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蝶恋花爱情里代表什么 蝶恋花与爱情婚礼

话题作文 zuowen 4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论爱情》

论爱情

英语11班韩义33号

爱情是个悖论,爱情是个宿命,爱情是个幻想,爱情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一串看似很甜却酸煞旁人的紫葡萄。人们渴望爱情,却得不到爱情;人们盼到了最爱的人,却失掉了心中的爱情;人们走进了婚姻,爱情却钻进了坟墓。爱情的味道很甜美,可是爱情却难以做到两全其美。爱情是我们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爱情是我们永远无法走出的迷宫;爱情是痛苦与快乐、爱与恨的糅合品。

—–题记 爱情是有一个永恒、经久不衰的话题。从春秋战国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汉乐府的“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夏雨雪,天地合,乃该与君绝”;从晏小天的“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到刘永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从李益到霍小玉的缠绵悱恻,到张生与崔莺莺的唯美动人,爱情从不缺少赞美的语言,从不缺乏催人泪下的故事。

两个人的相识、相知、相恋、相伴,本来就是一种缘分。陌生的两个人被冥冥之中的一种力量互相牵引到了一起,这就是爱情的力量,一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力量;一种让你为之付出一切却快乐幸福的力量;一种让你始终满怀对生活热情的力量。

所以,人人都渴望爱情。但是,爱情在每个人的眼中却有着不同的概念。

姜育恒在《梅花三弄》中迷惑的唱到:“问世间情为何物?”;齐秦在《大约在冬季》中气急败坏的说道:“令人不可自拔的东西有两个,一是自己的牙齿,一是爱情。”晏殊在《蝶恋花》中 感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命运注定我们要与爱情进行一场永不停息的生与死、智与勇的较量。如果说,命运并不是宿命,那么我们再也不要听人它的摆布了。是的,我们可以改变命运,但是面对爱情,我们只能叹息,因为它是这样的一个不可逃之物。雪莱有一句名言:“饥饿和爱情支配着世界。”饥饿使人吃饭从而生存,爱情使人寻觅自己喜欢的伴侣从而彼此结合以便促成人类种族的延续。如此说来,人类的繁衍史和爱情的发展史是并肩一路走到现在的,有了人类便有了爱情,人类永远无法逃避爱

情。也许,爱情真的是一种宿命?

纵观古今,多少爱情故事成为佳话。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被后人感叹,他们有相同的志趣,相似的性格,相似的思想;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光耀千古,堪称金典,他们有共同的革命信念,革命志向,革命思想;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爱情也为人们传为佳话,他们有崇高的革命思想,伟大的献身精神,高尚的情操。他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共同谱写经典的爱情恋歌

爱情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字眼,我相信爱情可遇而不可求。多少人每天面对面背靠背,但是他们之间就是缺少一种火候,永远无法把一锅的爱情煮开。所以,爱情需要缘分。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把爱情想象的very romantic,想象着“泰坦尼克”式的爱情,又如歌里唱的:“如果真让你坐上泰坦尼克,你是否真的愿意在海上漂泊。”我们总是把爱情想象的神话一般,把对方想象的无与伦比。其实,爱情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珍惜所有的缘分。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一样,当你拥有时,你可能不在乎,但当你失去时,会后悔不已。所以要珍惜缘分,还要对爱情、对对方负责任。

真正的爱情应该源自两个人内心深处的彼此欣赏,然而有些因寂寞而走到一起的大学生们,别说彼此欣赏了,对于对方的了解都不是很深。与其说事恋爱,不如说是一场游戏,但这样的游戏谁又能真正的玩得起呢?爱情不应该是寂寞的产物。当遇到真正的爱情时,那种寂寞应该是幸福的寂寞。

爱情不是计划出来的,真正的爱情往往是不经意间出现的。爱情可以期待,但不可以制造。爱情虽然不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但爱情也不是大学生的禁区。如果在大学期间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两情相悦,那又有何不可呢?

俄国一名人说过:“爱情等于生活,而生活是一种责任,因此爱情是一种责任。”虽然我们不能为大学的爱情加上保质期,但只要爱情在的一天,我们就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它如夏花般绚烂!

第二篇:《蝶恋花》

《蝶恋花·春景》赏析

北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作者简介:

{蝶恋花爱情里代表什么}.

