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汉中见闻 汉中吧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汉中印象》

《汉中印象》DM杂志征稿启事

《汉中印象》DM杂志是由汉中印象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主办,汉中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商业期刊,月发行量达1万余册遍及汉中11县区的各行各业。以“敏锐的姿态贴近新时代、透视新潮流、感悟新观念、引领新生活”为办刊宗旨,集历史文化、精英人物、消费资讯、娱乐信息、文化扫描、情感交流、商界名片于一体,精心为大众网罗前沿资讯、追踪商界信息,提供消费指南,引领时尚生活,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实用而富有趣味的时尚精品杂志 。感谢并欢迎您的参与和源源不断的供稿!投稿邮箱:hz-yxgg@163.com;你还可以加QQ:857886858 1025030990 1015684073或致电0916-2526008传真0916-2521009。约稿栏目如下:

一、【刊首语】【关键词:概括 引领 美文】该栏目围绕本刊立意,通过扫描式笔调传达生活哲理、抒发时尚体验、倡导新鲜理念。行文要求清新亮丽,精致隽永,不落伍不匠气,700字以内。

二、【人物风采】【关键词:精英 事迹 启迪】为本刊的特别策划灵魂栏目,比较有针对性地介绍餐饮界、地产界、娱乐界或民间奇人、金牌服务员、大学生创业者等社会各界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时新人物,以其新近事、新由头为切入点,以其成功为背景,展示他(她)们奋斗、成功的过程和生活感悟。以夹叙夹议的手法,追求故事的真实性和较强的可读性,兼具深度和广度,给人以激励和启迪。附人物及相关图片。字数:2000—5000字

三、【坐享天下】【关键词:名胜 见闻 推介】以独到的眼光和触角记录旅途风光,名胜古迹的古往今来,以望闻问切的手法集中火力采写、推介,史料应用可靠、不泛泛而谈。配相关图片。字数:1500—2000字。

四、【数码特工】【关键词:专业 时尚 实用】以聚焦的形式分门别类、多方位、突出重点,达到引领消费,享受时尚目的。均配相关图片。着重推介最具潮流色彩、使用价值、时尚意味的手机、相机、电脑、MP3、MP4等电子科技产品。

五、【车来车往】【关键词:专业 时尚 实用】采写与汽车相关的说明性文章。

六、【健康家居】【关键词:专业 时尚 实用】欣赏、剖析、推介家居或者样板房的时尚色彩。

七、【餐客异族】【 关键词:专业 时尚 实用】各类美食、酒、咖啡、茶或饮品的历史溯源、文化内涵及其与大众生活的密切关系。

八、【美丽计划】【关键词:新颖 独特 实用】美容、美发、美体、服装、化妆、饰品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九、【城市采风】【关键词:文艺 优美 鲜活】突出城市的一个特定地带的特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要求有故事、有情节、有跌宕、有悬念,耐人寻味。

十、【娱乐联盟】【关键词:轻松 调侃 可读】明星八卦、心理测试、漫画,爆笑网文、幽默笑话、谜语、脑筋急转弯或其他智力题等。

十一、【财富快车】最新的经济财富资讯,投资理财信息和实战技巧的推介。

十二、【精彩瞬间】【关键词:视角 新颖 创意】要求未在其他媒体公开发表过的有特色、有创意、时尚新锐或唯美浪漫的图片。

十三、【家装情报】【关键词:时尚 艺术 实用】介绍家居装修技巧,家装实用案例,以广大业主和家装设计专业人事为服务对象,时尚、艺术、新颖兼备实用,向广大家装设计师征稿,希望有您的支持和参与。实用案例——所有类型居室或房间的设计案例,实景照片优先刊用,内容、手法、文字描述形式不限,文字图片所占比例分别为30%或70%,一个版面文字不得超过500个字,图片不少于5张,两个版面文字不超过1000字,图片不少于8张,所有图片要求对应图片序号且附有相应的图片介绍或说明,突出案例的主题,使读者有美的感受和知识的收获。

十四、【汉中达人】为了更加丰富杂志信息内容,杂志开始征集达人:美食达人、旅游达人、城市达人、美丽达人、时尚达人、娱乐达人、汽车达人、家居达人、财经达人、情感达人、数码达人、家电达人、股票达人、摄影达人……。口号: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快乐我自主,欢乐天地,我们一起共享,关注时代风尚、做一个新时代的城市达人! 十五、说明:

