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深夜散文 除夕深夜的散文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

一、导入:

复习:所谓的借景抒情,是指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在这其中,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情:内核,关键。

名言链接:

要写好风景,首先要立足“情感”。

——格非

散文可以偏重于风景,但必须有思想。

——丁玲

现代散文的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

——郁达夫

二、品味揣摩:

借景抒情

所谓的借景抒情,是指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含蓄委婉地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

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

[元] 白 朴 [元] 马致远

孤村落日残霞, 枯藤老树昏鸦,

轻烟老树寒鸦, 小桥流水人家,

一点飞鸿影下。 古道西风瘦马。

青山绿水, 夕阳西下,

白草红叶黄花。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的残照,在路旁的层楼脊上还看得出来。店头的灯火,也星星的上了。日暮的空气,带着微凉,拂上面来。城外一带杨柳桑树上的鸣蝉,叫得可怜,它们的哀吟,一声声沁入了我的心脾,一种淡淡的悲哀,把我的全身溶化了。

——郁达夫《还乡记》

车过了松江,风景又添了一味和平的景色。弯了背在田里工作的农夫,草原上散放着的羊群,平桥浅渚,野寺村场,都好像在那里作会心的微笑。一家泥墙草舍里忽有几声鸡唱的声音,传了过来。草舍的门口有一个赤膊的农夫,吸着烟站在那里对火车呆看。啊!我几年不与你相见的和平的村落啊! 选最能表现自己感情的独特景物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

真实情感

选本身带有感情色彩的传统景物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

(1)于坚《云南冬天的树林》

一片叶子的落下是一次辉煌的事件!

它只是在风来的时候,或者雨中,或者随着一只鸟的沉浮,一匹兽的动静""忽然就从那绿色的大陆上腾飞而起。

它从他的角度,经过风的厚处和薄处,越过空间的某几层""它并不向下,而是漂浮着。躺下""内心充满的不是孤独、反抗或期待(期待另一个季节),不是

忍受,而是宁静、自在、沉思或倾听。

点评:

于坚是一个“有情人”,也是“有心人”,他躺在自然的怀抱中,聆听自然的絮语,凝视自然的神韵,描绘出了云南冬天树林的色彩、温度乃至生命。

不应流于所谓的绿叶象征向上,落叶必定凋零俗套,应除去他们的遮蔽,以审美的姿态去接近事物本身。达到物我同一的澄明之境。

(2)矛盾《雷雨前》

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轰隆隆,轰隆隆,他胜利地叫着。胡——胡——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人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

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

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响些吧!

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点评:

茅盾《雷雨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雷雨来临之前的风、雷、电,以及人的状态,暗含了革命处于低潮但又是新的高潮就要到来之时的社会现状。

三、散文模式研究:欣赏一篇完整的写景抒情散文。

(一)听雨

快乐的叶子

雨声,蕴含一种淡淡忧愁的诗意。 [抒情诠释]

听雨,则是觉察人生苦闷后的洒脱,“帘外雨潺潺”闭帘细听窗外雨声,犹能得雨之真味。 [引发联想]

细雨斜飞,无论飞落何处,隔窗听来,皆似飘风一般不知其所终。雨声渺渺而带哀色,似最能震颤心灵深处暗藏的忧伤心弦,而与之一起律动,一起摇撼着灵魂。人生的苦闷遂纷至沓来,心灵饱受淋漓之苦。此种雨声带来的感受虽不得意,但隐隐然自有一种淡而高远的孤清。似乎天地荒芜,惟有淅沥的雨声与听雨者自己才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感悟哲思]

雨声不自觉地寄托了听雨者绝对的孤独,而听雨者呢,因雨声自应有不可言传地一笑,是心有灵犀的会意,还是放开怀抱的欢畅?

听雨,最妙犹在深夜。 [变换角度]

夜色苍茫,抹去了所有的颜色,遮掩了一切的亮光。窗外一切若无,惟有雨声潺潺。张耳细听,在无穷的暗夜里,真是清妙的天籁呀!如飞珠溅玉,声声滴在心灵的最敏锐处,给予听雨者最直接地震荡,像落叶飘风,像静夜飞花,像寒山寺的钟声,像赤壁的划然一啸。[诗意描写]

夜雨潇潇,空阶滴到明的惆怅都因这空灵的妙音而冰雪消融了。李义山吟咏,“留得残荷听雨声”真是悲秋后的旷达! [文化链接]

听雨,能听出人生的一种况味来,又岂止留在残荷上的一片雨声。[含蓄结尾]

思考:文章的写作思路?文章的写作角度?

