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红耳鹎怎么养 如何养红耳鹎

话题作文 zuowen 5浏览

【 – 话题作文】

第一篇:《赏玩鸟的种类及其饲养方法》

羽人网微信:wei-yureen 每天都会发布赏玩鸟方面的许多知识,在这里一定会有你想要找的答案的。只要大家动动手指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赏玩鸟有哪些及其饲养方法

赏玩鸟的品种很多,按照鸟的吃食可分为硬食鸟和软食鸟两类。其中:

硬食鸟主要以植物的种子为食,其中也有一部分在繁殖期间取食昆虫。这类鸟饲养比较容易。常见的品种有:1、百灵 2、凤头百灵 3、沙百录 4、云雀 5、画眉 6、黑喉噪鹛 7、白颊噪鹛 8、金丝雀 9、金翅雀 10、黑头蜡嘴雀 11、黑尾蜡嘴雀12、锡嘴雀 13、燕雀 14、北朱雀 15、朱雀 16、朱顶雀 17、红交嘴雀 18、黄胸 19、三道眉草 20、灰头 21、黄喉 22、栗巫 23、小巫 24、黄雀 25、灰文鸟 26、白腰文鸟 27、斑文鸟28、栗腹文鸟 29、金山珍珠 30、梅花雀 31、王彩文鸟 32、黑喉草雀 33、环喉雀 34、黄胸织布鸟 35、虎皮鹦鹉 36、绯胸鹦鹉 37、大绯胸鹦鹉 38、牡丹鹦鹉 39、玄凤 40、小五彩鹦鹉 41、金刚鹦鹉 42、琉璃金刚鹦鹉等

软食鸟以昆虫或浆果为主食,有时也吃少量植物种子,饲养比较困难。常见的品种有:1、文须雀 2、棕头鸦雀 3、红嘴相思鸟 4、银耳相思鸟 5、白腹蓝(姬)6、寿带鸟 7、戴菊 8、柳莺 9、灰顶红尾鸲 10、红肋蓝尾鸲 11、红点颏 12、蓝点颏 13、蓝歌 14、鹊鸲 15、乌鸫 16、白喉矶鸫 17、蓝矶鸫 18、黄鹂 19、八色鸫 21、啄花鸟 22、黑卷尾 23、沼泽山雀 24、大山雀 25、红耳鹎 26、白头鹎 27、橙腹叶鹎 28、叉尾太阳鸟 29、八哥 30、鹩哥 31、灰椋鸟 32、丝光椋鸟 33、黑领椋鸟 34、暗绿绣眼鸟 35、红肋绣眼鸟 36、灰喜鹊 37、松鸦 38、红嘴蓝鹊 39、红尾伯劳 40、太平鸟 41、三宝鸟 42、戴胜等

赏玩鸟的饲养管理

(一)饲喂

鸟类的消化能力强,但其体内不能贮存大量饲料来慢慢消化,所以鸟类的取食方式与一般动物不一样,不能一天只进一次或二三次食,而是不断的取食,以满足身体需要。

1、粒料的饲喂

对于一些硬食鸟,应供给粒料,它们能将饲料壳剥去,吞食籽粒,但剥下来的壳常与饲料混合在一起,有时甚至会造成食缸中有食的假象,其实食缸中剩下一些鸟弃之不食的壳。所在在饲喂时,应注意食缸中食量的多少,不能造成断食少粮。应该每天将壳吹去或筛除,再添加些新饲料。

对于无壳粒料——蒸蛋米和炒蛋米,因为它们易变质发霉,在饲喂时一定要密切注意,发霉变质的蛋米不能饲喂。一般情况下,炒蛋米可2天更换一次,蒸蛋米夏、秋高温炎热季节应每天更换。

有的鸟在取食时,喜欢挑取其中的菜子、苏子、麻子等富含脂肪的食物,而把其他谷物如粟、黍、稗、稻谷等留于食缸。饲养者在添加饲料时,不能只加鸟喜食的食物,以免鸟摄取脂肪过多而发胖。而应该减少饲料脂肪的比例,或适当减少食缸中饲料添加量,采取少量多次的添加方法,迫使鸟取食混合饲料。

