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弟子规征文600字 弟子规征文800字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话题作文】

第一篇:《弟子规读后感600字》

弟子规读后感600字

XX年8月,我走进上海火炬润滑油这个大家庭。就从这天起,我的人生发生了转变。

入职那天,我第一次接触到《弟子规》,读了近20年书,我从来都不知道世界上原来还有这样一本好书,原来只知道有本《三字经》,而且就知道那么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小时候把它当做了一句顺口溜。当我翻开《弟子规》时,顿时呆住了,里面都是短短的三个字为一句,但就是这短短的三个字却蕴藏了人生的大道理。就是这么小小的一本《弟子规》,成为了我每天空闲时间必看,而且百看不厌的好书。

记忆中最深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弟子规》中第一篇《入则孝》,读完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过去我是那么的不珍惜。

记得那时我刚上初中,由于不习惯一个人的住校生活,再加上体质差所以时常感冒。有一次,恰好是腊冬,外面还下着大雪,干冷干冷的,经不起寒冷气候的突变,我感冒了,并伴有高烧,上课时脑袋晕乎乎的,坐在教室就晕晕大睡,无法坚持上课。于是拨通爸爸的电话,委屈地说:“爸爸,你快点过来,我感冒了”.等了大概20分钟,还不见爸爸过来,又气又急,又拨通了电话:“爸爸,你怎么还没有过来啊”.说着说着,就委屈的哭个不停,爸爸也没有多说,只说“快了,马上到,你坚持住”.很快,爸爸来了,把我叫出来,在我出来的那一刻,一阵刺骨的冷风吹得我浑身直抖,那漫天弥漫的雪花还没有消停。这时爸爸赶紧走过来把军大衣让我穿上,我却嘟囔着“那么丑,我才不穿呢”.说着就一撅嘴坐上摩托车,当摩托车启动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寒风和冷雪简直让人窒息。爸爸一边骑着摩托车一边朝后对我说:“把大衣收紧点”.出了学校大门,我才把那个象爷爷经常披着的军大衣披在身上,瞬时身上一股暖流流过。无意间抬了一下头,这才发现爸爸或许因为急促的原因穿的如此的单薄,头上没带头盔,手上也没带手套,膝盖上更没加护膝,却坚实地在我前

边替我遮挡风雪和寒冷,靠在爸爸的背上是那么暖意融融,顿时,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父爱如山。

弟子规读后感600字

在看《弟子规》的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部分,是孝。孝,光看字的结构就能明白它的含义,上老下子,强调着血缘延续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虽然是小辈,但是,今天的小辈也是将来的长辈,如果在我们做小辈的时候不孝顺长辈,那将来我们做长辈了又怎么能指望我们的小辈会来孝顺我们呢?现在的我们,父母叫我们,我们忙着自己的事情,根本不理父母,往往还会不耐烦。在爸爸妈妈教育、教训我们的时候有几个心里是没有抵触情绪的?总觉得父母管我们管的太多了,总是和父母顶嘴。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什么的时候,我们会找理由开脱,而我们需要父母为我们做什么的时候,父母总是义不容辞。所以说“恩重如山”这四个字,是世界上每一位父母都担当得起的。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卧冰求鲤”的故事,故事中王祥的孝顺感动了天。王祥早年丧母,但他的继母并不喜欢他,还常常在王祥的父亲面前挑拨离间,说这个儿子不好,不孝顺。所以,年幼的王祥不仅得不到母亲的关爱,就连父爱也感受不到。但即使是这样,王祥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对父母好,孝顺父母,在父母患病的时候衣不解带地伺候。继母经常想要吃鲤鱼,王祥都尽力满足继母的要求。一次,在一个大冬天,继母生病了,想吃鲤鱼,但是河水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而继母依然想吃鲤鱼,王祥没有办法,只好赤身在冰上祈祷。突然冰裂开了,两条鲤鱼从河里跳了出来。即使是对自己并不慈爱的继母,王祥也一样如此努力地满足她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的传统当中,孝是无条件的。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孝是相互的,父母对我们好,我们才要孝敬他们,那隐藏的意思就是,如果父母因为某些原因对你稍微差了一点,我们就不孝敬他们了。这在传统当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孝就是人的根本。父母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为父母做过了什么?对我们恩重如山的父母,我们怎能不孝敬他们呢?

第二篇:《读《弟子规》有感600字》

读《弟子规》有感600字

读《弟子规》有感{弟子规征文600字}.

