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第一篇:《打虫药的吃法》
因此,对儿童来说,定时化验大便,弄清体内有无寄生虫,有哪种寄生虫,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是很有必要的。盲目自行驱虫,不仅可使寄生虫增加耐药性,给以后驱虫增加困难,还有可能因为驱虫不当使蛔虫窜进胆道引起急性胆道蛔虫症。况且常用的驱虫药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肝肾功能不好、脾胃虚弱、急性发热的儿童,不能随便使用。
目前常用的驱虫药有阿苯达唑(肠虫清)、甲苯达唑(安乐士)、驱虫净等,这些药的驱虫谱较广,家长在使用时不可凭“经验”给量,而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来计算药量,并要注意孩子是否完全将药物吞下,如果吐掉了一些,应补充。若药量不足,就达不到预期的驱虫效果。
肠虫清:蛔虫及蛲虫病,1次顿服2片(400mg);钩虫病、鞭虫病、粪类圆线虫病,每次2片,每日2次,连服3日;包虫病,每日20mg/kg体重,分2次口服,疗程1个月,需多次治疗。蛲虫患儿一次服药后,间隔一周再服半片,以防再感染。12岁以下小儿用量减半。
安乐士:蛔虫、蛲虫感染,顿服2片(200mg);钩虫、鞭虫感染,每次2片,每日2次,疗程3-4日,第1次治疗未见效者,可于3周后再给予第2疗程;包虫病,每日50mg/kg体重,分3次服,疗程3个月。4岁以下小儿减半量应用。
一般说来,口服药的剂量是按照体重来计算的,但肠虫清的剂量却规定是两岁以上的儿童都服两片。这是因为肠虫清口服后有95%不被人体吸收,24小时内即随粪便排出体外。被吸收的5%会在肝脏内通过代谢后杀灭组织内的幼虫、肠道内的成虫和虫卵,并在48小时内随尿液排出体外。由此可知,肠虫清是一种吸收少、不易在体内蓄积的药物。临床应用时,往往采用单剂量一次顿服,而且不需要按体重计算剂量,成人与两岁以上的小儿服用同样的剂量也就不难理解了。
服用肠虫清时,可以咀嚼,吞服或与食物共同服用。但需注意的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禁用,两岁以下的儿童应慎用。
2岁以上就该每年给孩子打一次蛔虫了,因为孩子毕竟不如大人讲卫生,手到处乱摸,很容易接触到虫卵。现在药店里卖的肠虫清片就可以给2岁以上的孩子吃。
1、一次吃两片,只吃一次。
2、晚上睡前吃。
3、尽量不要在每月农历十五的时候吃,这不是迷信,农历十五是月亮圆(满月)的时候,满月的时候自然界会有一些变化,生物活性最高,所以不要在这个时候打蛔虫,以免杀虫效果不好。
4、现在的打蛔虫的药一般都是将成虫打碎了,所以一般不会看到整条的虫子拉出来,不必紧张。如果有整条的虫,说明孩子肚子里的蛔虫比较多。半年后可以再打一次。
5、春秋季节打蛔虫比较好。
第二篇:《孩子怎么吃打虫药最安全》
孩子怎么吃打虫药最安全
2013-6-16 11:49:31 中国育儿在线
经常有一些人有这样的困惑:以前小的时候大家经常让吃打虫药,可现在这种药怎么不见了呢?难道说现在的孩子都不需要打虫子了吗?到底该不该去给宝宝买打虫药吃呢?什么时候吃才好,吃多少最合适呢?