鸟食料如粟、黍、稗、稻、苏子、麻子、菜子等,一定要晒干和精选,有利于贮存,在给鸟饲喂之前,还应检查是否发生霉变,已变坏的食料不能用于饲喂。

2、粉料的饲喂

粉料含蛋白质丰富,与粒料相比更易发霉变质。所以在粉料饲喂方法上,除了同粒料一样注意不缺食断粮外,应防止食物发霉变质,在配制粉料时,可少配一些。一般掌握气温在12℃以下时,一天的粉料可一次调配,12-24℃时一天的粉料分二次调配,24℃以上时,一天的粉料分三次调配。

添加饲料时应注意,必须让食缸已有的粉料吃完之后才加,如果食缸中已有的粉料将要变质,在添加新粉料之前,必须把食缸中剩余的粉料清除干净,否则,新加的粉料易变质。

3、青料的饲喂

青饲料包括各种菜叶、胡罗卜、水果等。青饲料应保持新鲜,对于那些食用青饲料不多的鸟类,可将少量青饲料切碎放入菜缸中饲喂,当碎菜叶变色或变蔫时应更换。而对于那些需要食用大量青菜的鸟类,如芙蓉鸟、娇凤、金山珍珠鸟等,可将大棵青菜劈成两半或四片,再插于竹扦上供鸟啄食;也可将青菜插入菜缸中,菜缸事先放入少量水,以利保持青菜新鲜。水果片、胡萝卜片等,可插于竹扦上供鸟啄食。

(二)饮水

应供给笼鸟清洁干净的饮水,以凉白开水或自来水为好,矿泉水因为太硬最好煮成开水晾冷后使用,河水因为太脏一般不用。在供给饮水时,既要防止水缸中缺水,水又不能加得太多,以防鸟在水缸中水浴,因此可采用曲颈饮水器或在水缸中放入一块丝瓜络或海绵,使鸟仅能饮水而不能淘水。夏天、秋天高温季节,应随时检查水缸中是否还有水,缺水时应添加干净饮水。为了防止水质变劣,可在水缸中加入一块木炭。一般每天换水一次。

(三)沙浴

有些鸟类,如百灵、云雀等喜欢沙浴。在野生状况下,它们用沙浴的方法清洁羽毛和降低体温。因此在笼养时也应提供其沙浴条件。可在笼底铺垫一层0.5cm 厚的细沙。一般用细河沙,经水洗后过筛晒干,晾干或烘干后使用。笼中的细沙必须定期更换,一般2-3天换一次,当发现鸟整天不进行沙浴时应立即更换细沙。如果细沙不易获得,换下的细沙可过筛,水洗晒干或烘干后重复使用。

(四)水浴

鸟是很爱清洁的动物,大多数玩赏鸟喜欢水浴。水浴可将鸟放入洗浴笼内,然后将鸟笼放在盛有水的浅盘中,让鸟沐浴。也可在笼中放入盛有水的浅盘供鸟沐浴。如果鸟暂时还不习惯于在笼中沐浴,可将水滴从笼顶滴洒到鸟体上。鸟水浴时不能时间过长,应控制在鸟的羽毛不湿透为标准。不同的季节不浴的次数不同,一般情况下,1-2天水浴一次,冬季和早春气温低,4-5天水浴一次,换羽期的鸟应减少水浴次数。如果因为气温太低,鸟水浴时发生受冻时,可将鸟的羽毛擦干,置于避风向阳的温暖处,也可直接将鸟笼移近暖气片,让羽毛尽快干燥。

(五)修爪

笼鸟在笼中活动较少,其爪不能象在野外生活时有沙石、树木、土壤等磨损,因而生长过长,影响鸟的站立、行走,甚至会爪插入缝中而引起折断等事故,所以应对过长的爪进行修理。一般情况下,当爪长度超过趾长的2/3 时或爪已向后弯曲时需要修理。修爪的工具有锋利的剪力和锉。修爪时在爪内血管外端1-2 mm处向内斜剪一刀,剪后用锉稍锉几下即可(如图1-16)。