五(2)班 朱 琳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去孝顺父母,说明他有一颗善良、孝顺的心,而《弟子规》中的“入则孝”正是表达了这种中心思想。

弟子规,说着简单,想做到却要花点功夫,孝顺是什么?是不是长大后有出息,不让父母丢脸,为了挣钱天天工作,没时间去看望父母,就帮父母买个大房子,让他们吃好,穿暖""这样做才算是“孝”吗?不,不完全是的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就唱出了父母的心声。其实父母最想要的是让自己的儿女陪在他们身边,让>温暖随身相伴,关心并照顾他们,并不是一个电话或一条短信可以替代的。我认为这才是“孝”的一部分。

读了《弟子规》,我受益匪浅,从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其中令我念念不忘的还莫属于这一句“冬则温,夏泽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回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弟子规征文600字}.

我把自己与弟子规一比较,觉得自己与弟子规所说的差距很大。

想起旧事,我就觉得脸红。冬天的时候,妈妈总在在我上床前,将电热毯加热,让我能直接感受到温暖。有时妈妈忘了,我还会抱怨着让妈妈开。夏天,天气闷热。爸爸妈妈总是将最舒适的地方让给我,我也不相让,我行我素。早晨上学,妈妈一次次地催我起床,我却把妈妈的话当耳边风了。有时候,妈妈发火了,我还在埋怨的在嘀咕。直到自己感觉晚了,才很不情愿的起床。比起弟子规所讲的,是不是正好相反呢?现在想起我的那些行为,我的心里就想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弟子规,让我改变了对事物的看法。本来,还以为拥有了财富,就可以给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现在才发现,不管是贫是富,只要有心,想要孝并不难。

朋友们,读读《弟子规》吧!也许,他将会改变你的人生。

第三篇:《弟子规征文—《弟子规》让我长大》

《弟子规》让我长大

北四平中心小学 四年二班 宁鑫{弟子规征文600字}.

指导教师 佟金

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给我们每个同学发了一本书,叫做《弟子规》。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就是依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每天早会的时候,老师都会领着我们学习,经过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从中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

曾经有一次,我家里来了一些客人,客人问:“怎么没见你家孩子呢?”于是妈妈便喊我出来,当时我正在看电视,所以没有理睬。妈妈走过来把电视闭了,并批评我,我非但不听话还顶嘴跟她争吵了起来。

后来我学习了《弟子规》中“入则孝”这一讲,里面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还有“出则悌”这一讲,里面说“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我知道了对父母要孝顺,做事情要讲礼貌,父母叫我,我应该马上就过去,恭敬的等待吩咐,对父母的教诲要认真的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不能顶嘴,否则会令父母伤心。

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做了,等客人再次来到我家的时候,我礼貌的跟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又恭敬的让他们坐下,并拿出一些新鲜的水果给他们吃。最后客人们离开的时候,我还把他们送到了车站,然后相互告别。客人们对我赞不绝口,母亲也对我刮目相看,这都是学习《弟子规》的功劳。

后来有一次,妈妈生病了,感到头疼、难受,我用手一摸她的额头,滚烫滚烫的,原来是发烧了。我连忙把毛巾放到凉水里弄湿,再叠起来放在妈妈的头上,然后自己骑着自行车去买药,回来又喂妈妈吃下。中午妈妈不能做饭了,我就去商店买了些吃的,妈妈却让我先吃,我说:“不行,老师教我们了,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我都没有帮您尝药,怎么还能比您先吃好吃的呢?”于是她吃了东西,但是躺在床上满脸的汗水,热得睡不着。我见了,赶紧拿起扇子轻轻的给妈妈扇风,过了一会儿,她很快的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妈妈的病好了,她眼中噙满泪水的说:“好孩子,你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

是《弟子规》让我长大了,是《弟子规》让我觉悟了,《弟子规》里的道理我也深深的记住了,我不仅要记住,还要去做、去实践。是《弟子规》让我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第四篇:《弟子规征文(2)》

