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清明时节忆父亲图片 清明时节忆先烈

节日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节日作文】

第一篇:《清明忆父母》

清明忆父母

刘旺昕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

清明时节,我总要去墓前凭吊,祭祀至今已去世22年的父亲、33年的母亲,以寄哀思。 记得我五岁那年,家乡遭受特大干旱,父亲日夜车水,抗旱保苗,将收下的稻谷积极交清了公粮,剩下的也就不多了。第二年上半年青黄不接之季,家无隔夜粮,为了度日,父亲便和正湘叔,邻居敏爹三人商量,决定外出逃荒。两天后的一个早晨,天还未亮,三人便送母亲带我,汤妈和潘妈,姊妈带表兄起程,脚穿草鞋,肩挑日常用品,走到长塘车轮才天亮,翻过岩岭,步行一日赶到城陵机,再搭渡船去湖北讨饭。

五月初五端午节,湖北当地风俗是每年本地十几个村要在附近一条河里举行较大规模的龙舟赛。“四妈”很早得到了这个消息,事先就作了商量,不错过这个机会。一是可以到现场看热闹;二是可以乞讨到一些新鲜东西。就在这一天,天还未亮,她们都起了床,准备早一点赶到河堤上。我知道这件事后很快也就起了床,穿好衣服,一心要去看从未看过的龙舟赛。可是她们怎么也不肯让我去,母亲说:“路程有几里,来去不容易,你年纪小,人又多,怕踩坏。”不管他们怎样再三劝阻,我与表兄还是同去了。

五月端阳看龙舟,富人欢乐,穷人愁。极其热闹的两边河堤上挤满了人,我与表兄手牵手看热闹,姨妈、母亲乞讨行挤在人群中,有的给上五分钱,有的给一个粽子或一块糍粑,有的送给一个鸡蛋""在两个多月的乞讨日子里,我们六人相依为命。母亲忠厚善良,但有骨气,从不对人低三下四。有人常对母亲说:“人家的孩子都没有读好多书,就帮家里做事,挣钱早得力,成为早谷田,你要送子多读书又有何用?”母亲常对我说:“我们祖宗几代都冒读过好多书,你硬要多读点书,只要你愿读,我再苦再累也心甘,看今后能不能在乡里当个老师教书,为咱家争口气。”

母亲十分节省,脾气又好。她时常在家吃红薯和无油炒的菜过餐,一年中,家里偶尔吃点肉和蛋,她从不沾一点儿,吃鱼只啃刺。那时,她一直是胃气痛,很少请医治疗,家里贫困,生怕用钱,用土方法止痛。父亲脾气直爽爱面子,来了亲戚总希望做点好菜,可家里又没有什么东西,常当着人家的面向母亲发脾气,母亲不做声,却轻声对我说:“他只要口里说得出,我来得罪人,小媳妇只当得有米的家,穷还要装门面,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母亲像天下的穷人一样,一辈子在苦难中煎熬,她身患严重胃病,因家里贫穷缺钱,加之当时医学技术太落后,在断断续续的医疗中,以致病情加重,后来卧床两个多月,贤妻尽孝、倒水、送茶、喂饭,最后病情恶化,救治无效,于1981年古历4月初9日与世长辞,享年74岁。

回忆父亲,他出生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旧中国黑暗,民不聊生,小时候只读过两年私塾,十多岁就在家看牛、跟随祖父学种田。

父亲成家后自立门户,兴家创业,边种田边做些小生意养活一家人。母亲和姐姐则织布纺纱,贴补家用。 劳动创造财物,拼搏驱赶贫穷。父母的辛劳换来家境慢慢好转。1949年新中国成立,父母与普天下的劳苦大众一样,翻身得解放,土改时被划分为下中农。 1959年10月,南山水库动工,父亲被派去修水库,一去大半年未回来。那年下半年,说是上屋里的房子包括我家的朝门屋要拆掉,修通往长塘谢家的南山水渠,我同母亲和一些邻居被迫搬迁到白羊田港边上屋里居住。

