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李白看山 李白的诗

话题作文 zuowen 3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同学们知道李白吧》

同学们知道李白吧?李白的诗你能背几首?

(图片以及古诗)

1、这幅画面,是正在浅吟低唱《静夜思》的李白,无论古今,不分中外,所有在外的游子都有一种怎样的情怀?——

是啊,这是一个乡愁满怀的李白。(板书:乡愁满怀)

2、《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豪情万丈啊,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李白?正是,潇洒的李白,豪放的李白,寄情山水的李白。(板书:寄情山水)

有谁知道敬亭山?(图片《敬亭山》)是啊,敬亭山又被称为“江南诗山”。自李白《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梅尧臣、汤显祖等许多名人慕名登临,吟诗作赋,绘画写记。历代吟颂敬亭山的诗、文、画达千数,敬亭山这座“江南诗山”,也因而饮誉海内外。

2、再读课题:敬亭山前面加了个“独坐”,应该怎样读?你为什么这么读?

开始——

好!谁来试试!

4、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1、李白到底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写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走进这首诗——(齐读课题)《独坐敬亭山》。“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这首诗里分明写了好几样景物,为何李白要说“独自坐在”敬亭山呢?请在诗中划一划,找一找你所感悟到的词语。

好,你找到了什么词语?(“飞尽”是指——)是啊,所有的鸟都飞走了,敬亭山静悄悄了。你呢?(“独去闲”是指——),满山不见一只鸟,不闻一丝鸟

鸣;辽阔的上空不见一朵白云这是一座怎样的敬亭山?

3、读读这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久久地坐着,久久地看着,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谁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在李白的眼里,还有云么?还有鸟么?

这句话是说——

是啊,李白看敬亭山,敬亭山看李白,看来看去,谁也看不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啊!再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人山脉脉相望,紧紧融合。——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好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庭山”。李白啊李白,你游历了那么多名山,你曾豪情万丈,你曾广交朋友,为什么此刻这么深情地看着敬庭山呢?(孤独)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孤独”呢?

1、我们一起读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在李白的眼里,那是无情的鸟儿在弃他而去,那是高傲的云在弃他而去。 再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其实在自然环境中,鸟飞云走,是很自然的。为什么这时候的李白却是那么孤独?你想过么?

谁再来读读前2句。齐读。

2、老师也来试一试。闭上眼睛,想想,那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人看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配乐,范读。

同学们来!(齐读)

3、这哪是人和山。分明是两个李白,分明是两座敬亭山!李白啊李白,你有什么话想对敬亭山说呢?敬亭山啊敬亭山,你有什么话对李白说呢?

(2)引读:

啊!鸟儿和云朵也讨厌我,只有你陪伴我在身边。(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是啊,只有我们两个人在这里真有点死气沉沉啊。(齐读——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不用答不用问,一切都在不言中(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李—

背诵这首诗。

师:前三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的美丽,今天我们来看看祖国风景名胜的美。谈谈自己到过哪些风景名胜,激发学生对风景名胜的向往。

1、读诗。

2、解诗题:

诗题“望洞庭”“洞庭”指的是洞庭湖。

从一个“望”字你了解到了什么?

3、解诗句:

⑴ 请大家读一读诗句,对哪些字词还不明白。

⑵ 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发问和回答,课件出示难解字词意思,让学生板书(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

⑶ 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诗句的意思。

⑷ 你学懂了哪一句,向大家汇报一下:

根据学生发言进行补充纠正(连字词意思、看插图等)。 ⑸ 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1、如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如《望洞庭》中“洞庭”“湖光”“秋月”“潭面”“无风”“镜”“遥望”“山水”“白银盘”。

2、读着诗句让你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解答疑问:

“两相和”“镜未磨”“翠”“青螺”等词语的理解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教师可以结合资料进行说明。

4、读全诗,体会望洞庭的动之美。{李白看山}.

5、品味吟读,入境背诵:

理解了诗歌意思后,如果你能够入情入境地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景,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就更好了。

鼓励学生背诵。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学生找形近字的方法记忆“庭、镜、磨、螺、潭”生字。

孟浩然也写了一首描写洞庭湖的诗,我们来比较背诵欣赏。{李白看山}.

1、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江南处处是小桥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大家对江南应该并不陌生,请回忆一下,哪些诗人曾带我们游览过江南的美景?

写下了赞美江南的诗词,谁愿意把你积累的诗词背一背?(指3-至5名学生)教师对学生背诵情况做总结。

2、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这首绝唱《忆江南》。

3、教师范读并播放古筝曲。

4、理解“忆江南”

5、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你对词了解多少?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可以配上乐曲唱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比如“蝶恋花”“渔歌子”“卜算子”等,词牌不同,词的句子也不同。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关系,作者只是以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也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发自己江南情节的用意所在。)

1、诗是无情画,画是有情诗。听老师朗读,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表达。)

2、 学生自由朗读词,采用对照注释等方法,理解诗意。(根据需要可进行合作式学习。)

【设计意图:文本已提供了注释,让学生自主研读解释词句的意思,通过反复诵读、合作交流获得对词的整体感受。】

3、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词意。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师多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小组交流讨论: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词的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等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掌握学情。

5、集体交流,整体感知词的大意。(指名概述词的大意,其他学生纠正、补充。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词句,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词的意思。)

6、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回最擅长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词所表达的意境。

7、学生分组练习、展示并进行评价。

请猜测诗人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首词的呢?这种心情在词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诗人通过反问突出了身在洛阳的自己对江南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可是诗人眷恋的仅仅是江南的美景吗?回归整体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作者写法之妙。

“古人唱歌兼唱情!”诗歌,需要有音乐性和图画性。但它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却不独在于声韵悠扬,更在于以声传情;不独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

同学们请听:

1、播放《忆江南》歌曲。(学生自由发挥,尽情抒情,展示自身独特的体会,和诗的情感产生共鸣,师生沉浸在忆江南的美好境界之中。)

2、吟读成诵。

白居易一共写了三首《忆江南》,赏读其它两首。再次深刻地感受诗人对江南无限的赞叹和思念。自学、感悟、诵读。

《忆江南》之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忆江南》之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第二篇:《李白山水诗》

《论李白诗歌中的山水意象》的文献综述 摘要: 李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并不陌生,我们读着他的诗长大,他那不平凡的

经历给后代留下了深深的疑问与探秘。北宋郭熙曾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而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也说过:“画是一种无声诗,诗是一种有声画”。由此可见,无论是中方还是西方,他们都一致认为,诗是一种有意境。虽然李白

并不是以山水诗而闻名,但是他的山水诗却表现出一种豪迈,粗犷,雄伟霸气之

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关键词:李白;身世;诗歌;山水诗。

李白,是史上一伟大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他生平经历坎坷,

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生的诗人,又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集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于一身。据统计,在李白一千余首诗歌中,共出现

“水”字四百七十六个,平均每两首多诗就出现一个,其中并不包括与“水”相

关的江,河、湖、海等。著名学者袁行霈先生对李白诗中宏伟自然意象进行过统

计,其中写到江(江水)六十次,河(黄河)四十一次、波(波涛、波澜等)七

十四次,海(沧海、沧溟)六十四次李白留给后人的诗篇有九百多首,每一{李白看山}.

首都是他的心路历程的感受。而这些诗篇也是盛唐时候文化底蕴和精神生活的真

实写照。而我们,对李白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李白身世的研究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762年病逝,享年61岁。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直到天{李白看山}.

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

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

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

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

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二、李白的作品

李白的作品具有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

漫主义,立意清晰等特点。他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

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

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

的情感为主。杜甫赞李白的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的艺术魅力,这

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韩式朋在《李白山水诗的写意特征》中写到:

“李白的山水诗,据我的统计,总共约有百首,其中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继承庄子散文意境宏阔、浩渺奔放的浪漫主义传统,气势磅礴,汪洋态肆。这类诗近二十首,体裁主要是七言古诗、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二)借鉴陶潜田

园诗的艺术手法,作品中的写景与抒情、说理相结合。这类诗也近二十首,绝大

多数是五言古诗。(三)受谢灵运、谢眺影响较夭,写景清朗明丽,结构未臻完美。这类作品约有二十五首左右。(四)与王维山水诗风格近似,充满诗情画意,浑成

无迹,大巧若朴。这类诗约有十二、三首。(五)半写山水,半写游仙,而游仙的

比重更大,艺术成就不高。这类作品近十首。除此之外,李白还有近二十首诗,其中描写山水的诗句颇具画意,但全诗不甚出色,有的也不宜划入山水诗范围之

内。”

所以现在的我们对李白山水诗的研究一直有着穷追不舍的精神。葛晓音在

《山水田园诗派研究》里也这样说:“李白的登览、记游山水诗可分两类。一类

是按传统的表现方法如实描写山水,如《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望庐山瀑布》等。他另一类以虚写为主的山水诗比起来,大多不见特色。如《蜀道难》、《梦游

天姥吟留别》等等,与其说它们是山水诗,还不如说是诗人理想和苦闷的寄托,是诗人精神境界的自然化。

王定璋在《李白山水诗文的个性特征及时代意义》中也提到:“李白的山水

田园之作明显地具有以下特征:一、豪放浪漫的个性基调和夸张写意的艺术手法。

二、变化多样的艺术风貌与气势恢宏的独特意境。”

而每当提起山水诗时,人们都会推举王维的山水诗为百家山水诗之冠,“味

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的评价。王运熙同志在《王维田园山水诗的审美价值》一中说:“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

也创作了不少写景名篇,但在展示自然界的丰富多采和表现作家对自然的深入细

致的感受上面,较王维也不免有所逊色。他不傀为诗国中首屈一指的风景画大

师”。而后人也因此受到了影响,认为王维之山水诗歌堪称一绝,乃诗坛上首屈

一指的先锋。我虽不否认王维诗歌的绝妙之处,但后人通过苏轼的这句评语而不

断夸大其诗歌的伟大之处,我觉得有所不妥。

李白一生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我所我认为他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与情感是十分

细致的。就好像张家骐在《应怎样评价李白的山水诗》中提到:“我认为李白在

展示自然界的丰富多采方面,较王维也不逊色。可以从三方面看:一、李白的山水

诗,既能展现动态美,又能展现静态美。二、李白山水诗既能从时空角度展示山水

的美,又能突破时空,使所展示的山水更加雄伟瑰丽。三、李白山水诗既表现诗

人厌恶丑恶事物的心理素质,又表现诗人追求自由理想的审美角度。”

所以我认为,李白的山水诗歌是具有他独特的风格和成就的,诗中所体现的艺术风采和时代感是相互统一的,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山水诗发展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全唐诗》,161-185李白卷。

[2]袁行霈:《李白的宇宙境界》载《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0年集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3]韩式朋:《李白山水诗的写意特征》,《求是学刊》,1984年第3期。

[4]张家骐:《应怎样评价李白的山水诗》,《齐鲁学刊》,1987年第3期。

[5]王定璋:《李白山水诗文的个性特征及其时代意义》,《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6]葛晓音:《李白思想艺术探骊》,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

[7]杜晓勤:《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东方出版社,1997年7。

[8] 王运熙:《王维田园山水诗的审美价值》,《齐鲁学刊》1989年第3期。

第三篇:《李白诗歌赏析》

李白诗歌赏析

1、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词句注释

⑴天门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⑶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李白看山 李白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