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我是人间惆怅客 综我是人间惆怅客

话题作文 zuowen 1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我是人间惆怅客》

生命里的荒凉,啤酒炸鸡相对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

书念到这里,感觉周遭变化百般,回忆也似那荷花,绽放在脑海里,枝身随风飘摇着泛

起往事的波澜。

从我刚能跑步的时候,我第一次从爷爷说的白瓜地里奔跑了三四个来回。爷爷说这样看

着两边的瓜果会很快乐,我并不知道爷爷在说什么,只是十年后的我还记得,也明白了。我

拖拉着我的小木锹跟着扛铁锹的爷爷跑来跑去,一会儿锄这个,一会儿铲那个,那时风儿轻

柔,久久的笑声回荡在我整个童年里。我和爷爷是好搭档,从小到大都是,我背木柴,爷爷

生火,奶奶做饭。我割草,爷爷放羊,每晚的月亮都是耀眼的。我和爷爷躺在三轮车上看星

星,爷爷说那颗最大最亮的是家,万一我丢了,就朝着最亮的走,一定能到家。等到再大些

爷爷教我练拳,教我蹲马步,爷爷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说看谁捡羊屎蛋捡的多,

哈哈,我想我那时是被爷爷给逗了,要不然爷爷为什么只在旁边看我捡呢?爷爷啊爷爷,你

可知道我还想回到家乡,回到曾经贫穷却快乐的生活,不像如今该思考以后路在何方,爷爷

你也说得对,男儿志在四方,不成名不得还。

幼稚时代外公对我最严,但我就是喜欢和他作对。我在麦子堆里拉粑粑,等到他去晒的

时候,哈哈,外公憋通红的脸有点可爱呀。其实我是拉肚子了,控制不了,那时外公一把抓

住我按到凳子上,给我炖了鸡汤,他说让我在大山里受苦了;他说湖南吃辣,我受不了很正

常;他说外婆不会做不辣的菜,让我多喝鸡汤补补胃。后来我还是调皮,只是喜欢跟在外公

后面了。去田里胡乱插秧,外公暴跳如雷,却从不打我;去水库捉鱼摸河蚌,我吃了一嘴泥

巴,外公问我,甜不甜,然后我很不开心的嘟着黑糊糊的嘴回家告诉外婆,要外婆给我做好

吃的。那天我吃到了好多田螺河蚌,暗地里觉得外公好厉害,是我的偶像。我也要做个厉害

的农民,像外公一样厉害。阿公啊,你可知道我多想这样叫你,我也想做贴心的棉袄,可是

我们就像是冤家,不用一会儿我就会和你斗上几嘴,现在想来那时斗嘴,嘴角多半挂着微笑。

少年时,河南,湖南,广东,来来回回的过活。但后来的事情,打乱了我同爷爷和外公的

生活。定居河南几年不见外公,寄宿学校,和爷爷的联络也少了。虽然身边有很多亲人,但

是那种淡泊的感情,用血缘来维系的东西,让我更加感叹,好景不多,生命总有荒凉,应该

珍惜保护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中招考试前两天,书房里,灯光昏暗,窗外没有最亮的星。我趴在案上,感觉无聊,偶

然翻起阿妈手机,有一条短信存在草稿箱里,是关于外公丧事的处理事项。我当时感觉心里

猛地一声,咯噔,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击中,蓦地,心里一阵发虚。感觉没有了像是没有依

{我是人间惆怅客}.

靠,向后一仰,空荡的天花板,我的心似乎把他划出一道道裂痕,我不相信!阿妈知道事情

瞒不住,把事情全盘告诉我,阿妈说外公想来河南看看,看看她,看看我……然后在去车站

的路上出了车祸。那天晚上我坐在屋顶的平台上,闭上眼,感受风,感受气息,回忆外公的

所有所有。风不柔和,我也不温和,我对着空气嚎叫嚎叫,抡着我的拳头,像是受伤的小野

兽,没理志的骚扰着周遭。我喘息着,感觉喉咙里卡着鱼刺,吐不出来,痛的流泪,身体慢

慢躺了下去,仰望天空,我仿佛看见几年前的外公,瘦瘦的个子,黝黑的脸,牙齿特白,手

上有道大疤,被镰刀割的。外公在冲我招手,他在远处看着我,那朴实憨厚的笑一如外公几

年前带我去插秧时的笑,面庞干巴巴的,抬头纹印到额头里。还记得外公说我是他的骄傲,

我不知道我做了什么让他这样说,但我记得他的目光,温和充满信任。

中考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我带着成绩单回到湖南,在外公坟前烧掉,烧掉

我所有的悲伤,看着袅袅的焚烟,盘旋着盘旋着,我坐在坟墓前的坐垫上,感觉头开始晕眩,哀伤也开始蔓延,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得到着也失去着,感受生命的荒凉抑或得到快乐,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努力往前走,让家人安心。