1、编辑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请您在投稿时留下通信地址、电话、邮编、电子信箱或QQ等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与您联系,采用后及时寄去样刊和礼品。反对抄袭和一稿多投,一经发现,取消礼品。

2、投稿人必须为投稿作品的合法著作权人。 投稿作品内容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或其他权利。

3、投稿作品一经刊登若发现由作品引起的纠纷或法律责任和不良影响责任由作者全部承担。

4、作者向《汉中印象》投稿,即承诺遵守本征稿启事的所有条款。

5、家装设计师来稿请附工作照片一张,个人简历(50字内)和创作体会(200字内),稿件一经录用,《汉中印象》利用适当的版面免费宣传设计师作品和设计师本人。

6、投稿只需上传文字和图片,排版和编辑由《汉中印象》编辑部完成。

7、对每一篇作品按照标准进行审阅,审阅将在收到作者投稿的30个工作日内完成。

8、来稿恕不退还。如果作品在一个月内未获通知或刊登,稿件作者可自行处理。

9、本征稿启事最终解释权归《汉中印象》杂志所有。

《汉中印象》DM杂志编辑部

第二篇:《汉中》

汉中属于北方,还是南方?这是一个颇富争议的话题。囿于地缘、经济和缺乏交流,这里数千年来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不了解汉中的人会不假思索的说汉中当然属于北方啦,尤其是江南、闽南及岭南人会如此认为。

而北方人会如何说了,我认识一个原籍上海,出生于南京,自幼随父母生活于秦陇一带,后定居西安的人,他的说法较有代表性。我们曾多次交谈,他像侃大山一样描述他早年的经历及见闻。中国西部许多地方他在年轻时都闯荡过,而他对他的家乡的记忆已相当模糊,但他的心理深处孩残留着微弱的南方意识。他在谈到汉中时说,那是小江南,鱼米之乡,当地的气候是他去过的地方中最好的。汉中人以大米为主食。

如此,南人说汉中是北方,北人说汉中是南方,那么,汉中人自己怎么认为了?{汉中见闻}.

通常汉中人并不喜欢争论自己的归属,但他们还是很不情愿别人把自己当成是北方人的,因为在汉中人的意识里,北方那是别样的世界。

不容质疑,大凡汉中人都有一种南方意识。比之于秦,蜀对汉中的影响更为深远。汉中本属川北或巴蜀,今天还有人这样说,我指得是地缘文化方面。元朝时,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防止西南少数民族凭秦岭叛乱,故而将文化、习俗完全不同的汉中划归陕西行省。但在汉中归秦的700余年间,汉中与关中之间的文化交融到今天也不怎么明显。汉中人仍乐“还”思蜀。

关中人性情之放达、直接,是寻求婉约的汉中人难以接受的。

关中方言粗硬、直白,属于中原官话;陕南地接秦尾楚头,人杂南北数省,北部多秦语,属中原官话区,南部多楚语、蜀语,属西南官话区。两种方言,相互渗透,形成其独特的色彩。汉中人讲话婉转悠扬,吐字较快,咬音较轻,圆润如歌,听起来缠绵,甜柔,但相对比较难懂。而汉中镇巴人的口音则俨然四川话,这与其邻县陕南另一重镇安康之紫阳人口音为重庆腔相像。

从习俗上看,所谓的“陕西八大怪”其实只是“关中八大怪”,当然如果不算汉中的话,这样说也无妨,正如他们说渭河是陕西的母亲河一样。

单从饮食上看,关中及北方人以面食为主的饮食习惯也是汉中人难以接受的,汉中人一日三或四餐,至少有两顿以大米为主,至多有一顿面食,且以小碗盛;关中人习惯一天吃两碗面,老碗盛;关中的小碗相当于汉中的大腕,关中的老碗相当于汉中的汤碗。关中人概念中的主食特指面食,汉中人认为米面都是主食,但显然面只是从主食。关中人在宴席上也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在吃完酒菜之后还要喋一碗面,他们没有喝汤的习惯,这种情况与汉中完全相反,汉中人在正式餐宴上从不吃面(吃面被认为是一种很不体面的事),正餐过后通常是要喝汤的。

