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第一篇:《如何安慰一个悲伤的人》
如何安慰一个悲伤的人?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脆弱时刻往往是我们受伤的时刻,内心翻涌着无力,疲惫,痛苦,孤独等等复杂的情绪。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归属和爱的需求是人类本能需求之一,这种需求的满足可以使我们免于孤独和冷漠的侵扰,获得温暖和宁静。如同缺乏食物会感到饥饿一样,我们的身体进行了这样的生物设定。 我们体内有一个“依恋系统”,它的正常运转能够帮我们应对危险和压力。关于依恋,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刚出生的恒河猴们在面对用毛巾包裹的机器人妈妈和冷冰冰的可以喂奶的妈妈时,会喝完奶后紧紧地抱住比较温暖但不会提供食物的那个。科学家们发现不安全依恋的个体的心率和“压力激素”的水平高于安全依恋个体,就是说,对身边信赖人的依恋,以及来自他们的安慰能抚平我们内心的伤害。
安慰是一种能力,是心与心之间力量的传递
说到安慰,就不得不提心理学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共情,这也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之一。如果没有共情就没有安慰。共情包括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前者是对他人目的、企图、信仰的理解;后者指的是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受。人人都有共情的能力,这是进化的选择。有共情障碍的人往往出现交往困难,甚至反社会行为。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那些缺乏准确了解对方观点和情绪的人已经在一轮又一轮的战斗中倒下了。他们或者不能找到盟友,或者不能很好的判断形势。 在脑成像的研究中,情感共情的发育很早,伴随情绪相关脑区的成熟而成熟,比如边缘系统和杏仁核。而认知共情则与顶额叶的发育一致,顶叶额叶是与高级认知功能相关的脑区。科学家们还在大脑中发现了一种“共情神经元”——镜像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会在我们看到他人悲伤的时候被激活,并且和我们自己悲伤时激活的脑区部位一致。
情感共情
在安慰人这件事上,情感共情能够让我们对对方的情绪感同身受,认知共情则告诉我应该选择哪种方法去帮助对方。镜像神经元就是最小的共情单位。
共情让我们摆脱孤独,参与维系着人与人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不过,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天生具有共情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存在个体和性别的差异的。给予相同的情绪刺激,有些人的情绪相关脑区的激活程度明显要低一些。而且从日常经验来看,似乎女性更容易对人产生共情一些。因此,也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扮演安慰者的角色,当然,总不能给你做一个脑成像扫描再判断你适不适合安慰别人,可以想象一下,当你看到那些比你不幸的人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你是否能够感同身受而且完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理解问题。如果内心有些幸灾乐祸或者觉得又到了展示自己高瞻远瞩英明神武的时候,内心好为人师的念头蠢蠢欲动。还是先打住,因为这可能会适得其反,让朋友离你更远。
好,现在假设我们的共情系统已经被激活,正在待命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从对方身上传来的浓浓的悲伤气息,而且打心底想要帮助他而不是想显示自己优越感的小火苗越烧越旺。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先判断他需要怎样的安慰:空间 vs 陪伴
在希伯来人的语言中,安慰是对心说话的意思。人伤痛时,未必需要听一番大道理,可能需要的是自己的心与自己说话,需要一个人走到空旷安静的地方跑步、思考,听一听内心最深处的细微话语。当你察觉出你的朋友突然不愿意说话,或者情绪有些低沉时,可以先试探性的问一下:“发生什么事了吗,需要我帮忙吗?”。表示自己的关心以及愿意提供帮助的意愿,但不要强求对方,更不要因为好奇而打探。如果他表现出回避的态度,或者没有倾诉和寻求帮助的意愿,那就克制住自己想要帮助他的心情。他可能仅仅需要一点空间来想清楚一些事情而已。
第二步,倾听与表达
心理咨询师的共情水平都非常高,我们可以向心理咨询师们借鉴一些小技巧,来学习如何在对方需要我们的时候合适的表达自己的安慰。陪伴和理解是安慰的基础,当然我们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你的伤痛我都懂”,也可以尝试超越情感共情的水平实现成长的目的。
美剧《扪心问诊》(In Treatment)
下面这些技巧,是心理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时常用的倾听技术。
1.耐心而积极的倾听。所谓积极倾听,即指有明确的目的定向,不断获得信息作出判断、决定反馈,并且保持有持续的高度注意。直接表达积极倾听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语言和非语言方式。
