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观察同学作文 作文观察我班级的同学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话题作文】

观察同学作文(一)

观察同学作文(二)

第二讲 观察方法

观察的主要方法有:

一、方位观察法

观察有序,思路才能清晰。这个“序”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可以由外到里,也可以由里向外;可以先上后下,也可以先下后上;可以先中间后两边,也可以先两边后中间。例如我们要写“花园里”片段,写花开得旺,可以从“有粉红的、深红的、紫红的、白里带红、红里带黄”等各种美丽的色彩着手。观察花的万千种姿态则可以从如下几点下笔。“有的含苞待放,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昂首挺胸,尽情展示自己的芳姿;有的懒洋洋地伸着懒腰;有的己经凋谢,露出可爱的小圆茎。圆茎上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二、主次观察法

这是分清主要的或主体的事物,以及次要的或陪衬的事物的一种方法,一般是从主到次、从大到小进行有次序的观察。例如《绿色的办公室》这篇看图学文,就应先分清什么是“人”字形草棚,什么是“高高的草垛”,这些是图中较大的主要的物体,然后找出“一截树桩”“一口用旧了的锅”“一把黑铁水壶”等小形物体。从中知道主要的应写得详细一点,凡是次要的可以一笔带过。原文片段如下:

湖边的树林是列宁的“绿色的办公室”,屋顶是蔚蓝的天空,地板是碧绿的草地,一截树桩是列宁办公的椅子。树桩后面有个“人”字形草棚,草盖得厚厚的,只容得下一个人躺在里面。那是列宁的卧室。草棚的一头堆着高高的草垛。那是列宁,这位“割草工人”的劳动成果。对着草棚,两根树杈支着的横木吊着一口用旧了的锅,旁边放着一把黑铁水壶。那是列宁的厨房

三、时序观察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般按时间先后次序对事物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例如《第一场雪》的作者,就按时间先后有意识地观察了昨天早晨、中午、傍晚和今天清早的不同情景,着重写了雪霁天晴、“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的壮丽风光。原文如下:

这是入冬以来,胶东半岛上第一场雪。

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开始还伴着一阵儿小雨,不久就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 中飘落下来。地面上一会儿就白了。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就万籁俱寂,只听得雪花簌簌⑸地不断往下落,树木的枯枝被雪压断了,偶尔咯吱⑹一声响。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⑺!山川、河流 、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 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籁籁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 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大街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个话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并不是一句迷信的成语。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 部分越冬的害虫;融化了的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我相信这一场十分及时的 大雪,一定会促进明年春季作物,尤其是小麦的丰收。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做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 被”盖得越厚,明春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我想,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四、远近观察法

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般是先近后远,也可以由远及近地进行观察。例如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长城》的作者,就是先从远处观察,写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再从近处观察,具体描写长城的高大、宽厚、到用建筑材料及城台等建筑物。远景显

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近景突出了长城的高大坚实,给读者留下了完整深刻的印象。

五、分层观察法

这是一种层层深入的方法,常见的是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地进行分析观察。例如《林海》的作者就运用了这种方法,先注目于“海”的主体——落叶松;再移视于“海”的边缘;再深察“海”中,观察树与树之间的各种小花和小红豆……这样,既从整体上突出了大兴安岭“千山一碧、万古长青”的美丽景象,又分层展示了大兴安岭“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的各种色彩”,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原文如下

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落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了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种亲切与舒服。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字可大不一样。这里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儿点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描绘出这么多的绿色来呢!

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的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的身上。花丛里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千山一碧,万古常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所以,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它的美丽就与建设结为一体,美的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及至看到了林场,这种亲切之感便更加深厚了。我们伐木取材,也造林护苗,一手砍,一手栽。我们不仅取宝,也作科学研究,使林海不但能够万古长青,而且可以综合利用。山林中已经有不少的市镇,给兴安岭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劳动歌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六、周期观察法

这是一种常用于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的观察方法。对于常见的一种动物或一种植物的生长。就一种植物来看,从它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过程,进行一系列的观察。我们可以选择一种花、一种菜、一种粮食作物,坚持进行一个生长过程的系统观察。这样,对于写一种植物不仅有情可写,而且能写得具体生动。

七、动态观察法

这是专用于动态事物的方法,即观察时,不仅要注意它的形状、大小、位置,而且要注意它的变化与活动。例如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蟋蟀的住宅》的作者,就把观察和描写的重点放在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上。写它“用前足扒土”,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用“后腿上的两排锯将泥土推到后面洞口,倾斜地铺开”。作者还观察和描写了蟋蟀疲倦时休息的可爱状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八、多方观察法

