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第一篇:《乡土散文研究》
迎向灵光消逝的乡土年代
——评李新立散文集《低处的声音》
□ 李安乐
很长时间以来,特别关注于有关乡村叙事的文本,翻看那些充满论证和思辨的文章,看到各种调查累计的数据,对乡村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这种持久的耐心可能源自于自身乡村出身的关系,对自己由农民转化为农民工身份的某种体味与反观。当然社会学视野下的乡村及乡土世界让人看到其深层的社会机制,虽然我们并没有被淹没在艰涩和深奥的学术术语中,有时我想,在其他的文本书写者眼中,乡土世界是一个怎样的景观?
因着一个偶然的机缘,我认识了李新立及其充满乡土叙事和抒情的作品世界。在新立的散文集《低处的声音》中,我体味了一个文学者眼中有别于学者的乡土世界,虽然这种文本的叙事对研究乡土世界来说是琐碎和零散的,但正如历史学者张鸣所调侃的,这些“鸡零狗碎”的边角料正是最为原始和第一手的资料。基于这样的出发,本文最为关心的不是《低处的声音》的写作技巧,而是文本中的有关乡土的学术价值和其文本的社会学价值。虽然《低处的声音》更期望于对其写作技巧的解读,对作者思想的阐释;但我想说的是作为在西部乃至全国散文圈有影响的散文写作者,其写作技巧上无须我再赘言。它语言上的那种纯朴样的成熟与到位,叙事及结构中的自然与原生态,最关键的还是其透过乡土绽放的绚丽的散文品质,如其“旧物的光芒”,得到了复活和弥散。这恐怕源自于书写者真诚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原则。
一、复魅:记忆中乍显的乡土灵光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在另一层面上让从城市中经由文化、政治和经济“祛魅”的传统文化被驱逐到落后的乡村。市民世界中兴起的所谓“传统文化”的“复兴”不过是对已害死之文化的招魂和礼拜。卡尔·马克思果敢地高扬无神论,将人类的发展定格在劳资关系的斗争上,由此召唤了另一波对乡村社会狂飙式的破坏浪潮。另一位人物马克思·韦伯(Max Weber)提出了祛魅(Entzauberung)的命题,他认为整部世界近现代史实际上是一部精神上的祛魅史,一步步驱逐、剿杀着精神世界的“魔魅”。乡村变成了“旧物”,被认为是落后、愚昧和迷信的精神信仰物件。瓦尔特·本雅明感叹在人的技术复制下,消退了事物的“灵光”(aura),把灵光描绘为人参悟自然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氛围:“夏日午后休息,对着天尽头的山峦或头顶上播撒树阴的枝条凝神追思,直至这个凝思的时刻与之所关照的事物的物象溶为一体——这就可谓吸纳了山峦或枝条的灵光。”无论是指向宗教、信仰及精神世界的“魔魅”,还是弥散在自然之物的“灵光”,其实共同指涉了被驱逐到乡村中,并仍被驱逐的*,这里用“灵光”来表示这一难以表明的词语。在这里“灵光”包含了“魔魅”和灵光(本雅明所使用的“灵光”这一词语)两层含义,指明通向宗教、信仰、精神和纯粹自然态的事物的部分。
在文本范例《流过小镇的时光》中,小镇经历的时代的变迁,农村集体经济瓦解,供销社、农机站进入私有化浪潮。小镇变大了,所有一切都表明小镇变繁华了。但乡土的灵光那儿去了?那座简陋的乡间小桥和游弋其下的鱼成了记忆中乍现的一缕灵光。二十年后当业已变成中年的作者找寻那长久以来一直萦绕在他记忆深处的小镇的灵光时。关于鱼的记忆碎片勾连了小桥,世界,特别是乡土的世界是一个大坝,各色的人扮作不同的鱼:大鱼、小鱼、黄色的鱼、黑色的鱼、红色的鱼大坝是虚拟的,但小桥却是真实的。鱼既真实又虚幻,在现实与幻想间构筑了一个关于“鱼”的神话。这些鱼每天快乐地在游啊游,虽然有大鱼和
