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水底杂草多怎样调标钓鱼 水底草多怎样钓鱼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钓鱼常见几种调标方法调试》

(一)、不带饵调漂

1、空钩、半水调4目(即通常所说的调4钓2)

——调漂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漂调到4目;

(2)然后挂双饵(模拟饵,与真钓饵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动浮漂达到钓2目;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下钩饵子线略有弯曲。

——主要影响因素:饵团大小、重量要求严格,要求一致;

此法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不灵不钝”的钓法,多数钓家认为此法较适合比赛池钓,原则不适宜大自然野钓。

2、空钩、半水调平水

——调漂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漂漂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移动浮漂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饵团在水下状态:受饵团大小、重量影响大,双饵卧底,子线处于弯曲状态;

——适用垂钓场合(环境):属于钓钝,应用于有风浪、水流动干扰的环境。

3、无钩、半水调平水

——调漂步骤:

(1)铅坠上先不挂子线和钩,在半水时,增减铅皮将漂尖调成

平水;

(2)然后挂双饵、向上移动浮漂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

3);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铅坠触底(或躺底),钩子(饵团)及子线均横躺水底;

——适用垂钓环境:属于极钓钝,用于防止小杂鱼闹窝,以及钓刁滑鱼。

(二)、带饵调漂

1、双饵、半水调平水

——调漂步骤:

(1)先双钩挂饵,在半水状态下,通过增、减铅皮将漂尖调成平水;

(2)然后向上移动浮漂确定钓目,使漂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

——饵团及子线在水下状况:

(1)当只要看到钓目时,下饵就一定到底了,当钓目在3目以内时,水底饵团处于上饵悬浮,下饵轻触底,子线略有弯曲。

(2)甚至当我将钓目调到4目时,上饵仍然处于悬浮状态,只是下钩饵子线明显弯曲了。

——灵敏度及实用性:

(1)此种调法,由于在确定调目时,就完全消除了双饵重量的影响,因此,这种调法非常灵敏。

(2)由于灵敏度非常高,稳定性就相对变差,因此我觉得,可能不适用于野钓和风浪较大时以及有水流流动的环境。

2、单饵、半水调平水

——调漂步骤:

(1)先单钩(上钩或下钩)挂饵,通过增、减铅皮将漂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上双饵,向上移动浮漂使之上升到露出水面N目(N=1、2目均可)。此时饵团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子线有1-2目的轻微弯曲;

(3)当钓目调到3目及更高时,子线就更弯曲了,双饵就都卧底了

(4)当浮漂的视漂上移到全部露出水面时,铅坠触底了。 ——现象观察分析:

挂上双饵时,我观察到:当浮漂向上移动到漂尖处于平水状态时,是处于最灵敏的状态,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完全垂直。因此,从理论上讲,钓“平水”是最灵敏的,但这是不实用的钓目,一是视漂漂尖平水不便于观察,二是由于整个钓组太灵敏而稳定性很差,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都是钓1-3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略微弯曲1-2目。

(三)、结论:通过对以上几种调漂方法的综合对比,按照灵敏度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我认为应该是:双饵调平水、单饵调平水、空钩调4目、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

(四)、结束语:

(1)以上调漂的调试、试验仅是在调漂筒内进行的静态调试,若拿到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需要作一些微小的调整和变化;

(2)本次调试、试验所使用的是“钓仙”3#、11目细尾浮漂,同时也使用了“无天”4#、7目粗尾(2毫米)浮漂作为对比,取得了一致的试验结果。

调漂技巧经验大全(非常实用啊) 两种常用的调漂方法

子漂单钩钓组的调漂法。钩尖挂米粒等小饵或穿细蚯蚓、蛆,是传统的惯用钓法。这种钓法的基本要求是钩沉底而钩尖翘起,以立钩为佳,朝天钩次之,忌卧钩。因此,调漂的侧重点是控制钩的水中状态。使悬浮的立钩缓慢地落到水底,就能保证立钩状态……