宽容诚信,知孝感恩——读《弟子规》之感悟

《弟子规》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汇集了中国至圣先贤的大智慧,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宝典。《弟子规》教弟子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如何做一个宽容诚信、知恩感恩的人,教导我们用一颗善良、包容的心去感受社会的美好,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培养人们积极乐观的心态。读《弟子规》,陶冶了学生性情,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先人给予了我们很多的训示与启迪,教育我们如何做一名正人君子,如何做一名忠孝两全的立地男儿。其中,最为突显的就是“孝”与“信”。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大孝者,是在“父母不爱我”时而克尽孝道。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蜜罐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哪有不爱的?可过分的溺爱造就了当下的“小公主”、“小皇帝”,霸道任性,恣意妄为,不受管束,自私自利。在家如此,在外可想而知。这样怎么能与其他伙伴交往?怎样接受学校和老师的管教呢?先人在“父母不爱”的时候都要克尽孝道,我们的孩子在倍受宠爱的条件下对父母又是如何呢?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务活不干,父母病了累了与他无关。“人间孝道及时莫迟疑,一朝羽丰反哺莫遗弃,父身病,是为子劳成疾""”该是让孩子们懂得这些道理的时候了。读好《弟子规》首先就是要培养孩子们做一个有爱心,孝心,感恩心,恭敬心,谦让心的好学生,将来才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弟子规征文600字}.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做人要讲求信用,说话办事不可花言巧语,要实事求是,为人真诚,这才是立身之本。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丰厚,科技发达。但也不乏尔虞我诈、机巧偷滑之徒。很多人在物欲横流的纸醉金迷中丧失了道德标准,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天枰上的一种缺失。“事非宜,勿轻诺”、“言必行,行必果。”这是诚信的基础。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要懂得这些道理,认真做事,真诚待人,将来我们才会有一个更和谐更秩序的文明社会。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这是教会孩子们要自信。多向进步的孩子学习,看见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审视自己的不足与差距,就要有勇气赶上。只要付出努力,只要敢于挑战,就会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目标。

学习《弟子规》,让学生在孝道、习惯、礼仪、诚信、学习、感恩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德育教育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也让我们家长再一次受到了教育,跟孩子一起学习与成长

第五篇:《弟子规征文》

关于开展“国学启蒙经典——《弟子规》”征文比赛的通知 各小学: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规定》;为了进一步落实市局关于开展国学经典课程建设的精神;为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校风,使中华传统美德对广大师生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经研究,中心校定于12月底举行“我读《弟子规》,《弟子规》在我身边”主题征文比赛。现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我读《弟子规》,《弟子规》在我身边

(以下小主题仅供参考)

1、《弟子规》读后感

2、我是如何读《弟子规》的

3、《弟子规》善行日记

{弟子规征文600字}.

4、我是如何学习《弟子规》的

5、《弟子规》因缘故事

6、我眼里的《弟子规》

7、我身边的《弟子规》

8、我与家人共学《弟子规》

二、活动对象:

各小学3至6年级学生

三、征文要求:

1、紧扣本次征文主题。体裁不限,要求主题突出,语言规范,表达流畅;要体现真生活,真情感,真记录。

2、要求是原创作品,杜绝复制,杜绝抄袭。

3、稿件均用A4纸打印,题目用小二号宋体,正文用三号仿宋。要在正文后面右下方注明作者、学校、辅导老师姓名。

4、各校3至6年级每班至少提交一篇文稿,多则不限。文稿提交到中心校韦蔓青处

5、征文提交时间:2012年12月24日开始,截止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四、奖项设置:

1、每个年级奖励: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名。本次活动获奖的同学除获得奖状外,还将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

2、指导老师奖励:一等奖100元,二等奖60元,三等奖40元,颁发指导奖证书。 3、组织奖:以各校征文获奖率作为团体组织奖的依据,奖励获奖率排名前5名的学校。{弟子规征文600字}.

五、评选办法:

本次活动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成立由中心校骨干语文教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投稿作品认真评选,并公开宣布获奖情况。

