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半百知天命是什么意思 五十知天命的意思

话题作文 zuowen 1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五十与知天命》

五十与知天命

年过半百,这个本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词语,在小学读书时就让我感到了一种恐惧,因为在这个时候就知道了人的寿命的第二个区域与极限,或者是因为父母当时已进入了这个区域的缘故。时间的手一转眼也把我推进了半百的门。尽管每一个半百的人还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年轻力强,尽管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可从真正年轻人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的衰老,他们的语言与行为也在和你画着明显而隐形的分界线。现在真正体会到了人们常说的“一转眼”的含义,五十,开始进入了身体、工作、事业甚至寿命的夕阳。

论语说,五十知天命。在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所成外,还认同的是,每个人知道了自己的命运的基本概况和趋势。二十几岁时充满幻想,三十岁时充满憧憬,四十岁时仍侥幸地充满期待。幻想什么?憧憬什么?期待什么?——金钱?地位?似乎是,又好像都不是。现在概括来说,无非就是描绘了一幅美好生活的画面,追求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情境。追求的方向、速度和方式是怎样的,知道但又不清楚,清楚但又缺乏勇气,不缺乏勇气但又自己为自己设置了羁绊——既然败在了行动上,那就只能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知天命”了。

简单的活着、美好的向往和天生的责任感,让芸芸众生疲于奔命,哪怕到了生命的边缘。但这是符合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每种每个生物体都一样。

话又突然说回来,知天命不如不知天命。知天命只能让自己变成行尸走肉,不知天命更会让自己无所顾忌地前行。知天命,要做一个

伟大的知天命者,携住时间的手挡住夕阳的脚步,再开辟一个“一转眼”、两个“一转眼”、三个“一转眼”——知天命也好,不知天命也罢,这,有什么区别?

“五十知天命”——骗人的鬼话!

第二篇:《“尽人事,知天命”的哲学及现实意义》

“尽人事,知天命”,请结合《论语》,阐述这一思想的

哲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就是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凡事尽力而宽容,至于结果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一笑置之,保持一颗平常心,满怀敬畏和感恩。只要尽了自己的努力,至于后事如何,则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了,只能看命数如何了。

关键词:孔子;人事; 天命

人们经常会听到“尽人事”和“知天命”,但却不清楚其中的玄机。“知天命、尽人事”和“尽人事、知天命”这两句俗语都是存在的,而其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却是有区别的。“知天命,尽人事”指在最坏的处境下,竭尽全力拼到最后。这是知命又不认命的豁达与不妥协,这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态度。“尽人事,知天命”指尽人事之后,才知道天命如何,尽人事之后,才知道顺天命;这是尽人事知天命的两层意思。但这句话还有第三层意思,也就是“尽人事而知天命,知天命而不懈怠人事”,即生命不屈不折的一面。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及,不去强求,但保持沉稳而不失积极。 理清了其中的条理,我们就结合论语,从孔子这一位圣人的天命观去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左传·文公十三年》提供了这样一个君子“知命”的例子: 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郊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也,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绎。

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

这里的“君子”是指孔子。邾文公对是否迁都这件大事,通过占卜来做最后决定。占卜的结果是有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面临这样的两难情况,邻文公的

左右劝他以自己的“命”为重,而邾文公则认为:自己的“命”在养民,有利于民的事也就有利于己。邾文公以自己为君的使命重于个人的性命,孔子认同他“知命”。

“当孔子告诉我们说他在五十岁的时候知道了‘天命’,或者说,他知道了对于他来说是天所注定了的东西。他的意思也许是说,他对于力所不能及的东西,以及真正属于他的自主行动领域内的东西有了清楚的理解。”他的天命是什么?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开始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转变时期,其时“周室微,王道绝,诸侯力政,强劫弱,众暴寡,百姓靡安,莫之纪纲,礼仪废坏,人伦不理”(《韩诗外传·卷第二十五》)。孔子认为这是天下无道。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当时的社会却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政在大夫、庶人议政。孔子志在恢复天下有道的秩序,“方今天下道德寝息,其志欲兴而行之”(《孔丛子·记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于是他“自东自西,自南自北,匍匐救之”(《韩诗外传·卷第二十五》)。正因为天下无道,他相信自己受德于天,秉承天命,坚持“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人当以行道为职,此属天命,但天命人以行道,而道有不行之时,此亦是天命。”对他来说,“天命就是责任感和使命感”,“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每逢他遭遇生死磨难时,天命总是给予他信心和力量,他自信天是支持他、站在他这一边。“孔子周游列国,在卫,被围于匡、浦;过宋,遇司马桓魅伐木;适楚,厄于陈、蔡,三次蒙难,三次脱险,在他看来,都是靠老天保佑。”

