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公路测量实习日记

话题作文 zuowen 5浏览

【 – 话题作文】

公路测量实习日记(一)

今天早晨进行了实习动员,老师讲了一些实习的要求以及我们应该准备的东西,将这次实习的目的和实习过程中的注意问题进行了讲解,然后就是对实习的人员进行了分组和明确了每个小组在实习时每天的任务。

在动员会上,老师着重讲了本次实习的任务,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七项内容:选线、测角、中桩、水平、横断、地形、内业。人员被分为七个小组,每个小组每天负责一项任务,依次循环每个小组每天都会做不同的任务。还有就是老师讲解了一些在实习的过程中,对于仪器的交接和仪器的使用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每天各个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接都应该有负责人签字。简单的讲解了一些仪器的使用原理和如何使用,因为我们以前并未使用过全站仪,因此这些老师讲的比较多。其实这些原理在上课的时候老师都有讲到过,只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要学会灵活地去应用。在实际的运用过程,我们要注意仪器的校核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在实地测量时,我们会遇到的问题,老师都一一作了详细的讲解。

早晨的动员会大致就是对实习时所需要准备的东西和应该注意的问题集体进行了讲解,会后老师对每个组的组长和总工都做了详细的实习要求,讲了一些在实习过程中该如何处理问题以及进行人员的分配。后面的就是我们自己准备一些实习时的日用品。下午主要就是针对实习时可能需要用到的知识进行了大致的预习,对一些仪器的使用原理和如何去校核进行了解。

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晴

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实习前的预习工作和把实习时需要用到的东西进行准备。

按照实习要求,我们需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的预习:

① 通过复习道路勘勘测书,学会平曲线、竖曲线的设计方法以及曲线要

素的计算方法:在设计平曲线和竖曲线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需要满足的条件都必须有所了解。对于四级公路,圆曲线的曲线长必须大于40m,在进行S型曲线设计时,要通过反算得到后面圆曲线的半径。 ② 复习选线及定线的方法:在选线时我们要处理好线路与周边农业的关

系,并且应该具有多个方案,在选线时,我们首先要全面布局确定线路的走向,选定出路线的走廊带和拟定多个路线方案,全面考虑多种选线要素,最后选定具体路线进行定线设计。

③ 了解路线平面设计图、纵断面设计图、横断面设计图、地形图的绘制

方法。尤其是地形图的绘制时,需要标明道路两旁标志性地物的标高,需要体现出地势的大致变化情况。

④ 安装道路勘测辅助设计软件并了解其使用方法:在对圆曲线上的点进

行加桩计算时需要通过公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利用拨角法对其计算,需要注意在输入数据时,角度的输入方法。

⑤ 了解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的仪器使用方法、原理及其校核方法。

对于全站仪,我们以前在学校的测量中并未接触,需要我们着重了解学习。水准仪主要是用来测量高程的,以前有使用过,因此只需了解其使用方法及原理就可以了。

⑥ 通过查道路勘测书学习水准测量、路线放样、地形测量的方法以及测

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真正的实习今天就算拉开了帷幕,早晨出发去目的地。然而对于我们前两组来说到了目的地下午就得出去进行先前的测量任务。为了后面的小组尽快的加入到实习的队伍,我们就只好先进性一点测量任务,到目的地稍微休整下就进行下午的测量任务。

下午我们组的测量任务是角度的测量,先是对人员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工。虽然以前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有用过经纬仪进行过角度的测量,但是这次用的是全站仪,我们对它还是比较陌生的,因为以前从未使用过。虽然老师在测量之前讲过一些它的用法,但我们对他还是不能够准确的使用,因此只好慢慢地在测量中去探索。第一组使用罗盘仪进行实地的选线,我们则是根据他们的选线,利用全站仪测量出每个交点的偏角和每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全站仪使用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因为它可以直接显示出两个交点之间的偏角和角度,这样就提高了数据的精确度。全站仪通过自身微处理器的控制可以自动完成距离、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坐标的观测和显示、存贮。通过不断的测量,对一起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方便了我们的测量。

