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昙花一现的瞬间 昙花一现的意思

话题作文 zuowen 3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昙花盛开的一瞬间》

昙花盛开的一瞬间,月光如水,她就像精灵脱俗般美丽,不含一丝一毫的杂雾;像层层轻纱飘拂,令人陶醉;像一缕轻丝般令人窒息。但是,却如此短暂。昙花一现,只有香如故。落叶凋零,花瓣残败,没有怨言,没有抱怨。她悄悄的来了,步伐如此轻盈,玉步轻挪,留下了惊世骇俗的芳香;她静静地走了,正如来的那样优雅,留下难忘的一幕。

生命,理应如此;美丽,理应如此。她不许玷污她的清白。生命虽然短暂,惊人的瞬间是永不淡忘的。大千世界中,真正能让人心动的美丽,莫过与昙花一现的瞬间,极短却定格在人们心中——深夜的一杯热茶;面对困难的一次无畏;忧伤时的一句安慰;坎坷中的搀扶;逆境中的一丝鼓励。它们虽然短暂,却占据了内心深处,永不淡忘。 不要说它们短暂,不要说它们不能长久,它们只是顺从了自己,在适当的时候,脱颖而出,展现一抹清高、一丝孤傲、一缕寂寞。一个瞬间,可以让它们因此延长几千年——世上最好的保留之地便是人们的记忆,活在人们记忆中的美,何尝不是难忘的呢?

昙花一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留下了惊人的芳香与感叹。再娇艳的花,也会一天天枯萎,与其如此,倒不如像昙花一样,生命虽短暂,但却永留芳华于人世,不曾让任何残枝败叶玷污了自己的清白。肉体逝去,精神永存。不要驻足于花园,因为没有不败的花;不要沉浸于享受,因为没有用不完的财富;不要妄想长生不老,因为没有精神的支撑。与其如此,倒不如做一朵昙花,在最美的时候,淡然而去,只留万缕无限的感叹!

第二篇:《闪光灯记忆——从昙花一现的瞬间说起》

闪光灯记忆——从昙花一现的瞬间说起

1 引入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面对一闪而过的画面或者经历昙花一现的场面,这一瞬间的过程被我们精确而深刻地印刻在脑中。就如同2008年中国四川发生的灾难性的大地震,当你得知消息的那个瞬间,你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吗?奈瑟尔与哈斯茨(Neisser& Harsch,1992)曾研究了一种特殊的记忆类型,称之为“闪光灯记忆”。使用“闪光灯”一词是因为人们认为这类记忆活动就象照相机的闪光灯一样,能够引起持久且栩栩如生的记忆;而该种记忆则用于描述对一种稀奇、新鲜、重要的私人事件(如毕业、结婚、分娩及个人不幸)或公众事件(如9.11恐怖袭击事件及刚刚发生的中国汶川的8级强烈地震)的具体形象记忆。这些记忆的情感内容在心理学领域已被讨论了很长时间,如一些研究者认为伴有记忆的情感会强化这些记忆(Brown& Kulik,1977)。

记忆功能对我们十分重要,相当多的日常事务都依赖于我们的记忆,而且我们对日常行为的记忆情况令人满意。然而有时,记忆却不那么可靠,心理学家同时发现让个体把对某些时间的不可靠记忆与对另一些时间的可靠记忆相调和是相当困难的(Neisser& Harsch,1992),实验室也有一些证据表明记忆是重构性的信息,其似乎成了真假事件的拼凑物(Loftus,1979)。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讲述人们对一瞬间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记忆能力,你将从中发现,我们的记忆是如此不可靠,让人难易琢磨。

2 研究目的

1986年2月28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刚过11点钟,“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不久后随即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是一场举世震惊的悲剧!但其却在客观上为心理学家探究“闪光灯记忆”的性质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人们的“闪光灯记忆”是否准确?这成为了本实验所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3 实验研究{昙花一现的瞬间}.

参与者

1986年的研究中,来自埃默里大学某心理学课程班级大一新生共106人参与;1988年的研究中在原有106人的基础上,只有44人继续参与(其中男性14人,女性30人),此次参与者每人均可获得53美元的报酬;1989年的研究中在原有44人的基础上,仍有40人继续参与,此次参与者每人均可获得5美元的报酬。

实验设计(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自变量:时间

因变量:信心度利克特量表的值;回答内容准确度编码

研究程序

1986年2月29日(“挑战者”号发生爆炸的第二天)

让参与者填写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1)自由描述是如何得知该惨剧的;(2)回答一些关于该惨剧的具体问题:如“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你当时在哪里?”、“然后你

又去做了什么?”