不少关中人的胃对米饭是不太适应的,一吃米饭就感胃胀;而在汉中,有些人是终生不吃面食的,当然也有个别比较喜欢吃面食的另类。

从两地传统建筑上看,关中民居为北方典型的四合院,上房以瓦窑为主,厢房则是富有关中特色的一边流水的厦子房;汉中的传统民居是瓦房和南方特有的茅草房。

从水系看,黄河西岸的关中的母亲河是渭河,属于黄河流域;汉中的母亲河是汉水(当地人又称汉江,长江第一大支流),汉中西南边陲的略阳和宁强比较特别,那里的主要水系是嘉陵江(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

再从气候上看,关中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汉中大部分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关中物产主要有小麦、棉花、秦椒、石榴、柿子、苹果和西瓜等;汉中则盛产水稻、小麦、柑橘、茶叶、蚕茧、核桃、板栗、生漆、猕猴桃、中药材等,其中柑橘和茶叶是典型的南方物产。

相对于关中人,汉中人与四川人的共同话题更多一些,如饮食上汉中属于川菜系区域,与汉中人一样,川人也少食面食。譬如,家长问小孩子今天吃什么,孩子没准会这样说,今天不吃饭,吃面。

汉中各个县都有大量的四川人分布,略阳、宁强等地尤甚。自然四川话也是汉中人听得最多、也最易听懂的外省话,有些汉中人到四川的一些地方譬如广元,感觉就像到自己家乡一样,当地的方言犹如乡音,风俗也很接近。四川人尤其是巴中、广元等地的人也喜欢和汉中人套近乎,这是因为这些地方有相近的文化和情感。

汉中人和川北人其乐融融,难道就说明汉中人认同自己是四川人,或属于四川文化吗?当然不是,汉中与四川之同,只是相对于与二秦陕西之异。汉中、四川(巴蜀)和湖北(荆楚)同属三国历史文化圈,从文化大区划分,历史上西南地区是以四川和汉中为核心的。总之,汉中人通常不说自己是陕西人,而直接说“汉中人”,或说“陕南人”,但往往还要补充一句“靠近四川”。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部,在地理、气候方面,汉中与其同属西南,但汉中位于西南之东北部,尚算不上西南腹地,故汉中只认可西南意识中之南方意识。

哺育汉中人民的是汉水、嘉陵江,而这两大水系又是长江的主要支流,同样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如果说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的话,汉水就够得上是祖母级的文明源流了。 在中国,南方的概念主要源自长江流域。凡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应该知道中国南北方之分界线是(白龙江-)秦岭-淮河,北方主要为黄河流域,南方以长江流域为主。

有人较真说,长江以南为南方,以北为北方。若照此说,扬州是北方地区,因为她在长江北岸,桐城属于北方,荆州属于北方,重庆也属于北方,成都简直属于大北方了。长江以南是南方,但叫江南。广义的江南概念泛指长江以南,自湖南西部以东直至海滨,也就说包括湖北南部、湖南、皖南、苏南和浙江。狭义的江南主要是指长江三角洲地区,即明清时代的苏、松、常、镇、杭、嘉、湖七府所属的,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三角地带(洪焕椿)。无论怎么说江南只是南方的一部分。

再从水系看,汉中主要水系汉水自西向东流经汉中、安康、鄂西北,最后于武汉汇入长江,曰汉口;嘉陵江自北向南,流经汉中西部、川北,最后于重庆汇入长江。

汉中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屈原的故国、富庶的楚国,也就是说汉在当时是楚的一部分,正如后来她长期作为巴蜀的一部分。楚汉之争源于有妇人之仁的西楚霸王分封了一个苏北人为汉中王,而这个人又不安分守己,要与霸王争天下,才演义了后来的“楚汉河界”等概念。

汉中后来和四川走得更近,但这种情形与其前归荆楚略有不同,汉中归蜀的时候已经烙下了深深的荆楚印记。所以说,汉中最根底的文化影响来自于楚文化,而非蜀,与蜀只不过很有缘罢了。

