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人以诚为本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人以诚为本》

人以诚为本

每次坐在安静的公交车上,总是有个很特别的公益广告吸引我的注意。

在热闹的夫子庙大街上,一声声叫卖声接连不断,一个个小贩忙碌着自己的生意。突然一个小女孩步履蹒跚的走向一个卖冰糖葫芦的摊贩前。小女孩轻声细语的问小贩:“冰糖葫芦怎么卖?”小贩热情的回答到:“大的两元,小的一元。”小女孩伸出稚嫩的双手说:“给我来串两元的吧。”小贩接过钱后,瞟了小女孩一眼,见她是个眼带黑墨镜,手拿着导盲手杖的盲人,小贩眼睛便滴溜溜的一转,打起了坏主意。他一边奸诈的说:“我给你挑串又大又好的”,一边作势拿一串小的糖葫芦给女孩。正当小贩准备给小女孩时,小女孩带着纯洁的笑容说:“谢谢您,我家楼下的老奶奶生病了,她说她很想吃糖葫芦。”小贩听了惭愧不已,他把小的糖葫芦放了回去,拿起了一串又大又红的递给小女孩。随后小女孩拿着糖葫芦慢慢远去。看着小女孩离去的背影,屏幕上的“诚信!让心中充满阳光。”几个字映入眼帘。

短片结束了,可是摊贩的行为却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因为小贩在最后关头还是坚守了诚信,他没有昧着良心赚钱,他还是一个以诚信为本的人。这一份诚信,一份对别人的诚信,是我的心灵被触动了。

在我看来,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古人有云:“言必行,行必果。”诚信是我们做人的首要原则,而且我们人人都要遵守。诚信,不必像英雄那样轰轰烈烈。它,就在你我身边。在校园里,在课堂上,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甚至只是一句话诚信与否,就可以体现出你的人格和品质。{人以诚为本}.

我是财经学校学习金融与实务专业的一名学生,我深深的知道诚信对我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记师有都多么的重要。我经常会去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想要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历。正好,我叔叔是开便利店的。因为我几乎学完了基础会记知识,对做帐手法也略知一二,所以我时常也会去店里帮忙。在五一放假的时候我去店里玩,因为生意很好,叔叔忙不过来,我便兼职做起了小小收银员。因为是第一次做这份工作,以前也没有实战经验,所以我非常的用心,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但是,就算在怎么小心翼翼,也难免出现差错。

一位慈眉善目的大姐姐买零食一共花了35元,她给我一张五十找零。可是粗心的我却错把50元当成100元找了65元给她。姐姐接过钱后先是一脸疑惑,随后她向我莞尔一笑,说:“妹妹,你找错钱啦!我给你的是50元,你应该找我15元才对啊!你赶快把多找的钱收起来,不然你今天就要白忙一场了。”她笑的很温柔,双手把钱递给我。我小鸡啄米似的直点头,看着她拎着沉重的东西离开的背影,觉得世界很美好,有很多好人愿意帮助我,心情愉快了很多,也少了一笔小损失。后来忙碌了一天,在晚上结账的时候,叔叔发现了一张100元假币。我觉得很不好意思,这是我的疏忽造成的结果。可是和蔼的叔叔也不忍心责备我。但是我看到他紧皱的眉头也了解到了叔叔的无奈,毕竟我收了假钱还找给别人真钱,这样损失了多少啊!顿时,一种愧疚之意油然而生。

通过今天一天的实践,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我为那个用假钱的人感到悲哀。我是这么的相信他,不去用验钞机辨别钱的真伪,可是却收到了这么一个回报。相比起那位大姐姐,他真是羞愧至极啊!其实大姐姐完全可以把多找的零钱收起来,收为己用,反正天不知地不知。可是她选择了诚信,选择了以诚为本,她不想昧着自己的良心收起那黑心钱,这就是姐姐人格的闪光点。那么瘦弱的身躯里蕴藏了一个如此高尚的灵魂,我想她值得我去学习和效仿。而我也相信,那个用假钱的人的人生肯定会有污点,他永远都不会那么的光明磊落,他无法做到对自己诚信,对他人诚信。因为人只有拥有了诚信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而他,将一辈子受到别人的鄙视与践踏,这是他自得其果,咎由自取的。{人以诚为本}.