也叫多角度的观察法。就是对要描写的对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最后得出较完美的印象或较深刻的体会。例如古诗《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的就是这种观察法。再如古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是运用了多方观察法。

总之,观察不仅是作文素材的直接来源之一,而且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在观察后,不仅从一开始就要把观察、说话和写作结合起来,而且要在练写一篇文章时,可以运用两三种观察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观察应以一人、一事、一物、一景为主,一般是从整体到局部,

抓顺序、抓特点、抓联系,纵横结合,在丰富的生活中充分观察、思考,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事,照实写出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色。

观察同学作文(三)

让学生在观察中作文

【摘要】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显然,小学生作文就是写真人真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关键字】 兴趣 观察 习惯 积累

小学生作文离不开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学习中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的方法,启发学生的观察力,善于积累,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可是事实上,作文却是老大难,学生见之头昏、谈之色变,远而避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纠其原因是学生无内容可写。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显然,小学生作文就是写真人真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学生们正是由于对自己周围的人或事缺乏观察与注意,又极少的参与实践活动作起文章来无料可取,即使是写成的文章也往往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内容没有新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样的文章。叶老的话精辟的道出了作文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作为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他们喜欢的,容易接近的实际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发挥才能,激发灵感,作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优美的语言文字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会觉得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写出的

文章才有真情实感,求实创新。

一、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奇心是学生向未来探索的起点,因此抓好兴趣与好奇心这两把钥匙,必然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我们生活的世界都在发生变化,从日月星辰到山川田野,从花草树木到虫鱼鸟兽,就连我们自己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善于揣测学生的心理,把握契机,将他们引向感兴趣的事物面前,引导他们主动自愿的观察,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才会取得良好观察效果,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与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才会得到培养与提高。比如:学生们喜欢做游戏,不妨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精彩的游戏,学生们兴致勃勃做游戏,在玩中观察、玩中求乐,同时观察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孩子们喜欢户外运动,那么不妨试试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去观察事物的万千气象,发现季节的不同变化,景物的变化。孩子们喜欢玩具,况且玩具的种类颇多,各具特点,那么在写这类作文时,让学生把玩具都拿来,开个玩具展示会,各自观察自己的玩具并向别人做精彩介绍。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本里有一篇习作练习《我心爱的玩具》,在此次训练中,我大胆进行了尝试,一方面让学生自己搜集材料观察,另一方面,我从同学们带来的玩具中找出一个独具风格的芭比娃娃,这样,作文时学生可在两个内容中加以选择,减少了难度。我先让学生一组一组的观察,指导学生仔细的观

察她的身高、肤色、头发、眼睛。然后请学生找出她独特的地方,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亲自动手扭动美少女的胳膊、腿,想象着摆成各种姿势。我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让同学们展开连想的翅膀,讲出自己的想法。同学们各抒己见:像飞跑的运动员;她像舞蹈明星;她正向我招手致意呢!老师,我在她手上放一本书,她正在那儿看书呢!待同学们讲完心中的想法后,我又将美少女平放在课桌上,同学们大声说:她睡着了,像个睡美人。从同学们那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可以肯定,观察是本次作文取得成功的重要阶梯。

2、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一首动听的歌曲;一幅生动的图画;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一段精彩的画面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为了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必要时可以把这些东西引入课堂。比如写水果时,可以请学生把各种水果带到课堂上来,让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写作前我让大家把自己喜欢的水果拿来,进行水果比美大赛,在课上让大家先观察,再说一说,然后再写一写。有的同学拿来了橘子,说橘子穿上了一件皮大衣,扒开桔皮,一个个桔瓣还披上了一层白纱,扒开白纱还看见了一个个弯弯的“小月亮”。有的同学拿来了红红的苹果,说像小姑娘的脸蛋。多么形象的语言呀,正是因为同学们有了深入的观察,才有着这么深刻的语言描绘。观察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内,应随时随地的去观察,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亲自去观察,亲自去体验,这样的观察所得印象会更加深刻,观察更加具体,感受更深。

二、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标

观察目的是否明确,将直接影响观察效果,因此,观察之前教师要精心考虑,周密设计,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的差异,提出观察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学生明确了观察的目的,观察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去粗取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观察动物,就要明确观察的外形,生活习惯等特点;观察植物就要观察它的干、茎、叶等各部分的特点;观察人物,就要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个方面特点;观察活动,就要观察整个活动的过程:开头、经过、结果;观察景物,需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总之,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提出不同的观察目标。例如写作《秋天的田野》时,要求学生在观察大自然景物时,能找出秋天与夏天的不同之处,找一找秋天的景物有什么变化,秋天给人们带来了什么,通过观察感受到秋天的色彩,秋天的风韵。