冬月的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普照,母亲把平时节省下来的一斤多米煮成饭,萝卜辣椒炒成无油菜,要我同屋场里的几个妇女一早去南山水库工地给父亲送饭。我从未走过这十几里的山路,好不容易才来到这几千人挑土修堤的热闹工地,自己慢慢地询问工地民工,才找

到父亲。在西边山头土坑里挑土,满满的一担,足有一百多斤,面黄肌瘦的父亲,穿着补了补丁的陈旧棉纱布破褂子,一条难看的单裤,脚上穿着一双草鞋。父亲看见了我,忙接过我送去的饭,放下扁担,在土坑旁边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饭菜都吃光了,二话没说,把空锅子送到我手中,两眼湿润,我也流泪了。这时我才深深知道,他老人家在这里修堤,一天到晚干活都是饿着肚子,劳累心酸,尽在不言中。

这年腊月二十九,北风吹,雪花飘,天寒地冻,年来到。父亲头戴草帽,肩挑破被絮,从南山水库工地回家过年,年底母亲同乡亲们又搬回了老家刘家湾老屋。当天母亲从生产队上分来九两猪肉,大人小孩各三两,大年三十中餐,萝卜、白菜与猪肉煮在一起,一斤多米煮红薯,也就算过了个团圆年。父亲七十多岁时,还在队里做工,手拄拐棍,牵着两头牛,看牛五年。年过八十,他还帮着做些菜园里扯草、山上捡柴的事。84岁时去世。

父母一生经历了两个不同的社会,不同制度的生活,饱尝了旧社会凄凉的苦难,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俩老非常节俭,爱钱如命,从不乱花一分钱。穿着也十分朴素,几身布衣,总是补了又补,穿了又穿。父母对自己严,对子女四个要求也很严,对我们教诲殷切。他们总是谆谆告诫我们:“勤俭是咱家的传家宝。人要有志向,与人为善,多做好事,多积德,行孝之人天赐福,行善之人地赐金。”

清明墓前祭祀,我久久沉思而流泪。

笑竟艰难千载业,宗功懿德永流芳。父母生前没有伟大的壮举,也没有辉煌的业绩,但两位老人顺应历史顽强自立,一介平民而高风亮节,受人称赞。尤其是他们把对后代寄予的希望落实在严格教育子女的行动上,家庭虽然没有丰厚的遗产留给子孙后代,却留下了比万贯家财更宝贵的仁孝美德和勤劳俭朴的精神财富。

第二篇:《清明节怀念父亲》

清明节怀念父亲

清明节怀念父亲

清明节怀念父亲

感杨柳情而吊古 望青冢以伤情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父亲已经离开我们十八年了,今年的清明节也到了。,在这样一个充满无限伤感的日子里,一个已故的人絮叨的日子虽然您听不见.但是我仍然坚信,您在天堂的那边一定可以听的到……

父亲对不起!已经十八年了,不知不觉中时间悄然而逝,这是您走后的第一个清明节,而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去看望您!清明节对于以前的我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遥远,而如今却是离我这么近,近的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对清明节这个字开始这么敏感了,也许是对自己良心的愧疚,是对自己的良心的谴责。因为我的不孝没有做到儿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可是父亲您能谅解我吗?我知道愧对您父亲……

而此时,我只有在清明节到来时,静静地和您说话,我想父亲或许就站在我的背后,默默地注视着我敲打着电脑键盘的每一个字符。此时我的心隐隐的痛,在清明雨幕里,我会不由而然的想起父亲。父亲离我已日渐远了,留给我的只有记忆和鲜明的清明节,还有哀思无限的追忆……

今夜我遥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我对父亲的思念越来越浓。我遥想——天堂——天堂的清明节还好吗父亲? 此时我的心在滴血,心血滂沱,思念无涯。 回忆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我心中只有无穷的思念……

敬爱的父亲,您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但是,您模糊的容颜和笑貌,还会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心中涌现对您的无限怀念,为您送上一炷香,在您坟前烧上一点纸,儿子的心中感到十分的愧疚。 父亲您知道吗?每每想起您,我都会非常的难过,泪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充满了双眼。我太想念您老人家了,我无法阻止我对您的思念,一堆黄土,便把您我二人隔在了两个世界,从此咱们就再也无缘相见,父亲十八年前疾病缠身,撒手人寰,留下的只是思念。{清明时节忆父亲图片}.

