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游森林记 岳阳楼记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森林公园游记》

森林公园游记

在一个冬阳高升、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家人来到了森林公园。那儿很美,绿树成荫、风光明媚,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大自然的气息,仿佛回归到了田园生活。

我到那儿的第一感觉,就是美不胜收、风景如画、鸟语花香。在公园大门前,是一条长长的走廊,路边一棵棵笔直高大的树木整齐地排列着,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走入公园,一盆盆花摆在路边,可谓是花团锦簇。紧挨着的事一片迷你小湖,湖边有一条小路,通往一个人造洞穴,洞中有石桌、石凳,人们可以坐在里面乘凉、避风、躲雨、休息,也别有一番情趣。如果要再往上走,旁边有一条石头阶梯,通往一个凉亭,在凉亭上坐着,一边欣赏小山上秀丽的景色,一边俯瞰着下面清澈荡漾、碧波粼粼的湖水,令人心旷神怡。

再走,就会到达一个名叫“憩园”的大园子,园内共分为两部分,即小广场和儿童游乐区。小广场前面是一片空地,后有弯弯曲曲的小路和一座石板桥。路和桥之下是一潭静静的湖水。整个广场后部错综复杂,绕来绕去,但也展现出了一种特殊的美。游乐区有滑梯、健身器械和狮虎豹的雕塑。我们在那儿玩得很开心。多逗留一会儿,便会感受到儿时那种不可替代的乐趣。沿着憩园走,会到达一片林子,点缀着许多植物,如羽衣甘蓝、雪松、腊梅、蝴蝶花、七里香灯,到春天时,百花齐放,鸟语花香,整个林子沉浸在清香之中。这种情趣,恐怕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吧。

乐趣、自然、生态、健康、奇特合为一体,这就是森林公园。

第二篇:《许有壬《 林虑记游》》

元·许有壬《 林虑记游》

太行之秀,至吾乡西山融结为最[2],幼读书江南,既仕,奔走中外[3],虽两归乡里,而忧患荒迷[4],世故萦绕[5],望西山如天上[6],不得至也。观郡乘载“柳仲涂居荡[7],闻僧惟深言天平泉石[8],过恒岳远甚[9],及同游,方信其言不妄”,益欲一游[10]。至元四年戊寅岁得请归[11],九月三日甲子,偕监郡荀公和叔[12],始为林虑之行。

午,出西水门,过孙平邵村,时百谷已收,芋区蔬圃,棋错星布,柿林如江南橘黄时,远近蔽亏[13]。历流寺、固县,大风扬尘,俄幸止孝亲寺[14]。僧冰冶、士大夫暨巡徼监当官闻来迓[15]。晚宿寺中。僧西溪,年八十八,尚能款客[16]。明日夙兴[17],拜韩公坟[18],读富郑公所撰碑[19]。碑有亭,故无损。石极美。碑阴有树,如水墨所画,坟皆甓甃[20],完者尚者。兵荒中有僧纪公奋身捍蔽,卒赖其力。宅兆形势[21],风水家图以为式[22],以为天地间不多见者。凭高历览,又登寺西南经阁[23],果极其妙,高下阴显[24],与图所传不异也。顾丰安兆域[25],寺毁于兵[26],僧徒解故[27],豪右斩木

[28],野人盗甓[29],残毁殆尽,则纪之功可念也[30]。昔魏公以大功德为宋社稷之臣[31]。两坟寺皆敕额以之主坟[32],而一得一否[33],亦人力之所不能及者乎。小酌,遂行。林州知州李佑之延、同知梁思诚仲信、判官张仕谦子信[34],迓于诸翟。晚,至州,宿万安寺。

丙寅[35],谒庙学[36],游黄华山[37]。和叔送予出郭北门,归祭其故人。同知梁仲信、诸生李冕,咬咬侍行十余里[38],至其麓,皆小石槲樕[39]。是日大霜,水皆冰,人谓:地高,寒较他地早一月[40]。槲叶青红可爱。路渐高,闻水声于灌丛乱石中,又数里,山益高,峰益峻,壁益峭,涧益深,路益险,水声益大。峰回路转,掩抱重叠,使人应接不暇。涧皆盘石[41],高下为磴极,泉流其上,悬而为练[42],激而为湍[43],飞花旋碧,喧豗飘洒[44],其潴而为泓者[45],清澈如空,纤芥可见[46]。寺相近,屏障益奇[47],乱石不可骑

