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第一篇:《现代散文》
二、现代散文的教学
散文是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记游、写景、状物、抒情、议论的文章。它分类细腻,品种繁多,语言精美,情韵优雅,布局巧妙,内蕴丰厚,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欣赏水平、丰富学生语言、熏陶学生人文精神的极为重要的文体。中学语文的散文教学,就像诗歌教学一样,在很多的情形下仍囿于教师的文本研读水平与教学设计艺术而显得味道平淡。所以,研究散文的教学,基础的内容还是研究提高教师的欣赏与设计的水平,要在“细”字上下功夫。
第一,要细细地品味文本
只要有心眼地对散文进行细读,就一定能读出人家读不出来的东西,而能读出人家读不出来的好东西,就表明阅读有个性、有创见、有水平。
比如,人们常说散文神形兼备,然而我们很少从线索、形象、语言、意境、意象、波澜、情感、内蕴、哲理等等各个方面来立体地欣赏散文的这个特点。
又如,人们常说散文内蕴丰厚,但缺乏像下面这样精细的提炼:散文,透过平凡的现象点示不平凡的本质,用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以生活的琐事表达深刻的哲理,运用象征手法将浅显升华到精警,通过激情的抒发来深化文章的主旨——这些都是增加散文内蕴的手法。
再如,对咏物散文表现手法的欣赏,人们一般地只说说“托物言志”,但从来不会将其类别与特点“读”得这样的细:
1.对物抒情。用直呼“你”的方式对事物抒情,是一种优美实用的表达技巧,有着直抒胸臆、情意深长、令人回味的表达效果。
2.托物寄意。就是在对某种事物进行足够的吟咏、描述之后,顺势表达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或观点。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构思写作的方法。作者描绘事物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这种事物,而是为了引出一种见解、一种哲理。
3.写物喻人。其写法往往是先情感丰富地描写“物”,再通过联想颂“人”;对“物”写得多而细,对“人”则点出、点到为止。
4.借物言情。应该说,凡写物抒情的文章,都带有借物言情的特点。这里所说的“借物言情”,指的是一种特别的表达技法。作者对文章中的“物”写得比较略,写得比较虚,不像“托物寄意”类的文章,对“物”进行精心的描画。此时文中的“物”,是抒发情感的一个引子,一个凭借,文章表达的重点在抒情;作者借这个“物”,巧妙地引出自己原想直接抒情的话题。 5.写物忆趣。“写物忆趣”这四个字很有讲究。第一,它点示了文章的大致思路,先写物,再忆趣;第二,它规定了文章的写作方向,一定要写“忆”;第三,它表示出文章的写作情调,也就是要表现出“趣”。所以,这样的文章有着“往昔”与“今日”相联的意味,有着深长的情愫,有着活泼灵动的笔调,散发着清新的生活气息。
6.咏物明理。“咏物明理”不同于“托物寄意”。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咏物明理”之“理”来得直率,来得爽朗。第二,“咏物明理”之“理”的文字更多,情感更强。“咏物明理”的文章是可以这样来写的:选定事物→思考定向→描写蓄势→开掘议论。
7.物我交融。“物我交融”是借物写人的一种技法。人们在生活中往往能想到、谈到、看到、遇到能触动自己情怀的事物。在这种事物面前,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经历、自己的遭遇、自己的成长等等。于是有的人就会把这种联想化作文章。这种笔法的特点是:先写物,然后写自己也成了此“物”。“物”在文中经历了由实到虚、由物到人的转换,作者的经历、情感也就同时渗透在了这种“转换”之中。
8.即物抒怀。我们常常说到“触景生情”,而很少听到“即物抒怀”这样的话。其实,后者也是一种构思写作的笔法。面对能够激动自己心灵的事物,人们也许会感悟,也许会沉思,
也许会联想;面对事物,人们心中的火花在跳跃,人们要形象地抒写自己的“心灵”感受,这就是“即物抒怀”。
9.运用“象征”。“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有人说,象征,是变平凡为深刻的催化剂。可以说,象征,是一种深入浅出、寄意深远的构思方式。原来,生活中有些事情比较复杂但又有深刻意义,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讲得清楚,有时则又是不便明说的。此时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让人既能体会到事物的意义,又能体味到文章语言的深刻与美好。
10.演绎“内涵”。事物本没有什么内涵,比如说,雪就是雪,本没有什么深刻含义。但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却赞美着雪的质朴与纯洁。这种“有意识”“发掘”事物品质的写作技法,就叫做“演绎事物的"内涵"”。
第二,要细细地提炼课文
细细地提炼课文应是语文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这种习惯可以让自己的教学绝少失败。笔者认为,在文章教学特别是散文教学中,一般可用三种方式提炼课文,并将提炼所得形成文字。{散文诗现代}.
