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新建戏剧学案(教师),,百度文库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教案(网友来稿)
刘志
语言简明(第一课时)
一、考点要释:简明就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递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收到最佳、最大的表达效果。
简――提炼内容,排除冗余信息
――推敲语句,删除多余词语
明――消除歧义,
――避免费解
二、题型示例
1、学会刪削多余词语,确保用语简要
例1、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流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2000)
记得在(1)一次(2)期末(3)考试(4)中(5),在(6)考完(7)语文(9)后(10),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好长时间。
必须保留的词语:_________
巩固练习
1、下面一段文字,本着简明的原则,应删去哪几处?
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浅尝(1),即浅尝辄止(2);有的可以吞咽(3),囫囵吞枣(4);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5)。所以有的书只要粗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要知道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经常读(6)。
必须删除的是_______
2、下面一句话中,编号的地方有些是可以删去。请将可删去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由于(1)人体(2)脂肪的(3)密度远(4)小于人体(5)肌肉蛋白和水的密度(6),所以,减掉一公斤脂肪后(7)所减去的体积(8)远大于由于脫水而减少的体积。
可以删去的是________
2、学会区分歧义,确保语意明确
(1)产生原因
a词语的多义性d句中的停顿
b指代不明e层次划分
c语意不明
(2)消除歧义方法
A设置具体语境
B增加标点区分
C明确指代内容
D调整句内语序
例2、在下面句子的相应位置标出停顿,使括号内外的意思相符。
(1)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两个人都得说)
(2)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一个人说)
例3、下面两句都有歧义,试分析之。
A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例4、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请就文意写出三种不同的理解
例5、根据下列说明,完成后面两题
“育人财会职业高中”为及早安排本校毕业生的工作,在报上登上了一则启事,标题是”育人财会职业高中预聘毕业生”。该标题意思表达不明确。请分别按以下要求对该标题进行修改:修改要符合刊登启事的本意,学校全称不得改动。
(1)保留”预聘”一词,不超过计15字。
(2)不用”预聘”一词,不超过13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3、下面这则合同条款有三处用语含糊。请用横线标出,并简述修改理由及修改方法。
自即日起,若一方无故违约,给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时,违约方除赔偿对方全部直接经济损失外,还须赔偿对方信誉损失一万元。
4、下面这则广告中有一处有歧义,请指出来并予以改正。
我校师资力量雄厚,传授湘、川、苏、粤菜及面点、小吃等一百多个品种的烹调技术。边学边实习,每个学员都有上案的机会。每月1日、15日开学,学习期限为三个月,学费实习费共1000元,食宿费每天8元,不用带行李。结业时发全国通用的厨师等级证书。优生介绍工作。
语言连贯(第二课时)
一、分类解说
1、看陈述对象,考虑话题叙述的一致性
统一的话题是保持语言连贯性的首要条件。一般说来,同一主旨的话题,陈述对象是明确集中的,围绕同一陈述对象所展开的话题,前后衔接紧凑,思维顺势而下,转换了陈述对象,话题的一致性因素就遭到破坏,语句也就不连贯。
例1、(2000年春季高考试题)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D)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巩固练习
(1)、填到横线上与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B)
小偷爬到土坑里,偷偷地躲了起来,___从坑里拽了出来,扭送到公安局去。
A、机警的大林找了很久,最后才发现了他。
B、但后来还是让机警的大林给找到了。
C、使机警的大林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但机警的大林毕竟了他。
2、看语气语脉,考虑语意的粘连性
语言运用的连贯问题,实际上是语气相承、语流通畅的问题。大凡表达效果好的句子句群,不仅上下文衔接连贯,逻辑关系严密,读起来也决不会聱牙。因此语气语流的相承,音节的和谐也是语言连贯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2、《教与学》P68頁1997年试题
例3、分别比较下面三组句子,上下句衔接恰当的是(B)
(1)以前文明曾服从于武力,以后,文明将服从于思想,王权和宝剑折断了,光明取而代之。
(2)以前,文明曾服从于武力,以后,王权和宝剑折断了,光明取而代之,文明服从于思想。
(3)过去的切割工艺劳动強度大,效率低,很不安全。工人们早就迫切要求改进这种落后的工艺
(4)过去的切割工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很不安全。对于这种工艺,工人们早就迫切要求改进。
(5)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吴天祥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人们,他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6)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在场的人民被吴天祥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他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A、⑴⑶⑸B、(1)(4)(6)C、(2)(4)(5)D、(2)(3)(6)
巩固练习
2、分别比较下面两组句子,銜接较好的一组是(B)
(1)我把老李找来,让他立即写报告,他写完报告马上把它交上去了。
(2)我找来老李,老李立刻写报告,报告写完交上去来了。
(3)古都西安,许多古建筑坐落在主要街区,肃穆的官府衙门,玲珑的楼台轩,色彩鲜明的回廊,风格独具的民居,……看到这些,你立刻会为它们凝重的文化底蕴所吸引。
(4)古都西安的主要街区,坐落着许多古建筑,肃穆的官府衙门,玲珑的楼台轩,色彩鲜明的回廊,风格独具的民居,……看到这些,你立刻会为它们凝重的文化底蕴所吸引。
A、(1)(3)B、(2)(4)C、(1)(4)D、(2)(3)
3、看前后句式,考虑句子结构的一致性
一组在统一话题下的句子,对多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多个方面进行叙述时,他们各自的内部语法结构往往有组合上的一致性。也就是说白在备选句中,如果有结构上与前后句结构相同的句子也就往往是能保持连贯的句子。
例4《教与学》P691998年试题
例5(20001年春季高考试题)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D)
(1)每逢深秋时节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
(2)远眺群山环抱,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1)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3)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2)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4)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1)(3)B(1)(4)C(2)(3)D(2)(4)
巩固练习
3、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部恰当的是(D)
(1)阳光融化了河水,细雨润泽了山色,(a柳枝被春风吹绿b春风染绿了柳枝),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2)秋天,树叶黄了,枯了,快要脫落了。枯黃的叶子离开了枝头在风中飞舞着,(a它曾经有过的婆娑身影依然那么动人b怀着对金秋时节无比眷念的心情离去)假如我是绿叶,我愿意很快地落在地上,尽情地拥抱这养育它的土地。
A、(1)a(2)bB、(1)a(2)aC(1)b(2)aD(1)b(2)b
4、看词语照应,考虑语脉是相承性
语脉的前后相承,必定有显性或隐性的词语与之相应,前面或后面出现了某一词语,再寻找相对应的词语,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确定其先后顺序,使其语脉的链条相承衔接。
例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挡眼有石塑一尊,近似昨夜见到的神貌。___,皆先生手迹。___,罗池东侧有柑香亭,___,祠北有衣冠墓,这些名目,只要粗知柳宗元行迹,皆耳熟能详。
(1)《荔子碑》《剑铭碑》镌于石塑底座
(2)石塑底座镌《荔子碑》《剑铭碑》
(3)罗池就在石塑背后不远处
(4)石塑背后不远处是罗池
(5)西侧乃柳侯祠
(6)柳侯祠在罗池西侧
A(2)(4)(5)B(1)(3)(6)C(1)(4)(5)D(2)(3)(6)
巩固练习
4、下列选项中,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B)
我们看到,上海的城市环境整洁美观,但相比之下农村给我们的印象仍是又脏又乱。我们认为上海__________。
A不仅应有良好的城市环境,而且农村的优美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B不仅应有良好的城市环境,而且应该有优美的农村环境
C不仅有优美的农村环境,而且应该有良好的城市环境