父亲您是个奉行少说话,多做事的人,谨小慎微,厚道待人,勤劳持家。靠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满的家庭幸福生活,可是好的生活您却没有享受过几天,您就离开了,离开了您最亲最爱的人,去了遥远的天国,父亲,您在哪里孤独吗?

儿子唯一在内心深感歉疚的是,父亲没有享上儿子的福,就撒手而去了。这将是我一生的遗憾和心结……

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有多少个断肠人儿在悲鸣?曾经您那些以往的音容笑貌,曾经和亲人们的喜怒哀乐,曾经和亲人们的一切一切,都定格在了我的记忆里,总是在活着的人们的记忆中停驻。和在遥远天国里的您,永别了…… ! 人世总是无常,总是要阻断亲人成为阴阳两个世界,给人们留下无尽的哀伤和悲忏,亲爱的父亲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为您捧上一束白菊,诉说着儿子对您的思念和牵挂。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好想叫一声:我的老父亲,儿子好想念您……好想您……

儿子为你默默的祈祷,祈祷你在那边一切安好!

二零一三年古历二月二十三日晚

第三篇:《清明时节忆清明》

清明时节忆清明

事隔多年,再读这首《一碗油盐饭》:

前天

我放学回家{清明时节忆父亲图片}.

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清明时节忆父亲图片}.

{清明时节忆父亲图片}.

昨天

我放学回家

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

今天

我放学回家

炒了一碗油盐饭

放在妈妈的坟前!

不禁有些伤感,尤其在这“雨纷纷,欲断魂”的清明时分。早些年前,早上来不及做饭,老人们喜欢省,就把昨夜的剩饭加点猪油、盐,炒成香喷喷的油盐饭,作为孙子孙女上学的早点。如今日子过好了,油盐饭早已成了历史,成了小时的回忆,只是难以忘却那炒油盐饭的人。奶奶的油盐饭,记忆里有不一样的香。

坟前,前来祭奠的人,给逝去的人烧纸钱、插假花,祈祷在天之灵保佑,细雨微风,仿佛是那个世界的回应。在我的印象中,人走的时候,天总会下雨,奶奶也是,应该是巧合。人老真是快,奶奶逝去的前几年,先是骨质疏松,弯了腰,接着摔了拄了拐,后来便卧床不起,大小失禁,大概是不想拖累子女,便不再抗争衰老,走了,享年80。每次与她告别,她都说不知道下次回来她还在不在,直到那一次,她闭口再也不说了,一脸的苍白,静静的躺着。

终究是没见到最后一面,父亲打电话告知我奶奶去世时,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接受不了,一个人趴在桌子上哭,回忆如流水,挡不住的往脑子里灌,想得越多,越止不住泪水。连夜赶回去,到了灵堂前,却又哭不出了,只是默默站在遗像前,鞠了三个躬,再跪着磕了三个头,再起身又鞠了三躬,退到一旁呆坐着。棺材未盖严实,头部棺沿上搭块黑布,遮着她的脸,也不敢掀开去看。

送去火化,是第二天,从棺材里抬出来,放进殡车,她就像熟睡,除了脸没有一丝血色,反而有点蜡黄。飘着雨,蜷缩的身体,我为她打伞。回来,只剩下一盒骨灰,放进棺材,抬去坟头入葬!按照习俗,亲人要去圆坟,摆好花圈,烧完纸钱,放掉鞭炮,一圈人手牵手,正三圈,反三圈,边绕边在心里祝愿祈祷。圆坟的人,是不准哭的,只准笑,哭不吉利。圆完坟,主持丧礼的人,撒点饼干副食什么的,圆坟的人抢了去吃,大概也是象征死者对生者保佑的一种习俗。回来的路上,亲人捧