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北宋人 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散文著述宏富,文章平易流畅,豪放自如。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内容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 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扫传统词风,创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促进词的革新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他是史上少有的文学艺术天才。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之后病逝。

创作背景:

《蝶恋花·春景》,是由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作。其作于何时,各方莫衷一是,有苏轼密州、黄州、定州、惠州时期等诸多说法, 在此词中,作者通过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绘,借惜春伤情之名,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

翻译:

春天将到尽头,百花凋零,杏树之上已长出了小小的青涩果实。不时还有燕子掠过天空,这里的清澈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眼见着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是请不要担心,不久到处又会再长满茂盛的芳草,春天还会到来的。

围墙之内,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着秋千,她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

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赏析:

这首词主要写春天的景色。上片写伤春,看到百花都凋谢了,杏树上刚刚长出青涩的果实,柳絮也越来越少,普天芳草,充满了繁华易逝,但作者仍用“何处无芳草(知音)”以自慰自勉。下片伤情,作者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一眼看以为是在写爱情,其实这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而是借此意象,寓有对朝廷一片痴心却被贬官远谪的惆怅,含蓄地表达出作者仕途坎坷、漂泊天涯的失落之情。

“花褪残红青杏小。” “褪”字我觉得用的很好,既写花的掉落,也写花的颜色的消退,写出了花儿凋零的情景。同时也点明了时间是在暮春。曾经的灿烂炫目已逝去,抒发了作者惜春伤春之情。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绿水环绕着一户人家。这两句又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春天画面,但缺少了花树的点缀,仍显美中不足。“绿水人家绕”一句中的“绕”字,曾有人以为“晓”字更合适。我认为两个字各有各的好处,如果是“晓”,那么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如果是“绕”,那么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而如果一定要二者取其一的话我比较偏向于“绕”这个字。春天将逝,但美景未必难觅,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寄托了作者追寻美好事物的旷达之情。“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枝头上的柳絮随风远去,愈来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没有青青芳草呢。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与读者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我们已感受到一种冷落寂寞。“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墙院里女子的笑声渐渐地消失了,而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男子多情,女子无情。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

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人回味、想象。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词人的化身。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综观全词,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朦胧,令人回味无穷。

汉语言文学141(专升本) 周莉莉

14511140

第三篇:《有关爱情的诗》

有关爱情的诗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点评:这首诗表达了对意中人的思念爱慕之情,全诗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象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峰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末句表达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因而广为流传。

《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无题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蝶恋花爱情里代表什么}.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蝶恋花爱情里代表什么}.

无题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蝶恋花爱情里代表什么}.{蝶恋花爱情里代表什么}.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蝶恋花爱情里代表什么}.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蝶恋花爱情里代表什么}.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点评:这首诗表达了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的心情。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倾倒了无数身陷爱河,渴望美满爱情的人,成为山盟海誓的最好代言。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我曾对你说过,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经的起平淡的流年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第四篇:《论宋词中的爱情》

以苦为美

——宋代爱情词的一个特点

引 言{蝶恋花爱情里代表什么}.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爱情一直是其最重要的表现内容之

一。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以爱情为表现主题的亦不在少数,这一点在宋词中有着尤为突出的表现。所谓“诗言志”,“词缘情”,又所谓的“词为艳科”——此处所谓的“情”,多指男女之情;而所谓的“艳”,也多指男女艳情。可以说,宋词中所抒之情多为男女恋情,从这些爱情词可以看出,宋代的男女爱情意识空前活跃,表现出的对爱情的向往也十分热切,大有值得考察之处。

但大体而言,宋代的爱情词中,丹青论文代写网联系7九88三0二6,dqwh点Net.欢愉之辞少,而愁苦之辞多,绝大部分以诉说悲情为主。这种“以悲为美”的表现形态可以具体细分分为离别之苦、怨情之苦、丧偶之苦、相思之苦等几个方面。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离别之苦