(1)语言方式:补充说明、提问、提出共同点、简单重述对方谈话的内容、表明自己的见解、尝试性地以完全符合或相似的语言反映对方的陈述内容。
(2)非语言方式:点头、手势、目光接触,身体前倾,伴随非语词性的“嗯”“哦”、“噢”等。
耐心倾听
2.情感反映。它是指咨询师理解并反馈来访者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是一种重要的参与技术。情绪情感以言语或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言语主要是指言语表情,而非言语则主要指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即体语)。言语表情是指通过词语(名词、副词、形容词、动词等)、语气语调等方式表达的情绪情感,如“美好”、“可爱”、“伟大”、“向往”、“战斗”、“伤害”、“厌恶”等。面部表情是指肌肉变化、眼神变化而表达的情绪情感,如高兴时,嘴角上扬;烦恼时,眉头紧锁;吃惊时,眼睛瞪大等。身段表情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们识别情绪的重要方向,如愤怒时,身体僵硬;害怕时,全身颤抖;沮丧时,摇头叹气等。
咨询师反馈来访者表达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增共情和双方感情疏通,有助于来访者对情感的自我理解和对问题的深入探索,有助于咨询师对来访者表达的准确理解。
3.总结和探索。简短总结谈话要点,引导对方的注意力,保证谈话按一定方向进行,同时也有利于从更深层次、更新角度分析对方所处环境。
4.自我表露。从对方需要出发,与其分享自己的个人情感、态度、观念、经历,即心理学上所说的“自我开放”或“自我暴露”。“自我开放”(self—disclosure)在心理咨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使来访者感到晤谈中双方地位的平等可以使来访者感到咨询师的真诚、坦率,从而增强对咨询师的信任;可以增加来访者的自我开放程度。
5.解释。它指咨询师运用某种咨询理论或自身的经验,观察、描述、分析来访
者心理问题的实质、原因和发展过程。运用解释时应注意要适度,解释方式要因人而异。咨询师解释的理论依据应尽量与来访者已有的理论取向吻合,这样有助于来访者对解释的理解和认同。
6.对质。它是指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感觉、经验与行为深刻了解后所作出的反应。咨询师就来访者言行中的矛盾、歪曲及逃避的部分,通过询问技术,向其提出问题,协助来访者觉察自己的感觉、态度、信念和行为上不一致或欠协调的地方。对质技术强调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咨询师采用对质式询问时,应注意,①对质应在高度共情的基础上进行,②对质应该用投入的态度,③对质应该是试验性的,即要用假设的态度,用和缓且具有弹性的语气来提问,④对质要用渐进的方法,从来访者能接受的层面开始,再缓慢导入更深的层面。
安慰这件小事并不简单
总之,安慰这件看似简单的事也是需要练习的,但基本的原则不外乎尊重、共情、理解和支持。更多时候也是一种人格魅力的自然流露。
本文只是简单地介绍朋友之间的相互支持的策略,不能完全等同于亲密关系中的支持,因为后者要涉及到不同的依恋类型。
第二篇:《心情不好的时候不想要人安慰》
心情不好的时候不想要人安慰
我本凡夫俗子,吃五谷杂粮,会活蹦乱跳,也会悲伤不已。有些时候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是真的很难过,或者累了很久,身心疲惫,不想说话,不想动,也不想让人担心,更不想让人安慰,就想自己一个人用各种可以宣泄悲伤情绪的方式来解决。
很多时候,身边的亲人、朋友,知道我情绪不好后,比我还着急难过,跑来安慰我,更多的时候,内心是拒绝的!为什么?殊不知,在关心我的人他们安慰我的同时,其实我内心更加的累,难过的是更不行不行的,他们好心好意想要为我排忧解难,便也不好拒绝,到后来强撑着让自己看起来正常了,,可能我的悲伤我的难过还没有好好宣泄出来,但还得努力让自己换上笑容,哪怕是表面看起来没事了,恩,毕竟大家都很忙,还能有人跑来安慰想让我高兴起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在这个忙碌的年代,你说,我怎么还有工夫悲伤,怎么可以不给安慰自己的人面子,怎么可以不赶紧让人家去忙自己的事情?可是,在我真正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一直在怒吼,够了!我只是不开心,我想独自换种方式宣泄出来!不想让别人安慰!在我看来,人有不好情绪的时候,生气或者无奈,悲伤或者低落,应该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正确的宣泄,妥当的解决,比如我此刻十分烦躁,有人来关心我,便是添乱,我已经有了烦躁的情绪,再有人来强加给我不要烦躁,要平静下来的思想,会让我觉得你不是我,根本不会感同身受,让我觉得你不是在安慰我,而是在给我强加另一种你想让我怎么样怎么样的情绪。
有些人,本就不喜欢把自己的伤口拿来让别人看,可总有人在知道对方受伤以后,会不厌其烦的提起那伤,进行反复安慰,其实反复撒盐。有时候,不开心了,真的就想独自一人安安静静的疗伤,不想有人打扰难过时刚刚酝酿好的宁静氛围,也许需要嚎啕大哭一场,也许想要胡吃海塞一次,也许应该蒙头大睡一天……哦,对,男人不能哭,从小我就记得好男儿流血不流泪,你说,男人心里难受的时候怎么办?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真爷们,听人一句劝,别往心里去,可是当难过的无法自拔的那股劲儿来了,总不由自主的想起麻烦事儿,就一直憋着吗,摇摇头自己跟自己说我是男人,我不难过我不往心里去,可能吗?