小鱼的摩擦,但更多地是无忧无虑,可以“随流水走远,远到大海”。其实关于人和鱼的互置幻化早在庄子的《逍遥游》中就有美好的描述:鱼变为鹏,直上九万里。鱼就是人理想的幻像,在庄子的另一个寓言中,表述地更为直接:人与蝶的二度幻化。这种幻化源自于农耕的乡土情结,源于对自然中灵光的纯朴的体认。在作者描绘的图景中,灵光变得哽咽,小桥在工业进程辗轧下破落了、消逝了。料想未来会有很现代化的桥填补它的位置,但关于小镇及小河的灵光却消逝掉了,变成记忆中的灵光。
二、乡土素描:乡土年代的情感打磨
对于有些事物,我们不必太苛求,但有些情感却不得不需要我们去酿藏。乡土年代的情感正是我们需要珍视的。新立的散文向我们构筑了一个坚实的乡土世界,一个缤纷多彩的乡土情感世界,里面充满各种乡土的真切体验。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新立的散文通过独特的叙事为我们描绘了乡土世界的素描图景,而非寥寥几笔的简约速写式的勾勒。
乡土距我们有多远?虽然我们大多数人与乡土世界有着某些天然的脐带关联,但我们却自觉或不自觉地过早或过快地摆脱了乡土。
乡土中让人回味的声音:公鸡的“喔喔喔”叫鸣声、驴叫声、还有大地的各种声音。新立散文中有这样一段,深深地感染过我:“这时,我虽然听见了这些声音,但不想起床,一般是被大人从炕上赶了起来的。背上书包去上学时,村子里就又有了学生踢踢踏踏走过去的声音”。在审美鉴赏理论中有关很重要的原则是,你所选择的一定是首先符合你的审美趣味的,其次和你的生活经验或审美经验能够产生共鸣。我也是大山里走动的孩子,那“踢踢踏踏”的声音,是我自己和早已成为农民工的伙伴一起走出来的声音,也是我自己所熟悉的。这确实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声音,如果你足够熟悉农村生活的话。
有次很偶然发现有些孩子走路时身子向前倾,后来我慢慢思考,是他们上山的姿态形成了定势。后来看到段正渠所画的农民,他把农民描画的身材短短的,不像革命历史剧中那样崇高,而是裤腿提的很高。我明白了这就是农民的真实形象,是原生态的。也可以说是冷酷叙事性的。再重读老博鲁盖尔的《农民的舞蹈》,有另一种感动这是迥异于后罗中立时代的农民的诗意化表现。
在新立的散文抒写文本中特别描绘了民间歌谣,比如打夯歌、“四大白”,描绘了乡土中的老行当——擀毡等。乡土的情感就渗透在隐秘的村庄、苜蓿地里。在杏木炕桌的后面潜藏着一种乡村窘迫年代孩童的期望和感动,不但是由于大年三十可以从里面得到糖果的欢喜,更多的是对逝去历史物件的缅怀。炕桌的历史使命似乎已经完成了,可以静静地摆在面柜子上,但仍旧散发着“紫红色的凝重的光芒”。对于此新立的女儿又重新打磨了这种情感,使它变得再度光芒四射,就像母亲那久违的温暖。
有关乡村的非物质构成中,“相对于院落、树木、牲畜、鸟雀、炊烟这些村庄的物质构成,婚姻应该是维系村庄而不衰、生生不息的主要元素,并且是村庄的真正灵魂”。乡土世界中的婚姻也并非浪漫叙事中的浪漫,从来都是在悲剧中展开,在悲剧中进行婚姻的磨合,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形,在乡村中更有牵挂的母亲,她背着背篓送儿子和孙女返城,就站在远远的山坳,直到成为一个模糊而看不见的黑点。在村庄中也有挑水的梦、有走过无数遍的山路重复出现;在旧房子里,有过歪歪斜斜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书写和数椽的经历。在海
子的《村庄》中,海子吟唱道:
村庄, 在五谷丰盛的村庄, 我安顿下来
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
珍惜黄昏的村庄, 珍惜雨水的村庄
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海子的悲悯也是我们的悲悯,海子的村庄也是我们的村庄。也许,在关于乡土的琐碎描绘中,乡土中蕴含的情感愈发醇厚。