台钓调漂如何调四钓二

校漂有几个基本原则:在现场校,不要在家中校;在钓点校,不要在水边校;根据钓具、水情、鱼情校,不要机械地“调四钓二”…… 春季钓鱼调漂

对于钓鲤鱼,多半是搓饵,这个时候需要无钩调漂,并且调出无钩状

态下露出的示漂较多,具体调几目取决与双钩大小和双饵大小,一个原则是挂饵后的钓目足够少,灵敏度高……

风浪中如何用漂和调漂

在有风浪的情况下,最好选用枣核型漂身的长尾浮漂,枣核型浮漂漂身短,抗风浪能力强,长漂尾也保证了漂体没入水下较深,利于稳定。漂尾露出水面的长度往往要比无风浪时要稍长,以便观测,但也不能太长,否者受风影响太大。如果出现鱼咬钩的“一顿”、“上顶”或“下沉”,这就多半是鱼咬钩,提竿一般都可中鱼…… 台钓调漂

台钓法浮漂的特点,就是浮漂的上端有用各种彩色区分的小格,每个小格叫一目。调四目,就是通过调整铅坠的重量后,使浮漂在水面以上露出4个小格;钓二目,就是在钓钩包上钓饵后,浮漂在水面上只露出2个小格,原先浮漂露出水面的4个小格中的2个小格因加入钓饵的重量而沉水中。饵料的重量在调漂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饵团大了,重了,浮漂就显不出二目,甚至连一目也不显示;饵团小了,轻了,浮漂就沉不下去,水面以上可能是三目……

夜钓调漂

夜钓得在天黑前选好钓位调好漂,白天我们怎么调法都可以,夜钓还是用适用性更广的无钩调漂法为好,无钩调漂的优点在于让我们对自

第二篇:《钓鱼常见几种调标方法调试》

(一)、不带饵调标

1、空钩、半水调4目(即通常所说的调4钓2)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调到4目;

(2)然后挂双饵(模拟饵,与真钓饵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动浮标达到钓2目;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下钩饵子线略有弯曲。

——主要影响因素:饵团大小、重量要求严格,要求一致;

此法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不灵不钝”的钓法,多数钓家认为此法较适合比赛池钓,原则不适宜大自然野钓。

2、空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饵团在水下状态:受饵团大小、重量影响大,双饵卧底,子线处于弯曲状态;

——适用垂钓场合(环境):属于钓钝,应用于有风浪、水流动干扰的环境。

3、无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铅坠上先不挂子线和钩,在半水时,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铅坠触底(或躺底),钩子(饵团)及子线均横躺水底;

——适用垂钓环境:属于极钓钝,用于防止小杂鱼闹窝,以及钓刁滑鱼。

(二)、带饵调标

1、双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双钩挂饵,在半水状态下,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使标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

——饵团及子线在水下状况:

(1)

当只要看到钓目时,下饵就一定到底了,当钓目在3目以内时,水底饵团处于上饵悬浮,下饵轻触底,子线略有弯曲。

(2)

甚至当我将钓目调到4目时,上饵仍然处于悬浮状态,只是下钩饵子线明显弯曲了。

——灵敏度及实用性:

(1)此种调法,由于在确定调目时,就完全消除了双饵重量的影响,因此,这种调法非常灵敏。

(2)由于灵敏度非常高,稳定性就相对变差,因此我觉得,可能不适用于野钓和风浪较大时以及有水流流动的环境。

2、单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单钩(上钩或下钩)挂饵,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水底杂草多怎样调标钓鱼}.

(2)然后挂上双饵,向上移动浮标使之上升到露出水面N目(N=1、2目均可)。此时饵团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子线有1-2目的轻微弯曲;

(3)当钓目调到3目及更高时,子线就更弯曲了,双饵就都卧底了

(4)当浮标的视标上移到全部露出水面时,铅坠触底了。

——现象观察分析:

挂上双饵时,我观察到:当浮标向上移动到标尖处于平水状态时,是处于最灵敏的状态,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完全垂直。因此,从理论上讲,钓“平水”是最灵敏的,但这是不实用的钓目,一是视标标尖平水不便于观察,二是由于整个钓组太灵敏而稳定性很差,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都是钓1-3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略微弯曲1-2目。

(三)、结论:通过对以上几种调标方法的综合对比,按照灵敏度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我认为应该是:双饵调平水、单饵调平水、空钩调4目、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水底杂草多怎样调标钓鱼}.