看似很简单的测量,但当我们再聚的操作中才发现,并不是很容易的就能搞定,比如角度的误差必须控制在±40〞而距离的误差必须控制在距离的千分之一以内,两个测点(交点或转点)间的距离一般不大于500m。因此我们每次测量一个交点都必须进行数据的误差计算。这样也就使得测量的进度变得更慢。测量的进度变得更慢。且由于只有一个棱镜,我们还得带着它来回的移动,所以测量起来不是很方便,而且也出现了一定的误差。由于对仪器的不 熟悉测量的进度并不是很理想,而且在光线比较暗的山里,棱镜对光的反射不够,因此只能很早的结束任务。虽然今天的进度不是很多,但是我们每个人对全站仪还收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它的使用原理和再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也算是为明天的测量任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们组的任务还是接着昨天的测角任务继续测量,有了昨天的基础,测量起来也快了许多。但是随着地形的变化,会出现无法通视的情况,这样就有给测量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是测量的原理还是不变的。

我们今天主要任务就是测量交点3到交点6的偏角和距离,这项任务主要是在上午进行,下午则是对上午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同时和选线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同时利用公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对明天要进行的圆曲线上的中桩点进行计算。在对交点3和交点4之间进行测量时,由于不通视的原因,在它们之间必须设立一个转点(转点至焦点的距离不大于500m,不小于50m),然后利用余弦定理对其角度和距离进行计算,从而得出交点3和交点4之间的角度和距离。由于地形的原因,每个交点之间都不能很好的通视,因此数据的测量出现的误差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小误差。交点5和交点6之间由于树木太多在测量时不能够很好地通视,因此他们的误差比较大。在每相邻的交点或转点之间需要进行市局观测,用作明天中桩量距时的校核。

下午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早晨的测量数据进行调整里同时准备明天的中桩测量。通过公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对转弯处进行设计,检查曲线及直线要素、平面

线性组合是否满足要求。对于四级公路,圆曲线半径最小为30m,而且圆曲线的长度必须>40m,在对中桩的数据进行输入时要注意角度的输入不需要进行转换直接输入,在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的特殊点进行中桩计算时可以利用拨角法,他们之间每10m加一个桩将仪器放置在缓圆(直圆)点上,然后根据公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计算出的数据对其进行打桩。晚上我们还向前面的中桩组进行询问在实际的测量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该如何让去解决。然后就是一些仪器的交接和把数据交给内业组。

2013年8月17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中装测量,通过昨天公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的计算,我们今天主要是把圆曲线(缓和曲线)上的特殊点放样到实际中,同时对每个桩的桩号进行计算敷设曲线和定桩。

早晨的任务主要是根据昨天的测角数据设计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并且在距离相对较短的两个交点之间设置S型曲线(交点5和交点6之间:先设计出交点5的圆曲线,然后根据切线长反算出交点6的半径),然后把设计好的曲线要素放养到实际中。在直线段桩距为20m一个,而且每一个的桩号都为整数,曲线段的加桩间距为10m(当曲线上的点和整桩号相差在5m以内时,可以不加整桩号)。在对圆曲线上的点进行加桩时,我们可以利用拨角法,将仪器架设在直圆点上(默认直圆点的坐标为(0,0)),然后根据角度和距离利用全站仪找出加桩的点,圆曲线(缓和曲线)上的点采用10加一个桩。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形在直圆点无法通视时,利用拨角发无法直接打桩,我们就需要进行间接的测量(我们可以将仪器架设在交点上,然后根据用拨角发得出的数据利用余弦定理计算出各个桩到叫交点的距离)。为了更快的进行测量,我们可以把仪器架设在一个交点,然后测出下一个点的直圆点,然后将仪器直接架设在直圆点上,这样就可以减少一次仪器的架设。对于交点5和交点6在草丛中的桩,我们也在其旁边坐了一些标记,以便于后面的测量小组可以很方便的找到。

下午我们则是对今天的中桩数据进行整理,然后对圆曲线上点的要素进行计算,通过前一个交点的桩号计算出下一个点的交点号。然后将整理好的数据交会内页组。

2013年8月1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水平测量,通过已知的BM(水准基点)的高程对路线中线各中桩高程进行测量,并沿线设置水准点,为路线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提供高程资料。我们具体的安排是早晨完成外业的测量任务,下午对数据进行整理,进行误差分析。