1988年秋

研究并未提及“挑战者”号爆炸的惨剧。实验要求其对“挑战者”号爆炸的惨剧进行回忆,测量方法是填写一份与两年多前相似的问卷,只不过在第二部分的题目后附有一个关于回答信心评判的5点量表(注:其中1=“只是猜测”,5=“绝对确信”),并在最后问其是否填写过一份类似的问卷。

1989年春

研究者同样未告知参与者实验目的。方法是采用认知访谈法(用于努力使参与者重现其得知灾难后的具体情景)单独访谈,时间为每人45分钟,研究者因自身基本不知道参与者记忆的准确性而不会对参与者进行微妙的反馈;分别呈现1988年与1986年的两张试卷,进行新旧回忆的差异比较。

数据处理

量表值统计

对事件回忆内容的编码

该方法的好处

其能将质性描述更准确地转化为量化数据,便于统计分析

其能避免将偶然误差引入数据

具体编码方案如下

评估者需考虑事件的5种特征,包括地点、活动、消息提供者、时间和其他在

场者;每一个特征都采用3点量表计分,其中确实正确的回答记2分,中间情

况记1分,显然错误的回答记0分;最后计分时前三个特征被认为相对更为重

要,因此在确定个体会议准确性的总分数时,要对三个特征的分数进行加权。

4 实验结果

1988年同1986年结果间的比较

44人中只有11人(25%)还记得其在1986年曾经填写过类似问卷

就回忆的准确性而言,通过与1986年的结果(因其完成于相关事件发生的第二天而

被研究者假定为准确的)相比,经加权后的1988年问卷答案的准确性分数表明(见图1),11名参与者(25%)的回忆是错误的,全部参与者的平均准确性分数为2.95;但参与者对回忆的自信程度非常高(见图2){昙花一现的瞬间}.

图1 1988年的回忆准确性

注:0分表示非常不准确;7分表示完全或几乎完全准确{昙花一现的瞬间}.

图2 每一信心水平上的准确性分数

注:1分表示无信心,5分表示非常有信息

自信与回忆准确性之间的相关为0.29,且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

1989年同1986年结果间的比较

回忆的平均准确性数据略微下滑(见图3)

图3 1989年的回忆准确性

注:0分表示非常不准确;7分表示完全或几乎完全准确

用7点量表评估其自信水平,发现均值为5.28;自信与回忆准确性之间的相关为0.30,

{昙花一现的瞬间}.

且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

在事件发生几年后,认知访谈法并不能助于参与者记忆的恢复

情感强度和回忆

假设逻辑:若参与者在第一次听到灾难的消息后体验到强烈的情感,其的记忆硬币

没有强烈感情体验者更为准确{昙花一现的瞬间}.

编码方案:SH方案(其中S代表Shock,即震惊;H代表Horrified,即惊恐) 评分准则:3分—参与者以两个负性情绪描述其反应(如:震惊、惊呆);2分—一

个负性词汇;1分—参与者说“我不相信”这样的话,或表达更强烈的语气说“然而,这是人类的冒险”

实验结果:情感分数与1988年回忆正确分数的相关为-0.17,其与自信心水平呈微弱

相关;86年与88年情感体验的分数呈微弱相关(r=0.21)

对获取消息的途径发生的错误记忆

更多被试在1988年与1989年的回忆中提到其实通过电视获得该消息的,而在1986

年的初始回忆中却极少有人提及电视(见图4)

图4 将电视作为得知“挑战者号”新闻的渠道的首要来源的参与者百分比

将电视作为消息源的错误回忆的改变量是显著的(p<0.01)

5 讨论

这是一项意义非凡的研究。在大灾难发生仅仅第二天早晨,研究者们便出发开始了第一手数据的搜集。也许你要说,国难当前,我们应该怀着哀思和悼念,而不是一心只为做研究。事实上,对于这类灾难性事件的研究确实充满了争议。就好比说,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当一幢幢房屋顷刻变成了废墟,当无数生灵被掩埋在坍圮之中,我们的当务之急一定是救人,全力抢救困在砖瓦下尚且生还的人们。与此同时,多少前线的记者用镜头拍下了悲惨的画面,让我们陷入沉痛的哀思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这些记者应该放下摄像机、照相机,去救人,去解救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们。他们既然到了前线,作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在多少人尚埋没在残垣断壁之下的危急关头,还有什么心思拍照片呢?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他们忍着泪水、内心承受巨大悲痛与震撼的情况下所捕捉到的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帮助更多的人看到了灾区的实情,让灾区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外界的援助,让我们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重建温暖的家。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项研究至少帮助我们了解了在一瞬间印刻下的闪光灯记忆——究竟有多少可靠。人们似乎对自己的记忆过于自信,以至于实际上该记忆是错误的。当研究者在1989年访谈结束后,让参与者阅读在挑战者号灾难发生一天后所写的回忆时,他们并没有表现出顿然回忆起真实的场景,比如拍一下脑袋说:“哎呀,我想起来了,事情原本是这样的!”恰好相反的是,他们依旧觉得难以置信,还认为自己现在的回忆是更加准确的。在信息源方面优先考虑电视,说明参与者在记忆过程中至少发生了“时间错误段”(Brewer,1988)的情况,即记得某事但却记错某事发生的时间,具体表现为参与者可能准确记得关于“挑战者号”爆炸的电视报道,但却忘记在此之前他们已听说过此事。此外,参与者的回忆表明记忆错误不仅仅表现在记错了时间,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机制较为复杂。