三、在忧郁与谦微间:略带抒情的个人史抒写
在生活中,新立一直是低姿态的,虽然他的散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从不张狂。有时恰恰能从字行间读出忧郁的消沉。不管作者愿意不愿意承认,《低处的声音》在我看来更像一部个人史,一部有关一个草根文学家的成长史,在成长的挣扎中夹杂着“低处的声音”。或许作者的本意并非我所理解的这种“低处的声音”,但我更愿意按照我的理解去阐明我的观点。
个人史的书写无疑是抒情的,也是抒写性的。在作品中,从孩提的美好记忆到上学的淘气顽皮,在久远的记忆中叙事变得深情而抒情化。及至从学徒成为农民工跻身小城间,成为城里人,也是显得那么谦卑和慎微,这是一种为人和为文的姿态,是一种生活的姿态。印象中新立是豪饮和豪爽之人,具有强烈的酒神精神,显得放逸散达和忧郁冷峻。而忧郁却是填补在个人史书写中的核心,是有关个人的精神状态的。
传统的悲剧心理学认为,忧郁是一种沉浸于痛感之中的快感,是一种低回的沉吟,一种甜蜜的哀惋,一种以旁观目光反观自己忧愁的怅惘之情,是消溶了任何具体现实痛苦的所指,而仅仅沉迷于痛苦的能指本身的一种愉悦。在整部作品中弥散着忧郁的情调,忧郁的童年,忧郁的学徒生涯,忧郁的农民工身份在这种忧郁中虽然带有一丝的消沉但绝非是沉沦的那种,而是在迷茫中前进的那种迷离和期待,一种发出低处声音的嘶鸣和低吟。
更重要的是,这种忧郁的迷思,增加了个人史抒写的魅力,在不太轻快的抒情咏叹中,经由文本逐渐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动的新立。
四、孤独者的叫魂:游走在城乡间的氓者
“游走”是新立散文中多次出现的意象,对游走的痴迷恐怕源自于对幼时举家迁徙的印象的铭记。从《赶着马车去他乡》到《黑暗中行走》、《微雨中行走》,再到《迷雾中行走》。一直行走在流水的方向,循着父辈曾经推着手推车,踢踢踏踏走过的山川。游走着的是一个孤独者,也是一个氓者,一个精神的流浪者和流亡者。朱大可在其早年的作品《流氓的精神分析》中,把禹作为最初的流氓。在朱的理论中使用“流氓”者个词语,当然这是广义上的词语,不是犯罪学上的词语。在其话语语义中,流氓有这样一层含义:丧地失园者。“沿循禹所示范的途径,失乡者把自身投进了历史。在无尽的逃亡、迁徙或叛乱中,流氓不仅需要缅怀,而且需要新的家乡,需要重返水与土的混合世界。”虽然朱有清晰的界定,且很符合本文表达的需要,但大众在现实中依然会混淆“流氓”这一词语的新语义,容易轻易地辨识为犯罪学及道德范畴的词义。鉴于此,为避免歧义,使用“游走者”。当然这是一种具有精
神性的游走。
精神的游走者,是丧失家园的的迷茫者,他一直在寻找那个精神的栖息地,也许这是自己的乡土,也许这只是理想中的乡土。在关于土堡的文章中新立坦言自己仍然是一个流浪者,迷失在理想的追寻中,和行走在土路上的乡亲一起游走。俄国作家丘特契夫在《可怜的乡村》写到:
天国之王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
身上穿着奴服,
曾经走遍了亲爱的大地,
到处给人们赐福。
丘特契夫喊出了真理的呼声,喊出对真理的追寻。我们栖居在大地上,应当如荷尔德林所言的:诗意地栖居。在亲爱的大地上,我们追寻家园,我们成了流浪者,我们是游走者。在乡土世界的灵光渐渐远离我们之后,我们却背负起自己的十字架在孤独的呐喊,在召唤。我们游走在城乡间,我们变成了两栖人,但何处是我们的扎根地?在实行的乡土中,我们在苦苦追寻,苦苦思索。
《低处的声音》不是孤独者的卑微低吟,而是精神游走者寤寐思之的苦苦诉求,是生命和灵魂高远而灿烂的显现。我们应当默默去欣赏,就像仰望璀璨的星空,那么我们就“别声响”。 列夫·托尔斯泰特别喜欢丘特契夫的《别声响》。
别声响!要好好地藏起
自己的感情,还有向往
任凭着它们在心灵深处
升起.降落.不断回荡
你应该默默地看着它们
就象欣赏夜空中的星光
--别声响!
