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第一篇:《范仲淹,我想对你说》
范仲淹,我想对你说
亲爱的范仲淹老先生:
Hello!
嘻,你可能不懂那五个稀奇古怪、被我喊曰“哈罗”的鬼画符。没关系,人家说三年一道代沟,我们之间跨着316道沟呢!
不过,可别小看了这316道代沟的威力,它将你曾经忧过思过生活过的北宋演变为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1世纪的我们可以坐在家里看世界,不用骑马日夜奔程,几小时就可以“飞”到很远的地方;不用坐在私塾里吟诵《四书》《五经》,而是多方面学习各种知识;不用征战沙场,社会安定家家小康。 用现在的话来说,你此时一定是羡慕嫉妒恨吧。嘿,别着急,我这不是还没说完呢嘛。
有点的确有很多,进步的确有很快,思想的确有提高,可是却恰恰缺少了您一类的人。
现在啊,都是各有各行,各有各业,吃的是公家的饭,揣的是自个的心。大部分的人都在想如何得钱?如何赚得钱?如何多赚得钱?唉,除了一小部分人心中还有这个国家,想着如何为国家效劳以外,其它的都爱国意思淡薄,很淡薄!呐,人嘛,谁还没个七情六欲,贪念是正常地,但是贪心就不是正常地!范老先生您是进忧退亦忧,如今却是进贪退亦贪。21世纪,何为清官?不贪即清,何谈贡献!
唉,吾乃一介草民,无钱、无权、无宅、无名。不敢痴人说梦大肆奇谈,本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要是在您老人家面前夸夸其谈:带领中国走向经济强国!一类妄言,定是不敢,吾亦无您一样高尚的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吾常是自娱自乐,胸无大志,只求进个好高中,考个好大学,过个好日子。足矣。
最后,还是那句曾经在作文中立下无数次的誓言:好好学习。虽然很老套,但是很实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女子亦是如此,不敢口出狂言当上国家主席,但是至少以后我会向您学习,心怀祖国。
此致
敬礼
21世纪某青年
2012年6月
内蒙古呼伦贝尔鄂伦春旗大杨树镇一中初二:何小川
第二篇:《我眼中的范仲淹》
似乎是到了初中才接触范仲淹的作品。所以要说我眼中的范仲淹,就先要从读范仲淹的作品时的感受说起。这感受包含了从作品中推测想象作者的的性格和情感。最初只是通过我对范仲淹几个的作品的品析,浅浅的勾画出了范仲淹在我眼中的形象。
初二时,学习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首诗的画面感很强,刚开始读的时候脑海中就随着文字浮现了一幕幕的景象,语言出现了很多对偶句,也很优美动人。根据这些婉转悠扬描写岳阳楼的句子,我那时想他应该是个感情细腻,充满才情的诗人。而后来读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庙堂之高则有其民,处江湖之远则有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些富有哲理,议论性的诗句子时,感到范仲淹是个心胸豁达,不光只是有才情还是充满智慧的文学家,从景物的描写中而引出发人随身醒,启迪后世的千古绝句。袁行霈在评价岳阳楼记时说:“ 《岳阳楼记》的著名,首先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也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岳阳楼记》现在读起来还是颇有感受,每次读总能改变一些我对事物价值观,建立一种向上的态度。到初三时,又学习了范仲淹的《渔家傲》。《渔家傲》的写作思路和《岳阳楼记》比较相似。前部分是对塞外风光的描写,而后部分是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通过这两个作品,我觉得范仲淹富有文采,但文章却不是风花雪月,无病呻吟,他的文字中闪烁着智慧与责任,他的血液是热的,是可以为他挚爱的祖国沸腾的。只是浅显的学习了范仲淹的两个作品,谈不上很深的了解,虽然只是粗略的感知,但那些对范仲淹的感受却很深的影响着我。
光从作品上分析范仲淹,是不够全面的和深入的。所以下面我想就他的人生经历,更全面地完善我眼中的范仲淹。
每个有所成就的伟人,都离不开他们少时的勤奋和艰辛。范仲淹的幼时也是这样的。范仲淹幼时的家境是比较富有的。但他并没有坐享其成,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生活十分清贫。范仲淹的这种精神,很令我感动,他不满足生活一番顺利,为自己制造磨难,使意志坚强,这也为后来他在政治道路上的奋斗,被奸人诬陷时的坚强反抗作了铺垫与支持。
在他的故事中,有一件事也让我感触很深:皇帝出游,有人劝范仲淹去看,但他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 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范仲淹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少时就能有远大的宏图,也似乎是个与世尘不染的人,少时的他略带几许孤傲。
范仲淹因为向皇上直谏朝廷中的腐朽,危及了一些强大势力的利益,造成了他三次被贬。一方面佩服他为了国家和人民,一身正义,不向强大势力所屈服,另一方面也为他感到惋惜,这样一个人才,那么有才学和智慧,应该用一些巧妙的方式去劝谏,直谏虽显勇气但却有些鲁莽。
