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余光中的“乡愁”情结

节日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节日作文】

  余光中的;乡愁”情结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3年后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历任台湾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年。因眷恋故土,神游古典,所以自命为;江南人”,亦自称为;五陵少年”。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他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作品多次获文学大奖,诗文皆有很深造诣。梁实秋评价说:;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诗集有《舟子悲歌》《蓝色的羽毛》《五陵少年》等。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思》《掌上雨》《听听那冷雨》等。

  ;乡愁”的来由

  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余老先生在1949年不得不离开大陆,离开了生他养他21年的故土,也离开了他无数的亲朋好友,从此开始了天涯漂泊我无家的辛酸旅程。

  整整21年啦,而且是人生之初的21年,该有多少深刻的记忆已烙在心头,该有多少真切的情感已深入骨髓。如今,就这么说走就走了,要是走个三五个月或者三年五载也还罢了,至少也不至于会让人有多难过,因为终究还是要回来的嘛。可是,这一回的离去却极有可能是永远的诀绝,这就算搁普通人的身上也定然难以忍受,何况是这个;眷恋故土,神游古典”的性情诗人呢!所以,余光中先生自己也说:;从21岁负笈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文化积淀的丰富,余光中先生这股;乡愁”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延展,已不单单是原来那种简单的距离上的牵挂了,而更多了一份厚重的沧桑之感。他后来在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就说过:;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可见,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乡愁从他离开大陆的那一刻就形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变得更浓更酽了,只等哪一天喷薄而出了。

  ;乡愁”诗人

  乡愁是中国诗歌史上历久弥新的一道主题,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或吟诗或作赋,用不同的形式反复吟咏。于是就有了李太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伤;于是就有了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怅惘;于是就有了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期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无论是浪漫主义代表人物的李太白,还是旷达大气的崔颢,抑或是精通变法的王安石,其乡愁诗述说的都只是诗人一个人的忧伤,因而缺少了一点对读者心灵的震撼力。可余光中先生却拓展了;乡愁”的深度和广度,表达了天涯游子们十分普遍的家国之思,因而更具穿透力和震撼力。

  据可以查阅的资料来看,从上个世界60年代起余光中先生就开始了怀乡诗的创作,大概是因为尘封太久的缘故,这道感情的闸门一旦打开,从此就很难再被合上了。他先后又写了许多的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白发盖着黑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土。”简单的语句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故土情结。高潮发生于1971年,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当中,他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感情所至,一挥而就,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举世震惊的这首著名诗作《乡愁》。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的不再是个人单纯的乡愁,而是一方土地对祖国母亲的乡愁,她融入了一种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诚挚的祖国之爱与民族之恋交汇成的乡愁。因而是那样集中而强烈、鲜明而具体、绵长而悠远。

  这一首《乡愁》一经推出就立即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尤其击中了那些常年漂流在外的海外游子柔软的心灵,余光中也因此获得了;乡愁诗人”的美誉。至今其影响已持续了三十多年,遍及四海五湖,感动了亿万个炎黄子孙。谈起;乡愁”,也谈到;灵感”,余光中先生说,;我当年离开中国大陆时,是21岁的青年。如果我当时十二三岁,恐怕写不出《乡愁》。这种经验龙应台没有,不管她怎么聪明,她绝对写不出《乡愁》。”;在大陆的21年里,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他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是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余光中曾在文章中写道:;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他说:;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他曾用过一个十分有趣的比喻,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可见,在他的心中,祖国的份量之重,怀乡的情感之深。

  正是这种基于这种强烈恋国思乡的情怀,余光中先生才一次又一次以乡愁为题材,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经典的怀乡作品。《招魂的短笛》、《或者所谓春天》、《乡愁四韵》等等。在这些诗作中,诗人把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十分突出的;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见他的《白玉苦瓜》序)。”就是因为这些诗中融入了这份浓烈的乡愁,因而极具艺术感染力和情感穿透力,后来,台湾歌手杨弦将余光中的《乡愁》、《乡愁四韵》、《民歌》等8首诗谱曲传唱,并为大陆同胞所喜爱。余光中说:;给《乡愁四韵》和《乡愁》谱曲的音乐家不下半打,80多岁的王洛宾谱曲后曾自己边舞边唱,十分感人。”

  最美的愿望

  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两岸关系的缓解,余光中老先生也有了重返大陆的机会。1992年,余光中43年后再次踏上大陆的土地,首站是北京,然后又先后到了福建家乡,到了南京、湖南等地,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让他感到由衷的喜悦。在四川,作家流沙河赠他一把折扇,问他是否乐不思蜀,他挥毫题字:思蜀而不乐。笔墨间仍飘出了淡淡的乡愁。

  自此以后,余光中先后往返过大陆七八次。随着往返大陆密度的增加,他心中的那份萦绕已久的;乡愁”情怀开始渐渐淡去。2010年6月,当他再一次回到大陆,参加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时。他说:;如今常回大陆,没了乡愁,我不能再写乡愁诗了。”乡愁没有了,但在他的心中,另一种情怀在却正变得越来越强烈,那便是:民族的融合,祖国的统一。

  其实这种想法也早就有了,记得在2009年的4月份,中国新闻网记者采访他,问他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有何期望。余先生是这样回答的:;两岸都是中华民族,我10年前曾讲过,不要因为短暂的政治而牺牲五千年的文化。台独想要‘去中国化’是不可能实现的。难道他能不用筷子吃饭?难道能不吃粽子?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去不掉的。”真正赤诚的炎黄子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包含了诗人最美的愿望: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因为我们的根是在一起的!

  但愿老先生的美好愿望能在有生之年早日实现!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余光中的“乡愁”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