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第一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书摘P5:
如果永恒轮回是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以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但是,重便真的残酷轻便真的美丽?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们,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且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轻还是重?
心得:只要还活着我们势必要感受着重量,在感受的过程中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有朝一日会再次出现,而且这种反复将无限重复下去,而且这种重复并非细节上的重复,或残酷或美丽都是沉重的负担。负担让我们感受生活,越是沉重我们将越是贴近大地贴近生命,失去了负担就像是失去了重力远离了大地感受不到生命,失去了强盛的生命力的人活的好像不存在一样。生活,是重还是轻?
书摘P9: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和特蕾莎在一起好呢还是一个人好呢?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一草图一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妈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托马斯自言自语:einmal ist keinmal,这是一个德国谚语,是说―次不算数,一次就是从来没有。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
心得:
面对结果模糊的抉择,越是权衡就越难以说服自己做出判断,生活是这种抉择中最突出的一种,它具有未知性没有可逆性,在做出决定前没有任何方法去检验生活中的每一个抉择,然而就是这种面对未知的犹豫往往会剥夺了生命中“美好的瞬间的一切意义”。托马斯觉得自己的犹豫剥夺了他感受到特蕾莎一死他就无法再活下去的一切意义不禁让人反思“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是否存在活着的意义。
书摘P13:
再说他为什么非要牵挂这个孩子而不牵挂别的孩子呢?他和他没有任何维系,除了那个不慎之夜。抚养费,他可以严格昭章支付,可用不着别人来以什么父爱的名义,让他去争什么做父亲的权利
显然,没人能接受这种理由,父母都谴责他,申明如果托马斯拒绝把自己儿子放在心上,那他们,作为托马斯的父母,也同样不会再关心自己的儿子。为此,他故意和媳妇保持良好关系,常在亲友面前吹嘘自己的模范态度和正义感。
心得:
人与人之间的给予与回报往往很难被正确的定义,因为没有人能准确定义出给予回报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怎么做。每一个问题浅显却晦涩的让人难以开口。当亲情失去血缘维系就变得处境尴尬,找不到更好的的理由,所有理由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除了习惯难以再去给亲情的给予下任何定义。
人,总在享受给予的时候,疲于相同的给予。享受是一回事将同等定义下的给予付出去又是另一回事。并且往往生活中很多定义都是模糊不清,经不起推敲的。例如托马斯的模范态度和正义感,什么是模范什么又是正义,人们感知到的是被刻意释放出的还是自然流露出的?恰如看山不是山。{生活无法承受生命之重}.
书摘:P37
托马斯再给一个病人做检查,眼前的病人变成了特蕾莎。他定了定神:别想了!别想了!他自言自语:我得了同情病,所以她走了,我再也看不见她了,这倒是件好事。我要摆脱的不是她,而是同情病,是我原来没有得过、由她给我接了种的同情病!
星期六和星期日,他感觉到温馨的生命之轻从未来的深处向他飘来。星期一,他却感到从未曾有过的沉重。重的连俄国人的千万吨坦克也微不足道。没有比同情心更重的了。哪怕我们自身的痛苦。哪怕我们自身的痛苦,也比不上别人一起感受的痛苦沉重。为了别人,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痛苦会随着想象而加剧,在千百次的回荡反射中越来越沉重。
心得:托马斯是一个矛盾体的集合他在向往崇尚自由的同时深陷爱情泥潭之中,一边追着自由跑一边渴望着承受一个女人——特蕾莎的重量。移居他国,而他一次次屈服于“自由”之后,特蕾莎在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和追求自由的爱人的夹击下选择了屈服、逃跑。面对特蕾莎的离开的不适托马斯将它归结于“同情病”.而前文对同情的定义是,一种会引发蔑视的次要地位的情感,与爱情毫无瓜葛 。特蕾莎的逃跑卸掉了托马斯所附着的沉重,短时间内他感受到了生命之轻,漂飘离了大地温馨的生命之轻让他更加坚定崇尚自由的未来,而当他过了对“轻浮”的新鲜感,被定义为次要情感的同情变得格外沉重。重量的缺失让他的内心深处与沉重共鸣,没有感同身受,但同别人一起感受的沉重要比自己的痛苦沉重得多,无能为力的沉重让他的痛苦变成双份,同情心让她感受着自己的苦痛的同时也体会着特蕾莎可能所遭受的痛苦。
第二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赏析_在轻与重之间徘徊的生命》
