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电影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青海可可西里介绍》

中国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介绍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和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了社会上广泛的关注,理解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支持政府保护生态环境和濒危物种的行动,使可可西里藏羚羊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了让关心可可西里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关注藏羚羊命运的人们都想通过本网站对可可西里自然环境、地理地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基本情况有一个更加全面、详细的了解,对可可西里的历史,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现状,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所开展的工作有进一步的认识。因此,从即日起,我们将陆续在网上介绍可可西里,介绍藏羚羊保护情况。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一说为“美丽的少女”,以发音不同而异)。藏语称该地区为“阿钦公加”。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我们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之一。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一、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概况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东经89o25'~9405,北纬34o19'~36o16。其范围为昆仑山脉以南,乌兰乌拉山以北,东起青藏公路,西迄省界。保护区西与西藏自治区相接,南同格尔木唐古拉乡毗邻,北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相连,东至青藏公路,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最高峰为北缘昆仑山布喀达板峰(亦称新青峰或莫诺马哈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在豹子峡(昆仑山南鹿红水河横穿博卡雷克拐弯处),海拔4200米。区内地势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而东部低。可可西里山和冬布勒山横贯本区中部,山地间有两个宽谷湖盆带,地势较平坦。海拔5500米~6000米以上的山地,有现代冰川发育。如布喀达坂峰(6860)米,马兰山(6813)米,少数超过5600米的山峰也有小规模冰川分布,如东岗扎日(5882)米,冰川总面积达1700多平方公里。

本区是羌塘高原内流湖区和长江北源水系交汇地区。东部为楚玛河为主的长江北源水系,主要为雨水、地下水补给,水量较小,河流往往是季节性河流。西部和北部是以湖泊为中心的内流水系,外于羌塘高原内流湖区的东北部,湖泊众多。据统计,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07个,总面积3825平方公里,其中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个。最大的为乌兰乌拉湖,湖水面积为544.5平方公里。

本区气候特点是温度低、降水少、大风多、区域差异较大。境内年平均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在西金乌兰湖地区有一明显暖区,最暖区年均温为-4.10C,最冷为最西边的勒斜武担措,年均温为-10.00C(推算值),最低气温-46.40C,其它地区均在两者之间。

可可西里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在173~495毫米之间。本区风大,是全国风速高值区之一,在风力较弱的季节。西金乌兰湖附近仍出现瞬时风速为24.0米/秒的大风(1990年7月9日16时47分),年平均风速分布由东向西增大。区内的土壤类型简单,多为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和高山寒漠土壤,其次为沼泽土,零星分布的有沼泽土、龟裂土、盐土、碱土和风沙土。土壤发育年轻。受冻融作用影响深刻。

区域内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地势高低、地形坡向及地表组成物质等各种水热条件分异因素的影响,自然景观自东南向西北呈现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更替。其中高寒草原是主要类型。

高寒冰缘植被也有较大面积的分布,高寒荒漠草原、高寒垫状植被和高寒荒漠有少量分布。高

寒草甸、高寒沼泽仅分布在极个别的地区。

本区生物区系种类少,但青藏高原特有种比例大,且种群数量大。据多年观察,哺乳动物有

29种,其中11种为青藏高原特有,鸟类53种,爬行类1种,鱼类6种。区内高等植物有102

属,202种,其中青藏高原特有种84种,占全区种类的41.56%。本区的特有生物种类不但是

我国的珍稀动植物,而且为世界上所嘱目,在学术上和自然保护上均十分重要。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种,生活于海拔4100-5500米之间的高寒荒漠草原,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等环境中,主要食物有禾本科(Gramineae)和莎草科(Cyberaeae)以及绿绒蒿属

(Meconopsis)的植物。藏羚对低海拔高含氧量的环境不适应,因此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他场所饲养藏羚。

藏羚群居生活,每群由数只到数百只不等,产仔期和迁徙途中可以看到数千只组成的特大群体。一般无固定的栖息地,除个别小群体在一定范围内比较固定地生活外,大部分都有远距离迁徙的习性。

