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话题作文】
爸爸妈妈对孩子期望话(一)
新学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孩子,你是我生命的光,更是我生命的延续。你的快乐牵动着我的心,你的成长更是我永远的牵挂!
新学期爸妈对你的期望是:
一是要身心健康。身体是生活和学习的根本保证,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实现人生的一切理想和梦想。没有健康一切将无从说起,所以说,一定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执行学校的作息时间,保持阳光心态,保持生理、心理健康,相信你会在健康的路上,走出自己的精彩。
二是要永远学习。学习是你成功的必要条件,更是你进取的基石!学习,不仅要学习文化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的知识,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的进步,这样才能永远不被时代淘汰。要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这样你的生活才会充实。
三是要诚信做人。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要说假话,不要欺骗别人,更不要欺骗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任何事情要三思而后行,不要为自己找借口,诚信会让你受益一生,诚信会让你倍加自信,诚信会提升你的层次和品味。
四是要学会宽容。要有宽广的胸怀,凡事要顾全大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要多去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会与老师、同学相处,学会接受个性相异的人,用欣赏和微笑合理的表达 1
自己。善于接纳于自己完全不同性格的人,会使你有更多学习的机会,更多成功的机会。
五是要坚强乐观。在新学期要有意识地考验自己的毅力和能力,有意识的磨练自己,学会逆境中生存,培养坚强毅力。只有战胜自己,才能够赢得明天。同时要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样你就能够不被任何挫折和困难吓倒,才能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六是要制定规划。新学期,你已经是高二的学生了,要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走出自己的精彩。在学习上要制定学习计划,在生活上要制定目标,任何事情要经过深思熟虑,不打无准备之仗。要科学合理制定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规划,并逐步校正完善,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理想。
七是要勤俭节俭。尽管你们生活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幸福时代,但决不能浪费,要学会精打细算,花好每一分钱,更不能存在攀比现象,珍惜父母亲的劳动成果。当然,勤俭节约不仅仅是指物质,也要体现在时间、金钱、精力上,学会节俭,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收获。
八是要学会感恩。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一个阳光健康的人。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感恩每一次机遇,是对你人生的肯定;感恩每一次坎坷,是对个人毅力和心理的重要考核和评测;感恩你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对你有帮助的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你会永远快乐幸福。
孩子,爸妈希望你在新学期学习进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2
爸爸妈妈对孩子期望话(二)
父母应该对孩子说的话
孩子,你真棒! 孩子,多想想你的优点。
孩子,别担心,爸爸妈妈相信你能够做好这件事。
孩子,你要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
孩子,你的落后只是暂时的,爸爸妈妈相信你不会因此而失去自信。 孩子,只要你尽了力,考得差些,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的。
孩子,即使你只考上了普通高中,你在爸爸妈妈的眼里仍是好孩子。 孩子,爸爸妈妈希望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
孩子,失败了不要紧,爸爸妈妈和你一起继续努力。
孩子,你能不断发现问题,这说明你学习很用功。
孩子,没考好爸爸妈妈不怪你,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你尽力了。 好孩子,你学习真有一套!爸妈很佩服你!
孩子,做棵大树是爸妈对你的期望,做棵茁壮的小草,爸妈也尊重你。 孩子,你这么勤奋好学,爸妈相信你一定会成才的!
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按时完成作业的。
孩子,爸妈也认为不容易,不过我很欣赏你那么努力。
孩子,你今天做的真棒,爸妈相信你以后还会这样做的!
孩子,谢谢你今天把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
孩子,你做得不错。如果再稍微注意点,相信可以做得更好。 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
孩子,坚持做下去,你一定会成功!
孩子,对你的错误,爸妈虽然很生气,但爸妈相信你一定能够吸取教训。 孩子,今天表现不错,妈妈知道你连续学习了两个半小时。
孩子,爸妈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答案。
孩子,让我们一起看看怎样可以比较容易的记住!