范仲淹在我眼中的形象是很多面的,他是个很有才气的文学家,是个爱国爱民,满腔热血,心中充满责任感的官使,是个与世俗不染,敢说敢做,不畏邪恶势力的政治家,是能启迪后世的思想家。范仲淹也有些执着或是不变通吧,他满腔热血却捎带些莽撞。
他的诗篇一千年以来影响着祖祖辈辈的中华儿女,澎湃着我们的血液"
第三篇:《我眼中的范仲淹》
我眼中的范仲淹(一)
一千多年了,多么遥远的岁月,足以让沧海化作桑田。又是多么短暂,就像光阴的火,一闪一灭的距离。历史的时空风云浩荡,曾经显赫辉煌的北宋王朝也不过是在史册上做了一场春秋大梦,多少盛极一时的帝王将相,也只是在北宋的天空上闪烁过的一颗流星,稍纵即逝的璀璨,瞬间灰飞烟灭。
曾经富丽堂皇的宫城,如今是一座寂寥的遗址,白天有摩肩接踵的过客,夜晚却是亡灵的影子在徘徊;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也只能在自己专有的那片天空,君临天下。而一代又一代的文武百官、后宫嫔妃,以及太监宫女更是渺小如粉尘。但我们依旧可以在皇城,闻到他们微弱的呼吸;在那片曾经属于北宋的土地上,感受到他们余留的温度。北宋王朝,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深邃的孤独,一种高贵的寂寞。
时光仍在,是我们在飞逝。推开北宋朝关闭的重门,封尘的记忆如同冰河破裂,在历史的河道奔涌。退隐在岁月帷幕后面的,是无数风流帝王,金戈铁马、逐鹿中原的故事;无数折腰的英雄,驰骋疆场、碧血黄沙的故事;甚至还隐藏着许多儿女情长,肝肠寸断、催人泪下的故事。有这样一个人,用他旷世才华、傲然风骨、坚韧意志,拨动了北宋朝那根冷韵冰弦,在庆历年间弹奏一曲人间绝响。
他,范仲淹。公元989年8月2日,一个酷暑的时节,降生在徐州。这么一个幼小的生命,与生俱来就好似有着坚强的意志。{我对范仲淹说}.
仲淹两岁便没了父亲,母亲谢氏贫困无依,无奈抱着两岁的仲淹改嫁到山东淄州长山县河南村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
长大成人。
仲淹虽是朱文瀚的继子,但继父仍是对他关爱有加。但当他得知抚养自己多年的父亲竟是自己的养父,毅然离去,不顾朱家与母亲的阻拦,血浓于水,骨肉之情不可磨灭。这样一个被后世称为传奇的人物,一个才华横溢、风骨傲然的政治、思想、文学、军事家,他的成长历程,必定有着不同凡响的故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两句诗,是他一生的写照。每个人都有双重性格,仲淹也不例外,他耿直、坚毅、多愁善感,无疑,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因为他雷厉风行的去除贪官污吏,他被贬做了知州,可他并没有因为被贬谪而颓废,从他在那些年中写的一篇文章《岳阳楼记》就可以看出,他忧虑国计民生,爱国爱民,虽在偏远的小城中,仍然没有使自己高尚的品德沦落,无论身处何方,总会心系国家与人民,始终如一的保持着自己高尚的品德,不会因外物的改变而改变什么。
我喜欢范仲淹,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探究他。吕中说:“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朱熹评说:“范文正杰出之才。”众说纷纭,评价各不相同。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物,在他仙逝后,在历史文坛上,留下了他浓浓的一笔。
第四篇:《由范仲淹应对荒岁说开》
由范仲淹应对荒岁说开
北宋皇佑年间,吴中发生灾荒,民众大饥。正值范仲淹在浙西任职,为了度过饥荒,安抚灾民,范仲淹采取了三条措施。其一:纵民竞渡。据《宋稗类钞》记载:“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文正纵民竞渡”。用现代话讲,就是范文正公(范仲淹的谥号)鼓励旅游。有钱人荒年照样要游玩,只要有人外出宴游,就有许多人靠他在宴游时花费的金钱生活。其二:鼎兴寺庙。书中记载:“大兴工役,诸寺鼎兴”。范仲淹将各寺庙住持召集于一起,晓喻周知:荒年工价贱,可以大兴土木。那时寺庙有产业、有钱,于是诸寺招募工人,大肆装璜或扩建寺院。其三:修造廒仓吏舍。该书记述:“又新廒仓吏舍,日役千夫”。范仲淹使用公家银两,召募工人兴建官家谷仓及吏卒官舍,每天募集的人工多达一千人,把官家仓库和公房修葺一新。这些措施明显奏效,书中记述:“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其他地方都是民不聊生、背井离乡,唯独范仲淹治下民心安定,因为大家都有事做、能吃饱饭。
如果说,吴中这次遭遇的灾难,相当于现代经济危机,那么,范仲淹所采取的措施,与现代西方经济学化解经济危机的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妙。美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陷入危机后,按凯恩斯理论实行新政,刺激经济早日复苏,成功走出经济危机。这个凯恩斯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奠基人,特别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范仲淹措施和凯恩斯理论都使经济危机得到有效化解,那么二者相同之处是什么呢?