藏羚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觅食。但在食物条件比较贫乏的冬春季节,其觅食时间就延长,所以白天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在四处活动;而在食物充裕的夏秋季节,则中午都在湖边、河岸或较低凹处休息。狼是藏羚的主要天敌,常以穷追的方式捕食藏羚,幼龄、年老、受伤的藏羚往往葬身狼腹。此外,秃鹫等猛禽对藏羚特别是初生藏羚的威胁很大。

藏羚御敌的主要本能是奔跑,由于有强健匀称的四肢,藏羚具有特别善奔跑的优点,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70公里,即使是妊娠期满临产的雌藏羚,也会以较快的速度疾奔,这在其他草食动物中是少见的。

除奔跑的能力外,藏羚还有其他逃避敌害的方法,雌藏羚分娩后的初期,如果遇到敌害或其他异常情况,它会立即将还不会走动的新生儿叼到一个隐蔽的地方,然后慢慢地从比较 显眼的地方离开,以吸引天敌的注意力,直到它认为安全了,才匆忙回到隐蔽处寻找新生儿,而初生的幼仔在这期间一动不动,就是在较近的地方,如果不仔细寻找,也不易发觉。关于藏羚羊腹部的空囊,目前还不清楚其生理作用,据年老的藏族人讲,藏羚在快速奔跑时两个空囊被空气胀满,使藏羚羊身体轻盈,减少奔跑中的能量消耗。这一说法有无科学依据或空囊究竟有何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在自然界中,藏羚是特别适应高寒气候的野生动物,但对某些人类活动却缺乏逃避的能力。如在夜间强烈的灯光下藏羚不知所措,即使生命受到威胁也不会躲避,盗猎分子就是利用藏羚这一致命弱点在夜间汽车大灯的照射下对遇到的每群藏羚都进行不留活口地残酷屠杀。初生的小藏羚在母亲被杀剥皮后,由于不会觅食,仍然无知地在母亲尸体上寻找乳头吸吮,满嘴是鲜血,它们的命运不是被饿死,就是被狼、秃鹫等天敌动物吃掉。 藏羚在原其分布区可以进行人工饲养。2001年7月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沱沱河保护站对一只救下来的受伤雄性小藏羚进行治疗后,进行了人工饲养的尝试,并用奶粉、鲜山羊乳和鲜牦牛乳分别喂养,大约在40日龄左右(被救后32天)开始觅食青草,三个月后补喂青裸等饲料,10个月开始长角。目前,这只小藏羚仍健康地生活在保护站。与同时饲养的藏原羚比较,藏羚更容易接近和依恋喂养的人员,不惧生人和其他动物,可以做出这样一个结论,藏羚在产地进行人工驯养是有可能成功的。

藏羚繁殖和迁徙行为

藏羚的正常迁徙与繁殖直接相关,除个别地区的个别小群体外,绝大多数都有长途迁徙集中产仔,产仔后又迁回原栖息地的习性。

有关资料表明:雌藏羚3岁性成熟,每胎1仔。我们通过人工驯养,发现雄性藏羚羊在1岁半即可性成熟。每年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是藏羚的交配期,来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产仔,妊娠期200天左右。在交配期,雄性个体有激烈的争偶现象,争偶结束后,得胜的雄体带着雌体

{可可西里}.

成小群在一起交配,雄雌比由1:1到1:26不等,争偶失败的雄藏羚一部分与未成年藏羚一起生活而一部分则远远追随,伺机交配。

产仔前一个月,分布在各地的雌性藏羚羊沿着比较固定的路线向可可西里太阳湖、卓乃湖等地迁徙,迁徙过程中相遇的雌藏羚结群而行,到达产仔地时,最大的群体数量可达3000只以上,产仔开始后,狼、秃鹫等天敌动物也比较集中地在藏羚产仔场所附近游弋和徘徊,伺机捕食大小藏羚。

初生羚羊体重在1.84-3.20kg之间,中值为2.78kg,新生幼体在半小时内吃到初乳后就会站立起来,一个小时后就能蹒跚学步。大约经过一个月时间的体力恢复,雌藏羚羊带着小藏羚又开始长途跋涉,返回各栖息地。在雌藏羚集中产仔的时期,雄藏羚则带着上年出生的小藏羚一起在各分布区结成较小群体生活,直到交配期到来。{可可西里}.