在轻与重之间徘徊的生命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小说中呈现了三个世界:爱情世界的隔膜,现实世界的媚俗以及生命世界的人性;小说涉及了诸多领域:政治、哲学、人性、性爱……;书中刻画的人物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昆德拉提出的轻、重、灵、肉等一系列生存暗码与人物一一对应,并支撑起他们各自的生存状态。
本文限于篇幅,将只涉及其中“轻与重”这一问题。
托马斯的轻与重
性和生活,对于托马斯来说都太轻了。他不能在一个女人身边过日子,只有单身,才能感到自己的真正存在。他与情人们保持一种“性友谊”,他为自己设计了一种生活方式,任何女人都不能住到他家来。
但特丽莎的出现打破了托马斯的这一生活原则。特蕾莎对于托马斯来说,像是一个被人放在篮子里的孩子,顺着河水漂来。他对她感到一种无法解释的爱,让他对她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而这份责任给他重的感觉,令他感到害怕。
特蕾莎相信,人的肉体和灵魂是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她来和托马斯生活在一起,就是为了逃离母亲的世界,那个所有的肉体都是一模一样的世界。她来和托马斯生活在一起,就是为了表明她的肉体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而他,却在她和所有其他女人之间画了一个等号。性对于托马斯来说太轻了,但对于特蕾莎来说太重了。
托马斯对特蕾莎怀有一种同情心,总是需要设法说服她,跟多个女人风流与他对特蕾莎的爱情毫不矛盾。但是特蕾莎无法承受这样的灵肉分离。和特丽莎之间爱情的隔膜让托马斯感到无比沉重,他和特蕾莎的爱情是美好的,但也是累人的,他总是感到自己有罪,总是要为自己开脱,请对方原谅。
特蕾莎来到托马斯家里时,拎着一个沉重的箱子,而特蕾莎本人就像这个箱子一样,成为了托马斯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重担。
特丽莎是托马斯的生命之重,而情人则是托马斯的生命之轻。在托马斯众多的情人中,萨宾那是最忠诚的一位,也是最了解托马斯的人。因为她同托马斯一样,是“媚俗的对立面”,她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
特蕾莎和萨宾那代表着托马斯生活的两极,相隔遥远,不可调和,但两极同样美妙。托马斯的生命就是在这样的轻与重之间摇摆,在摇摆中生存,也在摇摆中结束。
生命的轻与重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在乡下生活的那段时光,托马斯和特蕾莎找到了轻与重的平衡点,他们的生活终于平和、安定了下来,他们之间的爱情也达到了某种和谐。两人没有再分离。他们意识到在一起是快乐的,是折磨与悲凉里的快乐,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负担。后来他们死于一场车祸。托马斯的生活也在轻与重的摇摆间结束。
这是一个悲剧式的完美结局,令人感到慰藉,因为看似终于有一种方式化解了一切矛盾,结束了所有的纠葛,即便是通过死亡的形式。而这样的结果,也给人留下了隽永的回味和对“轻与重”的永恒思考。
“生命一旦消逝,便不再回复。”“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就应该让它既绚烂多彩,又富
有价值。“到底选择什么,是轻还是重?”永远没有确定的答案,只是每个人有不同的解决方式。既不泯灭心中对自由的向往,又能以勇敢的姿态承受生命的重担,在轻与重的徘徊之中找寻平衡,书写各自绚烂的生命。就此,活得慷慨而从容,智慧而宽宥。
第三篇:《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读后感》
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读《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生命由于缺乏绝对的意义,变得没有依凭与支撑,甚至不如随风飞舞的羽毛那样有确定的方向。
残忍,黑暗;现实,悲哀。
男主托马斯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从而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对待众多情人,一面爱着妻子特丽莎,一面又不愿放弃守则,与众多情人暧昧,双方都很痛苦。后来他们意识到在一起是快乐的,是折磨与悲凉里的快乐,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负担,最终他们死于一场车祸。
萨宾娜是男主的情妇之一,她的一生选择不断地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但是这样的背叛让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于虚无当中。
对于男主,一个感觉“渣!”对于女主,有一种恨爱交加的感觉,当然这不是言情小说,永远有一个对得起读者的结局。有人说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而是一部哲理小说。我不喜欢哲理,当然也不懂,只能说有一些感受与触动。
安静的时候,想一想,觉得两个字“无聊”。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往下走,在头脑中过一遍,觉得人生有时也不过如此,这么活而已。再精彩的人,也会有优点与缺点,会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当然,最终逃不过的,就是那一个结局。 生活,究竟如何活着?