归纳一句的话就是,汉中属于南方,西临陇南、东与安康接西楚,北靠秦岭、南屏巴山及川北,所以文化构成极其复杂,但主要的影响来自川楚两地。

为了更进一步地说明汉中的地理位置,我们不妨再作进一步的横向(同纬度)参照。 从纬度上看,汉中位于北纬32°15′15″(汉中镇坝)-北纬 33°56′37″(汉中佛坪)区间。但实际上汉中北部留坝佛坪两县均地广人稀,人口只占全市的2.2%,汉中人口的密集区在南部以汉水为轴线的勉县、汉台、南郑、城固、洋县和西乡等县域。

在中国,同处于这一区间的还有如下主要城市或地区:

湖北襄樊位于北纬31°14′-32°37′;

河南南阳位于北纬32°17′-33°48′';

河南驻马店位于北纬33°;

合肥位于北纬32°;

安徽阜阳位于北纬32°;

安徽淮南位于北纬32° 32′45″-33°0′24″;

安徽蚌埠位于北纬32°57″;

南京位于北纬32°;

江苏镇江位于北纬32°13′;

江苏扬州位于北纬32°24″;

江苏东台位于北纬32°33′-32°57′;{汉中见闻}.

江苏如皋北纬32°12′-32°26′;

江苏南通位于北纬32°43′-33°13′。

这些城市或地区中河南南阳、驻马店与安徽阜阳因位于淮河以北,故不能称其为南方。 诚如政府喉舌所言,汉中“位居中国版图的地理中心,历经秦汉唐宋三筑两迁,却从来都是卧虎藏龙,这里的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历史的沧海桑田,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印证着民族的成竹在胸”(央视)。

她作为华夏腹地、汉水之源,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民族以汉为主,人种为蒙古人种南中国亚种,从人口省际来源看主要由明清以来的湖北、四川等地移民后裔构成,但仍保留地方特色,绝非一纯粹同化之地。

汉中的南北之争,从文化心理上分析颇似古代的夷夏之辨,正如一个民族会遇到民族文化认同问题,一个地区同样会涉及文化认同问题。

汉中属南属北,似难辨乎?但汉中人的南方意识是根深蒂固的,其中蕴藉着深厚的蜀风楚韵,部分地方也杂糅了些许秦声羌习。

其实,严格的学术意义上的北方概念早已确定,界线就是我前面提及的白龙江-秦岭-淮河以北,包括中原地区,汉中当然不在其列。但从文化心理上却少有人谈及。

汉中在我心里永远是西蜀的一部分!

第三篇:《春节回乡楼市见闻丨还原一个中国最真实的房地产市场》

春节回乡楼市见闻丨还原一个中国最真实的房地产市

导语

经济和楼市专栏作者西峰先生,在雪球发起2015年春节期间回乡楼市见闻征集,都是活生生的网民对身边楼市实打实的真实记录,委实难得。比起平日里,我们目之所及——环比同比、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云云,全是一堆干巴巴的数字或大而无当的叙述,要精彩可读得多。

对于普通网友而言,见闻录最大的意义乃在于,见闻录所涉的城市,完全可以作为投资决策的参照物。比如看看,这个城市的区位如何,距离城市群、特大城市或者区域中心城市的距离有多远,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参照物。2014年底,到外滩大约四十公里的上海松江90平精装170万左右。你就得估摸了,你要投资的项目或者购买的房子比起上海松江的区位如何,你所在的城市和上海这个超级特大城市的量级有多大的差距。

再如浙江嘉兴,地处杭嘉湖平原,与上海、杭州、宁波、绍兴、苏州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这应该着眼于一个特大城市群了。这样一个城市,近几年的商品房成交均价均维持在7600-7700元/平米左右。作者说,“2009年底基本上就是那个价了”。你所在的区位比起嘉兴如何?从城市群的概念而言,能够与长三角相提并论的,目前大概只有珠三角、环渤海了。环渤海自然条件还要差一个档次。其余武汉、长株潭、沈大、海西、成渝城市群啥的,如果也用这个条件去对比房价,那应该至少是10年以后的事情了。城市群比单纯的特大城市,更有说服力,因为城市群的形成,往往更多来自于自然禀赋、经济规律、人口数量。