吉林省雁鸣湖自然保护区内发现濒危珍禽东方白鹳

近日,吉林省雁鸣湖自然保护区内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的身影,并拍摄了照片。经过工作人员的跟踪观察,目前只发现一只,但据专家分析,繁殖期东方白鹳通常都是成对生活,估计还将有其它东方白鹳在保护区内活动。

据地处吉林省敦化市的这个保护

区的工作人员介绍,6月28日清

晨,巡护人员在保护区的小山村外

的西大泡附近发现一只东方白鹳,

体长约1.2米,当时与十几只苍鹭

在一起,特别醒目。经过几天来的

观察,目前工作人员只发现了一只,

但因现在属于东方白鹳的繁殖期,估计还会有其它东方白鹳存在。据保护区管委会主任胡克俭介绍,{可可西里}.

这是雁鸣湖自然保护区自2002年成立以来首次

第二篇:《浅析《可可西里》的艺术特色》

评影片《可可西里》的艺术特色

影片《可可西里》的导演陆川给了观众一次体味信仰、感悟生命的机会。作为一部优秀的影片,《可可西里》不仅有震撼人心的影像、更有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悲壮、苍凉的藏族民歌为影片《可可西里》奠定了悲壮的基调。同时,影片通过夹杂着藏语和普通话的真实温情的人物语言,向观众展现了可可西里巡山队员为保护藏羚羊而发出的充满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心声。以下从影片的声音语言、背景音乐、人物形象塑造 、蒙太奇组接等方面简述《可可西里》的艺术特色。

《可可西里》中,人物语言的独特运用,不仅塑造了巡山队员为主体的生动而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还体现出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变化性,使整个影片具有了真实感。巡山队长日泰语言不多,说话简洁、耿直,是个感情不外露的人,他面对死亡也保持一种沉着、豁达的态度。当日泰面对着盗猎分子的十几杆枪时,他没有求饶,更没有退缩,而是用霸气、强悍的正义语言来保卫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日泰嘴里偶尔也会说出几句脏话,但并没有损毁他的英雄形象,反而更符合日泰这个自发保护藏羚羊组织者的身份和霸气,使影片更加真实,更具有说服力。当然,日泰的语言也有很感性的时候,其他三个队员被留在雪山等待救援,日泰对尕玉说,希望不要下雪,千万不要下雪。这表达出日泰对队员们的担心,但他并没有直接将感情表露出来,而是用内敛、含蓄的语言表明了自己的担心。日泰霸气、冷酷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英雄形象。

“你使干什么的?”“青海师大毕业的学生。”“你应该去做个老师。”“干这个有意思。”"" 这一系列对话,是北京记者尕玉与巡山队员伊西之间的交流。伊西朴实、真挚的语言表现出他对可可西里这片土地的热爱和他的人生追求。影片通过伊西和尕玉的对话突出了这样一个以奉献为人生要义,放弃舒适生活的大学生形象。

马占林的语言也颇具特色,他总是话多且罗嗦,在马占林等盗猎分子被捕被看押时,马占林要求最多,闲话最多。从他的话语内容和说话风格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老人迫于生存威胁而成为藏羚羊杀戮者帮凶的无奈、可悲、可怜。影片结尾马占林为求尕玉说的话,让我们也感到了人性的善良和温暖。

背景音响的运用,强化了《可可西里》的真实感,渲染了画面气氛。同时,配合影像画面,增加了影片的信息量。日泰等人去巡山之前,刘栋所在的歌厅里所发出的划拳声、倒酒声、震耳的音乐声,还有刘栋的抽泣声,这一系列音响的运用,暗示了巡山队员将要前往地带的荒凉、荒芜和寂寥。巡山队员火葬400多只羊骨头时,天上传来秃鹫的悲凉叫声,以及羊骨头燃烧发生的“哧哧”声,还有呼啸的风声都渲染了生灵遭受涂炭的凄凉,还有巡山队员沉重的心情,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尕玉在卡车上问马占林关于扒羊皮的事情的这一场景中,咳嗽声、递烟声、挂在车顶的油灯在摇晃的“吱吱”声,渲染了一个噪杂的氛围,扩展了镜头的空间、增加了银幕的信息量。

