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第一篇:《我的糊涂妈妈》
我的糊涂妈妈
还记得我迟到那次吗?唉,我的糊涂妈妈呀!看了这个后帮我好好教训一下她。 那天,我说:“ 妈妈,明天早点叫我起来啊”。妈妈说:“好”。结果,一个令人气愤的事发生了,7:30才把我叫起来洗脸刷牙,才开始煮饭,我大叫:“什么,现在才开始煮饭。”那时我已是被妈妈的糊涂佩服的五体投地,不知说什么,7:50煮好了,7:56才8:4分才到,我说道:“妈妈,你太棒了,7:50才把我叫起来,现在迟到了,好了吧!妈妈说:没有,没有,你看嘛!那里有人”。“那是家长已经回去了”。那时的我像一个巨大的火山爆发了,走下车,心里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去了的时候罗老师原谅了我,我才放下心来。中午妈妈说:“几点上课”。我说:“1:50”。然后,1:50才叫我走,我在睡觉又不知道,我的心已是忐忑不已,被批评了一顿,又被罚站,晚上我叫妈妈7点叫我起来,饭要煮好,还好没迟到。可又是令人气愤的是发生了妈妈把星期3搞成了星期2,6点才来,我在家门口等了一个小时,大姐把我叫了下来。大姐说:“唉,可怜的小李宣”。我说:
“我的糊涂妈妈呀,我在上面作业都做完了”。我坐车去小姐家了。
我希望妈妈智商能高起来,顺便罗老师帮我好好教训一下她。
第二篇:《糊涂妈妈》
糊涂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老师,她很有趣。妈妈教我奥数、作文、古筝脑子都清醒得很,可有些时候却老犯糊涂。
有一次,妈妈要看电视,可是忘了刚用过的眼镜放哪儿了。她东找找,西找找,怎么也找不到,焦急得转来转去到处乱翻。我向四周望望,只见妈妈的眼镜正好端端地躺在桌上一大堆书本、资料的旁边呢!我“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对妈妈说:“眼镜不是躺在桌上向你招手吗?”妈妈急忙走过去戴上眼镜不好意思地对我们说:“眼镜是找到了,可眼镜盒又跑哪儿去了?”
于是,爸爸就拿来一个手电筒,在我的小床底下翻呀翻拿出了眼镜盒。爸爸一边把眼镜盒递给妈妈一边说:“你可真糊涂,把眼镜盒给挤到小床底下去了!”
更有趣的是,有一次妈妈给一位学生家长打电话,她直接从上几天的已接电话回拨过去,结果电话里说那里是酒店。妈妈还自言自语的说:“原来电话是从酒店打来的,我还以为是她单位新装的网通电话呢!”晚上吃饭时,妈妈说起这件事,爸爸翻看了这个电话号码,笑着说:“这是我岱山酒店办公室的号码,你怎么不看看区号就乱打呢?”原来,妈妈接爸爸的电话从来不记号码的呀!
妈妈真糊涂,我希望妈妈能改掉这个坏毛病,否则还会闹出不少笑话。
第三篇:《糊涂歌》
糊涂歌
孔子发现了糊涂, 取名中庸;
老子发现了糊涂, 取名无为;
庄子发现了糊涂, 取名逍遥;
墨子发现了糊涂, 取名非攻;
如来发现了糊涂, 取名忘我。
世间万事惟糊涂最难。 有些事, 问得清楚便是无趣, 连佛都说:
人不可太尽, 事不可太清,
凡事太尽, 缘份势必早尽。
所以有时候,
人生,说到底, 活的是心情。
活得累, 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
天气的变化, 人情的冷暖,
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 而他们都是你无法左右的。 看淡了, 天,无非阴晴, 人,不过聚散, 地,只是高低。 沧海桑田, 我心不惊,安稳自然;
随缘自在,不悲不喜, 喝茶聊天,便是晴天。
第四篇:《俺班的糊涂神》
俺班的“糊涂神”
六年级 颜培郅
“hello!大家好,我是糊涂日报社的记者,今天的话题是:采访糊涂博士。”好了,跟我来,现在采访正式开始。
No:1“老糊涂神”
先来介绍一下俺班的老糊涂神,他可是大名鼎鼎的糊涂博士,糊涂学院糊涂2科的金奖得主:孔博士。
“你是怎么搞得?”只见院长(老班)气得满脸通红,原来是孔博士又忘记带作业了,这是孔博士第N回忘带作业了,正因为每次都是这样,所以他已经习惯了。这时,院长还在训斥孔博士,口水四溅,火力似乎又强了许多。
终于等到了下班(下课),院长这才停战,嘴里还一个劲地念叨着:“唉,这孩子真是,真是没法治了,没法治了""”
开始采访:“孔博士您好,我也好(纯属废话),请问:您是怎么忘记带作业的?”
