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 翻远方的大山读后感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

《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

这学期,我们学了《翻越远方的大山》这课。这课让我有许许多多的感想。

课文写了刘翔早知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他是刘翔的偶像。刘翔把他比作一座远方的大山看待。刘翔自己在心里问:“刘翔啊,你将来什么时候可以和他跑的一样快?”

刘翔经过坚持不懈的练习,他屡屡拿第二,而约翰总拿第一。刘翔已经像在山脚下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XX年5月8日,国际田联大奖赛在日本大阪举行。刘翔以13秒06的成绩让约翰看见了他的背影,成功翻越了大山。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只要你勇于向强大的对手学习和挑战,有信心和勇气,肯坚持不懈地努力练习,就能够驶向成功的彼岸!

我要学习刘翔这种坚持不懈,勇于挑战自我和强大的对手这种精神。不像我一道题不会就不写了。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向100分看齐。

第二篇:《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

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

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

庄谨睿

今天,我学习了《翻越远方的山》这篇课文,读后我深有感触。{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

这篇课文讲述了刘翔刚跨栏时不敢奢望能亲眼看到约翰逊到后来打败约翰逊的过程。原来刘翔也不是天才,是经过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努力去挑战目标,才最终实现梦想。

让我最感动的是2003年,刘翔跟约翰逊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但刘翔从不气馁,背后洒下了多少汗水,遇到多少困难只有他知道,不断地挑战使他跟约翰逊的差距越来越小,但10次却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却总是第一。读到这里我为刘翔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爬起来慢慢接近目标而喝彩,为他耐挫的毅力而佩服,虽然约翰逊仍像大山一样横在刘翔面前,但刘翔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在2004年5月8日国际田联大奖赛中,发挥出色,第一次超越过约翰逊,让约翰逊看到了刘翔的背影。当比赛结束时,刘翔迷糊了。在数万个观众的呐喊声中,他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他终于翻越了这座大山。

刘翔这种坚持不懈、敢于挑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现在的我们,生活优越,稍遇一点困难便会退缩难过。我更是如此,有时甚至遇到难题都不愿动脑,考试一次失败就会心灰意冷。学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一个人,只要胸怀大志、坚持梦想,并不断向着目标努力,就会有无限的力量去实现它。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发扬刘翔的这种敢于超越,不断进取,相信我们没有攻破不了的难关!

第三篇:《我的追梦故事——读《翻越远方的大山》有感》

我的追梦故事——读《翻越远方的大山》有感

刘翔有一个梦想,就是翻越约翰逊,比他跑得快。就因为他不放弃,坚持跑步,终于超越了“大山”约翰逊,有了更高的目标。

我也有个梦想,就是当一名合格的老师,因为我当了一位合格的老师就可以教许多学生知识,自己也可以再学知识。

我还要在平常生活中观察自己的老师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学生的,我要因为自己老师的教育考上大学成为一名老师,以后也可以教小朋友考上大学。成为了老师,还要有耐心、细心、爱心等来教育学生。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就要从现在开始学习认真、努力,上课专心致志、目不转睛的学习。 当我知道汶川地震中有一位无私奉献的老师,为了自己的学生逃出地震的现场,最后自己牺牲了。这种精神是所有老师的榜样,所以更加坚定了我想当一名老师。

我常常想我站在讲台前对小朋友讲课,可能有点累,可我就感到无比的自豪。我相信,只要现在学习认真以后就可以当一名让学生骄傲的老师。

我还要帮助山里的孩子读书,因为他们自己就渴望读书,可是没有练习本,没有课桌和椅子,也没有上课的地方,他们每天都只可以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田里耕田干活。所以我想成为一名老师去帮助他们。

这就是我的梦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三年级:范新伟

第四篇:《《翻越远方的大山》读书笔记》

《翻越远方的大山》读书笔记

这学期,我们学了《翻越远方的大山》这课。这课让我有许许多多的感想。

课文写了刘翔早知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他是刘翔的偶像。刘翔把他比作一座远方的大山看待。刘翔自己在心里问:“刘翔啊,你将来什么时候可以和他跑的一样快?”

{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

刘翔经过坚持不懈的练习,他屡屡拿第二,而约翰总拿第一。刘翔已经像在山脚下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XX年5月8日,国际田联大奖赛在日本大阪举行。刘翔以13秒06的成绩让约翰看见了他的背影,成功翻越了大山。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只要你勇于向强大的对手学习和挑战,有信心和勇气,肯坚持不懈地努力练习,就能够驶向成功的彼岸!