2、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有顺序的进行观察

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逻辑思维能力又不占主导地位,观察时容易犯顺序混淆的毛病,这样写出的文章也是杂乱无章。在观察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采用不同的观察顺序。按事物的发展观察,主要观察事物的活动情况,顺着时间的先后顺序观察事物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按事物所处的空间位置观察,可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等不同的角度,按一定的空间顺序进行;按事物的特点观察,可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

分到整体。其次,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重点,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培养观察的习惯。

三、善于积累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小学生日常接触到家庭、学校、社会中许多有情趣的事情,但大都缺乏有意观察的习惯而未能积累下来,因此,我们要培养他们从周围生活中积累素材,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1、鼓励学生写生活日记。把生活中自己认为有意义、有趣的、感受深的事物记下来,并把有新意的题材给学生讲评,从而启发学生要善于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作文材料。

2、鼓励学生广泛的阅读,博览群书,在书中善于观察,发现名词佳句,可以写一写、说一说、背一背,摘抄与积累,便于为我所用。收看趣味性、知识性较强的电影、电视节目,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及时写好收看心得。

总之,作文教学只有充分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学生乐学乐写,常写常新。

作者简介 湖北省公安县南平小学 管楚娥

电话:13872399665 邮箱512826760@qq.com

观察同学作文(四)

观察作文教学设计:

与小动物零距离

◆设计理念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温顺、可爱的小动物更招人喜爱。几乎每个孩子对这些动物都有一种特殊的喜爱之情。学生喜欢小动物,也希望更多的了解动物,掌握一些关于动物的知识。同时,他们又不知道如何饲养动物,照顾动物,更不清楚如何给动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缺乏对动物的保护意识。所以,在本次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动物,在家中亲自饲养小动物,照看它们,和他们做朋友,培养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心,让学生知道要保护动物,真正做到心灵沟通,培养他们观察、独立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利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下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让学生在家中建立动物角,由家长配合养比较好饲养的小动物并进行适当的帮助,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写观察日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丰富学生的动物知识,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

能力目标:通过口头讲述、实物观察,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抓住动物特点的习作方法。能够养成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树立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的观念,发展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行为,激发学生的爱心。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动物世界千姿百态,那么你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为什么?(因为它们非常可爱)

2、汇报交流(四人小组内)

每小组的每位同学都有你喜欢的小动物,你是怎么照顾它的,你又了解了它的什么知识,请你在四人小组内试着连起来说说。

3、今天我们就举行一次“动物博览会”,和你喜欢的动物来一次“零距离”接触。

二、教学指导,理解观察

1、了解观察

师:我们今天和小动物来一次“零距离”的接触。

生:什么是零距离接触?

师:就是深入地观察。你们知道什么叫深入观察吗?

生:不就是用眼睛认真看吗?

师:不是。其实在饲养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做到了。观察要深入,要科学,就要动员你手下的大将:眼睛、手、耳朵、鼻子。

2、课件出示,加深印象

眼看:它的外形(身体、四肢、头尾、毛色等)、怎样的生活习性

手摸:毛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耳听:什么情况下它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鼻闻:这种动物有怎样的气味

三、观察动物,合作交流

1、教师播放一段动物的录像(包括动物的声音、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动物世界的生趣盎然。

2、现在让我们来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吧。

a、它们有怎样的外形呢?

生1:我家的狗鼻子特别长,全身披覆着毛,雪白雪白的。

生2: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小猫。它有一个小小的身子,大大的眼睛,一只小小的嘴,胡子翘着,很可爱。

生3:兔子尾巴短,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三瓣嘴。

b、你们了解了怎样的生活习性呢?

生甲:猫抓到老鼠之后,不是马上把它吃了,而是和老鼠玩。当老鼠累得没力气逃跑时,它才会找个安静的地方把老鼠吃了。

生乙:我的叔叔家养了许多的荷兰鼠。叔叔告诉我它是一种的珍贵草食动物。生性温顺、活泼逗人、不咬不抓。

生丙:我家的狗很特别。见到熟人它会跪在地上,还会小声“汪汪汪”的叫要是陌生人来了,它会围着那个人跑上几圈。它还喜欢咬带子。

生丁:鹅的听觉很敏锐,反应特别迅速,叫起来声音响亮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观察同学作文 作文观察我班级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