D不仅应该有优美的农村环境,而且城市的良好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____。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做一首诗看。使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戏剧散文小说等等的佳妙也终不免有些隔。____,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他们读小说和戏剧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____。
(1)因为一切诗都要有文学的特质(2)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3)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的人们(4)爱好诗而不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5)就像看到架上的花而忘记花架(6)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A(2)(4)(6)B(1)(4)(5)C(2)(3)(6)D(1)(3)(5)
5.看画面色调,考虑情景的相融性
遇到写景抒情性的描写文字,不管它是写的什么景抒的什么情,也不管是先写景后抒情,或先抒情后写景,抑或是景就是情景就是情,都应考虑情景的相融性。一定要依据“情景交融”的原则来选择与文段画面色调相一致的句子。
例6(1988)为划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B)
____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的季节,伏在江里的势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烤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洪泽一代崖壁十分痩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上游下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面的峭壁上。
巩固练习
6、下面一段话的空白处能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话是(C)
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___,就连我也在那闪闪的绿色之中了。
A天空中的艳阳洒下金辉一片B大地像一块鲜艳的地毯
C碧绿的江水轻轻地拍打着船舷D天空和地面整个緑成一片
6、看逻辑顺序,考虑思维的走向性
思维的逻辑性,在语言连贯中的体现一般是时间先后、空间方位、深浅大小、意识行为等。任何一种逻辑思维角度,其外显语句所显示的语意都不可能出现较大的裂痕或极大的阻隔,思维走向呈现主干型或流线型而不是干枝型或断流型。
例7《教与学》P681996年高考题
例8《教与学》P681998年全国题
例9《教与学》P691999年全国题
巩固练习
7、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是(D)
老师和父母都劝他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他也想这样做,可就是管不住自己,______________。
A既不认真做作业,也不注意听课,以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思想压力越来越大
B、既不认真做作业,也不注意听课,以致思想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C、既不注意听课,也不认真做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思想压力越来越大
D、既不注意听课,也不认真做作业,以致思想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8、将下列五句话填到下面语段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1)神态端庄(2)头梳螺髻(3)双耳垂肩(4)脸如满月(5)身披袈裟
须弥山石窟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须弥山入口的高达20.6米的弥勒大坐佛,坐佛坐踞于一个马蹄刑窟内,___十分壮观,是全国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A(4)(1)(2)(3)(5)B(5)(2)(4)(3)(1)C(4)(3)(2)(1)(5)D(5)(1)(3)(4)(2)
语言得体(第三课时)
(一)考点要释
语言表达“得体”,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由此可见,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的需要去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
语境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主要指上下文,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下。得体在很大程度上要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所谓外部语境主要包括内容、目的、场合、对象、手段。
语体--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
--科学语体和文学语体
--政论语体和事务语体
语气主要指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不同身份、辈分、地位和文化修养,而使用的或上对下,或下对上,或平辈间说话(写作)的语气。
二、分类解说
1、根据目的的差异调整语言
无论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言语形式要服从表达的目的。要实现表达的,必须对言语行为进行自我控制,使语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应围绕表达目的的要求,选取最重要的信息为基本内容并作为表达的核心。
例1、阅读下面文字,然后按要求作答。
百货大楼于元月十日上午十时举行开奖仪式。
百货大楼这次开奖仪式,电视台已决定现场直播。
百货大楼这次开奖仪式上开出的是金奖。
把以上三句合成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原意,不能添减成分
(1)强调这次开奖重要,该怎样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强调要及时了解开奖情况,该怎样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1、请按要求排列下面四句的顺序
A、又有波澜B、与西湖的静緑不同C、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D、玄武湖的水是白的
(1)强调玄武湖水自身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出玄武湖与西湖的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对象的差异调整语言
要根据对象的思想水平、认知能力、社会环境、心理状况等综合因素,实行语言调整控制,选择最妥贴的语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1)明确与对象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写法
《给爸爸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
您好!
自送你乘“长风”号远离码头,我就赶紧回到家里写信。您一定会感到奇怪吧。有什么事不能当面说,非玩弄这文字游戏不可呢?爸爸,与您谈这种“正儿八经”的事,我似乎还缺乏足够的勇气。只好趁您这次去青岛疗养,把我早就憋在肚子里的话倾注笔端吧!……
“海风轻轻地吹,海浪轻轻地摇”,愿我亲爱的爸爸睡个好觉。
(2)抓住对象的特征,并用适当的话语突出这种特征
1988年10月,美国汽车工业巨子艾柯卡飞到北京。……艾柯卡离开中国前专门提出要去长春看看一汽,看看厂长耿昭杰。
……在欢迎也是欢送艾柯卡的宴会上,艾柯卡举杯对耿昭杰说:“用我们美国人的话说,你天生是干汽车的家伙。你和我一样,血管流的不是血,而是汽油……”
例矿业公司经理胡建遗失了重要的公文包,被出租车司机小王拾到送回。胡去致谢,小王不在。下面是留言条,请找出应修改的五处。
小王同志:
您好!今天,我于百忙之中,光临府上致谢,正巧您不在,真是不幸。丟失了公文包,我日夜不安,左右的人也是焦急万分。多亏您拾金不昧,才使物归原主。我由衷地感谢您,并望你能再接再厉。今略备薄礼,聊表谢意,尚望笑纳!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请你拜读。”
导演是个生性幽默的人,接过本子来,道“对不起,,我正病着,‘拜读’大概是难以从命了--我躺着读,行不行?”
作者似乎感觉到了出语有错,一时却又想不起错在哪里,只好连连告退,道:“您休息,您休息,等您病好了,我再上门来赐教。”
请找出小说中用语不得体之处,并具体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
3、根据场合调整语言
场合指由说话双方关系以及时间、空间、社会条件等综合因素构成的语言环境。根据场合说话要求学生准确掌握词语含义、适用范围以及感情色彩等。
善于抓住有利于语言表达的相关因素
闻一多先生在四十年代一次“五四”纪录念大会上作演讲时说:“我们的会开得很成功。朋友们,你们看(他指着从云中钻出的月亮),月亮升起来了,黑暗过去了,光明在望了,但是乌云在旁边,随时还会把月光盖住”……
巩固练习
有对夫妇看油画展览,丈夫在一幅女性裸体画面前停住不走了,那裸体现代羞部只有几片树叶遮着。妻子件丈夫老盯着那画,在大庭广众之中,既要维护丈夫的面子,又要赶时间到别处去,你想那位妻子会怎么说?
4、根据表达方式调整语言
基本掌握各种语体特点,并据此选词造句成章,使语言形式与所要表达的内容相协调。
例修改下列文句中用的不得体的语句
(1)妈妈坐在床头,边缝衣服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你工作这样无恒心,一暴十寒,到时候评级评不上,多丟人现眼……”
(2)各科室请注意,五月像彩蝶似的,白天如多情的姑娘久久不愿离去。所以,从五月十日开始,作息时间改为上午七点半上班,下午五点下班,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時。
(3)由于(1)那架飞机上的机组人员被劫机(2)歹徒打伤,飞行总队第三大队接到上级命令(3),迅速派人前往汉城接机(4)。高宗福(飞行大队大队长)(6)偕同(7)三名机组人员今早(8)已经出发。
巩固练习
1、在99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颁奖晚会上,有记者现场采访孙悦,请听他们的问答。
“在你演唱的众多歌曲中,你最满意的是哪一首?是这首金奖歌曲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满意的尚未问世呢!)