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检测一个人是否合格的标尺。我坚信,诚信将会是你最忠心的朋友,陪伴我们度过人生任何风雨。朋友们,我们的人生之路还很长,请捡起诚信,{人以诚为本}.

让我们一起带着诚信,扬起知识的航帆,以诚为本,向我们梦寐以求的王国出发吧!

南京市财经学校

094班19号 张雅妍

第二篇:《以诚为本》

以诚为本,从我做起

千百年来,诚信一直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孔子曾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从古代的曾子杀猪教子诚信,季布的一诺千金,到现代社会的“信义兄弟”,诚信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然而,现实社会里我们做人做事什么都不缺,缺的却是诚信。从“信义兄弟”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按时发放工资本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但却被我们认作不可思议。也许是我们身边充斥着太多的不诚信行为让我们对这些现象习以为常,视为理所当然。从农民工讨要工资难,到频繁发生的房产开发商卷款而逃事件,再到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如曾经的三鹿奶粉事件,最近的蒙牛等),以及更多的消费者维权新闻。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诚信现象让我们开始怀疑他人,不敢相信这个社会上是否还会存在诚信,甚至连“老人跌倒要不要扶”也成为了一个困扰我们自身的问题。然而,为什么现代社会会有如此多的诚信问题呢?

我想这和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物欲横流是分不开的。我们虽然用科技创造了物质财富,但我们自己反被物质财富所奴役。在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的冲击下,现代人更多的崇尚金钱,权力,并以此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而道德情操,生命价值,崇高理想等却被逐渐遗忘,往往会为了一己之私而损害他人利益。正是这种行为的普遍性导致了这个社会诚信的严重缺失。

{人以诚为本}.

而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在这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社会下,我们所要做的是成为一个以诚信为本的公民。以诚信为本不仅关乎个

人,也关乎家庭,甚至整个国家的命运。

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可知其也。”可见诚信历来是立人之本,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这个社会上不会有立足之地,也什么事都做不成,而不讲诚信的人即使能取得一时的成功,也不会得到长久的辉煌(如唐骏的造假门)。

{人以诚为本}.

诚信亦是齐家之道。唐代魏徵曾说:“夫妇有恩爱,不诚则离。”只有夫妻之间坦诚相待,才会使家庭和睦。然而,现代社会上的婚姻问题大多是夫妻双方不能坦诚,彼此欺骗,互不信任所引起的。如果夫妇之间能坦诚,信任,那些“小三”,“二奶”又怎会有插足的机会呢? 对于国家而言,诚信更是十分重要。古代的周幽王因烽火戏诸侯而招致亡国;齐襄公因失信于连称,管至父而被弑杀;孔子宁可“去兵”,“去食”,也不想失信于民,可见诚信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对于为政者来说,可怕的不是什么天灾人祸,什么强敌入侵,而是自己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失信于民,国家就立不住脚,正如西方著名社会学家吉诺维希所认为的“信任是国家唯一的支撑物,也是国家稳定的维持物。”而历史上历朝历代的更迭不都验证了这句话吗?

作为国家未来新鲜血液的我们,要改变这个社会的失信现象,任重道远。以诚为本,不应只成为一种口号,更应化为实际行动,让其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以诚为本,就要从自身做起,从个人做起。因为多个人才组成一个家,多个家才能组成一个国,多个国才组成了世界,只有作为基础的个人做好,才能从下到上改变整个社会,使社会形成以诚为本的风尚。对于个人而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其付诸行动,

树立起以诚为本的意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怀抱崇高理想,树立社会主人翁意识,不随波逐流,忙从于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从最基本的诚实守信做起,如考试不作弊,拾金不昧等,做一个以诚为本的好公民,为创造祖国的美好未来打下基石。

第三篇:《人,当以诚信为本》

人,当以诚信为本

所谓“诚信”,“诚”主要讲的是诚恳、诚实,不弄虚作假,“信”是讲信用、信任,不欺诈坑弱,做到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讲信任。诚信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是真善美的具体表现。“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是历代品德高尚者的立身处世之道,诚信,每个人必备的美德。有诚信,品质就会大大提高,诚信就是人之本,民之基,国之根,诚信价值抵千金,是否诚信,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觉悟,反映了一个团体的信用程度,更重要的是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发展。

古语有云:“诚信是金”,说的是做人要讲求诚信,诚信就像金子一样宝贵,因此,我们应做诚实的人,做诚信的事。

人无信,何以立!诚信为人,必能取信于人,立信于人;诚信做事,必能赢得信赖和尊重。

诚信是一个人生命的灵魂!

