因材施教,因事立言之书,故书中对孔子的思想缺乏系统的组织和严密的表述,可这并不等于说孔子思想无章可循。其实,只要对《论语》中孔子的政治主张进行宏观的把握,微观的分析,再把它与西周以来“敬天明德”这一正统思想联系起来,其思想架构即清晰地呈现出来。在《论语》中最能反映孔子政治思想架构的只有两句话:“(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以下只注篇名)和“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前一句反映了孔子政治思想之全貌,后一句突出了孔子政治思想之主体。就前者而言,“命”是孔子所崇奉的“天道”,“仁”是孔子所弘扬的“人道”;换言之,“仁”是孔子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命”则是其政治哲学的宗教归宿。就后者而言,“克己复礼”是由“仁”这一道德内核展开的在个人修养和社会改造两方面的具体实践:“克己”指向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之道,“复礼”则导向孔子的理想政治——先王之道,它们都统摄在以“仁”为核心的“人道”之中,并以体现“天道”的“命”作为自己的终极归宿。由此可见,“命”和“仁”是孔子政治思想体系的两大支柱,这两大支柱实际上是用西周以来的“敬天”、“明德”的思想范式浇铸出来的:“与命”是对“敬天”的继承,“与仁”是对“明德”的发展。“敬天明德”为了以德配天,以保天命;“与命与仁”是为了克己复礼,则天承命,“德”是配天的资格,“仁”是承命的依据,只有仁德方能下达人道,上达天道。因此,仁德之道既是孔子所推崇的“文武之道”、又是孔子“宪章文武”的“一贯之道”。 孔子对西周政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示意图(图1)

配天

以德

西周思想 孔子思想

图1

一、“克己复礼”的政治观和伦理观

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架构,是“仁”为中心而展开的。“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对“仁”的诸多诠释中既全面又扼要的表述:“克己”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伦理观;“复礼”高度概括了孔子的社会观。孔子政治思想的主体架构基本上就是由这两大板块构成的。 “克己”从消极的方面说,是克制约束自己(非礼的思想言行),即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从积极的方面说,则是培养自己符合礼的道德,并把这种道德用来对待他人(“仁”字从人丛二,原指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思想准则)。因此,当子路问君子时,孔子答道:“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宪问》)。孔子心目当中的君子之道就是由“修己”与“安人”这两方面构成的。

在《论语》中,孔子对“修己”的论述是极丰富的,既作出了总体性的设计,又提

出了具体的行为准则和修养目标,其总体性设计概括起来有七项内容,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它包括道德修养与才学培养两个方面。

“道”是君子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终极目标,而“志于道”则是君子“修己”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夫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这个“道”对自身修养而言,它表现为君子之道;对政治理想来说,它又是先王之道。实现君子之道是恢复先王之道的先决条件,而恢复先王之道又是追求君子之道的终极目的。君子的志向就是追求这种一分为二又合而为一的“道”。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士志于道”所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

君子既立志于道,则必须“据于德”,因为“道”与“德”不可须臾离也,故夫子曰:“君子怀德”(《里仁》)。对于君子之德,孔子一方面赞扬“主忠信,徙义”,“先事而后得”的“崇德”行为(《颜渊》),强调“中庸”这种“至德”;另一方面又反对“道听而途说”,及“巧言”,“乡原”这些“乱德”,“贼德”行为。他对这些不道德,不徙义,不从善的现象深为忧虑,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然而,“德”又是以“仁”为依旧的。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通常是“德”的抽象实体,“德”大多是“仁”的具体体现。例如,忠、信、义、直这些具体的德行就是“依于仁”表现;而“巧言令色”,“乡原”这些“乱德”,“贼德”行为,则是“鲜于仁”“违于仁”的结果。故夫子曰:“苟至于仁,无恶也”(《里仁》),“观过,斯知仁矣”(《里仁》)。正因为摒恶,改过,修德都必须“志于仁”,“依于仁”,故夫子又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席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仁”与“德”作为君子“修己”的内在依据,还必须与“礼”联系起来。“礼”是“仁”、“德”、“道”的集中体现和表现形式,先王之道就是“周礼”(当然亦可包括夏礼与殷礼)。一方面,礼的实行要以仁为先决条件,故夫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另一方面,恭、慎、直这些仁德又必须“约之以礼”,因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礼成了君子安身立命的基础,故曰“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礼”又必须与“乐”相配合:一方面,“礼”和“乐”均是先王之道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即所谓“礼乐”是也;另一方面,“礼乐”对王道社会中等级名分的维护和君子思想感情的培养也起了极大的作用。孔子曾反问:“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意思是说,礼乐难道只是玉帛,钟鼓这些外在形式吗?言下之意是,比形式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它们的精神实质,这个精神实质当然又“仁”,故夫子曰:“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对于“乐”,夫子最推崇的是《韶》《武》,他对《韶》入迷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由于《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八佾》),故君子“立于礼”而“成于乐”。