在这里,孙悦:巧设未知数,用自己的未知来回答,出人意料,片言只语之中含蓄地表明了自己更上岸一曾层楼的艺术追求。
2、王光英飞赴香港创办光大实业公司时,一下飞机即遭到一女记者咄咄逼人的提问,王光英作了机智的回答,请听:“先生,你带了多少钱来?”王光英从容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姐,中国有句古话:‘女不问芳龄,男不问钱数’您说对吗?)
对这个提问,王光英若套用一句外交辞令“无可奉告”也能应付过去,但显得生硬。但若实话实说,势必泄漏国家机密,所以,王光英巧妙地转移话题,就中西普遍遵守的这一礼俗未委婉地指出女记者的“悖情无礼”,从而使得女记者无法再追问下去。
3、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孙平化为电影《追捕》女主角真由美的扮演者日本著名女演员中野良子的题词:创造真由美的未来!
该题词巧用谐音,一语双关,生动地提出了祝愿,难保怪中野良子看到提出后兴奋不已:“我的目标,就是这个!”
强化训练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旎,_______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
(1)西岸一望无际的是草原(2)、西岸,草原一望无际
(3)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4)、像波浪一样逶迤着的是绿色
(5)在天际和蓝天连成一片的是绿色(6)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
A、(2)(3)(6)B、(1)(4)(5)C、(2)(3)(5)D、(1)(4)(6)
2、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恰当的词语是()
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那锅,等着那热气,____。
A、等着父亲从锅里给我们夹豆腐
B、等着豆腐被父亲从锅里夹给我们
C、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D、等着热气里豆腐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颐和园有个匾额,叫”湖光山色共一楼”。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左思《三都赋》:”八极可围于寸眸,万物可剂于一朝。”____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____,你进入这个亭子,也就进入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圆治》中说:”轩盈高爽,窗户临虛,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1)苏轼诗:”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2)王维诗:”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3)这亭子的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
(4)这一幅大画好似占据了亭子外面的大空间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___,___,___,___。
⑴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⑵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问了
⑶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⑷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⑶⑵⑷⑴B、⑴⑵⑶⑷C、⑴⑶⑷⑵D、⑶⑷⑴⑵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鲁迅先生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正由于他的爱;___。这是“理智的结晶”,可是不结晶在冥想里,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所以这经验是有“理趣”的。开始读他的《隨想录》的时候,___。他所指出的“中国病症”,自己没有犯过吗?不在犯着吗?可还是常去翻翻看看,___。
(1)他的“热讽”其实是“冷嘲”
(2)他的“冷嘲”其实是“热讽”
(3)一面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一面却又往往觉得毛骨悚然
(4)一面觉得毛骨悚然,一面却又往往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
(5)吸引我的是那笑,也是那“笑中的泪”吧。
(6)吸引我的是那“笑中的泪”,也是笑吧。
A、(2)(3)(5)B(1)(3)(6)C(2)(4)(5)D(2)(3)(60)
下面一段话选自《读好书文库名著的选择》
我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东坡认为:“书富如海,百货皆有。”既然“百货皆有”,那么,____。
A、读书之初,必先要下一番选书的功夫
B、读书之时,当为广为涉猎以求兼收并蓄
C、读书之后,定能有所收获甚而满载而归
D、读书前后,应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我想这样来比喻一下,一座大山有一堆乱石,并无损于大山的壮观,但如果一个小小的园林中有一堆乱石,就很容易破坏园林之美。
A、一部长而笑呢,则是放声大笑……那笑的声浪___。
A震动得桌是的的公文掉在地上,窗上的玻璃,窗外的小辈叶杨树也在发抖。
B震动得桌上的公文不停地跳动,窗上的玻璃直至窗外的小叶杨树都在发抖。
C震动得桌上的公文、窗上的玻璃直至窗外的小叶杨树,纷纷往下掉
D震动得桌上岸的公文、窗上的玻璃直至窗外的小叶杨树,都似乎在微微发抖
8、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北国的山民,喜欢___,到喜欢得不行时,___。要不,请想想,柳丝飘忽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___?又怎么能踢打得开潛力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1)力大无穷的好汉好汉的力大无穷(2)
(3)唯有真心的呵护才让人感到温馨
(4)连捎带来的粗暴也觉得解气
(5)能过草原、走沙漠、攀高山
(6)能送走春季,走过雨季,迎来灿烂的秋季和纯洁的冬季
A(1)(4)(5)B(1)(3)(5)C(2)(4)(5)D(1)(4)(6)
9、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游客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淡无光,___,再好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
A再多的投入与开发也无济于事
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逐渐减退
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
D、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
10、为画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能使上下文意贯通、合乎情理的一项是()
刘局长说话总是说最实际的话;处理问题总是很果断:而笑呢,则是放声大笑……那笑的声浪___。
A震动得桌是的的公文掉在地上,窗上的玻璃,窗外的小辈叶杨树也在发抖。
B震动得桌上的公文不停地跳动,窗上的玻璃直至窗外的小叶杨树都在发抖。
C震动得桌上的公文、窗上的玻璃直至窗外的小叶杨树,纷纷往下掉
D震动得桌上岸的公文、窗上的玻璃直至窗外的小叶杨树,都似乎在微微发抖
1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一个人走进林中,我发现,此地无蝇,也无蚊,却有那么多蝴蝶、蜜蜂,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在身边飞,耳畔叫。___潭水,黛青色的,溪水,豆绿色的。
(1)空气,有松香味,有草木的青气,闻起来,心里麻酥酥的
(2)松香味、草木的青气,混在空气里,闻起来,心里麻酥酥的
(3)岩上,一挂飞泉,下面滴成一个不大的潭
(4)岩下面是一个不大的潭水,一挂飞泉飞泻而下
(5)一股水,扯成一条小溪,自潭边流出
(6)潭边,流出一股水,扯成一条小溪
A(1)(4)(5)B(2)(3)(6)C(1)(3)(6)D(2)(4)(5)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向西越过桐庐县城,___,这就是富春山的山子山孙了。东北面山下,是一片桑麻地,___隐而复现。绕过一条小岭,便是富阳县的境界。
(1)遙遙对着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峦(2)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峦遙遙相对着
(3)和一条长蛇似的管道(4)有一条长蛇時代的管道
(5)出没弯曲在桃花杨柳槐树榆树的中间
(6)在桃花杨柳槐树榆树的中间出没弯曲
A(2)(3)(6)B(1)(4)(5)C(2)(4)(6)D(1)(3)(5)
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低下呢?___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戏剧散文小说等等的佳妙也终不免有些隔阂。___,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他们读小说和戏剧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___。
(1)因为一切诗都要有文学的特质(2)因为一起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3)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4)爱好诗而不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
(5)就像看到花架上的花而忘记了花架
(6)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了花架上的花
14、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___近代科学分野严密,治一科学问者多固步自封,以专门为借口,对其他相关学科毫不过问。___宇宙本为有机体,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关,牵其一则动其余,___世间决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科。
(1)常识不但是现代世界公民所必须,而且专门学者也不能缺少它。
(2)常识不但是专门学者不能缺少它,而且是现代世界公民所必须。
(3)这对于淹通深造者或许是牺牲,而对于分工研究却是必要。
(4)这对于分工研究或许是必要,而对于淹通深造者却是牺牲。
(5)所以表面上人们可将研究事理的种种学问加以分别,实际上却不能把它们分开。
(6)所以研究事理的种种学问在表面上虽可分别,在实际上却不能割开。