见闻录里涉及不少中西部县城。湖北应城,全县人口约70万,中心市区人口约25万左右,市区均价4200元左右。没有全国性的大开发商,最高楼楼为古城新都,没有新房,二手房在5000至6000左右,最便宜楼盘瑞丰国际城约3800元。房价比周边京山、安陆、云梦、汉川、地级市孝感还要高,市区人口为周边乡陈河、杨岭、义和、杨河等乡镇搬过来的,婚房为主力(没有房讨不到老婆),东边四里棚、化工、长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离武汉离近,人口往武汉迁移较多。我用百

度测距量了一下湖北应城距离武汉市中心的距离,大约80公里,位于江汉平原中部,地理位置算是不错的了,平均房价却和我的老家县城房价差不多。大约中西部地区,很多县城房价基本上都在4000元左右,开发商以土著为主,买房人的结构也大体相似。所以,如果从投资意义上而言,如今县城的房价水平,基本上没有多大的潜力可言。

地级市呢?

湖南郴州市,整个人口大概500万不到,市区人口80万左右,武广高铁有站,到深圳2个小时。矿产资源很丰富,市内没有大型企业,近些年承接了部分沿海转移过来的电子产业。楼市均价在4000-5000。

湖北咸宁市,湖北南大门,辖区人口243万,市区人口约40-50万,现在普通住宅价格2500-3200,别墅价格4000-5200,商铺价格区分比较,专业市场3200-5000,其它商业8000-15000。湖南岳阳,辖区人口550万,市区人口60-80万,房价3000-5000多元。

陕西汉中,市域人口380万,市区人口50万不到。GDP总量不到千亿,典型的内陆四线地级市。房价2008年从2000左右启动,2012年到达顶峰,均价在3800左右,市中心区接近5000。

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中西部地区县级、地市级城市,从2014年到现在,房价基本上都在下降过程中,降幅有限,基本上算是稳中有跌吧。户均拥有两套或者更多的房产,几成普遍现象。

比起上述城市所在区域、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房价,你的家乡所在的城市,或者你所居住的城市,房价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自然应该也可以八九不离十了。

西峰先生在一篇文章《抛开偏见,什么驱动了楼价的增长》里述及决定房价的关键性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大致包括:经济增长、利率、土地供应、人口流动以及城市格局。其中经济增长和利率可以算是影响房价的宏观因素。地方土地供应、人口流动以及城市格局是影响房价的区域条件。”

用这些因素去权衡你的投资项目或者投资置业的私人物业,价位又当如何呢?

附录:春节回乡楼市见闻录(摘选)

{汉中见闻}.

地区:湖北咸宁

作者:道听途说2008

本人近12年地产资深从业者,原来北京知名地产顾问总监,现居住在湖北。近年主要是操作四五线城市的楼盘。咸宁位湖北南大门,是地级市,辖区人口243万,咸宁市区人口约40-50万,但城市规划宏大,规划4城一区,整体城市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根据中国规划要求,一平方公里城区对应是一万人口,现在咸宁城区只有规划人口三成左右,因此评为中国鬼城第9位。

目前家乡咸宁楼市主要呈现下列特征:

1、市场供应量大,供需失衡。基本是每个家庭均二套房,城市规划混乱,私房与福利房建设多。特别是2012年开始,每年政府建设公租房与经济适用房,大约8000套房,咸宁城区商品房成交量,年均1.2万套(含商铺与写字楼),其中近4成是单位福利房。城区销售最好项目基本都是福利房。现在商品房买房都是外地打工与乡镇来市区买房的,其它公务员与做生意的,基本都已经有房,有的是多套房,市场供需失衡,导致最近两年价格呈下降趋势,地级市住宅均价3000,较下面县市价格还低,销售情况还差。

2、价格下降达到1成半,但成交量没明显上升。特别去年7月份开始,中国股市上涨,导致营销中心来访量下降7成,很多营销中心月成交量为0,下半年成交量较上半年下降3成,去年11月份开始,各项目明显降价过程,最大幅度超过2成,已经有两个开发商老板跑路,开发商资金断裂项目比较多,现在普通住宅价格2500-3200,别墅价格4000-5200,商铺价格区分比较,专业市场3200-5000,其它商业8000-15000。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汉中见闻 汉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