王女士家宝宝今年两岁多。最近几个月,宝宝晚上不但老磨牙,而且睡觉还翻来覆去,特别不安生。王女士告诉婆婆后,婆婆说孩子肚子里肯定是长虫子了,还说打虫药是要经常吃,于是就吩咐王女士去药店买打虫药。
可王女士觉得,在不能判断宝宝肚子里有虫前,不想让宝宝随便吃打虫药,但到底怎么样才能知道宝宝肚子里究竟有没有虫?打虫药究竟能不能经常吃呢?王女士对此困惑不已。
专家解惑
晚上磨牙不一定是肚子里有虫
像王女士婆婆所持“孩子睡觉磨牙就说明肚子里一定有虫”的观念是不对的。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朱晓华说,孩子睡觉磨牙是孩子感染寄生虫病表现之一,但换牙、消化不好等情况也能引起孩子磨牙。所以,只是晚上睡觉磨牙,并不能说明孩子肚子里一定有虫子。
另外,孩子晚上睡觉不老实,喜欢翻来覆去也有可能是晚上喜欢吃得太多,肠胃不舒服等原因造成的。想要查孩子是否感染上寄生虫,最科学的办法就是去医院做大便检查,看是否有虫卵。“但是,目前这种办法查出率很低,原因是肠道寄生虫要在排卵期才能查到虫卵。所以即使检查一次两次结果呈阴性,也不能说孩子肚里没有虫。”朱晓华说。
其实,家长平时在家可以多观察孩子,从日常行为上判断。一般来说,如果孩子最近常出现慢性腹痛,或是吃得多却依旧消瘦,又或者有晚上磨牙、因肛门瘙痒常挠屁股、“异食癖”等现象,家长就应该注意,孩子肚子里可能有寄生虫了。
对于怀疑有寄生虫的孩子,家长可在秋季的9月或10月,给宝宝服用2片肠虫清即可。
不建议3岁以下宝宝吃打虫药
“随着家长对卫生知识的重视,以及家庭卫生意识的提高,孩子感染上寄生虫病的几率并不算高。”朱晓华说,孩子得虫患多跟饮食不洁等因素有关,所以,对于3岁以内,没有上幼儿园,吃饭、睡觉、玩耍几乎都在家里的宝宝来说,感染寄生虫病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3岁以内的孩子肝、肾等器官发育尚不完善,不足以消化所有的食物,有的药物会伤害娇嫩的肝、肾脏,因此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专家不建议吃打虫药。
但是,朱晓华提醒家长注意,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是得虫疾的高发期。“这个时期,孩子开始过群居生活,被感染的几率相对很大。”朱晓华说,这个阶段的孩子,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啃手指的好习惯,另外,家长应定时清洗玩具,还要让孩子多吃瓜果蔬菜补充维生素,不要挑食、偏食,更不要经常食用零食,多运动增加机体抵抗力。
别把打虫药当常规药经常服用
秋季是驱蛔的最佳季节。夏季,大人和儿童进食大量的生鲜蔬菜和瓜果,其上难免带有蛔虫卵,感染蛔虫的机会较多。到了秋季,幼虫长为成虫,都集中在小肠内,此时服用驱虫药,可将虫子一网打尽。
在服用打虫药时,朱晓华建议,不要把打虫药当常规药经常服用。有的家长看自己的孩子身体瘦弱,吃东西不香,就给孩子吃打虫药,一看还真打出几条虫子,便视为法宝,隔三差五就给孩子吃两片,打打虫子。
“打虫药也和其他药物一样,常服或服用过量都会产生不良反应,如头晕、头痛、呕吐、肝功能损害等。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脾胃虚弱、急性发热的儿童,更应慎用或禁用。”朱晓华说。
睡觉磨牙多见于儿童,与多种因素有关:
1.精神过度兴奋紧张
入睡前玩耍过度,过于激动或疲劳,或受了惊吓,不安和焦虑,或学习紧张,使其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失去平衡,诱发咀嚼肌的运动发生一时性不规则的痉挛或收缩,产生了夜间磨牙。
2.肠道寄生虫病
蛔虫最喜欢在孩子睡着了以后在肠子里活动,并且分泌多种毒素。毒素刺激肠道,加快肠道蠕动,引起消化不良,脐周疼痛,睡眠不安;如果毒素刺激神经,会致使神经兴奋而磨牙。同样蛲虫也会分泌毒素,并引起肛门瘙痒,影响孩子睡眠并发出磨牙声音。
3.消化功能紊乱
比如睡前吃得过饱,大量食物充斥胃肠而刺激了消化道,神经把这些刺激传到大脑,使管理消化的脑细胞兴奋起来,通过反射作用,引起磨牙。
4.营养不均衡
有些孩子有挑食的习惯,特别是不爱吃蔬菜,形成营养不均衡,导致钙、磷、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引起晚间面部咀嚼肌的不自主收缩,牙齿便来回磨动。
5.其他情况
换牙期牙齿发育不良引起牙齿的咬合障碍,慢性牙周炎,精神运动性癫痫,或做梦吃东西等均可以造成夜间磨牙。
所以说家长们最应该做的不是关心怎样让孩子吃打虫药,而是在日常护理中先细心的观察宝宝肚肚是不是有虫子,然后才可以考虑该怎么样让宝宝吃打虫药。
第三篇:《宝宝满两岁每年吃一次驱虫药》
宝宝满两岁每年吃一次驱虫药
宝宝晚上时常惊醒,食量正常但生长发育迟缓有可能是肚子里有寄生虫。蛲虫、蛔虫等感染在儿童中非常常见,建议满两岁的孩子即使没有症状也每年吃一次驱虫药。
途径:生虫一般通过手口传播
据儿科医生介绍,1988~1992年我国首次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寄生虫平均感染率为62.5%,0~15岁儿童寄生虫感染率为55.3%~73.3%,说明我国广大儿童的寄生虫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而具体到广东地区,常见的小儿寄生虫病主要有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绦虫病等。
“家里每天都有专人打扫,孩子的食具都经过严格消毒,怎么会感染寄生虫呢?”不少得悉孩子感染了寄生虫的妈妈们都和刘女士有着类似的疑问。然而,她们的辩解往往都会被医生笑着打断,“虽然家里每个角落都很干净,但你能保证孩子每次将小手放进嘴巴时,都是干净的吗?”