儒家所谓命是经过主观努力之后仍不可能超越的客观限制,必须尽人事,才能知天命,天命不是完全前定的。就孔子而言,类似伯牛有疾而将亡这种事,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只能从命、顺命;但人并非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就是死生、富贵这类似乎命定的事情,也有改变的可能。子贡就是与命运抗争的典型。

子贡并非天生的富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经济地位。“家累千金”(《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史记·货殖列传》)。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掌握生死,所谓“见危授命”(《论语·宪问》)、“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是也。还有人的道德品质,也是由人自身的努力所决定的,与天命完全无关。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又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尽人事,听天命”,可以说是孔子对传统天命观的发展。一方面明确了自己的有限性,另一方面明确了自己的可能性。 知命者,了解人力总有限度,在人力所及之外,余下来的一点才是天命。“孔子是伟大的肯定论者,他肯定自我是一个能实现自己意志的个体自我。

转观现实,无论我们对 “知天命”的解释是什么,我相信有几点是不变的:首先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顺其自然,尽早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应该把别人的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其次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远远多过我们能用完的、上天给我们的特别的东西(机会,才华,能力,特长,品质,等等),我们应该珍惜,不应该浪费。 每个人都有独特性,我们的生活环境和我们的努力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可以选择努力改变命运,我们甚至可以选择改变环境来改变命运,但我们不能对抗自己的人性。了解自己是“知天命”的前提。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很多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环境。但一个人一生最多只能有一两次环境改变的选择。不要不做选择,不要反复地选择,因为反复意味着没有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接受一个选择带来的一切后果,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无论是自己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

所谓“知天命”,就是相信自己的选择,就是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知天命,其实也是一种不计较得失的心胸和气度。凡事尽力而宽容,至于结果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一笑置之,保持一颗平常心,满怀敬畏和感恩。只要尽了自己的努力,至于后事如何,则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了,只能看命数如何了;两者有先后承接关系。可以表达为:先尽人所能做的,然后结果如何让上天来决定。既要知天命,还要尽人事,不要等无法改变的时候,再去后悔!一旦发现某些东西是命中注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就应该果断放手,笑对人生,让

自己在有生之年,尽量过得快乐,如果你觉得这样还不够,那就尽量使你周围的人也感到快乐。 我们经常都在算自己的命,很多的努力都是为了看看自己这一辈子的命运到底是怎样的。可结果所有人都一样的,那就是到老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命就那样啦,凡事不可强求。家长还喜欢给自己的小孩算命,想知道自己下一辈子的命运,但结果又能怎样呢?知道了就会更好吗?即使是一个好命,但不努力的结果可以毁了一辈子;即使是一个不好的命,但经历后天的努力,也难说不会转变。因为命的东西本来就“算不准”,天机不可泄露,道理很简单,因为时机、条件和一切都是变化的,那命也是变化的。到底要不要相信命运,信还是要信的,但不可迷信,人活一辈子的目的在于改变天命,不轻易屈服于命运。

人有两条命,从一出生开始,上天就给了你一条“天命”,这是先天的,比如你的寿命、性格、家族、长相、地位等等,这些东西,你是不可能改变的。但上天还给你另一条命,就是“现世命”,天命注定的东西,在现世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的。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的。即使上天给你一个好的天命,但如果你不懂得珍惜,那命再好也没有用。即使上天给你一个不好的天命,但你不甘心如此,通过努力也会感动上天,让你的命运有所转变。 什么是命?“命”字就是由“口”和“令”组成的。如果你听天由命,随波逐流,那主宰你命运的就是上天了。如果你听命于自己,掌控自己行为,那结果就一定会有所转变的,因此我们提倡“尽人事、听天命”。命运为什么多彩,就是因为他是后天可能改变的,是可以由你自己去转变和创新的“现世命”。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一昧抱怨上天不公,给了自己一个不好的命,不愿意去努力改变,那结果命更差。也有些人不甘心,想完全扭转命运,结果也是一样。 正确的做法是,不迷信天命,努力去改变现世命,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

待自己的两条命,凡事知天命,尽人事,不强求。天意不可违,只能顺势而为,强求也是不会有结果的。 但如何“尽人事”是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尽人事不是简单的强调努力勤奋,更需要智慧。你看多少人在努力,但结果成功改变命运的人又有多少呢?主要问题在于:

1、没有认识好自己的天命,比如自己的潜力、特质、优势与不足、缺欠在哪里,那改了半天,没有针对性,努力也是徒劳的。你看多少人父母望子女成龙凤,就是要让他们拼命念书、掌握技能、培训兴趣等等,结果成了全才的时候,也变成了庸才,毁了自己子女的幸福与快乐。

2、过分强求,人往往在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会无限膨胀自己,欲望这东西也是把双刃剑,使用不好,也会伤及自身的。比如你过分强求,把身体搞坏了,结果把革了自己的“天命”,那“现世命”也就到头了。

3、没能处理好“尽”于“知”的关系,“知”不清的话,再“尽”也没有用,“尽”不够的话,再“知”也不会有好结果。 人生就是在掌握“尽”与“知”的过程中活着,努力着。命和运其实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关键在于你如何运作和发挥。

本文由周三·一、二节第20组共同讨论完成

组长:蔡爽

组员:胡冠杰,黄浩晨,雷磊,陈敬阳,肖翰

第三篇:《知天命的男人和女人》

知天命的男人和女人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知命之年、知天命、半百,均指五十岁。{半百知天命是什么意思}.{半百知天命是什么意思}.

男人五十岁

男人上了五十,最具魅力。成熟深沉、内涵丰富,神情中带着深入社会体验人生百般磨练的从容和豁达。

五十岁的男人比三十岁的男人沉稳,比四十岁的男人风趣。 上了五十岁的男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怀旧,特别不服输。

五十岁男人的立足之本是事业,如果工作对他来说能体验他的能力、才华和价值,使他充分地运用自身的优势去独挡一面并取得成绩,那么工作就是他的精神寄托,是他的事业,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他骄傲的资本。

五十岁男人对于家庭的重视程度源于对家人的浓厚感情。男人不再心猿意马,不再孤独无依,不再有飘浮不定的感觉。有了家,男人的心踏实而温暖。男人放心的走 出家门去打拼属于自己的一方世界。因为爱的动力,男人苦也不觉得苦,累也不觉得累,男人心甘情愿,只要他的家人幸福,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上了五十岁的男人也有隐私,他们的隐私几乎都和某个女人有关。无论是为情、为性、为心还是为了别的什么,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能拥有一位红颜知己。这位红 颜知己不是他们的妻子,因为如同手足般的亲情已经使他们失去了欣赏妻子魅力的能力。他们的眼里搜索着新的能拨动他们内心深处那根最柔弱心弦的女人的影子。

五十岁的男人对女人的欣赏,已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他们透过女人的容颜,能审视到女人的内心。

艳丽的、平淡的、风情万种的、安分守己的,各色各样的女人在他们眼前飘过,他们的心怦然而动,因为他们被一个女人吸引住了,或许是被他自己的幻想吸引住 了。那个女人成了他们憧憬的偶像,他们野心勃勃地想拥有所眷恋的女人,可是一想再想,却迟疑着放过一个个机会。

五十岁的男人肩上有责任,胸中有道义,他们不再年轻,不再莽撞,不会贸然表白一切。一切都要自然而然,含而不露,水到渠成。

上了五十男人们学会了体贴和疼爱女人,成为女人心中的好男人!五十岁的男人,在女人眼中是一道美好的风景,是一座坚固的石桥,是含蓄的清晨,是深沉的夜晚,是女人永远也解不开的一道题!

红楼梦里说过“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我相信有不同的水也有不同的泥但是水和泥搅拌在一起才可以砌起人生的美好的大厦!

五十岁的女人

五十的女人是真正的女人,最美的女人。五十岁的女人,才明白分寸和爱之间的得心应手的把握,更懂得男人的空间和女人一样,需要放飞的时空。 五十岁的女人是最好的时空把握和丈量者,每一个微笑和意会,都让周围的人,男人,孩子,长辈,都感受到圣洁的女性,是怎么样温润心田。

五十岁的女人,超越了坚韧,而天命般的思想,让耐心和爱心都更纯洁。 五十岁的女人,不像年轻的女人的叫嚣表达,她能用默默无语来表达恰当

的感受,并让男人恰当的领会。那更为高雅和格调的力量,透射女人最美的一切于无行中。

五十岁的女人,才真正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才是情,什么是人间最珍贵的情怀,什么才是自然最美的风景。 而智慧总让五十的女人,真正戴上女人的桂冠,登上真正女人的宝座,有了母仪天下的威仪。

五十岁的女人就像绿色的山,端庄大方;就象山中溪水,柔情绵绵;就是一部好书,满腔智慧;就是温馨的港湾,安全可靠。

五十岁的女人不必太美,只要有人深爱; 五十岁的女人不必太富,只要过的幸福;五十岁的女人不必太强,只要活的尊贵

五十岁的女人是陈酿的酒,琥珀般的颜色浓香醇厚慢慢饮来,品出的是人生百味;五十岁的女人是厚厚的书,沉甸甸盛满悲欢与欣慰,静心读来,把幸福与艰辛深切会;{半百知天命是什么意思}.

