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严重咳血 肺结核咳血严重吗

话题作文 zuowen 1浏览

【 – 话题作文】

第一篇:《肺癌严重咳血该怎么办?》

肺癌严重咳血该怎么办?

现如今 ,肺癌的发病率逐年的增多,很多病人被发现时都已属晚期了。咳血是很多肺癌患者常见的一种症状,也是令很多家属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临床显示,90%以上的肺癌患者会出现咳血的情况。对于肺癌咳血也不要过于的害怕,但是也不能忽视这种症状的出现,及时的治疗是最好的选择。那么,肺癌严重咳血该怎么办?

肺癌咳血的原因是因为肿瘤的关系,阻塞了气体的通道,刺激支气管壁,使气管会有想要将异物排出的反应,因而产生了咳嗽,有时咳出的痰中带血,就是我们所称的咳血了;肺癌患者咳出的血,通常是源自支气管或肺泡,咳出的血是不含食物残渣的,若是含食物残渣,则可能是吐血而不是咳血;当肺部有肿瘤时会造成局部的肺组织发炎,使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血液流至呼吸道内;或是肿瘤压迫到微血管造成血管的破裂也会引起咳血现象。

肺癌病人的咳血症状,起病急,还会反复发作。严重者会大量咳血,甚至从嘴里涌出。病重者还会引起出血性休克,见面色晄白,大汗淋漓,肢冷昏厥,舌淡脉微细等气随血脱之证。更可怕的是如出血块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常可导致病人突然死亡。对肺癌病人咳血的严重性,要及时处以应对护理。

肺癌严重咳血该怎么办?首先,要及时给病人补充营养,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从而会防止发生恶性循环。饮食上要补充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还可以吃蛤蚧、龟板膏、龟肉、糯米等滋阴补养的食品。针对肺癌病人咳嗽、咳血等症状,许多养阴润肺和止咳止血、收敛的药方和食方不妨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其次要观察咯血量,万一发生大咯血时,要把病人的头偏向一侧,轻轻将血咯出,也可以吃些止血药比如普鲁卡因、酚妥拉明等。适时安慰病人,稳定情绪。一旦观察到出现窒息先兆表现,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或急送医院。对于肺癌病人应少去公共场所,室内定时通风换气,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病情较重者要卧位休息。

特别要提到的是灰树花D阻分,它能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增强机体免疫力以达到抑制咯血效果。一篇题为《灰树花D阻分的免疫促进作用及对丝裂霉素C引起的免疫抑制的拮抗作用》的文章介绍,单独使用化疗药物丝裂霉素C对肿瘤抑制率仅为18.5%,联合应用D阻分后,抑制率达到69%,是单独应用 的3.73倍。D阻分具有明显的癌细胞抑制作用,它能直接促使肺癌细胞的凋亡。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于肺癌咳血的原因不是非常的了解,相信这个肺癌咳血的原因总结能解决大家的疑惑。专家提醒广大朋友,出现反复咳嗽、咳血经久不愈的情况,应警惕肺癌的可能。可做胸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者痰找脱落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第二篇:《肺癌患者经常咳血怎么办》

肺癌患者经常咳血怎么办?

肺癌患者经常咳血怎么办?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多,而且很多病人被发现时都已属晚期。临床显示,90%以上的肺癌患者会出现咳血情况。那么,为什么得了肺癌就会出现咳血的现象呢?出现咳血怎么办?

肺癌咳血的原因

咳血是肺癌的主要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间断、反复或持续性少量咯血,偶见大咯血。

肺癌病人咳出的血,通常是源自支气管或肺泡,不含食物残渣的;肺部肿瘤会造成局部的肺组织发炎,使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肺部肿瘤压迫到微血管造成血管的破裂也会引起咳血现象。

肺癌咳血的护理方法

证。对肺癌病人咳血的严

首先,增强抵抗力,从而会防止发生恶性循

特别是D题为《灰树花DC引起的免疫抑制的拮抗作用》的文章C对肿瘤抑制率仅为18.5%,联合应用D阻分后,抑制率达到69%,是单独应用 的3.73倍。D阻分具有明显的癌细胞抑制作用,它能直接促使肺癌细胞的凋亡。

其次要观察咯血量,万一发生大咯血时,要把病人的头偏向一侧,轻轻将血咯出,也可以吃些止血药比如普鲁卡因、酚妥拉明等。适时安慰病人,稳定情绪。一旦观察到出现窒息先兆表现,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或急送医院。对于肺癌病人应少去公共场所,室内定时通风换气,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病情较重者要卧位休息。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于肺癌咳血的原因不是非常的了解,相信这个肺癌咳血的原因总结能解决大家的疑惑。专家提醒广大朋友,出现反复咳嗽、咳血经久不愈的情况,应警惕肺癌的可能。可做胸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者痰找脱落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第三篇:《咳血简介》

