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邓小平说过的名言 邓小平说过的名言哲理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话题作文】

第一篇:《邓小平曾说过句名言》

邓小平曾说过句名言:中东有石油 中国有稀土

假设萨达姆o侯赛因在1991年击败了多国部队,现在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他会建立一个石油帝国,地球上三分之二的石油储量将处于他控制之下。他从豪华的宫殿里发出的命令不仅能决定石油的价格,还能影响各个国和地区的工业。如果他有强烈愿望的话,甚至可以让整个西方回到蒸汽时代。作为石油这种战略资源的垄断者,他几乎可以让所有人类感到自己的存在。

这只不过是个假设而已。历史的真实是,萨达姆为了获取这种巨大的权力而铤而走险,最终导致了国的灾难和本人的死亡。石油帝国终于没有建立起来。而在十几年后的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几乎所有工业必需的战略资源都能进入了国际市场,可以从不同的渠道买到。一个国控制某种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达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二,这种情况是极其罕见的。然而,罕见并不等于没有。中国对稀土矿物的控制,就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例子。

稀土(Rare Earth)不是土,而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它们的化学元素符号分别是Sc、Y、La、Ce、Pr、Nd、Pm、Sm、Eu、Gd、Tb、Dy、Ho、Er、Tm、Yb、Lu,总共有17种。这些金属具有奇妙的特性。如果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配方添加到钢铁、陶瓷或玻璃中,这些材料的性质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稀土在各种高技术工业中都有重要的用途,比如高性能电池、硬盘驱动器、核磁共振成像仪、固体激光器、磁悬浮列车等等,其制造过程中都必须使用稀土材料。

而在军事上,稀土拥有的战略价值甚至更大。因为瞄准镜、夜视仪、坦克炮弹和飞机发动机也依赖于稀土材料。随着越来越多的稀土材料被开发出来,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稀土的消耗量不断增长,曾经连续几十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率。今天,它已经像石油一样,成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尤其是对于一个依赖高技术制造业的国来说,一旦稀土的产量不足,受到影响的将是整个工业体系。

分配这种贵资源的时候,得到上帝垂青的是中国。全世界已知的9261万吨稀土矿,有一半以上储藏在内蒙古包头市的白云鄂博。中国总储量则“至少”占了全球的71%。从种类上说,中国同样是唯一一个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的国,特别是军事用途突出的重稀土(Gd、Tb、Dy、Ho、Er、Tm、Yb、Lu),中国占有的份额更多。与中国在这领域的垄断潜力相比,恐怕连掌握了全球69%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也要自叹不如。

然而有趣的是,中国一直没有建立起一个稀土版的OPEC组织。而在大多数时间采取开放生产、开放供应的政策。相关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时,中国的稀土产量曾经达到全世界的96%,出口量也达到60%以上。但是,稀土的定价权却并不掌握在中国企业手里。与1998年相比,中国稀土出口量增长了10倍,但价格却降低了36%。

作为最大的稀土进口国的日本,并不能因此感到乐观。中国作为在制造业领域快速追赶的新兴国家,一直以成本低闻名于世,其工业规模已经达到了世界前列。然而高技术制造业仍然不够强大,许多先进设备仍然必须进口。而由于这些高技术企业有很高的利润,其拥有者并不愿意把产地转移到中国。而如果稀土资源被限制在国内使用,就相当于国境以外的高技术工业整体受到了打击,其成本中将包括为稀土支付的额外费用。此时,更多的高技术企业将为了获得廉价的稀土资源,将考虑在中国设立工厂,而中国也就获得了更先进的技术。从这种角度考虑,有一天建立稀土版OPEC对中国来说是完全可能的。

其实,关于垄断稀土的前景,中国的相关人士早就表明了态度。2008年9月4日的《南方周末》上刊登了一位北京大学博士的文章,该文章有一个无比明确的标题,《中国应立即禁止稀土出口》。文章的旁边是一幅充满压迫感的配图,中国地图的上方出现了美军“猛禽”

战斗机、“爱国者”导弹和“艾布拉姆斯”坦克的照片。文章本身则详细地分析了这三种武器中使用了多少稀土材料,而这些稀土又有多少来自中国。文章的最后说“日本和美国没有这些稀有金属,就无法制造精密的制导武器。中国或许不该去掐别人的咽喉,但必须未雨绸缪,不要让别人在未来掐住自己的咽喉。”而作者给政府的建议则是“立刻禁止稀土出口,只维持国内生产以及研发所需的产出规模”。

事实上,在近十年里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了几十万吨稀土制品之后,中国一直在悄悄改变稀土行业的规则和秩序。据我所知,包括以下措施:

2000年开始,中国开始对稀土和钨矿实施开采配额制度,以省份或企业发放,配额以外的开采变为非法。同时,限制颁发新的开采许可证。

2005年,“稀土原矿”被列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的《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禁止出口,从此外国只能购买经过加工提纯的稀土材料。这一规定有利于中国控制稀土的出口总量,也不利于外国储备稀土。同年,稀土的出口税被大幅上调。

2007年,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公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目录中,“钨、钼、锡(锡化合物除外)、锑(含氧化锑和硫化锑)等稀有金属冶炼”,“稀土冶炼、分离(限于合资、合作)”被列入“限制外商进入领域”,而钨、锑、稀土的“勘查、开采、选矿”,则完全禁止外资进入。

在2008年,中国再次采取减少出口配额和增加关税等措施。12月商务部公布的《2009年稀土出口企业名单》上,入册企业仅20家,比2007年减少19家。而此前,中国稀土出口企业有200家之多。

2009年4月,国土资源部发布了新的《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并进一步降低了国内的产能,并继续冻结新的开采许可证。

虽然上面的措施并没有把稀土的价格抬得太高,但他们的意义是重大的。通过各省配额管理,中国已经有了实行OPEC式的限产制度的条件;限制外商投资的规定,使中国在对外的谈判中获得了更多的筹码。一般来说,日本企业善于对资源的生产国进行战略投资,以降低涨价时可能承受的风险。但对于越来越

“国有化”的中国稀土来说,这种办法是无法使用的。

目前,稀土问题在日本似乎没有受到格外的关注,日本制造业正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按有关部门的统计,今年的稀土进口量比往年减少了58.5%。在这种情况下,出售国的态度和政策似乎不那么重要。不过,一旦制造业走出困境,开始增加进口呢?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说过一句名言:“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发表于 2010-5-23 11:31 | 只看该作者{邓小平说过的名言}.

邓小平说过一句话:"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邓小平1992年南巡时说过一句话:"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就如中东的石油一样存在巨大价值和影响力。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如何把稀土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科技优势和经济优势,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任务。今天,笔者在广州对素有"稀土界的钟南山"之称的苏锵院士进行深入采访,认识和了解稀土资源,解开稀土元素的价值面纱存在和存在问题。

苏锵,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山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稀土元素分离理论研究,有重大的成就和贡献,是我国稀土科学的泰斗人物。

苏院士长期开展稀土多个领域研究,分离单一纯稀土,稀土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溶液等研究,取得重大成果。70年代,组织和参加稀土激光和发光材料的研制和推广,合成一系列稀土化合物,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近年,他又利用我国丰富而廉价的稀土原料制成照明的发光材料和长余辉夜光材料,使我国稀土的分离和提纯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他除出版稀土专著和论文集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50多篇,先后应邀赴美、法、日、

德、韩、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讲学、访问,是国际有影响的稀土化学科学家。

学术界认为,苏锵与稀土是一体的,苏锵与稀土"纠缠"了一生,他对自己的事业由衷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国家及民族意识,无时无刻都溶化在工作中。他决心要将我国储量居世界首位的稀土资源,发挥更大作用,为国家的四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苏院士介绍,稀土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但长期以来,中国都不太拿稀土当回事,大量贱卖出口。2009年4月,中国国土资源部发布新的《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针对包括稀土在内的工业原材料黄磷、锑、铝矾土、焦煤、氟石、铟、碳酸镁、钼、稀土、硅和锌等实行限制出口和加收出口赋税及费用。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决定在欧盟、美国和日韩都引起强烈反弹。

苏院士解释,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反响,是因为它的适用范围广和作用重大,中国的稀土出口世界第一,很多国家对中国稀土有一定的依赖性。稀土元素无处不在,它在能源、信息、环保、保健、农业和国防等各方面都有广泛和重要的应用。稀土并不是土,而是稀土金属的简称,可分为重稀土和轻稀土两种类型,200多年前才被人类发现。稀土元素家族包括17个成员:从原子系数为57的镧(La)至原子序为71的镥(Lu)的15个"镧系元素"以及化学性质跟它们近似的同属第III族的钪(Sc)和钇(Y)的两个元素。苏院士用"工业味精"、"现代化的氧气"和"健康的保护神"等概括稀土的作用。

他在自己的科普书《稀土元素–您身边的大家族》一书中这样介绍稀土元素的作用:"这个大家族的17个成员各具特异的光、电、磁和催化等物理和化学性能。它们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并充当人类健康的保护神;它们为人类提供新的能源;为化学工业提供新的催化剂;它们是玻璃陶瓷工业的多面手;是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排头兵;是钢铁和有色金属的维生素和促进作物增产的刺激素;用它们可制成号称'永磁之王'的磁体和在高温下没有电阻的神奇异体。它们已经21世纪各国竞相研究开发的对象,希望在这一片尚未充分开垦的土地上发现新的奇迹,寻找到新的材料。'稀土'已成为人类的'希望之土'。"