A(1)(3)(5)B(1)(4)(6)C(2)(4)(6)D(2)(3)(5)
1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迎面墻上有一幅大型彩色瓷嵌壁画《白云黄鹤》。___画中人有的登楼远眺,有的且歌且舞。
A、画面上岸黄鹤楼居中,上有黄鹤飞舞,悠悠白云缠绕在水天之间,下有郁郁山林和滚滚江涛
B、画面上岸黄鹤楼居中,上有黄鹤飞舞,下有郁郁山林和滚滚江涛,悠悠白云缭绕在水天之间
C、画面上悠悠白云缭绕在水天之间,黄鹤楼居中,上有黄鹤飞舞,下有郁郁山林和滚滚江涛
D、画面上岸有黄鹤飞舞,下有郁郁山林和滚滚江涛,黄鹤楼居中,悠悠白云缭绕在水天之间。
作者邮箱:dhliuzhi@hotmail.com
【篇二】新建戏剧学案(教师),,百度文库
小说戏剧复习导学案
小说戏剧专题复习指导学案
【使用说明】
1.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再读文本,仔细研读学案。 2.限时独立完成,规范书写。按质按量完成练习。 【复习目标】 1.再读《雷雨》、《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边城》,仔细研读文本,把握文本内容。 2.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小说、戏剧的相关文学常识。 3.通过复习归纳总结小说戏剧体裁的阅读鉴赏技巧。 【复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
①戏剧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2.戏剧的种类: 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等;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喜剧、正剧等;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先后创作了十多部剧本,处女作:《雷雨》,代表作:《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 ②《林黛玉进贾府》《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本文选自书中的第三回。它通过一个从未进过贾府的少女林黛玉的眼光,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进行了必要的交代。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稿子。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属章回体长篇小说,初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种种不调和的矛盾。 ③《祝福》《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也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对祥林嫂这样一位普通劳动妇女一生的描写,表达了对底层民众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深厚同情。深刻揭露中国封建传统思想的吃人本质。 ④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 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有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主要代表作有: 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2.注意划线字的字音字形 《林黛玉进贾府》
敕造chì 宫绦tāo 两靥y 罥烟眉juàn 阜盛fù 鬟huán 髻jì 《祝福》
监jiàn生 寒暄xuān 朱拓tà 间jiàn或 悚sǒng然 踌蹰chu chú 不更gēng事
谬miù种 俨yǎn然 形骸hái 呜咽y 讪讪shàn 敛liǎn 咀嚼jǔ ju 渣滓zhā zǐ瞥piē 拗niù不过 蹙cù缩 门槛kǎn 窈yǎo陷 惴惴zhuì 蹒跚pán shān
犟jiàng炮烙páolu 歆享xīn 《边城》
泅qiú水 茶峒dng 傩nu送 氽tǔn着 饱蘸zhàn 蚱zhà蜢měng 牛犊dú 悖bi时 阗tián 棕榈lǘ 怏yàng怏 歇憩qì 睨nì 糍cí粑bā 角隅yú 呜喇lā 嗤chī笑 形近字辨析:鞶鼓—磐石 滇池—喧阗 睨视—端倪 竞争—竟自 缆绳—揽活 绊倒—拌嘴 掂量—惦记 负隅—偶然 侮辱—欺侮 砂糖—沙土 《雷雨》
沉吟chnyín 无锡xī 汗涔涔cn 窟窿kūlong 江堤dī 混账hùn zhàng 昧mi心财 3.词语积累
《林黛玉进贾府》阜盛:(人家)兴盛;阜,多。 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屏住呼吸,不敢说话。 懵懂:糊涂,不明事理。纨袴:富家子穿细绸裤,借指富家子。潦倒:颓丧;这里指不约束检点行为。嗔视:怒时瞪眼看。 草莽:杂草;这里指没有才学。颦pín:皱眉。杜撰:虚构、编造的。忖度:推测。
《祝福》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间或:副词。有时候;偶尔。悚然:害怕的样子。踌蹰:也作“踌躇”,①犹豫,迟疑不决:踌躇地呆坐了很久。②徘徊不进:踌躇不前。③研究,反覆思量:颇费踌躇|踌躇多日。④从容自得的样子:一脸踌躇的神情。⑤心情沉郁:望西都,意踌躇。瑟瑟:象声词。形容颤抖:瑟瑟发抖|形容轻微的声音:秋风瑟瑟。 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嚣杂乱。
二、基础巩固:
(一)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却有—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风流: 态度: 2.身量苗条,体格风骚。风骚: 3.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便宜:
4.第三者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形容: 5.转盼多情,语言常笑。 语言:
6.行为偏僻性乖张。偏僻: 7.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夸张:
(二)、阅读重点语段,完成文后练习。(小说)
1.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①对王熙凤出场的描写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⑤文中写道“《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恰”字则体现在该词所采用了什么手法( ) A.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B.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先声夺人”的方法 C.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的方法 D.用语言、行动直接描写的方法 ②贾母戏谑地称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儿”和“凤辣子”,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婉转批评。 B.既说明王熙凤的厉害,又表明贾母对她的亲近。
C.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宠爱。
D.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的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戏谑嘲讽。 ③“气派”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B.指人的态度仪表 C.指人做事的魄力 D指人的精神与面色 ④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句话突出了什么( ) A.王熙凤的平易近人。 B.王熙凤的笑容可掬,性格开朗。
C.王熙凤在贾母面前得宠专权的特殊身份。D.王熙凤的狂妄自大,为刻画她的性格作铺垫。 ⑤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极会说话的聪明人,文中最能显示她的这一特点的是哪句话?这句话主要迎合哪些人的心理?
2.阅读《西江月》二词,完成题目
无故寻愁覓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 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 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 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行状!①.文中横线处应填的一组是 ( )
A.事 奈 肖 B.事 奈 孝 C.世 耐 肖 D.世 耐 孝 ②.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偏僻――古怪,不和群。 B.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
C.皮囊――作皮袋,指人的躯壳。 D.辜负――本义是背负、对不起,这里有浪费的意思。③.选出与“寄言纨袴与膏粱”一句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
A.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④.对两首词中某些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纵然生得草莽”一句中,“草莽”指丛生的杂草,比喻没有学问,这里的学问当然是借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
B.“行为偏僻性乖张”是指宝玉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正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的大胆挑战与批判。
C.“愚顽怕读文章”指宝玉只知在内帏中厮混,所有文章他都厌恶,包括《四书》、《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怕读,也是他厌恶功名利禄的表现。 D.“那管世人诽谤”则更是对他叛逆性格的赞扬。
A.似贬实褒 B.似褒实贬 C.似褒似贬 D.反面衬托
⑥.下面关于《西江月》二词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二词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B.二词对宝玉的不谙世务、不喜读书、不思进取的不肖行为作了批判。
C.二词预示了作为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的不幸结局――富贵分散,家道败落。
D.《红楼梦》续书的结尾,宝玉高中乡魁,荣受朝封,光耀祖上,又生贵子,继承祖业,与“天下无能第一”相矛盾,继续写违背了曹雪芹写贾宝玉的原意。
3.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①下列词语分别指代哪类人?