咳血

咯血: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 少量咯血有时仅表现为痰中带血,大咯血时血液从口鼻涌出,常可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死亡。

一旦出现经口腔排血究竟是口腔、鼻腔、上消化道的出血还是咯血是需要仔细鉴别。

鉴别时须先检查口腔与鼻咽部,观察局部有无出血灶,鼻出血多自前鼻孔流出,常在鼻中隔前下方发现出血灶;鼻腔后部出血,尤其是出血量较多,易与咯血混淆。此时由于血液经后鼻孔沿软腭与咽后壁下流,使患者在咽部有异物感,用鼻咽镜检查即可确诊。 其次,还需要与呕血进行鉴别。呕血是指上消化道出血经口腔呕出,出血部位多见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

对于咯血与呕血可根据病史、体征及其他检查方法进行鉴别

【病因与发生机制】

咯血原因很多,主要见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

1、支气管疾病

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炎症、肿瘤、结石致支气管粘膜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或粘膜下血管破裂所致。

常见有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少见的有支气管结石、支气管腺瘤、支气管粘膜非特异

性溃疡等。

2、肺部疾病

常见有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较少见于肺瘀血、肺梗死、肺寄生虫病、肺真菌病肺泡炎、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和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等。

肺炎出现的咯血,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金黄色色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杆菌肺炎和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有时也可出现痰中带血。

在我国,引起咯血的首要原因仍为肺结核。发生咯血的肺结核多为浸润型、空洞型肺结核和干酪性肺炎,急性血型播散性肺结核较少出现咯血。

肺结核咯血的机制为结核病变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渗出,导致痰中带血或小血块;如病变累及小血管使管壁破溃,则造成中等量咯血;如空洞壁肺动脉分支形成的小动脉瘤破裂,或继发的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形成的动静脉瘘破裂,则造成大量咯血,甚至危及生命。

3、心血管疾病

其发生机制多因肺瘀血造成肺泡壁或支气管内膜毛细血管破裂和支气管粘膜下层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所致。

{严重咳血}.

较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所致肺动脉高压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另有肺栓塞、肺血管炎、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疾病引起咯血可表现为小量咯血或痰中带血、大量咯血、粉红色泡沫样血痰和粘稠暗红色血痰。

4、其他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等 风湿性疾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Wegener肉芽肿、白塞病等{严重咳血}.

气管、支气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临床表现】

1.年龄

青壮年咯血常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二尖瓣狭窄等 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纸烟20支/日×20以上年)者

应高度注意支气管肺癌的可能性c儿童慢性咳嗽伴少量咯血与低色素贫血,须注意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可能。

2.咯血量

每日咯血量在100Hd以内为小量

1 00~500ml为中等量

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l00~500ml为大量。

大量咯血主要见于空洞型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和慢性肺脓肿。支气管肺癌少有大咯血,主要表现为痰中带血,呈持续或间断性。慢性支气管炎和支原体肺炎也可出现痰中带血或血性痰,但常伴有剧烈咳嗽。

3.颜色和性状

颜色为鲜红色: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和出血性疾病 铁诱色血痰:典型的肺炎球菌肺炎,也可见于肺吸虫病和肺泡出血 砖红色胶冻样痰:典型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暗红色:二尖瓣狭窄

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左心衰竭

粘稠暗红色血痰:肺梗死

【伴随症状】

1、咯血伴发热 多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支气管肺癌等。

2、咯血伴胸痛 见于肺炎球菌肺炎、肺结核、肺梗死、支气管肺癌等。

3、咯血伴呛咳 见于支气管肺癌、支原体肺炎。

4、咯血伴脓痰 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空洞型肺结核继发细菌感染等。其中干性支气管扩张症则仅表现为反复咯血而无脓

第四篇:《反复咳血痰1月》

反复咳血痰1月

王学斌 孙耕耘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6岁。因反复咳血痰伴胸闷、气短1月入院。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血痰,多见于夜间平睡后,咳血痰时伴胸闷、气短,坐位时症状缓解。在外院检查发现右肺阴影,拟“(1)双肺病变性质待查:肺部感染×结核可能;(2)二尖瓣后叶脱垂伴关闭不全;(3)高血压病”给予抗感染等治疗(具体不详)痰血减少,但胸闷气短改善不明显,后复查胸片及胸部CT均提示双肺阴影。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09年5月5日拟两肺病变性质待查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无发热、夜间盗汗、咳脓痰、胸痛等表现,喜右侧卧位。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180/100mmHg,一直口服降压药