我要学习刘翔这种坚持不懈,勇于挑战自我和强大的对手这种精神。不像我一道题不会就不写了。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向100分看齐。

第五篇:《翻越远方的大山》

4 翻越远方的大山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遥不可及、风驰电掣、遗憾、屡屡、迷糊、回过神”等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当初、祝贺”造句。

2.逐段朗读课文,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读懂课文中记叙的几件小事,知道刘翔“翻越大山”的经过,感知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事情的。

3.围绕“远方的大山”“山脚下”“翻越大山”等词句提出疑问,借助几件小事,研读描写刘翔内心活动的语句,读懂这些语言的言外之意,从而感受刘翔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明白人生路上需要确定目标、积极进取、不断超越,有梦想就有可能。

4.对自己感兴趣或者感触较深的能产生阅读感受,学习明白、通顺地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围绕“远方的大山”“山脚下”“翻越大山”等词句提出疑问,借助几件小事,研读描写刘翔内心活动的语句,读懂这些语言的言外之意,从而感受刘翔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

2.指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或者感触较深的能产生阅读感受,学习明白、通顺地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想。

{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

难点:对自己感兴趣或者感触较深的能产生阅读感受,学习明白、通顺地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想。{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

三、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

教师:教学课件;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学定教。

四、教学课时 2课时{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 (课件出示刘翔的图片)同学们,认识刘翔吗?谁能介绍一下他?(指名学生简单说说,然后教师介绍刘翔:刘翔,奥运冠军,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跨栏一级运动员。多次在国际田径赛事中夺冠,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夺得奥运会男子110米栏比赛的金牌,打破了奥运纪录,创造了奇迹,成为中国运动员的骄傲。){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

2.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刘翔写的一篇文章——《翻越远方的大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落实字词教学。

1. 检查生字词的认读。(课件出示生字词。先让学生自由练读,再指名认读,指导学生读正确,注意停顿。学生读错时,强调注意:预设多音字“朝”的读音,“奢”、“掣”的读音,“纪”、“记”字形的区分。)

2. 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预习单,反馈书写情况。(注意重点强调指导笔画较多的字:“赛”的下面是“贝”,不是“见”。“隐”的笔画较多,要注意笔顺,并写好双耳旁。纪录的“纪”,也不要写成 “记”,可以和意思联系起来记忆。 把不满意的字或写错的字再写一个。)

(三)检查课文朗读,推进整体感知。

1. 逐段朗读课文,推进读正确、流利,扫清初读障碍。

(1)谁来读第一、二自然段?共同思考这两段写了一件什么事。

a当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时,教师首先指导读好“阿兰·约翰逊”这个名字,并告知“阿兰·约翰逊”是个外国人名,“阿兰”是名,“约翰逊”是姓;然后可让学生简单介绍阿兰·约翰逊,教师总结补充:阿兰·约翰逊,美国110米栏运动员。从1989年出道至今,他已在110米栏届奋战20年。4枚世锦赛金牌、1枚奥运会金牌、3枚室内世锦赛金牌,11次跑进刘翔表示“非常难进”的13秒大关。刘翔没有成名之前,阿兰·约翰逊一直是男子110米栏霸主,当之无愧的

{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

世界第一人。

b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扫清障碍: 什么是跨栏?(先让学生说,教师补充:跨栏是田径中的竞赛项目,是由110米的跑道和跑道上面的10个跨栏组成的,运动员要分别跨过这10个栏并冲过终点才算获胜。)

这一自然段中,刘翔为什么称呼约翰逊,不称呼阿兰·约翰逊了呢?原来在美国,简称别人的名字时,只有称呼对方的姓氏才表示对别人的尊重。

c你能借助这两段中的关键词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吗?引导学生主要抓住时间、事情进行概括,同时联系句子说说对“奢望”、“有朝一日”等词语的理解,联系生活说说“遥不可及”的意思。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总结:刘翔刚练跨栏那会儿,不敢奢望有朝一日看到约翰逊,觉得约翰逊是一座大山,翻越他遥不可及。

(2)指名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两段话写了什么内容。首先讲解“埃德蒙顿”是外国地名,“世界田径锦标赛”是国际田径联合会主办的国际性田径赛事,从而指导通顺流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避免读破句;然后质疑,如“风驰电掣”是什么意思?鼓励学生查字典理解;最后引导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事情概况这两段的主要内容。教师总结:2001年,在埃德蒙顿的锦标赛上,刘翔和约翰逊第一次碰面,没有进入决赛,只是观众。