A.玩物 B.活得有趣的人 C.无聊生者 D.厌见者 ②开头和结尾都提到“萧瑟的雪花”,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B.表现屋内的静,衬托“我”的无聊,引出联想 C.以有声衬托无声,表现冷寂凄凉的气氛,衬托“我”心境的孤寂沉重 D.突出雪下得很大 ③对文中画线句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祥林嫂活着无依无靠,受穷受苦,死了倒是一种解脱,表现了“我”对祥林嫂悲惨遭遇的无可奈何的内疚之情。
B.这是反语,表达了“我”对鲁镇阔人、麻木的人们的愤恨和对祥林嫂的同情。 C.这是“我”的愤激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我”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D.句中的“无聊”一词与“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中的“无聊”的意思完全相同。
④.填空:本节文字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 。 ⑤.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A.百无聊赖 B.尘芥堆 C.形骸 D.即使 ⑥在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A.“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一句如何停顿,请用竖线断开。 则 无 聊 生 者 不 生,即 使 厌 见 者 不 见
B.“无聊生者”是什么意思?文中具体指谁?“厌见者”是什么意思?文中具体指哪些人? C.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D.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⑦、雪花本无声,作者却说它“似乎瑟瑟有声”,这样写有何作用?
⑧、作者开头说感得沉寂,结尾却说“渐渐的舒畅起来”,这应当怎么理解?
4.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①、细读下面一段文字,选出对文意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 A、嘲弄鲁镇的人们沉浸在迷信的、落后的、麻木的生活状态中。
B、揭示出沉重的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氛围扼杀了死者又麻痹着生者的社会现实。 C、暗示这种虚伪和残酷的社会现实不会维持多久的时间。
D、悲愤地控诉祥林嫂的死在鲁镇活着的人们中没有引起一点反响。
②、简要概括本段文字的大意: ③、本段文字如何写祝福景象?
④、“我”的“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指什么?
⑤、作者极力渲染祝福景象有何用意?
5.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
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了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乱想:
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①.第1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2分) 答:
②.试分析第l段的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有怎样的影响?(4分)
答:
③.这篇小说,情节前后有许多照应。第2段写翠翠忍不住胡思乱想:离家出走,让爷爷满世界找。下文对这个情节有照应,请找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些情节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性格?(6分)
答:(1) (2) 。
(3) 。
(三)、阅读《雷雨》的两个选段,完成1—10题。 周朴园 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
你开除了。
鲁大海 开除了!?
周 冲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
周朴园 (向周冲)你少多嘴,出去!
周冲愤然由中门下。
鲁大海 哦,好,好,(切齿)你的手段我早明白,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
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周朴园 你胡说!
鲁侍萍 (至大海前)走吧,别说了。
鲁大海 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周朴园 (厉声)下去! 仆人们 (拉大海)走!走!
鲁大海 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
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周 萍 (冲向大海,打了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帐东西!
大海还手。被仆人们拉住。
周 萍 打他!
鲁大海 周朴园 鲁大海 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 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
的儿子?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鲁大海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
鲁侍萍 (呆呆地望着周萍的脸,又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
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随下。
1.指出下列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每条不超过12个字) ①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②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③你还———
答:①
② ③ 2.“你从前叫江堤出险,———”“ 你故意淹死了扣三百块钱!”这两句话揭示了周朴园性格特征中的哪些方面?(不超过18个字)
3.这段文字中周朴园两个“厉声”的戏剧舞台说明的含意是( ) A.表示周朴园感情上的暴怒。 B.提示演员说台词应掌握的腔调。
C.前一个“厉声”是企图制止鲁大海揭发他发家的老底,后一个“ 厉声”是显示封建家长的权威与向侍萍故作姿态的复杂心情的表露。
D.前后两个“厉声”表明周朴园善于软硬兼施的狡诈。
4.“ 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一句显示鲁侍萍的心态是( ) A.对周萍切齿痛恨。B.想说穿真情、教育周萍,又觉得没有必要,于是机智地转换话题。C.想认儿子,但又想到曾与周朴园约定不认。 D.对周萍恨铁不成钢,又不便明说。5.周萍与鲁大海其实是亲兄弟,在剧中反目成仇的根本原因是( ) A.两人不了解血缘关系的真相。 B.两人接受的教育不同。
C.周萍能继承周朴园的遗产,鲁大海则不能。D.两人社会地位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 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①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②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③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④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待萍 我姓鲁,老爷。 ……
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
鲁侍萍 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周朴园 (惊愕)梅花?
鲁侍萍 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 哦,⑤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6.周朴园向人打听鲁侍萍的下落,对这种怀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是人之常情,因为他对鲁侍萍自始至终是很有感情的。
B.是做给他人看的,目的是借以维护他在家庭及社会上的地位、声望。
C.有真实的一面,因为他与昔日的侍萍确实有过一段美好的日子,而现在的家庭很不如意。 D.有虚伪的一面,因为他确信侍萍已经死去三十年了,不会对自己造成任何威胁。
7.最能说明周朴园把昔日的侍萍说成是“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的目的的一项是( ) A.赞扬侍萍,显示当初与他一起生活是正确的。 B.名为赞扬,实则为掩盖自己的罪行。C.为了表达自己的眷恋之情。 D.开脱自己,表达愧疚自责的心情。 8.文中五个加序号的“哦”分别表明周朴园怎样的心情?
9.周朴园说“你姓什么”“你是谁”时的心理分别是什么?请将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空格上。 A.怀疑 B.警惕 C.惊奇 D.惶恐 E.痛苦 F.兴奋
(1)“你姓什么”
(2)“你是谁”
10.这一段戏表现的周朴园感情变化的过程是:
【篇三】新建戏剧学案(教师),,百度文库
3-3学案(教师版)
课题3 元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
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信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2)通过联想记忆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意义 难点:元素概念 教学模式:探究式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 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的空间分布和质量分布分别 有什么特点?
2. 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它的数字表达式是怎样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实际质量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 核外电子的运动有何特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含义?
4. 元素可分为哪三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类别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化学性质有什么特点?元素的性 质与原子结构中哪一部分有关?
5. 从原子结构分析,为什么不同元素能相互结合形成化合物? 6.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是否改变?微观原因是什么? 7. 离子是如何形成的?形成离子要满足什么条件? 8. 离子分哪两类?怎样表示阴、阳离子? 9.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三种?分别举例说明。
10. Na与Na+、S与S2-如何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质子数、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变化情况?
【课堂学习】
一:元素 (P59—60) 1、元素的概念:(P59) 【阅读P59第一、第二段】
【问题】1.对原子来讲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三者的关系是否相等?
2.质子数+中子数的和等于什么?
【思考】“ ”为什么都叫氧原子?