你怎能表白自己的心肠?
别人怎能理解你的思想?
每人有各自的生活体验
一旦说出,它就会变样!
就象清泉喷出会被弄脏
怎能捧起它,喝个欢畅?
--别声响!
别声响!让我们循着乡土的印记,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第二篇:《中考“乡土散文类”主题阅读》
中考“乡土散文类”主题阅读
——那山、那水、那人
431612湖北省汉川市韩集中学 孙开仁
【热点话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生我是这片土地,养我是这片土地,有谁离得开大地母亲,有谁离得开脚下这片土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一草一木总
能勾起游子对故土的美好回忆。对故土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这是一种自古以来就有的的
美好情愫。近年来,以故乡、乡村为题材的“乡土类散文”频频出现在中考阅读试题中。这
类散文表达的观点和情感往往多元而复杂,主要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乡村的景物,或表达对乡
村生活的热爱,或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或表达对乡村生活的深度思考,或以乡村生活来
侧面反映现代都市生活的喧闹与浮躁正是这类散文的多义性,给命题者提供了广阔的命
题空间;而乡土散文以其自然朴实的文风给人以熏陶,以其深刻思考给人以启迪,内容贴近
考生,所以一直是中考命题的热点。笔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有近20
余份试题采用乡土散文为阅读素材,如《敲雪》(辽宁沈阳)、《老屋》(浙江温州)、《月光启
蒙》(上海)、《往事回忆:二房坝·外公·蘸水碟》(四川乐山)、《寻石记》
(广东)、《母亲的三句话》(湖北孝感)、《麦黄黄 杏黄黄》(山东潍坊)等。
【主题阐释】
●故土情深
(2009浙江温州题)老 屋
周克武
(1)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
回家。
(2)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
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鱼尾纹。
(3)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
睡得那样安详、静谧。
(4) 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
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
—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5)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
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
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
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
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
(6)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
到家了。
(7)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
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A】
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
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位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
屋前照了张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8)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
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的冷清。
(9)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
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
轻抚着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
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只有墙角那
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
乐。
(10)而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
(11)第二天一早起来,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熟悉的金
黄。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弯腰拾起儿时的一段记忆。门槛上,父亲抚膝而坐,眉飞色舞讲三国;杂屋里,母亲筛糠剁菜喂猪仔;后山竹林中,与儿时伙伴
追追闹闹捉迷藏;屋前小道上,高举火把,紧跟大人去看电影在我眼里,老屋是一本贮
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
(12)吃过早饭,我站在老屋门口与亲友们闲聊。邻家小侄劝我拆除老屋,盖幢时尚气派的
“小二层”。
(13)我摇摇头:不拆!他哪里知道,没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浪迹天涯。
( 选自2008年第3期《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品 赏】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乡土散文 乡土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