同时,这个研究显示感情强度并未增强记忆准确性水平。可能只是在当时我们有了强烈的情绪体验,但这并不代表着这件事会完好无损地保存在我们长久的记忆之中。

第三篇:《精彩的一瞬间》{昙花一现的瞬间}.

精彩的一瞬间

瞬间,就只是一刹那、一眨眼的时间。无数个瞬间汇成时间的长河,时间是流水,瞬间便是一滴滴晶莹闪亮的水珠。时间可流逝,不可回返,而瞬间却凝成一个个精美的回忆,让人铭记在心。刘翔夺冠的瞬间,水滴石穿的瞬间,昙花一现的瞬间,这一系列的瞬间都是精彩的瞬间,这瞬间都有它自己的美丽,有独特的意义,有深刻的哲理,令人难以忘怀。

其中,昙花一现尤为独特少见。因为昙花总在夜里开放,且只有很短的时间。想要亲眼目睹昙花的美丽,少不了得彻夜等候,且要万分注意,一不留神,昙花便已衰落,再无绽放可能。可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人种植昙花,等待昙花一现。以前我对此总是感到分外疑惑,再怎样罕见,也只是一朵花,为何要如此执着地去等待。直到我真正看到昙花一现,才逐渐明白个中原因。

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午,我正在用电脑浏览网页,突然一个标题闯入我的眼帘,“昙花一现的瞬间”。出于好奇,我点开了那个视频。最开始屏幕上出现的是一个花骨朵,外形和君子兰花有点像,不过还是很容易就能分辨得出。昙花是白色的,洁白如雪,毫无瑕疵,给人一种圣洁之感;君子兰虽艳丽如霞,却一眼就让人觉得是凡花。进度条缓缓前进,昙花也渐渐开放。逐渐露出花瓣、花蕊,清丽脱俗的外形,仿佛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让人不敢亵渎。终于,昙花真正地盛开了。那一幕,真让我难以忘怀。那是一种怎样的美丽,莹白如玉、清丽脱俗哪怕将世界上所有美好的词语都用在它身上也不为过。纵使这一幕何其美

丽,但昙花终将衰落。

就如人生,不管这一生如何辉煌,生命总会有尽头。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如果这时还不努力,韶华已逝就再无机会。庸庸碌碌是一生,轰轰烈烈也是一生。但前者不会在死后给世界留下任何印迹,后者却永留在人们心中。如昙花一现,短暂,却震憾人心!

第四篇:《昙花一现作文800字》

昙花一现作文800字

昙花一现作文800字

这晚,昙花霎那间绽开了。却短短四个小时里,它的芳容如流星般转瞬即逝,一片凋零,一片难以回味的瞬间。它就这样生起了皱纹,而人们却忘不了它那年轻时的姿色,因为这种记忆是永恒的,不会随着它的容颜随风消逝 大千世界,永保青春的花多如尘土,而有多少花的名字能被人记起?

水仙出名于纯洁;郁金香闻名于幸福;百合象征着百年好和;牡丹则是华贵的标志。它们沐浴着阳光在大自然里争相开放,竞相争艳,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却没有多少人怜惜它们的凋谢,甚至会有人从头到尾都还会以为水仙是蓝色的。放眼望去,几乎满世界都开满了这种奇花艳草,多了,再怎么卖弄姿色也像是胭脂俗粉。没有人会去真的留意它们长得多美,没有多少人会记得他们的名字,只有它们给人们带来的各种意义,才是最可贵的美丽,那些东西才值得人们回忆。人们都只会记得送花或是献花时那一刻的和谐与甜蜜,因那些不会是生活中天天能感受到的。就有如昙花一现,留住的是瞬间的永恒。 我们有着太多的瞬间,却有如白驹过隙般消逝。从婴儿刚刚出世时父母的喜悦,到儿女圆梦大学的兴奋;从情侣双方初识的羞涩,到踏入爱之神殿的幸福;从不打不相识的陌生人,到共患难生死的挚友。就像是昙花盛开般,虽然仅仅只有短短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但却释放了最绚丽的时刻。即使会如流水般逝去,但却无法忘怀那心跳加速时的感觉。有句话说得好:“如果能让时间永远停在这一刻,死也值了。”小到一个称赞,大到2008奥运申办成功,那一刻都停在了我们的心里,我们会记住自己的成就,自己的骄傲,这些东西却不会随河水流逝,流逝的只是那些被人们暂时遗忘的时间。