【例】 小华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全死了。下列哪个是合理的解释:
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 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
C、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 D、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气(氧分子)
【阅读下表】
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 请你给元素下定义:
1.元素的定义:
如: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称为 。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 。
【思考讨论】这几个概念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和区别?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关系:
【思考】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变化?原子是否发生变化?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延伸思考】
(1)、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小结】
1.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 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 2.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是同种元素,如Na、Na+,属于钠元素;而质子数相同,可以是不同的原子或分子, 如:Ne 、H2O、NH3、CH4(它们的质子数都为10)
例:水是由 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两个 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例:一个水分子是由 成的。不能说: “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
【小结】 描述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① 宏观组成(描述物质的组成时用元素叙述):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② 微观构成(描述物质的构成时用分子、原子、离子叙述)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 子构成的。
③(描述分子的构成时用原子叙述)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2、元素的分类:
元素分为 元素、 元素和 元素。
3、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阅读 P60图3-17、资料】 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 【 元素之最】
(1)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排在前五位的元素:氧、硅、铝、铁、钙新建戏剧学案(教师),,百度文库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氧;
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非金属元素是硅; 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是铁; (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 (3)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其次是氧。
二:元素符号:(P61-62)
1.写法:元素符号是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的,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则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加
以区别。(一大二小)
2.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 (种类,为宏观意义):②表示 原子(微粒,为微观意义) ③ 如果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思考】 如何表示几个原子呢? 如:两个氢原子: ;三个铁原子: 。
【注意】元素符号既表示宏观概念,又表示微观概念; 【练习】 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有数字的说出数字的意义。
N: 、 2N: nFe:
3. 如果元素符号前加上系数,就只表示该原子的个数,只具有微观意义,不具有宏观意义。 如:H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2H表示2个氢原子。Cu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金属铜。
三、元素周期表:(P62-63)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新建戏剧学案(教师),,百度文库
元素周期表有上共有 个横行和 个纵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每一纵行称为 ,共 个周期,共 个族。 2、元素周期表表示的规律:
同一周期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同一周期中原子的 递增, 同一周期中都是按 元素、 元素、 元素递变。
同一族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同一族原子的 递增。
【教学反思】
1.就前几节课来说学生已经知道同类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而不同类原子的根本性区别正在于核内所含质子数不同,因此完全有条件给元素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但对初中学生来说,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最好还是从分析具体物质的组成出发,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他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2.学生阐述元素的概念并不困难,但在应用的时候,元素和原子两者之间经常发生混淆,因此教学中应通过一些例子加以区别,并在学生有了一些认识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小结。
3.对于书上的三份资料的学习,教师应该组织学生阅读并了解以下三点:(1)明确任何生物细胞中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含量均相近,建议上网查询;(2)元素符号的表示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可将30种元素编成口诀,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常见元素按原子序数记忆,为高中学习做准备;(3)联系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元素的分类及其但只存在的状态,建议按元素分类、字母相同、偏旁一致等方式进行兴趣抄写。
4.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正确掌握这一用语,对学好化学有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简单介绍学习元素符号的必要性,教给学生书写元素符号的规定,如第一个字母要用印刷体大写,第二个字母应该小写,并通过让学生练习,指出容易混淆的符号和学生在书写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5.对于元素周期表的教学,教师可采用探究式教学,即学生先探究,尝试归纳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师再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课堂作业】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Si B Fe C Al D O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D 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
【3-3当堂练习】
类型一: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
1、2008年5月17日,在“5. 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场,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防疫人员受到了胡锦 涛总书记的接见,当时他们正在喷洒“含氯消毒液”。 “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 (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变式1】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为mg/L):Ca~20、K~3、Zn~0.06、F~0.02 等。这里的Ca、K、Zn、F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变式2】宁宁在学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后,查阅到如下资料,请你给下表的“*”处选择恰当的选项( )
A.元素 D.分子 C.原子 D.离子
2、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 过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该原子的原子核
【变式3】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质子数与氢原子相同,但中子数比氢原子多一个的新原子,关于此原子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属于一种新元素 B.跟氢原子相同的原子 C.是氢元素的另一种原子 D.与氢元素不同类的原子 【变式4】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下列有关57号元素镧(La)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类型二: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涵义
3、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H B.O2 C.Hg D.N
【变式5】下列符号各表示哪些意义:(1)O 、 ;(2)2Cu ; (3)Fe 。
【变式6】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 A.H2O B.H C.2H D.He
类型三:理解元素周期表
4、图10—4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 A.原子序数 B.元素名称 C.元素符号 D.中子数 【变式7】图A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B是相关示例。
【篇四】新建戏剧学案(教师),,百度文库
戏剧大舞台的教学案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案
榆中九中 杨晓翠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活动重点和难点:
1. 重点:使学生获得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
2. 难点:培养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能力。
活动说明:
综合性学习是本次课改的全新亮点,但又是一大难点。对于本次活动——戏曲大舞台,学生一般来说都是非常陌生的,也不大喜欢,而且农村学生在收集相关资料方面也存在困难。所以,本次活动在教师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设计一堂戏曲艺术欣赏课,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内涵,品味它悠长的韵味。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1 、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戏曲的知识。
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什么? 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
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
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
我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
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
京剧“四大须生”分别是?
“生”可分为哪几类?
戏剧的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
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
【篇五】新建戏剧学案(教师),,百度文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学案(教师版)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师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重点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 ,责任内阁制
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征及作用
【知识梳理】新建戏剧学案(教师),,百度文库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1)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形成并壮大。
(2)斯图亚特王朝历行专制,干涉工商业的生产,于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
2、过程:1640年,爆发革命→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查理二世乘机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
二、议会权力的确立
1、《权利法案》的颁布
(1)时间:1689年
(2)内容:①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②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3)作用:议会权力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英国的 君主立宪制 确立。
2、代议制
(1)定义:公民通过由自己选举出来的议员组成议会,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2)作用:①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 集体统治 ,防止了 专制独裁 。
②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以 和平 的方式实现,有利于避免 暴力冲突 。
3、1832年议会改革
(1)原因: 工业革命 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扩大政治权利。
(2)内容: 工业资产阶级 在议会中获得更多的议席。
(3)意义: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 议会 中的地位,保证了 工业资本主义 的进一步发展。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开始形成:18世纪前期,英国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步形成, 沃波尔 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
(2)组成:内阁的首脑是 首相 ,成员是 各部大臣 。
(3)运行机制: ①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②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但首相也有权 解散议会 ,重新选举。③内阁名义上对 国王 负责,实际上对 议会 负责。一个政党成为 多数党 时就获得执政地位。④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 行政大权 大权。同时,又能通过议会掌握 立法权 。
◎合作探究:18世纪英国内阁与中国明朝的内阁有什么本质区别?