几年来我对外公的事早已经接受,我也承认我终将在岁月的长河里怎么来怎么回,可我得留下我的痕迹。高考前,接到爷爷病危的通知,癌症晚期。那时的我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失去,每周都去探望爷爷,看着插着气管的爷爷,慢慢诉说只有我们爷孙俩的故事,爷爷说他害怕,他说我还没考上大学,他还要抱曾孙,他还没够,他要看到所有孙辈开枝散叶我们四世同堂。我沉默着不语,不知道怎么安慰,只是握着爷爷的手说,放心,不会让您失望的。高考后,爷爷走了,没等到我的成绩和通知书,爷爷带着遗憾走了。我把爷爷自己对自己坟墓的安排录了音,爷爷说,他要葬在后院,和太爷爷太奶奶一块,他说后院每晚都能看到我,我是最亮的星,这是我听到的最直接爱的表达,爷爷还是那么顽皮,但再也不会让我捡羊屎蛋了,爷爷说让我好好照顾自己,爷爷说了好多,他怕他真的没机会了。录音里有爷爷的声音,沉重的呼吸里有爷爷的故事。谁也不知道我录下了世界上最朴实的声音,我只想独自听,不想分享。

18岁时,我决定用一场旅途来面对新的开始,迎接新的挑战,把握新的机遇。行走在大理古城,我拍下了我认为最美的夜景,这里繁星闪烁,每一颗都很闪亮,我想告诉 爷爷我很好,我想告诉外公我会更加优秀。

我是有血肉的人,即使多年过去,我想起爷爷和外公还会伤心,只是接受了没有他们的生活,他们虽然走了,可却活在我的回忆里。我想回忆是有力量的,它能穿越时空,拉近我们的距离。

我知道我终究要明白生老病死人之常理,我也终究要面对这些。可我还年轻,还拥有最大的资本。也许是我把悲伤最大化了,但这样不是能更好的面对以后的种种,从而微笑面对,过的快乐么?我想经历过悲伤以后人总是能勇敢的珍惜以后,获得快乐。

今天起,让我们带上年轻的身体,老成的心,带着激情,勇敢,迈着青春的步伐,去面对生命里荒凉,迎着风,大口大口的笑吧。拿酒,做菜,聚朋友,啤酒,炸鸡,大排档,让自己快乐快乐才是真正的意义,去努力过自由向上的生活吧!

第二篇:《我是人间惆怅客》

我是人間惆悵客—

想起一好友曾发表了一句话:我是人间惆怅客(纳兰性德)。 红尘中,又有多少人如是?懵懂的岁月,无奈的人生,染指间让人不得

不迷失在这熙熙攘攘的尘世中……“我是人间惆怅客”简简单单几个字却让人感觉到说此话的人当时心境有多么的落寞。

很多时候真的觉得把自己惯坏了,变得很随意也很随性。开心便笑,委

屈便哭;明明不可以使性子,却老是在极度不开心的时候乱发脾气,暴饮暴食来虐待自己;明明过得不好,还要拼命地笑着对爸妈说很好;明明就是不愿意做的事,还要逼着自己去做;有时候明明就是错了,还要掩饰不愿去承认…懦弱的表现,任性的行为,不是么?夜,混沌一片。月未央,星如亮。{我是人间惆怅客}.