我们行走在消逝的时间之中,只有波浪式的生活才能带给人们幸福感。若是不经历苦难,也品尝不到翻身时的快感。生活的幸福指数,就像是波浪里波峰与波谷之间的距离。一成不变的生活,即使是身处皇宫的贵人,也像掉落在金砖围成的井里的青蛙。他们的生活永远走着直线,身边一直只是金黄色的,不抬头向上望,大概还不知道天原来是另外一种颜色。玫瑰也许好看,但是你会一辈子就把玫瑰种满整个花园吗?巧克力也许好吃,但是你会一辈子只吃巧克力吗?瞬间才是最美的,因为它的消逝夹杂着你的好奇,你的惊喜,你的幻想,你的留恋,你的

昙花一现,瞬间的一刻,永恒的美丽。

第五篇:《烟花一瞬,昙花一现》

{昙花一现的瞬间}.

烟花一瞬,昙花一现

烟花,

也算得上是一种极美的“花”吧。 漆黑的夜空在烟花的点缀下,

显得绚烂无比。

人们都称赞它的美丽,

可又有谁可以清晰地记着

每一朵烟花“盛开”时的美丽呢?

他们只不过把烟花当做一种欣赏的对象罢了。 再美的烟花也只会“盛开”一次, 瞬间即逝。

而人在意的却只有那一瞬间的美丽,

一瞬间过后又会把欣赏的目光转移到另一朵上, 对刚刚看过的那一朵渐渐淡忘。

烟花的美丽只在一瞬间,

就像昙花一现一样,

甚至比昙花更短暂。

把它制造出来只为了这一瞬间的美丽。 而这一瞬间的的美丽,{昙花一现的瞬间}.

又怎容易使人刻骨铭心地记住呢?

河北邯郸馆陶县馆陶县第二中学初三:张乐

第六篇:《-昙花一现-式的走红》

"昙花一现"式的走红

随着博客、社交网站、微博等社交平台的普及,瞬间走红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这些走红的人大部分都只是昙花一现,随着人们兴趣的转移,他们也很快就被人遗忘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用英语谈论这种“昙花一现”式的走红。

1. John seems to be in high cotton. He may well become a big shot. 约翰走红起来了,他有可能成为大人物。

2. Fischer made a sensation when he achieved the grandmaster title at age 15, in 1958.

1958年,年仅15岁的费雪获得特级大师头衔后,风光一时。

3. Many people like him got a flying start but soon disappeared. 很多像他这样的人只是有个开门红,然后便销声匿迹了。

{昙花一现的瞬间}.

4. The seventies saw a succession of one-hit wonders who were famous overnight and then never heard of again.

70年代出现了很多昙花一现的歌手。这些人往往一夜成名,但很快就没消息了。

第七篇:《难忘的瞬间》

难忘的瞬间

大海击起的浪花,在于那一瞬间的汹涌澎湃;黎明美丽的朝阳,在于那一瞬间的风起云涌;昙花一现的短暂,在于那一瞬间的光彩夺目;台风袭来的灾难重重,在于那一瞬间的来势汹汹。许多事物的形成也只在于那一瞬间的短暂,而那短暂的瞬间往往是最令人难忘的。

2008年5月12日,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突然袭来,使汶川人民损失惨重,而这将使所有中外华人难忘。5月12日下午,当人们还愉快的进行交谈时,突然,天崩地裂,房屋倒塌。一时间,天昏地暗,灰尘不断往下落,也不断地有人被困于废墟下。这一瞬间的灾难,使多少人流离失所,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又使多少人丧失生命。这一瞬间的灾难,却带来了长久的痛楚。这一瞬间的灾难将使所有人难忘!短暂的瞬间难忘,而难忘的瞬间有苦也有甜。

2008年8月8日晚8时起,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已拉开帷幕。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火炬已传到李宁手上。他拿着火炬缓缓上升,在鸟巢上方的横幅上跑了一圈。当他点燃主火炬的一瞬间,九万多名现场观众大声呐喊,在为中国呐喊!正是那一瞬间,圆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正是那一瞬间,让中国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一瞬间将使所有中国人难忘!

一瞬间,很短暂。但若将短暂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会很令人难忘! 难忘的瞬间,等你去发现!

第八篇:《昙花一现的意思》

“昙花一现”是个成语,因为昙花开放时间极短,开花之后很快就凋谢了,所以,比喻稀有罕见的事物,或者比喻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出现一下就迅速销声匿迹了。

第九篇:《昙花一现》

昙花一现可倾城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昙花一现的瞬间 昙花一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