在对线路上各中桩点的高程进行测量时,水准路线应起、闭于水准点。先是通过水准基点(BM4)处的高程进行测量,将水准仪架设在一个事业比较宽阔的点上,然后先将水准尺立在BM4处读取一个高程,然后依次读出各个桩号的高程(读数时只读取中丝的读数),用水准点(BM4)的高程加上水准尺的高程便可以得出BM4的视线高程,然后用其依次减去每个中桩的水准尺的读数便可

得到该桩号的高程。在测量的过程中尽量使水准仪到它两边中桩的距离大致相等,这样可以减小误差。由于地形的原因,对于不通视的桩我们要设立转点测其水平高程(转点可以为中桩也可以是某一个点),而且对于转点的高程也要通过水准点计算得出。在进行完往测时,还应该进行一次数据的反测,目的就是为了对往测的数据进行校核。在架设水准仪时,应使水准仪尽量的能够看到两边的中桩,而且距离比较远,使水准仪的气泡居中。

下午主要是进行数据的校核和误差计算,在进行数据校核之前我们应该先先计算出每个桩号的高程。对于基平测量利用水准仪,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测量,其闭合差应该满足要求(中桩高程的检测限差为±10cm)。对于中平测量两相邻水准点间形成为附和水准路线,而且对于往返测的误差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将填写好的数据表交回内页组。

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横断面的测量,通过在实地逐桩测量每个中桩的地面起伏情况,并绘制横断面地面线,为路基横断面设计、土石方计算好人施工放样提供资料。在进行横断面测量时,横断面的方向应该和路线垂直,在曲线段则和该点处的切线方向垂直。

在进行横断面的实地测量时,对于直线段一般采用方向架测定,用方向架的两个固定片,一个瞄准该直线上任意一个桩,另一所指的方向即为该桩点的横断面方向;在圆曲线上横断面的方向即为半径的方向,但是由于实地情况无法确定半径的方向,只能大致的利用和切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横断面。对于横断面测量时根据实地情况,桩号两边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交点6到交点7之间,左边的地势比较陡峭,只能根据地势的大致走向进行横断面的测量。在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横断面方向,是该点的法线方向(求出该点至前视点或后视点的偏角值,即可定出该点的法线方向)。在使用水准仪时,中桩水准尺读数为后视,其余特征点的水准尺读数为前视后视减去前视计算得出特征点与中桩地面高差。其中在交点7和交点8之间隔了一条河流,因此他们之间的部分桩号无法直接测得横断面的数据,只能粗略的估计。在对于一些宽阔地时(庄稼地)为了不破坏庄稼,只能对其旁边的部分点进行测量,然后得出其高程。不过总的来说,横断面的测量还是比较简单的。

下午则是对数据的整理,在进行横断面的数据整理时,主要是计算出各个点与中桩点的高程差和相邻各点的距离。在整理完数据后,就是为明天的地形图的绘制进行准备,提前了解一些在进行地形图的绘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地形图的测绘,就是把地面上的点按照比例(1:500)测绘到纸上,画出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能够大致的反映出地形特征,通过不断的描点,画出道路的大致走向和道路两旁的地物,以及道路上的桩号。

由于地比较复杂,而且在外面画图不方便,我们早晨主要是进行道路两旁点的测量,并大致的画出草图,将测量的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标好号进行记录。首

先把全站仪架设在某一个点,瞄准某个桩号选择了一条基线,然后将全站仪对准基该桩号,将角度调为零度,读出其水平距离和竖直高差,然后按照比例计算出其在图纸上的水平距离,就可以将它标在图纸上。对于一些无法通视的地点,我们就需要设立转点,对于转点我们需要根据前一个基线点进行确定,然后将仪器架设在该点,选择新的点作为基线,然后按照同样的原理进行后面的测量。为了能够更好地反应地形的特征,我们对道路两旁也进行了测量,这样通过道路两边的地物就可以计算出地面线的高程。在地形图的测绘时,为了能够反映出地势的变化情况,我们需要在地形图上画出一部分等高线,这些等高线的确定就只有通过道路两边的地物来反映。