孔博士:“嘿嘿,已经习惯了,所以身不由己呀。”
记者(我):“您现在想干啥?”
孔博士:“这个问题值得思考""这个吗,我看还是先打乒乓球。” 天哪,一提作业他就糊涂,说到打乒乓球,他却是比谁都机灵""
NO:2“小糊涂神”
这个“小糊涂神”可不是动画片中的,它是老糊涂神的徒弟,但是老糊涂虫用尽了浑身解数,怎么教他都没有多大的“长进”,真可怜。不过最近他进步了,得了一个进步奖(我发的)。
记者:“你为什么又忘记带圆规?”
“小糊涂神”:“对了,俺忘带了,没关系,借你的呗!”
记者:“老是借我的,这次不行了!”
这下可把他给惹急了,他拿起我的数学课本就跑,那叫一个快,堪称刘翔第二,我就是脱了鞋也追不上,只好由他去了。{关于学会糊涂的作文}.
下午,回到家,数学课本“失踪”了,这下急坏了我,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没找到。
对了,叫小糊涂神拿走忘给我了,可真够糊涂的,现在连我也糊涂了。只好给他一个进步奖鼓励鼓励。
本期糊涂专访到此结束,下次再见!
【点评】
写人最重要的是要抓住特点,譬如长相、性格、爱好等方面与人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介绍得越详细,越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越能将人物写活。本文小作者就很好的抓住了两个同学的特点——糊涂。特点相似,表现却不尽相同,读来富有生活气息。不足之处是每个同学的事件中,对人物当时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还欠细致。
(指导、评析教师:张吉路)
第五篇:《糊涂老爸》
糊涂老爸
六年级 张宇航
我家有位糊涂老爸,为啥叫糊涂老爸呢?听我给你细细道来。
1、校服事件
因领导要来检查,学校让全体同学星期五必须穿校服。我提前两天就给老妈说了(因都是老妈洗衣服)。
到了星期五早上,我怎么找都找不着校服,于是我问老妈,老妈说:“不就在你的衣橱里吗?”可我就是找不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就在这时候,在旁边默默看报的老爸发话了:“你的校服,我刚给你放洗衣机里了,正洗着呢。”我和老妈觉得奇怪了,今天莫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从来不洗衣服的老爸怎么变得勤快了?
原来,老爸下班回来,看见放在衣橱里的校服,不知哪根神经作怪,头脑一发热,破天荒第一次给俺洗起校服来。
可他这一勤快不要紧,我到学校要挨K喽。
2、衬裤事件
前天晚上,因为我看书看的太晚,所以第二天早上老妈喊了我几次,我都赖在床上不起来。
老爸跑到我床前说:“快起床了,今天老爸帮你穿衣服。”(开天辟地第一次哦),于是我立即来了个“咸鱼”翻身,伸着脖子蹬着腿,享受着皇帝更衣的感觉,那滋味真叫一个舒服啊!
吃过早饭,我就去学校了,可一走路就觉得我的右腿沉甸甸的,好象有东西在里面,难受得要命,想伸手提出来,又怕同学笑话,就这样难受了一上午。
中午放学,一进家门,我就赶忙脱下裤子一看,原来是里面的一条衬裤没穿上。{关于学会糊涂的作文}.
哎!这就叫老爸穿衣,俺难受!什么,下次,还有下次,打死俺也不让他伸手喽!