医生介绍,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食物、手口接触和直接接触(皮肤或黏膜)。例如蛔虫病和蛲虫病,就主要是患儿吃了带有其虫卵的食物引起的,又或者是孩子的小手沾了虫卵,然后把手放到嘴里,从而感染。
至于绦虫有猪肉绦虫病和牛肉绦虫病两种。前者是由于吃了未烧熟的“米猪肉”而被感染;后者是由于吃了生的或半生的含囊尾蚴的牛肉而被感染。钩虫病则是因为人体的皮肤直接接触钩虫的幼虫而感染,通常是由于儿童赤脚行走于被粪便污染的土地上而感染。
危害:则影响睡眠重则损伤神经
通常来说,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多数感染的是蛔虫和蛲虫,而农村地区的孩子则上述几种寄生虫都很容易感染。
那么,寄生虫到底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哪些伤害呢?
一、蛔虫病
1.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蛔虫虫卵进入肺部支气管,可引起咳嗽、胸闷、血丝痰等症状。严重感染时有可能侵入脑、肝、脾、甲状腺和眼睛,引起癫痫、肝大和腹痛等。
2.成虫引起的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异食癖;常腹痛,部位主要在脐周,喜欢别人按揉腹部;部分患儿还会出现烦躁易惊或萎靡、磨牙等。此外,虫体的异种蛋白可引起荨麻疹等过敏症状。感染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影
响生长发育。
二、蛲虫病
蛲虫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肛门瘙痒和眨眼不安,局部皮肤可因瘙痒而发生皮炎和继发感染。全身症状有胃肠激惹现象,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还可见不安、夜惊、易激动及其他精神症状。
三、钩虫病
钩虫感染可引起皮炎,足趾或手指间皮肤较薄处及其他部位暴露的皮肤,可出现点状丘疹或小水泡。钩虫病还可引起呼吸道症状,如咳嗽、血痰、发热、气急和哮喘,痰中带血丝,甚至大咯血。
贫血: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皮肤黏膜苍白、乏力、眩晕,影响小儿体格和智力发育,严重者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
消化道症状:初期表现为贪食、多食易饥,但体重下降。后期食欲下降、腹胀不适、异食癖、营养不良等,严重者可出现便血。
四、绦虫病
半数患者有腹痛,一般为上腹或全腹隐痛。少数患者有腹泻。食欲亢进、头昏等症状。
专家提醒:两岁以上宝宝不妨每年吃一次驱虫药
专家指出,不管是哪种寄生虫病,都应以预防为主,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纠正吮手指的习惯,勤剪指甲,婴幼儿尽早穿满裆裤,玩具、用具、被褥要常清洗和消毒。对两岁以下的幼儿要防止其捡脏东西入口。
新生儿科专家认为,由于寄生虫在婴幼儿中的感染率很高,所以当孩子满两岁,与外界接触日益增多时,无论有没有出现症状,其实都应该每年进行一次驱虫治疗。
驱虫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吃驱虫药。“我自己的孩子是个男孩,比较粗心,经常不好好洗手,所以不管他有没有症状,我每年都给他吃驱虫药,一直吃到18岁。”刘海燕介绍,目前最常用的三大类驱虫药是阿苯达唑(肠虫清)、甲苯咪唑(安乐士)和左旋咪唑(宝塔糖),都已经过了十几二十年的临床验证,很安全也很有效。
以下是专家介绍的两岁以上宝宝驱虫的常用方法(两岁以下的宝宝服用前要咨询儿科医生):
驱蛔虫(没有明显症状):一次性口服肠虫清片两片(0.2g/片)。
驱蛲虫(有夜惊、屁股痒等症状):一次性口服肠虫清片两片(0.2g/片),7天后再口服一片(0.2g/片),隔7天后再服一片(0.2g/片)。按此方法用完药还不见效果要及时就诊。
此外,驱蛲虫还可以用蛲虫膏,按照药膏上的使用方法连续外用6~7天即可。
第四篇:《打虫药的使用》
打虫药的使用