音乐烘托出影片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衬托出片中人物悲壮、感伤的心境。影片开篇的声音强调写实风格,没有任何配乐,强巴被盗猎分子杀死后,低沉、悲凄的音乐响起,抒发了创作者压抑的心情。这时影片切换镜头,响起了苍辽、沉稳的藏族乐声,随着尕玉访问的旁白,影片开始展示青海特区的风土人情。巡山队员弹尽粮绝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唱起了《似流水》,喝水的缸子从一个队员手中传到另一个队员手中,黝黑的面庞、爽朗的歌声,表现了巡山队员坦然面对困境的乐观无畏精神。

运用典型环境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功,也是打动人心的一个方面。无论是海拔4700米的雪域高原,还是“无人区”的吃人流沙,都再现了巡察队员生存环境的残酷。就是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康巴汉子刘栋短暂凄美的一生被导演用几个经典镜头淋漓尽致地勾勒出来:卖皮子后用钱砸头的细节展现出内心的无奈与挣扎,流沙中悄然无声地死去使刘栋一个普通巡察员以无私奉献的形象矗然而立。正因为此,观众的心弦被拨动才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影片最后日泰被杀的那场戏也触动人的心灵深处。全景孤独无助的日泰与盗猎分子众多形成鲜明对比,力量悬殊显而易见。日泰坦然面对,孤身前往,刚打盗猎头子一拳,便突然倒地下抽动死亡。写实的技法使简约的画面更准确、丰富、细致入微和有力量。导演一反常规英雄人物拍摄方法,没有用高速镜头和复现蒙太奇表现英雄人物倒地时的高大,而用静场的处理,造成观众内心的震憾,营造了一种凄美、伤感的氛围,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单用突然增大的风雪声达到主观效果,撞击着人的心灵,如寓言一般诠释着人类生命的本质,

人类命运的本质。

场面调动也很有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在留守者做饭的那一段。当队长日泰告诉他强巴已经死了的时候,他切菜声停止了。导演很别具匠心的把日泰的脸部特写放在前景,而队员的背影作为背景。队长痛苦的脸部对照着人物内心的冲突和碰撞。他为队友的死去而震撼和难过,但也明白必须接受现实,面对现实,这种撞击,通过场面调动很好的表现出来。

追逐犯人的那场系也大量运用了场面调动,它不是靠切换来实现那种紧张气氛的,而是运用了长镜头的场面调动来实现的。大量跟镜头的运用,不同角度的拍摄,近景远景的结合,配以音响及独特的场面调动,把追逐时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和冲突,人与自然的抗击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人物的对话,也讲出了冲突。像日泰说的一句话:我只考虑可可西里,考虑我的兄弟们,我买过皮子,可是我没办法,表现了一个支援队长在冲突面前的痛苦和无奈。他们在维护神圣,缴羊皮。但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卖羊皮。这种残酷的冲突,导演只借用了日泰的一句话便表现了出来。

还有,蒙太奇组接的运用也表现了冲突。最值得一提的是几个叫板式蒙太奇的运用。描述了三个小组队员在不同的环境中的不同遭遇及以马占林为代表的人们行走的困难。在茫茫风沙雪地里,已没有人们从事的不同,只有渺小的人,脆弱的生命顽强的与自然搏斗的写照。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而被吞噬掉的是人能否战胜恶劣的环境,这一点通过叫板式蒙太奇的逐一描述剪辑,很好的表现了出来。

巡山队员在呼啸的风雪中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们以信仰来捍卫美丽的青山、可爱的家园、圣洁的土地,用生命谱写了一曲人间绝唱。

第三篇:《《可可西里》的简介》

《可可西里》简介

———— 紫 蝶

编剧:陆 川

导演:陆 川

副导演:赵 祥 温 泉

摄影指导:曹 郁

美术指导:韩春临 吕 东

主演:多布杰\张 磊\亓 亮\赵雪萤\更松永措

内容简介:

“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狱,还是见证生命与信仰的圣地?因为,可可西里的故事难以诉说,只有真正走过的人才能体会!”——陆川

美丽寂寥的可可西里安睡在宁静中。突然,枪声打破宁静,保护站上的巡山队员被盗猎者残杀,鲜血染红戈壁,又一批藏羚羊群惨遭屠戮""

一定要抓到盗猎者!巡山队长日泰下了死命令,巡山队连夜紧急出发,闯进了正在流血的可可西里。但是盗猎者如同鬼影般忽然消失在稀薄的空气中,留下的只是成百上千具剥去皮毛的藏羚羊尸骨""