借景抒情散文写作模式一:

引出景物——诗意描写——联想想象——感悟哲思

(变换角度)

诗意描写——联想想象——感悟哲思

(变换角度)

诗意描写——联想想象——感悟哲思

""""

教师示范:

月是诗意的,梦幻的。

鲜亮的月色,如一泓柔水,化在万物之上,似有一种淡淡的香,轻飘飘弥散在夜空。仰望苍穹,目光直抵那无垠的太空,心也完全溶进了这浩瀚的宇宙,没有私心杂念,没有烦恼忧伤,只存清明和澄澈。

当大地被蒙上一层梦幻般的色彩,空气中便流淌着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优美的旋律同回忆一样悠长,若隐若现的琴音里仿佛牵着许多东西。

那音乐之手,似正在轻轻梳理着一种灿烂。

(二)飘落心灵的枫叶

我是怀着失落、彷徨的情绪走到这儿来的,可我回去的时候却感觉心里充溢的是一种对命运的顿悟,真实而又朦胧。

早上来公园的时候是起着风的,又因为时近晚秋了,所以小路边的梧桐林虽将那秋日里和熙的太阳捣碎后筛得满地都是,却也禁不住在秋风中洒下些枯黄的树叶来,扬扬洒洒,飘落在地。透过这眼前浮动秋叶的空气,我似乎又看见了父亲那浑浊却又饱含无奈伤痛的眼神,又听见了母亲劳动归来不停的喘息。面对这样的家境,残酷的命运竟让我痛苦地作出决定——为了这个贫困的家放弃学业,随乡邻南下做工。或许这种命运不止降临在我一个人的身上,但我现在才如此真实地感受到命运残忍的一面,它来得如此急促,似乎很快便要冲毁我那还很薄弱的心灵防线。我真的无法接受,没想到生活的阳光道我只是迈了几小步便又要终止。

眼前秋叶仍在不停地随风零落,一片接着一片,这是生活在为我哭泣么?忽然有一种想伸手抓住一片落叶的欲望,于是慢慢地伸出手去,一片火红的梧桐叶立刻飘落到手掌上。仔细端详这片秋叶,竟然发现秋叶曾经被撕裂过,在那业已枯萎的身躯上仍很清晰地留着一道弯曲的疤痕,可是疤痕处却又连着一小片梧桐叶,它是接着疤痕与残损的树叶一起生长着的!

又一阵清风吹来,送走了手掌里的树叶,可我的脑海里涌动的依旧是那片沟通心灵的红树叶。猛地觉得这片树叶是生活给我的一种暗示,因为树叶的一生与我的处境竟是如此的神似。那一道深深的伤疤不就是生活迫使我做出的痛苦决定么,为什么它能在伤疤的一端顽强地生长出另一片小树叶,仍然蓬勃地延续着自己短暂的生命?而我,却始终彷徨在绝望的生命线上,总是难以挣脱命运的束缚呢?我应该振作起来,应该对我的一生负责。毕竟生命太珍贵,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失去也会带来无尽的伤痛。

望着这片火红的梧桐树,我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其实命运在为难你的同时也在用自然给你生存的暗示。毕竟生命的长途需要你的跋涉。当我转身走出这片树林时,我的心里默念着:感谢梧桐叶,感谢生命。

这篇散文的结构有点类似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属于圆形结构。不同的是本文首段就作了清楚的交代。这样有利于让阅卷老师一下子把握文章的思路。次段写事,即造成自己心绪不宁的原因,并且和话题联系起来,提出选择的原因与作出的选择。三段写景,触景生情,并从中得到启示,获得情感的开解。末段作结,为全文收束,并作升华。

借景抒情散文写作模式二:

第一段:写心情不佳及发生的转变或者只写心情不佳(如《荷塘月色》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自己的心境]

第二段:写心情不好的原因,交代简要交代事情。 [相关的事情]