因此,对儿童来说,定时化验大便,弄清体内有无寄生虫,有哪种寄生虫,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是很有必要的。盲目自行驱虫,不仅可使寄生虫增加耐药性,给以后驱虫增加困难,还有可能因为驱虫不当使蛔虫窜进胆道引起急性胆道蛔虫症。况且常用的驱虫药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肝肾功能不好、脾胃虚弱、急性发热的儿童,不能随便使用。
目前常用的驱虫药有阿苯达唑(肠虫清)、甲苯达唑(安乐士)、驱虫净等,这些药的驱虫谱较广,家长在使用时不可凭“经验”给量,而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来计算药量,并要注意孩子是否完全将药物吞下,如果吐掉了一些,应补充。若药量不足,就达不到预期的驱虫效果。
肠虫清:蛔虫及蛲虫病,1次顿服2片(400mg);钩虫病、鞭虫病、粪类圆线虫病,每次2片,每日2次,连服3日;包虫病,每日20mg/kg体重,分2次口服,疗程1个月,需多次治疗。蛲虫患儿一次服药后,间隔一周再服半片,以防再感染。12岁以下小儿用量减半。 安乐士:蛔虫、蛲虫感染,顿服2片(200mg);钩虫、鞭虫感染,每次2片,每日2次,疗程3-4日,第1次治疗未见效者,可于3周后再给予第2疗程;包虫病,每日50mg/kg体重,分3次服,疗程3个月。4岁以下小儿减半量应用。
一般说来,口服药的剂量是按照体重来计算的,但肠虫清的剂量
却规定是两岁以上的儿童都服两片。这是因为肠虫清口服后有95%不被人体吸收,24小时内即随粪便排出体外。被吸收的5%会在肝脏内通过代谢后杀灭组织内的幼虫、肠道内的成虫和虫卵,并在48小时内随尿液排出体外。由此可知,肠虫清是一种吸收少、不易在体内蓄积的药物。临床应用时,往往采用单剂量一次顿服,而且不需要按体重计算剂量,成人与两岁以上的小儿服用同样的剂量也就不难理解了。 服用肠虫清时,可以咀嚼,吞服或与食物共同服用。但需注意的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禁用,两岁以下的儿童应慎用。
2岁以上就该每年给孩子打一次蛔虫了,因为孩子毕竟不如大人讲卫生,手到处乱摸,很容易接触到虫卵。现在药店里卖的肠虫清片就可以给2岁以上的孩子吃。
使用注意事项:
1、一次吃两片,只吃一次。{打虫药多久吃一次}.
2、晚上睡前吃。
3、尽量不要在每月农历十五的时候吃,这不是迷信,农历十五是月亮圆(满月)的时候,满月的时候自然界会有一些变化,生物活性最高,所以不要在这个时候打蛔虫,以免杀虫效果不好。
4、现在的打蛔虫的药一般都是将成虫打碎了,所以一般不会看到整条的虫子拉出来,不必紧张。如果有整条的虫,说明孩子肚子里的蛔虫比较多。半年后可以再打一次。
5、春秋季节打蛔虫比较好。
第五篇:《做一次等于吃一次十全大补药》
做一次等于吃一次十全大补药
阅读:1640 回复: 0 楼主
讲点民间实用的东西吧,管保比你吃什么大补药要强。这点东西,多是老师讲过的,很土,没有太多的理论包装,但很实用。
基本要求:
1. 必须每天晚上11点前睡觉,最好在晚上9点钟睡觉。如果子时前不睡觉,用中医大师的话讲,叫“不给你治了”。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够按时睡觉,你得了病医家就不给你治了——不是不给治,而是治不好。睡觉,是人生第一件大事。熬夜的人,无论男女,伤肾伤肝,气血双亏,照镜子,脸都灰土一片。啥也别练了,等死吧。因此,早起没关系,但晚睡不行。特别是总感觉精神郁闷的人,肯定是睡的太晚,伤肝伤精伤胆。这样的人,眼睛往往也不好使,心情多阴天,快乐的时候不多(肺气也受影响,不渲)。睡的晚了,白天补不过来,补过来了也伤气血。信不信由你。
2. 饮食:宁热勿冷。特别是夏天,不能吃冷物;冬天吃冷物没关系,但夏天不能吃,夏天如果天热,就喝热水,出汗后就舒服了。特别是夏天不能喝冰凉的啤酒。此为万病之源,喝完后,“五脏俱损,百病丛生”。煲汤也不要常喝,伤胃气。常喝汤的人,胃气受损严重。南方人的煲汤的办法其实不合理。偶尔喝点没关系,但常喝,身体反而虚的厉害。
3. 睡觉前热水烫足。
4. 早晨喝一碗热粥,就些咸菜就行,别吃别的东西。如果早晨没有粥,至少要喝一碗开水,越热越好。小口喝,烫不出毛病的。此是“炼津化精”的一种方法。你在书上找不到的。全是民间的东西。
5. 保精。这一条要求的更是死。上边的要求,第一条和最后一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