答案:明朝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是封建王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英国内阁是国家行政机关,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目的是限制君主专制。
四、合作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征与影响
特征:1、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
2、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3、以议会和责任内阁为核心;权力中心在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影响:1、政治上:避免了内战和暴力,对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新建戏剧学案(教师),,百度文库
2、经济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世界影响: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发源地,为其他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典范。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政治状况表述错误的是D
A.13世纪中期,英国有了议会 B.议会分为上下两院
C.国王要征新税必须获得议会同意 D.议会中有辉格党和托利党两大派别
2、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C
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权力被剥夺 B.国王受法律约束,只能依法行事
C.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D.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统治已经成为定势
3、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C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4、“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由它协同国王的批准按照下面所定的方式行使之。”该材料反映出 ①分权原则 ②主权在民 ③代议制原则 ④君主制 D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 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B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6、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D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材料二 1746年,乔治二世听取了卡特赖特勋爵和威廉普特尼的意见,否决了由配兰(时任内阁首相)提出的任命威廉皮特为国防大臣的建议。配兰等人毫不退让,于2月10日带领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当时就任命巴思伯爵为财政大臣,受命组阁。巴思伯爵不是下院议员,又缺少一位能帮助他控制下院多数的得力助手,很难得到下院的必要支持。他总共只当了两天“首相”,在英国近代政治史上创下了一个新记录。乔治二世面临政治危机,只好再请配兰等人复职。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
材料三 其主要内容有:一是重新分配议席,下议院议席分配将郡议员人数由188席增加至253席,市代表由465席减至399席,取消“衰败选区”(人口减少、经济落后地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其具体规定是:人口不足2000人的56个城镇被取消了下院议席,人口在2000~4000人之间的31个城市只能保留一个议席
——陈敏昭《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
(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一分析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3分)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分)原因:英国具有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英吉利民族崇尚中庸;“光荣革命”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并取得成功。(2分)
(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说明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政治根源。(4分)
基本原则: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内阁首相要得到议会(下院)的多数支持。(2分)
政治根源:乔治二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对国王权力的限制。(2分)
(3)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这一改革内容有何积极影响?(4分)
主要内容:取消或减少原有选区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2分)
影响: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2分)
(4)纵观近四个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你能得出哪些启示?(2分)
启示: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需要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要结合政治传统,适合本国国情;要讲究改革策略,采取灵活的斗争方式;民主政治制度的实行是历史发展的潮流。(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2分)
【篇六】新建戏剧学案(教师),,百度文库
《雷雨》学案-教师版
《雷雨》学案
编者:李玉林 使用:高二(11、12)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
2、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情境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周朴园形象。
3、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
教学方法:朗读、设问、点拨、讨论。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
1、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中国现当代剧作家。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祖籍湖北省潜江市。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习。1933年大学行将毕业时,写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1935年夏,又创作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两部作品的相继问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以后,他又陆续创作了《原野》《蜕变》《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写)《王昭君》等有名的剧本,并改编了巴金的小说《家》。
2.背景资料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
二、基础积累
1、戏剧常识
★戏剧的定义及特征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它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反映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矛盾冲突是戏剧的基本要素,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热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戏剧是需要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
①更典型、更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②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③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④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戏剧分类:
(1)安表现形式分:话剧、歌剧、舞剧、哑剧。(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多幕剧。
(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现代剧。(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喜剧、正剧。
(5)按演出场合分: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
★戏剧冲突
是戏剧艺术中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构成戏剧的根本因素。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性格,进而体现剧本的主题。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幕和场
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三一律
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莫里哀。
2、字音
汗涔涔(cncn) 谛听(dì) 雪茄(jiā) 缜密(zhěn) 亲戚(qì) 惊愕() .......
沉吟(yín) 规矩(guīju) 勾当(gudàng) 伺候(cìhu) 咀嚼(jǔju) 繁漪(fányī) ...........
三、自主探究
1、关于《雷雨》的情节 二十年代初,某个雷雨前后的日夜间。在买办资本家周朴园的公馆里。发生了这场催心裂肺的悲剧。 妻子蘩漪不堪
忍受丈夫的专横冷酷,更不甘在窒息中抑郁终身,大胆冲破一切枳梏,追寻着新的生活,她将全部的希望寄于年岁相差无几的周的长子周萍。岂料周萍已厌恶与后母的暧昧关系,正热恋着年当青春的女佣鲁四凤。这使蘩漪陷入爱与恨,渴望和失望交织着痛苦之中。 此刻,四凤的母亲外出谋生归来,与周朴园不期而遇,原来她就是三十年前被抛弃了的周萍的生母侍萍,而四凤的兄长——带头罢工的鲁大海,正是周朴园的亲骨肉。侍萍不愿女儿重蹈被侮辱被损害的命运,决计带她离开周家远去他乡。 雷雨之夜,周萍偷偷来会四凤,由于蘩漪的跟踪,使事态益发不可收拾。侍萍忍痛成全一双儿女远走高飞,断了最后一线希望的蘩漪唤出亲生子——爱着四凤的周冲以及周朴园,加以阻拦,遂使新旧纠葛展露无遗。 雷雨倾盆,对生活怀着憧憬的三个年轻人,瞬间死于非命;存者仍在毁灭的痛苦中挣扎……
2、本剧的人物关系。
3、主题探讨
《雷雨》以1923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社会背景,描写了一个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悲剧。通过周鲁两家人之间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尖锐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勾勒出现实的社会的阶级关系,反映了当时历史真实的某些方面。作者怀着被压抑的忿懑和对受侮辱受迫害的善良的人民的深切同情,揭露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罪恶的现象,和地主资产阶级专横、冷酷与伪善,预示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
【文本探究】
一、课题导言:
1、 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 23 岁的 曹禺先生在清华读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它就是剧中的主角 —— 周朴园。
2、 出示周朴园有关图片 —— 选取 3 、 4 位学生谈初读对周朴园的印象(以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生 1 答:残酷、狡猾。生 2 答:虚伪、阴险。生 3 答:有文化、挺传统的,旧式知识分子。生 4 答:感情不专
一。)
3、同学们眼中的周朴园显然都不同,其实周朴园在文学界也是倍受争议的人物,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人性与旧时代的悲剧典型:周朴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投影、板书)
二、教学过程
1 、 提供鉴赏人物视角 引出黑格尔名言(投影)
“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 现。 ”
———— 黑格尔《美学》
黑格尔显然要告诉我们: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剧本的第一要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住了人物的灵魂。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课文节选的第一场戏 —— 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中的语言入手,来把握周朴园的复杂个性。
2 、 进入具体语言情境
情境一 (投影)
周:(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周: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周:(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周: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哦,好地方。
解读步骤:
1 、让学生体验 “ 我们 ” 在表意上的作用(暗示两人有过不寻常的关系)
2 、通过贯穿全戏的时间概念 “ 三十年前 ” (让学生找出第一场戏中 “ 三十年前 ” 共出现 12 次)来深入了解周、鲁两人特殊的关系。教师提供材料 (投影)
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
周繁漪--其妻,三十五岁。
周萍--其前妻鲁侍萍生子,年二十八。
周冲--繁漪生子,年十七。
鲁贵--周宅仆人,年四十八。
鲁侍萍--其前妻,某校女佣,年四十七。
鲁大海--侍萍与前夫周朴园之子,煤矿工人,年二十七。
鲁四凤--鲁贵与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
这是曹禺在序幕中明确写出的人物关系表,教师问:从这表中你能看出什么奥妙吗?
明确:鲁侍萍被周家赶走是发生在 27 年前。
师问: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 30 年前,难道是作者记错了吗?周朴园为什么说“无锡是个好地方”?
教师再提供解读视角:
凡是你不想记忆的东西,你总是会忘记的。 —— (奥地利)弗洛伊德(投影)
(提示学生可用心理学分析法来说明周、鲁确实存在过真实的爱情。因为对他们而言, 27 年前是一个悲惨的时刻,根据弗洛伊德的推论,他俩潜意识里都记住的是 30——27 之间的三年幸福生活,所以他们对话中反复出现的是 “ 三十年前 ” 这个时间概念,并不是作者记错了,而是更逼真了人物的心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语言的高超。)
3 、在明确周、鲁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时,生自然明了 “ 无锡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 的 “ 好 ” 是有着特定内涵的,对周、鲁来说,无锡,正是这段美好生活的见证。
4 、教师:可是,这段甜蜜的爱情没能维持多久,因为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而导致两人分手,是什么事呢?(师生共同回顾有关剧情)
过渡到情境二 (投影)
鲁: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解读步骤:
1 、 请一位女生读屏幕上鲁的第一段话,请男生点评,教师指导。
2 、 教师事先把两个“你们”改成“你”,让生找出课 文与老师给的文字的不同。
3 、 生找到后,让生体验 “ 你们 ” 与 “ 你 ” 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感受。
(明确: “ 你们 ” 暗示了赶鲁侍萍走不仅有周朴园,更主要的是周家)
4 、 请生联系上下文语境,体会鲁侍萍复杂的心情。
(鲁、周都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两人的相爱也是真实的;鲁对周有怨恨,但更主要的是恨周的软弱)
5 、 教师提供相关材料:(投影)
“ 鲁侍萍被周家赶走,周朴园是不情愿的,但在 “ 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 不可违的时代,他又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 ” —— 曹禺《雷雨》创作回顾
教师点拨:故事发生在 30 年前,即文中的 “ 光绪 20 年 1894 年 ” ,在清末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是不被传统认可的。再看周朴园 30 年前的处境,他也不过 20 多岁的小伙子,在上面还有老头子、老太太、大家庭,他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 “ 你们 ” 一词传递出来当时抛弃鲁的不只是周,更主要的是封建大家庭。
6 、教师提问: “ 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 ” 作者的补充很重要,那么,当周朴园后来得知侍萍被赶走,有没有行动呢?