在致力于仁、徳礼、乐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兴于诗”的主张。在孔子看来,由于《诗》“思无邪”,故可用来陶冶人的性情,抒发人的思想感情和增长知识。他对弟子们的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他对“二南”推崇备至,曰:“人而不为《周南》《召南》,而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因此,“不学《诗》,无以言”(《季氏》)。 “游于艺”是孔子对君子“修己”在才学方面的一项总体要求,“艺”即六艺,据朱子对“游于艺”作注,“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但孔子还主张弟子应先孔子的政治思想

做到“孝弟”,“爱众”,“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对此,朱子又谓“文”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按孔子之言“艺”,可能二者皆有:在“志道”,“依仁”、“据德”的基础上,“艺”指礼乐等六艺;在“孝弟”,“爱众”,“亲仁”的基础上,“文”(艺)又指《诗》《书》等六艺,但不管哪一种六艺,对追求君子之道和实现先王之道来说的来说目的一样,殊途同归,故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史记·滑稽列传》)。

然而,除了这个总体性的设计外,孔子对君子“修己”还提出来一些明确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概括起来主要有“道三”、“绝四”、“行五”、“思九”和“三畏”、“四教”、“三戒”、“三友”等等。所谓“道三”,即孔子提出的“君子有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在论及子产时,孔子又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所谓“绝四”,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这虽是夫子在自身修养方面做出的表率,亦可视为君子“修己”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所谓“行五”,为“恭、宽、信、敏、惠”,夫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阳货》)。至于“思九”者,乃孔子所说的“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此外,孔子又提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有“三戒”:戒色,戒斗,戒得(《季氏》);“益者三友”:友直、有谅、友多闻(《季氏》);“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季氏》),以及“周而不比”(《为政》);“和而不同”(《子路》);“泰而不骄”(《子路》),“矜而不争”(《卫灵公》)、“见贤思齐”(《里仁》)、“见利思义”(《宪问》)、“讷言敏行”(《里仁》)等等,这些思想极大地丰富了孔子关于君子“修己”的理论。

“修己”的另一方面是“安人”,也就是使他人安乐。其总的精神是“爱人”,因“爱人”故能“安人”、而使他人安乐,按不同的关系(对象)可以分为“孝弟”、“忠”、“恕”、“爱众”四个方面:“孝弟”是待亲的行为准则,即对父母孝,对兄长弟。夫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学而》),其弟子有若更进一步地把孝弟说成是“仁之本”(《学而》)。“忠”是把“孝弟”的原则推广于事君。夫子曰:“孝慈、则忠”(《为政》),“臣事君以忠”(《八佾》),“忠”表现为“事君,能致其身”(《学而》),“毋欺也,而犯之”(《宪问》)等等。“恕”是待人待友的准则,其基本精神是“能近取譬”:一方面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另一方面还应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对于亲、君、友之外的众人,孔子提出“泛爱众”的主张。“众”非专指“小人”,因为孔子说“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可见“众”里含有“仁者”;但孔子又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可见“众”既可包括君子,亦可以包括小人。此外,孔子还把“修己以安人”进一步阐释为“修己以安百姓”,朱子注曰:“百姓则尽乎人矣”(《论语集注》)。笔者以为这与孔子的“泛爱众”主张是相吻合的。上述这四方面就构成了孔子的“安人”之道。