总感觉存在是一种错误…

自己一生追寻,一直等待的究竟是什么?现在就是希望身边在乎的人都能过得好,尤其是爸爸妈妈。一个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一个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若你们安好,便是晴天,也是我此生最大的守候。 外表坚强的我根本看不出过得好还是坏,除非真的病了。不是我真的很坚强,只是已经过了那个不懂事的阶段。其实每个人的心都一样,极柔极弱也易碎,但也可以坚如松。亲情,爱情,友情是我们生命中必须的…还没有遇到爱情的我没资格谈论它,但是我懂得友情,好朋友吵吵闹闹也不会分开,在心里一直骂但还是会处处为对方着想的,不管分隔多远多久但一见面还是会嘻嘻哈哈,手牵手,秉烛夜谈,分享彼此间的快乐与忧伤;我懂得亲情,爸爸妈妈的爱是我用此生都偿还不了的债,因为那是无价的!老爸常常对我大声疾呼,稍有一点小错就要挨骂挨鞭子,不努力学习就不准上网看电视聊天,成绩不好就等着受罚;老妈常常在耳边叨叨唠唠,要注意这样要注意那样…年少轻狂,不懂事,总是以为爸爸不爱我,老是在背后默默地哭诉,却忽略了他的爱虽然不比妈

妈表露在外,但是他对我的爱一直埋在心里,深深的,淡淡的,细水长

流,别人无从知晓,却又刻骨铭心…

无论如何,长大了,就得好好照顾自己不用他们担心,要让他们过得开

心…

喜欢一个人四处走走,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静静地思考,不断提醒自己不能就这样庸庸碌碌就过了,不停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喜欢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慢慢地看着天空一点点的变化,喜欢一个人在路灯下看着自己的影子慢慢的走着,喜欢边走边抬头看看四周,看着天空,去寻找那抹挂在天边孤独的月影,偶而看看身边擦肩而过的人,突然觉得同是寄若浮萍的人,可能同样有着不同的苦难挣扎的经历,同样会有很多惊才艳绝的人潜伏在身边…可会不会有和我一样早已深入骨髓寂寞的人呢?

于是很想喟叹一句:我是人间惆怅客……

不停的在人群穿梭,没有定点,没有方向,不停的寻找理想,没有动力,没有标记,不停的努力生活着,没有终点,没有尽头…靠着自己心中的一点点希望,看着天空不停的微笑,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人间能有几回少年时,独自一人也要潇洒过,难得做个惆怅客,冷看世态炎凉,笑看人间冷暖…

第三篇:《我是人间惆怅客》

我是人间惆怅客

——纳兰性德诗词赏析

生05 陶欣 2010030038

一、纳兰印象

最开始关注纳兰容若是在初中时,那时看了一部叫《烟花三月》的电视剧,被纳兰的才情和他词里流露出的凄清哀婉的情绪所感染,便从此喜欢上了纳兰词。高中时又陆陆续续看了一些关于纳兰性德和纳兰词的书,今天终于有这个契机,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看了好多研究纳兰的资料后,却越发发现自己学识的浅陋,发现自己的想法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写这篇论文只是凭着自己的喜欢,把自己那些不成调的想法说一说。

在我的印象里,早期的纳兰该是“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他是八旗子弟,进士出身,是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身后是显赫一时的纳兰世家,谁不说这是一个天之骄子。他显赫的家世,出众的才情造就了流传至今的词人纳兰性德,也正是这样,才使得纳兰在31岁就去世了,令人扼腕叹息。可以说,他的聪慧让他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说出别人所说不出的,他的丰富的情感使得他的词情真意切,动人心弦,世间的所有事物放佛都在配合这他的意境、他的情绪:“西风吹老丹枫树”、“深山夕照深秋雨”、“新绿密,乱红稀,乳莺残日啼”即使是十分平常的自然景色只要在纳兰的词里就格外透出一种清丽和惆怅;“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几乎被诗人写烂了的月圆月缺在纳兰的笔下也格外凄清,并且几乎所有的景物,自然规律都可以成为纳兰表达情感的载体,如此自然而情意真切。“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看那树影,那明月,那西风,无不是他的思念,他的凄楚。 但这位“乌衣门第”的词人却写道“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世人所羡慕的荣华富贵在他看来只是“冷笑置之而已”。谁说御前侍卫不是康熙对他的变相监视,谁说显赫的家世不是对他自由的束缚。“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间、到此凄凉否。”便是这位词人一生的写照。他活得太过通透,因此,一直置身于一种清冷的氛围里。同样是“月”和“梅”,在林逋那里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温暖而宁静。在词人眼里却是“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让他有了一种人间惆怅客的知觉,或是“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似乎纳兰的一生都是在无尽的愁思、忧伤中度过的,他把他的所有浓烈的情感,不论是欣喜还是惆怅,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注入到了他的词里,他是用生命在写词!因此,我们一读到他的词,他的忧伤、他的孤独、他的清冷气息便扑面而来,此刻,我们看不到他的身份地位,看不到他的相貌身材,只感觉到他的真真切切的愁绪或是深入骨髓的思念,仿佛感受到那些情绪的不是词人,而是我们自己,这是我们的忧愁。纳兰的好友顾贞观就说过:“容若词一种凄忱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这就是纳兰,这就是纳兰词。