说到诚信,我想起小时候听到的“狼来了”的故事,从中懂得了好孩子要诚实,不能说谎。因为,诚信就是生命。若把人生比作树,诚信就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滋润和庇护着它,失去这根,它就无以立足,它将腐朽堕落,失尽往日的青翠和灵性,沦为一根没有灵魂的腐木,苟活于世人鄙夷的目光中。

要知道,缺乏诚信是要付出代价的,是会受到惩罚的,是会受到社会谴责的。有个故事,说一位贫寒的母亲把代人购奖券中奖获得的汽车交给原主,孩子反对。母亲说,这是我们全家惟一值钱的东西,诚信,爱它吧,就像爱你的生命!它会给你带来无尽财富。我想,她的话真是太精辟了,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诚信更可贵呢?

诚信,精神与道义上的生命。相信它,你就可以创造一切;失去它,你将为之丧失一切,无论何时何地,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它吧。不小心丢了,请赶紧找回来,它还是属于你的。同学们,让我们每个人都像爱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诚信,我坚信,我们的祖国必将如繁茂的森林永远繁荣,永远强大,永远年轻。让我们呼唤诚信,告别不诚信的行为,致力于建设诚信的社会,做一个诚实的人。

大仲马曾说:“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的确,诚信就如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的天平才不会再摇摆不定;诚信又如一轮朗耀的明月,

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诚信更如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演奏启悟心灵的妙谛。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时刻用诚信的尺子丈量自己,坚持以诚信为本。

还清楚的记得2006年3月22日《北京青年报》、《北京娱乐信报》、《京华时报》等报纸都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3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大学生拖欠北京银行助学贷款,被银行告上法庭。昨天,西城法院缺席判决3名毕业生败诉······”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是我们社会毋庸置疑的法则。从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已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如果缺失诚信,那将如何完成这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人以诚为本}.

诚信,如汩汩清流,暖人心头;如美妙篇章,透心爽神。诚信,是比智慧、纯洁更精粹的词汇,它不仅同生活中的面包与思想中的真理一样真实,而且能孕育出高贵且朴素的品质。诚信还是对自己的感动和纯化。被他人感动,是一种幸福;被自己感动是一种柔情。别让诚信只停留在口头上,行动起来,让我们做诚信的主人,对自己诚信,对他人诚信,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人以诚为本}.

诚信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资本,是一种美德。看来,我们不能对此无动于衷,也不能空待诚信体系的趋于完善,才能释放自己心里那微弱的诚信。心底坦荡天地宽:诚信为人,必能取信于人,立信于人,收获的一定是朋友;诚信做事,必能韧如江流,动如海啸,赢得的一定是信赖和尊重;诚信对待生活,才能挫之不馁,安之不燥,我们终将能取得成功。让我们手共筑诚信桥梁!诚信从你我做起!诚信从现在做起!美丽的人生从诚信开始!

第四篇:《以诚为本 以信为天》

以诚为本 以信为天

守信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谓信,即诚实无欺。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瓤,其何以行之哉?主张与人交往,言而有信。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为信”(《孟子.尽天下》),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称为“信”。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信,把信作为立人之本,立政之基,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立。“信”也就成为儒家着重提倡的道德规范之一。