(四)、结束语:

(1)

以上调标的调试、试验仅是在调标筒内进行的静态调试,若拿到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需要作一些微小的调整和变化;

(2)

本次调试、试验所使用的是“钓仙”3#、11目细尾浮标,同时也使用了“无天”4#、7目粗尾(2毫米)浮标作为对比,取得了一致的试验结果。

另补充:

1、空钩、半水调2钓2时,水下两钩饵的状态是:下钩饵卧底,上钩饵轻触底,子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弯曲。

2、(空钩、半水)调4目,其钓目显示如下:

1目:上钩饵悬浮,

下钩饵轻触底,下子线基本直(略弯);

2目:上钩饵悬、临界(擦)底,下钩饵卧底,子线略有弯曲;

3目:上饵触(卧)底,下饵卧底,上子线弯曲;下子线严重弯曲;

4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

5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

第一种是“去饵校对法”:

第一步,半水、双钩上饵(饵团大小与实钓时相同),主线入水(这一点不可忽视),加减铅皮使漂顶与水面平齐;

第二步,去掉长脑线钩上的饵(短脑线钩饵保留),观察漂露水面目数;

第三步,定位实钓时,将漂上移,使之露出上步骤去掉底饵时的目数,即为钓目。

另一种是“垂直归零法”:

第一步与前一种方法的第一步相同;

第二步,定位实钓时,将漂上移露出水面1目,即为钓目。

请各位试试,指正。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悬坠底钓法的调目和钓目。

公式一:正常调目=钓目+2粒饵的目数

公式二:最灵敏钓目=调目-2粒饵的目数

公式三:不灵不钝钓目=调目+底钩目数-上饵目数

公式四:最迟钝钓目=调目+2只钩的目数

实际垂钓中,我们可以参考这个公式进行一些垂钓前的准备,对线组的实际灵敏度进行判断和量化分析。比如说:我们在改为钓钝时,钓到多少目时为最钝?改为钓灵时,钓到多少目时为最灵、有可能出现双钩离底?下面我们举例说明调漂公式的应用。

公式一:怎样确定调目。比如我们习惯看水面露出2目,钓目就定为2目。如果拉小饵时,饵在水中对浮漂的压力只有半目,那么我们调3目就可以了——漂调到这种目数,在冬钓轻口鱼时很有用。钓混养大鱼,因钓点远、鱼吃口重、饵料也重,我们应选用漂目较长且粗的“混养漂”,并且调较高的目数。假设每粒饵团的重量也相当于3目,我们习惯看2目,那么我们需要调8目。假设钓混养时用的是漂尾细短的“鲫鱼漂”,调目就须要增加许多。前不久,笔者在参加一次小型比赛时,遇到的是钓大鲫鱼鱼情。因水底杂物淤泥较多,我在调8目的情况下,饵料仍然陷在泥里。钓了很久,逐渐剪铅才钓正常,可惜时间已过,再无回天之力。

公式二:怎样找到“最灵敏”。我们把浮漂调到“最灵敏”时,双钩全部悬浮或底钩擦底。比如调3目,2粒饵团重2目,钓1目时为最灵敏。2008年4月下旬,“龙行天下”一行到荆州有湖南常德参加活动,徐清华老师上演了一出极灵敏状态钓轻口鱼的轻喜剧:连续两场,徐老师的钓位都抽在拐角内凹处,上两场抽在这里的钓友都打龟,徐老师用一只小号的“阿逗”浮漂调灵钓灵,只要出现轻微上顶轻微下顿信号,就会“无中生有”地中上一尾。

公式三:怎样找“不灵不钝”。实际垂钓应用中,不灵不钝的状态是很重要的,它是指底钩完全落底、上钩悬浮或擦底的状态。在“不灵不钝”状态,底钩是完全落底的,上饵的重量是完全被浮漂承担状,从原理看,不灵不钝就是上述公式三。但钓友一般不愿意劳神费力地想“底钩重量”和“上饵目数”。实际应用中,我们把底钩剪去,上钩装正常大小的饵料钓离底(钩不落底)。这时的目数,就是双钩钓时不灵不钝的目数。有了这个基准,再结合实际垂钓时的应变,就可以演变出无穷的灵钝变化了。