第三段:触景生情,细致描写景物以及景物给自己的感触。(注意与话题联系)[看到的景物]

第四段:升华主旨。(最好有一定的哲理。如前文没有交代心情的变化,这里要补充交代)[恰当的升华]

四、构思训练:

以话题“坦然是一种美丽”列一个借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提纲。

五、经典散文欣赏:

晚秋初冬

(日)德富芦花

霜落,朔风乍起。庭中红叶、门前银杏不时飞舞着,白天看起来像掠过书窗的鸟影;晚间扑打着屋檐,虽是晴夜,却使人想起雨景。晨起一看,满庭皆落叶。举目仰望,枫树露出枯瘦的枝头,遍地如彩锦,树梢上还剩下被北风留下的两三片或三四片叶子,在朝阳里闪光。银杏树直到昨天还是一片金色的云,今晨却骨瘦形销了,那残叶好像晚春的黄蝶,这里那里点缀着。

这个时节的白昼是静谧的。清晨的霜,傍晚的风,都使人感到寒凉。然而在白天,湛蓝的天空高爽,明净;阳光清澄,美丽。对窗读书,周围悄无人声,虽身居都市,亦觉得异常的幽静。偶尔有物影映在格子门上,开门一望,院子的李树,叶子落了,枝条交错,纵横于蓝天之上。梧桐坠下一片硕大的枯叶,静静躺在地上,在太阳下闪光。

庭院寂静,经霜打过的菊花低着头,将影子布在地上。鸟雀啄含后残留的南天竹的果实,在八角金盘下泛着红光。失去了华美的姿态,使它显得多么寂寥。两三只麻雀飞到院里觅食。廊椽下一只老猫躺着晒太阳。一只苍蝇飞来,在格子门上爬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内宅里也很清静。栗、银杏、桑、枫、朴等树木,都落叶了。月夜,满地树影,参差斑驳,任你脚踏,也分不开它们。院内各处,升起了焚烧枯叶的炊烟,茶花飘香的傍晚,阵雨敲打着栗树的落叶,当暮色渐渐暗淡下来的时候,如果是西行,准会唱几首歌的。暮雨潇潇,落在过路人的伞盖上,声音骤然加剧,整个世界仿佛尽在雨中了。这一夜,我默默独坐,顾影自怜。

月色朦胧的夜晚,踏着白花花的银杏树落叶,站在院中。月光渐渐昏暗,树隙间哗啦哗啦落下两三点水滴——阵雨,刚一这样想,雨早已住了。月亮又出现了。此种情趣向谁叙说?

月光没有了,寒星满天。这时候,我寂然伫立树下,夜气凝聚而不动了。良久,大气稍稍震颤着,头上的枯枝摩戛有声,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片刻,乃止。月光如霜,布满地面。秋风在如海的天空里咆哮。夜里,人声顿绝,仿佛可以听到一种至高无上的音响。

特点分析:色彩的运用、动静的结合、诗情画意、手法多样(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细致入微。一夜之间秋去冬来,伴着寒意是这样的匆匆。心中涌出别样一番滋味。展现了一幅凄美的晚秋初冬图景。静态的心境中描绘自然界的动态,在动态的景物变化中体现宁静的心态。它表现出一种,使人感受作者孤寂的内心世界中的一种超美。通过“白昼的静谧,庭院寂静、内宅清静、月夜寂静”来衬托内心世界的清静和寂寥,又通过“落叶、生灵、炊烟、暮雨等秋声

表现富有生机的大自然景色,表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自然乐章。孤寂的内心世界,夹杂着一种崇高的力量,一种宁静而至远的超然心态和深思中一种豁达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及作者对自然深切的热爱。

结束语:

用你的生花妙笔,描绘出最美丽的风景;用你的真挚情感,吟咏成最感人的华章!

第二篇:《最新短的散文》

朵白蔷薇 冰心

{深夜散文}.

怎么独自站在河边上?这朦胧的天色,是黎明还是黄昏?

何处寻问,只觉得眼前竟是花的世界。中间杂着几条白蔷薇。

她来了,她从山上下来了。靓妆着,仿佛是一身缟白,手

里抱着一大束花。

我说,“你来,给你一朵白蔷薇,好簪在襟上。”她微笑说

了一句话,只是听不见。然而似乎我竟没有摘,她也没有戴,

依旧抱着花儿,向前走了。

抬头望她去路,只见得两旁开满了花,垂满了花,落满了花。

我想白花终比红花好;然而为何我竟没有摘,她也竟没有戴?