在我们组所绘制的范围内,道路的两边一边是山,一边是树林,对于靠山的那边等高线会比较密集,而且不容易测量,我们只好通过测量一些树木的位置以及竖直高差来确定地势的等高线。在交点7和交点8之间有条河流,我们只能测量出河两边的特殊点来绘制。我们的测量范围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地形图绘制起来也不是很困难。通过不断的描点,还是可以比较明显的体现出地势的变化情况。而且道路的大致走向也是可以体现出的。

下午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早晨测量的点描到纸上。首先我们对早晨的数据进行了整理,把大于一百八十度的角度进行转华到一百八十度以内,把距离按照比例(1:500)转化,这样在画图时就可以直接利用数据进行描点了。然后将描出来的点连接起来,画出道路两旁的地物,把圆曲线的要素和图的名称标号记录在图纸上,标出某些特殊点的高程,这样地形图基本就可以了,最后对一些细节进行描绘。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们组是内作\业,主要任务就是对外也外业勘测各族各组的数据进行复查和汇总;技术资料的收集和保管;路线平纵横设计及所有设计图、表的绘制。

早晨我们对昨天交回的数据经行了校核,根据不同的分工,每个人都有校核的任务。对于角度的校核,我们主要对角度的偏角计算进行了校核以及导线磁方位角闭合差计算,同时对视距的误差进行了校核。同时对圆曲线的设计以及圆曲线的曲线要素计算进行校核,对照选线组的资料对测角组的偏角进行校核。总的来说选线组合测角组的数据还是比较齐全的,而且误差计算都符合要求。对于中桩组,主要校核了平曲线的要素与测量记录是否一致,以及中桩桩号的计算是否准确,对圆曲线的中桩计算是否符合要求。经过校核我们发现中桩组的数据圆曲线的设计曲线长不符合四级公路的设计要求,并且圆曲线上中桩的计算并不是10加一个桩,他们的圆曲线上只有三个特征点,并未采用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对圆曲线上的点进行加桩计算。水准组的数据,我们主要校核了基平测量的精度和中平是否闭合,有无漏测桩号的高程、计算数据是否有误。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水平组的测量方法是一种比较麻烦的测量方法,但是这样测得的数据误差会比较大,而且计算时数据量比较大,不利于校核计算。通过对他们组数据的计算,我们发现他们组的数据计算并未借助于已知的水准点(BM8)对后面的桩号高程进行计算,而且离水准点最近的点与水准点的高程相差5m,这样我们对后面的数据就很难进行误差分析计算。因此我们只好把他们组的数据交回到他们手中,下午他们又重新进行了测量。接下来就是对横断面的校核,主要校核横断面桩号

公路测量实习日记(二)

实习日志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晴

早晨8点多分,我们来到建工楼314教室召开道路勘测实习动员大会.董鹏老师首先告诉我们要重视这次实习,因为道路勘测实习也是道路勘测设计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勘测实习,我们在每天的任务中发现自己知识点模糊的地方,系统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道路勘测设计程序、野外勘测与野外勘测期间内业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我们运用理论知识处理现实的具体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我们设计、计算及绘图的能力。本次实习的时间是从8月15日开始直到8月23日结束,为期9天。9天实习的任务总体可以归纳为选线、量角、中桩、水平、横断、地形和内业7个部分,我们全体八十左右位学生将分为7组,实习期间每组按顺序每天执行一个部分的任务。通过完成每日任务,我们将书本上理论专业知识付于实践,不仅巩固我们理论知识,也增强我们认真负责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在暑期前我们进行了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课题是在矿山区内给定的2个设计点设计一条通行并符合规范的山区公路,这次我们实习的设计内容跟道路勘测课程设计的内容大同小异,只是将课程设计搬到现实中,计算数据我们需要在实际中亲自测量,而不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获取,增强了我们动手能力和对仪器熟练掌握程度。大概介绍实习内容后,董鹏老师说明了实习的要求、实习内容和作为实习学生我们每天需要完成的事,具体包括每天安排任务测量后的数据计算和校核、记录当天实习(工作)内容、进度和进度事项。