孩子,只要用心去做、去学,再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很容易。 孩子,记住,你是一个男子汉! 你真是我们的好孩子,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孩子,如果放学后你不立即回家,爸爸妈妈会担心的。
孩子,你可以按自己的思路去想问题,不用先做决定,再想想看? 孩子,这计划是你自己定的,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够按时完成。 孩子,爸爸妈妈工作了一天很劳累,你能帮助爸爸妈妈把拖鞋拿来吗? 孩子,你真是长大了,已经学会耐心等待了。
孩子,你觉得很伤心是吗?告诉妈妈今天发生了什么?
孩子,这件事爸爸做错了,爸爸向你道歉,请你原谅。
孩子,这件事我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让我们一起去尝试好吗? 孩子,真遗憾,我们约定的事不能破坏,希望你以后要遵守诺言。 孩子,就像爸妈上班不应旷工一样,你上学也不应旷课。
孩子,妈妈从不动手打人,你应该向她学习。
孩子,上次你能够克服恐惧,很勇敢! 今天再拿出勇气试试!
孩子,做事慢是你的细心,但是我相信你做快点同样可以做得很好! 孩子,请告诉我真话,我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孩子,说谎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你希望爸爸妈妈不再相信你吗? 孩子,父母不是反对你电话聊天,而是你的聊天影响了他人。 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你应该自己来拿主意。
孩子,你辛苦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灿烂的明天。
孩子,学骑车哪有不摔跤的呢?爸妈当时学骑车不知道摔过多少次呢! 孩子,今晚有朋友要来咱们家,你能够帮助收拾收拾吗?
孩子,运动会没拿到名次,没关系,参与就是一种进取精神。
爸爸妈妈对孩子期望话(三)
当儿子出生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和大多数父母亲一样感到非常喜悦和激动。渐渐的儿子长大了,从呀呀学语到上学至今。我们也曾望子成龙,希望他上最好的学校,在老师的引导下努力学习,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是,今天儿子放学回来问我们,对他的期望是什么?我们陷入了沉思,我们到底期望儿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我们期望他是一个自信和宽容的人。人这一生要经历许多事,交往许多人,难免会有人冒犯到自己,一个人不可能不遇到挫折,不可能不受委屈,也不可能什么都做的对,难免会犯点错误,现实的社会也不可能公正公平,这些我们都无力改变,所以不能患得患失、怨天尤人。要学会宽恕别人同时宽待自己,只有把“包袱”扔了,才能轻松面对未来。不管做什么事,只要做起来,就永远都不为晚。对待你身边的事要学会欣赏,欣赏别人的优点,实际是在增强感悟,获取教益和营养。你欣赏别人,别人也会欣赏你,你要永远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只有自信并懂得欣赏的人,才有豁达的胸襟,才能不断地增进智慧,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其次,我们期望他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人生不过几十年,无论有多大出息的人,都是由父母抱着抚养长大,无论成就多大事业都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无论攒多少钱都包含了别人的财富。要感养育之恩,要感师长教诲之恩,感朋友帮助之恩。 最后,我们期望他是一个快乐的人。只有心灵快乐,人生才有意义。快乐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技巧。快乐是财富,但财富并不一定带来快乐。因此有“知足常乐”一语;坐高位的人不一定快乐,所以有“高处不胜寒”一说;成天计算人提防人的人不可能快乐,他只能整天生活在担忧和恐惧之中。实现快乐的途径很多,成全别人帮助别人是最大的快乐,行善积德能带来无限的快乐,不间断地吸取新知识有持续的快乐。有些时候换个角度去看人待事,可以化烦恼为快乐。将你的快乐传递给他人,与人分享你的快乐,你会得到更大的快乐。 爱是一切善的根源,爱是人生的根本和真谛,爱是伟大而持久的动力。亲爱的儿子,父母希望你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幸福地茁壮成长,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能够自食其力的人。并把得到的爱回馈给所有爱你的人,回馈给社会。 ===========================你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 收藏(0) 浏览:1996 回复:8 luckyljx宝宝年龄:4岁3个月来自:美洲国家 美国等级:9级 我的发帖我的回帖 发站短 发