所谓“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最理想的爱情莫过于“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但事实上,爱情故事中最让人动情、最能够生发出诗意的恰恰是离别。而在这方面,柳永一首《雨霖铃》唤起了多少痴男怨女们的离别悲苦之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中以“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杨柳”等为意象,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了浓重的离情别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女子没有嚎啕大哭,仅仅是泪眼相望,把离别时的不舍与女子的隐忍写的细致入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描写出秋后傍晚时分,长亭外情人之间离别的凄凉与急促,上阕着重描绘了离别后相思的凄婉悲楚的情状。下片中悲惋的吟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情人相聚之日,每逢两成好景,倍感欢愉。“此去”二字与上阕中“念去去”遥相呼应,“今年”与“今宵”对应,在时间和思绪上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体现了词中严密的结构之美。“自古”二字从个别特殊事实现象着手,将其上升为普遍的现象,既丰富了词的含义,有扩大了人们对这首词中的感情的领悟,让读词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则强调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者把古人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词中,而且层层加码,创造出新意。“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可见情人间忠贞纯洁的爱情观,并将离别相思之苦抒发到极致。这几句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划到了细致入微、至尽至极的地步,丹

{蝶恋花爱情里代表什么}.

青论文代写网联系7九88三0二6,dqwh点Net.也传达出彼此关切的心情。结句用问句形式,感情显得更强烈。全词上下两阙遣词造句上不着痕迹,采用自然动情的白描手法,刻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情人离别的场面,上下两阙衔接优雅从容,将爱情相思与离别愁苦融入凄美的环境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蕴藉深沉,将情人离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的淋漓尽致、缠绵悱恻。

二、闺怨之苦

情感是人类语言表达中的永恒主体之一,而人类主要通过理解和表述来抒发情感。爱是战争、爱是怨恨的源头。爱情的存在必然发生怨恨,怨情之苦在宋词中所占比例较大,多以描写女子闺怨之情为主。怨情之苦,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宋词中的抒发的怨情之苦多为女性,也就是说通常是以女性视角抒发闺怨之苦。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词作家,她的《一剪梅》是表达闺怨之情的代表作: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是李清照写给新婚不久就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词中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愁苦、寂寞无助的情感,盼望丈夫早日回来的心情。上阕“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是指粉色的荷花,“玉簟”是指竹席,通过写荷花凋零、竹席浸凉来表达深秋时节环境

的阵阵凉意,首句点明萧瑟的秋天时节,以秋天的萧瑟渲染出凄凉的意境,从而烘托出作者孤独闲愁的情感。“红藕玉簟”实际上是写荷花快要凋零、竹席冰凉,实际上作者别有深意,暗示了红颜易老、青春流逝的哀伤之感。“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句生动形象地将词人独自游玩的的情态描写出来,“轻”表示词人动作灵敏轻巧,没有惊动旁人的意思,也透露出少妇的些许娇羞心情。“独上兰舟”暗指作者想要独自泛舟、消除愁苦,也暗含词人回忆起昔日自己与丈夫双双泛舟于湖面的开心,衬托出今日独自泛舟时的孤独凄苦之情。“ 云中谁寄锦书来?”描写词人渴望获得丈夫的一封家书的急切心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作者以鸿雁传书的故事,描写了自己等待家书的急切和苦闷心情,月亮西沉,可知词人在楼上伫立已久,深切地表达了词人盼望丈夫家书的心情。下阙中“花自飘零水自流”,词人眼前花凋谢飘落、水自顾流淌,不管词人的心情是否舒畅,既表达了词人感伤青春易逝、容颜易老的悲苦,也暗指她的丈夫像“水流”一般远行了。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正式词人的闺怨之苦的表现,也是作者与丈夫之间纯真爱情的具体表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眉头”与“心头”相对应,语句结构工整,表现手法巧妙,在艺术吸引力强。

欧阳修的《蝶恋花》,词中抒发的怨情之苦深切浓厚,也是一首

以爱情为主题的代表作。词中写道: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首以写闺怨为主,上片写深闺少妇孤独寂寞,阻隔重重,相见伊人而不得的凄苦心情。下阙写美人迟暮,盼望伊人回归而不得的幽怨愤恨之苦。首句中;深深深”三字可见深闺中少妇的处境,也表明当时主人公正处于一个封闭的家庭坏境中,没有与意中人相见的机会,也交代了整首词的环境背景。;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如电影镜头由远及近、步步推移的感觉,交代了这座庭院的无比幽深。;杨柳堆烟”,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蝶恋花爱情里代表什么 蝶恋花与爱情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