真要是媳妇儿跟人跑了,孩子生病了,怎能无所谓,很多时候很多事,又不能让外人知道,不能让别人安慰,就只能自己宣泄一番,明天我又是一条好汉!
很多生理疾病都是因为心理疾病引起的,心理疾病追根溯源就是因为坏情绪没有得到正确的宣泄,一直在心里挤压着,久而久之成了病。不需要别人的安慰,不是冷漠,而是想更好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于人于己,都好。我说不想让人安慰,只是让不好的情绪,以另一种自己喜欢的不同寻常的方式,宣泄,得以解决,这样可能比别人安慰更好,更能真正的把不好的情绪调整好。共勉,不想被他人强制安慰,也不在别人不想被安慰的时候,增添烦恼。
第三篇:《三十个安慰人的方法!!》
第1个安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自己的伤痛自己清楚,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自己的快乐自己感受。也许自己眼中的地狱,却是别人眼中的在堂;也许自己眼中的天堂,却是别人眼中的地狱。生活就是这般的滑稽。不要总疑春色在人家,关键在于自己心态的调整。过好自己的生活最重要,不攀不比。
第2个安慰:不做欲望的奴隶
人们总叹息“飞蛾扑火”,人们总讥讽“鱼儿上钩”,人们总是笑话“自陷泥潭”。但是如果自己仔细想一想,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这种欲望的悲剧还少吗?人心不足蛇吞象。放纵自已灵魂的人,最终会失去真正的自由!必须时刻警惕不良欲望。善去不良欲望,不可放纵自己。
第3个安慰:要活得轻松和快乐
不与别人盲目攀比,自己就会悠然自得;不把人生目标定得太高,自己就会欢乐常在;不刻意追求完美,自己就会远离痛苦;不是时时苛求自己,自己就会活在自在;不每每吹毛求疵,自己就会轻轻松松。活得太累就会痛苦不堪,知足常乐。
第4个安慰: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骄傲无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弃,是消极悲观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喜欢自己比喜欢别人更不容易。拥有健康的恰当的自尊心理,面对挫折会表现得格外坚强。不为外界的诱惑而丢失自我,不为一时的挫折否定自己。时时客观冷静地评价自己,每每乐观中肯地赞赏自己。若连自己都不爱,还能爱别人吗?喜欢自己吧。
第5个安慰:多用善眼看世界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处处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那么人人都变成“坏人”,也就无法和平相处。以“恶”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无处不是破残的;以“善”眼光看世界,世界总有可爱处。自己多看别人的长处,就会越瞧越可爱。圣人都要“一日三省”,要相互宽容。
第6个安慰: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
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庸俗的评论会湮灭自己的个性,世俗的指点会让自己不知所措。为钱而钱会使自己六亲不认,为权而权会使自己胆大妄为,为名而名会使自己巧取强夺。真实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会变成一张张碎片随风飘扬,世俗的我已变得面目可憎。得到了媚俗,失去了真实,要坚定信心,拥有自我。
第7个安慰:极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为忧虑过度,而导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却因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前者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因聪明过头而衰亡,愚蠢的根源在于什么都懊悔。后者不知悔恨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地生活,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走极端总是惨遭失败,寻找人生的智慧。
第8个安慰:不要过于计较别人的评价
没有一副画是不被别人评价的,没有一个人是不被别人议论的。自己要是沉默寡言,有人会指责“城府很深”;自己要是善于健谈,有人又会指责“夸夸其谈”;自己要是赞美别人,有人会指责“别有用心”;自己要是善意批评,有人更会暴跳如雷,认为“多管
闲事”。光看别人的脸色,自己还活不活,拥有自我,又不囿于自我。
第9个安慰:恶念越多痛苦越深
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地生活?关键是没有及时驱赶心中的恶魔。因为心存邪恶的念头,就不会理智地克制自己,经常会做出悔恨的蠢事。因为没有及时清扫心灵的灰尘,意志薄弱者就会不时掉进深潭。因为时常鬼迷心窍,就会让愚蠢蒙蔽双眼,进入错误的岔道还不知道。心中有恶,就会心神不宁,去恶念。
第10个安慰:注意不要活得太累
常有人感叹,活得真累。累,是精神上的压力大;累,是心理上的负担重。累与不累总是相对的,要想不累,就要学会放松;生活贵在有张有弛。心累,使人长期陷于亚健康状态;心累,会使自己精神不振。心别太累,学会解脱自己。
第11个安慰: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