人生是要有一种信念的,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甚至是一种媚俗。书中传递的就是这样的一种信念。
“最沉重的负担压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在地上。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没有意义。”
这是书中我觉得最精彩的话。
上了大学,卸下高中沉重的担子,就像冲出牢笼的鸟,自以为的天高云淡任鸟飞,大一课很少,晚睡晚起,安逸闲适,的确,当时过得很是惬意,但有时候也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干,空虚,本来爱看的书不再爱看,再捡起来也觉得很是闹心,没有意义,这就是我的大一,但确实的,我过的很自由,也很快乐。也许,当时的我,即是一个半真的存在。
人,大了,不喜欢被管教着、束手束脚,但同时,自我矛盾的,选择盲从媚俗。跟着主流的脚步,中考、高考、大学、甚至将来还会考研,我们承受了许多生命之重,也承受了许多生命之轻。{生活无法承受生命之重}.
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书中的主角用394页走完了这一生,也尝到了自己选择的苦果。生命中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难以承受的轻松,给人自由,也是致命的毒药。
一个人活在一个没有压力的世界,比如养尊处优,衣食无忧;比如不思进取,整日无所事事,如同行尸走肉;比如逃避现实,看破红尘,遁入空门……这些都是消极的行事方式,这种“没有压力”的生活,不会让人感到“沉重”,而让人感到“轻松”,但这种“轻松”会毁掉一个人,最终无成于事。
所以,选择自己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让自己更贴近大地,才会活得更真实。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纠正。生命是一张草图,自己向上绘画自己的色彩,既然不可避免,那就勇于承受,生命之重。
米兰·昆德拉问:“重便是真的残酷,轻便是真的美丽?”我觉得,这不会有绝对的答案,但我选择,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1321240053
张 帆
第四篇:《不承受的生命之重-优美散文欣赏》
概要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发展挑战的决定因素。人类如果不能正确回应这个挑战,世界范围内的扶贫工作会停滞甚至倒退。尽管最不发达的国家和最脆弱的群体对气候问题负的责任最小,他们受到的冲击将是最早也是最大的。展望未来,无论强大与否,富裕与否,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逃避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 《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提出,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未来范畴的事物。近年来,干旱、洪水和飓风增加,人类应对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不平等越加严重。目前,已经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表明,世界正面临难以回避的不可逆转的生态问题。缺乏快速的应对和认真的行动将会导致在我们有生之年经历人类发展的倒退,并对我们的后代带来更剧烈的影响。
目前还有机会可以阻止气候变化最恶劣的影响,然而这样的机会正在减少:时间仅剩下不足十年。是否在今后的几年中采取行动,会给人类发展的道路带来深远的影响。世界不缺少经济资源和技术能力,缺少的是紧迫感,团结和为共同利益奋斗的决心。
正如《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提出,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在一个分化但是生态上又互相依存的世界里,如何管理我们共同居住的地球是对全人类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人群的社会正义和人权问题, 也包括政治领袖和富裕地区人民对他们历史责任的认识,并及时开始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总的来说,它是全体人类社会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视角,采取快速第一章 21世纪的气候变化
孤耸于太平洋的复活节岛是地球上最偏远的地区之一。拉诺·洛拉科火山口那亘古沉默的巨石人像是古文明留给我们的唯一见证。在人类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中,古文明消失了。而在部落之间无休止的争斗中,掠夺性的砍伐使大片的森林迅速地从地球上消失殆尽,水土不断流失、鸟类濒临毁灭,维系人类生存的粮食及农业系统屡遭破坏。灾难迫在眉睫,警钟已鸣,但为时已晚,崩溃性的危机在所难免。
复活节岛的故事令人惊惶,它警示我们,不善待生态资源将会给地球带来怎样的恶果。21世纪气候的变化正是这一故事在全球的延伸,差别在于:在复活节岛,击垮人们的是无法预测和难以控制的危机,而在当今,无知绝不是我们开脱的理由。我们有证据也有能力避免危机,我们知道一切照旧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1963年,也就是古巴导弹危机后最严峻的冷战期间,约翰·肯尼迪总统曾经指出:“在这个星球上,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具有共同的脆弱性,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容争辩的事实”。当时,笼罩全世界的是核屠杀的魔影,四十年过后,笼罩着我们的则是气候变化危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气候变化使人类面临着双重灾难的威胁。首先,气候变化直接威胁人类发展。世界各国人民都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但那些最贫困的人们将首当其冲,受到最直接的危害,资源的匮乏往往使他们束手无策。这一灾难离我们并不遥远。如今,这一灾难已显山露水,它减缓了我们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进程,加剧了各国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不平等。如果对此置之不理,人类发展将在21世纪跌入倒退的深渊。