"任何工业都离不开稀土,离开稀土就达不到效果。它的作用就像制作豆腐时用的盐卤,没有盐卤豆腐就不能成型。例如,计算机上的荧光屏和飞机上的仪表盘都需要使用稀土的制成的发光材料,由稀土发射的光信号为我们提供了信息;汽车用钢S08VTi、Y08、16Mn等,采用钢包内喷粉法和压入法进行稀土处理后,钢板的横向韧性和冲压性能良好,汽车零件的冲成率达100%;橡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轮胎、胶鞋等都需要使用橡胶,稀土催化剂可以制得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顺丁橡胶,可在其中填充石油炼制过程中的残渣油,从而制得稀土充油顺丁橡胶和稀土异戊橡胶……"苏院士说。

苏院士介绍,稀土元素并不稀有,稀土元素的分布很广,根据获得的陨星、陨石、太

第二篇:《邓小平同志的名言警句》

邓小平同志的名言警句

语录一:“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语录二:“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语录三:“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语录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语录五:“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语录六:“社会主义的中国谁也动摇不了。” 语录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语录八:“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语录九:“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语录十:“实现四化,永不称霸。”

语录十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语录十二:“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语录十三:“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语录十四:“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

语录十五:“发展才是硬道理。”

语录十六:“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语录十七:“改革,应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 语录十八:“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语录十九:“还是办特区好,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语录二十:“我们不搞政治游戏,不搞语言游戏 语录一:“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

邓小平晚年曾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李德顺认为:“"真理是朴素的",这是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向往和称道的理论境界。小平理论能迅速为广大人民所理解和接受,与这一点是分不开的。” 马克思主义只有走进人民群众才能青春常在,只有解决问题才能永葆生机,邓小平理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们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

语录二:“我是实事求是派”

1987年7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国客人时,这样自我评价说:“我是实事求是派,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1992年,邓小平把“实事求是”称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他还第一次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连在一起,将之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一种概括。1980年12月,他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是

在新形势下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进一步强调和落实。这告诫我们,即使是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依然需要防止思想僵化、脱离实际。 语录三:“发展才是硬道理”

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指出:“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这一思想到后来被他归纳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早已深入人心。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这一思想始终不渝的坚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政以来,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在总结了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又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今天,“发展才是硬道理”依然不应发生任何动摇。

语录四:“中国不能乱”

1989年2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但国家必须保持稳定。”同年3月,他又指出:“中国不能乱,这个道理要反复讲,放开讲。”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问题,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社会利益格局变化剧烈,进一步做好稳定工作,从体制源头上化解不稳定因素,依然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语录五:“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不搞争论,鼓励大胆试验和首创精神,最后“拿事实来说话”,这是邓小平一以贯之的思想,其核心就是加快发展。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经济升级在即,发展机遇难得,一系列社会发展的难题需要破解。在这种情况下,机遇依然是稍纵即逝,发展依然是时不我待,依然需要在审慎稳妥地把握好宏观大局的前提下,发扬敢闯敢试的精神,依然需要突破思想的束缚、制度的藩篱和体制的枷锁,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语录六:“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

1986年9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1988年9月,他又提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共同富裕”原则和“两个大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就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两极分化,缩小地区差距。{邓小平说过的名言}.

当前,我们已经开始面临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至少是3.3∶1,地区间差距东、中、西是1∶0.7∶0.4。为此,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精神,都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语录七:“改革,应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

1986年6月,邓小平提出:“改革,应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同年9月,他又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中国的改革实践已经印证了小平同志的科学论断。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每一次释放,都离不开政治体制上的“松绑”和“清障”;而政治体制上每一项重大进展,都会带来生产力的一次解放。

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稳步推进。《求是》杂志曾刊文深刻地指出:“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是死路一条;不改革政治体制、不实行人民民主同样是死路一条。”

语录八:“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他还提出:“做几件使人民满意的事情。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惩治腐败。”1992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我们党的反腐力度在不断加大。从总体上看,这十几年来,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正逐步得到遏制,反腐败斗争正逐步走上标本兼治、注重治本的轨道。但也必须承认,目前腐败现象仍然严重,腐败正呈现出向高层蔓延、案值特别巨大、具有群体化特征等新的特点,切不可掉以轻心。

语录九:“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1957年,邓小平提出:;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如果我们不受监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邓小平说过的名言 邓小平说过的名言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