范仲淹措施的实质就是增加投入。投入资金来源有两块,一是民间,二是政府(官府)。投资用途满足了当时社会一部分人群的需求:财力足以支持的出游者,获得了旅游快乐:庙宇扩建,僧侣和信徒乐意,香火更加兴旺:国库翻新,利于征收和保管钱粮:修建官吏公房,解决办公场所不足或者危房问题。当时有人向皇帝奏劾范仲淹,说他灾荒年成不体恤百姓,游戏娱乐不加节制,公私兴造,伤耗民力。范仲淹辩解说:之所以开发旅游、大兴土木,就是利用闲置财力,施惠于百姓,使贫困的灾民就业增收,解决吃饭问题,不致流离失所,饿死荒野,这是解决灾荒的良策。事实确实如此,范仲淹通过鼓励投入,扩大消费,发展生产,化解了危机。时隔约百年后的南宋也有一件事,处置方式与范仲淹相类似,说的是莆阳一寺庙要建一座大塔,工费巨万。有人对侍郎陈谠(字正仲)说:当此荒岁,兴无益土木,您何不禁止他们?陈正仲笑笑说:你言重了,和尚能自己建塔吗?肯定是雇请人员施工,本来集中在富人手里的钱财,就散发给了穷人,穷人有了活路,寺庙赢得一塔,一举两得。
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他主张的国家干预经济,也就是增加政府投入。政府扩大支出,可以改善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进而摆脱经济萧条和失业问题。政府支出具有一种大于原始支出数额的连锁效应,即政府增加投入时,国民收入的增长将是投资增量的若干倍,这就是乘数理论。比如财政增加100万元投资建设一项工程,其中20万元支付人工工资,80万元购买材料。提供材料的企业为了保证完成新增加的供货计划,需要支付人工工资16万元,购买原料64万元。如果新增订单超出原有生产能力,还有可能要增加设备,招收工人。64万元原料要向上游企业采购,以此类推,相关企业都增加了生产任务,工人增加了收入。工人增加收入后,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消费品生产企业要增加产品供应市场,也要采购原料,甚至如前所述,还要增添设备,招收工人。所有相关行业的工人收入相加超过了初始投入,这就是乘数理论的简单模式。通过
增加政府投资,社会经济总量有了增长,失业矛盾缓解,经济危机缓和。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应对大萧条和21世纪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应对金融危机,都使用了财政手段,即增加政府投入,增加就业,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源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而演变成的全球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受到冲击在所难免。为了应对危机,政府同样采取了增加投入的措施,推出40000亿经济刺激计划,主要用于民生工程、技术改造、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果,不但使中国经济保持了超过8%的增长速度,还对世界经济化解危机作出了贡献。
范仲淹大概不会想到,他的荒政措施不但在昔时泽被苍生,还在900多年后济难救困、惠及民生。
第五篇:《范仲淹》{我对范仲淹说}.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1] 人物评价编辑
总评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174],无沦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
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
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175-176]历代评价
范文正公像[177]
《宋史》: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我对范仲淹说}.