二、纳兰生平(这部分大多来自网络,经加工整理而成,为了结合词人背景来对词进行赏析,才加了这一段)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纳兰性德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母爱新觉罗氏,为阿济格之女,父亲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而其家族那拉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二十二岁即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

与康熙长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亲戚关系,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因而可以说,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如锦的。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一),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

纳兰性德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他一生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基本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三、纳兰词赏析

1. 爱情

纳兰性德17(不确定)岁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两人情感甚笃,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婚后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官氏,并有侧室颜氏。值得一提的是,传言纳兰而立之年,在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女沈宛。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纳兰性德作为一代风流才子,他的爱情生活因而被后人津津乐道,也有捕风捉影的各种市井流言,最为盛传的是表妹入宫一事,但终不可考。

浣溪沙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栏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又是夕阳西下时候,那女子独自登上斜晖半掩下的红楼,金钩斜控朱帘,日暮阑干独倚,她满腹愁思,却不知从何处开始诉说。看那黄昏的街道,她盈盈地打马而过,薄妆浅黛下,风姿绰约。见着生人羞羞涩涩,却忍不住回头。{我是人间惆怅客}.

这首词寥寥数语便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怀春而羞涩地闺中女子形象。首先,“盈盈”一词让人看到一个体态轻盈、姿态美好的少女。而这一句“见人羞涩却回头”真真让我们看到一个美丽羞涩而又调皮的少女,如果你我从那天的街道上经过,如果你看穿了她的小心思,请不要揭穿,也应该不忍嘲笑,看见她这幅欲说还休的模样,必不会责怪她“回头”这一不符合古代礼节的动作,只会觉得可爱至极。这与李清照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这句中的“人”更是让人遐想联翩,这人或许是女子倾慕已久的心上人,又或只是今日偶遇的一个俊俏风流的公子,让她忍不住回头。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我是人间惆怅客}.

从此簟纹灯影。

{我是人间惆怅客}.

正是深庭豪门,辘轳金井,落花层层,铺满庭前清冷的石阶。你我就这么蓦地相遇在这清冷的暮春时节,你闪躲的眼里我看不清你的心意。谁知道?谁知道?从此以后,簟纹灯影你又多了我孤枕难眠的身影。

“正是”强调了相遇的地点,说明这次相遇在“我”而言影响深刻。“蓦地”表明相遇之巧,也写出了相遇的惊喜。只是你的眼波流转,我始终看不清你的心意。看相遇时的“落花红冷”,便知这又该是一段没有结果的恋情,终是天各一方,只剩我日日伴灯影。古代的爱情,多是不得善终,封建礼教下地男女,表达感情的方式太过含蓄,再加上门户之见,父母之言,相爱的人总是不能在一起。或许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必定是个悲剧,果真,“从此簟纹灯影”。读这首词只感觉的彻骨的寒冷,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清冷基调,我们能做的仅仅是等着最后结果的宣判,并且我们知道,这条路必定不通向幸福,这样的无望等待,只有冷到骨子里的相似和寂寞。

虞美人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大雨淅淅沥沥,摧折了井栏便的那株梧桐,粉屧和蟋蟀也已不复存在。今日我一个人再游我们一起玩耍过的地方,连钱草已铺满香径,偶然拾得当时你无意落下的一只翡翠翘头,心里多少思念和悲痛无处诉说。

回廊里,寸寸都是我成灰的思念,清冷的月华下,只剩我一人独倚栏杆。背灯和月就花阴,你已离开已经很久了。

词人用了很多典故:

采香行处蹙连钱:采香,据范成大《吴郡志》云:吴王夫差于香山种香,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之。本篇谓采香系喻指曾与她有过一段恋情的去处。 连钱,连钱马,又名连钱骢。即毛皮色有深浅,花纹、形状似相连的铜钱。这里应是指连钱草。

回廊:用春秋吴王“响履廊”之典。宋范成大《吴郡志》:“响履廊,在灵岩山寺。相传吴王令西施辈步履,廊虚而响,故名。”其遗址在今苏州市西灵岩山。此处借指与所爱之人曾有过恋情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我是人间惆怅客 综我是人间惆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