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 “ 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 ” 这句话,想象周朴园当时沿着河失魂落魄地发疯一般地寻找,感受周朴园内心极度痛苦状。
教师给出情境三(投影)
周朴园: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祢补我的罪过。
解读步骤:
1 、教师问:这两段话你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
生 1 答:应是真实的,周朴园当年能爱上侍萍,说明侍萍自然有过人的魅力。当自己最心爱的人突然失去,周朴园内心的失落可想而知。为了弥补内心的失落,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非常自然的事了。
生 2 答:周朴园的怀念是虚伪的,他主要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过,掩盖他不光彩的过去,维护他在家庭中的威严,显示周家是个体面的家庭,抬高他在社会上的地位。
生 3 答:我不同意生 2 的说法。周朴园的怀念当然是真实的,如果是虚伪的,事情已过去三十年了,周朴园要伪装给谁看?吃饱了没事干吗?
生 4 答:周朴园要伪装一时容易,要伪装三十年是多难啊!在我看来,周朴园的怀念简直成了他生命中持之以恒的习惯了,肯定是真实的。
生 5 答:周朴园和侍萍的爱情是真真切切的。假如周朴园是个花花公子,他也不会对一个下人如此放在心上了。) 2 、(热烈讨论后明确)周朴园的怀念确实是出自内心的需要,不能因动机的自私而否定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真实性。 3 、教师说:此时,大家眼里看到的是一个爱得深、痛得切的、是一个 “ 曾经沧海难为水 ” 的周朴园。不过,随在剧情的发展,周朴园的形象变得复杂起来了,请看
过渡到情境四 (投影)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不是我要来的。
周:谁指使你来的?
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解读步骤:
1 、请生分角色朗读,让生点评。
2 、教师提供揣摩人物语言的方法:
( 1 )、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 ( 2 )、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
( 3 )、探究舞台说明 ( 4 )、借助心理学分析法
3 、请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方法讨论此时周朴园大变脸的原因,反映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让生小组充分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交流。教师也参与学生讨论,并给足时间讨论。
生 1 答:周朴园害怕鲁侍萍来敲诈,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而变得翻脸不认人。
生 2 答:周朴园已是大资本家,而眼前的鲁侍萍是佣人四风的妈,俩人地位太悬殊了,他怕自己的财产、地位、名誉受到威胁,更不愿鲁侍萍来冲击他目前的家庭秩序,所以用残冷的话来结束这段旧情。
生 3 答:周已不是当年那年轻冲动的大少爷了,几十年的磨练已使他精明世故、沉稳老练,从下文他镇压工人罢工的手段就可以看出周朴园的心已变得狠起来。所以他对鲁侍萍的残酷是比较符合其身份和心理特征了。
女生 4 答:根据舞台说明中 “ 半晌 ” 中的提示,我觉得周发现眼前的老妈子已不是过去年轻漂亮的梅侍萍了,鲁不说他已认不出来了,本能的反应马上就使周从怀旧的感情回到了现实,在现实中经过情感与理智的较量,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 所以周用如此绝情的方式来结束对梅侍萍的幻想。)
4 、 经过讨论明确:此时的周朴园灵魂已被物质利益占据了统治地位,原先对侍萍的情感已被自私、残酷取代。虽然周的语言对侍萍而言是巨大的伤害,但是非常符合周的身份和心理特征的。如果周和鲁相认、抱头痛哭,那是有违人性发展的,是不可想象的。
5 、当周朴园弄明白鲁侍萍这次的出现纯粹是邂逅相遇,他又是怎么表现的 ——
过度到情境五:(投影)
周: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 由衣内取出皮夹的支票 , 签好 ) 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鲁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侍萍。
鲁: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就算得清的。
解读步骤:
1 、 教师设问: “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 ” ,请同学联系上下文来说明周朴园究竟是怎样解决和鲁侍萍的恩怨? 生 1 答:用金钱,即文中的支票。
生 2 答:让鲁侍萍看一看她的儿子。
生 3 答:我补充一点,周只允许鲁侍萍看一看她的儿子,并没有让她相认。
2 、 教师问:通过解决的方式,你对眼前的周朴园有什么看法?
(同学讨论后达成共识)
( 1 )周只允许鲁侍萍看一看她的儿子,并没有让她相认,主要出自害怕母子相认给其家庭惹来麻烦,表现其办事周密,精明老到。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天下再也没有比母子相逢不能认的惨事了,这又表现周心狠手辣的性格。
( 2 )周用支票来打发鲁侍萍表现其资本家的本性 —— 金钱是万能的。它既可以隐瞒事情的真相,又可以赎回自己的良心,足见其圆滑、自私。
3 、教师点拨: “ 五千块钱的支票 ” 对周、鲁而言,是一个什么概念?请同学们看两句话:(投影)
“ 鲁大海:对仆人你们这些混帐东西,放开我。我要说,你故意淹死了二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
“ 鲁贵对四凤:汹汹地讲脸呢,又学你妈的那点穷骨头,你看她!跑他妈的八百里外,女学堂里当老妈:为着一月八块钱,两年才回一趟家。这叫本分,还念过书呢;简直是没出息。 ”
根据这两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两组数据:就周朴园赚的一次昧心财来看,五千块钱的支票等于总收入的七百五十七分之一;就鲁侍萍一月八块钱而言,五千块钱的支票等于她五十二年的收入。两者比较后,你能对周朴园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 1 答:五千块钱对鲁侍萍而言,是一笔巨大收入,可见周朴园对她的偿还是真诚的,是真的想让鲁安度晚年。 生 2 答:明白五千块钱的概念后,我觉得周朴园太吝啬了、太冷酷了,尤其 “ 你可以先拿去用 ” 中的“先”字让人感到周是在施舍,根本不把鲁当做自己的爱人看待。
生 3 答:金钱补偿虽然过于功利,但我觉得这是周朴园最好的弥补方式了,比较符合他的身份。在现实中,金钱补偿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方式,我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真的是很不错了。
对周朴园形象小结:同学们的讨论很精彩,下面请大家看看作者的观点:(投影)
“ 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 ”—— 曹禺
作者显然是从 “ 人 ” 的角度去认识周朴园的,同学们的认识是多角度的,有政治的、有社会的、有经济的、有联系实际的、也有从人的角度;有浅的,也有深的,都能读出属于自己的周朴园。如果把同学们的认识和作者的认识结合起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周朴园的形象太复杂了,既有明显的否定性因素,也有浓厚的人性的东西,是善恶并存、好坏兼备的,是有点说不清楚的。那么,认识周朴园有什么意义吗?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篇七】新建戏剧学案(教师),,百度文库
《社戏》导学案(教师)
教学导学案(教师用)
七年级 学科:语文 执笔人 : 执教者 编写日期 :2014-4-20
1
2
3
4
5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新建戏剧学案(教师),,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古典概率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