【简评】
家庭生活,往往会有一些让人难忘的事情发生。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及时地捕捉记录下来。小作者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你看,老爸本是好意,但好心却做
了“糊涂事”,重洗校服,让我挨训,帮我穿衣,让我难受,这些来自生活的事例,读之不禁捧腹。
(辅导、评析:张吉路)
第六篇:《写作》
26、写作
审题方面
具体要求为: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提供情景材料,二是出示标题或话题,三是提出要求或注意事项。当然有时也可能不给情景材料,或不直接出示标题题或话题;但一般都会在试题中提出写作要求。 作文的审题,就是对试题展现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的审读,并认真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审读中任何—处疏漏或偏误,都会造成偏离题意甚至背离题意。
审题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内容方面主要是指考生确立的文章中心、选取的材料、切入的角 度都要符合题意要求。形式方面主要是指考生写作的文体必须在题目指定的文体之内。若自选文体,考生的行文也必须符合自己所选文体的行文要求,不能写成四不像,大杂烩。近年来高考作文在审题方面的难度大大下降,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因为审题太艰深,毕竟还是考查考生的理解、判断,联想能力,并非直接考查考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只有适当降低审题的难度,才能提高对写作中语言表达能力考查的比重,鼓励考生老老实实在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上下功夫。这在方向上是对头的。有鉴于此,在组织第二轮复习时;,训练审题能力的模拟考题也不宜太艰深,只要能引导考生不偏不漏、不折不扣按要求作文就行。
范题;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诫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育,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2001年全国高考题)
[解说]
文题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个命题者自编的寓言故事;第二部分引出话题“诚信”,要求考生必须在“诚信”的范围内作文;第三部分是具体要求。
话题出示之前,先说一个寓言故事,而且是一个没有结果的寓言故事,其寓意虽然显豁——“诚信”不可抛,但却暗示要将“诚信”与其他”背囊”作比较,这是价值观的比较,是人生态度的比较,要作这番比较并不容易。然而试题并不要求考生结合寓言立意。而是明确提出,只要所写的内容在“诚信”的范围之内就行这样,试题中出现的寓言故事仅仅起到开启考生思路的作用.未给考生写作提出任何限制;而“诚信”即“诚实守信”又是“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是为人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是社会随处可见的现象,考生一般都有话可说。但仍有少数考生把“诚信”理解成:诚实”“真诚”,撇开“守信”不谈;或把“诚信”拔高为“忠诚”,偏离题意;个别考生把“诚信”写成“信任”“信念”或者“得失”“取舍”“学会放弃”的,视为完全离题;把“诚信”理解为“诚实”“真诚”的,是忽视了“诚信”一词的语素“信”,因此审题时,近义词的辨析训练必不可少。 ’
把“诚信”写成“信念”“得失”“取舍”“学会放弃”的考生,显然无视试题“请以‘诚信’为话题”这—重要要求,抓住“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一句中的“信念”两字去写作文,殊不知这里的“信念”,是你对“诚信”的信念,而不是让你谈对“信念”的感悟和理解。至于那些写“得失”“取舍”“学会放弃”的考生,则抛开话题“诚信”只抓住艄公的片言只语大做文章,其审题必然铸成大错了。
命题者为了防止“四不像”“大杂烩”的作文出现,特地改变以往“文体不限”的说法,十分明确地要求考生“文体自选”,既然自选,那么考生选中何种文体,就得按这种文体谋篇布局,就得按这种文体要求组合表达方式;然而少数考生似乎没有注意命题者措词的变化,仍然我行我素,随意组合表达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一种新的话题“八股文”近年来有盛行之势。这类作文常常是,第一步:复述材料,引出话题;第二步;联系自已.自我评判;第三步:结合社会;上挂下联;第四步;表明态度,提出希望。这类文章虽然也算议论文文体,但一旦成了“八股”,就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读来味同嚼蜡,必然影响作文得分,在训练时要克服此种倾向。
题型:命题作文的审题。
一、命题作文只提供一个作文标题,文字虽少但信息量大,要特别注意斟酌,可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1)注意体裁方面的信息。标题首尾有“赞”“颂”“歌”“曲”“赋”之类的当写成散文。标题首尾有“谈”“说”“感”“评”“斥”等词者应写议论文。标题中有“介绍”“形成”“话说”等,以及表实物的词,多可写成说明文。标题中有“记”“事”类的,应写成记叙文。有的标题如《习惯》《经受误解》之类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
(2)注意关系方面的信息。标题中列出几个概念,如《树木、森林、气候》《勤奋与成材》《自由与纪律》,常常要求议论概念之间的关系——既要阐明几个概念的区别,又要解析几个概念的联系,并明确亮出自己的观点。
(3)注意关键词语的信息。标题中的关键词语往往是题目的题眼,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尤其应该注意。如《我终于理解了他》,“终于”一词至关重要,暗示要通过两件以上的事,才消除了误解,理解了对方。
(4)注意准确把握题中概念蕴涵的信息。如《送你一句格言》,格言是指有劝诚意义的警策的话,不同于名言。
(5)注意挖掘标题中的隐含信息。如命题作文《他(她)》,其隐含信息就是“我眼中的‘他(她)’”,要写与我交往中“他(她)”的故事,因为“他(她)”是就对“我”而言的,没有“我”,就没有“他(他)”。撇开“我”,专写“他(她)”如何如何,就离题了。
2.材料作文的审题。
材料作文文字比命题作文多.因而提供的信息必然多,这给考生提供了审题的便利。但信息一多,容易顾此失彼;信息一多,关系复杂,也容易搞糊涂。因此材料作文的审题要特别注意以下四点。{关于学会糊涂的作文}.