第六篇:《弟子规征文》

品读《弟子规》,提高我自己

天长市龙集小学 钟万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相信大家略知其中道理,但做到“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以及“余力学文”则绝非易事。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主要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其中包含了亲情,友情,孝悌,学习,等内容。 纵观整本《弟子规》,可以说,“入则孝”这一节最让我深感羞愧,同时也是让许多人感到羞愧的。为什么我们会感到羞愧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没有做到“入则孝”。暂且不说后面的,就头两行也足够让我们惭愧不已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需顺承。”每次父母叫我们别玩电脑,又有几个人是一听到就立即关电脑呢?可谓是少之又少。当父母叫我们去帮帮忙,我们敷衍地“哦”了一声后,还是待在原地,一步也没移过,又哪来的帮忙?有些父母宁可放弃自己假日的休闲时间,把子女叫过来,苦口婆心了几小时。可他们得到了什么?他们得到的不过是子女的反驳、不理解罢了。所以,在“孝”字上,我们还要多下点工夫。每天替父母洗脚就不必了,可起码得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需顺承。”所以要听从父母的教诲,了解父母的好恶,力争让父母觉得满意。在这些方面,我感觉自己做的还可以,为什么说只是还可以而不是非常好呢,这是因为在大多数时间我做的是好的,但有些时候在有些细节上还不够注意,比如,有时父母教育我时,我嫌他们唠叨,没有做到“父母教,须敬听”。当父母生病时,要日夜守护在身边,汤药要自己先尝,然后再让父母喝。这是作为儿女应尽的义务。如果自己出去玩耍,一定要禀告父母,回来时也要和父母打招呼,以免父母牵挂、担心。

如果说《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中那动人的故事和善良的形象共同塑造了我单纯而乐观的性格;《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那无数钢铁般的战士使我逐渐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三毛流浪记》中三毛的遭遇让我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幸福;

那么《弟子规》则像一名无声的老师时刻检查我的言行,他告诉我们,做人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要与品德高尚的人打交道,远离那些品行差的人。它还让我明白了细心是由专心和认真组成的。在学习上,我们应该胜不骄败不馁,要继续虚心学习,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从我读的《弟子规》当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也发现了自己的不少缺点,我一定会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按《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指导教师:郁宗保

评语

该生品学兼优,已经能把《弟子规》全文背下来,他的征文写的很有条理,先是对《弟子规》进行整体叙述,然后对《入则孝》中的内容作详细而深刻的解读,结合生活细节,讲述了如何孝敬父母。最后总结了他品读《弟子规》后的感受,也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七篇:《《弟子规》征文3篇》

读国学经典 -《弟子规》有感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许多名著和国学经典。名著有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国学经典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现在我们学习的则是《弟子规》,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部分“入则孝”部分。

{弟子规征文600字}.

“弟子规”,简单的几个字,几乎每一部分都蕴含着一个动人、感人肺腑的传奇故事。我们学习过的第一部分几乎都是关于孝和感恩的故事。虽然有的故事不明显,有的还需思考,但它所讲的内容,值得我们去细细推敲。

父母叫我们,不能磨蹭;父母责备我们,我们要认真倾听;父母让我们做什么事,我们不能不做,更不能偷懒;父母教育我们,我们我顺从。如果我们不听不做,那就是一种不孝的表现。如果要孝敬父母,就要认真的做好以上的几点,否则就是真的不孝。

父母生养了我们,不仅花了很多心血教育我们,而且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流下来许多汗水。我们是否该让父母在可能的时候适当的休息一下,让父母歇歇呢?我们已经长大了,不要再让父母为我们的些许小事而操劳。我们是时候该用我们的双手来分担父母的家务活;是时候该用我们的双臂为父母撑起一片蓝天,充满美好期望,憧憬美丽蓝天;是时候该用我们的双肩来分担父母肩上的重担;是时候让父母稍微喘息一下了。

《弟子规》是值得我们认真品读的一本书,不仅仅是书中的几个故事,还有其中蕴含的让我们受益终生的人生哲理。我们应该多读一些类似《弟子规》的国学经典。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书,书中有许多知识。她可以教我许多人生哲理,也可以教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我爱读《弟子规》,我爱读国学经典。

教师评语:作为一个六年级学生,能把《弟子规》感悟的作文写成这样,真的很不错。文章感情真挚,语句流畅,中心突出。

第八篇:《三年一弟子规征文》

读《弟子规》有感

学院附小 三年一班 张轩宁

小朋友,你们一定对《弟子规》这本书不陌生吧!它是教我们懂规矩、守规矩,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的一本好书。《弟子规》从清朝中晚期以后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它的作者是李毓秀,整部《弟子规》的核心思想就四个字:孝、悌、仁、爱。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让我有了许多体会。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我们要孝敬父母、有爱兄妹,看见别人有进步要想他学习。掀开书的扉页,“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二十四字映入眼帘,引起了我的深思。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明白了:“百德孝为先”的道理。面对父母的再三交代,我们只是口头答应,却迟迟不肯动身……。

做人不仅要孝敬父母,还要诚实守信。这在《弟子规》中的“信”便有提及——“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读此书使我受益非浅,我决心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一个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2013-11-20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弟子规征文600字 弟子规征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