何必为痛苦的悔恨而丧失现在的心情,何必为莫名的忧虑而惶惶不可终日。过去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怎么悔恨也是无济于事。未来的还是可望而不可及,再怎么忧虑也是会空悲伤的。今天心、今日事和现在人,却是实实在在的,也是感觉美好的。当然,过去的经验要总结,未来的风险要预防,这才是智慧的。昨天已经过去,而明天还没有来到。今天是真实的。
第12个安慰:自己的心痛只能自己疗
何必为痛苦的悔恨而丧失现在的心情。偶尔的抱怨发泄一下,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无休止的抱怨只会增添烦恼,只能向别人显示自己的无能。抱怨是一种致命的消极心态,一旦自己的抱怨成为恶习,那么人生就会暗无天日,不仅自己好心境全无,而且别人跟着也倒霉。抱怨没有好处,乐观才最重要。
第13个安慰: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
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里,放弃我们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们主观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观上却没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总想等待别人来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变别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第14个安慰: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哪有心思去浪费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实学好本领再说。特别在少年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不要分心。
第15个安慰: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自己给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脸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第16个安慰:“想得开”才有快乐的心情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融儒、道、释三家精华的名言,叫人多一点开朗、开通与超然。“想不开”总与“疯”字有染,其主要症结还在于钻牛角尖。“想得开”总与“智”字相关,其主要原因还在退一步海阔天空。道家的“以退为进”,老子
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实是人生的大智慧!有什么想不开的,有退有进,能屈能伸。 第17个安慰:烦恼是跟自己过不去
人越烦恼,烦恼就越多,人越快乐,快乐就越多。如果光为烦恼而忧虑,那么烦恼还是客观存在的,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相反,因为烦恼的连锁反应,心情越加沉重,越发苦恼。要是自己不断化苦为乐,改变“做一行、怨一行”的心态,就能获取自身的快乐。烦恼中光阴也虚度了,笑对人生。
第18个安慰:自己的伤痛自己来疗
不要期待别人能抚平自己的伤痛,只有自己把自己说服了,只有自己让自己想通了,才能彻底地根治心病。受挫、失误、不幸、磨难…是对生活的理解更为深入,是对人生的内涵更为认识的必由之路。唯有征服自己的人,才有力量去征服一切。治愈一次心灵的伤痛,就等于让心灵升华一次,自胜者强。
第19个安慰:千万不能绝望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己一辈子不生病是奇迹,那么平常的病痛,则极为正常。自己偶患疾病,又遇到庸医,就疑为绝症,痛不欲生,病魔并没有把自己的性命夺走,恐吓却把自己弄个半死。对于疾病既要乐观,又要谨慎对待,切不可听风就是雨。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之理。不能自已吓自己,千万别对号入座。
第20个安慰:人生总有可惜事
清人史震林在《西清散记》中说:“一生有可惜事:幼无名师,长无良友,壮无善事,老无令名。”“贫贱人可惜者二:面承唾为求列,膝生胝为求荣。”“富贵人可惜者二:临大义沮于吝,荷重任败于贪。”“聪明人可惜者三:妄讥议谓之薄,自炫奖谓之骄,怀愤激谓之躁”“豪侠人可惜者三:助凶人得暴名,挥泛财得败名,纳庸客得滥名。”能否检查一下自己的可惜事,遗憾总是难免的。
第21个安慰:“放下”就有好心情
心灵的负荷太重,就有太多的烦恼。见什么爱什么,看什么要什么,能不烦恼吗?及时清扫心灵,别让心灵的尘埃积得太厚。要知道人生苦短,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求的。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明白。烦恼的东西必须放弃,轻装上路。
第22个安慰: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第23个安慰:沉默能省去许多烦恼
越是当自己滔滔不绝的时候,自己的愚蠢越会暴露无遗。越是当自己洗耳恭听的时候,自己的智慧越会快乐生长。聆听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良方;聆听是沟通双方、尊重对方的桥梁;聆听是抛弃错误、远离懊悔的法宝。切莫以为善言能辩是自己的本事,也许一不留神会刺伤别人的自尊,或许无意之中会埋下不幸的种子。学会倾听是最大的智慧,不要总是滔滔不绝。
第24个安慰:只有信赖的人才可放心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