前路是什么地方,为何不随她走去?

都过去了,花也隐了,梦也醒了,前路如何?便摘也何曾戴?

白鹭 郭沫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上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蕙。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花拆 张晓风 散文

花蕾是蛹,是一种未经展示未经破坏的浓缩的美。花蕾是正月的灯谜,未猜中前可以有一千个谜底。花蕾是胎儿,似乎浑淹无知,却有时喜欢用强烈的胎动来证实自己。

花的美在于它的无中生有,在于它的穷通变化。有时,一夜之间,花拆了,有时,半个上午,花胖了,花的美不全在色、香,在于那份不可思议。我喜欢慎重其事地坐着昙花开放,其实昙花并不是太好看的一种花,它的美在于它的仙人掌的身世的给人的沙漠联想,以及它猝然而逝所带给人的悼念,但昙花的拆放却是一种扎实的美,像一则爱情故事,美在过程,而不在结局。有一种月黄色的大昙花,叫“一夜皇后”的,每颤开一分,便震出轰然一声,像绣花绷子拉紧后绣针刺入的声音,所有细致的蕊丝,顿时也就跟着一震,那景象常令人不敢久视——看久了不由得要相信花精花魄的说法。

我常在花开满前离去,花拆一停止,死亡就开始。

有一天,当我年老,无法看花拆,则我愿以一堆小小的春桑枕为收报机,听百草千花所打的电讯,知道每一夜花拆的音乐。

走过冬夜麦田

我走在开阔无边的冬麦田的田埂上。

临近日落时刻,大地罩在一片夕光之中;沐浴着夕阳余辉的麦苗,显得十分熨贴,安详;偶尔阵风吹过,就像小马驹的鬓毛,在轻轻地,轻轻地抖动…。。

太阳缓缓落进地平线,四野渐渐暮合。一只晏归的鸟,还是迷途的鸟?慌忙的鸡叫,划破了麦田上空的宁静…。。

茫茫夜色下的无边无际的麦苗,无声无息地匍匐在肥沃的大地上:它们在静静地蓄积,静静地等待…。。等到哪天天边滚来隆隆春雷,等到哪天天空飘起绵绵春雨…。。那时,这无边无际的麦苗,涨起的拔节声,会给人一种扬鬓腾蹄的马群涌动的壮阔感觉!

种豆心得

带上蚕豆种,磷肥和种蚕豆用的农具,和妻一起骑车飞奔自家的农田。

秋天的阳光,像风和日丽的春天一样,暖融融地照在身上,很舒服和惬意。这样的天气,劳动者是很愉快的。

妻弯腰,双手握锄,后退着开出一条直直的浅行子里一撮一撮地点蚕豆种…。。一行到头,回头看看摆放的豆种,是那样的均匀,乖巧。心想,蚕豆们将在这块田里默默地经受风霜雨雪的锤炼了——-不过数十天后,它们将顶破泥土,冒出一行行赏心悦目的绿来————心,不由地安然了许多。{深夜散文}.

种田很辛苦,但辛苦之后,歇下来,到田里看着洒下自己汗水的庄稼,长势喜人。并且,无意之中,读出这是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风景时,心底油然生起无限感慨,也就忘了曾经劳动的枯燥和疲劳。

霜晨即景

清晨,我打开门的时候,见到麦苗上像下了一层薄薄的雪一样的白霜,不禁打了个冷颤。这时,看见一个人,从远远地麦田间的小道上缓缓走来。渐渐地看清,他的眉毛头发上敷了一些薄薄的霜迹,像个神话里的人。

他从哪里过来,要到哪里去?只是这凹凸不平的霜路上,飘逸着他的一行或深或浅的脚印。

霜晨赶路的人,还要继续赶路,继续他臃肿的背影,又在一个陌生人的眼中,渐渐走远……

只是,你让一个人,对这个霜晨,有了些诗意,并一直怀想这个霜晨,给他的许多美好的想象。

日 巴金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深夜散文 除夕深夜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