表于 2010-07-28 15:27:57 | 只看楼主 楼 楼主 我一个同事的孩子刚二年级,一直很喜欢奥数,已经坚持上奥数班两年了,但目前奥数竞赛班的强度,以及淘汰的压力(当然孩子似乎还没有感受到这一点),已经让孩子和家长有点不堪重负。尽管当初同事让孩子去上奥数班几乎没有功利之心,可竞赛班的大部分孩子都已经在家长的“调教”下目的非常明确——上人大附中!同事现在很纠结,不知道是否应该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二年级的孩子就目标如此明确地奔着上人大附中而不辞辛苦地去上奥数课,着实让我震惊。如今的教育已经极度扭曲,孩子和家长都深受折磨。诚然,每个父母都对孩子有着某种期望,我们一直也觉得这种期望是理所应当的,望子成龙乃人之常情。但现在我好像这种期望变得有些“不应该”了。可我们难道就不能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吗?任何教育都是有目标的,按照蒙特梭利的观点,蒙氏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难道不是一种期望吗?当然是!不仅是期望,而且也是行动,蒙氏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呼应着这个目标的,每一个合格的蒙氏教师引领着孩子所践行的,也都是通往这个目标的路。那么,这个目标和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父母的“期望”,到底区别在哪里呢?蒙氏理论的书籍,基本上在一开篇都会讲到“精神胚胎”,简单说,就是每一个孩子在一降生时,就已经为自己设定好了自己的成长路线,这个成长路线,既包括生理上的,什么时候会翻身、什么时候会走路、什么时候会说话;也包括心理上的,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我,什么时候开始追求完美,什么时候开始欣赏美……一切都已经冥冥中自有安排,只要外在的条件没有严重违背这个安排,它就会像设定好的程序一样,顺利地运行下去。那么我们似乎可以说,人的成长,是具有某些趋同性的。我们可以大胆地假设一下,如果全地球的人类都可以在蒙氏教育的环境下长大,他们就会在本质上成为差不多的人,即成为“内心自发地爱秩序,自发地精神高度集中,自发的自律成为常态,独立自主,喜欢有智力目标的活动,对自我情绪的把握有度,对现实环境具有准确判断和相当的适应能力,对生命中的美有敏锐的感受力,有同情和关爱他人的品格和进步的社会观念,认知状态良好,概念清晰准确,思维极富逻辑性和创造性”的人。我们看到这些形容词,会发现它们讲的都是人的“本性”层面的东西,没有一个讲的是“外在”的条件,而正是各种各样外在的条件,是别人能够比较容易看到的,是能够足用来把
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分开的,也就是说,即使全人类都接受蒙氏教育,也并非会使每个人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正相反,因为蒙氏讲究最大限度地让人得到自由,则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在更大的范围内去发展自己的外在,而成为一个个多姿多彩的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蒙氏又是支持多样性的。那么,到底如何能实现这个看似有些相互矛盾的目标呢?蒙氏虽然讲了不少复杂的理论,但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其核心只有一个:“无为”。无为就是不干涉,不干涉就是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如果说自由还有一个限度的话,那也不过是为了使一个人可以和他所处的环境平衡地共处而设置的,为了和平相处,因而“不能伤害自己,不能伤害他人,不能破坏环境”,除此而外,一律“无为”,从而也最终能够“无不为”。能够有勇气有毅力给予孩子如此光辉灿烂的最原始动力,正是爱,正是众生平等的了不起的觉悟,至此,蒙氏的理论便圆满了。再回头来看我们所谓的“期望”呢?希望将来孩子能上名牌大学,希望孩子将来成为成功人士,希望孩子能娶个XX条件的老婆……这些都是对孩子外在的期望。只可惜,它们只是父母的期望,未必是孩子的期望,孩子想上的大学,未必一定名牌;孩子所认为的成功,未必是你所欣赏的成功;孩子心爱的女人,未必是你理想的贤妻,我们投入数十年的心血,为的就是一个50%可能性都不到的结局?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希望孩子能坚强勇敢,希望孩子人缘好。这些都是对孩子内在的期望。只可惜,它们只代表人之本性的某一个方面,没有人可以永远快乐,也没有人可以永远勇敢,更没有人可以得到所有人的赞许亲近,这些期望从一开始产生,就已经陷入了100%的死局。可是,我们连想想都不行吗?想当然可以了,问题是想得太多太久,很容易一不小心就付诸实践了。一旦把自己的期望付诸实践,便会扰乱孩子成长的正常轨迹,如果孩子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力量,有可能会抗争到底,直到回到自己本来的路线上为止;如果孩子还很弱小,则他就会真的被你改造,“长大后他就成了你”,或者成为了一个负的你,总之,他不再是自己,也不再是神迹。——————————————————-以前和当家的聊这个,其实说实话,望子成龙的心谁都会有的,都希望自己孩子好,不过现实一点,身体健康、能在社会上自己养活自己,[说起来教育是个太沉重的话题,我们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无忧无虑,可是现实的压力摆在那儿,能无视吗?所以很多家长的选择也很无奈啊][我们都难以超