(药物不详),血压控制不理想,近1月来未规律服药。活动后胸闷气短2年,未予重视。

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84次/分,呼吸23次/分,血150/80mmHg(1 mmHg=0.133kpa),神清,平卧位,浅表淋巴结不大。眼睑无浮肿,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叩诊清音,右腋下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左肺呼吸音清,两肺未闻及哮鸣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4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4/6级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68×109/L,红细胞3.91×1012/L,血红蛋白114g/L,中性粒细胞0.75,嗜酸性粒细胞0.02,血小板217×109/L;动脉血气分析:pH7.388,动脉血氧分压(PaO)67 mmHg,二氧化碳分压(P2

aCO)37 mmHg,氧饱和度SaO93%;心电图正常;肺功能测定示轻度限制22

性通气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轻度异常,残气减少,弥散功能正常;2009年4月5日胸片(图1)示右肺斑片状模糊浸润阴影。2009年4月6日胸部CT(图2)示右肺大片状浸润影,自肺门向外周分布,呈扇形,左肺未见明显异常。2009年4月17日胸片(图3)示双肺斑片状浸润影。2009年5月4日胸部CT(图4)示右肺病变明显吸收,但左肺出现斑片状浸润影。

入院后拟“肺部感染”给予抗感染(阿奇霉素、头孢甲肟 )治疗,但症状无改善。2009年5月7日复查胸片示两肺点、片状模糊浸润影。心脏彩超示二尖瓣后叶部分腱索断裂,左房左室肥大,重度二尖瓣返流,肺动脉高压(重度),卵圆孔未闭,EF0.64。

临床讨论

胡先纬主治医师:咯血的原因很多,主要见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相比较而言,前者引起咯血更常见一些。此患者的影响学表现为双肺浸润阴影,故首先要考虑肺部疾病引起咯血的可能。现分析如下:(1)肺炎:引起肺炎的病原体很多,常见的是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从治疗情况来看,正规抗感染后病情无改善,故“细菌性肺炎”诊断依据不足。患者的病程较长(1个月),一直无发热头痛等病毒感染的急性起病表现,故考虑“病毒性肺炎”的可能性小。同样因无明显咳嗽、咳白粘痰、发热等表现,且无长期大剂量应用激素、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史,考虑“真菌性肺炎”的可能性不大。入院给予“阿奇霉素”治疗2天无效,故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感染引起的非典型肺炎的可能性不大。(2)肺结核:因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状不明显,肺内病变分布于两肺的多个肺叶,而非结核的好发部位(如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多次痰找结核杆菌(-),故不支持该病。(3)肺癌: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是肺癌的一种类型,其有时在影响学上呈肺炎表现,易误诊为肺炎。从该患者的两次胸部CT结果看,右肺病变明显吸收,而肺泡细胞癌必须在抗肿瘤治疗后才有可能好转,故肺泡细胞癌基本可除外。总而言之,目前炎症、结核、肿瘤的诊断依据不足。从影响学表现看,要考虑间质性肺疾病(ILD),如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患者的肺功能示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残气减少,这支持COP。但其弥散功能正常又不支持COP,因ILD(包括COP等)的早期往往显示弥散功能(DLco)明显下降。确诊需依据支气管肺活检(TBLB)或外科肺活检(SLB)。

祝杨副主任医师:从患者的影响学表现、血常规、痰结核杆菌检查及治疗情况来看,目前炎症、结核及肿瘤这三大肺部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不足。单从肺部浸润影来看,因影像学提示肺部浸润影在病程中似有游走性表现,出COP不能排除外,还要考虑“过敏性肺炎(Hp)“的可能。Hp的常见症状为活动性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表现为浸润性阴影和网络状阴影。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与Hp相符,更支持Hp的可能。但血嗜酸

性粒细胞计数不高,不支持该病,需进一步检查。建议停用抗生素,改用激素”甲强龙“治疗。若激素治疗有效要考虑Hp。{严重咳血}.

孙耕耘主任医师:起初肺部CT示肺部浸润影呈扇形分布于右肺的中内带,而外带无受累,这不符合一般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即使这样,且抗感染后在右肺病变明显吸收好转的同时又出现左肺病变,但仍不排除肺部感染的可能。因胸部CT提示肺部病变呈肺泡浸润、实变表现,双侧不对称,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病灶大小不一,呈点、片状到小叶、大叶性分布,这些符合COP的影响学表现。COP的肺功能测定多提示轻到中度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障碍。确诊需病理学证据:终末呼吸道内突出的肉芽组织。次患者的肺功能提示弥散功能正常,这与COP不符,遂认为COP的可能性很小。至于嗜酸性细胞浸润性肺炎或Hp亦要考虑,但目前证据不足,一方面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不高,另一方面缺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的检查。此外因病程中有左心功能不全表现(如夜间平睡后发作性胸闷、气短,伴咳血痰,坐位时可缓解),最重要的是起初的胸部CT示肺部阴影仅分布于右肺的中、内带,而外带无受累、故还要考虑“心源性肺水肿“的可能,其可引起咳血痰,起初的影像学表现可能为单侧性肺水肿。单侧性肺水肿虽少见,但之前曾有类似病历报道。