(3)指名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想想这段话写了什么内容。首先指导学生读好地名“希腊雅典”、比赛名称“国际室内田径赛”;然后引导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事情概况;教师小结:2002年的雅典田径赛上,刘翔遗憾地摔倒了、只是看到约翰逊的背影。){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

(4)指名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思考这两段话写了什么内容。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屡屡”是常常、再三的意思;然后鼓励学生用刚才的方法概况这一段的内容,引导抓住时间和主要事情概概括,2003年,刘翔在与约翰逊的屡次比赛中,总拿第二。)

(5)指名读课文第八、九、十、十一自然段,想想这几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首先让学生感受13秒06、13秒12的时长概念;然后交流“当初”的意思,当初是什么时候,现在的刘翔是怎样的,你有这样的经历吗,用上“当初”

说一句话,交流“祝贺”,约翰逊在怎样的情况下祝贺刘翔的,你祝贺过谁或谁在什么情况下祝贺你,用上“祝贺”说一句话;最后引导学生抓住时间、事情概括:2004年5月8日,在大阪举行的比赛中,刘翔终于超过了约翰逊,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围绕“翻越远方的大山”,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引导学生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明确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你能按照时间顺序把刘翔经历的这几件小事用几句话说说吗?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概括课文内容。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词,用“当初”、“祝贺”分别写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评改交流,教师点拨:9个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赛”字是上下结构,要写紧凑。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二)质疑问难,感受“遥不可及”。

1.这篇课文刘翔真实记录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请同学们认真读读第二自然段,针对刘翔的想法,你能提出什么疑问?引导学生质疑,预设:刘翔为什么把约翰逊称为“远方的大山”?为什么说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

2.下面我们认真读读刘翔讲述的几件小事,就会找到答案。先来看2001年的第一次碰面——

(1)刘翔和约翰逊之间的距离是怎样的?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住“没能进入决赛”、“只能作为观众感受风驰电掣的速度”想象约翰逊跑的速度之快、体会刘翔与约翰逊的距离之遥远,可以借助约翰逊比赛的视频进

行辅助,体会刘翔把约翰逊比作“远方的大山”之贴切。)

(2)“第一次碰面”带给刘翔的是什么?他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说刘翔内心的想法,并抓住“我暗暗地问自己:‘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这句话反复朗读,体会刘翔觉得翻越大山真的是遥不可及,同时意识当中期待自己和“大山”一样高大,这也是刘翔为自己设立了一个可望的目标。)

3.有了第一次的碰面,就有第二次的“肩并肩比赛”,我们再来看2002年的比赛——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看看这次比赛与第一次碰面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明白刘翔能和约翰逊一起参加决赛了)

(2)既然能肩并肩地站在跑道上,刘翔肯定很高兴吧,和约翰逊的距离肯定也缩小了吧?(教师的发问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抓住“但真的是很遗憾”、“只是约翰逊的背影”体会刘翔距离约翰逊还是很遥远。)

(3)从第一次碰面无缘决赛到第二次肩并肩地站在跑道上,这一年的时间里,刘翔为了提高速度,都付出过哪些努力呢?(启发学生想象刘翔为了达到目标是怎样刻苦训练积极进取的)

(4)刻苦的训练换来的仍然是遗憾,刘翔此时又会怎样想呢?(进一步体会刘翔距离远方的大山仍然是“遥不可及”。)

(5)再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刘翔内心的想法,体会他顽强的进取精神。

4.第二次的肩并肩比赛并没有击退刘翔的意志,于是有了转折性的2003年——

(1)指名读第六、七自然段,思考:刘翔与约翰逊之间的距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关注了哪些词句?从这些词句中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越来越多”、“近10次”、“差距越来越小”等词句谈体会,进一步感受刘翔为了翻越大山而付出的辛苦汗水)

(2)为了超越约翰逊,刘翔在2003年中刻苦训练,他的队友说,当大多数人回家与亲人团聚之时,刘翔仍然在全力备战,加班加点,进行着大运动量训练。但是,这么多的努力给他的结果是什么呢?哪些词语看出来的?(点拨“竟没有一次超越他”、“屡屡第二”) “屡屡”是什么意思?你从“竟”字中体会到了什

第六篇:《翻越远方的大山》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1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 翻远方的大山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