一是制作卡片。
如《小橘灯》课文要点卡片:
1.《小橘灯》中的“小”,“小”中见大。
①人小:小姑娘,小手;②屋小:小屋,小炉,小锅,小凳,小桌,小刀;③灯小:小橘碗,小筐,小竹棍。
2.《小橘灯》的“小”,文“小”情深。
全文三个场面,内涵极为丰富:
“我” 初见 探望 告别
小姑娘 打电话 照护妈妈 制送小橘灯
描写层次 形貌 家境 精神{散文诗现代}.
描写角度 速写 概写 特写
表达方式 叙述 描写 抒情
作者感受 怜爱 敬佩 赞赏激动
穿插内容 背景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
记叙要素 起因 发展 高潮
暗线 王春林 王春林 王春林
情节线索 买橘 赠橘 制灯赠灯
3.小姑娘形象
①性格特征:懂事,热忱,镇定,勇敢,乐观,充满信心。
②理解小姑娘形象的角度:外貌、举动、言谈、环境、父辈言行、自我努力。 4.结构艺术
①层层伏笔,处处照应;②双线结构,明暗相济;③小橘灯是全文的线索;④全文充满了映衬之美。
5.文中手法
恰当使用修饰词语、选用动词、白描的笔法、人物安排的技巧、夹叙夹议的手法。 二是撰写课文欣赏短文。
如《阿长与〈山海经〉》美点寻踪:
美在夕拾朝花。《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
夕拾》,作者在文中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一段经历,夕拾朝花,旧事重提,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不知名的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伴随着作者的深情缅怀,我们在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叙述中看到了我们所完全没有经历过的生活图景,文中的故事令人回味,耐人思索。
美在性格刻画。作者对长妈妈的描写笔触细腻,情思隽永。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性格特点鲜明,文中的她,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人,是一个“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的人,是一个命运不好的人,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道理”和“礼节”的人,是一个听不懂人家“话外之音”的人,是一个迷信的人,是一个能讲奇怪故事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质朴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热情的人。她默默地为“我”寻购到渴求已久的《山海经》,展示了她“伟大的神力”。
美在细节描写。本文虽是回忆性的文章,但它不是对往事的单调的记录与罗列。作者精心撷取令人难忘的生活片断,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文中那些富有个性的情节与细节,让人过目难忘。长妈妈那“低声絮说”时手指的挥动指点,那夏天里“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的睡相,那讲“长毛”故事时的夸张与“严肃”,都写得让我们如见其人;特别是对除夕之夜她“极其郑重地”叮嘱与正月初一清早提醒“我”说“恭喜恭喜”的描写,把她渴望幸福、期待祝福,希望“一年到头,顺顺流流”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那得到祝福之后“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的惊喜神态,如在眼前。
美在情感抒发。情感的抒发,在这篇文章中有着奇妙的作用——它既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又是贯穿全文、联缀事件的线索。从“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到“我”的“不耐烦”,从“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到“逐渐淡薄起来”至“完全消失”,从儿时的“我”得到《山海经》后“发生新的敬意”到作者“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的深情祝愿,故事在抑扬中发展,高潮在铺垫中酝酿,一句“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将长妈妈在“我”心中的地位写到了极致,一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深深地表达了“我”内心无比的尊敬与感激。
除了上面所述之外,我们还可从《阿长与〈山海经〉》中发现不少的美点,它还美在详略处理,美在突出中心事件,美在故事传说的穿插,美在长妈妈与远房叔祖及叔祖太太的对比,美在语言的风趣清新与亲切感人,美在作者儿时文化生活的情趣等等。
三是评点课文美点妙要。
就教学而言,评点课文最为科学实惠,可以说具有一石“几”鸟之功效。
评点课文,笔法与视点也是千姿百态。总的来说,其规律与要点大致为:
1.粗笔点读。如:总点文章内容,概说选材特点,点示文中线索,指点起承转合,点明过渡照应,指点文中重点,评点人物风貌,评赞作者手法,简说首尾妙处,评说画面美点,指出表达作用,点破文章寓意等。
2.细笔点读。如:点读奇字,点读雅语,点读佳句,点读精段,点读修辞手法,点读句段形式,评点人物性格,点明景情关系,点示景物层次,简说段落要点,描述景物情态,指出繁笔简笔,评议句段作用,评说文段技法,说明启示作用等。
在细笔点读之中,还有一种更精更美的“精细点读”,作者着眼于炼字炼句、时空动静、听觉视觉、修辞手法,往往用精练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给人以舒适的美感。
那种写到极致的评点文字,其中竟然也会有“线索”,表现出一线串珠之美。
第三,要细细地设计教学