(1)信息不漏。1990年高考大作文要求“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议论”。材料所给信息十分重要,它说明这个小姑娘不善于抓本质、抓主流,把支流的、非本质的东西,当成了事物的本质。如果抛开这条信息.大谈“花”与“刺”的辩证关系,因此引出“民主”与“法制”的议论,就离题了。
(2)关系找全。信息间的关系不能有点滴忽略,否则也会导致离题。例如下面这道材料作文题。 肖伯纳说:“两个朋友,一人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两个朋友,一人一种思想,互相交换,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据此立论,写一篇议论文。
有的同学只看到苹果与思想,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就大谈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要.造成离题。因为他们忽视了信息之间的关系——“交换”,这个重要前提。什么是“思想交换”?“思想交换”不就是“思想交流”吗?不就是不同思想的人相互交谈、讨论,甚至辩论吗?在不同思想的撞击中,产生火花,萌发灵感,拓宽思维,形成新的观念。原来这道题的观点应该是强调讨论、交流思想的重要性。这是现代社会人们互动素质的重要体现之一。
(3)选好切入口。一个材料常常可以提炼出数个观点,角度不同,观点也不同。南郭先生吹竽的故事,从南郭先生、齐宣王、齐泯王或从吹竽者的角度切入,可以提炼出各自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有的考生占有的资料多且新颖,有的自己也未必说得清楚。这样考生在考试时不妨多找一两个观点.作个比较,选自己熟悉的观点加以阐述。
(4)不陷“旧辙”。审题中的一个误区是一些似曾相识的材料,勾起自己对已写过的一些文章的回忆,于是和盘托出。孰不知此物非彼物,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例如一道漫画材料题,名曰“鸟量身高”,画的鸟,高度不够,长嘴来凑。有的同学做过一道“争雁”的材料作文。争雁的故事为:一只大雁飞来了,二人弯弓搭箭,准备射雁。一位随口说射下大雁清蒸,一位说射下大雁红烧,两人索性收了弓箭起劲地争议起来,结果大雁飞走了。有位同学从中提炼观点——不尚空谈。这当然是可以的。但他在写“鸟量身高”这道漫画材料题时,陷入了“旧辙”,也以“不尚空谈”立论。这就离题了。漫画中的鸟嘴紧闭,井未空谈。此题当为“反对做假浮夸”。
3.多材料作文的审题。 ,
多材料作文题,审题的难度加大了,因此考生尤应留意。主要留意以下三点。
(1)同中求异。1996年高考大作文要求考生就《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作比较,说说你更喜欢哪一幅。这两幅漫画的寓意是相同的。都是针砭社会上存在的去好留坏的现象,但表现方式不同,见仁见智,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谈自己的见解。两幅漫画一庄一谐:前者,一只整形后的手,给人凝重、沉郁之感;后者,出现几个人物,表情各异,诙谐幽默,使人笑中带泪。一雅一俗:前者寓意幽深典雅,饱含哲理;后者通俗平实,明白易懂,宣传效果颇佳。一静一动:前者为静物,展示后果,留下的是遗憾;后者为动画.展示过程,显示的是愤怒。一虚一实:前者给人更多想像空间,给人更多
二度创作的机会;后者画意清晰,中心突出。一简一繁:前者构图简练,惜墨如金;后者构图翔实,泼墨如洗。一隐一现:前者主题深藏,含而不露;后者主旨直陈,锋芒毕露""考生能做这样一番同中求异的思考,你更喜欢哪幅漫画的原因自然能在比较中说得更透彻。
(2)异中求同。1997年高考大作文.要求把下面两个材料结合起来思考,并据此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议论文。{关于学会糊涂的作文}.
材料2:某杂志杜做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做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当年考试中,有的考生不作异中求同的思考,以“提倡乐于助人”为题,这显然偏离了题意;有的考生异中求同的思维不慎密,以“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能理论脱离实际”“处理好说和做的关系”为题,也存在对材料2中问卷理解的偏差。
材料2所创设的问卷调查题是:“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这道问卷调查中的“同学”究竟是否包括“你”自己?从语境来分析,这个“同学”就是“你的同学”,因为前面有一个介词“对”,所以不包含“你”自己。这样材料2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你的同学有很多优秀品质,你最赞赏他们什么品质”。而不应理解成“你认为同学们应具备的最优秀品质是什么”。从对这道问卷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的心态是希望别人经常帮助自己。结合材料3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不少人悄悄走开,可见这些青少年只希望别人帮自己,不愿自己帮别人。这样正确的观点就提炼出来了——“乐于助人应从自己做起”“已之所欲,要施于人”“人人为我要以我为人人为前提”“没有付出,焉有所得”。
可见,不作异中求同的思考,或此种思考太粗疏,都会导致审题失败。
(3)注意多材料题的命题角度。
材料:下面是美国当代著名企业家卡耐基在《成功之路》中引用的一个小故事:
一英国鞋厂推销员与一日本鞋厂推销员同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