在我们学生身上,诚信就更为重要,处为新世纪时代的我们,背负着振兴国家的重任,我们必须做为社会的榜样。然而,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不诚实的行为却在学校频频发生,别以为这些都是小事,不用在意,从某个方面来看这确实是个小事,但是,深入的想想,这不是严重地损害了一个人的做人原则吗?如果,考试考砸了,但是这毕竟是自己完成的,这次考不好,下次再努力嘛!反之,如果你抄袭,作弊,成绩虽然很好,但是,你难道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社会把大学生一贯视为高素质人群,给以充分的信任和关心。但是由于考试作弊的屡禁不止,欠贷不还等现角的频频出现,使得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工商银行镇江市分行邱处长不无痛心地说:“我们不得不认为大学生出现了诚信危机。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对他们的信任度,……”并希望找到有效的制约措施,规避风险,确保银行利益不受损。某高校所在地的建行也已将原来的一次受信,一贷四年改为一年一受信,一年一贷,并且将贷款额度减少了一半。

诚贵在于信,信则在于行,口头说出的是承诺,心里默许的也是承诺,兑现说出的诺言是守信,践行默许的承诺更是守信。古人讲“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放在首位的,德立然后才能事功、立言。今天我们可以套用这句话,我们要立诚、立信、立人,坚决捍卫诚信的崇高性和神圣性,屏除那些功利性的目的,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燃起一种神性的冲动,远离世俗的滥欲,这样,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整体上有一种社会的诚恳性。

学与思

《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那些只学习而不思考的人,无法深入理解、领会所学知识的要义,学得越多,你的疑惑也就越多;而那些整日空想的人,没有一定知识作基础,只会越想越迷糊。由此可见,惟有做到学习与思考双管齐下,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

伏尔泰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越多,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你知道得很少,从而更加努力。”

我们开始学习,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能随随便便的瞎学。这一番思索,就是我们学习的基本条件。比如说我们在学英语的时候,就应事先想清楚学习英语的目的,为何学英语。当我们想清楚这些问题后就应再想一想应该怎样学英语,并自制一个计划,每天按计划学习,这样就能有始有终,科学的学习,使学习效果加倍。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为晓则读。”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理学的再好的人也会有摔交的时候。而学习物理的人却能够发明出怎么推也推不倒的不倒翁。学化学再 好的人也会因失火而被火烧伤,但他们能用所学的知识发明灭火器。而这每一项发明都是离不开学习与思考的。

学习是进行思考的基础,思考是深入学习的手段。在你学习的旅途中,知识就好比雨水,它让你沟满塘盈;而思考就好比蜿蜒向前的山谷、溪涧、河道,它们引导你走向远方,让你跋涉千里,汇入江海。

所以说学与思就如两根筷子一样,是不能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的。只读书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认真读书就会疑虑甚多而缺乏信心。我们要时刻做到“学中思,思中学。”

论“何为则民服”

{人以诚为本}.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 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鲁哀公问:“怎样做才能使人民信服?”孔子答道:“选拔正直的人,罢免那些不正直的人,人民就信服你。选用不正直的人,罢免那些正直的人,人民就不会信服你。”

此文论述了服民之法在于举用正直之士。用人当否,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国家治乱。说明了任人唯贤,人民才能信而服从。

封建社会治理国家,为人君讲究公平正义,推崇正直透明,公开公正,有利于百姓臣服,国家政令执行,有利于国君社稷江山长远,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追求平等民主自由的企业公民意识则更强了,不管什么样性质的企业,客户时代超越竞争对手,要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持续发展,就要使得企业公民信服,而企业公民信服的关键就是选拔正直无私的人,才能令大家信服,愿意更好的执行企业政策,群策群力解决问题,每一个企业公民都中也能知道自己如何从士兵到将军,并为此打拼努力,没有公平正义,也就没有人信服,企业失去企业公民的信服,从长远讲,也必然丧失市场经济条件下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当今不管是国家也好,企业集团也罢

如果是“举枉错诸直”或者“举无能错诸有能”“举无才错诸有才”

其结果基本上都是“民不服”

一个大国,需要多少官吏?个个都能是君子吗?一个大国的领导人,行事会受到多少牵制,处处都能任贤吗?可见孔子办班来培养从政的君子,而且确实培养出君子,实是利国惠民之举。现时有些大学生去当村官,惹来众多议论。我倒是支持的,一切反对贪官,而自视公正的君子都应当突破种种迷惑,勇敢去从政。一些正直的精英们对政治的轻视,正为一些宵小有机可乘提供机会,也为世袭官僚政治在世界范围内的再次出现创造条件。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人以诚为本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