范文正公遗像[203]
[204]仲淹听后非常悲伤,立即撤去酒席,并赠以钱财,使其得办丧事。庆历年间,张海(一说王伦[205]率领人马攻打淮南,路过高邮,高邮知军晁仲约料想无法抵挡,就昭示当地富人捐钱献酒,前去慰劳,“盗寇”很高兴,没有施暴就离开了高邮。事情传开后,朝廷非常愤怒,富弼提议处死晁仲约。范仲淹说:“若郡县兵力足以应战或防守,遭遇贼兵不抵御而去贿赂,在法理上知军必须处死;但实际情况是高邮兵力不足,根本没有办法抵抗或防守;这种情况下杀死知军不是立法的本意。”仁宗听后,接受范仲淹的意见,赦免了晁仲约。[206-207]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范仲淹戍边西北时,邠州、庆州的百姓和众多的羌部族,在其生前就悬挂他的画像以祭拜。范仲淹去世后,闻知消息的人无不扼腕叹息,羌部族的数百首领,像孝子一样放声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208]严谨治学
范仲淹替人写墓志铭,写毕封好刚要发送时,忽然想到:“这篇铭记
第六篇:《范仲淹与王安石变法比较》
范仲淹与王安石变法比较
一、 年代
庆历新政:北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9月――庆历五年(1045年)三月前后,历时一年半。
熙宁变法: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2月――元佑元年(1086年)8月前后,历时17年半。后新法又在哲宗朝、徽宗朝得以实施。
二、 主持人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最高职务:参知政事(副宰相)。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谥号:.文。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最高职务:宰相(2次)。
两人有很多相似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也是两次新政有了不同的结局(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失败的方式影响力不同)。
1、 私人关系: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是范仲淹的同年友人,都是大中祥符8年的进士。王安石曾给在杭州任知州的范仲淹写过3封信,范仲淹死后又为他写了祭文。
2、 家庭出身:都是中下层官员的家庭,青少年时生活颇为艰辛。范仲淹有“断齑划粥”的典故,经常吃冷粥和咸菜;王安石十几岁时经常上山采野菜给全家人吃。不过范仲淹似乎更让人同情些,因为他到二十多岁时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并非亲生父亲,30年一直姓着别人家的姓,30岁以后才叫范仲淹。
3、 生活习惯:都是对物质要求不高的人。范仲淹终其一生一顿不置两个荤菜。居家时喜欢穿宽松舒适的道服,为同年好友写过《道服赞》,真迹现藏于故宫博物馆。王安石根本不在乎吃什么,鼻子底下有什么菜吃什么菜,他还吃过皇帝家的鱼饵。极不注重个人卫生,长时间不洗澡、不刷牙、不洗脸、不换衣服。
4、 生活情趣:范仲淹擅长弹琴(音乐家崔遵度的弟子)、舞剑(类似于每天做广播体操)、下围棋(写过相关论文)、书法(得过奖,书法家的鼓励奖)、气功(有两次走火入魔晕倒的经历)、行医(给人开过一些偏方)。王安石:不详,期待爆料。
5、 金钱态度:范仲淹有临睡前算帐的习惯,计划支出与实际支出核对无误了,就酣然入睡,否则辗转难眠。喜欢参与慈善事业和希望工程,经常救助贫困学生,老年时将所有财产用来建立“苏州义庄”的慈善事业。王安石是国家财政的理财高手,但对私人财产不加控制,逐渐成为亲戚、朋友、同事的自动取款机。
6、 成名途径:范仲淹以3次犯颜直谏名满天下,第一次要求垂帘听政的刘太后撤帘还政,遭贬黜;第二次反对刚亲政的仁宗不能废后遭贬黜;第三次指责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当遭贬黜。每贬一次,名气就大一点。王安石以入仕途20年多次拒绝入京为官而名动公卿。每拒绝一次,名气就大一点。
7、 个性魅力:范仲淹的外和内刚:他代表着当时士大夫阶层推崇的主流性格,既有坚定不移的理想追求,不谓权贵的正义凛然,又豪迈慷慨,不拘小节,有广泛的社交圈与人际关系网,以一种领袖的姿态引领改革潮流。王安石的特立独行:他从不妥协,从不关注与考虑别人的意见,果敢自信、生机勃勃。他用天然纯真近乎痴的的个性与完美的个人品行获得了后人的一致赞誉。
8、 能力才干:两人都是政务管理的高手,在做具体事务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善待老百姓,都具有崇高的官声与民望。范仲淹的志向是当宰相,为民福利,所以他并不甘心一直在底层做一个小吏;王安石倒不太在意官的大小,心甘情愿呆在基层二十多年,不愿入朝做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