公式四的应用:最迟钝钓目。最迟钝的状态,我们可以从浮漂的目数多少进行判断。当钓目等于调目+2只钩的目数时,两枚钩子完全落底,坠子应该悬浮状态,但悬浮的位置可以很高(略小于短子线长度),也可以很低,接近水底。换一种思路:我们在不装钩时半水调漂调到一个较高的目数,对底钓的最迟钝目数就会了然于心。这个目数,在实际垂钓中很有作用,这其实就是“无钩调漂法”。比如知道两枚钩子的目数是5目,正常垂钓时习惯看2目,那么我们就无钩调7目,钓7目就是底钓的最迟钝状态。

上述基本调漂公式,最核心的要求是熟悉鱼饵和鱼钩在水中的重量(目数),熟悉自己的调目和钓目,来了解线组在水下的灵钝状态。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漂调准确,要在调漂后验好调目。验漂时,一是调好的漂在水里泡过一段时间后再复验一下,看看是不是事先前调的那个目数,二是观察浮漂在压水后的反弹的信号,抛竿压水线再向前送竿,察看在多长时间里回复到压漂前的目数,这个回复的速度在底钓逗鱼时可以作为判定鱼讯的参照。

台钓调漂(看到了觉得写的很好,就分享给大家,希望对热爱台钓的朋友们有帮助)

基本调钓方式:

一、以全标示杆的目数一半为调目,调目的一半为钓目。

二、以全标示杆的目数或一半为调目,分别挂单钩和双钩饵半水记取目数,以半水单钩的目数为钓目。

三、双钩双饵半水调平水,然后延长水线,使漂上升一目,此时一目即为钓目,去掉双饵标示杆所显出的目数即为调目。

四、单钩挂饵调平水,去掉后标示杆的目数为调目,双钩上饵到底露出的目数即为钓目(一般使用两目)。

“达摩”、“王冠”等高档正规的孔雀羽材质软尾漂,标示杆0.4—0.7毫米之间长10厘米左右,专门钓鲫时可使用第一种方法。其它档次不太高的或高档次却标示杆较粗的浮漂则用第四种方法。如专门冲大鱼而去,故意将饵食搓大以引诱大鱼来食则用第三种方法。值得一提的是,第四种方法是针对空心漂尾或是飘尾太短的硬尾漂。对于长尾漂则应为调一目至二目,双饵找底钓两目。

鱼情不正常时,一般不要轻易动调目,只要上下移动钓目,上下半目、一目、一目半、两目,水流动时还可上下移动三目至四目。

调漂准确标准:

1.浮漂一上一下,短促有力,扬竿有鱼,显示调整正确。

2.浮漂一上一下,缓慢无力,扬竿无鱼或鱼钩刺在下颚,说明铅片太重,应减轻铅片,增加灵敏度。

3.浮漂一上一下,多扬竿无鱼,应加重铅片,减少灵敏度。

4.浮漂抖动激烈,扬竿无鱼,应加铅片。

5.浮漂上下快慢不一,扬竿无鱼,应减轻铅片。

调钓变法:

一、调灵钓灵:应用于鱼的行动迟缓,不大开口的情况下,如氧气不足或天气寒冷鱼不爱动。

二、调灵钓钝:用于鱼很滑,吃食时有各种试探活动,不易准确掌握提竿时机的情况。

三、调钝钓灵:用于鱼群密集,互相干扰吃食或鱼咬钩很不规范的情况下。

四、调钝钓钝:鱼多也游动就是不开口,有可能鱼游动中触钩,漂一有反映立即提竿,常可挂上鱼来。 ;天气不好,水中缺氧,冬天水冷,吃口轻”当遇到这几种情况时,决不能钓灵,一定要双饵落底,调灵钓钝。但如用细身细尖子小漂,则调平水钓半目或一目。在鱼少的水域中为使钓饵有动态仿真效果,来引诱为数不多的鱼时,可以钓灵。但是小杂鱼多的地方,还是钓钝为好。在平时钓鱼的开始阶段可以钓灵。这样发窝快,又能及时了解鱼进窝的情况。但要随进窝鱼数的增多和;鱼口”的变化逐渐过渡到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水底杂草多怎样调标钓鱼 水底草多怎样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