该患者于5月7日停用抗生素,后给予强心(地高辛)、利尿(氢氯噻嗪、螺内酯)治疗,5月18日在心脏外科行二尖瓣置换及卵圆孔逢闭术,症状逐渐好转,肺部啰音消失。5月14日胸片(图5,外科术前)及5月18日胸片(图6,术后)均提示两肺病变基本吸收。术后二尖瓣病理示纤维结缔组织伴玻璃样变性和粘液样变性。患者于5月27日顺利出院。最后诊断(1)二尖瓣后叶脱垂伴关闭不全;(2)二尖瓣后叶部分腱索断裂;(3)卵圆孔未闭;

(4)心源性肺水肿。由此可见肺部病变为心源性肺水肿,早期表现为单侧性肺水肿(右侧)。王琪等在2001年曾报告2例心源性肺水肿。此外还有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右侧肺水肿的报道。引起单侧肺水肿的因素包括体位、肺复张、单侧灌注缺损(如肺血栓栓塞所致)和急性二尖瓣返流(如腱索或乳头肌断裂所致)。该患者的单侧肺水肿的形成可能与喜右侧卧位及二尖瓣返流有关。肺水肿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其中急性肺泡性肺水肿典型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肺部湿啰音和哮鸣音较明显,而慢性肺泡性肺水肿的临床症状个体差异较大,有时症状不明显,而X表现也多种多样,可分为三种:(1)[4][3][2][1]

中央型肺水肿:肺部阴影呈碟翼状对称分布,此为典型表现。(2)弥漫型肺水肿:肺部阴影广泛分布于两肺,且不对称,以肺野内、中带为主。(3)局限型肺水肿仅累及单侧或局限于一叶。由于该患者的肺水肿症状不明显,且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故一开始未予重视。该患者早期呈局限型肺水肿改变,后期又表现为弥漫型肺水肿,具有慢性肺泡性肺水肿的特征。值得关注的是单侧肺水肿常与单侧肺泡或间质浸润相混淆而被延误诊断,因此临床需提高对此病的认识,以免延误诊治。

参考文献

[1]白明,李元桂,主译,现代肺部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5.{严重咳血}.

[2]王琪,杨文,单侧肺水肿两例报告。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11(2):114

[3]杨魏,杨小志,黄翰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侧肺水肿8例。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3):985

[4]赵红梅,张进川,单侧肺水肿。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0,20(4):216

[5]李淑波,牛汉,肺水肿的X线诊断,中原医刊,2005,32(6):49 [5]

第五篇:《咯血与大咯血》

咯血与大咯血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即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的过程。咯血不仅可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循环系统疾病、外伤以及其他系统疾病或全身性因素引起。应与口腔、咽、鼻出血、呕血相鉴别。

通常大咯血是指:1次咯血量超过100ml,或24h内咯血量超过600ml以上者。需要强调的是,对咯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不要过分拘泥于咯血量的多少,而应当结合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营养状况、面色、脉搏、呼吸、血压以及有否发绀等,进行综合判断。对那些久病体衰或年迈咳嗽乏力者,即使是少量咯血亦可造成患者窒息死亡,故对这类患者亦应按照大咯血的救治原则进行救治。 病因

肺脏有两组血管,即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起于右心室动脉圆锥的肺动脉及其分支为低压系统,提供着肺脏约95%的血供。支气管动脉发自于主动脉,为高压系统,一般向肺脏提供约5%的血液,主要向气道和支撑结构供血。据统计,在大咯血患者当中90%的出血来自支气管循环,而出血来自肺循环者仅占10%左右。目前已知可引起咯血的疾病有近100种。

引起咯血的疾病并非只局限于呼吸系统疾病,虽然咯血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多见。下面列出引起咯血的各种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

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肺脓肿、肺癌、肺炎、肺吸虫病、肺阿米巴病、肺包虫病、肺真菌病、肺囊虫病、支气管结石、肺部转移性肿瘤、肺腺瘤、矽肺等。这些炎症导致支气管黏膜或病灶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或黏膜下血管壁溃破,从而引起出血。

2.循环系统疾病

常见的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瘤、肺梗死及肺动静脉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严重咳血 肺结核咳血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