脱现实的升学压力,结果将自己的焦虑传导给孩子,让他们去承受与年龄不相符的压力,确实有点可怕啊]
爸爸妈妈对孩子期望话(四)
家长对子女期望值
家长对子女期望值高,一是部分家长经济、政治、文化层次较高,一心要子女照自己的遗传基因继承父母等。二是家长实施功利教育,在他们的眼里教育是作为实现物质力量的主要手段,教育孩子唯一的动机和目的,是实现“理想”,获得实力(实利),这实际上是“信仰迷失”“价值错位”的典型表现。实际上与钱欲膨胀、非理性泛滥、道德沉沦、人格分裂的品性危机有关。
一份调查资料显示:66%的家庭从孩子五岁开始就聘请各类的家庭教师,补习文化,培养兴趣爱好,参加这个“希望班”、那个“兴趣组”,请这个邀那个形成家教热。90%以上的家长要求孩子达大学水平,65%的人要培养子女当科技人员、厂长、经理,仅0.77%选择了体力劳动类的职业。我们知道社会结构、劳动力的分布,总是有它的层次性,顶部的总是少数。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总是按一定比例结构的,不可能全部从事一种工作,而无人承担另一类工作。
鲁迅生前立下遗嘱:“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又说:“后起的人物一定优于前人,决不能用同一种模型无理嵌定,长者需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是命令者。”老舍先生给妻子信中也谈到对孩子的希望:“他们能初识几个字,会点加减法,知道一点历史便已够了,只要身体强壮,将来学一门手艺,即可谋生,不必非入大学不可。”他们教子何等豁达、宽容,并没有强行要求子女一定成为什么“家”。我想只要有利于他们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自食其力,发挥自己的才干,各有所成即可,对子女的期望不能脱离社会需要和子女实际。
浅谈农村家长外出务工对孩子学习的影响
摘要:为了改变家庭的生活状况,大部分农村的家长都外出务工,留下他们的子女给隔代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监管,这些学生失去父爱和母爱,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而父母又是家庭的主要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养与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父母的爱,缺乏家庭教育,导致很多孩子心理不健康、性格缺陷、行为偏差等多方面综合表现的屡屡出现,这些因素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关键词:农村家长 外出务工 家庭教育
有一位学者认为,对孩子成长最有影响的四个方面:家庭、学校、同龄伙伴、大众媒体。在这四个方面中,家庭是首位。由此可见,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首要,父母的作用是无法代替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的基础部分,也是关键部分,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使孩子有良好的教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使其受益无穷。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的教育价值,在于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促进孩子智能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孩子需要有父母的陪伴,需要父母的鼓励与关心。然而大部分的农村孩子因父母长年在外务工,与父母沟通的机会较少,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监督,平时又较少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因而产生不健康的心理,比如:自卑、忧郁、逆反心强、消极。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下面我用本校三年级的几个留守学生举例。杨宇航,男,十一岁。他活
泼、可爱、聪明,但缺乏纪律性。课堂上,他是一只“活蹦乱跳”的小松鼠,上课精力不集中,老师的话他左耳进右耳出。每次考试下来,成绩都在六十分以下。
龙昌平,男,十岁。龙昌平的父母出去打工已有两三年了。这几年,他是在爷爷奶奶的身边长大的。他不爱说话,整天坐在自己的位置沉默。一次我和其他几位老师去他家家访,他奶奶告诉我们,龙昌平平时在家也很少说话,基本的笑容都很勉强。奶奶不清楚他的学习情况,久而久之也就不再过问了。
龙升光,男,十一岁。自从父母去外地打工后,他就一直由外公监管。外公忙于农活,再加上年事已高,无力过多地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他非常调皮,而且学习差、好打架斗殴,最令同学们无法接受的是他衣服发散出一股难闻的臭味,衣服至少一个多月换一次。
学校还有近百名学生都存在类似的情况,究其根本原因,这部分学生都属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这一重要环节。那么,家长外出务工对孩子的学习有哪些影响呢?