然而,孔子“修己以安人”的君子之道并不仅仅是一种伦理道德学说,在他的思想体系中,伦理观是从属于政治观的,“克己”只是“复礼”的道德前提,“复礼”则是“克己”的政治归宿。如前所述,“复礼”是“仁”的另一方面内容,是仁的精神在社会政治领域的贯彻。孔子对“复礼”的论述,综合起来大致包括“弘道”、“复古”、“礼治”三个方面。

“弘道”就是弘扬先王之道,由于先王之道即“礼”,故“复礼”必先致力于“弘道”;“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朱熹论语集注》),故夫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弘道”大体上包括四个环节:“学道”、“谋道”、“行道”、“达道”。夫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故君子“弘道”必先“学道”。夫子本人对先王之道

非常神往,曾感慨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又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学”即学道。弟子子夏亦云:“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由于学道的目的是为了“致其道”,故君子应抱有“谋道”之志,“忧道”之心。夫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一旦形势许可,君子应替天行道。他多次强调:“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如果“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公冶长》)。夫子的崇拜者也把他看作是替天行道的圣人,仪封人说:“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八佾》)。而夫子有时也以替天行道者自居,晚年他曾自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子罕》)!尽管如此,他仍然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努力弘扬先王之道。他极力宣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守死善道”,“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卫灵公》),在形势不利时,“隐居以求其志”;在时机成熟时,“行义以达其道”(《季氏》),王道达致之日,即周礼恢复之时。

“弘道”具体落实到对当时的社会社会改造上去,则必须“复古”。因为,孔子的政治思想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而对尧舜文武等先王之道,只能“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即只能相信并传述先王之道,不要加以主观发挥。对于春秋这个社会变革时代出现的新事物,孔子十分反感,他曾针对当时把酒器觚的形体由原来的四棱改为圆筒一事质问道:“觚不觚,觚哉?觚哉”(《雍也》)!在他看来,觚就应该恢复古时的形状才能算作觚:“天下无道”的春秋社会也应该恢复到“直道而行”的三代社会才算实现礼,所以要“好古”、“述古”。“述古”大致可分为“从周”、“变鲁”、“为邦”、“归心”四部分。他最崇拜西周的典章制度,曰:“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又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在孔子看来,齐鲁是保存周礼最好的诸侯国,因此他主张通过“变齐”、“变鲁”来实现王道,他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由于孔子主张“述古”,“从周”,故颜渊问“为邦”时,孔子答道:“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卫灵公》)。对于如何恢复被破坏的旧秩序,孔子公开主张:“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如此,则“天下之民归心焉”(《尧曰》)。

当然,孔子并非为“好古”而“述古”,他之所以“述古”,是希望通过“复古”来匡正当时“礼崩乐坏”的春秋社会,故“复古”的实质是“复礼”,他说:“为国以礼”(《先进》),意即以礼治国。“礼治”也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正名”。正名是礼治的前提。子路问孔:“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子路》)。针对当时君不君,臣不臣的混乱状况,孔子对“正名”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明确要求,务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各守名分。二是“尊王”。孔子认为,春秋以来出现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等僭越现象,是“天下无道”的表现,也是对周王的不尊;因此,只有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政不在大夫”,“庶人不议”的旧秩序,才是“尊王”和“天下有道”的表现。在评价管仲时,孔子本来对管仲的一些违礼行为是指责的,但他仍称赞管仲相桓公,“尊王攘夷”,“一匡天下”的功劳,故而给他“如其仁”的评价。显然,“尊王”正是孔子肯定管仲的根本原因。三是“齐礼”。夫子曰:“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故治国应“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在孔子看来,“齐礼”是治国最重要最可取的手段,“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四是“德政”。夫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对于如何实行“德政”,夫子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颜渊》)。对内,应“先之劳之,富之教之”(《子路》);对外,“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孔子上述这些德政主张就奠定了后来儒家