[48]。过盘石,道左有水硙[49],作屋其上。

自麓又十里,至寺。山僧三四辈,问以古,皆不知。石柱刻张商英绝句[50],诗言高欢避暑事, “棋”字韵,叶“来”字,注切其下。他柱多题刻,漫灭不可尽读,大率多崇观间人[51]。少憩,遂入山,观水帘。一僧前导,山民十余辈,持斧锸[52],剪椔翳[53],掇碎石[54],仅能投足。马不负人,且不能登陟。人力惫极,又据鞍,不跬步[55],又下。若是者,逾三里许,遂不可骑矣。始见悬瀑如练于半天[56]。骑留林石间[57],相率牵拥而登焉。峻坂微径,乱石荦确[58],如梯而无级。樛木交错[59],攀萝挽条,寸尺而进[60],赖健卒縆曳于前[61],挽之而登。因思东汉《封禅记》所载登泰山事[62],此近似焉。数问僧至否,以僧言远近为喜畏[63]。

【注释】

[1]林虑:山名,本名隆虑山,因避东汉殇帝刘隆讳改名,在河南林县西,为太行山的一部分。

[2]吾乡西山:即指林虑山。作者为汤阴人,旧属彰德府(治所在今河南安阳),林虑山在安阳、汤阴之西。融结:融会交合。

[3]中外:指朝廷和地方。

[4]忧患荒迷:被人事忧患搅得行为慌乱糊涂。

[5]世故萦绕:被人情世故的杂事缠得没有空闲。

[6]如天上:像神仙境界。

[7]郡乘:指彰德府志之类的地方记载。柳仲涂:柳开(947—1001年)字,今河北大名人,官至殿中侍御史,以散文著称。荡:晋以前汤阴称“荡阴”。详见本书《游天平山记》。

[8]惟深:僧名。天平:山名,在林县西,与林虑山相连。泉石:喻山水风景。

[9]过:超过,胜于。恒岳:恒山:指今河北曲阳西北的大茂山。明以后方指今山西浑源东的恒山。

[10]益欲一游:作者更加想游林虑山。

[11]至元:元代有两“至元”年号,一为元世祖忽必烈年号,共三十一年(1264–1294),一为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年号,共六年(1335—1340)。这里指后者。戊寅岁:即至元四年,是用干支纪年复指。下句“九月三日甲子”是日子复指。请归:请假归乡。

[12]监郡:中央政府派出监督一郡政务的官吏。

[13]蔽亏:掩蔽。

[14]俄:片刻,时间很短。孝亲寺:在安阳西,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建。

[15]冰冶:僧名。暨:以及。巡徼:又作徼巡,巡回监察。迓(〒):迎接。

{游森林记}.

[16]款客:款待客人。

[17]夙兴:早起。

[18]韩公:韩琦(1008–1075),北宋安阳人,官至宰相,封魏国公。

[19]富郑公:富弼(1004–1083),北宋洛阳人,官至宰相,封祁国公,进封郑。这里是在封号前冠以姓氏。碑:指韩琦墓志碑。

[20]甓甃(〒):砖井。这里指树周围用砖垒成圈来保护。{游森林记}.

[21]宅兆:坟墓的四界。

[22]风水家:看阴宅、阳宅风水的人。图:用图画下来。以为式:作为一种风水格式。{游森林记}.

[23]经阁:藏佛经之处。{游森林记}.