着她脸露微笑的遗像,五步一跪,跪着接,再跪着递,直到把遗像送回灵堂。下过雨,泥泞的路,一路烧纸,留下的是膝盖印,飘飞的纸灰,以及内心的低落。

前些日子,好朋友分享了组照片(谢谢又又同学的分享),图片描述为“美人如花,岁月如花”,感觉很温馨,有点似曾相识,索性也分享大家。商贩门前,黄的剪纸花、灯笼,一片五颜六色,给这阴沉的天平添几分纷闹。又正直一年清明,清明时节忆清明,坟外少了个人,却多了份思恋,多烧了份纸钱。

第四篇:《忆父亲阅读答案》

忆父亲

(1)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又有电影或电视剧制片人员,到我家来请父亲去当群众演员。他们走后,我就独自静坐,回想起父亲当群众演员的几件小事。

(2)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要群众演员拍戏的样子。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儿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他可能还有任务。”父亲的语气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

(3)父亲坐得很有特点。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种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倚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分明地,他惟恐那长袍沾了灰土或弄褶皱了。

(4)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了,一个劲儿向我道qiàn。

(5)记得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一块儿包饺子。父亲擀皮儿。忽然,父亲喟叹一声,喃喃地说:“唉,人啊,活着活着,就老了""”一句话,使我、妻、母亲面面相觑,全家怪纳闷怪伤感的。睡前,我试探地问:“爸,你今天不高兴了么?”父亲说:“不!我很高兴啊!”我说:“那你为什么在包饺子的时候叹气,还自言自语‘老了老了’的?”“,那是一句台词,”父亲笑了笑说,“昨天,我们导演指示——给这老爷子一句台词!连台词都让我说了,那不真算是演员了么?我那么说你听着可以么?""”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在____________。

(6)我就说:“爸,我的话,也许你又不爱听。其实你愿怎么说都行!反正到时候,不会让你自己说的,会找个人替你配音""”这下父亲真的不高兴了,便以教训的口吻说:“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么?一句台词,光是说说的事儿?脸上的模样要是不对劲,不就成嘴里说阴、脸上作晴了么”?

""

(7)是啊,父亲所“演”的,不过就是些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角色。走得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就十几秒钟。然而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说起父亲来,都赞不绝口。(本文有删节)

1. 根据第(4)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并释义:道(qiàn) ______________

2. 第(5)段的横线上应当补出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

3. 从文中找出一个与“端端地坐”意思相近的成语____________,父亲这种坐姿的强调和描述,表现出父亲当时____________的神情。

4. 联系上下文,写出第(5)段中“面面相觑”的意思:______________

5. 父亲提到导演时,总在前面加“我们”两字,这表达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6. 第(5)、(6)两段画线的句子,反映了“我”对父亲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 把“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么?”改成意思相同的陈述句:_____________与反问句相比,陈述句削弱了父亲对“我”_________的语气。

8. “嘴上说阴、脸上作晴”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9. 这篇短文写出父亲的两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联系全文看,第(6)段与第(7)段之间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11. 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对父亲赞不绝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歉表示歉意的错 2. 背台词 3. 正襟危坐 郑重其事 4.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5. 当群众演员的那种自豪之情。 6. 敬重,体贴,略有惧怕 7. 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是拍不好的,教训(或责备,或非常不满) 8. 说话的内容与脸上的表情不一致 9. 正襟危坐等任务,认认真真练台词。 10. 父亲做群众演员时的另外一些小事 11. 父亲做事一丝不苟

第五篇:《励志禅者:乙未清明忆父亲》

励志禅者:乙未清明忆父亲

2015年4月5日,乙未年清明节,天上飘着稀稀的纷毛雨雾,励志禅者和母亲、哥嫂一道,坐车前往市郊为父亲扫墓。父亲的墓冢坐落于母亲的老家湘潭郊区羊牯塘洪桥村,是在亲戚家后面的一个无名山丘上。前些年,母亲脚力尚好时,会同我们一起上山祭扫,近几年因腿力渐衰,若遇上下雨,母亲因怕摔而给家人增加负担,便留在山下的亲戚家,以自己的方式陪伴着山上的父亲。我们则到山上代母亲祭扫。父亲墓的周围,还有外公、外婆,及三个舅舅、舅妈的墓;生前,父亲与他们关系都很好,禅者想来,父亲在这儿或许并不孤独。每年清明节,除为父亲扫墓外,外公、外婆、舅舅、舅妈的墓,也是一一祭扫。