仁政学说的基础。

总之,孔子的伦理政治思想是以“仁”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然后分别向“克己”与“复礼”两个方向进发,最后分别导向“君子之道”和“先王之道”。而“克己”、“复礼”这两个目标一旦实现,最终又回到“仁”这个思想的境界中去,故夫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前面作为出发点的“仁”只是抽象的政治理念;后面到达目的地的“仁”,已转化为具体的社会成果。

复 克

道 道

“克己复礼”的政治伦理构架示意图(图2)

二、则天知命的天命观

《论语·子罕》称:“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朱子断句作:“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并引程子之语:“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论语章句集注》)。在这里,程朱把“与”字做连词解,有些现代学者亦沿袭此说。但这种解释并不符合《论语》的实际情况,因为在《论语》中夫子罕言的是“利”,“命”与“仁”并不罕言,而且言得最多的是就是“仁”;此外,这一解释也不符合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因为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恰恰就是“命”、“仁”并举,“仁”“命”互参。其实,“与”之古义,有作“许”、“从”之解,即赞许,信从之意。从孔子的众多言论来看,这一解释更符合他的实际主张。只要我们对孔子的政治思想体系进行结构性分析即可发现,“命”与“仁”正是这个思想体系的主体架构:“仁学”奠定了孔子政治哲学的伦理基础,“命学”构筑了孔子政治哲学的宗教殿堂;“仁”是人道的核心,“命”是天道的体现,孔子的“与命与仁”就是对西周“敬天明德”的天人之学的继承与发展。

有的学者认为,孔子是无神论者,不信鬼神,亦不信有人格有意志的“天”,并引用《阳货》中“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句话来证明孔子所说的天是自然之

【篇六】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思想简介

孔子的思想简介(哲学、政治、教育、伦理)

哲学上,孔子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属于唯心主义。在他看来,“天”有人格、有意志,俨然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他讲“命”和“天命”,孔子主张天命观,“天”是万物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认为“天命”不可抗拒;但他所讲的“命”,与传统思想当作至上的人格神的意志的“命”,已经有所不同。他“不语怪、力、乱、神”,认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对鬼神的态度显然将信将疑,因而不免闪烁其辞,其中多少含有唯物论的因素。此外,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者”,在认识论上反映了他的唯心主义。 2.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与“礼”。又,这两方面的内容不是简单的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着现实基础。在政治方面,孔子以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为追求目标,他怀念周公,欲从周礼,幻想“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所谓“礼”,指统治阶级规定的秩序,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内容,其根本点是尊卑贵贱有严格规定的等级制度。所谓“仁”,不仅指主观的道德修养,即“克己”、“爱人”,也指客观的伦理教化,即按照周礼所规定的“秩序”,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1.哲学思想

矛盾,亦即所谓“复礼”。孔子主张“仁”,“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都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仁”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思想的诸多方面多与“仁”有关。仁的基本含义是仁爱。仁是一种普遍的爱,但并不是一视同仁的爱,而是由亲疏远近之别的有差等的爱。“克己复礼”即为“仁”。“仁”与“礼”互为表里,“仁”是目的,“礼”是实现“仁”的保证。在孔子看来,通过“克己复礼”,即可使“天下归仁”,可见“仁”在孔子心目中,还是涵盖主、客观的一种理想境界。同时,“仁”也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孔 子维护奴隶等级制度的政治立场。 3.教育思想 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在教育方面,孔子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整的思想理论。他主张以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主张“有教无类”,并亲自实行。在哲学方面,他提倡中庸之道,认为过犹不及。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来源复杂,有积极的成果,也有消极的东西。在当时他不愧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伦理思想 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

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此外在艺术、学术等方面,孔子也有自己独到的思想。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