(六)修喙

由于笼鸟食物供应充足,其喙在找食、啄食过程中得不到磨损而生长过长或弯曲,严重时影响取食,此时可用锉将过长的部分锉去。对于有些鸟,还可采用另一种方法,是在食物中加入部分沙粒,鸟在啄食时其喙会得到磨损,不致生长过长。

(七)清洗

有时鸟得病以后,尤其得胃肠病而引起拉稀时,其趾或羽毛受到污染,仅靠水浴和沙浴是难以清洁的,此时需要进行人工清洗。清洗时左手握鸟,将欲清洗的部位浸入水中,然后右手持打湿的软布或棉花在有积垢部位轻轻搓擦,如图1-18所示。洗毕后将鸟的羽毛擦干放回笼中。清洗时注意水不要太热或太凉,40-50 ℃是比较适宜的。

第二篇:《中国家庭笼养四大名鸟之靛颏(高新收)》

中国观赏鸟大全

中国的鸟类有1175种,是世界上鸟类品种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能够笼养供观赏的鸟类有100种左右。 中国饲养鸟类以供观赏的历史非常悠久。周代已经开始养鹦鹉,汉代已经养信鸽,唐代已经养黄鹂,宋时除大量养鸽以外,玩养百灵、画眉也很盛行。明清之际,富裕之家一般都喜养鸟,以此为生活增添新的情趣。

一,鸣叫型:

中国人在执欣赏观赏鸟时,十分注意鸟的鸣叫声。鸟的叫声有的激昂悠扬,有的清朗流畅,有的柔润婉转,给人以不同的艺术享受。以鸣叫为主的观赏鸟有:

画眉、百灵、云雀、黄雀、金翅雀、白头鹎、红耳鹎、红嘴蓝鹊、白喉矶鸫、鹊鸲、相思鸟、红点颏、蓝点颏、乌鸫等。 最能唱的百灵据说有“十三套音韵”,简直如同乐器齐全的合唱队。

二,外观型:

以鸟的羽毛是否美丽作为观赏标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鸟有:

红嘴蓝鹊、黄鹂、寿带鸟、翡翠、交嘴雀、燕雀、太平鸟、红耳鹎、白喉矶鸫、灰顶红尾鸲、相思鸟、绣眼鸟、戴胜等。另外鸟类飞舞的姿态是否优美也是重要的观赏标准,善飞的鸟有百灵、云雀、绣眼鸟等。

三,善斗型:

这类鸟的观赏价值体现上擅长争斗上,具有这种特质的鸟类有棕头雅雀、画眉、鹌鹑、鹊鸲等。

四,技艺型:

能接受训练而学会技艺的鸟类。如黄雀、蜡嘴雀、金翅雀、交嘴雀、燕雀、朱顶雀、白腰文鸟等,通过训练能表演杂技。 技艺型观赏鸟中,值得一提的是鸽。中国汉代时,张赛出使西域后曾用信鸽传递过消息。唐宋时,养鸽已相当盛行。中国观赏鸽的品种十分丰富:有全体洁白,头部黑色的“雪花”,全体乌黑,头部洁白的“缁衣”,全体洁白,头尾乌黑的“两头乌”,全体黑白相间的“喜鹊”,尾羽数多于一般鸽二倍并经常竖立似扇面的“扇面鸽”,胸部气囊鼓起如球的“球胸鸽”,眼周特别大的“眼镜鸽”,鼻部蜡膜特别发达的“瘤鼻鸽”和能翻筋斗的“筋斗鸽”等。

五,模仿型:

鹦鹉、八哥、鹩哥等经训练都可模仿人类语言,还可模仿自然界其它鸟兽的叫声以及汽车、火车的鸣笛声等多种声响。

中国四大名鸟简介

中国四大名鸟形成的原因: 百灵、画眉、绣眼、点颏这四种著名观赏鸟,是我国四大名鸟。百灵和画眉作为鸣禽笼鸟历史悠久,远在宋代就有不少爱好者,进人明代驯养层进一步扩大.到了清代已进人千家万户大约在这段时期.绣眼和点颏鸟也相继进人名鸟的行列。这样,北方的一大一小(百灵、点颏)和南方的一大一小(画眉、绣眼)终于脱颖而出,它们占尽风流,各领风骚,南北称雄,各居一方,构成了享誉中外的中国四大名鸟。驯养已遍及全国各地,发展成今天我国著名观赏鸟的兴旺一族。首先,将它们列人中国名鸟之列,是因为这些鸟都是在我国本土产出的鸟,是名符其实的“国货”。芙蓉鸟尽管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和

观赏价值,但它是从国外引进的。其次,四大名鸟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很高的知名度。这些鸟都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被广大观赏鸟爱好者所接受的。因此它们都有一个范围很广的玩赏群体,不仅在中国大陆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在世界一些地区,特别是华裔侨胞集居的地区都备受青睐。鉴赏名鸟的目的是陶冶情趣充实精神世界,也可以广交朋友,寻求一种只有在集群性活动中才会产生的娱悦感。 其三,四大名鸟都有其正统的鉴赏标准和驯养的套路,专用的笼具和较为规范化的鸟笼造型和样式,甚至笼中的鸟具、鸟缸等物都有很高档次,有很高的珍藏价值,构成一方鉴赏的天地。 四大名鸟是由它们的综合观赏价值所决定的。过去曾听说过有位绅士用一处房子换了一只叫得上套的百灵鸟,长篇小说《 红旗谱 》上也记载着一头驴换一只点颏鸟的事,可见四大名鸟是名实相符的。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向海外出口的画眉、绣眼鸟都在数十万只以上。随同这些名鸟的出口,与之配套的笼子、鸟缸、鸟具也不在少数因此,中国四大名鸟对弘扬中国文化,开拓国际性的民间交流.沟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血溶于水的感情,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家庭养鸟宝典》主要目录:

(一)为什么说百灵是中国第一笼鸟

(二)画眉之名,从何而来

(三)绣眼鸟为何是一种著名的笼养鸟

(四)“鸟明星”点颏

百度信息收集:

红点颏基本简介红点颏 (Luscinia calliope),国内外抢手的观赏鸟。

红点颏

红点颏又叫红颏、点颏、红喉歌鸲、红脖(公)野鸲、红桔、白点颏(母)、芦稿鸟、树勒煞、红蛋壳等十多个别名,是蓝点颏的姐妹鸟。属雀形目,鹟科,鸫亚科。红点颏为迁徙性鸟,夏季在我国东北和西北青海和四川北部地区繁殖。秋末开始南迁,途经华北、华东各省,到广西、海南和台湾等地越冬。红点颏迁徙时寂静无声,途中栖息在菜园、草丛、农作物、灌木丛里。此时正是捕捉它的好机会,故有“春蓝秋红”之称,意即春天捕捉蓝喉歌鸲,而秋天捕捉红喉歌鸲。它与蓝喉歌鸲、蓝歌鸲称为歌鸲三姐妹,是我国名贵笼鸟。过去在皇家宫廷中饲养。北京天桥的三字楼、王家茶馆及上海、南京、广东一些大商店专门喂养。在

自然界中它们生活得好,但捉到笼中很难饲养,好果换食不当,将会很快死亡。一只红点颏一般活5-8所,尽管成鸟和幼鸟均可养熟,但以养幼鸟为好。这种鸟经换食调养而鸣叫后再配上精制的笼子,是国内外笼鸟中的抢手种类。点颏有“鸟明星”.“唱歌皇后”之称。红的是专鸣天上飞鸟的声音 而蓝的则是鸣陆上昆虫的声音;.点额鸣叫多是“本口”,委婉动听,颇似流水,故人们常说点颏发水音,叫口中多有虫鸣,而且昼夜都可鸣叫。因而在鸣啭盛期,应每天放在灯下使其鸣叫1~2小时,否则夜间会不安,俗称“闹笼”。 (亚)科的中、小型种和(亚)科的一些鸟,均可参照点颏的笼和饲养管理方法。

什么为极品红

靛颏鸟?