父亲宋公增沛,生于1925年,比母亲赵氏伏秋大两岁。父亲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1月3号病逝,享年55岁,按照不断延长的人均寿命,也可说是英年早逝。在禅者记忆中,父亲患有严重的肝硬化,已到了晚期,面黄肌瘦是常态,一直是拖着病体工作。父亲一生中做过三次大手术,一次摘除胆囊,一次是切除脾脏,母亲每次在医院陪护,跟着受了不少苦。

2013年10月,禅者因心口痛而到市中心医院住院,原以为是胃痛,后经检查发现是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因胆总管被堵而导致心口疼痛不止。医院建议手术切除有不少结石的左肝,并取出胆总管里的石头。禅者征求母亲意见,母亲坚决不同意动手术,即使万不得已要动手术,也要到长沙大医院去,不能

在市中心医院做。原因很简单,三十多岁、身体不错的父亲就是因为该医院手术经验不足而染上了肝硬化。父亲因胆结石而经常胆囊痛,医生建议摘除胆囊,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医疗技术不高,导致胆囊切除时使得肝部感染,患上肝硬化,逐渐发展至晚期。可以说,父亲的身体就被这一次医疗事故给毁了。由此,母亲一生及全家的幸福指数降低了很多,母亲对该医院的医疗技术有着深度的不信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正当禅者决定到长沙肝胆医院咨询做手术之时,秋云居士请来了妙音寺的住持空明师。禅者向空明师介绍病情后,她当即说不用去做手术,理由是,数年前她曾经患过同样的肝内胆管结石,而且病情更严重,胰腺都发炎了,但通过采用中药治疗和食疗,没动手术到今天也活得很正常。按照空明师开出的药方和食疗之方,禅者即行调理,而没有去动手术,直至写作此文的今天,心口再没有痛过。也正因此次得病,禅者方知父亲是医疗事故的受害者,也由此感恩九泉之下的父亲,八十八岁仍然健在的母亲,空明师,秋云居士,正是诸菩萨的扶持,禅者本人才幸免于肝部大手术这一劫。

父亲、母亲都是国家干部,受疾病折磨的父亲因出身地主家庭,这使得工作、事业也颇为坎坷,全家自然也跟着受连累。父亲在县药材公司工作,该公司有个副经理特“左”,1970年初硬是搞个“阶级异己分子”的帽子给父亲带上,开除父亲公职,并将父亲遣送回老家湘潭县仙女山。这一年励志禅者七岁,正准备上小学。此前,禅者对单位派人来家里抄家的印象很深。

父亲拖着病体被遣送回乡,每日要参加劳动,自己还得做饭{清明时节忆父亲图片}.

洗衣,刚去的那段日子每天夜里可说是以泪洗面。当时,一个工只有0.3元,父亲干一天只有0.35个工,也就是说,一天只挣0.1元钱。好在母亲一月有40多元工资,每月拿出5元钱贴补,父亲才勉强在农村生活下去。

教私塾出身的父亲,口才、笔才都不错,他始终认为自己没有犯错误,相信组织会给其平反。他在劳作之余,不断写申诉材料,写一次石沉大海,又继续写,毫不气馁,终于在1973年下半年获得平反昭雪,恢复了工作,并补发了部分工资,记得是1000元,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励志禅者一家迎来了好的时光。

1979年,禅者考取重点大学华中工学院,当时的录取率只有2-3%,十分好面子的父亲非常高兴,特地办了几桌升学酒。禅者到武汉读大学后,父亲每月按时寄来25元钱生活费,当时月工资是55元。然而,几个月后,当禅者放寒假回到家时,再没有看到父亲,看到的是墙上挂着的父亲的遗像。母亲哭着对禅者诉说情况,说父亲1980年1月1号因大出血住院,住院时父亲因怕影响禅者学习而叫家人不要通知禅者,而到3号父亲便与世长辞,母亲仍是担心影响学习,父亲的葬礼也就未通知禅者回来。

于是,35年以来,禅者一直感觉父亲仍旧活着,好像只是到了遥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清明时节忆父亲图片 清明时节忆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