实习日志

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晴

昨天我大致了解道路勘测实习的流程后,仔细阅读了道路勘测实习指导书,了解了每天不同作业组需要进行的任务,我们需要使用的仪器有罗盘仪、水准仪、全站仪。部分仪器我们已经在以前的工程测量实习中使用过,但是新仪器我们不知道如何使用,我们组查阅了工程测量教科书、道路勘测教科书、道路勘测实习指导书,并上网查阅仪器的使用,为实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实习的任务分为选线、量角、中桩、水平、横断、地形和内业7个部分,我们作为第一组,第一天的任务是选线,选线是实地确定路中线位置,即进行路线察看并进一步确定路线布局方案,清除中线附近的障碍物,确定路线交点及转角并钉桩,选线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作业提供一条路线。做好充足的准备后,明天是早晨8点在建工楼前集合出发,我们都收拾行李并外出置办需要的物品,带好教科书,我们要在各作业组实习过程中认真完成各项实习内容,做好各项外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实习日志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晴

今天算是正式实习的第一天,早上我们乘校车经过三个小时旅途的颠簸,终于在中午来到实习地河北易县西陵镇的九龙山庄,实习基地条件的艰苦抑制不了我们来到实习基地初时的兴奋。第一天,根据分组我们第一组是选线组,董鹏老师和付成喜老师安排今天下午只有选线组和量角组需要进行作业。

在中午短暂的休息后,我们在下午4点多和几位老师一起出去进行外业勘测,选线是整个外业的核心,其他作业都是根据选线所插定的路线位置开展测量工作,如果选线路线存在瑕疵,后续的工作也会遇到麻烦。老师告诉我们选线的主要任务是:实地确定路中线位置,即进行路线察看并进一步确定路线布局方案,清除中线附近的障碍物,确定路线交点及转角并钉桩。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保持两交点间的视野通视,以方便罗盘仪和量角组读数。老师先给我们定好起点,并向我们介绍路线大致走向,并告诉我们一些定点的要求:交点不能定在清西陵古道上,我们设计的路线尽量不能以原古道为基准。

我组本次选线属于平原区选线,地形平缓,坡度缓和,纵坡一般不受限制,但是古树较多,通视条件差。经我组分析,茂密的植被区是影响选线的主要因素。应用罗盘仪测定直线的磁方位角时,先将罗盘仪安置在直线的起点,使罗盘仪水平后,放下磁针,瞄准直线的另一端点,待磁针静止后,即可在度盘上读数,所得读数为该直线的磁方位角。我们组分为前点(放坡插点)、中点(穿线定点)、后点(测角定桩)3个组。前点2人担任,组员根据老师告诉的路线走向,通过实地观察确定路线的导向线,插上标旗供后面组参考。中点组根据技术指标,结

合清西陵这边平原地形和大量植被障碍物,修正路线的导向线,用花杆穿直线的办法,反复插穿,确定交点位置,同时对交点进行编号。后点组则是利用罗盘仪初测路线转角,订桩并在周边插上标旗提示后续组桩点所在。第一次定线我们交点1和交点2定点比较快,组员间可能沟通存在问题,我们在使用罗盘仪量角时,仪器在起点由于古树树干遮挡无法看到交点1的花杆。所以我们重新选取交点1,通过在交点1附近不停地调整花杆位置,利用对讲机确定仪器是否可以清楚明了地看到花杆,我们确定交点1位置。因为明天我们仍然是选线组,今天下午的选线只是熟悉操作步骤,为明天的中桩、水平、横断组提供一个已选好的路线。我们钉好交点3桩号,大概确定交点4位置,我们收工,准备明日继续。

实习日志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们紧接着昨天的任务,继续选线。清晨我们来点交点3,交点3和交点4之间是一片高耸的灌木林,老师早晨来我们组察看时,明确指出我们组存在的问题:我们交点3和交点4之间距离过短,交点4需要重选。交点3后是条公路,我们选线老师告诉我们点尽量选在公路旁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公路测量实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