[24]高下阴显:高低明暗。

[25]顾:回想。丰安兆域:使韩琦墓地完好安全。

[26]寺毁于兵:孝亲寺在战争中毁坏。

[27]解故:解释事故,推诿责任。

[28]豪右:豪门大户。斩木:伐树。

[29]野人:古时指农民。

[30]纪之功:指上述“僧纪公奋身捍蔽”。

[31]魏公:即魏国公韩琦。

[32]敕额:根据皇帝的命令,在寺门上方题写寺名。主坟:表明坟的主人。

[33]一得一否:指两寺,一处保存完好,一处毁坏。

[34]林州:即林县,金贞佑三年(1215)置州,近年又复改县为州,同知:州府县最高长官的副职。这里指林州的副长官。判官:地方长官的属官。

[35]丙寅:九月五日。

[36]庙学:指林州官学。古时学堂祭祀孔子,故称“谒”,谓晋见孔子。

[37]黄华山:在林县西,与林虑山相连,山有寺。

[38]咬咬(〒):动听的鸟叫声,这里形容梁仲信、李冕和作者亲热说话不停。

[39]檞(〒):松的一种。樕(〒):小木。

[40]“较他”句:谓霜冻比别的地方早一个月。

[41]盘石:大石。

[42]练:白色的绢。

[43]湍(〒):水流急而形成的回旋。

[44]喧〒(〒):哄闹声。

[45]潴(〒):水停积处。泓:深。

[46]纤芥:细小之物。

[47]屏障:指高山陡壁好像是黄华山寺的屏风帷障。

[48]骑:骑马而行。

[49]水硙(〒):水磨。

[50]张商英:字天觉,今四川新津人。宋哲宗、徽宗时曾任尚书右仆射(位同宰相)、河南知府。刘祁《游林虑西山记》云:“张相天觉赋高欢避暑宫诗,诗云:"南北纷纷似奕棋,高王霸业起偏裨。情知骑虎非安计,岂是青山避暑来(音黎)。"”高欢:北朝后魏末权臣,诛灭尔朱兆,立魏孝武帝。孝武帝依靠宇文泰,为西魏。高欢改立孝静帝,为东魏。其子高洋篡东魏立北齐,尊高欢为北齐神武帝。

[51]崇观: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崇宁(1102—1106)和大观(1107lll0)的简称。

[52]锸(〒):铁锹。

[53]椔(〒):直立的柱木。翳:树木枯死倒卧于地。

[54]掇(〒):拾取,捡。

[55]跬(〒):半步。不跬步:走不了半步。

[56]半天:半空中。

[57]骑(〒):马。

[58]荦(〒)确:形容石头多。{游森林记}.

[59]樛(〒)木:向下弯曲的树木。

[60]寸尺而进:一寸一尺地前进,形容登山极艰难。

[61]縆(〒):大绳。曳(〒):牵引。

[62]《封禅记》:即东汉马第伯《封禅仪记》,见前该篇及注。

[63]“以僧”句:意谓僧说近则喜,说远则畏惧。

{游森林记}.

又三里许,始至。加远不能进矣[1]。有石突出如屏,四向无所连著,其高人云,所谓挂镜台也[2]。前有盘石,疲甚,坐其上。从者赍酒脯至[3]。仲信年六十余矣,惧其不任登陟,留之寺中,俄亦蹑屩以两卒掖而至[4]。又迷路,枉里许,石上望水帘。北崖者[5],仅如匹练,下溅崖飞白,始阔。其西者,崖上垂白,亦不过丈许。意谓昔人传夸过实。俄,从卒持二冰柱,长五尺许,以献,云至帘下得之,且盛言其伟[6]。遂欲即之[7]。发火煮酒,引满数爵[8],诸生暨从者遍饮之。乃缘南崖微径,迤逦而西而北,坡极陡峻,草石皆冰,滑不可投足,尺寸展移,栗栗危甚[9]。乃至西崖下水帘内。仰面而望之,目力为穷,始见崖上之水飞洒散布,疏密匀整,自崖而下至涧底,其长不知几百丈,其阔百余尺,光明透彻,去人尚五丈许[10],其所谓迸珠帘者也[11]。

负崖坐石,久之,仲信又跼蹐蹐以酒至[12],为引数爵,力稍苏[13],攀援而北。仲信不能从也,独遣其卒挈酒以从[14]。转折而东,至北崖,帘下有岩,坐数十人,帘之长,又过于西者。东边则颇浓厚。自巅至地,时如团雪,投坠而散,连属不断[15],加以动摇飞舞,如玉龙蜿蜒状。余皆与西帘同。两帘皆清气袭人,时时飞洒,如细雪著人面,信天下之奇观也[16]。帘下沾洒,细草皆为清冰,日夕凝积,或耸直如玉笋,或扶疏如珊瑚[17],蔽崖弥涧[18],奇形异状,不可殚记。琼田瑶草[19],殆此谓也。西崖下望挂镜台,则培〒矣[20]。