1·体型~周正(无畸形)、2·毛色~纯正(腹纯白)、3·眉毛~亮宽(宽且长)、4·胸脯~鲜红(宽而阔)····能达到这几点就称得起~极品红靛颏鸟。

形态特征 红点颏身体修长、俊俏,体长约13~16厘米,体重16~27克。上体褐色、下体白色,有白色眉纹和红色的颏和喉,十分醒目。白色眉纹和颊纹,尾褐色,两胁皮黄,腹部皮黄白。雄鸟头部、上体主要为橄榄褐色。眉纹白色。颏部、喉部红色,周围有黑色狭纹。胸部灰色,腹部白色。雄鸟体羽大部分为纯橄榄褐色,各羽的中央略现深暗色。喉部赤红色,眼上有一

白色眉纹。胸部灰色,两胁棕褐色,腹部白色。成年雄鸟的特征为喉红色。雌鸟颏部、喉部不呈赤红色,而为白色。眉纹淡黄色。 雌鸟胸带近褐,头部黑白色条纹独特。虹膜褐色。嘴暗褐色。脚角色。 生活习性

红点颏属迁徙性鸟,夏天在我国最北边繁殖,秋末迁徙到我国最南部越冬。这种鸟是地栖性的候鸟,常在平原丛,芦苇及小树林中活动,轻巧跳跃,走动灵活,边走边啄食,稍停时则收尾向上,尾羽略展如扇。一般它不在大树上活动,而在地面快速奔驰。红点颏鸣声婉转细柔,歌声美妙动听,善仿蟋蟀,油葫芦,金铃子、纺织娘,金钟子鸣叫,尤其是在发情其鸣声更悦耳。野生红点颏是食虫性鸟类,主要吃直翅目、半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也吃果实。红点颏繁殖于我国北方。每年夏季5~7月繁殖,由杂草、嫩根、枯叶等材料组成椭圆形巢,巢上面封盖成圆顶,平时由巢侧面开一进出口。巢的周围有茂密的灌木或杂草等掩护,不易被人发现。每窝产卵4~5枚,卵常有灰蓝绿色,孵化期为14天。

繁殖栖息 繁殖期发出多韵而悦耳的鸣声,常清晨、黄昏以至月夜歌唱。营巢于有灌木或草丛掩蔽的树丛地上,巢为椭圆形、带灰的蓝绿色。地栖性,常在平原、繁茂树丛、竹丛或芦苇丛间跳跃,或在附近地面、农田、菜地里奔驰,往往在距水不远的地方活动。觅食大都在地面上,随走随啄,疾驰时常稍停而将其尾向上略展如扇状。

鸟的选择 红点颏、蓝点颏、篮靛缸、四喜等都是人们喜爱的鸫(亚)科的歌唱笼鸟,但由于较难饲养、寿命短(约5年),饲养者不太多。点颏雄鸟和雌鸟容易区别∶雄鸟喉部具较明显的色彩。而雌性没有或者较暗淡。雄鸟一般要求“亮眉”(眉绞长、洁白、)“亮岔”(红点颏的颧纹明显),喉部色彩鲜艳,块大。红点颏的所谓“脯红”(胸腹染红斑)是罕见的。成鸟、幼鸟均可养熟,但以养当年幼鸟为好,因适应性强、寿命也长。“春蓝秋红”的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因为无论是红点颏还是蓝点颏,春季捕到的都是成年鸟,正向繁殖地迁徙,生殖腺已开始发育,难于饲养。另外,春季捕的鸟还未换过食,夏季就到来了,饲料易变质,鸣叫不多日子就到了中止鸣叫的换羽期。秋季捕到的多为幼鸟,容易换食。而且气候渐凉爽,一旦成活,就可以鸣叫冬、春两季。所以无论红点颏、蓝点颏都是以秋天捕捉为好。春季应禁止捕捉,以保护自然界的种群。幼点颏与成鸟的区别是:幼点颏羽色较深,翅复羽端有棕色点或边缘,俗称“膀点”。