一、缺乏父母的教育,不能很好地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及健康的心理
父母的教育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促进孩子智能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孩子良好心态及健康心理的养成。而父母出去务工,孩子被隔代抚养。调查发现,我校留守子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管的占47%。这些监护人大多都是“重养轻教”,急在心里,但力不从心。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并且年迈多病,不能有效辅导孩子的功课;2、隔代的老人容易纵容、溺爱孩子,管教不严,这使得孩子我行我素,形成不良学习和行为习惯较为突出;3、“代沟”现象的客观存在,孩子与祖辈之间不易沟通,老年人由于了解孩子的内心思想,所以觉察不出孩子的不良思想苗头,难以尽到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良好学习心态、心理的形成。因此,孩子们认为没有人关心他们的学习,没人管得住他们。所以,这部分学生在学校经常惹事,学习成绩差,学习好与不好与自己没有关系,反正回家自己说了算。
二、远离父母的期望,孩子也就缺乏学习的动力
农村的大部分学生家庭并不富裕,有些家庭仅一亩三分地,每年产出的粮食不够食用。于是,父母在吃饭时就经常告诫孩子们,要努力学习,别在家里种一辈子的田土,别走自己的老路。于是孩子们会暗自发誓要争取改变这贫穷的面貌,过上幸福的日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期望对受教育者有重大影响。我在一个女学生的作文中发现这样一段话:“爸爸妈妈,你们经常叫我努力学习,其实我是知道的,请你们记住,我会好好学习的,我不会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请你们要相信我,我一定会成为你们的好女孩。”从这幼稚
又真诚的话中,我们不难理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育者,他们的期望有较强的暗示和感染作用,会对孩子产生心里上的震撼。从心理学来讲,期望是一种心理定势,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态度激励着儿童不断向前发展。家长对子女的美好期望是孩子学习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孩子前进道路上的“航灯”,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越大,就越能强化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儿童意志品质的锻炼,形成对学习效果的远大抱负。远离父母的期望,孩子在学习和行为上没有约束力,自然也就缺乏学习的动力。
三、缺少父母的关爱,要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难上加难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方法就是躬行实践。在他的《习惯成自然》一书中阐述了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而孩子的行为习惯除了在学校老师的培养以外,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培养。父母好的行为习惯和言语能激励孩子端正好学习和生活态度。说到底,父母为孩子提供了躬行实践的最直接机会。一、父母是孩子亲身体验的监督者。由于孩子的自制力弱,集中精力做事的时间短,需要有人在旁边催促和提醒。例如,父母经常提醒孩子上课时要认真听课,督促孩子完成作业,不会的字自己去查,每天让孩子拿作业给他们看,背书给他们听,并经常问孩子今天老师教什么,你学到了什么。认真听课了的孩子就会得意地把当天记得的全部说出来,实际上也就对当天的课程进行温习。而没有认真听课的孩子被父母责备后,第二天也会按照父母的要求认真听课,因为每天父母都有这样的问题在等待着他们。
二、父母是孩子学习的引导者。孩子有学习的欲望和激情,但学习目标不明确,这时就需要父母给他们引导。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使这些孩子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