散文的教育教学的内容主要有:
1.进行深刻、细腻、活泼的文本品读教学,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2.教学散文文体基础知识,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3.朗读吟诵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体验其思想和艺术魅力。 4.背读一定数量的文章文段,积累优秀散文的名言佳句,提高文学素养。
5.指导学生从构思炼意、选材谋篇、意境格调、语言风格、形式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社会意义以及美学价值等方面对散文作品进行赏析,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6.学习从感知与领会、理解与阐释、辨析与品味、引申与联想、对照与比较、质疑与评价等不同的角度阅读散文作品。
细细地设计散文教学,要在新、美、深、活、细、实这六个字上动心思,想点子。教学设计的关键还是让学生有大量的实践活动,还是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自己体验。下面,就《荷塘月色》的教学,从“新”的角度提出几个创意。
1.新——探究品析。
精心创造《荷塘月色》的课中“微型话题”。
第一层次话题:
①《荷塘月色》中的写景抒情。
②《荷塘月色》中的融情入景。
③《荷塘月色》中的“心情”。
④《荷塘月色》中的描写手法。{散文诗现代}.
⑤《荷塘月色》语言的音乐美。
⑥《荷塘月色》中的动与静。
⑦《荷塘月色》的比喻美。
⑧《荷塘月色》的叠词美。
⑨《荷塘月色》的画面美。
⑩《荷塘月色》的结构美。
第二层次话题:
①用文学的语言评点一段话。
②用绘画的语言评点一段话。
③用音乐的语言评点一段话。
④用影视的语言评点一段话。
⑤《荷塘月色》名句欣赏。
⑥《荷塘月色》中的“月色”。
⑦《荷塘月色》中的“联想”。
⑧《荷塘月色》中的“衬托”。
⑨《荷塘月色》小统计(自选角度)。
⑩《荷塘月色》语言积累卡。
2.新——分步品读。
上成文学作品赏读课,师生平等互动,以学生的品读活动为主,主要教学板块为: 第一,全文朗读,要求形式新颖、高雅。
组织感知性复述活动:这里有……景。
第二,重点选读,要求突出文中的关键内容。
组织品析性体味活动:这里有……情。
第三,自由选读,要求表现自己的体会感受。
组织鉴赏性品读活动:这里有……美。
3.新——学读实践。
导入,整体感知课文。
切入文章第三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教师一个字的分析也不讲,只对学生有这样的学习要求:
1.悟读这一段,看朗读这一段的时候,最长的停顿在哪儿,稍长的停顿在哪儿,最短的停顿在哪儿(解决对段内层次的理解)。
2.练读这一段,看哪里要读得快一点,哪里要读得慢一点,哪些音要咬得重一点。 3.品读这一段,自选角度进行美点赏析。4.背读、情感性演读这一段。
教师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进行小结。
再组织同学们根据教师点示的学法重点学习第四、第五两段。
4.新——教学结构。
第一步,朗读,听读感受,轻慢吟读。
第二步,切入到第四五六段,朗读,再朗读,品味赏析语言之美、手法之美,感受文中之情。
第三步,穿插精美赏析资料,增加教学深度。{散文诗现代}.
第四步,回扣文首文尾,点示写作背景,深入理解文情。
第二篇:《现代散文精选》
一、入选理由:
梁启超“新文体”的典范,充沛酣畅的爱国情怀和强国期盼,观点鲜明,论述深刻。
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关于作者:梁启超(1873年02月23——1929年01月1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曾为民族的振兴四处奔走。
二、入选理由:
一篇谈论时间问题的经典美文,寓意深邃,文情并茂,化抽象为具体的写法。
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 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 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 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 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它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 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 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 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 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关于作者: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品《春》《绿》《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
三、入选理由:朴实无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比喻和层进句式,共同演绎出火烧云上来、变化直至下去的整个过程。全文直接从色彩变化入题,通过对地面上人和动物的外观变化反衬出火烧云的颜色,进而突出火烧云的绚丽多变,自然引入对于火烧云形状的描写,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故事性的突出了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态美。
火烧云(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