饲养方法 我国饲养红点颏有悠久的历史,也有十分讲究的点颏笼。饲喂的饲料南北地区不尽相同,不过一般用粉料,并经常给些新鲜的牛羊肉末,面粉虫或玉米螟幼虫。新捕捉来的红点颏常惊恐不安,不吃食,为了防止撞笼和损伤羽毛,减少体力损耗和保持安定,需要“捆膀”,就是把鸟两翅最外侧的4-5枚飞羽交叉在腰部,用棉线结扎,并把其余飞羽翻于结扎上方。好果发现鸟儿还不安定,仍抓笼擦尾,则需反整个尾尖捆上。将捆好的鸟放入笼内后,套上笼罩,置安静处“认食”,也就是在笼内放入面包虫或玉米螟幼虫,在食罐里放上稀粥关的点颏粉,加上鲜肉末,让鸟饿了吃笼内或食罐里的虫,喝了饮食罐中的粉粥。如果发现笼里的虫和稀食都吃班干净了,再添加新的食物,一般2小时添加1次。这样坚持几天,鸟儿就会认食了,然后将笼打开,悬持于高处,并逐提高粥状食的浓度。待红点颏能吃于的粉料时,再放入水罐和食罐,分别加上粉料和水。红点颏的食物和饮水都要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新的,笼底的布垫心须经常刷海鲜、晾干、更换,以免由于粪便腐蚀性强而污染鸟的足趾。红点颏喜欢水浴,应常提供浴水。冬季室温能达15℃以上时,也可供给浴水。换羽期是饲养红点关键时期。换羽不齐或脱不下羽毛,不仅影响鸟的美观和鸣叫,还可能造成死亡。所以在此期间要特别注意,多给活食和其它动物性饲料,每天早晨让鸟去呼吸新鲜空气或去草丛中“搭”露水。有人将换羽期的鸟放进罩有草丛的笼中饲养,这样换出来的羽毛既有光泽又漂亮。饲养红点颏,冬季要注意防止感冒,要求室温保持在10~15℃之间,而且温度不能忽低忽高,更不宜外出遛鸟。

笼的特点

各地饲养点颏的笼子基本都是用竹制圆笼。笼多为亮底。但一般下边无托粪板,而用能吸湿的布垫。因为这类鸟是典型的食虫鸟,与杂食鸟不同,粪便较稀而量小。当然,在人工饲养下,鸟的排便量与饲料的质量有关,饲料粗糙,鸟消化吸收不好,吃得多,拉得多。饲料精,适应食虫鸟消化道的特点,消化吸收好,排便量就少。经验丰富的人能从点颏的排便量、粪便的粗细判断饲料配比是否适合以及鸟歌唱的情况是大叫、小叫,还是未开口等。 架养点颏便于欣赏鸣啭时载歌载舞的优美姿态,一般为弓形架或弯架,很讲究。 饲料和喂法

日常以粉料(俗称“客食面”)为基本饲料,可把绿豆面、玉米面、熟鸡蛋黄、淡水鱼粉或蚕蛹粉按5:2:1的比例搓匀晾干,加适量“禽用添加剂”。另外,还有以鸡蛋、小米或加工精细的鸡用混合粉料搓熟鸡蛋黄为基本饲料的。

除食罐内经常保持有粉料外,每天还要喂一食抹软食,即把粉料加牛羊肉沫、菜沫用水调成粥状。在换羽期每天给几条面粉虫或玉米螟幼虫,以增加营养。

第三篇:《白头鹎》

白头鹎

白头鹎(学名:Pycnonotus sinensis)是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性活泼,结群于果树上活动。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性活泼、不甚畏人。 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

目录

1外形特征

野外鉴别

形态描述

鸟种描述

2栖息环境{红耳鹎怎么养}.

3生活习性

4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

国外分布

分布状况

5繁殖方式

6亚种分化

7保护级别

8经济用途{红耳鹎怎么养}.

9人工选育

鸟的选择

笼的特点

饲料喂法

{红耳鹎怎么养}.

管理调教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红耳鹎怎么养 如何养红耳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