此山之形,奇峰重叠,如展画屏,不知高挂镜台者又几百尺[21]。周围环抱而开豁,其东台如门屏,而位置偏南。台前之山,一遮一掩,又不知其几百重也。始坐磐石,疑水帘之小,盖辽远空阔,掩映崖石,淡然而无,加以老目茫茫故也。

北帘之东,又有悬瀑,望之差小[22]。青壁无路,不能即而观也。久之,循来迹而归[23]。石间多兰,土人不识,台上石坠于下者,皆为水波龙鳞之状,方平可爱,惜路险,不能致也。与仲信辈罄酒肴而归[24]。归途趋下,差觉易。僧醉,喜甚,捧冰如珊瑚者前行。至系马所,且乘且步。俄至寺前,就磐石,列壶觞以坐,又以红树及山果之如丹砂者[25],与僧所持冰列于前。清泉泠泠过壶觞间[26],且漱且盥[27],且觞且咏[28],非迫于暮[29],不忍归也。和叔牵州官载酒迓于郭,至寺,以所携水帘泉瀹茗饮之[30]。

又明日,延判官张子敬同至墨灶山[31]。寺殿东椒壁有梅轩佚老真元癸酉岁所题[32],文、字皆奇,其下残缺石柱,多宋人题名。缘石磴,登方丈,鸣筝[33]。小酌,从者得雉为炙以侑觞[34]。题诗于东壁而出。至谼峪东二里余[35],支提龛[36],琢石崖为之。有开元十九年蔡景所撰碑[37],刻甚精。寺前流泉怪石不减黄华[38]。寺有巨槐,荫地数亩。山门有白松,皮叶皆异,砖塔嵌张商{游森林记}.

英圣灯石刻[39]。圣灯寺在西峰绝顶,望之,隐隐见其殿宇。僧云盖四十里之遥。旧传圣灯诚悫拜祷,则见[40],商英而后见者多自矜[41],必刻石以纪。近年元遗山亦有诗纪之[42]。和叔云,“某官甚不叶人望[43],亦尝祷而见之。”余服其言。清泉〒〒[44],循殿阶而流。历石磴,至方丈,望五松亭。方丈西有磐石,坐于是,得山尤佳[45]。午,和叔治具陈乐[46],夜分始休。梦回[47],泉声满耳,可以消酒。

【注释】

[1]“加远”句:再远一些就无法向前行走。

[2]挂镜台:传说汉武帝之妹受封为隆虑公主,所以,此山有称梳洗楼、挂镜台等者多处。刘祁描绘挂镜台是“孤峰削成,拔地划出”,和本文的描写略同。

[3]赍(〒):送。

[4]屩(〒):草鞋。蹑屩:穿草鞋。掖:扶持。

[5]北崖者:北面山崖的水帘。

[6]盛言其伟:极其赞美水帘的壮观。

[7]即之:立刻到水帘那里去。{游森林记}.

[8]引满:注满酒杯。爵:古代酒器。

[9]栗栗:胆颤心惊的样子。

[10]“去人”句:意谓人与水帘的距离约有五丈。

[11]迸(〒)珠帘:喷射珍珠的帘子。

{游森林记}.

[12]跼蹐(〒):小步行走。

[13]苏:恢复。

[14]挈(〒):提。

[15]连属(〒):连缀。

[16]信:的确。

[17]扶疏:枝叶四展的样子。

[18]蔽崖:遮盖山崖。弥涧:充满涧谷。

[19]琼田:产玉的田。瑶草:美玉的草。这句是说神仙世界的景物。

[20]培〒(〒):小山丘。

[21]高挂镜台:比挂镜台高出。

[22]差小:略微小些。

[23]循:沿着。来迹:来的道路。

[24]罄(〒)酒肴:把酒喝光,把酒菜吃光。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游森林记 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