巡山队员在遍布危险的茫茫大戈壁上奋力追踪,终于,盗猎者出现在冰河对岸,队员们不顾一切地冲入湍急的冰河之中。一场生死搏斗之后,只捕获了一些盗猎分子,狡猾的盗猎头子再次漏网。 风雪中,继续追赶盗猎分子的巡山队员已濒临绝境:车辆抛锚,汽油耗尽,食品短缺,大雪封山,巡山队员不断倒在冷枪之下""连最顽强的藏族汉子也哭喊道:我们走不出去了!

{可可西里}.

打击盗猎,是巡山队义不容辞的责任;守护家园,是巡山队不可动摇的信仰。巡山队员顽强地在风雪戈壁中追捕盗猎者,枪声在可可西里的群山中长久地回响――这不只是一次巡山,这是一次撼人心魄的生命历险。

幕后:

由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是一部反映声明历险的故事片,它通过猎杀藏羚羊和阻止猎杀藏羚羊这个载体,讲述了人在绝境中的生存挣扎和人与自然的相互抗争。

电影《可可西里》根据一下真实故事改编而来,故事发生地可可西里,位于中国版图的西部、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带。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一百万只珍贵的高原动物藏羚羊,不过随着欧洲和美洲市场对莎图什披肩的需求增加,导致了其原料藏羚羊绒价格暴涨,中国境内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爆发了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各地盗猎分子纷纷涌入可可西里猎杀羚羊。短短几年间,数百万藏羚羊几乎被杀戮殆尽,现在可可西里大约只残存有不到两万只藏羚羊。{可可西里}.

从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边地区的藏族人和汉族人在队长索南达杰的领导下,组成了一支名为野牦牛队的巡山保护队,志愿进入可可西里进行反盗猎行动。在前后五年多的时间中,野牦牛队在可可西里腹地和盗猎分子进行了无数次浴血奋战,两任队长索南达杰和扎巴多杰先后牺牲。

可可西里——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方,如同它的原意:美丽的少女一样,千万年来,可可西里在宁静与和谐中存在着。不知何时,人类的大脚踏了进来,和谐被打破了。当罪恶的枪声在可可西里响起后,宁静就不复存在。贪婪与血腥、保护与再生,构成了当今的可可西里,也就有了这部影片——《可可西里》。

这是一部关于信仰与生命的电影,是一部关注人类自我生存状况和自然环境的电影。《可可西里》不只是电影,它是人生,它也是一场战争。

第四篇:《可可西里观后感》

《可可西里》观后感

1

第一次在课堂上看《可可西里》时带给我特别深刻的感受。原来人们是用生命来保护野生动物,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有那么凶恶的盗猎分子。看似纪录片的电影,真实的描写了这些我一直觉得是电影里才会发生的事情。

看到无人区那些只剩下一堆堆尸骸的藏羚羊,不光是巡山队员不可遏止的愤怒,相信每一个看这部电影的观众都在愤怒。我不禁质疑,藏羚羊的毛皮就那么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吗?为什么要一再残杀藏羚羊来获取羊皮。把动物披在身上的人是最可耻最丑恶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也许盗猎分子也是因为生活所迫在不得已干盗猎这行,也许他们中的有些人是被逼迫的,也许藏羚羊皮是他们唯一可以利用的经济来源。可是,这一切不都是因为某些自私的人类才使得藏羚羊具有了商业属性吗。为什么要牺牲的是藏羚羊,甚至是整个族群呢?作为人类自私欲望的牺牲品,藏羚羊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人类不会满足于藏羚羊。水貂、狐狸甚至老虎、豹子,是不是所有动物的死尸都会出现在人类身上呢。仅仅是一己之欲。人类从动物身上索取的东西已经太多太多了,对他们的保护力度又太小太小。作为日理万机的政府,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多的闲钱来管哪个动物又被杀了呢,也许他们也在享受这些动物的死去带来的福利。保护野生动物这事,还真是得靠人们自己的良知来进行。我们并不是地球的主宰者,只是和万物和谐的共存一处而已,没有任何权利主宰别的生物生死。反思吧,人性的自私已经害死了多少生命!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