五十岁女人是年代久远的画,虽斑驳却更显品位,凝神看:那份雅致与从容,透着岁月的风尘与夕阳的光芒;五十岁的女人要说从时间这个标尺上来衡量的话,是有 足够的长度了,要从生活积淀这个意义上来说,是有一定的厚度了,真是“陈年的酒、厚重的书、久远的画”啊。里面既有时间磨损过的忍耐,又有日月炼造过的美 丽;既有苦难煎熬过的坚韧,又有风雨摔打过的璀璨。女人20岁活青春,30岁活韵味,40岁活智慧,50岁活坦然。 这种坦然,在我看来就是“知天命”了,她可以面对和应付任何已经发生的事情了。

五十岁的女人就是一种人生“成熟”了,在这个阶段,女人更有责任去展示生命中的美丽,去维护应有的生命尊严。于是,从来没有过的能这样的看清自己,从来没 有过的能感觉到人生是这样的丰富和深刻,从来没有过的人生就应该这样的坦然面对,都将会在这个时候发生。

人生百年,五十岁可是一个里程碑似的“转换”,但愿处于五十岁女人在这人生“转换”中让青草更青、绿叶更绿、苹果更红、蓝天更蓝。

第四篇:《什么是知天命》

曾国藩经典语录解读42:什么是知天命

文正语录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守约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曾文正公全集》【一】求阙斋日记类钞卷上问学 【谷园解读】:

这段日记写在曾国藩履任两江总督不久,当时他领导的湘军对太平天国的战争几乎胜局已定,事功、声望、学识、思想,都进入了人生的高峰期。这一年他52岁,阅尽世变,世事洞明,是名副其实的“知天命”之年。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老夫子这段话流传极广,至于什么意思,其实历代以来没几人说得清楚。不过,我能说清,你也能听得明白,哈!三十而立就是知道自己该吃哪碗饭、该干什么了;四十不惑就是什么都玩精、玩明白了;五十知天命就是能够认识和顺应命运与自然的规律了。自然就是时空、宇宙万物,命运就是那股决定生死福祸的无常的神秘力量。

那么,怎样认识和顺应命运与自然的规律呢?曾国藩这段话就是答案。 从时间的层面,纵有千古,有N亿万年,人生不过几十年,既然如此,遇到什么倒霉事、难事、生气事会过不去呢,忍耐一下,忍耐几天、几月、几年,总会过去的。一辈子其实也很快的,小沈阳讲,眼睛一睁,一闭,也就OVER了。

从空间的层面,横有八荒,宇宙浩瀚,地球广阔,我们白天在办公室或者某个工作场地里,晚上睡卧室一张床,两点一线或三四点一线而已。晚上飞机起飞时,我看下面一个个小窗户的亮光,就会感叹,绝大多数人,劳碌一辈子其实就争这一点亮光啊。费尽心机争名夺利,为的无非就是多一点亮而已,而多一点亮少一点亮的差异仅从飞机上看就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退让一下,吃点亏,又能如何。

从学问的层面,古今贤哲才俊多少聪明人啊,N多学科中N多知识,你一辈子天天看、天天学,能看多少。曾国藩几次提到自己不懂音律,也不了解天文,为此遗憾。其实他不懂的还多了去了,比如微积分、互联网等等,哈!所以,做学问要抱定一家,有所专长就可以了。而且,要谦虚,得知道自己其实在很多方面是无知的。

从事业的层面,三万六千行,行行出状元,牛人比比皆是,你这点小成绩算什么啊。而且哪个事业不是千头万绪,你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你自己这点能水能干成多点事?所以,要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有事大家干,有财大家发。

这就叫知天命!

第五篇:《什么是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你能理解具体的含义么?

三十而立,立什么

三十岁的人, 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简单说,三十岁的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了。它可以用立身、立业、立家三个方面概括。

立身,立身就是确立自己的品格和修养,我认为它应包括:思想的修养,道德的涵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

自强是立身之本,别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父母的资助上,寄托在别人的帮助上,那都是软弱的表现。立身是对每个人立足于社会最起码的要求。

立业,立业就是确立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半百知天命是什么意思 五十知天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