第二,气候变化将给未来带来灾难。同冷战期间的核对峙一样,气候变化不仅威胁贫困的人们,也威胁着整个星球,威胁着我们的后代。目前我们所走的是一条不归路,必将导致生态灾难。全球变暖的速度,变暖的准确时间,以及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地球巨大冰盖的瓦解正在加速,海洋正在变暖,雨林系统正在崩溃,其他一些后果业已成为现实。这些危险有可能引发一连串的后果,彻底改变我们星球的人文和自然地理状况。
我们这一代有能力也有责任改变这种后果。直接危险正在向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及其最弱势群体严重倾斜。然而,没有永远风平浪静的港湾。富裕国家及其人民尽管没有直接面对日渐逼近的灾难,但最终也难以避免这些灾难的影响。因此,预先采取措施缓和气候变化将是全人类(包括发达国家后代)避免未来灾难的基本保障。
气候变化的核心问题是地球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能力正在受到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已超出了环境的恢复能力,在生态方面,人类已经欠下了后代无力偿还的巨债。
气候变化促使人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思考人类的相互依存性。不管何种原因将我们分开,人类共享地球,就同复活节岛的岛民一同分享他们的岛屿一样。连接人类社会的纽带没有国界之分,也不受代与代之间的限制。任何国家,不论大小,都不能无视他人的命运,将今日的行为给未来人造成的后果抛诸脑后。 我们的后代将以我们面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反应来衡量我们的道德价值。这种反应将成为当今政治领导人如何采取行动信守诺言、消除贫困并建设更包容世界的证据。如果我们的行为使大部分人类更加边缘化,那么就是对国家之间社会公平与公正的蔑视。气候变化还向我们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如何看待我们与后代之间的关系。行动是张晴雨表,反映了我们对跨代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承诺,是后代对我们的行为做出评断的依据。
有些迹象令人鼓舞。五年前,气候变化怀疑论大行其道。气候怀疑论者得到了大型公司的慷慨赞助,他们的理论受到媒体大肆宣扬,某些政府也对他们言听计从,从而误导了公众的理解。今天,每位诚信的环境科学家都认为气候变化已是一项严重的事实,而且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关。世界各国政府也认为如此。科学上达成一致并非意味着对全球气候变暖原因及后果的争论就此结束:气候变化科学所研究的是可能性,而非必然性,但至少如今的政治辩论是以科学为依据的。
然而,科学证据与政治行动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政府都没有达到气候变化减排要求。最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公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大多数政府都对此有所反应,承认气候变化勿庸置疑,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八国集团连续召开了会议,重申采取具体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他们承认巨轮似乎正朝着冰山航行,这是个不祥的征兆。遗憾的是,他们还没有断然采取措施,为温室气体确定一条新的排放路线。
时间所剩无几,这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这一挑战必须要在21世纪得到解决。目前尚没有什么技术能够立竿见影。虽然时间跨度很长,但这绝不能成为敷衍和犹豫不决的借口。为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各国政府必须解决全球碳预算中的存量与流量问题。由于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存量日益上升。但是,即使我们从明天开始停止排放,温室气体存量的下降速度也十分缓慢。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排放后将长时间停留在大气中,而气候系统的反应却很缓慢。这种系统固有的惰性意味着,要经过很长时间,今天碳减排的效果才能显示出来。
成功减排的机会大门正在关闭。在不造成危险气候变化的前提下,地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有限的,而我们正在逼近这一限度。我们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确保这扇机会之门依然敞开。这并不是说我们还有10年的时间来决定是否采取行动和制定相应的计划,而是说我们要在这段时间内向低碳能源系统过渡。这是一个高度不确定的领域,但确定的是:如果下个10年仍然像过去10年一样,那么世界将难逃原本可以避免的“双重灾难”:近期人类发展倒退和后代面临生态灾难的危险。
如同复活节岛遭遇的灾难一样,结果是可以避免的。目前《京都议定书》的承诺期将于2012年结束,借此机会,我们可以制定多边战略,重新界定全球生态依存关系的管理方式。各国政府在协商议定书时指出,首先应确定21世纪的可持续碳预算,并在承认各国责任“共同但又有差别”的情况下,制定碳预算的实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